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從《蒹葭》看《詩經》的語言藝術特色

從《蒹葭》看《詩經》的語言藝術特色

《詩經》的語言藝術特色,基本體裁為四言詩;名詞動詞具象化;形容詞摹聲摹形;重章復唱的章法;重複中表現節奏;押韻形成詩歌節奏的音樂美;單音詞表達多樣化。以下是從《蒹葭》看《詩經》的語言藝術特色,歡迎閲讀

從《蒹葭》看《詩經》的語言藝術特色

我國古典文學歷史悠久,詩詞曲賦,各領風騷。《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近五百年間三百零五篇詩歌。分成《風》《雅》《頌》三類。九年級課文《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它是詩經中最優秀的篇目之一,反映出《詩經》很多方面的藝術特點,尤其在語言方面更具代表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濉K蔞Т又??雷棖矣搖K縈未又??鷦謁??b。

深秋的季節,蘆葦叢中,霧氣茫茫,一個男子想追尋所愛的人,痴迷中看到“所謂伊人”一會立在水中央,一會立在水中坻,一會立在水中?b,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無限惆悵而產生幻覺。這首詩在語言方面表現了《詩經》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基本體裁為四言詩

人們熟悉的《詩經》篇目中絕大多數為二節拍的四言詩,帶有很強的節奏感。如《蒹葭》全詩三章,每一章只有最後一句是五言,其餘每句都是四言。再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還有《氓》《六月》《靜女》等名篇都是二節拍四言詩。也有間雜多言的,如《伐檀》、《木瓜》《七月》等,但這些篇目仍然是四言為主體。四言詩構成了《詩經》的基本體裁。它們都是文風樸素,語言簡潔,比興巧妙,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2.名詞動詞具象化

《詩經》中所用名詞動詞的最大特徵是它的具象化。它使詩的語言簡潔生動且具有形象性,大大加強了語言的藝術效果。《蒹葭》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讓人們想象出小夥子要想與“伊人”相見,不論是逆流而上還是順流而下總是困難重重,彷彿讓人看到了如下場景:小夥子在蘆葦叢中一會兒跑向水的上游,一會兒跑向水的下游,道路險阻漫長,地勢高難攀登,而且還要繞很多的彎路,總是不能與心愛的姑娘相會,使讀者產生了深深的同情。

  3.形容詞摹聲摹形

《詩經》擅長運用重言或雙聲疊韻詞來摹聲摹形,這一類形容詞的使用量特別大。如《蒹葭》裏“蒼蒼”、“萋萋”、“采采”。其他篇目裏重言如夭夭、灼灼、霏霏、肅肅、翹翹、晰晰等,雙聲如參差、黽勉、踟躇等,疊韻如輾轉、窈窕、崔嵬、逍遙等;再如,《伐木》裏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鼓鍾》裏的“鼓鍾鏘鏘,淮水湯湯”、《江漢》裏“江漢浮浮,武夫滔滔”等。這些重言和雙聲疊韻的形容詞,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用它們來描摹事物的聲音與形貌,收到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

  4.重章復唱的章法

重章復唱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這種形式使《詩經》中形成了一些套語,這種套語不但是為了方便記憶,同時也是語言運用的一種技巧和表達主題的一種手段。如《蒹葭》裏“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b。”這一樣式的最初形成是為了便於歌唱、記憶和傳誦。在《詩經》的.305篇中,佔了一半以上。在復唱中不斷地使用一個調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時只要換一兩個詞語。這也形成了《詩經》篇章結構和語言上的一大特色。

  5.重複中表現節奏

《詩經》裏的句子迴環重複,形成節奏,易於唱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使人感到親切,愉快。如《蒹葭》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濉!薄豆倀隆芬皇?小榜厚皇緡???雍緬稀薄榜厚皇緡??幻慮籩?!癟厚皇緡??偕?閻?!啊癟厚皇緡??庸睦種?!痺謖庵紙惶嬤馗粗校?硐殖齪芮康慕謐喔校?餚説母泄儼??裁?艙瘢??舜?從淇煊朊賴南硎堋?/p>

  6.押韻形成詩歌節奏的音樂美

《詩經》的押韻為後世詩歌的韻律形式奠定了基礎。讓學生掌握好押韻,也是理解古典詩歌音樂美的重要一步。押韻是字音中韻母部分的重複。按照規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複出現同一韻母,就形成韻腳產生節奏。這種節奏可以把渙散的聲音組織成一個整體,讓人讀前一句時預想到後一句,讀後一句時回想起前一句。《詩經》最常用的押韻方式是隔句押韻,一般是押偶句韻,也有句句押韻的。《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霜”“方”押韻。《碩鼠》中“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鼠、黍、女、顧”押韻。讀來猶如樂曲中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音,整首樂曲可以由它貫穿起來。從此也可以看出《詩經》的語言形式服從於音樂美的要求。

  7.單音詞表達多樣化

從民族語言的發展來看,周代還是一個以單音詞為主的時代,在表達同類事物的不同個體時還沒有形成更多的複合詞,很多時候只能使用單音詞來表達。而《詩經》中詞語豐富多彩,最常用的方式是用不同的單音詞來表示不同的個體。如《蒹葭》中“溯洄從之”“溯游從之”的“洄”表示逆水而上,“遊”表示順流而下。有人統計《詩經》裏描寫手的動詞就有五十多個。如《??》中“采采??,薄言採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之”“薄言?之”採、有、掇、捋、?、?都是描寫手採??的不同動作;描寫馬的名詞有三十多個。如《大叔于田》中“叔于田,乘乘馬。”“兩驂如舞”“乘乘黃”“乘乘鴇”馬、驂、黃、鴇表示不同體格不同位置不同毛色的馬。

《詩經》是中國詩歌的經典,我們在學習它的時候,既要用語言所包涵的意義去影響學生的感情,又要調動語言的聲音去打動學生的心靈。《蒹葭》一詩運用了“興”的表現手法,用秋景起興,以景託情。在語言特色方面幾乎囊括了《詩經》的全部語言表現手法。通過《蒹葭》的教學和賞析,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詩經》的語言特色,從而理解《詩經》名篇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和鑑賞能力。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它的真諦在於如何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創造鮮明生動的藝術畫面,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因為有着鮮明的語言藝術特色,使《詩經》千百年來被人們口誦經傳,長久不衰,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詩歌領域的一顆璀璨明珠。

標籤: 語言藝術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54w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