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5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5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5篇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

為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增強學生以及廣大社區居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國小積極響應上級《關於舉辦中國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的通知》,國慶期間在社區開展了以“用心傳承文明,用行成就未來”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引導學生以及社區居民通過各種方式,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地瞭解與體驗。現就學校組織開展的這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悉心組織

在接到上級文件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這一精神。在國慶放假前,及時召開相關會議,下發主題系列活動文件。認真研讀文件內容,結合“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集思廣益,在學校德育科的帶領下悉心組織這次活動。為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各抒己見,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精神。

二、精心策劃,形式多樣

根據文件精神,我學校主要策劃了以下幾項活動:

1.戲劇表演。同學們給社區帶來了精彩的戲劇表演,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天台山國小的風貌。得到了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

2.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為了讓學生和社區居民更直觀的瞭解傳統文化的魅力,老師特意準備了一堂傳統文化的專題講座。在課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出了傳統文化的韻味,得到了學生和社區居民的熱烈響應。

3.書法展示。傳統的書法有着獨特的魅力,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國小的學生們給社區居民展示了他們的書法作品,並和居民一起現場體驗了書法的魅力。

三、積極分享,及時總結

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隊員們滿載而歸,在國慶假期開學的第一天,在中隊輔導員的組織下,各中隊就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隊員們紛紛分享收穫。各自分享總結活動間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瞭解。同學們和社區居民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此次活動更促進了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加深了傳統文化在校園和社區的傳承與創新!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2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為全面加強我校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了解、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我校開學第一課特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此次活動我校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積極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開展了一系列的傳統文化主題教育。如:利用我校的校園文化牆對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加強了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四、五、六年級學生開展了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並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繪畫和手抄報比賽;組織七、八、九年級的學生學習感恩教育《瘋孃的故事》並要求學生寫觀後感、開展剪紙和軟筆書法比賽。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引導學生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本次主題活動之後,同學們認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當然此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活動前準備不充足等。我們會在這次活動中吸取經驗,不斷總結,不斷進步,齊心協力開展好下一次活動。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3

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有着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負載着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着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擾着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凝聚力。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中華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它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

一、工作的總體概述

我們開展這麼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知識,瞭解古文化的的內涵;同時,增進學生的文化積累,讓學生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傳統文化在這學期的主要內容是關於《三字經》《幼學瓊林》《山海經》《孔子語錄》《孟子格言》的經典篇目內容,這些內容既有利於學生背誦,有利於教育學生養成好的品德和習慣,同時還增長了知識,對祖國熱愛之情不斷增加,也陶冶了情操,工作總結《《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總結》。

二、學生的收穫

本學期,針對學生的情況,我主要採取理解文意進行背誦的方式來學習學習傳統文化。把每一課的文意解釋給學生聽,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語來解釋,最後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熟練記憶文章。並且採取多種學習方法,例如:小組學習、同位之間比賽、老師抽查、小組長檢查等,激勵學生不斷進步。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從傳統文化的課程中,感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加深刻的認識。並且通過學習,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形成了比較濃厚的興趣。

三、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措施

由於課時較少,學習的時間較短,所以感覺課堂教學很倉促,不能夠仔細揣摩每句詩文的意思,也不能認真體會文章的深刻內涵,知識的學習只限於表面的學習。大多的背誦時間也只能放在課後。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注意知識的細緻學習,制定好可行的學期計劃,注意學生學習的紮實程度。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4

黨的十八大已經勝利召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時代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的精神生活迫切需要提高,優秀傳統文化迫切需要得到發揚和繼承。文化傳承問題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問題。易經作為其中的一份子當然需要我們的傳承和發揚。

為了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配合國家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提高同學們精神生活,加深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對傳統文化典籍的尊重和愛護,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傳統文化社於20xx年11月15日舉辦了易經講座活動,李文明老師精彩生動言語讓人們陶醉在易經的文化之中。更加加深了同學們對易經的瞭解。

