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初小語文教學中的詞語變通

初小語文教學中的詞語變通

初小語文教學中的詞語變通

初小語文教學中的詞語變通

語言是表達與交流的工具,是傳情達意的載體,當交流存在障礙時,變通便成為一種必要。古人在文字上講究精雕細刻,今人在語言上喜歡遣詞造句。語言表達能力是初小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教學要求。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邊遠山區農村語文教學,甚至是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方言和書面語的差異造成詞語理解的障礙,詞語解釋往往需要變通。變是否通,結果大相徑庭。教師在教學時還有過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典故。

1 問題

六年前,我從一所師範學校畢業,在一次招考中幸運地成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被分配到一所離老家不遠但卻更邊遠落後的一所國小任教。從山區出來又回到山區工作,從學生到教師的切實體驗,想起了自己的成長到培養學生成長,我真正喜歡上了這個職業。教學過程中曾經遇到過不少困境、問題甚至難題,也正是這些困境讓我始終沒有停止對邊遠民族山區國小語文教學的思考。多年來,山區的孩子語文成績都普遍較差,不是老師不負責,也不是學生不認真學習,大家都付出了努力,還是未能有效地提高成績,尤其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難提高。這是一個苗族較為集中多民族雜居的山區國小。在語文教學中,詞語解釋常常出現書面語與方言的理解障礙,需要教師靈活的變通解釋,甚至要求教師對方言和民族語言都要有一定的瞭解。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很多書面語新詞彙,由於學生掌握的詞彙有限,解釋起來也很吃力。作為教師,詞語變通成為一種必要的技能。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有很多詞語和方言都有很大差異,解釋新詞彙的時候往往需要用到方言等變通解釋。記得一次語文課上給學生講解詞語蚯蚓,我説蚯蚓是一種環節動物,生活在潮濕的泥土裏,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有人常用它來做魚餌釣魚用,還有的人用來製作膏藥來治療腮腺炎等。我原以為我的知識面很廣泛,解釋的全面深刻,學生一定會很快理解了。但結果正好相反,我做了一個小測試,讓同學們書本里找出一張這種動物的圖片,全班70多個學生沒有一個找出來。最終,我只好用方言缺善(仿音)給他們解釋,學生才恍然大悟。

2 原因

在這樣的邊遠山區,由於歷史、地理各方面的原因,很多方言和書面語的讀音差異很大,尤其低年級少數民族學生,本事詞彙比較少,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較差,理解起來自然困難。就其原因,主要有家庭和環境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家庭語言環境的干擾。都説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從教育學的角度,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山區的孩子,還沒有條件接受學前教育,語言主要是跟家庭成員學習,而語言表達能力受到地方語言習慣的極大影響。低年級的不少孩子經常需要按照學前教育方式來處理。家訪發現,許多孩子家長文化程度很低,大多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而爺爺奶奶文化素質更差,甚至有的還不會講漢語。這種家庭的孩子,語言深受家庭成員方言的干擾,書面語發音和理解自然會存在一些障礙。例如,許多孩子把叔叔講成耶耶,把姑姑講成爹爹,吃飯講成恰飯,皇上講成環鱔,等等。其次是地方語言習慣的'影響。在山區,少數民族大雜居小聚居,有的相互交流來往,有的很少較為接觸,語言習慣就存在差異,這對小孩的語言影響很深。比如,有人喜歡聊天時故意把一些詞語唸錯表示幽默,把遺憾故意説成淺感,把出差講成出差,會計念會記,等等。當然有的是本身確實不會讀,有的是習慣的説法,如周武正王出林竹子高過母,你知道是什麼意思?他們要表達的意思是正經八百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些方式經常成為孩子仿效的對象,成為孩子不自覺的教材

3 對策

在教學中,由於邊遠山區教學資源比較缺乏,多媒體、教具等教學手段不完善,教學中語言障礙很難避免,尤其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熟悉當地的方言,還要懂得恰當的語言變通方法和策略,變而通達才能解決問題。首先,變是途徑,通是目的。作為教師,不僅要熟悉當地的一些方言和習慣用語,在變通解釋的時候還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不擇手段,達到學生理解才是目的,切不可變而不通,反而產生新的障礙和理解困難,誤導了學生,還鬧出笑話。記得我國小的一個語文老師給我們叫我們讀蚯蚓的蚯,當時是這樣教的:q,iu,qiu,queshan 的 qiu(方言把蚯蚓讀成queshan)。其次,變通要注意方法。當教學中遇到詞語理解障礙時,詞語變通解釋是必要的,方法也不只是近義詞、同義詞代換,不僅僅是書面語跟方言俚語的代換那麼簡單。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詞彙量本來就少,有的詞語同義詞同樣也是新詞彙,他們不知道。這時,實物、圖片、肢體語言等多種方式方法途徑都是有必要的。教師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理解客服障礙,解決問題。再次,要注意方言只是變通的工具,不是教學的目的,變通的目的是為了教會學生規範的書面語。教學中出現語言理解障礙時,一定要幫助學生改正不規範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詞語。例如,有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馬上望着一條蛇在所(注:當地方言講蛇行為梭,仿音)把我黑(編者:嚇)得一趟就撒(注:當地方言跑的意思)掉了。當你發現學生的書寫或發音錯誤時一定要幫助他們改正,避免誤導。

4 結語

事實也證明,加強漢語的聽、説訓練在邊遠民族地區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少數民族地區,尤其邊遠落後山區從此低年級國小,存在很多語言理解的障礙,教學效果很差,學生成績不好,教學任務艱鉅。教師們也感受到責任重大、任務艱鉅。教師應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採取有效措施,本着先民後漢,民漢並重,以民帶漢,民漢俱通的原則,在國小語文教學中,輔之以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講解,並及早糾正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偏誤。國小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邊遠民族地區的國小語文教學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邊遠民族地區國小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卻是一項複雜艱鉅的系統工程,它需要每位從事邊遠民族地區教育的國小語文教師付出更艱辛卓絕的代價和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rv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