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返鄉調研報告

返鄉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返鄉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返鄉調研報告

返鄉調研報告1

隨着國際金融風暴逐漸影響到我國的實體經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產品訂單減少、生產下滑甚至停產,大量工人失業,一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全市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一、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1、返鄉迴流人數近一成

20xx年全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約110萬人,其中在省外務工的約95萬。據調查,截至11月底,全市返鄉迴流約9萬人,約佔全市外出務工農民工總人數的8%。

2、返鄉迴流時間提前2個月

農民工返鄉時間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2個月。

3、返鄉迴流農民工中年齡偏大者居多

據調查,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40-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這部分農民工大部分因文化水平較低,從事的是高體力、低技能工作,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主要來自沿海地區和勞動密集性行業

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約佔70%以上;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出口性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從行業來看,以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總數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大部分返鄉農民工對打工期間的工資待遇較為滿意

調查表明,65%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5%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項目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據調查,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5.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兩者合計,近九成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5%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二、目前農民工迴流的原因

1、企業經營不景氣

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如臨澧縣安福鎮望城村的農民工周尚鬆説“十幾年過來,都是下半年這個時候最忙,唯獨今年10月份就已經接不到活幹了。”其所在工廠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明顯減少,工廠開工不足或停工,對工人或是放假,或是採取自然裁員。特別是x月份以來,開工時間不足一半,所拿的工資已不能維持正常生活,

2、返鄉迴流工的收入相對較低

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據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的農民工楊振國説,他在深圳三和興玩具廠務工,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但每天必須工作10個半小時,而且每月只能休息2天時間才能拿到這麼多,如果按正常工作時間,月工作22日,每日8小時,那麼他們就只能拿到月800元的底薪。而且工廠每月還要扣住宿費等。由於城市生活費用較高,又一時難以找到工作,被解僱的農民工只能選擇返鄉。

3、政策

國家最近陸續出台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發展機會。

三、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當前農民工大量返鄉,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和收入的增長,更多的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着全市部分農民家庭收入鋭減。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我市各區、縣(市)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搞好為農民工“五送”活動,即:送崗位、送信息、送培訓、送政策、送温暖,收到了一定效果。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安置和幫扶工作,關係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了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建議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1、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繫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

2、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桃源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對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進行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唯美學校培訓工業設計、電腦軟件高級技能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競爭力。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3、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4、積極協調配合税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税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

5、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

6、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可以象臨澧縣那樣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提供小額貸款,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從而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7、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儘早幫助返鄉農民工渡過難關,儘快重新就業。

返鄉調研報告2

受國際金融風暴的襲擾,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部分外向型企業正在遭遇新的挑戰,產品訂單減少、企業利潤下滑,限產、停產或者外遷,許多大中型製造企業放緩擴充步伐,大批工人被裁、被迫休假,致使部分農民工紛紛踏上返鄉歸程。最近,我們對桃源農民工迴流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報告如下。

一、全縣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及其成因

1、返鄉迴流總人數。我們對調查的8個鄉鎮的8個村進行抽樣調查,返鄉農民工約佔全縣外出務工總人數的9.6%.截至20xx年9月末,全縣外出務工人數為22.28萬人,其中在省外務工的19.8萬人,截至11月底,全縣共返鄉迴流約2萬人.

2、返鄉迴流時間。今年,農民工返鄉時間明顯早於往年,過去一般在春節前後10天以內,今年返鄉的啟動時間至少提前了1個多月,有的長達100天以上。

3、返鄉迴流農民工年齡結構。據統計,返鄉迴流農民工中,16-25歲佔11%,,26歲-40歲佔32%,40歲以上佔57%。由此可以看出,外出務工人員迴流的以36-50歲的大齡農民工為主是從事高體力、低技能工作的農民,因文化水平較低,失業後,很難在當地再找到新的工作,如桃源縣在福建打工的煤礦工人、加工廠工人等。

4、返鄉迴流農民工的地域及行業分佈。返鄉迴流農民工集中在沿海及珠三角、長三角和我國北方,其中以沿海一帶為主,佔83%以上,縣內返鄉人員在2%以內;返鄉迴流農民工中,85%以上來自對外出口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其中,從事製衣業、玩具業、機電業所佔比例最高,達到66%,其次為建築房地產業,佔19%。

5、返鄉農民工工資情況。調查表明,62%的農民工工資能夠按時足額發放,23.7%的工資不按時但可以足額發放,兩者累計,高達85.7%的農民工工資可以得到足額發放。由此可見,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已經得到較好解決。但在調查中,部分農民工對現有的按年度或項目結算工資的方式頗有怨言,希望按月發放工資。調查發現,農民工收入狀況有所改觀。被調查者中,平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佔40.7%,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的佔44.0%,兩者合計,八成以上農民工月均收入超過1000元。61%的農民工對收入狀況表示基本滿意。分析認為,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多集中在千餘元,這相對於城市用工來講明顯偏低,加之農民工工作條件差、勞動強度大,其付出和收入並不成比例。農民工之所以對其收入狀況滿意度較高,究其原因,關鍵是其對進城務工的期望值較低,雖在城市務工,但他們仍以在農村務農收入為參照,所以比較容易滿足。

6、返鄉農民工迴流的原因。企業經營不景氣是農民工提前返鄉的主要原因。據返鄉農民工反映,農民工提前返鄉主要是其所在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出現破產、停工、歇業等情況所致.二是外出務工相對收入較低。據調查,目前外出務工人員工資收入一般在1000元左右。三是國家最近陸續出台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國家1000億投資計劃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返鄉具有吸引力,讓他們感覺在家鄉也存在發展的機會。

二、採取有效措施,從容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這次農民工返鄉帶回來的不是消費和人均純收入的增長,而是再就業的困難和基層工作穩定的壓力,這些思想活躍的農民精英該如何管理成為擺在基層政府面前的新課題。近年來,進城務工收入已經成為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工集中返鄉,意味着眾多農民家庭收入鋭減。大部分農民工返鄉,讓我們得以再次思考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富餘勞力如何培訓,如果行之有效,不失為轉“危”為“機”的新契機。

為幫助返鄉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效緩解他們的失業之痛,縣委、縣政府制定了返鄉農民工幫扶計劃,擬定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切實為農民工搞好“五送”工作,即:送崗位、送信息、送培訓、送政策、送温暖。引導返鄉農民工自主擇業、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並採取以下七項措施,幫助返鄉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一是全力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介紹服務。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方聯繫用工單位收集崗位,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實際,進行個別推薦和進場求職相結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到適合的崗位,如前不久,桃源縣牛車河鄉組織了600多人到巴基斯坦修路等。

二是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鑑定工作,使返鄉農民工具備用工單位所需掌握的技能。一些農民工暫時回家,利用春節前的`空隙時間,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如縣勞動局近一個月就接100多名返鄉農民工免費的計算機、電工電焊、車工等技能培訓,縣唯美學校接納工業設計、電腦軟件高級技能培訓人員10多名,這些必將對他們以後的再次就業增強新的競爭力。

三是積極協調配合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開闢“綠色通道”,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等。

四是積極協調配合税務部門,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落實相關税費減免政策,切實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減負。

五是舉辦創業人員經驗交流座談會,以點帶面進一步促進返鄉農民工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如我縣太平橋鄉三姐妹,今年返鄉後就承包了130畝烤煙,現在經營狀況良好。

六是積極幫助吸納返鄉農民工的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對吸納、安置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其安置返鄉農民工人數,幫助其向縣小額貸款中心爭取人均不超過4萬元、貸款期限2年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吸納返鄉農民就業的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併為農民工交納了保險的,通過“綠色通道”提供社會保險補貼,促使更多企業招用返鄉農民工,降低用人成本。

七是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返鄉農民工,積極協調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返鄉農民工,給予一次性救助,妥善解決其生活困難問題。

返鄉調研報告3

近年來,農村電商產業得到快速增長,其中返鄉青年成為主要的從業羣體,是電商創業創新的生力軍和主力軍。引導和幫助廣大返鄉青年投身電商創業,可以促進地區電商產業發展,推進電商模式創新,營造良好的電商產業發展環境,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推進地區經濟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好返鄉青年電商創業服務,激發返鄉青年電商創業熱情,充分發揮返鄉青年在活躍農村經濟中的主力軍作用,對於帶動更多羣眾實現脱貧致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團縣委開展了“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專題調研“促進返鄉農村青年電商創業”。調研情況如下:

一、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農村青年電商創業技能不足,返鄉青年電商創業積極性不高。很多返鄉青年沒有經過專業的電商培訓,專業技能缺乏,電商創業等於“紙上談兵”。同時,受年齡、學識、經驗的限制,風險承受能力弱,而創業初期又面臨着網站設計製作、工商税務登記、物流選擇和成本控制等問題,這些從未打交道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摸索,存在較高風險,讓很多青年望而卻步。

(二)農村青年電商缺乏創業資金扶持,返鄉青年創業信心不足。一些返鄉創業青年靠向朋友借錢和使用自己的儲蓄籌集創業初始資金,但這種單一的融資方式勢必難以滿足農村電商企業後續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導致返鄉青年電商創業信心不足。

(三)農村電商創業政策環境有待優化。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地區網民比例相對低造成網站建設相對不均衡,物流網絡還不夠發達造成配送難度相對更高進而造成物流成本負擔較重。同時,農村青年電商創業者對政府相關創業政策的認知度相對較低。另外,返鄉青年電商創業還存在銀行貸款難、融資渠道不通暢等問題。電商企業屬於輕資產,沒有抵押物,創業風險大,金融機構對其貸款積極性不高,即使偶有小額貸款政策支持,也只是杯水車薪,並且申請手續繁瑣、操作難度大。

(四)農村網絡覆蓋率低,對電商創業有所制約。近年來,我縣農村網絡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受農村點多、面廣、用户分散且網絡入户資金、網絡維護等方面投入不足等因素影響,總體發展滯後,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網絡發展的不平衡已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突出問題。大數據時代,我們的工作生活都與網絡息息相關、須臾難離,但農村網絡入户率不高,網絡發展滯後直接導致電商發展後勁不足,發展乏力。

(五)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物流配送是電商發展的重要環節,物流的發展直接推動電商的發展。然而由於農村地區電商發展較慢,很多第三方物流公司還沒有覆蓋到農村,不方便還費用高,同時農產品保質期短、容易變質,對物流的速度和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些都成為制約返鄉青年電商創業的重要因素。

二、促進返鄉農村青年電商創業的對策

(一)加快返鄉青年電商創業平台建設,營造濃厚的電商創業氛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讓電商企業與本地政府之間進行交流合作,建立電商創業孵化基地,以此吸引有志青年創業。在此基礎上,加快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同時,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也不能忽視,鼓勵郵政系統和其他社會資本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形成城鄉商品配送網絡。引進不同層次和規模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使返鄉創業青年和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企業進行合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決返鄉青年電商創業“資金難”問題。由政府牽頭,聯合金融機構,根據電商創業青年不同階段的需求,開展不同層次的電商創業信貸產品。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免費向返鄉電商創業青年提供電商培訓,定期開展電商技能和模擬實戰演練,舉辦電商創業進農村、進社區活動,發揮活動在信息信息交流、創業輔導、政策諮詢等方面的作用。

(三)培育返鄉青年電商創業典型,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具體做法有:發放青年電商創業倡議書,積極引導,號召返鄉青年結合自身特長,投身電商創業中來;評選優秀青年網商,通過表彰和宣傳,擴大返鄉青年電商創業的影響力。同時,加強電子商務人才的儲備和培育,逐步建立起一套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輸送人才。

(四)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電商的發展環境,在硬環境方面,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寬帶普及率,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在軟環境方面,加強政策扶持,加強人才培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返鄉調研報告4

返鄉女工就業創業狀況調研報告縣是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共有人口97.6萬人。全縣共有農業人口82.3萬人,農村勞動力46.3萬人。XX年,全縣外出農民工達19.8萬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去年年底以來,我縣大量農民工陸續返鄉。XX年4月,xx縣婦聯全體幹部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和座談等形式,對近年返鄉女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進行了調研,共發放調查問卷800份,走訪了5個相關單位和8個典型鄉鎮的20個村,召開座談會10次,調查對象達540人,瞭解了我縣返鄉女農民工的就業創業的基本情況,現將情況綜合如下:

一、返鄉女農民工就業創業現狀:

(一)、返鄉農民的基本情況:

截至XX年3月底,xx縣累計返鄉農民工8.9萬人(其中女性佔40%),佔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總數(19.8萬人)的44.9%,其中,其中珠三角地區就返鄉6.6萬人,長三角返鄉0.8萬人,其他地區返鄉1.5萬人。從地域分佈來看,返鄉農民工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為主,達7.4萬人,佔返鄉總數的83%;從年齡結構來看,16—歲以下民工返鄉5.86萬人,佔總數的65.8%,30一50歲以上民工返鄉3.04萬人佔34.2%,產業熟練工人、企業老員工返鄉比例比較低。

(二)、女農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調查的返鄉女性反映的情況來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企業受到嚴重衝擊,有的企業甚至倒閉。有的農民工無法找到工作,有的農民工工資普遍降低,勉強能夠維持個人生活,不如回家發展產業計劃。二是解決留守在家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前夫妻雙方在外務工,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年邁的老人照看,造成了這些留守孩子心理上的陰影、人格上的不健全和學習上的欠缺,在社會、家庭和子女的強烈要求之下,很多返鄉的女性留了下來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三)、返鄉後的就業情況:

我縣各級各單位採取積極措施促進返鄉人員再就業,通過加強信息服務“找崗”、加強區域合作“保崗”、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崗”等形式不斷強化職業培訓、鼓勵返鄉創業,解決了大部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我縣將多家教育培訓機構進行整合,構建了一箇中心(縣就業培訓中心)、一所職校(縣職業中專)、一支團隊(全縣7家定點社會培訓學校)的“1+1+1”縣級職業培訓網絡,形成了集電腦操作、基礎英語、車鉗電焊、電子應用、駕駛汽修等多項職業技能於一體的就業培訓體系。今年來,通過職業培訓網絡,已累計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513人,開展陽光工程培訓400多人,較大地提高了部分返鄉農民工的就業能力。截至XX年4月底,全縣返鄉的8.9萬農民工中,已有7.4萬人再次外出務工(其中實現省外務工5.1萬人,省內務工2.3萬人),部分留鄉創業、和就地4轉移就業,部分仍在觀望。

(四)、返鄉女農民工的創業現狀:

返鄉女性積極自主創業:在我們調查過程中發現,返鄉女性在家留守責任田和責任山務農的只佔到10%,90%的女性回家後用自己在外打工積攢的儲蓄作為原始基金髮展自己的創業計劃。XX年,車湖垸鄉高湖村1組的覃曉芳前幾年和丈夫在外開餐館積攢的19萬元,作為創業基金,在孃家青林鄉開辦了大型養雞場,年出產3300羽蛋雞,現在已基本實現盈利;該鄉長堰村的41歲的覃清香XX年前隨丈夫在一家電池廠打工,為照顧臨近大學聯考的孩子學習,回鄉投資12萬元辦起了生豬養殖場,年出欄100頭生豬,9頭母豬。鍾家鋪鄉林場村36歲的徐紅羣,XX年冰災市和老公回家,在朋友的推薦下利用本地林木資源豐富的優勢,投資近50萬元辦起了環保木炭加工廠,銷路好,利潤豐厚。創業的基本要求帶動了她們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近年來返鄉的多數女農民工已經接受了勞動部門、“陽光工程”等提供的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術。在我們調查的540名對象中,40歲以下的女性100%接受了補貼的電腦、家政、烹飪等技能培訓項目;40歲以上的女性100%接受了畜牧、農業等部門組織的送科技下鄉的養殖等專業技能培訓;100%的女性希望接受政府組織的收費偏低的技能培訓。今年42歲的太平橋鄉九樁堉村的張一萍,養殖了80頭波爾山羊,一直以來她跟着飼料店的技術員學些技術,在實踐中摸索,縣畜牧局的技術員到他加上了一堂課後,她深有感觸地説:“真正掌握一門技術對養殖業是大有幫助啊!”