這次講座活動現場十分活躍,不斷有同學提問,老師也做了十分詳盡的回答。老師風趣的語言不時讓同學們笑聲不斷。然而本次活動也存在許多問題,講座會場上,紀律不是很好有同學竊竊私語,有同學玩手機,有同學打瞌睡,紀律比較散漫。另外,話筒等電子用具沒有做好檢查工作,導致活動過程中出現聲音效果不到位的情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本次講座受到院領導和校傳統文化社高度重視,也取得了”解讀易經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活動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整個講座卻是十分成功的。老師講的十分精彩,同學們互動也很精彩,同學們也深刻感受到易經的魅力。活動雖然十分成功,但是對於本次活動出現的問題日,不斷進步後一定要改正。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5

一、工作目的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它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精髓。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是一筆極為寶貴而豐富的精神財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更是一種特殊的思想資源和教育資源。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落實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大舉措,是我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豐富學生課餘學習生活的迫切需要。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繼承者,應該具有較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應該認識、學習、瞭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夯實思想道德基礎,形成道德行為規範,成為具有傳統文化根基的現代人,為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竭盡全力,為祖國的繁榮、民族的希望貢獻才智和力量。

二、指導思想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為指導,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我校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實施“素質教育”戰略,深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引導學生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工作目標

通過上班(隊)會課、聽講座、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等多種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強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四、實施時間

20xx年10月20日12月20日五、工作安排

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1、學習動員階段(10月20日10月28日):

2、展示與鞏固階段(10月29日11月28日):(

1)學校在宣傳櫥窗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有關資料。

(2)各班必須召開一次主題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做當代國小生》的班會(10月11日下午第六節班會課)。

(3)各班要出一期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10月24日統一檢查)。

3、活動與深化階段(11月29日12月20日):

(1)請精通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師開展講座。

(2)舉行相關活動。六、活動安排

1、國小部1-4年級寫字比賽,主題圍繞中國傳統文化方面。

(2)比賽時間和地點:12月14日下午3:30在多媒體教室比賽。

2、5-9年級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徵文比賽。

(1)徵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600字。

(2)徵文要求:所有參賽者都應獨立進行創作,不得抄襲別人作品。

(3)各班選定兩篇最優秀的文章代表本班參加比賽,於12月10日前送交政教處,逾期不候。

七、評比辦法

1、對以上的工作和活動我處及時監督檢查,對沒有實施的班級通報批評。

2、獎項設定

(1)1-4年級寫字競賽。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2)5-9年級徵文比賽。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3、考核辦法:本次比賽將對獲獎個人頒發獎品,獲獎班級按一等獎得5分、二等獎得3分、三等獎得2分、參加而未獲獎得1分、不參加不得分的方法將比賽所得分數計入《班級德育工作評》育競賽活動”項內,同時張榜公佈。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6

中華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了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為社會培養知文明、懂禮貌、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參照市教育局關於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通知,切實提高我校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結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實際情況,我校開展了“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以讓每一個學生的心靈都受到強烈的震撼,喚起他們善良、聰穎、活潑的天性。

一、指導思想

傳統文化作為人類活動的結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經驗。通過廣泛深入地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對學行進行“仁、義、禮、智、信”教育,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風,倡導文明禮儀,使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念,提升德行修養,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大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二、活動宗旨:

中華傳統美德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核心精神理念和核心道德信仰,需要我們世代傳承。為此,我們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本次“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其宗旨是進一步拓寬校園文化建設渠道,加強師生自身修養,用美德規範師生的言行,創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特色,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真正發揮校園生產力在學校可持續健康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這次“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紮紮實實而富有成效,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我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全面抓;中層領導密切配合,年級主任包學年組;班主任包班級。從校長到科任教師,根據我校實際情況,使責任到人,形成人人蔘與的工作格局。特設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張萬山副組長:王健組員:全體教職工

四、組織形式:

由校委會統籌組織實施。按照日日有教育,月月一重點。做到長期堅持,循序漸進,使中華美德教育入耳、入口、入腦、入心、入行從而達到用傳統美德感染人、教育人、約束人、規範人的目的。

