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5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5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1

生活中許多事物都存在一個維度的兩個極端。羅素説,文明人之所以與野蠻人不同,主要的是在於審慎。

他為了將來的快樂,哪怕這種將來的快樂是相當遙遠的,而願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為一個國小老師,我對這句話感受頗深。我們説一個人,從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漸轉變為社會人,其實也可以算是從“野蠻人”到“文明人”的過程。家長常常對年幼的孩子不愛學習而抱怨,可能會警告孩子,“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掃大街”,但事實卻讓人悲傷,孩子就是不愛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得滾瓜爛熟,實際行動卻毫無改觀。於是老師逼,家長逼,大家都患上了強迫症,哪怕孩子作業全做完、複習全複習好,只要他不在學習,大人就感到不爽。

而且大多數時候,孩子的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或者我們常説的“讀書是為了自己”,在觀念上,本能地認為這是一種外界強加給他的痛苦,只是迫於無奈才去完成,並不是一種理性的“審慎”。於是,有的教育觀念就認為,孩童時代就是應該玩耍,國小階段就是不應該有回家作業。

那麼這算不算是對“野蠻”的一種放縱呢?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受夾板氣。口頭上喊“減負”,操作上是“加壓”,學習負擔重了孩子受不了,沒有回家作業了家長又不放心。從來沒見教育部因為研究生考試壓力大而要求大學生減負,因為他們已經足夠“審慎”了。我覺得,正是因為國小生自身沒有將人的一生視為整體的認識,而僅僅關注到當下的快樂,與社會、學校、家庭因為對學生未來的關注而對當下施加巨大壓力,所以教育上才會有那麼多衝突。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2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麼?!(形而上學、宇宙論問題)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知識論、邏輯學問題)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根源”,進而理解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羣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過?”)(人生論問題)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四、通過哲學史的閲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展脈絡,並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在有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訴諸於“宗教”(前軸心時代);

階段二:隨着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展屬於自己的“哲學”(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創立了哲學基本體系,包括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

階段三:由於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後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並將着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3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

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迴,而有金字塔;而後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於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的一天24小時,一週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繫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的來裏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於青銅時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展,不管哪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

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為之傾倒。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4

在海邊讀《西方哲學史》,讀到傻掉,關於孤獨——西方哲學史讀後感之四。回到成都,竟然對紅塵俗世有不堪重負之感。陳果老師在情商一課中説道,我們的一生已經非常短暫,而屬於自己的時間就更少。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時間屬於我們和單位的共有;當我們回家,時間屬於家庭成員共有;當我們參與社交,時間屬於我們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遊戲,也是被遊戲佔有了時間。捫心自問,人生屬於自己的時間究竟有多少?南澳島之行,嘗試獨有的時間。

清晨獨自在沙灘上慢跑,赤腳獨自在沙灘上躑躅。夜晚獨坐在沙灘上,就像一個孤兒,對話拍岸的浪濤:“我説的你懂嗎?你説的我都懂。”而後,將上衣的風帽拉緊,“矗立”在凜冽的海風中大聲的背誦:“他們身在眾人之間又永遠是孑然自處”。一直到,有好心人前來提醒:“千萬不能下海啊!”

斯賓諾莎説:“凡追悔某個行為者,雙重的悲慘和軟弱。”我不能放下的過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羅素説:“存在就是能夠和最多數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來太多,我需要存在,於是必須和現實最多的相容。

至於現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邊,不費許多勞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幾乎被所有人等閒忽略?不過一切高貴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樣是艱難的”。

“不是因為我們剋制情慾,所以我們享有福祉,倒因為我們享有福祉,所以我們剋制情慾。”——摘自《西方哲學史》

當我們開始信仰的時候,應該已經完成了懷疑,獲得了答案,並且,具備了勸降那條蛇的能力。——筆者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5

記得小時候看西方哲學史就對伊壁鳩魯情有獨鍾,走近有點時間就重讀更加喜歡。雖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和猜測錯誤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

試舉幾例:

——在所有的慾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於虛幻的意見產生的。

所謂“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滿足就會痛苦的慾望,比如飢餓、渴、冷。要滿足這些慾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謂“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也不會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飲。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這個檔次。

所謂“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對名利權力的過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豎立雕像”。

——能帶來寧靜的最佳辦法就是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們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會硬要我們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過簡單的生活,因為它掙錢太少,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對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從從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工作。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免除身體的痛苦和靈魂的煩惱。

將生活的目標確定為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這就是伊壁鳩魯所主張的。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生活中,各種誘惑太多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標,名呀、利呀、權呀。讓我們以伊壁鳩魯的這段話共勉:

——無論擁有多麼巨大的財產,贏得多麼廣的名聲,或是獲得那些無限制的慾望所追求的東西,都無法解決靈魂的紊亂,也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g49d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