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

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

陳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學思路條理清晰,先回顧舊知再以小遊戲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設想將各種物體放到水裏後是沉是浮?再自己動手做一做。然後通過教師演示將土豆放進水裏後浮起來,引出本課所要研究的問題:如何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評課稿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陳老師放在了教學的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研究物體浮上來的辦法和上浮材料的特點,這也是這課教學的重難點。在學生設計出了各種方法以後開始實驗,這時老師下到小組內仔細觀察並巡視學生實驗的情況。在小組彙報時,老師予以適當點評,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可以使物體在水裏浮起來的方法。

最後進行適當的知識回顧。整節課按照科學教學的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尋找證據—得出結論貫穿始終,使人感覺完整而紮實,相信學生經過這節課的學習,對如何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可以很好的掌握。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陳老師的這節課可以説是一節很普通的家常課,但我覺得,正是在這種簡單而樸實的課堂教學的細節中,才能看出老師在平時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科學實驗室裏的黑板擦得一層不染;學校進教室後安靜得等待上課;討論或活動時,聽到音樂聲立刻結束;安靜、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言……這些良好的科學學習的習慣與老師平時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

另外我還有兩點見解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一、我個人認為老師為每組學生提供了各種物體,先讓學生不要急着做,先設計方法,再將自己的方法在全班內彙報。我覺得這種方法好,在動手做之前先思考好,避免了直接做實驗可能造成的混亂,也符合科學教學的理念。

二、我們在學習科學課教學理念時經常把“以學生為主體”掛在嘴邊,但要真正做到,卻不那麼輕鬆。有時在課堂上為了體現所謂的“以學生為主體”,經常會走個形式,象徵性的讓學生説説自己想研究的問題,但最終仍然是老師牽着學生走。因為可能學生的回答或反映違背了或超出了老師備課的範圍,老師就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忽略不計”。其實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在課堂上,只要學生經過自己大腦思考,得出的結論,不論正確與否,都是孩子的“心血”,老師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每一次發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e4ww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