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哲學 >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1

雖然在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塗又光譯)進行了重讀,比較閲讀下,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了嶄新的認識,可是合卷之時,腦中仍然一片空白,對着鍵盤不知從何寫起,難道我也達到了“坐忘”的境界,這種狀態究竟是“不知”還是“無知”?

我想,馮先生的這本哲學史著之所以引人入勝,讓人愛不釋手,不僅因為它承載的是幾千年來中國浩瀚的思想史,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入淺出、融會貫通的講解,讓我這位哲學門外漢突然覺得:一直聞而生畏、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哲學原來離我們這麼近,並如此深入我們的生活。

馮友蘭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專業,而後又到美國學習西方哲學,所以他的這本哲學史著裏會時不時將中國古人的思想見解在西方哲學中找到映射,同樣也免不了採用邏輯分析方法進行闡述,這也是他之所以能舉重若輕的僅用短短的300頁正文,就能將幾千年的中國哲學思想史非常系統的、透徹的呈現給讀者的功力所在了。

本書開宗明義,首先提煉出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對超現實的追求是人類共同的先天慾望,除了宗教,還有哲學,可以讓人們不會淪陷於塵世事務,而與精神事務絕緣,因為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友蘭先生認為極少關心宗教的中國人通過對哲學的極其關心,來實現對超道德價值的覺解,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擬。中國先哲們認為單就一個人的最高成就是成為聖人,而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和宇宙的同一,為了得到這個同一,中國哲學產生了很多流派,哲學家以身載道,展開了“出世”與“入世”的體驗和探討。如果真理只有一個,那麼在無數探尋真理的路上,總會有人不期而遇。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表象對立,實則補充,演繹着一種力的平衡。“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中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尋求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高度統一,正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當然,每一種文化都離不開他所在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環境,哲學更是如此。人在思想的時候,常常受到生活環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環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學也就有特定的強調之處和省略之處,這些就構成這個哲學的特色。”中國哲學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地理背景、經濟背景。身處內陸,農耕為主的中國先哲們都支持一個共同的理論——物極必反,借用黑格爾的説法,一切事物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這個理論對於中華民族影響深遠,也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論據;“農”的眼界不僅限制着中國哲學的內容,還限制了中國哲學的方法論,中國哲學的概念更多的是直覺得到,從直覺的價值出發的中國古代哲學,知識論一直沒有發展起來;“農”的思維習慣讓中國古人容易滿足,不喜歡變化,因此許多發明創造也受到阻撓,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沒有發生工業革命。當然,中國哲學不僅只是適用於當時條件下生活的人,她還有一部分具有長遠的價值。“人類生存的理想狀態只能創造於未來,不會失之於既住”。中國哲學給予我們人生理想,儒家思想認為:理想的人生雖然對宇宙有極高明的覺解,卻仍然置身於人類的五種基本關係的界限之內。馮友蘭先生提出,這些人倫的性質可以根據環境而變,但是這種理想本身並不變。“必須進行邏輯分析,才能在哲學的歷史中區分哪些是不變的,哪些是可變的。每種哲學都有不變的東西,一切哲學都有共同的東西。”正如馮友蘭先生所預見的那樣,“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中國哲學正在逐步為適應現代化的中國而發生變化。

有了之前高屋建瓴式的引導作鋪墊,才有後面提綱挈領式的中國哲學發展脈絡。該書的中國哲學發展脈絡如下:

一、儒家

創始人:孔子

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

儒家的現實主義流派:荀子

漢代儒家興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韓愈,周敦頤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顥(哥哥),程頤(弟弟)

新儒家兩個學派:宇宙心學(陸九淵),理學(朱熹)

 二、道家

道家的第一階段:楊朱

道家的第二階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階段:莊子

漢代道家再起:揚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學(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達率性的風格(晉朝)

三、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

後期的墨家

四、名家

公孫龍和惠施

五、陰陽家:五行八卦(易經)

六、法家

韓非子

七、禪宗

佛學分支與道家哲學結合的結果

畢竟每一位哲人的思考,都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可以記錄,馮友蘭先生以貫通中西、縱橫古今的視野,跳出歷史材料的堆砌,對分散和孤立的各派學説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進行整理,不僅給出了每種學説的要義,對每種學説進行分類,並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盡力呈現給讀者一個個具有立體感和畫面感的哲學人物。不僅如此,馮先生完全遵守治史要求,講解中不參雜一絲主觀色彩,只有胸中有丘壑,才會下筆如有神。在馮先生的筆下,中國哲學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這個整體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馮先生所説的人生的第四種境界——天地境界。

