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9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9篇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1

不久前,我在空間裏刷到了一個調查——關於碎片化時間管理的問卷。然後我知道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也遇上了碎片化生活的時代。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名詞,每個人每天都會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是在課間、回家的路上、又或者是在等待一頓飯的幾分鐘甚至半小時。我們會選擇做什麼?做完調查問卷,我看了一下數據,數據顯示似乎人們更願意拿出手機來消遣一下,當然我也是。這便引起了我的思考,拿出紙和筆算了一下。每天竟然能多出近3小時的碎片化時間。去網上查了發現還有碎片化閲讀、購物、社交等名詞。所以我們必須利用起來。

老子説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不正是針對了我們的碎片化生活嗎?還記得曾經在空閒之時會拿出一本書讀片段。而現在人人手中都有手機,‘低頭族’隨處可見,紙質閲讀被電子書替代,實體店的購物也變成了網購,甚至社交都不再是面對面。那麼我們是否能破鏡重圓、積少成多呢?

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學問家顧炎武自小喜愛讀書,沒有多少年,能找到的書都被他閲覽,至今還流傳着崑山無書的美談。他的著作又説:“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記三十餘年,乃成一編。”他靠着積累最終名聲遠揚。積累要從點滴開始,當我們把碎片化的東西積累起來,它會獲得“整齊化”的意義。

但這對如今社會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你在被周圍人和這個時代所拘束着。那麼這就取決於你是否會在意這些碎片、又是否會利用。

週末,你不必“宅”在家中,叫上朋友約一家咖啡店,開一個閲讀交流會;又或者在閒暇之餘,規劃一下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接近一下新鮮空氣和我們的自然。李時珍花了27年寫成了《本草綱目》;海倫凱勒在自己的積累中“走出光明”;居里夫人在失敗的積累下煉出了鐳元素……每個名人都離不開積累,又何況渺小的'我們?勸學中提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你學會拾起碎片,你就能把幾分鐘變成幾小時,以致充實生活,陶冶情操。購物也將減少風險,社交也恢復它應有的意義。

當我們被碎片化主宰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做一個完整的人,面對零散的拼圖,把它重新組合成一幅完美的作品?的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利用這些碎片,讀一本好書,寫一手好字,甚至你可以做一些事來改變這個世界。那就一起重圓一面破鏡,還自己生活一段完整之旅。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我最喜歡的一句人生格言,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這既是一句人們用於勉勵自己的經典語錄,又是一句精闢的人生指南。

對於這句話,我深有感觸。以我練習書法為例,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師從孫超老師練習書法,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每個週五散學後我都會準時到孫老師那報到。一年級到四年級,我一直都在練習正楷,偶爾臨摹古帖,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孫老師:“我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寫行書、隸書呢?”孫老師語重心長地説:“楷書是基礎,只有紮紮實實打好基礎,才能寫好別的字體。我們現在正是在為學習別的字體打基礎,做準備呢!”轉眼到了五年級,孫老師讓我練習硬筆行書,我終於感受到了前面四年基礎的重要作用,筆握在手中、寫在紙上,更加自信、流暢。今年我升六年級,孫老師開始教我寫軟筆行書,練習的第一幅作品就是這八個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感謝孫老師的用心良苦,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凡事都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慢慢來。只有反覆鞏固基本知識,才能深層次地拓展、研究,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從青年時期就立下了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併為之付出,為之努力,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第一顆人造衞星發射成功。“志存高遠”是他成功的`導航,而“始於足下”則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正如荀子《勸學》中所説:”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李時珍花27年的時間編寫出《本草綱目》,馬克思用40年寫出了《資本論》,發明家愛迪生尋找燈絲嘗試了100多種材料……他們無不具有堅強的毅力,踏實的作風,無不是從最小的事情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再複雜的機器也是由一個個零件組裝起來的,再厚的書也是一個個字寫出來的,再高的樓也是由一塊塊磚堆砌起來的,再長的路也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平凡的小事早就不平凡,不懈的積累造就勝利,我們唯有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3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滔天巨浪源自涓涓細流。她,就是這小溪裏的一顆小水滴。這顆小水滴一如既往的堅持着自己的初衷——奔向文明之大海。

