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附庸風雅的近義詞

附庸風雅的近義詞

附庸風雅是指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拼音讀作fù yōng fēng yǎ。附庸風雅的近義詞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附庸風雅的近義詞

  附庸風雅

[解 釋]附庸:古代指附屬在諸侯大國下面的小國,引申為從屬的地位或依賴的關係 。

風雅:原指《詩經》中《國風》和《大雅》《小雅》,後指風流,儒雅。

指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喜歡便宜,暗中上當,附庸風雅,忙裏偷閒。”

清·黃小配《晚清文學叢鈔·情變》第八回:“卻偏要~,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因此種花之風,遍及揚州。”

清·吳趼人《情變》第八回:“那班鹽商,明明是鹹醃貨色,卻偏要~。”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為了~,不得不矯揉造作一番,騙騙自己而已。”

  近義詞

沽名釣譽: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鈎,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反義詞

温文爾雅:温文爾雅,謂氣質彬彬有禮,行為典雅端正 。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

  詳解

“附庸”本指依附於諸侯國的小國。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下有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分封的土地,公和侯是方圓百里,伯方圓七十里,子和男方圓五十里,不滿五十里的更小的封地要依附於諸侯國,稱作“附庸”,是一個名詞。為什麼叫“附庸”呢?“庸”的'本義是用、需要,引申為受僱用,“附庸”就是依附別人,受其僱用的意思,取其象徵意義,故曰“附庸”。

“風雅”怎麼能泛指文化呢?原來,“風”和“雅”是《詩經》的兩個組成部分。《詩經》由三部分組成,即風、雅、頌。“風”是各諸侯國的民歌,稱作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又分大雅、小雅,是周王室“邦畿”之內的音樂,被尊崇為正聲,共一百零五篇;“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共四十篇。“風雅頌”或者“風雅”就用來代指《詩經》,“風雅”因此也用來泛指文化。

“附庸”和“風雅”連用,不知道起於何時,不過據清代同治年間的學者平步青記載,明末清初的文壇領袖錢謙益就曾使用過這個成語。

明代文學家和書畫家陳繼儒號稱在小崑山隱居,卻又周旋於高官顯貴之間,為時人所詬病,錢謙益談到陳繼儒的這一行徑時,諷刺説這叫“裝點山林,附庸風雅”。

乾隆年間的詩人蔣士銓把錢謙益的評價擴充為一首詩,譏刺陳繼儒:“粧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充著作,蠅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間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9g6v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