五、活動目標

1、經典誦讀。利用每天晨讀等時間,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並通過讀書交流、撰寫心得、主題班會等形式,引導廣大青少年愛讀書,讀好書,自覺繼承傳統美德。

2、宣傳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同時利用教室、食堂、寢室、走廊、牆壁、櫥窗等宣傳窗口,通過學校廣播、校園網、宣傳欄、電子屏等媒介,張貼和佈置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圖畫圖像、名言警句、詩詞歌賦等,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優秀傳統文化氛圍。

3、徵文演講。在學習“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的基礎上,開展“學經典、寫人生、強素質”主題徵文演講比賽活動。

六、主題內容系列活動

1、“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

為營造“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氛圍,調動全校師生參與的積極性,明確活動開展的實際意義,我校組織全校師生參與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校長親自作“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動員報告或學習講座。

2、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文章,收看有關講座,從提高個人道德素養和為學生人生奠基的高度認識美德教育的重要和必須。紮實開展教師師德師風和行為規範的自查自糾活動,要求每人進行一次認真而不敷衍,全面而非零碎的思想反省。

3、開辦家長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各類家長會,宣傳美德教育的重大意義,明確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的重大責任,攜手共建良好育人環境。

4、在全校開展“周讀一文、月讀一書”活動。各班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按照學校印發的校本教材進行經典誦讀,共分六期完成。年末將舉辦經典誦讀大賽。

5、充分發揮學校廣播、校刊、班刊、大小標語、校報站牌的作用,進行廣泛持久的輿論宣傳,塑造學校先進文化。倡樹理念,彰顯特色,凝聚精神,砥勵鬥志,讓人活出精神來,讓學校辦出特色來。

6、運用校會班會、團隊活動時間,結合讀書誦經和爭做語、數、物、化、英等小能人活動,要求學生日行一善,日學一語,開展比愛心、比讀書、比才幹活動,爭創誠信學校、誠信班級,做文明學生。

7、舉辦中華美德事蹟報告會,論文朗誦會,“誠信教育”研討會,師生書畫,學生手抄報,學生讀書摘錄和名人名言記錄展。

8、在學習“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的基礎上,開展“學經典、寫人生、強素質”主題演講比賽活動。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鍛鍊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舉辦“慶國慶”演講比賽。每班出一名參賽選手,經過預賽,先出12選手參加學校的決賽。要求演講者以生動的語言和感人的事例,表達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現新世紀青少年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演講內容要求緊扣主題,內容充實具體、連貫貼切,語言要符合演講者的年齡特點。使用普通話,要求口齒清晰、表達流暢、精神飽滿、儀態自然。

9、開展主題活動月。把修身教育、立志教育、孝心教育、交友教育、尚勇教育、愛國教育、誠信教育、勤儉教育依次做為每個月活動的主題。活動中除按照政教處制定總體規劃外,各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具體的活動實施細則,並報政教處,做為考核活動落實情況的重要依據。

(1)修身教育,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規範自己的言行。對於學生來講,修身就是通過學校教育、他人影響、自己反思來修正學生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言語,從而提高學生做人的內在要求,使學生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對於教師來講,修身就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師德修養,樹立師表形象,達到先正己,後正人的目的。

(2)立志教育,志不強者智不達。立志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堅定信念。目標分為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立志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長遠的成人成才規劃。立志教育對於教師來講,要立足生存,愛崗敬業,成名師,當名家,做一名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促進自身增值。

(3)孝心教育,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心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教育學生關愛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用良心面對一切,感恩父母、師長、他人、社會;教育學生樹立責任意識,明確自身責任,勇於承擔責任。對於教師來講,狹義的孝心教育,指尊老愛幼,構建和睦家庭;廣義的孝心教育,就是要用良心來對待工作,愛家、愛校,愛國。