她,熱愛學習,學習態度端正。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她總是會耐心的為同學們講解,直到她們真正懂了為止。她,熱愛集體,始終抱着“今天我以寧中為榮,明天寧中以我為榮”的信念。在班級裏,她是佼佼者,但是,在整個寧中,她再也普通不過。但她仍會積極工作,認真學習,無私奉獻,因為她愛這個集體。

她,尊敬師長,見了老師行禮已是她的“職業”習慣;她,樂於助人,同學有困難,她總會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她,節約意識強,生活中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很多時候,總有同學粗枝大葉,洗完手沒關水龍頭就跑開,這時她總會去關好水龍頭;每逢看到地上有紙屑等垃圾,都會一如既往的彎腰撿起;每一次吃飯,她都會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來提醒自己不要浪費一粒米......因為她知道,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就別談做大事。

上天不負有心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她也收穫了果實。她的成績在班內領先,也獲得了“三好學生”﹑“優秀住宿生”﹑“衞生積極分子”和“遵紀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和榮譽都認可着她的.勤奮努力和生活中良好的習慣,珍重地在他執着前行的道路上印下付出和成熟的足跡。當然,這些絕不是她的終點,因為她知道,她的人生旅途才剛剛開始。

“沙不積無以成高塔,水不積無以成江海”,她盡心竭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猶如一支剛剛露出水面的小荷,虛心、踏實、認真。

這,就是她,一個品學兼優,謙虛開朗的女孩。她將會帶着“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的人生信條,不斷的自我提升,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用沸騰着熱血的心,來擁抱自己的高中生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一步步邁向人生盛大的輝煌。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人生。文明之路,從足下的一點一滴開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4

嬌豔的鮮花不顧春有多長,它只在乎在這個春季是否綻放了每一片花瓣;清嫩的綠草不管地有多高,它只在乎這個春季是否堅持了更向地面靠近。而真正的人生不怕前方有多遠,它只在乎在這個旅途中是否竭盡全力收穫每一處風景。而千里之行,更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用生命作為終結。

一回眸,一曲紅樓多少紅塵事。曹雪芹的開始,《紅樓夢》的不息。從持筆那時,他是否計較了文字的多與少,是否想了《紅樓夢》應有幾章。從持筆那時,他已不在乎這部書的終局,他在乎一路上抒發情感,用文字堆砌的內心世界。當對愛情與對社會的認識得以表述,曹雪芹在他的文字構成的世界尋找着真正的心靈家園。直到他生命的終結,《紅樓夢》還未畫上句號。《紅樓夢》在延續,他的生命在延續。雖説後人為之續寫,但終究不知是否是曹雪芹所要的結局。但他開始就從未放棄,不畏這作品會耗他多少年華與心血。他還是選擇了開始。他開始了給《紅樓夢》生命,便不顧一路的艱難。千篇著作始於筆下。

曹雪芹用他的'一生撰寫這部著作,他未曾想流芳百代,但他的人生卻因當初的那個開始便永無止境。人生的千里便開始於腳下的那一步。

當終點離我們太遙遠,是否感到遙不可及。遠方的終點總折磨着那顆進取的心。不要去看遠方的模糊,而要去做手邊清楚的事。

他有着一個明星夢,他出生於一個農民之家。他遊走於明星之間,而他曾只是一個配角。王寶強,一個為了心中的夢敢拼搏、敢奮鬥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多少人有着一個明星夢,但又有多少人在那條路上堅持邁出下一步。從跑龍套開始,他不嫌棄角色的等級,他説:“每演一個角色,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只為離心中的那個夢更進一步。”於是他堅持着一步又一步,追求他心中的夢。很多人都認為跑龍套根本不可能成為當紅之星,當太多人看着遠方的目標時,一個個膽怯下來,路途太遙遠。