在馮先生的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與開篇遙相呼應的是,馮先生在書中結尾處再次提出哲學的用處不是增加實際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瞭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隨着未來科學的進步,宗教及其教條和迷信必將讓位於科學,而人內心深處對於超越現實的渴望必將由未來的哲學來滿足,“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未來的哲學很可能既入世又出世,對此,中國哲學可能有所貢獻。

寫於此,心境豁然開朗。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教授學生專業課程,無非是使學生成為具有某種技術的人或者某個行業的專家,大部分的人,一樣不會從事智慧的`思考,而是專注於怎樣讓自己的物質生活更好,終究只能培養出前兩種境界的人。如果按照中國的傳統,研究哲學不是一種職業,每個人都要學習哲學,正像西方人都要進教堂。因為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這樣,學子們就能夠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國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結合起來,不再專注於咫尺之側的空間,而是看到九天之外,鴻蒙太空,如此豈不是教師職業的一大樂事?

研究哲學史,並不在於還原那個曾經的世界,而是瞭解造成現狀的原因及歷史賦予我們新的使命。“闡舊邦以輔新命,餘平生志事,蓋在斯矣。”這就是為什麼本書能穿越時空仍迸發勃勃生機。

人生三快事:美酒、摯友、枕邊書,此書可作枕邊書,閒暇之餘翻閲,總會有自己的收穫。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2

曾經讀過李未寫的一本書叫《富人秀》。書中有一句話讓我頗覺精妙:這個世界如果從情感上來領會是個悲劇,從理智上來領會則是個喜劇。我不太明白作者的本意指什麼,但就我個人理解,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動感情而要動腦子。動腦子的人會從紛繁複雜的事務中抽取出真理,為我所用,促我發展;而動感情的人則沉湎於事務或繁華或蕭索或絢爛或頹靡的表象而不能自拔,往往結局悲慘。或許前者可以稱之為“入世”後者可以稱之為“出世”吧。在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這兩種人是分別用“激情”和“理智”來形容的。激情的人喜歡過集體的生活,習慣於政府權利的管轄和束縛,也往往有狂熱的宗教情節,容易被權利所利用;理智的人則冷靜的旁觀事態的發展,他們往往是無政府主義者,只專注於自我的發展和利益的實現。事務總是相通的,而善於思考的人也容易找到思想上的契合點。這不,一個上海小女人的文字和一個英國思想大師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內容龐雜,涉及到很多的人名和學派。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説:“關於任何一個哲學家,我的知識顯然不可能和一個研究範圍不太廣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

然而,如果這就成為應該謹守緘默的充分理由,那麼結果就會沒有人可以論述某一狹隘的歷史片段範圍以外的東西了。”讀到這我就已經感覺到,這樣一個試圖以理性客觀的語言描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人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性情中人。不是嗎,羅素一生曾經兩次入獄,一次是因為反對戰爭,另一次則是因為反對核武器。如此為着自己的個人信仰而奮力力爭的人應該算不上是一個“出世”的人吧。但為何我們總是偏愛那些有激情有思想甚至狂熱的有些幼稚的人呢,這大概是因為我們人類骨子裏那種柔軟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啊,理智固然好,但作為血肉之軀的人,理智只能是“與可感覺的對象相對立的理想對象”罷了,正如對近代數學理論有巨大貢獻的畢達哥拉斯,這個集理智與個人情懷於一體的天才一樣。畢達哥拉斯是數學和算學的奠基人,可他身上又總能找到神祕主義的影子。例如他的教派裏有這樣看起來不近人情的規矩:不能吃豆子,不能碰白麪包,不要在大路上行走,不要在光亮的旁邊照鏡子等等。理性的東西和神祕的東西統統體現在畢達哥拉斯教派的身上,讓我再一次認識理性和感性這對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擯棄彼此的。

我最近一直沉浸在對自己過於感性的自責中。在責任和權利發生矛盾的時候我的選擇大抵是責任。明知權利的好處可又不忍辜負使我負擔責任的人之期望的眼神。無奈的選擇之後便是對自我的否定和對人生消極視角的確立。然而當我看到如此之多光輝人物亦有情感、躊躇、敬畏充斥內心的時候我才稍覺釋然。