(4)交友教育通過交友教育,要在師生中形成“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的交友氛圍。具體來講,就是要求學生結交能夠幫助自己上進的朋友;能夠直言不諱地指出自己的錯誤,批評幫助自己的朋友。遠離對自己的道德品行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慎交網絡世界的虛擬朋友。恰當處理好異性朋友。要求教師之間形成團結、協作的同事關係,共謀學校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美好前景,同時,要做好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益友、諍友。

(5)尚勇教育,“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尚勇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明辨是非,科學地理解義氣,遇到突發事件能以智勇判斷,大勇處理;要使教師深刻理解尚勇的內涵,並將尚勇教育滲透在自己的言行和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6)愛國教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愛國教育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過熟知歷史、瞭解國情、關注國際、立足自身等形式多樣且密切聯繫師生實際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把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到努力學習知識立志報效祖國上來,把教師的愛國熱情引導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實現教師職業價值上來。

(7)誠信教育,誠信,就是誠實而有信用,是“立人之道”、“做人之本”。在鑄造誠信人格、構建和諧校園的誠信教育管理中,讓全校師生不斷提高認識,懂得並堅信誠信是個人的品質,更是對社會的責任,從而自覺地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真正成為構建和諧校園的學習者、實踐者。

(8)勤儉教育,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通過勤儉教育使師生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和“歷覽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含義,提高對勤儉的認識;使師生樹立“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則一文不費”的消費觀念和“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的節儉觀念;教育師生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崇尚節儉,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尤其是在當前我校新校建設的特殊時期,全體教職員工都要身體力行做勤儉節約的表率。

10、開展“板報寫經典”全校黑板報大賽。以班級單位,以黑板報的形式,出了一期以“紅色記憶,經典中國,展望未來”為主題,以愛國主義思想為內容的黑板報。每個班級,都為自己繪製出一期不同特色,又表達共同願望的黑板報,使教室裏的這堵牆變成了一堵會説話的牆,向現在、向未來宣告着我們新時期青少年的理想與願望。

11、結合校園藝術節活動,結合傳統節目,吟唱詩文歌曲,編排小品短劇,演繹古代人物、演奏古典名曲,戲曲進校園,大家唱大家跳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讓學生深刻感受藝術薰陶,體味傳統文化魅力,促進廣大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理解和感悟。

12、召開以“學傳統美德、做文明三中人”為主題的全校性主題班會。結合本學期開學初新生教育,在各班級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各班級先自行組織,由學校統一組織檢查、初評,在每個學年挑選一個最佳班會在學校展示。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掀起學習傳統美德教育的熱潮。

七、活動要求

1、明確活動意義和目的。各班要充分認識開展系列活動的重要意義和目的,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確保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明顯成效。

2、精心組織。各班根據活動方案,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並及時總結活動開展情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此次活動中有所收穫。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學校永恆的教育主題,我們今後要繼續堅持抓好這項工作,雖然我們還處於不斷的摸索中,但相信我們會用中華傳統文化做底藴,讓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7

本學年,我們五年級開設了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年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學期結束之際,,現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本學年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引導學生學會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學會獨立。

2.以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話題,逐步向學生打開成人生活的大門,在參與和探索中成長。

3.從各個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會的多樣性,把兒童培養為優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學生展示新的自然觀,使學生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三、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學期我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會以科學發展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行動指南,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根本目的,立足現實,着眼未來,遵循規律開發和利用好校本課程,引領廣大學生閲讀經典、閲讀思想、閲讀文化、閲讀精神,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8

20xx年,市文體旅遊局緊緊圍繞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這一主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積極主動開展我市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來非遺保護工作成果,推進非遺保護和傳承,大力弘揚我市優秀傳統文化,20xx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非遺主題活動在文廟隆重舉行。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技藝和成果,廣大市民羣眾與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品嚐非遺美食、感受非遺魅力,現場氣氛熱烈。通過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期待更多的人關注、支持非遺保護工作,使得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護、傳承和發展。

二、祭孔,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而舉行的隆重祭典。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的薪火,市文體旅遊局每逢9月28日舉辦紀念孔子誕辰活動,以“禮”為主題,祭奠至聖先師,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