政府積極引導和扶持創業:年初縣委下發了《關於鼓勵全民創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將返鄉農民工創業納入全民創業扶持範圍,制定出台了《xx縣創業引導資金管理實行辦法》、《xx縣創業實體聘用本縣從業人員補貼試行辦法》、《xx縣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構建起了以小額貸款擔保為主,税費減免為輔,社會保障為補充的農民工創業配套扶持政策體系。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各部門在貸款發放、税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諮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特別是對有資金技術和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免費提供創業服務。沙坪鎮返鄉女農民宋智慧,今年2月在該鎮創辦牲豬養殖合作社,順利獲得了4萬元的小額貸款擔保;漳江鎮返鄉女性伍惠英在本鎮創辦惠源製衣廠,相關部門齊上陣,僅用時5天就將證照辦理、貸款申請、用地劃撥、税務登記等手續全部辦理完畢,勞動部門還主動為其招滿了103名員工,這些激勵舉措極大的激發了返鄉農民工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熱情。目前,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潮正在逐步升温,現已相繼有819位返鄉民工創辦了經濟實體,實現了從“打工者”到“創業者”的轉變。

(五)、返鄉女農民工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惑與需求:

通過調查走訪,發放問卷,被調查的540名女性在創業的要求上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擇業上希望得到指點:部分返鄉女性帶着“落葉歸根”的思想和積累多年的心血回到家鄉,她們已經不習慣被限制在幾畝良田上,她們更想做點能夠有較大收入的創業,但是限於對市場瞭解程度,在選擇項目上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她們極想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選擇一門前景可觀、效益不錯、投入不是太大的項目。

2、技術上希望得到指導:調查中,已經在進行自己創業計劃的女性普遍反映,自己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是在摸索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希望得到有關部門一對一的技術服務和指導。太平橋鄉的孵化大户李志華、鍾家鋪鄉駱松枝,在選擇了土雞孵化和生豬養殖項目後,自己買了相關資料學習,然後遇到困難在飼料供應商的指導下學習了一些防疫知識,基本能夠應對一般的疫情和小的病害,但是她們仍然想得到最優質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希望有關單位能夠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相關技術的培訓。

3、資金上希望得到扶助:返鄉創業女性在創業過程中,初期可能會遇到市場瞭解不夠、技術跟不上等問題而出現虧損情況,這種時候她們最期望得到政府在資金週轉上的扶助,幫助她們度過難關,緩解因經濟上的壓力帶來的創業積極性的挫敗導致最終放棄創業計劃。

4、組織上希望得到關愛:創業過程中,這些女性不希望孤身作戰,她們希望有協會或者專業合作社這樣的組織給予技術、資金、流通上的各項幫助,希望得到組織的關愛和温暖,希望周邊產業能形成一個極大的產業鏈。

1、加強服務協調,促進婦女就業創業:

1、強化技能培訓,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繼續積極推進“政府買單、部門領辦、婦女受益”的培訓模式,依託培訓基地,結合當前形勢變化,開展具有市場導向性的就業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多形式、分層次開展培訓,大力提高婦女的創業就業能力,逐步形成“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新機制。適時舉辦巾幗創業培訓班,幫助有創業需求的婦女學習新知識、引進新技術,改進管理方式,提高經濟效益,有效發揮婦女在促進發展、拉動內需、維護經濟社會穩定中的作用。

1、着力培育項目,拓寬婦女創業就業渠道。

一是大力發展本地工農產業,增加本地就業的吸附能力。要積極探索“離土不離鄉”的就業模式,留住返鄉農民的智慧和經濟實力。太平橋鄉中心村1518人,XX年之前,每年外出打工人數為110人左右,XX年下半年以來,中心村周圍的中小企業從以前的3個增加到今年的5個,且新增的文源油茶開發公司需要大量勞動力,據統計,今年該村外出人數減至50人(均為常年在外打工者)。二是以家庭致富促進靈活就業。繼續發展特色女性就業品牌,通過聯繫外包加工業務等形式為農村失地女性、返鄉婦女創造就業崗位。形成培訓-實踐-就業模式。

3、搭建服務平台,促進婦女創業就業

一是積極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社和相關協會的建立,縣農業協會組織要繼續加大對農村專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形成協會幫助會員實現多贏的服務渠道,讓協會成為農村產業大户的孃家和“貼心人”。二是建議加大對中小企業和農村產業大户的金融扶持力度。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相當突出,授信門檻高、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等現實問題嚴重製約了中小企業發展。金融部門要積極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降低信貸門檻,放寬評級標準,並適當擴大縣級貸款審批權限。對生產項目具有發展前景的創業婦女進行信貸扶持,幫助她們爭取貸款、減免税費、簡化手續,扶持婦女創業就業。三是聯合勞動保障等部門,舉辦就業專場招聘會,開展春風送崗位就業援助活動;聯合女企業家,為更多女性提供諮詢、項目、實習和見習等服務;建立婦女創業項目庫,推介創業項目。

4、加強宣傳,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

一是組織政策宣講團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為婦女分析形勢、講解政策,開展法律諮詢、政策援助、法制宣傳等活動,幫助協調解決婦女勞資糾紛問題。藉助女企業家協會平台,開展專題講座,引導鼓勵女企業家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勇擔社會責任。

二是繼續培植和宣傳一批優秀婦女創業典型,通過宣傳活動,大力弘揚創業精神,實施以點帶面計劃,帶動更多女性積極就業與創業。三是大力宣傳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與勞動部門聯合進行督促檢查,努力消除用人單位招聘招工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努力推動實現女性與男性擁有同樣平等的就業機會;積極關注女農民工的土地權益,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熱情關心家庭困難的失業婦女,努力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返鄉調研報告5

在外打拼多年學會了一技之長,增長了見識和才幹,有了新思維和新理念,同時也攢集了一定的資金,又對家鄉情深義重,這些打工者,一旦時機成熟有人提醒,他們一定會返鄉創業。個人認為,返鄉創業是利縣利民的大好事。

一、在當前這種經濟形勢下,由於他們的創業,為很多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就業提供了崗位,可以保穩定,保民生;

二、為政府排憂解難,減少就業安置費用;

三、擴大了縣域經濟總量,增加了財税收入,確保了經濟增長。

但是作為一個農民工返鄉創業太難太難。這是前段時間我走訪調查兩户返鄉創業的企業得來的結論。下面我就他們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思考歸集如下:

一、困難

1、資金的困難

創業一個企業不是點滴資金能夠解決的事。一是固定資金投入,包括建廠土地,建設廠房,購置機器設備等等。二是流動資金投入,大致包括:原材料採購、庫存產品運輸費用、日常週轉資金、人工工資、水、電、煤等能源消耗等成本性開資、三是廣告、協調、新產品研發等費用資金緊缺成了所有企業都存在的共性問題。

2、用地的困難

創辦一個企業必須要有廠房,要建廠房必須得用地。土地資源是非常緊缺資源,城鎮的土地顯得更為緊張。一是可用土地少;二是用地報批難;三是土地價格高。所以企業建廠用地時,一是難有滿意的可用之地;二是政府沒有現成的可批之地,等手續辦下來,至少一得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企業籌辦期太長。

3、人才的困難

要辦好一個企業,必須有支撐企業運轉的方方面面的人才。除了有老闆,還得有做事的員工,管事的管理人員和為生產經營服務的後勤人員。通過對兩個企業的走訪,我發現,現在的私營企業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企業,老公(或老婆)當老闆,老婆(或老公)當技術負責人兼總經理,管生產,管營銷,小叔、小姑或小舅、小姨當保管、會計或出納、採購員等等,沒有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沒有成套的系統的管理[文祕站-您的`專屬祕書!]手續制度。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這不難看出,業主不是不想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企業缺職業經理,缺技術研發人員,缺市場營銷人才,缺財務管理人才。

4、環境艱難

這些年,政府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力度大,效果好。但作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環境與沿海發達地區比還是有差距的。首先是硬環境無法比,如交通、能源、城市配套設施等無法比,其次是軟環境,一是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官員的思想解放程序跟不上,他們往往只盯住企業的產值和税收,忽略其他方面;二是很多優惠政策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無法落到實處,業主還不敢亂説,説不好得罪誰了自己吃了虧還不知道,只好不説,有人調查時,一概説好。

二、解決這些困難的建議和想法

1、資金困難的解決

一是政府成立融資擔保公司,為有發展前途的企業擔保融資,為守誠信的企業融資擔保,為一時資金週轉困難的企業擔保融資,為企業季節性需求資金融資擔保,保證融資渠道暢通。二是理順銀企關係,建立完善的銀企借貸制度,確保企業資金困難時能及時從銀行貸款,同時,也保證銀行貸出去的款項能按時全額收回。三是引導建立和完善的股份制公司,讓有資金有意願的人到企業入股,增加企業資金,保證入股人的利益實現和到位。四是政府的閒置的資產和土地入股,減少企業固定資產投入,增加企業流動資金。

2、解決用地困難的想法

一是縣裏要為工業用地儲備一定的土地,只要有合適的工業項目,就按程序審批適量的土地供應。二是完善土地流轉制度。成立土地儲備中心和其他可流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收歸土地儲備中心備用,凡有企業用地申請,根據企業特點和環保要求,批給其適用適量的土地。

3、解決人才困難的想法

一是縣裏為企業招聘急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聘用後企業認為他確實為企業發展壯大作出了特殊貢獻或重大貢獻的,經有權部門審核考察合格的可以由縣委提拔為政策相關部門的管理型領導或者由政府重狀。二是企業自己選拔優秀人才,由政府利用創業培訓的平台,為企業免費培訓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三是企業自己招聘急需的人才,聘用人才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到企業入股,讓人才變為股本,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分紅,讓他們把自己融入到企業中去,死心踏地的去為企業做事。

返鄉調研報告6

農民工是**區的新型勞動大軍,在推動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是,由於經濟和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民工成為一個典型的弱勢羣體,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經濟違法犯罪案件屢有發生,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特別是受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大批農民工提前返鄉,對我市的社會穩定和社會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帶着這些問題,結合愛民實踐大走訪活動,就當前**區農民工的基本情況及因農民工就業困難而可能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傾向性問題進行了分析研判。

一、**區農民工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目前,在**區務工的外來農民工約2萬餘人,大多從事建築、加工、服務等勞動強度大、收入報酬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區的建築工地、工廠、飯店、娛樂等場所。外出務工人員6萬餘人,主要是在北京、廣州、深圳、珠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從事製造、建築、加工、電子產品生產等工作。

當前,**區農民工具有以下特點:

(一)經濟上貧困,生活質量低下

當前,我市60%以上的農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30%左右月收入在800~1200元之間,只有少數能拿到1500元以上的'工資。經濟上貧困決定了生活質量的低下,農民工衣着簡樸、粗陋,一般都暫住在工地、廠區或合夥租住於城鄉結合部,由於農民工的勞動強度普遍較大,勞動時間較長,閒暇時間少,基本上處於一種工作、吃飯、睡眠的生活狀態。

(二)中青年居多

**區的農民工中約80%是中青年,留在家種田的大多是老人、婦女。

(三)文化水平普通偏低、職業技能差、謀生能力弱

農民工大中絕大多數為國中畢業,少數為高中畢業,由於文化水平偏低,農民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建築業和加工業等幾大領域,從事普通的勞務性工作,對職業技能沒什麼要求,收入不高,在城市生存能力較弱。

(四)法律意識不強

**區農民工中很多人沒有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學校學到的法律知識很少,從各種途徑接受的法律宣傳教育少,法律意識普遍不強。

(五)具有羣體性特徵

農民工一般都是屬於一個地方或區域的,經朋友、老鄉等介紹工作的,很少有單個農民出來打工,呈現羣體性的特徵。

二、農民工返鄉給我市社會治安造成的影響

自20xx年下半年以來,金融風暴席捲全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逐步凸顯出來,一批中小企業倒閉,就業機會減少,**區外出務工人員逐步迴流,從而給社會穩定帶來了一定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鄉的同時,有一部分不良人員也隨之返鄉,並將外地惡習帶回,給本地治安帶來壓力。

(二)外出務工返鄉的人員大多為家裏的“頂樑柱”,失業就等於喪失了經濟來源,特別是**區的偏遠鄉村,家庭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增大,部分人容易鋌而走險,產生過激行為,做出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事。

(三)有的外出務工人員長期在外務工,長達數十年之久,在外務工過程中的現實表現本地公安機關不甚瞭解,可能存在負案在逃或是曾經有過違法犯罪行為人員。

(四)今年的就業形勢嚴峻,加之有的單位不講誠信拖欠民工工資,而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機制和相應救濟手段還很不完善,惡化了農民工生存環境,從而誘發犯罪。

三、關於解決農民工返鄉給我區社會治安帶來問題的對策

(一)充分認識農民工返鄉給我區社會治安帶來的影響。要深入貫徹全國公安機關領導幹部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深刻領會孟建柱部長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當前嚴峻的治安形勢,特別是中層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鋭感和社會責任感對待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做好全體民警的宣傳發動工作,切實增強全體民警對此次金融危機的認知,增強對危機帶來的影響的重視,切實提高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以“大走訪”活動為載體,紮實開展農民工返鄉情況的調查工作。結合“大走訪”活動,組織民警深入轄區,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入户調查,並召開村(居)委座談會等,全面摸清轄區返鄉農民工情況;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仔細梳理歸納農民工返鄉原因,並全面掌握返鄉農民工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現狀,瞭解其思想動態;加強同返鄉農民工的溝通聯繫,交心談心,身體力行為其解決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行動上、言語上正面加以引導。對有不良行為與不良嗜好的人員進行徹底摸排,並積極依託基層羣防組織加強情報信息收集掌握,對重點人員要釘死、看牢,防止其趁火打劫,危害社會。

(三)建立情報信息分析研判機制,做好社會輿情的監控工作。對目前尚未出現的但可能會出現的各類突發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制定應對預案,超前採取工作措施,努力做到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力爭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對轄區的社情進行有效監控,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各類影響社會穩定的言論,堅決遏制過激行為,確保轄區社會穩定。

(四)強化法制輔導,變盲從為遵從,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遵紀守法意識。加強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的法制宣傳工作,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組織民警將農民工必知的有關法律知識印製成小冊子或卡片發放到農民工手中,讓農民工做法律的明白人,自覺維護其正當權益。建立法制輔導員,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組織農民工開展法律競賽等有益活動。切實提高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意識,幫助他們牢固樹立“失業不矢志”的理念。

