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關於《狼》教學札記

關於《狼》教學札記

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語言,具體到實處就是閲讀和寫作能力。從近幾年的教材安排上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學地位越來越重,但文言文教學實踐卻是問題多多,主要集中在:學生對文言文理解比較吃力,老師教的累,但收穫不大,就這個問題,我想結合自己講《狼》的教學實踐發表一點看法,與同行們共同商討。

關於《狼》教學札記

一、變面面俱到為個個個擊破

歷來文言文教學都是老師拼命的解詞、翻譯,學生則拼命的記筆記,往往一堂課下來,老師講的口乾舌燥,學生聽的暈頭轉向,自然效果甚微,事倍功半。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師對學生的能力做了過低的估價,並且沒有積極的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開始老師就存在“怕”的念頭,怕學生聽不懂,怕他們理解不透,便主觀武斷地認為學生這也有問題那也有問題,於是教師便面面俱到,把該講的不該講的都統統的講一遍,甚至講完後還覺的不放心,是不是還有哪個細節沒有講到,於是自覺不自覺的又添加一些內容進去,自然一節課中內容鋪天蓋地而來,板書寫了滿滿一黑板,學生抄了密密的一頁書,畢竟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他們在抄筆記的過程中自然就忽略了老師的講解,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還是死記硬背的灌入式教學,與我們的教學宗旨是不符的,再加上這樣一堂課下來,沒有重點,沒有主次,極容易使學生走向兩個極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聽懂了或早就知道了而老師還在反覆講,就會覺得厭煩,不願聽,學習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一下子不能容納吸收這麼多內容,極易疲倦而聽不進去,試想這樣的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到底能學到什麼?怎會不“兩敗俱傷”?

因此我認為教師先要轉變觀點:從面面俱到變為個個擊破,不要總覺得學生不行,把他們的能力過分低估,而應相信他們能行。上課之前要求學生認真預習,把不懂的提出來,讓全班同學共同討論,最終解決。老師只要在旁邊稍加提示或點撥,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這樣一堂課下來,既輕鬆又有效,並且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不能只授課,把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關鍵在於教他們如何去學,畢竟我們傳授給他們的知識是有限的,他們日後自學的東西卻是無限的。我想“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就深刻地闡明瞭這個觀點。

我曾上了一堂《狼》的優質課,就採用了個個擊破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前認真預習,然後把不懂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解決,一堂課下來幾乎就是學生們發言的聲音,只有遇到個別較難的.問題,我才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

,最後得出結論。可以説,我這堂課上得非常輕鬆,學生們掌握情況也很好,真可謂“事半功倍”。課後還有老師悄悄地問學生是否上過這一課。所以在這堂課上預習是非常關鍵的,也是學生們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體現。葉聖陶先生在《精讀指導舉隅》(1942年3月商務印書館出版)前言中就説過:“上課時候令學生討論,由教師作主席、評判人與訂正人,這是很通行的方法。但是討論要進行得有意義。第一要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準備充分,如果準備不充分,往往會與虛應故事的集會一樣,或等了好久沒有一個人開口,或是有人開口了只説一些無關痛癢的話。教師在無可奈何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學生髮表什麼,只得一個人滔滔汩汩地講下去。這就完全不合討論宗旨了。”所以把面面俱到轉變為個個擊破關鍵在於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二、從老師一人講轉變為學生自己讀

在文言文教學中朗讀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個別字、詞意思的瞭解上更顯得重要。只有對文章反覆朗讀,形成整體理解、感悟,才能對個別字詞的意思做出準確判斷。文言文特別要讀出句子的停頓,反過來停頓的正確與否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它們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課堂上不要以老師的滿堂灌替代了學生的琅琅讀書聲。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在反覆的朗讀中獲得的,同時又無意識地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我在講解《狼》這篇文章時就反覆進行了朗讀,先是我範讀,學生邊聽邊對照註解加以理解,然後是學生個別讀,接着就是集體讀,爭取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當我讀到“後狼止而前狼又至”時,一開始全班同學都譯成了“後面的狼停下了而前面的狼又來了”,於是我先不説,讓學生們再讀第一段內容,特別提醒他們要注意“途中兩狼,綴行甚遠”這句,並且提示學生理解文章要前後聯繫形成一個整體,而不能斷章取義。在我的點撥下,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馬上就明白過來,不能譯成位置上的前後關係,而應譯成時間上得到骨頭的先後關係。當然當時還有很多同學沒明白過來,於是我就叫其中一位明白了的同學講解,我在一旁適當地補充,最後全班70%~80%的同學都明白了,甚至第二天我提問的時候,學生們回答的都還好,因此關鍵是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體會,這樣才學得好,記得牢。而在理解的過程中朗讀又是不可缺少的。又如“其一犬坐於前”,學生們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要他們劃分節奏時,幾乎全班同學都讀成了“其一犬。坐於前”,於是我便讓他們再讀幾遍,並讓學生們明白“其一犬”就變成了其中一隻狗的意思了,犬在這裏是“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的意思。最後讓他們把這些問題邊起來思考,最終明白了應是“其一/犬坐於前”。

三、拓展延伸,對所學內容加以運用

學習文言文最根本的途徑是掌握詞彙量。最常用,基本的詞語掌握,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要在不斷的練習中加以鞏固。於是,在講完有關課文後,找出一些適合的文言文語段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且相應的擴大了知識面,真可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我在講完《狼》這篇文章後,找出其它兩則狼的故事,讓學生課後自己閲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相互討論解決。第二天讓學生自己來講,分小組進行,增添一些競爭意識,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激情,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文言文教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因此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變面面俱到為個個擊破,加強學生的朗讀,在朗讀中理解,注意拓展延伸加強學生的運用能力。這樣學生們便會樂於學習文言文,老師也教的輕鬆有效,師生達到了最佳結合點,最終產生最佳效果。

標籤: 札記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n6o2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