三、以我市非遺藝術博物館為代表的非遺文化傳承基地,為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提升羣眾文化素養,推動地方文化事業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非遺藝術博物館建成於2018年底,屬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鄉鎮級“非遺藝術博物館”,由“展示館”和“體驗館”兩部分組成。館內現成列了以“漢州農民版畫”、“漢州陶藝”、“漢州面具”等共五項本土非遺代表項目,共展示非遺傳承人作品100餘件,以及本土藝術家書畫(法)作品10餘件,自開館以來,先後接待省內外遊客20000餘人次。2019年底,又在博物館旁新建了一座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鄉村美術館”,目前與“非遺傳習所”和“漢州面具文創社”一起均對外免費開放,供遊客和愛好者體驗非遺創作魅力。

四、積極採取措施,搶救地方瀕危劇種——漢劇。召集原劇團退休演員,商定將《三孃教子》、《牧虎關》、《生死牌》、《二度梅》、《鍘美案》等五個漢劇唱段作為錄製保護內容,並組織專人對老藝人的唱段進行錄音和視頻製作,為搶救性記錄漢劇聲腔邁出了第一步,為我市留下了第一批珍貴的數字化高清視頻資料。與此同時,堅持送戲曲進校園,讓學生們瞭解、學習川劇及不同劇種的戲曲,並適時邀請川劇藝術家及團隊走進中國小校,舉行戲劇專場演出和戲曲輔導,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疫情期間,市文化館專門開辦線上“音樂戲曲”欄目,將漢調二簧《三孃教子》、漢調桄恍《生死牌》、《鍘美案》以及原創劇目《牽絲配》等漢劇高清視頻免費提供給廣大市民,弘揚傳統戲曲文化。

五、市圖書館與青白江區圖書館、青白江區博物館聯辦“穿梭古今”國學經典誦讀以及傳統拓片體驗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過程中,銘記經典,傳承經典。

六、市圖書館做好漢州志數字化前期工作,20xx年掃描嘉慶版本漢州志(清嘉慶版本和同治版本兩套)十二冊,為正式發行出版《漢州志》校注版、影印版做好準備工作。同時,全面清理古籍書庫中戴季陶捐贈書籍,合計685冊,其中已經修復151冊,未修復2xx冊。戴季陶捐贈書籍包括明版5種15冊,清版10種357冊,其餘為民國時期書籍。

20xx年,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文化活動,不斷增加我市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弘揚傳統文化。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組織本土優秀傳統文化進城市、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開展傳統文化項目體驗、產品試製等,擴大傳統文化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繼續實施“非遺”光彩行動。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9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的理論支持。三年來,我校始終把這項工作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創新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教育活動的內容,使中華傳統文化活動逐漸成為學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活動的意義。

領導在思想上重視,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教研會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宣傳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教師利用班會、誦讀課向學生明確需要以傳統文化塗亮人生底色,滋養心靈等經典誦讀益處。學校的柵欄上懸掛的《弟子規》、《論語》、《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文化的宣傳板畫,校園內的孔子雕像的矗立,走廊裏、教室裏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時刻感受着傳統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學校開展的有關活動也通過校園網站和校報及時報道,擴大影響。

二、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1、組織健全,職責明確

我校成立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黨委書記具體抓,在全校範圍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全體班主任和相關科室負責人、部分語文教師為主要成員。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人員的分工,職責的明確,活動方案的起草;教務科負責誦讀課程的安排落實,學生科、職教科負責日常班級誦讀情況的督查並組織開展誦讀比賽;語

文教師負責安排學習內容,並進行專題講座;學生科負責所有資料的整理和歸檔。

2、成立傳統文化大講堂專業團隊

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涵蓋內容非常廣泛,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需要精心選擇和安排。學校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專業優勢和閲歷豐富,知識淵博的老教師的特長,組建了傳統文化大講堂講師團。根據宣講內容,結合個人特點,講師團成員各司其職,通過查找資料,認真組織,每個人都針對不同的內容在全校範圍內進行傳統文化知識講學,為全校師生快速解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提升個人修養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三、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講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利用每天上午早讀前10分鐘和每天中午上課前10分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幫助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學生科、職教科分別對高中、中職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檢查。