(五)加大查處侵害農民工權益案件的力度。積極協助工商、勞動等部門,嚴厲制裁侵害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行為,配合相關部門,為農民工增加就業,並給予有實際困難的羣眾以保障、扶持,緩解嚴峻的社會形勢。加強街面及治安複雜場所的治安巡邏及治安防控工作,保持高壓態勢,遏止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營造一個有條不紊的、和諧的、良好的外部治安環境。

返鄉調研報告7

創業,是時代的最強音;返鄉創業,是當今的熱話題。做好返鄉創業工作、破解返鄉創業難題、加快返鄉創業進程,對加快地方經濟發展、調整現有產業結構、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何做好這篇文章、做活這個工程、做大這塊經濟?是每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關注和深思的課題。遵照縣委主要領導交辦的調研課題,縣政協專門召開主席會,及時部署相關調研工作,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專題調研組。調研組還邀請縣工商聯、中小企業局、勞動就業局分管領導參與,通過遠赴沿海地區、深入鄉鎮基層、進駐企業車間,組織召開多種多樣的座談會,廣泛接觸各行各業的創業者等形式,開展了從XX年11月11日至26日為期半個多月的返鄉創業專題調研,深入瞭解務工者的心願,認真傾聽創業者的心聲,深刻查找返鄉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積極探討加快返鄉創業的對策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返鄉創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1、巨大豐富的勞務資源是滋生返鄉創業的不竭源泉。我縣是個勞務輸出大縣,勞動力資源豐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縣富餘勞力遠赴沿海開放地區務工就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縣現有22萬餘人長年在外務工、創業和發展,遍佈全國10多個省(市),他們在社會大熔爐的歷煉和市場大風浪的搏擊中,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學到了技術,增長了本領,積累了資本。他們中有部分優秀分子敢闖敢幹,捷足先登,在賺取人生第一桶金後,就開啟了自主創業的征程,成功實現了由務工者向創業者的跨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老闆。據調查,全縣共有XX多人在外地成功創業,他們具備返鄉創業的條件和實力,是我縣推進返鄉創業的主體和力量,這巨大豐富的勞務資源已成為培育創業主體的不竭源泉。

2、根深蒂固的故土鄉情是拉動返鄉創業的緊密紐帶。故土鄉情是每個人一生的牽掛和思念。我們在温州和義烏同外出成功人士座談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想回歸故土,回報家鄉,想為家鄉發展多作一份貢獻,為鄉親致富多盡一份力量。他們認為故土難捨、鄉情難忘,在家鄉發展將是他們二次創業的第一選擇,隨着我縣加快返鄉創業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他們實施返鄉創業的願望更加強烈。他們表示,將做到以鄉情為紐帶,以商會為載體,組織更多的籍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充分發揮人經濟的優勢,全力支持返鄉創業經濟的大發展。

3、地大人廣的特定區域是承接返鄉創業的廣闊舞台。我縣幅員廣闊,縣域面積位全省之首、人口居全市之最,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勞力資源,是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最佳選擇。境內青山綠水、環境優美,是一塊神奇的天然寶地,令人嚮往,叫人留連。隨着全球和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生產力分佈凸顯新的格局,沿海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包括我縣在外創業人員面臨新的抉擇,都在尋求二次創業的着陸點。我縣特定的區域條件和豐富資源,將為我縣在外成功人士新的創業提供廣闊的舞台。

4、逐漸迴歸的創業典型是帶動返鄉創業的新型龍頭。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返鄉創業工作力度,特別是隨着縣委、縣政府《關於鼓勵扶持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出台,以及組織“一名縣領導、一個鄉鎮、一個包村掛鄉部門”對接在外成功人士活動的深入開展,各類創業主體得到了全面激活,返鄉創業風生水起,熱浪湧動,已成星火燎原之勢,一批返鄉創業先進典型不斷湧現。縣委、縣政府在今年春節隆重表彰18名返鄉創業的典型,在全縣上下以及在外籍人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一個個返鄉創業的成功典型,正成為我縣引領返鄉創業的領頭雁。扶持一個返鄉創業典型,就會帶來一個返鄉創業團隊的乘法效應正在我縣逐步釋放。在這一新型龍頭的帶動下,從而激活了創業要素,激發了創業熱情,激起了創業勁頭,使我縣返鄉創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5、不斷改善的發展環境是吸納返鄉創業的強大磁場。環境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哪裏的環境好,生產要素就向哪裏聚集。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經過的武吉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貫穿的柯龍線公路改造升級即將竣工,跨越的鹹吉鐵路已通過國家立項,的交通瓶頸將會得到極大改觀。同時,我縣按照“完善老城區,提升南城區,決戰良塘區”的戰略思路,拉大縣城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打響“四創工作”攻堅戰,抓好修河周邊大治理,縣城面貌得到極大改善。我縣還按照搭建創業平台,鋪平發展路子的要求,全面加快我縣工業園和鄉鎮創業小區的建設,我縣工業園已形成“一園四區”(即何家店返鄉創業園、蘆塘項目區、吳都項目區、太陽升項目區、高新技術項目區)的發展新格局,我縣鄉鎮已建成8個初具規模的創業小區,工業園和創業小區已吸納一大批返鄉創業人員投資創業,已成為返鄉創業人員回報家鄉、發展自己的投資沃土。我縣在十分注重硬環境建設的同時,還按照“硬環境不足軟環境補,大環境不夠小環境輔”的要求,積極打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陽光高效的政務環境,貼心周到的服務環境,把我縣逐步建設成為生產要素聚集的“窪地”和返鄉創業發展的“高地”。

二、推動返鄉創業的成效初步顯現

近年來,我縣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緊緊抓住人才這個新經濟社會的第一資本,積極發掘人經濟這座豐富的寶庫,全力實施“返鄉創業、富民興縣”戰略,加快推進返鄉創業進程,掀開了返鄉創業發展的新篇章。返鄉創業呈現以下變化:

1、返鄉創業的勢頭逐漸增強。我縣XX年引進返鄉創業人數1286人,創辦項目111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2億元,創辦其它經濟實體1175個。今年至10月底止全縣引進返鄉創業人數1704人,創辦項目159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8億元,創辦其它經濟實體1486個。從數比較中看出,今年1至10月份引進返鄉創業人數較去年全年增加418人,創辦企業數較去年全年增加48家,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較去年增加1.6億元。如石坳鄉在今年4月份才啟動創業小區建設,至現在已引進4家返鄉創業企業落户小區,總投資4000多萬元,其中3家已開工投產,還有3户企業即將進駐小區。四都創業小區建設如火如荼,古市創業小區機器轟鳴,全縣各地呈現一派生機勃發、欣欣向榮的創業場面。

2、返鄉創業的規模逐漸擴大。今年1—10月份全縣新上返鄉創業項目159個,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51個,佔項目總數32%,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個,如黃坳鄉成功人士王真等投資1.2億元創辦義烏飾品加工項目,太陽升成功人士鄒樹喜投資1.5億元創辦太陽升返鄉創業園,上衫成功人士朱小湖投資1.2億元創辦贛西北汽車貿易綜合服務中心。

3、返鄉創業的領域逐漸拓寬。創業領域已由初期商品銷售、飲食服務、資源利用等傳統產業向機械電子、服裝鞋帽、建築建材、工藝飾品、傢俬製造等產業拓展,如今年新上返鄉創業項目中,服裝鞋帽類項目61個,佔38.4%;建築建材類項目26個,佔16.4%;工藝飾品類16個,佔10.1%;機械電子、傢俬製造、食品加工等其它項目31個。

4、返鄉創業的質量逐漸提高。今年1—10月份新上項目中,二產項目134個,佔項目總數84.3%,這些項目都是有生產廠房、有加工設備、有主導產品、有銷售市場的加工企業,如石坳鄉朱還後投資XX萬元創辦的浩淇塑料玩具有限公司、新灣鄉饒紹彬投資5000萬元創辦的創新標準件製造有限公司、四都鎮黃穎投資4000萬元創辦的羣力石材有限公司等。

5、返鄉創業的效益逐漸趨好。今年返鄉創業人士創辦企業和經濟實體,共帶動15276人就業。返鄉創業企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重要來源。從調查中瞭解到,返鄉創辦企業訂單不斷,產銷兩旺,預計今年返鄉創辦企業實現税利達8000萬元,直接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達9500萬元。如渣津鎮XX年新上返鄉創業項目8個、安置就業人數600人、實現税收62萬元,XX年新上返鄉創業項目11個、安置就業人數950人、實現税收220萬元;古市鎮XX年新上返鄉創業項目20個、安置就業人數800人、實現税收50萬元,XX年新上返鄉創業項目35個、安置就業人數1200人、實現税收120萬元。返鄉創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巨大的社會效益,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我縣在推進返鄉創業工作中有很多好的做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利用鄉情這一紐帶,拉動返鄉創業。縣鄉領導經常聯繫走訪我縣在外成功人士,縣委、縣政府在春節期間,為在外成功人士和務工人員寄去新春賀卡和慰問信,並由縣四家班子領導帶隊走訪慰問在外創業人員,召開返鄉創業懇談會,瞭解他們的心願想法,徵詢他們的意見建議,從而激發了他們返鄉創業的熱情和動力。二是藉助商會這一載體,推動返鄉創業。我縣在籍人員較集中的温州、深圳成立了商會,積極藉助商會這一載體,組織和動員人蔘與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充分發揮其在推動返鄉創業中的組織作用。如温州商會、深圳商會經常組織成功人士瞭解我縣工作大局和發展情況,積極支持縣裏的各項工作,今年就組織部分成功人士返鄉創業,温州商會計劃創辦三個項目,即建設温州商會總部大樓,創辦投資公司和擔保公司,深圳商會朱小湖投資1.2億元創辦贛西北汽車貿易綜合服務中心。三是依託能人這一龍頭,帶動返鄉創業。王真是在義烏成功創業的領頭人,也是在義烏商會副會長,縣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我縣通過王真的帶動作用,吸引13位義烏創業成功人士“抱團”返鄉創業,共投資1.2億元創辦義烏飾品加工項目。四是圍繞資源這一優勢,吸引返鄉創業。充分發揮我縣豐富的資源優勢,吸引一批勞力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的創業項目。五是立足園區這一平台,助推返鄉創業。我縣按照“築巢引鳳”的理念,高標準建設我縣工業園和鄉鎮創業小區,尤其是何家店返鄉創業園的建設,有效降低了我縣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的成本和風險,助推返鄉創業的快速發展。六是緊扣服務這一關鍵,拓展返鄉創業。返鄉創業人員能否留住、返鄉創業項目能否做大,關鍵在服務。服務優才能人心留,留住人才、留住項目。我縣通過出台扶助返鄉創業政策措施十七條,建設項目准入“一站式”服務快捷的“綠色通道”,建立返鄉創業項目跟蹤服務制度等,得到了返鄉創業人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許,拓展了返鄉創業的發展空間。

三、制約返鄉創業的因素不容忽視

我縣返鄉創業工作雖然取得較大成效,但由於我縣基礎較差,起步較晚,在加快返鄉創業進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影響了我縣返鄉創業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返鄉創業現狀存在的不足,影響我縣創業經濟的發展質量

1、經濟總量不大。近幾年,我縣共有返鄉創業人數近5000人,佔外出務工人數22萬人2.27%,新上創業項目380個、創辦其它經濟實體3980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5億元。而河南省固始縣也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至XX年就有2萬人返鄉創業、累積投資達40億元,相比之下,我縣返鄉創業經濟總量還不大。

2、項目起點不高。由於受資金、廠房、勞力等生產要素的影響,我縣大多數返鄉創業項目起點較低,缺乏一些關鏈度高的產業、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和知名度大的產品,特別是一大批勞力密集型產業項目,呈現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差的現狀,從而導致因規模小而不敢接大的貨單,因條件差而留不住生產的工人,影響了企業的做大做強。如西港鎮一些服裝鞋帽類企業都擠在集鎮的居民房內。

3、產業佈局不優。由於我縣缺乏科學的引導規劃,致使返鄉創業項目落户時呈現零亂狀態,無法形成產業集羣優勢,沒有發揮經濟規模效益。主要表現在:一是全縣沒有形成特定的產業區域,項目安置有隨意性,有些地區還出現了食品加工企業同化工企業相鄰安置的現象。二是鄉鎮沒有一個長遠的產業發展規劃。我縣已有8個鄉鎮建設了創業小區,但多數鄉鎮在引導返鄉創業時沒有一個長遠規劃,都是按照先後順序在創業小區建設廠房。如大橋鎮引進小區5家企業,卻是從事5個不同產業的企業。

4、產業鏈條不長。從調查中瞭解到,我縣當前返鄉創業項目剛落户不久,企業還處於成長階段,各企業之間的產業關鏈度不高,產業鏈條不長。

5、支柱產業不壯。我縣返鄉創業的產業中,大多數處於覆蓋面小、關鏈度小、帶動力小、貢獻率小的狀況,沒有形成強大的產業支柱,還缺乏如武寧縣節能產業這樣的產業支柱。

(二)返鄉創業過程存在的問題,影響我縣創業經濟的發展效益

1、創業選項難的問題。我縣許多成功人士都有返鄉創業的願望,但苦於難選好的創業項目。如從事潔具、拉鍊等行業的人員,認為我縣沒有電鍍企業,無法到家鄉發展,如從事其它行業,又怕擔風險。

2、發展融資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金融部門貸款指標較緊、手續麻煩。調查反映,金融部門貸款規模一般在幾萬元,與返鄉創業貸款額度要求相差較大,且手續繁瑣,又要財政工資擔保,貸款非常困難。如古市鎮全體鎮幹部都為返鄉創業人員擔保了貸款。二是民間籌資利率較高,增加了企業成本。如石坳鄉朱返後創辦的浩淇塑料玩具有限公司,目前投入了1000多萬元現金,都沒有享受到貸款的政策。

3、建設用地難的問題。因國家嚴格控制土地政策,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致使返鄉創業建設用地非常困難。主要表現:一是土地使用總量不夠,導致創業用地緊缺。二是土地使用安排不當,致使創業用地緊缺。如部分鄉鎮有用地指標而沒用地企業,有的鄉鎮有用地企業而沒用地指標;有的企業超標占用土地而有土地多,有的企業缺少用地而出現搶地等地現象,從而影響返鄉創業項目建設進度。如工業園出現項目等地進駐、企業等地擴建現象,大橋鎮創業小區規劃面積80畝,目前只有5畝用地指標。

4、生產用工難的問題。主要表現:一是招工難。由於我縣青壯年勞力在外務工,家中都是一些老弱人羣,因此招工比較困難。有些企業因招工緊缺,被迫把一個加工企業分成幾個加工點,有的企業因工人緊缺,很多訂貨單都不敢接。二是培訓難。由於招進工人需要進行上崗培訓,使其儘快掌握生產操作技能,這項技能培訓只能在生產企業內進行。而勞動就業部門開辦的培訓卻不管用,到縣城參加培訓也不方便。三是管理難。由於在家這部人要兼顧家裏農活,他們閒時就來企業做事,忙時就回家幹活,所以難於管理。還有部分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有時成天打麻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給企業管理帶來不便。如渣津一家鞋廠反映,廠裏花錢培養了50個技工,現在只留下10人。

