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小暑習俗

小暑習俗

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小暑習俗

古人認為,“燠”為熱之始,“暑”乃熱之極。“暑”下面那個“者”,在篆文裏本是滾水沸騰的“煮”,寓意“天熱如煮”,到隸書時代才演化成“者”。還好小暑尚為小熱,須到大暑,才真正進入民諺所説的“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作為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預示着梅雨先後結束,三伏天拉開序幕。小暑這天,古人根據自己與自然相處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下來的習俗,總是顯得那樣神祕而有誘惑力。那麼你知道,小暑時節,各地都有着一些怎麼樣的飲食習俗呢?這些習俗在千百年時光的流轉當中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小暑頭伏吃餃子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小暑“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説“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説。

老南京小暑吃藕、黃鱔

俗話説“小暑黃鱔賽人蔘”,老南京講究在小暑這天吃黃鱔。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中醫認為,黃鱔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從成分上看,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此外,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吃。做法是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山東臨沂給牛改善飲食

山東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説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老北京六月六曬伏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温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民間的轎鋪、估衣鋪、皮貨鋪、舊書鋪、字畫店、藥店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類商店,都要晾曬各種商品。城市和農村的黎民百姓要曬衣服、被褥。清代的北京居民,都在六月初六日那天翻箱倒櫃,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曬。因此,有的地叫“曬衣節”或“曬伏”。

揚州六月六曬伏、吃餃子

揚州也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説法。“紅綠”是指五顏六色的衣物。此俗現在已不限於六月初六,只要進入伏天都可以曬衣物,故又稱“曬伏”。六月六,揚州還有吃餃子的習慣,説是這天吃了餃子不會疰夏。

徐州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日吃麪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裏的湯餅就是熱湯麪。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沾邊兒也應辟惡。

標籤: 小暑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pwjy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