是路途真的太遙遠,還是缺少邁出下一步的勇氣。王寶強踏踏實實,他清楚自己手邊該做的事,只為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人生的千里開始於那一步,要達到終點,則是堅持一步又一步的邁出。

一個輝煌起於一個微小的開始,一個永恆的輝煌則需開始後的堅持。有心不怕路遠,有心不怕到達不了遠方。

人生千里,始於足下。千里之行始於一步一步的邁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5

在我們每天的精彩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也許是成功,或許是失敗。但是不管結果如何,這都是夢想的第一步。

勇於踏出第一步。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裏,有很多驚才豔豔的人物,而五柳先生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還記得他寫的《歸去來兮辭》。“舟搖搖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這兩句寫出了他因辭官歸去的坦然和喜悦,他淡泊名利,厭棄,從此他踏出了第一步:寄情山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憾天地之悠悠,卻有我五柳暢然。如果他沒有踏出辭官的關鍵一步,他又如何能在中國文學歷熠熠生輝呢?第一步是一個人實現志向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但是最終的勝利只會屬於有勇氣踏出這一步的人。

選擇自己的第一步。一個人生來就面臨太多太多的選擇,有些選擇也許會影響人的一生,所以如何正確地選擇自己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阿里巴巴的總裁馬雲就正確地選擇了自己的第一步:讀本科。大學聯考對馬雲並不是輕而易舉,眾所周知,馬雲先生有過兩次復讀史,儘管面臨着數學只打19分的事實,他還是地選擇了復讀,最後他終於考上了本科。其實他的教學生涯對他的.商業思考具有很大的意義。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是天才,所謂的天才是不斷地經過奮鬥和打磨,從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生確選擇了一天陽關大道,那麼以後不管做什麼都將事半功倍。選擇好自己的第一步,是自己在人生道上發光發亮的基礎。

自己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滴水也能穿石。荀子寫到:吲無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又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李白曾經遇見過一個用鐵杵磨針的老婆婆,從她身上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的道理。李白雖然縷縷受挫,但永遠磨滅不了他的一顆為民的忠心。如果生沒有了999次做燈泡的實驗,他又如何能在第1000次的實驗中成功發明了燈泡?如果咱們的好乾部焦裕祿先生在治理蘭考的道上有過一絲退步,蘭考縣民又如何有如今的幸福?銘記自己的第一步,不斷,永不放棄,不忘初心地一直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跳屬於自己的道,做一個大寫的人!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夢就要去追,想做什麼就去做,趁我們還年輕。勇敢地,機智地踏出第一步,成功就在你的前方,夢想和成功就在彼岸!我和書的那些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6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膾炙人口的八個字,從千年之前的誕生至千年之後的傳承,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獲得成功的人並不少,我們在羨慕的同時,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取得優異的成果。然而,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成功,也許我們並不完全清楚,但我敢肯定,他們一定一直謹記一句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古往今來,想要行至千里,取大業者,有哪一個不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的?認準方向,一步一步走下去,這是千里之行最重要的祕籍。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也正是這一點。但我們往往都忽略了它,過於急於求成。無論你的目標是偉大的或是渺小的,都需要你一步步去積累,從平凡做起。蜀漢昭烈皇帝劉備,是人人口中的“草根皇帝”。確實如此,他雖然是漢中靖王劉勝的後代,但他幼年喪父,與母親販草鞋、織草蓆相依為命。他一直有個宏偉的理想,那就是——復興漢室。他志存高遠,為此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之中,努力結交各種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虛心聽取別人忠誠的建議,三次屈尊拜訪諸葛孔明……雖然這一路很漫長,但他不急,在一步一步走下來之後,不但復興了漢室,還以仁德聞名遠揚,成為史書上不朽的傳奇。

