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語文評課稿通用【2篇】

語文評課稿通用【2篇】

語文評課稿 篇1

今天欣賞了何**老師執教的《活見鬼》,值得學習之處頗多,概括如下:

語文評課稿通用【2篇】

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笑話,本身編者選擇笑話這樣一種形式的文言文,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覺得文言文其實不難學,不難懂。開課伊始,教師緊扣文本的“有趣”,學生的“興趣”,通過教師風趣的語言引導,從“鬼”字的字形入手,進而調動起學生對文本的求知慾。板書課題後,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活見鬼”這句口頭禪在生活中使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後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於漁”,強調了方法技能的重要。初次接觸文言文,學生在朗讀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不僅要對生字進行正音,本篇文言文中存在着一些多音字,學生會難以判斷。此處教師順學而導,設計為多音字正音環節,通過出示多音字不同讀音所表達不同的意思,引導孩子掌握“聯繫上下文判讀多音字讀音”的方法,幫助學生掃清文字障礙,達到初讀課文讀準讀通的目的。

3、面對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降低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進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了文言文的魅力,為今後再次學習文言文埋下興趣的種子。故教師設計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原文、譯文達到了解文章大意,加深文章關鍵詞句理解的目的。

4、本篇教材的朗讀難點就在於讀出文言文的韻味。通過教師的範讀、學生的自由讀、推薦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的朗讀,並加入自己的動作、表情,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美、韻律美。

5、本文用精煉的語言通過一個“撩”字將撐傘者疑神疑鬼,擔驚受怕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教師通過情景的創設,帶領學生進入馮夢龍筆下的雨夜,抓住一個“撩”字進行角色體驗,擴展想象空間,在反覆的誦讀中感受到了本文的用詞精妙,體會文章含義,突破文章中心。

6、“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充分利用文本這個例子,挖掘有利資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學習方法,以篇帶面,拓展延伸,學以致用。凸顯語文教學“舉一反三”的功能。

語文評課稿 篇2

國小五年級第二學期的《趕花》中有這樣一句:“原來養蜂人的生活竟是這樣艱辛,而又這樣的充滿詩情畫意!”它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這句話從兩個方面來概括描寫養蜂人的生活,一是艱辛,二是充滿詩情畫意。學生對於“艱辛”的體會,可以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而“詩情畫意”的生活,課文描寫卻微乎其微。理解好後一層意思,對學生領悟文章的中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掌握這一教學難點,陳老師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捕捉課文詞句,品味“詩情畫意”

課文雖然沒有對介紹到的每種花作具體生動的描寫,但仔細研究一下,不難看出,文章開頭向我們展示了洋槐花盛開的景象。老師從一、二兩個自然段中提煉出這樣一段話:“洋槐花開了,延安城充滿馥郁的花香。遠遠看去,整個林子的樹冠上彷彿堆了一層厚厚的白雪。”然後,讓學生去品讀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在交流中,學生走進了純潔的詩裏,走進了清新的畫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又訓練了學生的悟性。

2、拓展文中內容,創造“詩情畫意”

這個教學環節可以説是“投水”的“石子”,要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還必須讓他們在發現、欣賞的基礎上,學會創造。學生一旦在文字中,形成自己理解的“詩情畫意”,那種愉快感、成功感、幸福感就會像歡快的小溪流一樣,奔流不息。但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的同時,我們還要牢牢抓住課文這根韁繩,如果一味地往前跑,就會迷失方向。本節課要領悟的是“養蜂人的生活充滿詩情畫意”。他們趕的除了雪白的洋槐花外,還有紫色的苜蓿花、金燦燦的荊條花、粉紅的蕎麥花和黃色的油菜花。老師通過媒體讓學生自己看到花香景美的畫面。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在身臨其境的欣賞中,在教師引人入勝的描繪中,領略了詩情畫意。

3、探索文章中心,昇華“詩情畫意”

學生通過學習探究,已經領略到了文中所沒有描繪出來的“詩情畫意”,懂得了趕花人在趕花的同時,也在追趕着絢麗,追趕着芬芳。但如果就此罷手,還是沒有能夠達成教學目標,因為課文的中心是讚揚像養蜂人那樣為了工作而只爭朝夕、奮力拼搏的人。老師還要引導學生走進人物品德的“詩情畫意”裏,讓他們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去感悟:趕花人用辛勤的勞動創造了蜜一樣甜的生活,創造了花一樣美的世界。

當然課堂的生命力在於現存的缺憾。“詩情畫意”是一個很抽象的詞,老師讓學生感知畫面的基礎上,去感悟文中妙詞佳句,進而進行創新思維的訓練。但這些全在於學生對“詩情畫意”本身的理解,在頭腦裏形成具體、生動、鮮明的形象,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具有“詩情畫意”的.意境。而對這一點的忽視,正是本課的一大缺憾。很多學生找不到反應趕花人生活詩情畫意的句子,是因為他們不理解什麼樣的生活是詩情畫意的。其實美麗的大自然,就像一個絢麗的萬花筒,只要留心觀察,總能尋覓到其美的內涵。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漸漸地擁有了發現自然美,欣賞自然美的能力。如果先讓學生回憶見到過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生活畫面。比如“小橋、流水、人家”、“藍天、綿羊、草原”、“夕陽、垂柳、小溪”、“牛背、牧童、短笛”、“月光、草地、河灘”等畫面就是詩情畫意。讓他們自己構思一幅圖畫,並從畫面中獲得不同的美感,通過語言的表述,形成豐富而又深刻的感受。這是他們對“詩情畫意”最直接的感知。這樣後面的學習就會水到渠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25ge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