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十篇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十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三月三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山野間不時傳來鞭炮聲,久久不絕於耳,山崗上,林篁間,白色的魂幡在墳頂的竹竿上飄動,造成了一種神祕肅穆的氣氛。壯族風俗,供品必須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認為,帶回家會招鬼進門。

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1984年在南寧舉行了首屆歌節,700多名來自各縣的歌手登台獻藝,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連外國友人也遠渡重洋與壯人同享節日的歡樂。這期間,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動,然而更吸引人的則是搶花炮、演戲、雜技、武術表演、舞彩龍、舞綵鳳、唱採茶擂台賽詩等多彩豐富的文娛活動,近年還添加了演新戲、放電影、球賽等。不過青年男女們的注重力大多不在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羣體的事蹟正被廣泛傳頌,許許多多的人都被這個故事打動。“寶元的父母咱們得管”,這樣樸實的一句話以及隨後很多看似善小卻為之的舉動,在15年光陰的照耀下顯得異常温暖而美好。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些深深扎入中華大地的傳統美德的力量。

打動我們的是這個故事中閃爍的守望相助、誠信感恩的傳統“因子”。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美德,有無數像河北農大畢業生羣體那樣樸實的人們,在實踐中傳承和弘揚着這些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崇高精神的生動體現,值得我們珍視並在潛移默化中傳給下一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推己及人的兼愛價值觀,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如同閃爍的珍珠,成為我們民族精神世界中的重要財富。如同參天大樹的根系,默默地為迎風招展的枝葉提供着養分,它們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合力,讓我們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和為之奮鬥的力量。無論是國家還是個體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都能深深感受到傳統美德在心靈深處所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和強大的凝聚力。

在這個春天,教育正為這些傳統美德發出更大的光彩而努力着。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羣體身上閃耀的道德光輝,正是教育要追求的育人根本。學習河北農大優秀畢業生羣體的精神,並把這種精神輻射出去,是教育的作用所在。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對民族文化的學習、通過對傳統美德的弘揚,實現這些價值觀的綿延。正直、公正、友愛、尊老、愛幼、誠實、信用,這些值得我們珍視的價值觀將通過教育深入到學生的精神血脈裏,校園將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獲得更大傳播的基地。

信守約定的羣體,傳承美德的堅守,匯成了這個春天中國大地上的一股暖流。河北農大26名畢業生的故事看似平凡的小事,卻因為真實、感人,而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在這個春天,讓我們把温暖留在心裏,把感動付諸行動,把行動匯聚成民族振興的力量。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秋節、元宵節……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豐富多彩的。今年,我就在奶奶家裏度過了一個開心的春節。

首先,我和奶奶一起掃塵,因為按民間的説法,塵與陳諧音,所以有“除陳布新”的意思。我和奶奶也開始掃塵了,我們清洗器皿、拆洗窗簾……忙了三個多小時才把房間清理完畢。

拜年是春節重要的節日習俗之一,拜年也是有講究的。拜年的時候,晚輩要給長輩拜年,説“新年快樂”或者“恭喜發財”這些祝福的好話,並送上賀年卡;長輩就給晚輩發壓歲錢,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成長。我也給大姑、奶奶等長輩拜了年,並收到了壓歲錢。

最有趣的事就要數放鞭炮了。我先看爸爸放一種小圓柱形的花炮,這種花炮不但美觀,而且不會發出太大的響聲。放了一會兒,爸爸説:“你也來放吧,在傳説中鞭炮是用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的。而且我們還有‘開門爆竹’的習俗呢!”於是,我也開始放鞭炮了,而且我還越放越起勁,連飯都不想吃了。

時間逐漸過去了,我該回深圳了。我好期待下次再回老家放鞭炮、拜年……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五千年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些年中也流傳下來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元宵節了。

在元宵節,每家每户都會掛上大紅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的,特別有節日的氛圍。

元宵節最重要的就是吃元宵了,我們會從街上買來各種味道的湯圓,有芝麻餡的花生餡的,還有山楂餡的.,各種美味的湯圓煮在鍋裏,盛出來端在桌上,大家一起吃,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總是會團團圓圓。

除此以外,美到了元宵節的晚上,大家都會出來到街上看放煙火,五顏六色的煙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美麗無比,我們在這種節日的氛圍下總是會覺得特別的幸福。

這就是元宵節所體現出來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元朝,中國曾經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在唐宋,她又曾是世界上國力最強盛的國家。這樣的大國有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然而,隨着世界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外國文化和其他先進的文化的泛濫,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受到冷漠,甚至將被國人遺忘。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追求的是潮流的生活,享受的是“娛樂的文化”,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被人們跑到腦後。許多人已經將自己祖先的歷史忘得一乾二淨,他們不知道中國經歷了多少朝代,有過哪些輝煌;他們甚至不知道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經歷的那些苦難,所受的屈辱。有人説:“當一個民族忘記了它的歷史,忘記了它的傳統文化後,那麼它離毀滅也不遠了。”的確如此,一個民族連自己的歷史、自己的傳統文化都可以放棄,還剩下什麼呢?