無獨有偶。元末明初能詩善文的文學家陶文儀,用盡畢生精力,不斷積累所見所聞,並把積累起來的片片樹葉上的記載加以整理,便成了三十卷的《輟耕錄》。徐特立老先生堅持要學德語,可他已經很老了。別人都勸他不要學了。他説:“狐狸腋下的'毛很少,但一點點積累,便能做成一件大皮裘。我學德語,很簡單啊,每天記一個單詞還辦不到嗎?我雖愚笨,但一天一個單詞還是能辦到的。”正是有這種集腋成裘的思想,五年後他精通德文並翻譯了大量的德國的優秀作品。只有從點滴開始,最後才會成為取得很高成就的人。

涓涓細流,匯聚成浩瀚的江海;棵棵樹木,匯聚成茂密的森林;點點星辰,拼湊出遼闊的宇宙,整個世界都是由一個個小事物匯聚而成的,所以做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而此時還在一邊侃侃而談,日夜看着輝煌遠方的人們啊!與其如此浪費青春年華,不如邁開歩子,踏踏實實,免得落得最後一事無成的下場。千里之路,註定不是平坦寬闊的大道,只要向着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勝利就在不遠處,而這句話,理所當然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人生的座右銘。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7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古人的智慧從未因時光的流逝而失去他的價值,現在細細的品味這句話,道理在其中,的確如此。

人有偉大的理想是很美好的一件事,但做為平凡的我們,你是否苦惱過我們離夢想的距離太過於遙遠?你是否茫然地站在海邊,遙望對岸的理想,看它是那樣的可望而不可即?

麥當勞的創始人克洛克的'故事告訴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年輕時的克洛克是一家快餐廳擦桌子的員工,他曾為自己想當老闆而不願接受現實而苦惱。父親教育他:‘桌子都擦不好,還能做老闆?”後來他認真地幹着擦桌子的工作,最後創立了自己的餐飲公司——分店遍佈世界各地的麥當勞。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再偉大的理想也要把行動過付諸於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上。通往成功的路很長,就像天梯一樣,遙遠的通向遠方,你怎樣都望不見它的盡頭。而我們心懷理想的種子,站在天梯的起點處,充滿向前拼搏的激情,又為當下所處的局勢感到無奈、迷茫。如果一步也不邁,你怎能知道天梯的盡頭是有怎樣的絢麗風景?如果一步也不走,又怎知道自己到達不了目標?

馬雲曾是一名小小的快遞員,他為了創立屬於自己的公司,每天都努力的工作。雖然他努力的是眼前這些平凡、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為他未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馬行千里,是它一復一日地積累邁出地每一小步。“春起之苗,不見其長,日有所增。”是啊!雖然看不見樹木是如何長大的,但年復一年,你會發現它有巨大的變化。它日益積累的養分,都是為自己的生長做準備。

或許,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你困惑過、迷茫過。或許,在挑戰苦難的路上,你失望、沮喪。但要相信,每日微不足道的努力並不是徒勞,成長的路很漫長,我們都在學習、成長。請保持一顆澆不滅地雄心,充滿一瀉千里的激情去面對挑戰。我們都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也體會“水滴石穿”的毅力與艱辛。

蝴蝶破繭而出,灑下那麼多的汗水、淚水,是因為一對精緻的翅膀。而仍在路上的我們,需要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小事,因為相信,不管夢想在多麼遙遠的地方,路都在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大多數人都把實現理想當作最重要的事。可是,走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的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似乎比實現理想更為重要的事。每個人的理想都不相同,有的遠大,有的現實,與其總去顧盼那些“更重要”不如專注腳下,要知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認準方向,朝着理想,從小處做起,一步步腳踏實地的走下去,矢志不移,執着地追求,這就是成功的祕訣。