3、組織比賽,隆重頒獎

為檢驗誦讀效果,由學生科負責組織了各班級的誦讀比賽,比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校學生均參與其中。經過預賽、決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學校拿出一定資金進行獎勵,並專門舉辦了《中華傳統文化誦讀比賽暨〈弟子規〉展演》頒獎典禮。除了部分獲獎節

目展演外,又組織編排了體現中華傳統精髓的節目,獲得觀眾一致好評,並被扎蘭屯電視台全程錄製,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典範。

4、學校全面開展書法大練兵活動,積極創建書法名校。聘請自治區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吳全仁老師為全校師生進行書法講座,由校內書法教師進行指導,定期為教職工上書法課,檢查教職工的書法作業,全校上下形成了大練鋼筆字的良好局面。學校還組織全體教職工收集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修身、勵志、做人”等方面的名言警句,請書法老師撰寫,印製成校本教材,供師生習練書法,同時還有育人作用,一舉兩得。

5、組織傳統文化講學活動,三年來,學校組織了多次傳統文化大講堂活動,講學內容主要是《論語》、《道德經》中相關篇目,王鋭明老師做了《如何解讀,<論語>》,《學習<論語>的意義》、《略讀<道德經>》《從<道德經>的思想智慧中汲取教育管理創新營養》、《道德經給我們的人生啟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道德經>中學習學生管理的智慧》《<老子>》老在何處》《<道德經>中人與自然、社會和諧》《<道德經>的養生學》等,學校還要繼續開展講學活動。

6、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太極二十四式操的習練,太極操作為中華傳統之瑰寶,一方面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可以修身養性。為強化學習,以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和教職工練習。

7、學校把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開展剪紙、手繪臉譜等手工藝活動,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取得的成果

1、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

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

的校風、學風、班風逐步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藴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誦讀和講學活動,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四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4、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藴和職業道德操守

開展經典誦讀和講學活動,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藴。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雖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積累了經驗。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感覺到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弘揚,活動的形式還可再多樣化。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傳統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定會有所突破!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0

學習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習誦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瞭解歷史名人、名勝古蹟、等傳統文化內容,對少年兒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啟迪,對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經過上學期傳統文化教學來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這學期下來,同學們感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加深刻的認識。本學期的`學習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學了不少古詩,對唐詩、宋詞有一定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教學方式

⑴把主動權教給學生,指導學生藉助註釋朗讀。

⑵文言文教學和現代文教學一樣,仍應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

⑶教學中要儘量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質疑、釋疑,教師要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才精當講解。

⑷不要講語法知識。教材中的註釋,不僅可以幫助理解詞、句,還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古今詞義、表達方法的不同。

三、取得成績:

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唐詩之美,感悟古詩詞的真摯之情。

2、能背誦《南園十三首》、《塞上聽吹笛》、《走馬穿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3、進一步瞭解了白居易、李商隱、高適等詩人的作品。

四、採取的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

2、注重遊戲化。

我們開展傳統文化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尋根,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在誦讀古詩文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藴。我們肩負着歷史重任,在我們的努力下,相信我們的學生們會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1

近年來,傳統節日日和民俗文化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於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出現了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傳統節日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我們應該保護和傳承;時過境遷,國際化的社會裏傳統民俗和文化被淘汰是很正常的。為了瞭解雅安市民對這兩種觀點的看法,我們團隊在雅安市雨城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街頭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分為兩組:一組是四川農業大學學生調查;另一組是新康路街頭調查。

