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紅樹林課文教學設計

紅樹林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紅樹林課文教學設計

1.運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

2.抓住具體語句,感受紅樹林的神奇和奉獻精神。

3.瞭解其它樹林奇觀。

教學流程

一、借題發揮,想象激趣

1.出示單元主題,回憶在這單元裏領略了哪些奇觀?

2.這節課我們去欣賞海南島瓊山上的奇觀紅樹林。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二、初讀

1.自由讀課文,畫出讀不準的字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讀後請學生提問,檢查字詞。

樹冠 芳馨 婀娜 柵欄 倘若 抵禦

絢麗多姿 盤根錯節 縱橫交錯 貧瘠不毛

3.指名分節讀(5人),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邊從文中找出典關鍵詞句,完成下面的句子。

(什麼樣)的紅樹林(怎能麼樣) 。

4.紅樹林在你心中留下了這樣的印像?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紅樹林的?請同學們運用列提綱的方法給課文25節加小標題。

順序:我乘着小船,慢慢划進紅樹林深處。

遠觀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

三、精讀

主線:為什麼説紅樹林是海上奇觀?它的奇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遠觀

那是漲潮的時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紅樹林浸沒在海水裏,露出一頂頂青翠的樹冠,浮蕩在海浪之中。一會兒潮退了,紅樹帶着海泥芳馨的枝條和婀娜的身軀出現在海灘上。

1.指名讀,你的眼前浮現出什麼景象?

2.哪些詞語表現出紅樹林的特點?

形態:密密麻麻 婀娜

顏色:青翠

味:芳馨

3.齊讀,讀出想象中美景。

(二)近賞

樹幹:一株株紅樹縱橫交錯,褐紅色的樹幹彎彎曲曲,盤根錯節,形成一座座立體柵欄,支撐着碩大的樹冠。樹幹,低的二三米,高的十來米,東扯西拉聯成一張海上的綠色之網

1.這段寫出紅樹林的樹幹有什麼特點?

2.指名讀,再齊讀。

樹枝:開花

(三)繁殖

1.啪啪的響聲,胎生

2.兩三個月,遇到海灘照樣能生長

(四)精神

奉獻、團結、頑強

四、拓展

作者開篇就説:長白山的茫茫林海,給我留下許多綠色的夢我們東北的大小興安嶺也有許多奇觀。(出示圖片,引出老舍的《林海》)

《紅樹林》教學反思

《紅樹林》的教學結束了,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執教這篇課文。回顧課堂教學中的細節,收穫與遺憾交織於心中,難以抹去,略加疏理,躍然紙上。

1.運用一個方法

有人説語文是模糊的,需要感悟。這似乎成了那些不指導學習方法的教師的護身符。語文學習有規律,更有方法。作為教師,應力求讓教師一課一得一法,常此以往學生就有了學習方法,會自覺地運用方法。北師大教版教材更重視在學習中滲透方法。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就是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列提綱的.方法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紅樹林》時我讓學生給課文的2至5自然段加小標題,以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列提綱的能力。

但是,在評課中王校長提出:列提綱是否應該在理解課文內容之後進行?不然學困生達不到,教學沒有面向全體。我想:這話有道理,學生在對課文不夠熟悉的情況下就去加小標題是有難度的。不過,如果在指導上再細化一點,也是可以的。比如:我可以請學生先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然後和學生一起概括。給學生提供一範例,再放手讓學生自己列後三段的提綱。這樣會好一些。

2.設計一個句子

整體感知是新課程主張的語文教學思想,怎樣把握?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以往我慣用初讀課文之後請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但是,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並不那麼容易。在這課的教學中,我請學生用書中的關鍵詞句補充句子。(見教學設計)這個設計既降低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難度,又有效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實踐證明,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有的學生説:密密麻麻的紅樹林是海上奇觀。有的學生説:婀娜多姿的紅樹林是一個神祕的植物天地。還有的學生説:盤根錯節的紅樹林是一個世外桃源。等等。

3.選準一個切入點

教學切入點關教學的成敗,選準切入點,會把學生引入柳暗花明的聖境,反之會把學生引入歧途。《紅樹林》是奇觀這一單元的內容,為充分構建單元主題,我以文中我在海南島瓊山碰到海上奇觀一句為切入點,請學生品味語言,感受海上奇觀奇在哪兒?以此作為教學主線,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學習文本,品味語言。

但是,在品的過程中,由於對讀關注得不夠充分,設計得不夠精細,有點條分縷析之嫌。還應在讀出感情,讀出畫面,讀出意境上做文章。

4.缺少一幅畫

文中説一株株紅樹縱橫交錯,褐紅色的樹幹彎彎曲曲,盤根錯節,形成一座座立體柵欄。這個詞語表現出紅樹根的特點,從字面上,學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建立起表象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學生讀文後,

標籤: 課文 紅樹林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6vd66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