提起我國青年數學家陳景潤,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每談起他,就會與哥德巴赫猜想起來。成功的背後,有誰會想到那幾麻袋、十幾麻袋的草稿?有誰會想到在通往這座科學高峯的路上,攀登者是怎樣一步步艱難的前進的呢?陳景潤的稿紙就像是一顆明珠,它告訴人們,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曾為了自己的理想奮鬥過、努力過、不停地追求過。

這時,我想起了荀子在《勸學》中的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多麼遠大的理想,多麼偉大的抱負,都必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天一點的努力、一點一滴的積累。東漢的陳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客人叫他掃院子,他卻説:“大丈夫應以掃除天下為懷,安一室乎!”客人大答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來陳蕃在別人的勸導下改正了錯誤,成為了東漢一代名臣。

有的人只懂得樹立理想,卻不知該怎樣去做,更有甚者,把大好的時光荒廢在了空想之中。想這樣永遠的觀望而不腳踏實地地去做,像這樣只是遠遠的觀望而不地而不腳踏實地地接近,不僅浪費時間,恐怕還會一事無成。

著名音樂家冼星海20世紀20年代末來到法國學習音樂。沒有學費,他就勤工儉學,一邊學習,一邊在一家小飯館打工。每天一直忙到深夜,送走客人,收拾好餐廳後,還要刻苦練習拉小提琴。拉累了就在廚房的小凳子上休息一會,然後又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和學習。1935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著名的的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回國投身抗戰,在風雲變幻的戰爭年月中,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游擊隊歌》等永垂不朽的名作。

年輕一代的我們,需要“着眼當下”然後“立足未來”。千萬人的理想的實現,就是祖國的美好未來。這條路上,可能會充滿坎坷、可能會佈滿荊棘,只要我們記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步步走下去,就一定會勝利,一定能成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作文9

7月6日,我們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上饒市秦峯鎮。上午,秦峯鎮政府開展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座談會,我們去那裏學習交流秦峯鎮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座談會上,各位領導向我們講述秦峯鎮新農村發展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績,讓我認識到其實一個鄉村的工作也是很複雜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也增長了我對新農村建設各方面的瞭解,而這些都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下午,我們來到秦峯鎮五石村進行調研。那兒有一條正氣長廊。

我走在這條長廊上,看着四周的環境。一棟棟整齊劃一的農民建房、一條條整潔乾淨的鄉村小道、它們相互映襯,宛如一幅具有現代氣息的秀美鄉村圖,彷彿我們也成為了這畫中的一部分了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就是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改變啊,我們那兒的農村和這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啊!再往深處走,一些健身器材、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想必得到很大的'提升了。在團委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一個劉家祠堂,據説那兒是為了弘揚家風家訓而建造的,裏面有很多弘揚孝道的的圖片,讓我感受到這裏千百年來家的氣息。

參觀完劉家祠堂,該到我們去實地走訪調研的時候了。以前在電視上看國家領導人去基層實地考察,不知道是什麼樣兒的體驗。這時候的天氣很熱,我們拿着一疊問卷表挨家挨户的走訪,一開始我們遇到的是不識字的老奶奶,我便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她聽,當這份問卷表填完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20分鐘,不過我心底還是很開心的。

接着我們又走訪了幾户人家,他們似乎不太願意填寫我們的問卷表,我們有些失望,不過還是有禮貌地説了聲謝謝。一個多小時下來,東奔西走,汗水早已浸濕了衣服,中途其實遇到很多拒絕我們的村民。最後我們握着這一疊問卷表,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有辛酸也有欣慰。

在乘車回賓館的路上,我想了很久,如果自己沒有親自來這裏調研,我大概不知道新農村建設是什麼,也不知道挨家挨户走訪調查是這麼不容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不能單憑別人説一件事情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到。很慶幸自己來參加三下鄉的活動,這特殊的實踐經歷我會永遠記在心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61lw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