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義素分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精選

義素分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精選

早在五十年代,美國人類學家用義素分析來研究不同文化社團的親屬詞語關係,後來,語言學家也把義素分析運用到語言學中來。美國學者卡茨等人首先提出了“語文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的理論。他們把分析出來的語義單位的最小的語義 元素叫做“語義原子”(sematic atom),就是我們所説的“義素”。“義素是構成詞義的最小意義單位,也就是詞義的區別特徵”(黃伯榮《現代漢語》)。最近幾年,在我國義素分析蓬勃興起,語言學界發表了不少關於義素分析的文章,但研究的範圍比較窄,只侷限於少數的語義單位如親屬稱呼、顏色詞等。義素分析的運用範圍談得更少,幾乎沒有一篇涉及中學語文教學。本文試圖結合語境,談談義素分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義素分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精選

為了分析方便,在這裏,把義素分為“理性義素”和“附加義素”兩類。“理性義素”就是指於概念有關的義素,通常指字典或詞典裏可以查到的義素。“附加義素”是指在理性義素之外的,我們能體會到的或在具體的語境中產生的義素。

一、義素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欣賞文學作品,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材中佔有很大的比例。這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試驗本)編排的文學作品課文約佔課文總數的60%。這是由於文學作品在語文教學中的重大作用決定的。文學作品有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審美能力。而“語言是文學的基本材料,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的強大作用只有通過語言的學習才能實現。

義素分析可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張志公先生曾指出:“由於歷史的和其它種種原因,語文教學中確實存在着很不科學或不夠科學的做法,存在着因此而造成的不應有的浪費。”“要探索語文教學的規律,逐步做到教學比較的科學化一些,先決的是要有科學的`態度……就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以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總是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學過的同義詞來比較、判斷、缺乏客觀的標準,科學性不強。義素分析可以深入到詞義內部,把詞義分為具體的一個個義素。看各個義素與語境是否吻合,然後,再確定用詞是否準確。如:“抬起頭,鑲在兩條濕濕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朱自清《綠》)這裏“鑲”“帶”用得非常準確。

鑲:(理性義素)[把東西嵌進去或在外圍加邊。](《新華字典》)

(附加義素)[+精緻]

帶:(理性義素)[用皮、布或紗線等物做成的長條](《新華字典》)

(附加義素)[+軟]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用來“鑲”的東西往往是比較“精緻”的,結合語境,作者把梅雨瀑掛在山崖上的那種黑白分明、賞心悦目的精緻的美感充分的體現出來。“帶”寫出了梅雨瀑狹窄、飄逸的形象。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朱自清《荷塘月色》)

這一段寫得非常優美。它同動詞地巧妙使用分不開,我們來分析這幾個動詞:

瀉:[液體,很快,流](《新華字典》)

浮:[停留,在液體表面上](《現代漢語詞典》)

洗:[用水,去掉污垢](《新華字典》)

籠:[遮蓋,罩住](《新華字典)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動詞“瀉”包含義素[+流],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動詞“浮”包含義素[+停留],寫出了月光瀰漫不散,輕柔飄渺的特點。動詞“洗”包含義素[+水][-污垢],寫出了月光潤澤、柔和、潔淨的美感。動詞“籠”包含義素 [+遮蓋],寫出了月光下的花和葉子隱隱約約,看不真切的朦朧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jk1n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