5、運輸物流難的問題。物流難是大家普遍反映的問題,也是制約我縣返鄉創業快速發展的最大障礙。主要表現在:一是物流不便。目前,我縣到深圳、上海等地都沒有直達物流車,產品運出去要幾經轉運,很不方便。二是物流成本過高。由於到很多城市沒有直達物流車,企業產品運出去只能通過長途客運車,但由於客車通過聯營手段,恣意漲價,造成物流費用過高。據古市一家五金針配企業反映,原來貨運費為1元/公斤,現在漲到6元/公斤,企業都承受不起。三是物流不暢影響企業生存發展。加工企業每接一個貨單,都要進行樣品送檢,由於我縣物流不暢,加上送檢時間緊迫,多數企業只能專門開車送檢,費用很大,有時還會錯過時機。據古市一家返鄉企業反映,他有一個樣品送南昌檢驗就專門跑了3趟,他説在外地十多元錢就可辦成的事,在要花上幾千元,他目前正在想是否繼續出去辦廠。

(三)返鄉創業環境存在的差距,影響我縣創業經濟的發展速度

1、社會認同有差距。少數人只看到返鄉創業者投資賺錢,卻看不到他們創業的艱辛,看不到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對創業成功者存在“嫉富心理”,懷疑創業者錢財來源不明、手段不正;少數人對創業失敗者缺乏同情、理解和支持,在全社會還沒有真正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創業的大環境。

2、公平待遇有差距。部分人反映,我縣對待返鄉創業人員待遇不公平。主要表現在:一是招商對象不同待遇不同,主要領導招的項目比一般領導招的項目待遇好得多,辦事方便快捷、服務熱心周到,一般領導招的項目比普通幹部招的項目待遇也不同;二是投資規模不同待遇不同,投資大的項目比投資小的項目待遇好得多,有些部門對投資不大的項目不屑一顧;三是投資主體不同待遇不同,外商投資項目比返鄉創業項目待遇好得多;四是進駐先後不同待遇不同,新上項目比老企業待遇好得多。

3、政策兑現有差距。我縣在加快招商引資、返鄉創業和工業園區建設方面出台了系列優惠政策。但在政策宣傳、落實、兑現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多數人認為,我縣政策很好,但兑現困難;少數人認為,我縣政策沒有沿續性,經常隨意變動;還有少部分人反映,我縣木竹資源砍伐指標分配不合理,有的企業吃不飽,有的企業消不了,一定要根據企業資源利用率和利税貢獻率進行合理分配。

4、服務到位有差距。近年來,我縣服務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但由於少數部門缺乏大局觀念,只顧部門利益,在服務返鄉創業工作中,言行不一、陽奉陰為,導致職能缺失、服務低劣,影響了我縣的創業環境。部分人反映,有少數部門負責人不負責任,講大話、亂表態,造成承諾無法兑現,給企業帶來損失。有人反映,在辦事很不方便,關鍵出在“股梗阻”上,有些重要崗位經常出現缺位掉崗現象。調查反映,我縣每個項目簽約要跑7個部門,手續繁瑣,很不方便。石坳返鄉創業人員反映,他申辦再生資源認定書和一般納税人認定書,跑了半年都沒有辦下來。工業園返鄉創業人反映,少數部門經常到企業檢查、恐嚇和罰款,並希望縣裏儘快解決工業園企業的消防驗收。

四、加快返鄉創業的舉措有待強化

返鄉創業,富民興縣。面臨新形勢,實現新發展,我們一定要以開放的思維、開闊的眼界、開明的心態、開拓的精神,搶抓發展機遇,強化發展舉措,全力推進我縣返鄉創業快速發展。

1、積極鼓勵,營造返鄉創業的.濃厚氛圍。一是要搞好創業宣傳。充分利用報、電視台、政府網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我縣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和優良環境。同時,要利用主題報告會、創業宣講會、經濟研討會和交流懇談會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進行創業動員教育活動,讓想創業、議創業、盼創業的氛圍日益濃烈起來。二是要培育創業文化。創業文化是返鄉創業經濟的精神內核和思想動力,要讓創業文化主導社會思潮,讓全民創業的主流意識奔湧起來。大力弘揚“開明、開放、奮進、和諧”的創業精神,樹立永不滿足、永不停步的開拓理念,樹立甘冒風險、敢於突破的歷險理念,樹立自力更生、奮發進取的自強理念,樹立工商皆本、義利皆容的道德理念,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尊重商家、崇尚創業的社會風尚,形成人人爭做創業主體、個個都是創業環境的發展局面。三是要激勵創業典型。要對返鄉創業人員,堅持做到經濟上給實惠、社會上給地位、政治上給榮譽,在評選勞動模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時,給予優先考慮。每年組織開展“十大創業明星”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創業明星在縣三級幹部大會上予以表彰,要建立創業明星檔案,對他們的創業事蹟、創業成果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建立和健全創業明星享受待遇的有效機制,在全社會形成支持創業者,褒獎創業者、尊重創業者的濃厚氛圍。

2、正確引導,拓展返鄉創業的廣闊空間。一是要把返鄉創業作為富民興縣的一項戰略舉措。返鄉創業人員帶回了資金、信息和技術,也帶來了商機、項目和產業,為農民增收、財政增長拓寬了渠道。我們要認識到返鄉創業“三步跳”的發展規律和必然趨勢,即第一步把全縣富餘勞力輸出務工,讓其積累資本、增長本領,第二步把在外成功人士引回創業,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增強產業要素的吸引力,第三步把返鄉創業成長起來的領軍人物引向全國、走進世界,增強地方經濟在國際國內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每一步轉化都是一個驚險的飛躍,都會帶來一次經濟騰飛,如温州就是走這個路子發展起來的。我們要正確引導,始終把返鄉創業作為我縣一項重要的經濟工作,納入全縣目標管理單獨考評;把返鄉創業作為我縣“xx規劃”一個戰略重點,制定完善其發展的總體規劃。只有把返鄉創業工作擺正位置、正確引領,我縣發展返鄉創業經濟就會生機無限、潛力巨大。二是要把返鄉創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主攻方向。發展經濟,主要還是要靠人,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我們要把返鄉創業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主攻方向,打好親情、鄉情、感情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要在人較集中的地方,儘快建立商會,藉助商會的組織推動作用,開展招商引資和返鄉創業活動。要把外地商會在建設總部大樓,創辦總部經濟作為招商引資一個新亮點,積極引導在外成功人士把企業總部放到、把經營税收留在。要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考評體系,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成效。三是要把返鄉創業作為解決就業的一條重要渠道。就業是民生之本。返鄉創業項目的實施,帶來很多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我們要完善人力資源市場,拓寬社會就業渠道,加強人力供求聯繫,建立就業保障機制,真正使社會富餘勞力能快就業、就好業,使返鄉創辦企業能好用工、用好工,特別是農民工能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社會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雙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互惠。

3、科學規劃,發掘返鄉創業的強大動力。既要發展鋪天蓋地的項目,又要培植頂天立地的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集羣效應,積極培育發展比較優勢。一是要確立我縣返鄉創業的發展方向。根據我縣縣情,要把啟動文化旅遊業、主攻加工製造業、規範商貿物流業、發展生態種養業、鼓勵新型服務業作為我縣返鄉創業的發展方向,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要在主攻加工製造業的同時,大力規範商貿物流業,加快培育建設幾個大型專業市場,積極扶持發展2-3家大型物流公司,引導創業資本向生態種養業傾斜、向新型服務業投注、向文化旅遊業釋放,高標準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觀光農業基地,創辦幾家總部經濟公司、投資服務公司,創建一批文化旅遊景點、旅遊休閒山莊。二是要制訂我縣返鄉創業的總體規劃。建議再通過3年努力,使我縣返鄉創業總人數達到1萬人,創辦企業總數1000個,投資總額達到50億,年交税收達到5億元。建議在渣津創辦一個服裝鞋帽產業園,以帶動大橋、白嶺、渣津、馬坳等片區的產業發展,使產業園建設企業達到300户以上。要舉全縣之力,加大對縣工業園、渣津產業園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功能,使之成為我縣東西互動、前後呼應、整體帶動、促進我縣經濟發展的兩大產業園區。三是要謀劃我縣返鄉創業的產業佈局。目前,我縣返鄉創業主要從事產業為服裝鞋帽類、建材類、工藝飾品類、機械電子、食品加工、傢俬製造等,我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鄉鎮界限,整合現有資源,科學謀劃我縣產業佈局,建議機械電子類、工藝飾品類項目逐步向縣城附近聚集,以何家店創業園和義烏工藝飾品創業園為核心;服裝鞋帽類、傢俬製造類項目逐步向大橋、渣津、白嶺、馬坳片區聚集,圍繞渣津服裝鞋帽產業園主導產業的上下游產品,大力引進創辦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和產品依存度大的項目;食品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項目逐步向黃港、何市聚集;建築建材類項目逐步向太陽升、四都聚集,以太陽升項目區為核心,儘快形成產業集羣。

4、大力扶持,促進返鄉創業的快速發展。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對我縣出台的優惠政策認真進行疏理,特別是對扶持返鄉創業政策措施十七條要加大宣傳落實力度,切實按照政策要求予以兑現到位。對返鄉創業項目,只要不是國家明令禁止的產業和產品,在符合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條件下,做到不管招商對象、投資主體、規模大小、建設先後,都要按照政策要求,予以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大力扶持。建議縣優化發展環境領導小組要儘快建立優惠政策落實投訴懲處機制,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優惠政策落實自查活動,確保出台政策用活、用好、用足,取信於民,充分發揮政策的推動作用。二是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強政府、銀行、企業的協調工作,在充分挖掘現有幾家貸款擔保公司潛力的同時,要積極組建新的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切實為返鄉創業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要鼓勵金融部門擴大信貸規模,加大貸款產品宣傳力度,加強銀企溝通協作,打通融資快捷通道,努力為返鄉創辦企業提供強大的金融支持。三是要加大人才扶持力度。要進一步落實留住人才的優惠政策,鼓勵優秀人才紮根企業,與公司共成長,共享企業發展成果。要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積極做好人才培訓工作,根據產業培育和企業發展的需要,不定期組織各類管理技能培訓,為企業發展儲備智力資源。

5、全心服務,保持返鄉創業的良好勢頭。堅持做到你創業、我服務,你發展、我鋪路。一要健全完善行政服務中心的功能。要按照規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許可、審批和辦證手續的要求,對返鄉創辦企業,在項目審批、企業設立、辦證辦照等方面,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次性辦結。二要強化職能部門的服務。國土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土管政策,分析我縣土地整理開發現狀,引導鄉鎮盤活閒置舊廠房和廢棄老屋場,就企業“用地難”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破解“用地難”難題;勞動就業部門要積極幫助企業招聘、培訓工人,及時掌握用工動態,發佈用工信息,加強同縣外就業部門聯繫,爭取從縣外引進勞力到我縣務工,要用準、用好小額擔保貸款,努力提高它的使用效益;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積極引進外地物流大公司進駐我縣,創辦規模較大的物流公司,做大物流產業,創建一個覆蓋面廣、吞吐量大、帶動力強的物流網絡;中小企業局要幫助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擴建力度和科技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多創名優品牌。三要規範職能部門的服務行為。各職能管理部門要多服務、少管理;多給予,少索取。堅決制止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活動,切實給企業一個安靜的經營環境和自由的發展空間。要建立企業檢查審批制度和投訴管理制度,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對違規部門負責人,要堅決做到嚴懲不貸,確保制度嚴肅性。要堅持和加強領導與企業的掛鈎聯絡制度和重點企業保護制度,加大企業和周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返鄉青年農民工調研報告改革開放以來,數以億計的我國農民基於“窮則思變”的變革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執着追求,從農村到來到城市,從內陸到來到沿海,從落後地區來到發達地區,或務工或經商,或就業或創業,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但也正是這種單向性的流動,使得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拉大,同時也產生了諸如“留守兒童”等社會新問題。因此,科學合理地引導和鼓勵那些已經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開闊了視眼、掌握了信息的外出農民工進一步拓展自己的技能,對於協調城鄉、地區發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以及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返鄉調研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我國繼續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高等教育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一舉跨越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截止到20xx年,我國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突破700萬,再加上往屆未能就業的,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受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經濟形勢影響,結構性就業和失業正在趨於常態化,畢業生、農民工、下崗再就業職工等多種類型、層次和結構性的就業矛盾等必然會在較長一段時期存在,高校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創業必然成為一種普遍自然現象,返鄉就業創業正在成為70%農牧民生源大學生面臨的選擇。

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成現實,雖然有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想過自主創業,認為自己缺乏工作實際經驗,就業成功機會小,相反作為新崗位的開拓者,選擇自主創業不僅能為自己解決就業,更可能為社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但資金缺乏和經驗不足依然成為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最大瓶頸。為解決農村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難題,找到大學生到農村自主創業意願及影響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

團委針對大學生基層就業計劃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權益的情況,對青年就業創業進行了研究。針對大學生村官的萌芽、探索、發展和普及四個階段進行了研究。

二、調查策劃與實施説明

(一)調查目的

為了瞭解大學生畢業返鄉的意願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及影響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的因素,從而提出可行的方案,促進大學生畢業返鄉,達到發展落後地區的目的,我們開展了這次大學生畢業返鄉意願和留藏志願者羣體的發展的調查。

(二)調查內容

建立在隱私保護的基礎上,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有大學生的基本信息、調查對象家鄉的經濟水平、調查對象的主觀看法及主觀評價、大學生的就業觀、影響大學生返鄉的因素、政府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等。

(三)調查對象及其範圍

本次調查以洛扎縣在外讀大學的大學生和在縣服務的志願者為調查對象,調查範圍為全縣大學大一到大四的學生跟全縣誌願者及已經參加工作的志願者。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研文獻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為主,訪談法為輔。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閲文獻,瞭解本課題的學術研究現狀,綜合大量文獻歸納總結有用信息,作為問卷設計與定性研究的基礎。

問卷調查法:通過在全縣鄉鎮範圍內,以大學生為對象發放問卷,直接獲取大學生的第一手資料,這是本次調研的主要信息來源。

訪談法:通過對幾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的訪談,瞭解他們對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想法。

(五)抽樣設計與調查實施

(1)抽樣設計

抽樣總體:洛扎縣創業青年和在縣服務的志願者

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2)調查實施

第一階段:由小組成員各自查閲相關文獻,然後彙總從文獻所得信息,進而確定研究方向,設計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進行預調研。發放問卷50份,進行問卷質量檢驗。

第三階段:正式發放問卷。調研小組成員分工,通過QQ、微信等發放問卷。

發放問卷80份,回收調查問卷78份,有效問卷75份,對5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進行訪談。

第四階段:撰寫調查報告。

三、青年返鄉創業狀況和留藏志願者權益及分析

(一)大學生畢業返鄉自主創業狀況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與現場採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並將實地調查加以運用,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主要從三個方面着手,一是針對在校大學生,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返鄉創業的意願和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等問題進行調查;二是就已返鄉創業的青年,採用訪談法的方式與其交流了解返鄉創業的信息;三是與新農村的農牧民訪談交流,向其瞭解相關創業信息和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看法。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調查問卷78份,有效問卷75份,對5名農牧民和5名創業青年進行訪談。

1、大學生畢業去向狀況

從問卷調查結果看,首先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的選擇佔總體的極少數,其次根據調查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有不同觀點,僅14%的人認為是成熟的表現,4%的人認為返鄉創業是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是逃避的表現,而70%的人保持中立,認為適合自己就行,最主要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眼光。