曾經慶幸自己在北外投出了那張簡歷才得以今天坐在這教室裏,也使我意識到我也似乎具備那些在我看來曾經不可企及的潛能,我也可以忍受深夜備課到兩點的孤寂,也可以將每天在講台站立十個鐘頭的疲憊當成一種享受。但我不想證明什麼,勤奮不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懶惰的人也許會更輝煌。成功了或許也無需感謝誰,因為在我們看來似乎確鑿的因果關係裏往往無非是神意使然。笛卡爾説:此鍾走到正點,彼鐘鳴叫起來,於是人們得出結論:此鍾是彼鐘鳴叫的原因。看似荒誕卻發人深省。還是讓我回到勤奮和懶惰的話題吧,笛卡爾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一個愛睡懶覺、不到中午不起牀的人。後來瑞典女王要他每天清晨進宮為自己講學,笛卡爾才不得不早起。一年後他就死了。

生命沒有生死之忌,只有輕重之分。誰也不能否認笛卡爾的生命是實而重的。但他卻是一個懶人。也許像羅素所説的那樣,他為了維持紳士派業餘哲學家的面貌,假裝比實際上工作的少亦未可知。不管怎樣,這個秉承“我思故我在”為哲學第一原理的永遠衣冠楚楚,佩掛一柄寶劍的紳士讓人覺得那麼可親可近。

然而在所有羅素稱之為“哲學家”的人裏,我最為信奉的一個是康德。不僅由於康德是一個生活習慣非常有規律的人,以至於大家慣常根據他作保健散步經過各人家門前的時間來對錶,而我自己也有着類似執着的生物律,還在於他訴諸於感情的自由主義思想。這又合了我素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浪漫情懷。我崇尚自由,喜歡無拘無束,而康德的一句“再沒有任何事情會比人的行為要服從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深合我意。然而人的思想和人的行為常常背道而馳,就如我經常給人留下“循規蹈矩”的印象一樣。我不知道這是心靈對於長期行為守舊的一種背叛還是行為為叛逆心靈做的一種掩飾。我想知道的是康德日常生活的行為是否如他的思想一般自由飄逸、無拘無束。從書中得到的答案是:他沒有。

在書中帶給我同樣温暖感覺的還有杜威。他相信通過暴力革命造成獨裁統治不是達到良好社會的方法,因此即使列寧的後繼者不是斯大林而是托洛斯基,蘇維埃制度也不會是完美的制度。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軍的首領羅伯特將軍。當南方軍失利,有人勸他轉入游擊戰的時他斷然拒絕了。他認為將戰爭中的殺戮和仇恨轉嫁給人民那是對軍人的侮辱。所以他放棄了勝利的機會卻贏得了包括對手在內的全美國人的尊重。

所以讀完這本書後我是釋然的。不再為自己屈服於感性的思維而苦惱,因為我的苦惱也曾經困擾着這麼一大批被羅素稱之為“偉大的哲學家”的人們。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3

學習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的歷史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歷史人物。

我在閲讀中發現,每個偉大的人物在其成就背後都可能有缺點,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和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像袁老師説的常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再毛病多的人也有你值得學習的地方。好的拿過來,不好的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引以為戒。

哲學和幾何數學分不開,科學性也是哲學一直所追求的,這讓我理解了老師説的為什麼好的哲學家、心理學家數學都很好、心理學既是文科又是理科。這也讓我對數學的重要性從新認識了。想要寫好論文,熟練的統計功底必不可少。

哲學除了數學功底外,邏輯也很重要。提出假設、推論、驗證假設等一系列過程,幫助我們積極探索一切想研究的問題。古代哲學史中的哲學家都想有一套完整的理論來描述我們所在的世界,雖然現在看來有些是不正確的,但是在當時是可以自圓其説、自成一派的。

所以我理解到了,邏輯的很重要一點就是能夠自圓其説,然後交給世人去驗證,認可的人越多,越能證明邏輯的正確性。

想要學好哲學和心理學,還有一點是要去除迷信和偏見。就像老師六祖壇經裏講的很多要義,不可有貢高心、傲慢心等,又像老師讓我們背的大學中的要戒身有憤?痢⑿撓鋅志濉⒂興?美幀⒂興?腔嫉齲?縟舨蝗輝蛐牟壞悶湔??/p>