毛筆書法,可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沒有毛筆書法,也就沒有“書聖”王羲之,也自然沒有著名的《蘭亭序》。然而現在中國還有多少人寫毛筆書法呢?與我們相望的日本卻規定每所學校都要開設毛筆書法課,每個人都要懂得寫毛筆字。日本的毛筆書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人家都如此重視,我們呢?從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京劇、皮影戲、變臉…這些都逐漸淡去。現在的人們忙於追逐潮流,我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天天對着這些中國文化的瑰寶過活,傳統文化成了遠去的記憶。

現在的人已經很難靜下心品讀中國的四大名著。面對滕王閣也很難再想起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面對困難也很難再吟出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那唐詩,那宋詞,那元曲,還有多少人記得?現在的我們沉醉於青春小説,科幻小説,沉迷於網絡。可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被我們漸漸遺忘。現在許多西方的學者到中國尋找中華文化的根源,來學習中華文化,作為國人的我們,卻把這些遺忘,這應該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希望有一天人們能夠重視即將被遺忘中華文化,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中華文化續寫燦爛美好的未來。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從書中瞭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於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現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裏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千年古國,話説中國。中國是世界上四大古國中唯一存在時間最長,文化傳承沒有隔斷的國家。

春節爸爸媽媽爺爺和其他家人們都把紅包互贈給對方,這是年年的傳統。我在春節的時候吃完了年夜飯,就和哥哥姐姐們一起放煙花。但人們吃得可爽了,每到春節,外婆會叫家人們去她那邊吃年夜飯。這讓我想起來小時候聽到過的一個故事,外婆曾經告訴我:在傳説中,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年”的怪獸,它非常兇猛。“年”會在夜晚看小孩子們放煙花,這時候它突然跑走了。

有一年除夕,年獸又闖進村了,它往一位老婆婆家猛撲過去。這時候,“年”獸看見門前貼着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趕緊跑了出去。從此,年獸再也沒有出現過。

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都會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光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年人們都會吃餃子,哪怕只吃一次。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清明時已有相當盛行。這時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餃子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中國人立冬吃餃子,過年不能不吃餃子,就像外國人感恩節不能不烤火雞一樣。有些食物被我們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儼然成了某個節日的載體,承載起我們內心深處温暖的記憶,也承載起我們許多美好的願望。

這就是餃子的習俗。還有中秋節、春節、年……等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今天,我和媽媽到公園裏玩,這時我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一塊大理石板上畫着什麼。我懷着一顆好奇心跑了過去。

有一位小朋友付了錢,在畫滿各種動物的轉盤上轉了一下,指針指到了金魚,糖畫師傅舀了一勺糖,熟練地把勺子微微地一斜,糖水像棉線一樣流到大理石板上,師傅的手一會向左一會向右,繞來繞去,繞出了魚身上的花紋。最後,又畫了魚的鬍鬚,不一會兒,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金魚就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我想:師傅真厲害,在這麼短時間內畫出了一條小金魚!看到這兒,我忍不住讓媽媽付了錢,我也轉了一次轉盤。指針指到了美麗的蝴蝶,糖畫師傅舀了一勺糖,他先畫了蝴蝶的兩隻大翅膀,再畫了蝴蝶的另外兩隻翅膀,接着,他畫了蝴蝶身上一圈一圈的花紋。最後,他用鐵鏟的柄蓋畫出了蝴蝶的眼睛,這真是“畫蝶點睛”啊!糖畫師傅用鐵鏟剷出了蝴蝶,加上一根小木棒,把糖畫遞給了我。我拿着糖畫,捨不得吃,糖畫在陽光的照耀下,糖蝴蝶閃着金色的光,真好看,我舔了一口糖畫,甜絲絲的,慢慢地在我嘴裏融化,連心裏也甜絲絲的。

回家後,我查了一下資料,原來糖畫是一種民間藝術,是以勺子為筆,以糖為墨,美味又好看。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嚐嚐呢?

標籤: 十篇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p30l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