2、不同年級大學生對限制返鄉創業因素的認知

調查顯示,大學生返鄉創業困難重重。大學生返鄉創業 17.4%以上是為了改變家鄉的舊貌,改變家鄉的傳統產業,期望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父老鄉親發家致富。而返鄉創業大學生一般都具備某一種技術,或在某一領域具備較高的造詣,有可能帶領父老鄉親利用新技術改變落後面貌,提高農民收入,但是現實中卻還存在很多制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

其一,閲歷不夠,經驗不足。其二,創業融資難。其三,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其四,政府對返鄉創業大學生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未充分發揮作用。返鄉創業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大軍中所佔的人數並不多,地方政府部門對大學生畢業到農村創業還沒有足夠重視,企業制度、人事制度、投資制度上也未見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多給予政策優惠,目前還沒有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政策和法規。

3、家鄉的經濟、創業、發展前景、政策等條件是否對畢業大學生的返鄉意願產生影響進行了分析

從統計分析可以得知,受訪畢業大學生對家鄉的發展前景和經濟狀況的滿意度評價相對較高,對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滿意度評價相對較低。高達72.8%的受訪者表現出了對家鄉未來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表示完全沒信心的只有1.0%。對家鄉經濟狀況的滿意度評價則呈現兩極分化,表示滿意的受訪者累計達到44.7%,而表示不滿意的也達到了41.2%。對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評價則明顯較為悲觀,表示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例均接近50.0%,表明縣、鄉鎮的創業環境和政策環境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對家鄉發展前景、經濟狀況、創業環境、政策環境的各項滿意度評價均與返鄉意願存在顯著相關。由此可見,家鄉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改善對吸引畢業大學生返鄉工作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4、對家鄉的主觀依戀極大地影響着返鄉

在本次調查中,畢業大學生對家鄉的主觀情感依戀與返鄉意願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即越是對家鄉表現出強烈依戀的人,越是傾向於返回家鄉發展。在對家鄉表現出較為深厚的情感依戀的畢業大學生中,有超過40.0%的人打算回家鄉發展;而對家鄉情感較為淡漠的人羣中,這一比例均沒有超過20.0%。由此可見,主觀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鄉意願的抉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畢業大學生的返鄉意願並非僅僅是理性思維的結果。

(二)訪談結果分析

1、從對已返鄉創業大學生的訪談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主要幾點:

(1)、在訪談過程中,他們普遍表示,從開始創業到現在,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不後悔創業,他們仍以高度的熱情回答我們的問題。

(2)、受訪談的大學生提到有知識、有眼界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最大優勢,同樣的創業項目在大學生的手裏做起來就會顯得更加有品位,返鄉創業最重要就在於大學生自己。

(3)、隨着城市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大學生返鄉創業需要政府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優惠扶持政策。已經返鄉創業的劉某在訪談中給我們説到,創業並不是賽跑,想跑就跑,它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後才能進行創業,並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創業的魅力所在。大學生羣體是一個富有理想的羣體,但往往過於理想化,使他們缺乏對市場的敏感度,缺乏市分析場和開拓市場的能力,易忽視潛在的風險,考慮不周全,社會人際關係也較為缺乏。實際上,創業靠團隊,靠社會大環境,創業初期必須得到扶持,企業才能發展壯大。“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返鄉創業必須考慮多方因素。

2、對村幹部進行訪談時,我們觀察發現,新農村渴望大學生返鄉創業。隨着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村發展的大力扶持,返鄉創業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考慮,而且受到國家重視。中央就有會議指出,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廣袤鄉鎮百業興旺,可以促就業、增收入,打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新局面。之後各個地方都響應號召,出台了許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

我們瞭解到農村對大學生的需求量很大,村幹部表明村裏是需要大學生這樣新鮮的活力注入的,同時也希望大學生返鄉創業,推動新農村建設。而問卷數據顯示,大學生願意創業的人少,返鄉創業的人更少。影響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如下:

(1)、優惠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本次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對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知道得很少,所以不選擇創業,而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有的是一開始不知道,後來瞭解到了,得到了很多幫助,有的是一開始就知道,依據那些優惠政策,對他們的創業帶來了方便。所以還應該加大一下政策的宣傳力度,鄉鎮政府、高校等都宣傳,大學生了解的多了,選擇返鄉創業的機率會更大。

(2)、家長觀念及學生觀念很多農村的家長把上學看成是一種出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對孩子説些,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走出農村等等,家長説得次數多了,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以後要去城市打工,生活在城市裏。因為這樣的觀念,導致許多大學生都沒有考慮過要返鄉創業,而是直接選擇就業。

(3)、資金的來源問題對於農村的大學生,家裏供他們上學都已經是很大的負擔,又哪裏有多餘資金來給予創業的基礎資金,而大學生自己呢,他們也是剛剛畢業或是還沒畢業,手裏也沒有過多的資金,所以資金的來源問題對於返鄉創業來説是很大的阻礙。雖説國家有很多貸款政策,可是那一部分貸款只是可以減輕負擔並不能成為全部資金的來源,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對了農村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一些項目,都是以大筆的資金為起點。

四、相關建議

調查農村籍大學生的畢業返鄉創業意願,其目的就是為了給農村地方政府,高校、乃至家庭和大學生個人提供有用的參考和發現。通過前文的統計分析和迴歸分析,歸結出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總體特徵,並深入探究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不強的原因,從而提出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相應對策建議。

(一)縣、鄉鎮政府方面

政府在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願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很大的號召力,首先明確農村地方政府在就業中的責任範圍,鼓勵自主創業等措施吸引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就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本。

1、明確地方政府在創業中責任範圍和職能定位

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範圍和職能定位就是要求政府要適度調控,同時樹立服務的理念。同時政府應該營造一個鼓勵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良好環境。在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方面,農村地方政府要健全其市場化就業機制,實施積極的創業促進政策,建立健全相應的就業服務機構,加強就業及創業信息的時效性,解決就業信息不對稱。

2、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另外一個渠道,就是鼓勵其自主創業,通過自主創業產生新的就業崗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產生“第二次就業效應”。要注重創業文化的培育,建立激勵創業的政策體制,加強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鼓勵畢業生返鄉創業,為其創業提供一定的政策保護和資金支持,合理解決創業和就業二者的關係,通過創業第二次就業效應,來帶動進一步的就業。

3、構建評估體系,及時做出政策調整

強調市場化機制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作用,就應該指導市場機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着供需不斷尋求平衡的這一動態過程而調整,因此相關的政策體制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市場機制的變動不是直觀可洞察的,需要通過建立相關的可操作的指標體系、政策評估法律與制度體系來反映。建立和完善針對上述就業相關的政策體制的評估和監督,一方面保證其運行效率和落實程度,另一方面通過評估體系對市場機制進行動態的跟蹤和觀察,為上述政策體制的調整提供依據。

(二)大學生個人方面

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作為一名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所以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明確目標,然後做出自己的生涯規劃。根據調查顯示,願意返鄉的大學生有很多,但是選擇就業的多,創業的少。但是無論怎樣選擇,作為大學生,首先,要不斷學習,從各個方面補充自己的知識,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然後,要強化競爭意識和市場意識,要預見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做好擇業時的心理、精神準備,提高自身抗壓性。

最後,要有自主創業的意識和準備。現在大學生就業,一屆比一屆難,而自主創業是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自主創業所產生的“第二次就業效應”更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多的工作崗位。各級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也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農村籍大學生應具備一定自主創化的意識和準備,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更要有自主創業的勇氣的魄力,在充分就業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至於起步的資金有三個渠道,一是自籌,二是借貸,三是風險投資。自籌數量有限;借貸一則資信不足貸款不易,二則有期限要求,不能滿足創業的長期投資需要;風險投資是最好形式,特別適合大學生創業者。但我國目前的風險投資市場還很不成熟:一是投資者少,資金有限;二是管理不規範,投資風險大;三是上市條件高,投資不能及時抽出,繼續其他項目的投資。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投資者很少,數量也有限。為此,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支持風險投資的發展。另外,在當前風險投資市場很不成熟的情況下,針對大學生創業問題,國家應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但是作為意欲創業的大學生來説,不能等靠國家的扶持,而應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創業。

五、總結

本次調查通過對調查對象來源地經濟情況、調查對象的返鄉意願以及調查對象在大學中的表現等信息的蒐集,整理和分析,對農村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意願進行了研究。通過了解大學生畢業返鄉創業狀況及其多方面影響因素,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此次調查能引起廣大農村大學生的思考。希望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想想畢業以後的出路,能更加註意政府出台相關的政策。志願工作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返鄉調研報告9

為了推動這一工作的進展,我們對南充市近5萬名返鄉青年農民工進行了一次自下而上的全面調研,並實地考察了順慶區瀠溪鎮、嘉陵區大通鎮、高坪區長樂鎮等鄉鎮,採用座談會、農户走訪、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調研資料,並針對現實情況逐點分析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南充返鄉青年農民工基本情況

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嘉陵江中游,南北跨度165公里,東西跨度143公里,東鄰達州市,南連廣安市,北與廣元、巴中市接壤,西與綿陽、遂寧毗鄰。幅員面積12494平方公里,轄順慶、高坪、嘉陵三區與南部、營山、儀隴、西充、蓬安五縣以及閬中一市。XX年,全市轄有180個鎮、302個鄉,城市建成區居住人口53.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2萬,暫住人口8萬,農業人口3.9萬。常年都有大量外出務工人員,據統計,今年一共有xxx萬外出務工人員,而其中青年佔70%左右的比例。今年的這些返鄉青年農民工的大致情況如下:

文化程度與從事工種:

眾多的返鄉青年農民工的文化程度各有不同,聯繫他們從事的不同工種,現做一統計表如下,由以上統計表與實際調研得知,我市返鄉青年農民工的文化程度大多集中在高中或中專段,而在類似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習經歷者更多,因而從事技術工人的的青年也相對較多,但從事一般工作人員和一般管理者職位的青年也有一定數目。

集中分佈地區:

東、中部大城市,沿海主要經濟開發區,以及西部一些經濟發展較快、建設規模較大的城市是我市外出務工青年的主要選擇地。以上地區的工作機會多,發展前景好等優勢是吸引我市青年的主要原因。

我市外出務工青年主要集中分佈在環渤海----京津塘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中部工業較發達的城市如武漢、長沙等城市;另外因為就近的緣故,西部重要城市如成都、昆明等也是我市外出務工青年的集中地;同時,像自然資源(主要是煤礦和石油)較豐富的山西、新疆、河南、山東等省份也是吸引我市農民工青年的務工地區。

從我們的調研中可以得知,我市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青年遍佈全國各地,在祖國的各條戰線、各道崗位上發揮着優秀南充兒女的聰明才智,也為社會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到大城市去,到經濟發達的地方去,是他們努力改變自己的經濟現狀的心聲。

將來的就業打算:

我們在嘉陵區大通鎮與當地青年農民工的座談會上了解到,大多數青年農民工的意願是在他所務工的地區或城市紮根生活。也有許多的青年農民工希望能通過在單位上的努力工作並得到晉升,走上本單位的管理層。同時也有一部分青年礙於自己的文化程度和技術知識的有限,抱着求穩定的心態僅希望能留在現單位。

在對高坪區長樂鎮幾户農民工家庭的走訪中我們得知,許多青年農民工由於家中有父母妻兒,自己是全家的經濟支柱,所以現今希望能在經濟效益更好的企業單位工作,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經濟回報。

二、青年農民工返鄉的原因分析

結合我們對本市返鄉青年農民工的調研與考察,通過仔細分析,我們得出了我市青年農民工返鄉的幾個原因。

1、因金融風暴返鄉。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導致沿海地區部分企業倒閉、停產、減產、降薪、減員,全市因此返鄉農民工達37502人,佔返鄉農民工總數的41.8%。

2、因季節性等因素返鄉。西北、東北等建築行業受氣候影響返鄉農民工達20357人,佔全市返鄉農民工總數的22.7%。從營山縣看,返鄉農民工2.88萬人,新疆、東北迴來的約1.06萬人,佔返鄉人數的36.8%。

3、因災後重建返鄉。5.12地震,閬中市農房損毀多,是省級重災縣之一,政府規劃重建總户數達1.57萬户,12月底完成。災後重建任務較重,導致農民工提前返鄉達18602人,佔全市返鄉農民工總數20.7%。

4、受中央惠農政策影響。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新的糧食收購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工返鄉具有吸引力。回鄉創業興辦實體13360人,佔全市回鄉總人數18.9%。閬中市雙龍鎮的李遠志,男,27歲,中專文化,因打工企業裁員回到家鄉,利用自己打工積攢的4萬多元,貸款5萬元,承包村小閒置資產種植茶樹菇。

三、返鄉青年農民工所存在的問題

農民工經過城市工作與生活的“洗禮”,學到了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掌握了熟練的`技能技術,帶回了多年積攢的資金,是家鄉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股生力軍。但仍存在一些不利影響。

一是南充市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受金融風暴影響,經濟將持續疲軟,企業用工也會減少,對勞動力轉移輸出影響較大。大量農民工迴流,目前只有少量求職者現身人力資源市場求職。由於南充本身就業崗位有限,加之受金融危機影響能提供的崗位也在減少,預計明年初將對南充市人力資源市場構成衝擊,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

二是沿海一帶的企業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停產倒閉的速度比較快,面比較大,目前在當地觀望和處於“半就業”狀態下的農民工有可能在後期陸續返鄉。

三是許多返鄉青年農民工所掌握的技能有限,再就業難度相對較大,需要政府引導。

四是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規模小、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不高,面臨融資難、人才缺、土地緊張等困境,急需國家出台相關政策給予扶持。五是如不妥善處理好農民工失業返鄉後的培訓、就業、社保轉移接續、隨返子女入學、土地經營、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等相關問題,將不利於構建穩定和諧的社會關係。

四、對策建議

(一)精心組織,摸清工作實情。針對農民工返鄉趨勢增強的情況,團市委為及時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基本情況,深入鄉鎮、村社、車站等開展調查摸底,對返鄉農民工的動向、數量進行動態監測和登記造冊,做好同期對比分析,對出現的動態新情況及時向有關就業單位報告。同時,各級團組織深入鄉鎮、村社調查研究,召開返鄉農民工座談會,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動態情況,特別是技能、就業方面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為他們開展就業服務。

(二)加強培訓,提高職業技能。一是加大返鄉農民職業培訓力度。針對大多數返鄉農民工技能單一的特點,及時將職業培訓工作重心轉向返鄉農民工職業培訓,在團省委給南充市分配的第一季度培訓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增加4000人的培訓計劃,主要開展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以幫助返鄉農民工提高市場就業能力,增加技能儲備。二是積極開展返鄉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培訓。針對市場需求調整職業技能培訓結構,大力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品牌培訓”和“項目培訓”,積極落實培訓補貼,努力提高培訓後的轉移就業率。三是開展有針對性地創業培訓。組織有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在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四是加強擇業觀念教育。幫助返鄉農民工正確認識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積極主動投入到市場就業中去。

(三)開展監察,維護合法權益。加大維護農民工勞動權益工作力度,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嚴厲打擊侵害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的行為。重點是通過共青團的青年維權崗向全市外出務工青年給予幫助,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繼續加大“三法”宣傳和培訓力度,提高農民工和用人單位的勞動保障法律意識,努力把青年農民維權工作落到實處。