在調查之前,團隊成員召開會議擬定問卷題目;確認調查地點;小組成員各自分工以及成員的安全培訓。一切準備就緒,我們便在20xx年xx月xx日前往調查地點展開調查。

過程中,市民的參與熱情較高大多樂意填寫調查問卷,並回答相關問題。調查結束後,團隊成員回到學校開始統計調查結果,和總結活動過程。

問卷內容包括:答卷人信息;基礎問答;深入調查;看法與改進四個部分。問題涉及傳統節日日期及習俗,民俗的來歷,相關傳統工藝等知識的拓展。依據調查結果看來15.3%的人更趨向於過西方節日,參與洋文化。39.1%的人認為無所謂,不影響,而45.6%的人堅持繼承和發揚傳統中國民俗文化。

是呀,雖然時代在發展,人們生活腳步在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這的確是是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好處,國門打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西方的文化,我們越來越興過西方的節日,卻忽略掉了本國的一些傳統的節日,這是不是有點崇洋媚外,這都還是次要的,xx主要的是如果我們不保護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勢必有一天這些都會消逝,那麼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只是一句空談,沒有了實質性的意義了。如今許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一天天的消逝,這不能不説是令人痛惜的。

民俗節日在中國民眾農耕生活中經過了幾千年自發的傳承,早已形成了世世代代傳襲不斷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每一個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對穩定的完美和諧的特徵。它們始終作為中國人傳統節日的根基,伴隨着祖祖輩輩數以億計的農耕民羣體,從遠古走來,直至現在,始終與全世界十多億華人息息相關,融為一體,不可分離,依然發揮着強力支配作用,使它們繼續保持着固有的文化活力。但是也確有幾代人已經對屬於自己的民俗節日的由來和發展十分陌生,喚醒節日民俗文化記憶的措施當然十分必要。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2

本學期,我們開設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課程是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蒙課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學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一學期下來,同學們逐漸適應,從容上課,現在孩子們對詩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課本中的營養,體驗到了對傳統文化更深刻的認識。這讓我為他們高興,現將總結如下: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二班,共34人。學生經過本學期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二、取得成績:

♂富學生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同時也為了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及寫作水平。

1、在誦讀中領略笠翁對韻的聲韻之美。感悟古詩的真摯之情。

2、曉通古建築文化的歷史,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

3、認識一些文學巨匠,初步瞭解他們的生平行跡,領略其獨特風騷。

4、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與外界保持友好往來的優良傳統。

5、熟識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感悟其歷史、文化價值,體會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三、採取的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遊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多種形式。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4、重視平常積累,背誦經典名句名篇,通過進行比賽來提高效率。

5、重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並以此作為反饋,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積累。

下面我來談一下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由於我們開設傳統文化授課經驗有限,影響到了弘揚傳統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後多進行一些培訓和交流會。

其次,教學經驗不足。由於沒有考慮到本學期教材,往往與語文授課時相混,影響與開設傳統文化時目的相違背。

下學期我會注意參加一些相關培訓和交流機會,收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及時的解決本學期的問題,我們會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相信我們會做得更好。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3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為了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提高中國小生文化素質,推動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我校組織織開展了有效活動,取得一定成效。

一、工作部署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中國小校園以夯實中華文明的基石是目前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把它作為固本工程和鑄魂工程來抓。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落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我校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開設了傳統文化教育課程。

二、工作內容與形式

我校1—6年級都開設了傳統文化教育課,每週1課時。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之中。每個年級以山東省義務教育必修地方課程教科書(試用)《傳統文化》作為教材,教材內容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旨,涉及蒙書誦讀、詩歌誦讀、古城建築文學巨匠、魅力漢語、曆法與生肖、民間傳説、娛樂體育、曲藝與雜技、對外交流、傳統工藝、陶瓷藝術、歷史名臣、科學技術、中華河流、政治人物內容,我校要求每週不少於一節傳統文化教育課,保證教學保質保量完成,並倡導通過有關課程及活動開展了相關活動。

三、取得的成效

《傳統文化》課程的開設,豐富了學校的德育內涵,推動了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德育工作的發展。經典古詩文不僅語言精煉代美,而且意藴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藴和職業道德操守,學校教師主動參與,廣泛融入,極大的豐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藴。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4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區域文化精髓,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傳統文化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學校經研究決定重點圍繞傳統文化中的“仁”、“信”、“禮”、“孝”、“廉”五方面內容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宣教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確保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湯國柱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明確職責分工,由教務處和團委共同完成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確保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並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學習踐行活動。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論語》的學習、踐行活動

