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作文 >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高一xx班的xx同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

當天氣不再炎熱的時候,當清晨的步伐不再悠閒;當課業不再輕鬆,當耳邊又響起一陣陣親切的叮嚀,我們又迎來的一個嶄新的學期。金秋九月,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你的心是否如我一樣牽掛着遠方的親人,讓我們祝福親朋好友身體健康,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讓我們珍視親情,閤家團圓。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日;中秋,是一個瀰漫團圓的時節。這個時節,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還記得兒時朗朗的.讀書聲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提醒我們思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子發出如此美好的祝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啊!那是張九齡給我們送來的祝福。是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我們慶賀自己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和平、安康、幸福、團圓,這不正是我們先人多少年來追逐的信仰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幾盤小菜,幾句家常話,簡簡單單卻又傳遞着人類最温暖、最和諧的聲音,今夜,月圓人更圓!

中秋最美是思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最高,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聲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塊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主題是——珍惜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美德。五千年的時間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雖然歷史背景已經逐漸遠去,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至今仍在傳承,散發着永恆的魅力。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一直保存至今。然而,嚴峻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近年來,“洋節”現象層出不窮,而許多人對我們的傳統節日漠不關心,瞭解甚少。

20xx年11月25日,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消息震驚了全國,但同時也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敲響了警鐘。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感情,悠久的民族文化歷史是民族的驕傲和紐帶。_月_日,是今年清明節,國家將其意義為法定假日不是一個簡單的假期,通過掃墓、祭拜等活動來追憶祖輩,傳承文明,弘揚美德,以便讓我們更珍惜祖先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心存感激,奮力拼搏。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給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寶貴財富,不要等到它被遺忘在時代的潮流中去後悔。自今年春節以來,中國在全國各地發起了一場“光盤”行動——吃“光”你“盤”子裏的東西,、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活動。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樑,我們的學生應該更多地瞭解傳統文化,有責任堅持傳統文化的立場。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因此,我呼籲所有教師和學生:從我開始,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節約水和電,珍惜食物,關心公共財產,以實際行動弘揚祖國的傳統美德,真正做到的“勤以修身,儉以養德”。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3

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高二5班的孫一雲,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重視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艱苦求索中汗水與美德的`結晶,希望與祈禱的產物,文明與發展的承載。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形式方面的組合,更有內涵方面的體現,比如,全社會公認的最具有普遍性和影響力的四大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掛燈籠、舞獅子;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賞明月;春節——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拜大年等。本來,吃只是過節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來由於破四舊、易風移俗,再加上温飽沒有解決,吃成了一種企盼乃至是唯一的過節形式了。把傳統節日歸結到飲食是一種悲哀,而因為飲食生活的改變,便放棄過節更是一種悲哀。節日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內涵,一種精神寄託。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傳統文化的體現,重視傳統節日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面。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延續幾千年,就是因為它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經濟發達,傳統節日越是應該紅火,也越有條件做得紅火。如果我們不用傳統節日去佔領市場,外來的洋節就會佔領市場,同時外來文化就會佔據我們的心靈,左右我們的意識。

我們重視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但並不排斥外來健康文化。我們沒有必要用命令的方式去阻止人們過聖誕節和情人節等洋節,但洋節有其產生的特殊背景和獨有的文化內涵,如果我們長時間過洋節,不過傳統節日,肯定會對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造成影響。我們不提倡狹隘的民族主義,但我們也不能用外來文化全面代替我們的傳統文化,況且,外來節日所體現的文化並不一定就適合我們,現在不是傳統文化排斥外來文化,而是外來文化在擠壓傳統文化。我們不否定借鑑,但需要的是以我為主的借鑑。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4

尊敬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這一週,我收集了大量的中國傳統資料:對聯、生肖、剪紙、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信息,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是中國人民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夏曆正月七年級,又稱農曆,俗稱“過年”、“過年”。每年新年,街道上都掛滿了紅燈籠和飄揚的彩旗。購物中心擠滿了人。買年貨可以熱鬧。奶奶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外面有很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孩子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滿意的微笑。爸爸給我買了很多煙花爆竹。晚上,我拿出煙花,下樓和孩子們一起玩。我們玩得很開心。直到晚會開始,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一邊吃着水果,一邊和家人一起看晚會。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笑了,心想:“要是天天過年就好了!”!

我也喜歡“重陽節”,這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名為——重陽節。在重陽節,還有“老人節”。這一天,人們賞菊,穿山茱萸,喝酒爬山。這天放學後,我和父母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裏很高興,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春節剛過,就迎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還放了很多煙花,吃了元宵,猜燈謎,看了公園的燈。我家是圓的圓的。當時心裏充滿了無比的幸福和喜悦。中國傳統節日真的很豐富多彩。他們是中國文化。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5

尊敬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由此可見,作為歲時節令,中秋節形成較晚,但玩月活動卻由來已久。東晉時,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傳至今影響最廣的賞月佳話,以至演化為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羣眾樂以歡度的中秋佳節。牛渚今採石磯,漢時即屬丹陽郡秣陵今南京。《續漢書·郡國志》説,秣陵縣“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東晉於南京當時叫建業建都,鎮守牛渚的謝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聽到有在運租船上諷詠自己的《詠史》詩,大為讚賞,於是邀請過船,此人即是袁宏。他們一見如故,吟詩暢敍直達天明。當時謝尚身為鎮西,而袁宏只是個靠運租為業的窮書生,由於對才能的'尊重,他們之間打破了身份地位的壁障。袁宏因受到謝尚的讚譽,從此名聲大振。謝尚玩月聞袁宏詠史於前,文人雅士亦趨之於後,於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唐朝大詩人李白遊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詠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唐歐陽詹作《玩月詩序》也説:“玩月古也,謝賦、鮑詩,眺之亭前,亮之樓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遊月宮,這些都是流傳至今的玩月佳話。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成為千古名句。

弘揚傳統節日主題演講稿 篇6

尊敬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再過一個星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守民族文化,弘揚傳統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這不能不説是我們的尷尬,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時間較中國的傳統端午節晚一千多年,從中反映出我國的傳統文化逐漸流失與退化。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一部分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當我們站在聖誕的霓虹燈下,不要忘記在除夕陪陪家裏的`爺爺奶奶;當我們在萬聖節狂歡的時候,不要忘記在中秋節與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團圓;當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當元宵的燈會不再流光溢彩,當端午的龍舟不再激情澎湃,當中秋的月餅再也品不出深摯的內涵,我們似乎失去了什麼?

雖然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已成為我國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節日是積極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舉措。但同時我也覺得,申遺和立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行動模式。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一種從內心生髮出來的力量和自信。有了這種內驅力,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能得到延伸與豐富,民眾的心態也會變得健康、美好和開放。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着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和珍愛之情。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新的風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zuowen/ql41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