團市委的工作人員在團省委發佈的《關於集中力量做好農村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和信息服務工作的通知》的指導之下,深入鄉鎮調研,大量收集信息,得到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通過仔細分析,認真思考得出以上調研彙報。南充團市委一定做好相關培訓工作,為返鄉青年農民工創造更加和諧的就業與生活環境。

返鄉調研報告10

當來勢洶洶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時,也隨着大中城市的一些企業關閉、停產或裁員,**省**市**縣外出務工婦女收拾好行囊一批批無奈地回到**,縣內的惠豐、樹人、金利達等一些企業因接不到訂單,也都先後遣散了離土不離鄉的務工婦女。為返鄉務工婦女找尋增收致富新出路,幫助她們應對金融危機,最終戰勝危機,成為**縣基層婦女組織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

一、基本狀況

**縣是農業大縣,20xx年外出務工人員達20.6萬人,其中婦女佔40.7%,隨着外出務工婦女陸續返鄉,**縣婦聯走近她們,和她們攀談、交流、溝通,初步瞭解到返鄉務工婦女的基本狀況。

1、心理壓力較大,思想包袱太重。夫妻雙雙因技能單一失去工作,回鄉的婦女感覺一籌莫展,想到孩子上學要用錢,老人生病要花錢,家中造房需大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給她們帶來的影響感到恐慌、害怕,特別是家中屬於自已耕作的土地已不能維持生計,對於年後工作生活無着落更是愁腸百結。

2、心態較為平和,已做好兩手準備。一部分集中在深圳、廣州、浙江的外資企業務工年輕的女性,金融危機讓她們失去了工作,現在回到家中,她們覺得可以藉機休整一下自己,她們相信危機只是暫時的,憑着自己有技術又年輕,一有機會再出去,找個工作不是很難。一些年齡較大婦女更是想得開,她們一致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對**們來説錢是少掙了,但是**縣農村人有糧食,家前屋後有菜園,“多錢多用,少錢少用,沒錢不用”,總能過下去,在外多年,也小有積蓄,孩子的教育費用不成問題,務工婦女回鄉了,最高興的是孩子,危機拉近了她們和孩子的距離,現在她們種着幾畝薄田,守着孩子,等危機過去,再另做打算。

3、心態積極,作出了重新選擇。有的回鄉婦女憑藉資金雄厚,技術過硬,門路廣,回鄉後,立即辦起了自己的手套廠、制線廠、勾織廠,把回鄉的一部分婦女吸納到自己的廠裏做工;有的回鄉婦女利用自己多年積蓄,在鄉鎮的主要街道購買店面,改行做起了生意;還有的回鄉婦女認準了設施栽培,動手在自己的.承包地裏建起了大棚,決心投身新農村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二、應對危機的打算

隨着金融危機的蔓延,還會有更多的外出務工婦女返鄉。做好返鄉務工婦女工作,是婦聯組織主動為黨和政府分憂的具體體現,是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十大”、省婦女“十一大”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縣婦聯組織必須履行的職責。20xx年,**縣婦聯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做好返鄉婦女工作。

(一)強化宣傳,做好返鄉務工婦女心理疏導工作

一是通過召開座談會、下發倡議書、出版報畫廊、利用電視廣播等形式,在返鄉務工婦女中大力宣傳,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金融危機的來臨只是經濟發展中暫時的困難,金融危機總會過去,要有信心面對危機,承受壓力,在危機中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發展。二是進村入户宣傳,新農村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女農民,返鄉務工婦女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返鄉務工婦女在新農村建設中大有作為。

(二)多策並舉,竭盡全力幫助返鄉務工婦女實現再就業

1.調查摸底訂措施。縣婦聯將對返鄉務工婦女進行一次入户家訪,逐一登記造冊,做到底數清楚、情況明晰、措施得力。根據摸底情況將返鄉務工婦女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尚未脱貧型,二是温飽型,三是小康型。針對返鄉務工婦女家庭經濟狀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對尚未脱貧的返鄉務工婦女,幫助她們與女企業家、女創業帶頭人和用工單位牽線搭橋,使她們早日實現再就業。第二步是對温飽型的返鄉務工婦女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技能培訓和崗位服務,引導幫助她們在社區公益性崗位、家政服務和手工編織等領域實現就業。第三步是對小康型的返鄉務工婦女,有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的,婦聯竭盡所能為其協調土地、貸款、技術等方面的問題,使她們返鄉創業的同時帶動本鄉婦女就業。

2、對接企業保輸出。一方面,應崑山厚實製衣有限公司邀請,**縣婦聯組織專人對該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對該公司提供給員工的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勞動保障都比較滿意,崑山厚實製衣有限公司春節前來**縣招收員工。1月16日至19日,崑山厚實製衣將在**縣開展招聘會,這樣,可以讓部分急於外出務工的婦女吃下一顆定心丸。另一方面,針對返鄉務工婦女的意願,縣婦聯與縣內的天長地久、環亞、伊人等一些私營企業進行溝通協商,讓私營企業增崗增位,幫助返鄉務工婦女實現再就業。

3、月嫂培訓創品牌。多年來,家政月嫂培訓是**縣婦聯幫助婦女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至03年以來,**縣婦聯已陸續向各大中型城市輸送家政月嫂近萬名,現階段金融危機對家政月嫂市場衝擊力較小,家政月嫂市場有着廣闊的前景,09年**縣婦聯將加大家政月嫂培訓力度,為返鄉婦女再就業創設更多的崗位。

4、syb培訓助創業。20xx年,**縣婦聯將加大創業培訓規模和扶持力度,對有創業願望的返鄉務工婦女進行syb的培訓,幫助她們掌握創業的的步驟,儘快提高她們的創業技能。

(三)解放思想,引領返鄉務工婦女發展設施栽培生產

近年來,**縣縣委縣政府以強力推進實施栽培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20xx年,實施栽培實現全縣農業人口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xx年,**縣新擴實施栽培5萬畝,在金融危機特殊背景下,引導返鄉務工婦女投身新一輪實施栽培發展熱潮,是婦聯在黨政所急、返鄉務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的結合點上,找準的工作作力點。返鄉務工婦女發展實施栽培經濟上有基礎,缺的是實施栽培技術。**縣婦聯要排定計劃,加緊培訓,讓返鄉務工婦女快速掌握實施栽培新實施、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讓返鄉務工婦女在發展實施栽培中早日獲得豐厚的回報,為**縣高效農業向規模化、特色化、市場化邁進作出她們應有的貢獻。

返鄉調研報告11

為及時瞭解調查春節前農民工返鄉的情況,我單位及時對我區重點企業用工情況及農民工返鄉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回訪,總體來看,全區重點企業用工穩定,通過調查統計,農民工返鄉出現以下幾個方面新情況和新問題:

一、農民工返鄉情況及問題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比例較低。我局工作人員運用信息監測平台跟蹤相關數據變化情況。宿豫區現有人口48.38萬人,勞動力20.1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18.3萬人。今年以來,一季度我區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為2800人,二季度我區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為3900人,三季度我區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為5100人。四季度我區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為6900人。每個季度農村勞動力人數都有所增加,但農村勞動力返鄉創業比例較低。新莊鎮勞保所工作人員李剛介紹道:“我們鄉鎮農民工外出打工返鄉基本上沒有創業的,創業需要本錢,農民工創業不現實。”

(二)就近就業趨勢不太明顯。關廟鎮長興村會計説道:“我們這裏地處蘇北地區,村裏凡是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文化水平不高,也沒有什麼手藝,基本上不會去周邊工廠上班的,而且我們這邊工資不高。我們村裏人都外出去蘇州,上海打工居多。”

(三)短工化趨勢一直存在。電話調查了50名農民工,有43名農民工選擇打短工。曾經做過農民工新莊鎮朱林圩村蔣斯剛解釋道:“做長期工的話,工地壓工資,一壓就是壓半年。遇到要小孩學費、家裏要生活費,手裏也沒有錢給。不如做短工,工資現結,隨走隨清,工資還高。像我是幹瓦工的,做短工的話,是按計件給錢,短工一天四百到五百的樣子。”

二、原因分析

通過走訪、電話調研等形式,現將原因分析如下:

(一)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缺乏資金是農民工返鄉創業面臨的首要困難。一方面是個人收入不足,難以支付創業所需費用。另一方面是企業流動資金不足。企業辦起來了,卻因缺少流動資金而運轉困難。

(二)我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人均工資不高,導致農民工更傾向於去蘇南、上海、浙江等地打工,人工待遇高。所以無農民工返鄉潮。

(三)選擇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就業技能薄弱,達不到周邊工廠企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導致就近就業趨勢不太明顯。

(四)短工化趨勢明顯的原因在於:農民工家裏都會種上幾畝田地,田裏的莊稼要收的時候,他們還要請長假回家收莊稼,不如選擇打短工這種來去自由的工作。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惠農政策支持力度,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更好的硬件環境。

做好基礎設施的升級,為農民工減輕創業壓力。在税收方面,地方政府為返鄉農民工創業企業提供鼓勵發展的政策,如減免税收等,積極引導和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業資金的缺乏始終是農民工創業的短板。構建多層次新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好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作用。引導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羣團組織、社會投資人等以多種方式向各類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打破農民工返鄉創業者融資瓶頸。

(二)支持和鼓勵農民工返鄉自主創業,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推動農村經濟再增長。

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氛圍。促進返鄉農民創業。對農村裏出現的成功創業典型和有影響力的創業起家的農村企業進行廣泛宣傳,在電視台開闢創業專欄,在廣播電台開闢創業專題講座,邀請創業專家和成功創業的典型講述和傳授創業成功經驗,帶動更多的農民工積極返鄉創業。

(三)做好創業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工作。

農村勞動者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專門技能,達不到城鎮經濟發展和加工製造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針對於此類問題,把就業技能培訓作為提升就業質量的重要抓手,依託各類培訓機構開展針對性培訓,突出實用技能培訓;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提升創業培訓成效,增強農民工技能水平提升,增強農民工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儘可能讓農村勞動者就地就業就業。

返鄉調研報告12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縣雖未出現大批外出農民工集中返鄉的情況,但隨着金融危機的延續,返鄉農民工也大量增多,增加了全縣的就業壓力。對此,**縣及時啟動了形式多樣的“暖冬行動”,構築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綠色通道,有針對性的提出瞭解決的措施,並認真做好返鄉迴流農民工的各項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一、迴流返鄉情況

二、積極應對危機促進就業措施

(一)摸清底數,建立台帳。一是建立了縣、鎮、村三級聯動,做好返鄉農民工情況統計調查,並實行旬報制度。二是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動態監測管理。三是以鎮鄉為單位召開返鄉農民工座談會,掌握返鄉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等基礎信息,建立了返鄉農民工人員基礎台帳,做到對返鄉農民工收入狀況、家庭情況、就業意向、技術素質、安置去向“五清楚”,為推進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提供培訓、促進就業。一方面組織開展技能培訓,通過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和技能,掌握“一技之長”,增強就業能力。充分發揮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再就業培訓”等現有培訓資源,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培訓,建立培訓與就業掛鈎的機制,現已培訓農村勞動者2413人。另一方面鼓勵返鄉人員參加創業培訓。將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納入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範圍,按規定享受免費創業培訓,通過創業培訓,幫助返鄉農民工增強創業信心,強化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現有17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了創業培訓。

(三)“三送”到家,春暖人心。春節期間,組織開展了以“送崗位、送培訓、送健康”為主要內容的關愛返鄉民工專項行動。專門製作發放了5000個裝有崗位卡

、培訓卡、健康卡的“關愛返鄉民工春節禮包”,使廣大返鄉民工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之情。通過此次活動,把3000多個崗位送到了返鄉農民工的手中,使1050名返鄉農民工在家門口輕鬆地找到了工作。

三、農民工創業措施

(一)組建創業工作機構,指導和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的領導,**縣調整了農村勞動力開發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全縣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工作,並將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作為發展勞務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定期督查考核。縣勞動保障、發展改革、建設規劃、土地管理、農委、商委、科技、財政、衞生、金融、工商、税務、扶貧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加強督查,形成合力,確保涉及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各鎮鄉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加強工作力量,積極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指導、協調工作。

(二)規劃創業基地,出台優惠政策,構築平台“引鳳還巢”。

在**工業園區內建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各鎮鄉在規劃小城鎮建設中預留部分土地用於農民工返鄉創業,集中打造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和“創業超市”,引導返鄉創業農民工集中經營、聚集發展。把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招商引資範圍,與外地客商享受同樣的優惠政策,進入園區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享受園區的所有優惠政策。具體享受的優惠政策為:一是對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企業,在登記註冊後,3年內按規定繳納的企業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財政部門安排返還給企業,支持企業進一步發展;二是對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税的起徵點,對不徵營業税、增值税且經調查核實無應納税所得的,不徵收個人所得税;三是支持返鄉創業農民工從事個體經營,年內現行政策規定應繳納的各項地方行政事業

(三)設立專項經費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小額擔保貸款實施力度,將貸款對象擴大到返鄉農民工,貸款額度個人貸款擴大到5萬元,並對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貸款額度擴大到80萬元,並享受80%貸款貼息的政策優惠。

(四)依託創業培訓為創業者提供智力支持

依託syb創業培訓項目,對有培訓需求和創業願望的人員大力開展創業培訓,以此來提高創業人員的素質,使廣大創業者不僅想創業、敢創業,還要能創業、會創業、創成業。截止目前,已成功開辦7個班170人創業培訓,其中80人正在籌備創業,計劃吸納600人就業。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立足本地資源,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引導他們搞大棚蔬菜、西瓜,開辦養豬、雞、鴨、羊、魚、蠶等農村服務項目養殖場,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目前,已有10家大棚、33個養殖場誕生,共解決400餘名返鄉農民工就業。

四、加強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建議

(一)加強統計調查。落實好統計旬報制度,強化統計責任,深入基層,對返鄉農民工建立台帳,實行動態統計。全面掌握年齡結構、技能專長、就業需求等信息,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信息庫,實行分類管理,提高工作的針對性。

(二)開展就業援助。一是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返鄉農民工納入免費服務範圍,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的“一站式”就業服務。二是把返鄉農民工中的轉移就業困難户納入就業援助對象。三是以“三送”活動為契機,把崗位、政策、培訓及時送到返鄉農民工家門口。四是廣泛收集縣內外用工信息,適時舉辦專場招聘會,搭建勞動力市場供求平台,有效促進返鄉農民工再就業。

(三)開拓就業市場。按照“外拓市場、內挖潛力”的思路,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工再就業。對外,充分發揮勞務部門、中介組織和勞務經紀人作用,支持他們分赴全國用工輸入地,收集用工需求信息,開拓新的就業崗位,幫助有外出意願的返鄉農民工再次外出就業。對內,深挖就業潛力,在新農村建設、民生工程建設等項目中,安排返鄉農民工就業。

(四)加強技能培訓。按照“眼前抓就業,長遠樹品牌”的思路開展培訓工作。結合返鄉農民工意願和需求,抓好分類培訓。對技能水平不高、希望繼續外出務工的,着重在提高技能水平上下功夫;對於具備創業條件、有志回鄉創業的,抓好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能力;對年齡偏大、不願外出的,可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和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提高生產技能,增強其增收的能力。鼓勵本地企業開展員工在崗培訓,實現減產不裁員,為經濟復甦提前儲備競爭能力。

(五)抓好返鄉創業。認真貫徹落實各項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有經濟、有技術、有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對有創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在項目推介、税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方面提供幫助。鼓勵引導返鄉農民工成功實現創業,以帶動更多的富餘勞動力實現就業。