根據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由團委統籌安排,在全校學生中開展《論語》的背誦活動。學生要求在班主任的組織下達到人人會背。20xx年9月份舉行了全校的《論語》背誦大賽,抽查的學生背誦流利,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在重陽節學生進行了《論語》的踐行活動,“給父母洗一次腳”、“為父母沏茶”等踐行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行孝的美德。20xx年11月份要求各班召開了《論語》誦讀班會,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由教務處統一安排,每天早自習班主任安排學生進行20分鐘的誦讀經典活動;每週開設一節誦讀課(班主任自行安排);每月安排一次誦讀為主題的班會(團委統籌安排),通過這樣系列的誦讀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優秀品質。

除此之外,20xx年10月學校利用多媒體設備,利用主會場的直播,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講座,積極為學生營造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從而樹立好好學習的志向。

10月20日,我校召開了第十三屆文藝活動。活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展出了繪畫、硬軟筆書法、剪紙等優秀作品,用多樣的活動形式展示了學生的特長,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3、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徵,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其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師長,孝敬父母,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積極發展學生特長為原則,20xx年10月份開始了特長教育活動。特長教育活動在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下,精選特長教師,給學生創造展示特長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傳統文化工作總結15

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瑰寶,我們要繼承發揚。這裏給大家帶來的是學校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實施“四化戰略”工作總結,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暑假,xxx學校以學科教研、主題論壇、跨學科整合等形式創新校本研訓,實施“四化戰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的自然、藝術、人文底藴,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拓展美育實施路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昇華和再創新。

一是改革課堂教學陣地化。學校以跨學科整合為切入點,打造課堂教學主陣地,滲透美育價值。要求各學科組眾籌思想,共創智慧,引導教師選擇適當的美育教學資源,輔以圖片、音樂、語言,配以觀察、討論、觀摩等多種教學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讓學生能夠鑑別美醜,分清愛恨,明辨是非,提升審美素養。深入挖掘音樂、美術、語文、歷史等學科富含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建設美育重要陣地。以《青花瓷》鑑賞、旗袍之美、大歷史時代下的文人命運等子課題研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的精髓融入到學科教學中,引領學生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

二是推進校本課程特色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開發美育校本課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美育校本課程體系。科學定位課程目標,深挖“大學之道,在明xxx”學校文化和諸城“東魯遺風”“密州故地”等地方文化特色,合理定位;合理開發課程資源,從傳統經典中尋找課程資源,從本地傳統文化中挖掘教育資源,開設齊魯文化、孔孟文化、大舜文化等子課題;優化課程實施和評價,注重過程化管理和考核,着眼於學生在學習美育課程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構建以培育學生美育素養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和方法。

三是創新實踐活動主題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美育實踐活動,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的美育由“文而化之”的過程,轉變為“實踐化之”的過程,開展多種“主題+體驗”式美育實踐活動。開展名句、名篇誦讀賞析活動,剪紙、篆刻等主題活動,傳統戲曲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綜合考究學生的認知水平,注意在美育活動課程中將禮儀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和藝術教育融為一體,貼近生活,體現高雅情趣。

四是實施“互聯網+”廣角化。以“互聯網+傳統文化教育”為途徑推進美育工作,注重互聯網與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1+1>2”的教育效果。創新“直播+教育”等適應“互聯網+”要求的美育新模式,打破“面對面學習”的時空限制;開發唐詩、宋詞、元曲“優秀經典新説”等適應“互聯網+”要求的美育課程資源,實現美育課程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大範圍的傳播;構建網絡數字化學習平台、微信公眾號、微博、朋友圈等適應“互聯網+”要求的美育新平台,開闢“互聯網+傳統文化教育”新陣地,使美育的教育渠道由單向傳播走向多向共融,提升其傳播廣度和即時性。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12vp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