中國文化中的的心理學思想博大精深,修身養性好處多多。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4

科學告訴我們的是我們所能夠知道的事物,但我們所能夠知道的是甚少的;而我們如果竟忘記了我們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麼我們就會對許多極重要的事物變得麻木不仁了。另一方面,神學帶來了一種武斷的信念,説我們對於事實上我們是物質的事物具有知識,這樣一來就對於宇宙產生了一種狂妄的傲慢。在鮮明的希望與恐懼之前而不能確定,是會使人痛苦的勒索如果在沒有令人慰藉的神話故事的支持下,我們仍希望活下去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忍受這種不確定。無論是想把哲學所提出的的這些問題忘卻,還是自稱我們已經找到了哲學問題的確鑿無疑的答案,都是無益的事。教導人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為困疑所困擾,也許這就是想這些在我們的時代仍然能為學哲學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了。

每一個社會都受兩種相對立的危險的威脅:一方面是過分講紀律和尊敬傳統而產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個人主義和個人獨立性的增長使合作變得不可能,因而造成解體和對外來征服者的屈服。一般説來,重要的文明都是從一種嚴格和迷信的體系出發,逐漸鬆弛下來,在一定的階段就達到了一個天才輝煌的時期;這時,舊傳統中的好東西繼續保存着,而在其解體之中所包含着的那些壞東西則還沒有來得及發展。但是隨着壞東西的發展,它就走向無政府主義,從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種新的暴政,同時產生出來一種收到新的教條體系所保證的新的綜合。自由主義的學説就是想要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反覆的一種企圖。自由主義的本質就是企圖不過疼就非理性的教條而獲得一種社會秩序,並且除了為保存社會所必須的束縛而外,不在意更多的束縛來保證社會的安定。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5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屬於現代的、英國傳統的、哲學家的哲學史。之前對它有些偏見,正因偏愛看德國傳統的有較強思辨色彩的東西,此次閲讀,糾正了我的一些偏見。大體有以下一些印象比較突出。

一是,思想與實踐,思想與行動的關聯

羅素有如下表述:qq炫舞印象唯美句子

“哲學家們既是果,也是因。他們是他們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的結果,他們(如果幸運的話)也可能是塑造之後時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到底思想與行動對世界的影響哪個大,羅素的看法是,思想!

現實中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往往沒有怎樣體現出他們的力量啊?羅素認為,觀念決定行動,行動者的行動來自其內在思想,而他的思想來源於更早的思想家。也就是説,思想家的影響力往往會滯後一些。但它的影響還是決定性的。

二是,回答了思想史上存在諸多各種個性思想流派的原因搞笑短文

羅素的看法是:

“知識優異的人們與他們當時的社會的關聯,在不一樣的時代裏是十分之不一樣的。”

“……當政權轉到馬其頓人手裏的時候,希臘的哲學家們就自然而然地脱離了政治,而更加專心致意於個人德行的問題或者解脱問題了。他們不再問:人怎樣才能夠創造一個好國家?而是問:在一個罪惡的世界裏,人怎樣才能夠有德;或者,在一個受苦受難的世界裏,人怎樣才能夠幸福?”

“哲學家們通常都是具有必須的心靈廣度的人,他們大都能夠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種種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們,也不能超出於他們自己時代更大的善與惡的範圍之外。在壞的時代裏,他們就創造出來種種安慰;在好的時代裏,他們的興趣就更加純粹是理智方面的。”

“希臘與羅馬的傳統宗教只適合於那些對現世感到興趣並且對地上的幸福懷抱着期望的人們。亞洲則有着更悠久的苦痛失望的經驗,於是就泡製出來了更為成功的、採取寄期望於來世的形式的各種解救劑;其中以基督教給人的慰藉最為有效。”

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思想史上會出現那麼多的派別的原因。思想是對現實的思考,現實如何,會相當程度地影響思想家的思想特點。後人因時過境遷,可能會感到有些想法實在個性,但是,如果設身處地,或者用孟子的話説是“知人論世”,你也就明白他們了。

因此,思想史上的流派到底哪個正確,究竟誰對呢?這個問題是不明白思想史,也是強迫思想家為你自己的時代思考。思想是對應時代的,思想是思想家的思想,思想主要是解決時代問題和思想家自身問題的。因而,環境不一樣,會有多種思想。

羅素的例子也很好,能夠説明這個問題。而且就我閲讀所及,感覺到他能誠懇地承認基督教來自東方,主要是東方的思想範式,這個態度對於西方人來説,真不容易。

三是,現代社會中,哲學資料和重要性不一樣。

羅素明確指出了哲學資料本身的變化。他有如下看法:

“理論科學是企圖瞭解世界的科學。實用科學是企圖變革世界的科學,……最後幾乎把理論科學從一般人的心念裏驅逐了出去。”

“文藝復興時代人的好奇心就從向來文學性的漸漸轉成科學性的。好一股新事實的洪流排山倒海而來,人們起初只能讓這洪流挾持着往前湧進。……從事新發現其樂無窮,而體系乃是從事新發現的死敵。一向到十七世紀,人們構造思想體系的潛質才趕上關於各種事實的新知識。”

“從洛克時代以來到現代,在歐洲一向有兩大類哲學,一類的學説與方法都是從洛克得來的,另一類先來自笛卡爾,之後自康德。……繼承洛克衣缽的,首先是貝克萊和休謨;其次是法國的哲學中不屬於盧梭派的那些人,第三是邊沁和哲學上的急進主義者;第四是馬克思及其門徒,他們又取大陸哲學成分,作了一些重要的添補。”

原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是相對混沌或者説是整體性的,之後由於知識資料的增加,思想家開始逐步分工了,產生了不一樣的知識。哲學本身也開始有了較明顯的分工,分到之後,自然科學知識從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開始與傳統哲學徹底地分道揚鑣了。

即使是哲學,其中也因態度的差異而分出若干派別來了。但這種差異,主要的還是時代和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哲學反映人的生活,也介入人的思想,它也就有些差異。

羅素強調的是,自然科學(以歸納和實驗為基礎的哲學)最終成為塑造時代的主要知識範型。(這一點對於文科的學者和學生不免有些不甘心,但事實如此)羅素自己理科成績很好,曾和懷特海合著有《數學原理》一書,因此也敢於大膽地批評黑格爾的數學和在數學知識基礎上的哲學建構(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數學大約不比黑格爾高明,在此方面就無從下手)。當然,讀書至此,我也只能歎氣,我的數學基本上是四則運算水平的,又何從決定羅素的對錯呢。但應當説,過早分文理科看來在教育上確實是不大可取的(當然給偏科且優異的學生以進身之道,是務必的)。

四、哲學中真與善的衝突

哲學中的爭論,有的是內部爭論(理智爭論,總會有個結果),有的則屬於外部爭論(根本不可能有結果,屬於態度爭論),但更多的是外部爭論。(內部爭論和外部爭論是我生造的詞)如果明白這一點,就能夠避免在外部爭論上花太多沒有必要的力氣,從而直接應對真正的有好處的討論。

羅素的看法是:

“哲學在其全部歷史中一向是由兩個不調和地混雜在一齊的部分構成的:一方面是關於世界本性的理論,另一方面是關於最佳生活方式的倫理學説或政治學説。這兩部分未能充分劃分清楚,自來是超多混亂想法的一個根源。”

這是説,哲學中的真與善一向有衝突。這個爭論可能也是不可能結束的。羅素更傾向於求真,但不反對求善,估計反對的是態度決定立場,以善代替真的那種蠻幹。對於“愚蠢的好人”,羅素可能沒有好感。

“從道德上講,一個哲學家除了大公無私地探求真理而外若利用他的專業潛質做其他任何事情,便算是犯了一種變節罪。”

這一個觀點頗似韋伯的價值中立學説,大家也熟悉。但是,對羅素的這種價值中立態度,我基本認同,但仍然有些猶豫。

總體上説,此書帶給的材料豐富,對西方哲學進行了整體性的討論和説,還對東方哲學給予了較高的期盼。對各哲學家的思想進行了自己的評價,尤其對亞里士多德、康德還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也頗使我瞠目結舌。亞氏的三段論推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他都基本上否定了其地位。如亞氏和康德這樣的權威,羅素竟然也沒有客氣,這是需要哲學上的實力和求真的態度,才能做到的。而且,説的都是地方,不能不服。尤其結合現實,把哲學與政治思潮和政治人物的傳承關聯,都進行了一個描述。這些觀點對於某些人物的思想頗有忌諱的中國來説,是十分有好處的。

羅素的觀點是,在某種好處上,寫哲學史需要你是個哲學家;我看,讀懂哲學史著作,可能你也得是半個哲學家吧,否則根本是讀不懂的。由於之前的偏見,使我遲遲未讀此書,寫這幾句,算是對羅素的一點歉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hexue/kmje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