返鄉調研報告13

近年來,崇信縣高度重視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不斷強化返鄉創業就業服務,充分激發他們對建設家鄉的熱情,全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穩步推進。近期,結合全縣精準扶貧工作,通過相關統計數據分析和對農民工的情況調查,總結出了一些促進我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具體想法和建議。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和特點

(一)基本情況

崇信縣是一個農業縣,轄2鄉4鎮2個工業園區,人口1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18萬人。農村勞動年齡人口約5萬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3萬人,全縣累計返鄉農民工近11000人,返鄉農民工佔常年外出農民工總數的50%。其中,實現自主創業的農民工6000多人,主要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個體經營等形式實現創業就業。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特點分析

1、返鄉創業主體多為中青年羣體。這個年齡階段的農民工經過多年的打拼磨練,積累了相當的富餘資金,且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工作技術上游刃有餘,人際關係和社交網絡上如魚得水。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經過在外的歷練不再保守落後,他們有勇立潮頭自主創業的意向。當他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有足夠的創業條件,有完善的創業基礎,有良好的創業環境時,返鄉創業便順然誕生。返鄉創業人員中湧現出的創業明星如柏樹鎮的謝月林、銅城工業園區杜銀祥、黃寨鎮馬寨村的高昕等人,在外打工一些年後,觀念認識和經驗、技術的積累都達到一定程度,同時有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因素,他們便回鄉創業,投入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創辦建材生產企業、種植養殖合作社、職業培訓學校等,安置和帶動縣內富餘農村勞動力就近創業,發揮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2、返鄉創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結構單一。從全縣返鄉創業者建辦實體看,企業多是小規模企業,主要依靠自有結餘資金,親朋好友幫扶資金,投資10—50萬元的較多。在縣內建辦的自己的企業及實體店20xx多户,比如從事種植、養殖行業的返鄉農民工在發展結構上相對比較單純,所以創業成功率還有優勢,真真在發展前途上下功夫,還能形成更多的規模。

3、返鄉創業經濟效益明顯,但穩定性差。大多返鄉農民工文化程度雖比一般農民高,但大多也都是初高中畢業的低學歷,只有打工經歷,掌握的多是生產技術,沒有受過相應的專門創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存在一定盲目性,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以及防備風險的能力比較欠缺、在企業管理上更是缺乏,造成在自主創業初期雖然經濟效益明顯,但穩定性較差,堅持發展潛力不足。一些返鄉自主創業的農民工,起初年均收入在5—10萬之間,時間一般為2—3年,但也不乏成功創業者,收入能夠達到20—30萬左右,與外出務工收入和本地就業相比,收入偏高。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原因及近年來措施成效

(一)原因分析。

大部分農民工返鄉,選擇在家鄉就業的原因大體分為四類:一是因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人照料,放棄外出打工機會,以方便照顧家庭選擇回鄉就業;二是因為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文化水平偏低,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用工需要,導致農民工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大批農民工因找不到崗位而返鄉。三是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地方創業環境不斷改善,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提供了吸納空間。四是有一批長久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通過打拼,掌握了一定技術,有着收入頗豐的資金積累。目前,本縣務工工資水平雖比外面發達省市、地區平均低300—500元,但扣除外出就業的交通、房租等成本,當地務工的實際收入水平與外出就業基本相當。

(二)近年來的措施成效

1、完善政策機制。近年來,崇信縣委、政府堅持把加快推進全民創業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事來抓,為返鄉創業搭建平台,壯大了縣域經濟實力、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先後出台了關於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了各鄉鎮(區)的工作目標任務,要求縣婦聯、縣總工會、縣人社局、縣有關金融機構等部門整合資源抓好政策的.落實和工作的開展,各部門結合實際,提供了共多項優先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各鄉鎮(區)結合項目實施作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規劃,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人數佔有勞動力的農民工人數的20%以上,全縣已掀起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潮。

2、強化典型帶動。各鄉鎮(區)結合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都培植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示範户,示範户的種類主要是結合縣扶貧辦項目、縣農牧局種養項目發展種養的大户;比如黃花鄉涼水泉村的致富女能人袁佔梅帶動羣眾創辦了涼水泉榮盛養殖園、高年養殖園,在她的帶動下,近年來,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984元。她曾先後榮獲“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甘肅省勞動模範”、全省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女能手等多項榮譽。手工製造企業、服務業示範户以樑小紅為代表成立了公劉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以傳播手工刺繡編織技藝、培養優秀文化傳承人才為目的,着力於傳統手工刺繡、編織等作品的研發與創新,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與提高,打造突出崇信傳統刺繡編織文化的精品力作,讓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的愛好者更多的瞭解崇信公劉農耕文化和民俗藝術,實現創業願望和夢想, 這些典型示範户充分發揮了吸引和接納農民工創業就業的作用。

3、部門協作推動。出台優先優惠政策的相關職能部門及負責項目審批的服務部門深入到各鄉鎮(區)主動對接,尋找工作的重點,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服務,縣人社局、農牧局結合精準扶貧在各鄉鎮的協作支持下,大力抓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素質促增收,緊緊圍繞果樹工、電焊工、餐廳服務、牛肉拉麪等多種農民實用工種集中培訓,截至目前共有6624農民工參加了技能培訓,為返鄉農民工創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扶持政策有待加快落實。優先優惠政策的對接難。已經出台的優先優惠政策,但真的要享受政策的優先優惠,在加強辦事程序上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民工在申請享受和辦理落實上較難。

(二)創業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不暢。返鄉創業者的初期投資大多靠外出務工積累的資金,資金量不大,創業時缺乏通盤考慮,一次性投入到項目中去,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缺乏後續資金和防備風險的能力。還因受限金融體制、企業規模、信用條件等因素的制約,返鄉創業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十分困難,只有靠高息民間借貸輸入企業維護生產和再生產的“血液”,成本高、負擔重,有時因資金短缺,痛失不少好的商機,資金問題成為返鄉創業者創辦企業難以持續發展的瓶頸。

返鄉調研報告14

“一別家鄉十數年,家鄉盛景在眼前。今日返鄉有一願,激情創業寫新篇。”這是XX縣李恆鎮外出務工人員繆繼高返鄉後寫的一首小詩。20xx年6月,在該縣李恆鎮工業集裏區,一個佔地面積10畝、10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繆繼高返鄉後投資1500萬元興建的吉高汽車配件廠。像繆繼高這樣,近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逐年增多,創業帶動就業促進農民致富已成為XX市的新亮點,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

本世紀初,XX市農村勞動力轉移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致富農民、富裕農村、為地方培養產業工人的重要舉措擺上議事日程,勞務輸出工作得到突飛猛進發展,到 20xx年,全市農村勞動力異地轉移人數達109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3%。20xx年以來,隨着全市全民創業戰略的大力實施,昔日的外出務工人員自帶資金、技術、項目、信息、市場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一批接一批地回到了家鄉,創辦企業、興建市場,湧現出一大批“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成為潮流。至 20xx年末,全市鄉村勞動力214萬人,在外務工65萬人,返鄉創業1.37萬人,投入固定資產51.6億元,年產值540億元,上繳税金21億元。

(一)強化政策扶持,返鄉創業激勵機制形成。XX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在市場準入、證照辦理、創業場地、信貸支持、用水用電、税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培訓、子女就學等方面實施政策傾斜,給予獎勵和扶持,降低創業成本,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並促進其成功創業。XX縣青伊湖鎮農民武榮,20xx年12月返鄉後創立菁伊湖木業,20xx年4月投產,租用土地50畝,鎮政府按每畝200元給予土地租金補貼,20xx年企業貸款800萬元,上交税收70餘萬元,政府以獎勵的形式,給予貸款補貼30萬元,鎮財政出資8萬元為企業無償架設了變壓器,縣財政還給予研發經費5萬元。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20xx年產值已達8000萬元,帶動當地勞動力220人就業,人均月工資3300元。

(二)強化宣傳引導,返鄉創業輿論氛圍濃厚。各地採取外出慰問、回鄉懇談、信函聯絡、典型引導等多種方式,經常與外出務工人員敍鄉情、聯友情、增親情,介紹當地創業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同時,各新聞媒體、網絡平台、服務機構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通過典型引導、創業信息發佈、創業政策宣傳等形式,營造深厚的返鄉創業輿論環境。20xx年春節期間,全市以“春風行動”為契機,開展了《致返鄉創業人員一封信》、創業成果展和創業成功人員巡迴演講等活動,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XX縣在所有鄉鎮懸掛、張貼、印製宣傳返鄉創業標語,在縣廣播電台開設“全民創業書記談”、“創業富民大家談”、 “創業之路”等專欄,介紹返鄉創業經驗,交流返鄉創業體會。春節前夕,該縣專門組織人員到蘇南務工人員集裏地開展返鄉創業宣傳活動,發佈家鄉創業政策及信息;XX縣組織返鄉創業成果展覽6場、創業宣傳活動10次,參與人數20餘萬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全市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2101 人,帶動就業18673人。

(三)強化載體建設,返鄉創業服務質量提高。近年來,XX市不斷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市、縣(區)都建立了創業指導服務裏心、鄉鎮(街道)有創業服務所、村(社區)建立了創業服務站,切實為返鄉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專家指導、項目推介、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小額貸款、全程跟蹤” 等多層次的指導與服務。全面實施“四證一體”“一站式”創業服務模式,實行“一窗受理,分別審批”制度,即申請人將所需材料交由政府服務裏心一個窗口後,由窗口人員負責向有關部門傳遞審批,再由窗口人員統一收集,申請人只需到這個窗口就可以拿齊所有創業所需的證照。切實加強創業能力培訓,不斷提高創業培訓成功率。20xx年,全市經過認定的創業定點培訓機構達16家,擁有創業培訓資質的教師75人,全年共開展返鄉創業培訓8166人次,培訓後創業成功率達到62%。XX縣每個鄉鎮都建立了5個以上創業現場教學點,一對一開展創業培訓。該縣還組建了40多人的創業講師團,定期送服務到村、到組、到農户家門。

二、“百花盛開”,返鄉創業形式多樣各領風騷

(一)獨資式。據統計,XX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獨資創辦企業數量佔所有返鄉創業總量的75%以上,佔居返鄉創業大半江山。XX縣莊圩鄉女青年鄭紅梅,1983 年到上海服裝廠、織布廠等企業務工,20xx年5月,她回鄉後用掙來的15萬元投資辦起了自行車條帽廠,用工30多人,當年創產值10餘萬元,創社會效益 7萬元。在宿遷,像鄭紅梅這樣返鄉後靠自己的雙手獨資辦企業的還有很多。

(二)合資式。相對於獨資來説,合資更是許多返鄉創業人員最初創業的最佳選擇。因為辦一個企業需要很多資金,一下子拿那麼多錢畢竟不容易。XX縣錢集鎮效佐村陳莊組唐海軍20xx年返鄉後,和XX市淮安區車橋鎮倪震一起,共同投資20萬元,創辦了沭陽龍睿油脂加工有限公司,如今,他們二人創辦的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固定資產達20xx萬元以上、利税2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

(三)聯營式。聯營式創業是指創業者通過務工期間和企業建立的良好關係,返鄉後專門為該企業加工配套產品或我生產你銷售等方式創辦的企業。XX區大興鎮集東居委會第一居民小組的徐宏衞,1995年到常州務工,由於他工作勤奮,老總把他從分廠調到深圳電子元件廠負責管理工作,不久又升任副廠長。一天,他對廠長説,能不能把你的電子原材料給我發過去,我在宿遷老家為你搞加工?老闆考慮不久,就同意了他的請求。20xx年,徐宏衞回鄉在宿遷辦起了電子元件廠。從此,雙方配合非常默契。這種為外地搞來料加工創辦的企業,負擔不是很重,效益也可觀,比較深受本錢不多的創業者歡迎。

(四)股份制。受傳統經營理念影響,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後以股份制形式創業並不多,有的也只是在土地流轉後,一些公司大户以土地帶人入股的形式出現。XX區龍河鎮朱大興村蔡蘇圩,20xx年返鄉後成立了“XX市將軍令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7位農户入股經營,採取的是“合作社+基地+農户”經營模式,苗木種植面積近100畝,資產價值超過100萬元,户均年收益在10萬元以上。

三、“引領潮流”,返鄉創業對當地經濟社會影響深遠

創造歷史,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亮點,而且對提高農民素質,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取得了巨大推動作用,也為加快城鄉統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XX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703元,比上年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809元,增長13.3%,對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6.6%。

(一)拉動了農村就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直接為當地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加快他農民就地就近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XX縣紮下鎮曹沛,20xx年回鄉後創辦了沭陽樂紡服飾有限公司,擁有10條服裝生產流水線,解決了當地25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XX縣王集鎮武集村劉銀春,1998年到蘭州務工,20xx年底返鄉創業,開辦了泗陽江南樂坊音樂主題餐吧,帶動就業127人,充分體現了就業倍增效應。XX縣龍集鎮龍集村六組張靜,20xx年初返鄉,在龍集鎮工業集裏區創辦了XX市創新塑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箱包、紡織袋、手提袋,帶動農村大齡勞動力150人就業,其裏貧困勞動力94人,使部分不能離家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二)增加了農民收入。返鄉創業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徑,據測算,返鄉創業帶動就業人均月工資在2300元左右。XX區羅圩鄉武圩村陸汽啟,返鄉後創辦了雙洋帽業,吸納羅圩鄉40個勞動力,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該區龍河鎮龍集居新東組陳建堂20xx年返鄉創業,承包村裏130畝土地栽種葡萄,本村農民在忙完自己農活後都可以幫他栽種葡萄,每人每天收入在60元左右,農忙農閒都有錢賺。

(三)促進了結構調整。多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結合本地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拉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到20xx年調整為13.8: 47.8:38.4,一產比重降低33.9個百分點,二產和三產比重分別提高17個和16.9個百分點,由傳統的“一二三”結構調整為“二三一”結構。XX縣萬匹鄉丁蔣村丁書良返鄉後從事反季節大棚蔬菜種植,受他的影響,該村從事蔬菜大棚種植家庭逐年增加,全村8成以上土地不再種植傳統農作物。XX區順河鎮陸槽坊村農民姜繼武返鄉後承包300多畝土地從事泥鰍、蓮藕、茭白和水蛭生產,年純收入100餘萬元,當地村民看到實惠後紛紛效仿,同村沈軍、胡為月、劉殿才等村民也都加入到水產養殖行列裏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基本形成。該區返鄉人員石良辰,在宿豫商貿城創辦了網上商城和速購快遞公司,形成網購與物流一體化,帶動了宿豫整個物流業飛速發展。

(四)豐富了人民生活。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物質生活。返鄉創業農民利用外出務工時學到的技術和手頭積累的資金返鄉後,有的承包荒山種植水果,有的利用河堤飼養家禽、牛羊;有的投資農村客貨運輸、開辦建材商場;有的辦起小超市、小餐館;有的種植藥材、反季節蔬菜、發展高效農業……補充和豐富了城鄉人民生活。XX縣半城鎮返鄉創業農民李磊在縣、鎮兩級政府支持下,創辦了春蕾採摘園,主要種植桃子、棗子、無花果、西瓜等果蔬,形成城鄉旅遊、採摘、休閒一體的服務產業。另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外出打工農民多數都是受過一定文化教育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他們在城市打工的過程裏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接受了城市文明的薰陶,而返鄉創業恰恰是其裏一部分優秀者又回到了農村,同時也帶回了都市文明和現代生活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人力資本有了新的提高,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農民的精神文明和生存質量逐步得到改變。

(五)形成了一批典型。近年來,XX市許多農民工返鄉創業逐漸由小變大、由弱到強,在當地影響較大,已成為農村致富的`領頭雁。XX縣每季度都要評選一批“十大創業明星”、每年評選“十大創業先鋒”,並把這些報效家鄉創業者的巨幅照片掛在縣政務服務裏心,讓前來辦事的人都能看到;XX縣的魏琴、孫衞軍、王維、謝衞國、朱凌瑞等10人被評為該縣20xx年度“十佳激情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有功得到標榜和激勵。返鄉創業農民不僅自己富裕,還不忘帶領羣眾共同致富,得到了羣眾的充分肯定,有的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有的被作為村級後備幹部,還有的被授予多項榮譽。XX縣八集鄉大石渡村韋莊組韋紅,20xx年到無錫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務工,20xx年回鄉,在八集鄉工業園區創辦了江蘇東傑環保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佔地33500平方米,有員工380人,從 20xx年起,她先後被評為“XX縣鳳還巢明星企業代表”、“十佳創業之星”、縣“三八紅旗手”、“十大傑出青年”,20xx年入選市人大代表。

(六)擔當了社會責任。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渠道,還主動為鄉村架橋鋪路,捐資扶弱濟貧,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20xx 年,全市返鄉創業企業為公益及社會事業支出達5.6億元,全市人均96元。XX縣錢集鎮效佐村唐海軍返鄉辦廠賺錢後,每年都要為全村農民繳納100元/人的醫療保險費,村裏路燈用電費用全部由他支付。XX縣朱湖鎮黃圩村三組返鄉創業人員陳軍,返鄉後創辦了XX市羽鼎火鍋爐具有限公司,20xx年,他個人出資18萬元為村裏修建了一條寬3米、長270米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該縣上塘鎮返鄉人員周光君,20xx年返鄉創辦了華晶工貿有限公司後,年年都向上塘鎮養老院、上塘裏心國小捐贈物資,全額資助10名生活困難的學生學費和生活費,20xx年教師節,他還向上塘鎮裏心國小捐贈10000元,用於獎勵品嚐兼優的學生和優秀的基層教師。

(七)加快了城鎮建設。返鄉創業人員大多將創業地點選在交通便利、經濟活動比較集裏的小城鎮或工業集裏區,因此,一大批返鄉創業人員在小城鎮購買了房子,在小城鎮安了家落了户,加快了農民向小城鎮集裏的進程,實現了一種最低成本的城鎮化擴張,從而帶動了小城鎮建設向新的、更高層次發展。XX縣華衝鎮返鄉創業 136人,其裏在小城鎮創業的佔55%,在本村創業的佔40%;XX區返鄉創業隊伍裏,在小城鎮及市區創業的農民佔79.8%。XX縣斐圩鎮農民莊巍,在鎮工業園興建4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創辦了XX縣莊巍食品廠,目前,莊巍全家已經到鎮上居住,有了自己的商品房和車子。XX市XX區屠園鄉農民伏美紅,20xx年春節期間返鄉後創辦了XX區屠園鄉騰飛電器廠,她全家也從農村般到了鎮上。

分頁閲讀第1頁: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第2頁: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返鄉創業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從統計情況來看,XX市返鄉創業平均固定資產投入僅37.66萬元,可以看出,初始創辦的基本都是小微企業,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生產崗位和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層次較低,市場競爭能力較弱。

(二)融資成為制約創業的首要因素。外出務工人員靠務工積累起來的資金不會太多,對於創辦企業、搞生產性經營所需資金額來説,往往在創業初始階段就已耗盡,有的只能通過向親友借貸。許多人寧願向社會高利息籌集資金,也不願意去銀行貸款,因為銀行貸款手續繁瑣,時間較長,而且擔保人難找。資金缺乏,貸款困難,已成為制約返鄉創業的瓶頸。

(三)創業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應有盡有,力度也很大,但是由於宣傳不到位,有的創業者還不知道政策;有的雖然知道政策,但由於缺乏具體操作辦法,導致創業者不知道找哪個部門、需要提供什麼材料才能享受到政策;另外,部門之間踢皮球的現象還依然存在。

(四)基礎設施建設不適應創業發展需要。農民工回鄉創業一般都在集鎮或工業園區,但是由於一些地方經濟薄弱,小城鎮建設滯後,導致返鄉人員創業成本增加,如建設廠房、架橋鋪路、輸電引水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時間和精力。同時小城鎮的通信、交通、金融、能源等配套設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也給返鄉創業和發展帶來了不少麻煩。

五、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建議及對策

(一)主動把政策送到返鄉創業者手裏。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各級創業服務機構,要全面掌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情況,並根據他們不同創業階段發展和需求,及時將各項扶持政策送到他們手裏,給予場租、税費、用水用電減免,發放創業帶動就業獎勵資金,降低創業成本,扶持創業成功。

(二)下大力氣解決創業融資難題。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斷提高他們創業的規模和層次,關鍵在資金。在今年的亞洲博鰲論壇上,眾多人士提到,裏國小微企業佔企業總數的60%以上,但50%以上的小微企業都存在融資問題。因此,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創辦的小企業,要根據其初始創業和創業發展階段的具體情況,分別給予不同的財政與信貸支持。要將小額擔保貸款擴大到所有創業者,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門檻和環節,減少手續和時間。要研究解決創業融資難題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緩解創業者對資金的實際渴求。

(三)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把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納入小城鎮建設規劃,切實抓好小城鎮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工業集裏區和市場建設,使之承載創業項目的能力不斷增強,減輕創業者輔助投資的壓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農民工創業園,給予各項優惠政策,不斷提高政府對返鄉創業的政策與信息導向性和創業成功率。

(四)切實做好創業各項服務工作。要經常徵集、評選、發佈適合返鄉人員創業的項目,從項目支持上為返鄉創業人員興辦企業或經濟實體創造條件。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入駐基地的返鄉人員創業提供各種條件和便利。有針對性地強化創業能力培訓,提高返鄉人員創業能力和水平。加強各級創業服務機構建設,組建一批服務創業的專家志願團,一對一的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全程服務。

(五)營造有利於返鄉創業的輿論環境。要通過發放返鄉創業宣傳材料、手機短信、到外出務工人員集裏地慰問座談、返鄉創業典型介紹等形式,啟發他們返鄉創業意識,鼓勵和引導他們返鄉創業。各級新聞媒體、網絡、服務機構要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公開兑現創業扶持政策和承諾服務內容,大力營造崇尚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與氛圍。

返鄉調研報告15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沿海發達地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外向型企業被迫停產、破產或大量裁員,造成大批農民工陸續返鄉。**是一個農業大市,是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的勞務輸出大市,也經受着農民工返鄉大潮的衝擊,如何緩解農民工返鄉帶來的社會壓力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一、全市返鄉農民工基本情況

1.基本概況。2008年,**市外出務工人數為132.3萬人,年前農民工返鄉人員達50.56萬人,佔38.2%。截至2 009年2月5日,全市再度外出務工人員34.05萬人,失業返鄉農民工在家待業人數達16.51萬人,佔12.5%。

2.返鄉原因。根據在常寧市泥潭鄉的抽樣調查統計,農民工返鄉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世界金融風暴返鄉。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沿海地區出口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出口受到限制,經濟不景氣,導致企業停產、轉產、降薪、裁員,造成一些農民工提前返鄉,佔全鄉返鄉農民工總數的75%。二是受中央惠農政策影響。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如新的糧食收購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對農民工返鄉具有吸引力,佔全鄉返鄉農民工全總人數12%。

3.返鄉動態。調查發現,目前在家待業的返鄉農民工主要動向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在家務農。這批農民工約佔58%。二是再次就業。這類人約佔12%。基本上都是希望接受駕駛、電腦、焊工、電工、烹飪、旅遊、酒店服務等培訓後等待機會再次外出到內陸地區或本地企業務工就業。三是回鄉創業。這類人約佔15%。其中不少人憑藉資金、信息等優勢,發展規模經營、從事農產品流通等。

二、農民工返鄉帶來的社會壓力分析

儘管農民工經過城市工作與生活的洗禮,學到了先進的理念、經驗、技術,帶回了多年積攢的資金,是家鄉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但仍給**帶來了不可忽視的社會壓力。

1.經濟發展壓力。一是直接導致農民減收。農民工非正常返鄉在短期內經濟增收受到影響,各地勞務收入大幅減少。二是給本地資源和環境帶來壓力。人口與資源、經濟匹配不當,多項承載力相對不足,將構成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負擔。三是影響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有效實施。從短期來看,農民工返鄉帶回了少數資金,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然而,農民工難於就業導致減收必然減弱消費需求,從而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四是制約了農業規模經營。原來將土地長期租賃給他人的農民工,現在回家要依靠土地來生活,從而影響了農村土地的加速流轉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2.社會穩定壓力。一是心理失衡帶來的社會壓力。無奈返鄉的農民工自尊心受到傷害,有可能演變成心理疾病,導致過激行為,宣泄對社會的不滿。二是價值認同帶來的社會壓力。很多農民工因長期生活在城市,一旦回到較落後的農村,可能會心情浮躁,滋事生非。三是不排除返鄉農民工在沿海發達地區染上一些不良習氣,隨着返鄉將影響社會風氣。

3.民主建設壓力。一是民主化進程的差異對執政能力提出的挑戰。長期在外的農民工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知識和法律知識,對民權的要求也較高。如果基層幹部依然實施簡單粗放的工作作風,就容易造成農民的牴觸、對立情緒。二是長期積累的潛在問題對執政能力提出的挑戰。農民工回鄉後,對於農村容易出現的土地、山林邊界權屬爭端等問題必將引起關注和重視,從而考驗基層幹部的執政能力,必須有心理準備和應對方案。三是維穩治安對執政能力提出的挑戰。不排除有些農民工蓄意製造事端,或染有、吸毒等陋習,從而滋生一些危害社會安定的行為,這對維護社會穩定提出嚴峻挑戰。四是農民工的更高期望對執政能力提出的挑戰。越是有見識的農民工,對於地方政府的期待和要求就越高。如果地方幹部的能力和管理水平達不到農民工的期望,其管理權威必將大打折扣,並伴隨產生執行不力等諸多問題。

三、因勢利導將農民工返鄉帶來的社會“壓力”轉換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力”

儘管農民工返鄉將帶來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困難和壓力,但是,只要措施得力,因勢利導,完全可以將返鄉農民工轉換成為當地就業創業和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1.完善機制,構建返鄉農民工幫扶體系。

(1)建立監測機制,掌握農民工返鄉的形勢和動態。由勞動就業部門牽頭,組織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及時做好返鄉農民工的登記、摸底和就業需求信息,並就返鄉潮的當期狀態、趨勢及可能給社會治安帶來的問題定期報告。

(2)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返鄉農民工的社會競爭力。調查顯示,在返鄉人員中,參加各類培訓的僅佔14.6%,因此,培訓農民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要整合教育、農業、扶貧、勞動和社保等相關部門的資源、資金,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儘快建立健全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培訓體系,加大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訓的鼓勵支持力度,提高農民工的就業技能和創業成功率。要認真分析預測經濟復甦後的市場及返鄉農民工的共性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技術含量高的長線專業培訓。尤其要圍繞發展一村一品、建設現代農業的現實需要,積極做好糧食增產增效、經濟作物種植、畜牧養殖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宣傳引導和服務支持。目前,**市縣兩級依託技工學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採取集中培訓、訂單式培訓、農業生產適應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多種培訓形式對28歲以下返鄉農民工開展技能培訓,提高返鄉農民工就業技能。

(3)健全社保機制,維護返鄉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建立獨立的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全國統籌,有效解決當前農民工保險續接和續保問題:建立生活狀況的定點監測制度,對生活困難者給予救濟、財政補助等,幫助他們度過失業難關;加強疾病防控、計劃生育、適齡兒童預防接種等,積極引導他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保障返鄉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權益;給予吸納返鄉農民工並按規定交納社會保險的企業以保險補貼,在促使企業儘量多地提供就業崗位的基礎上降低用工成本;推行鍼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綜合保障辦法,將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捆綁,實施政府託管下的市場化社保經營制度。

2.搭建平台,支持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

(1)建立政策支持體系,鼓勵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一是完善返鄉農民工創業政策促進體系。在採取措施保證現有政策全面落實的基礎上,專門研究出台《關於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形成包括土地流轉、融資、税費、擔保、培訓等在內的支持政策體系。加強信貸扶持,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利用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個體經營、合夥經營的企業可作為微利項目,在貸款期限內給予全額貼息優惠。改善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開設農民工返鄉創業“綠色通道”,建立健全返鄉農民工創業服務體系,加大縣域經濟發展力度,完善住房、用水、用電、交通和物流中心等設施,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便利條件。二是培育生產大户。鼓勵他們回鄉後,依託本地自然優勢,興建特色種養基地和科技示範園等,發展一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羣。三是興辦二、三產業。利用他們在城市和大中型企業工作的經驗、技術,抓住規模企業產業鏈條向前和向後延伸的機遇,主動接受大中型企業的輻射帶動,積極發展為大中型企業服務的配件配套企業,促進一批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利用他們亦工亦農亦商的特點,積極參加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成為經紀人或創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帶頭人。通過農產品的生產資料購銷、傳播信息以及開展技術承包,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興建特色種植業等。

(2)加強政府就業服務,推動返鄉農民工有序轉移。一是就地轉崗就業。支持、鼓勵中小企業、工業園區、規模養殖、設施農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農業科技企業等,為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轉移務工提供崗位。二是轉移輸出重點。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勞務經紀人的作用,合理引導返鄉農民工將輸出重點逐步轉向長三角地區及環渤海灣等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的地區和行業。三是開闢新的渠道。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及地震災區災後重建的契機,充分發揮各類職介機構的中介組織作用,加強區域勞務合作,採取舉辦用工企業專場招聘會等形式,為農民工開闢新的外出務工渠道。

(3)深化社會農村各項改革,擴大農村就業容量。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為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一是加快產業化建設。依託區域和資源優勢,大力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鄉鎮企業發展,不斷擴大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的載體,讓更多的農民工“離土不離鄉”。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規劃發展小城鎮、小集鎮,適度集中財力硬化、優化發展環境,讓小城鎮建設與非農產業建設產生互動效應,構築縣域經濟的新格局,把更多的返鄉農民工吸引到小城鎮上來,讓他們有更大的.就業空間。三是加快新農村建設。認真貫徹落實温總理提出的擴大內需十項措施,進一步加大農村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依託農田水利建設、沼氣工程、新農村建設等農業項目,增加農民工的就業機會,引導農民工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讓返鄉農民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3.強化服務,推進農村公共事業發展。

(1)做好農村社會綜治工作。一是加強心理疏導。積極做好返鄉農民工的思想穩定工作,通過開展金融危機的專題知識講座,聘請心理諮詢師對農民工進行就業和生活方面的專門心理輔導,認真化解返鄉農民工心中的疑慮。二要擴大法律宣傳。積極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重點開展《婚姻法》、《勞動合同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刑法》等法律知識講解和省市幫扶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政策宣傳活動。三要擴大低保範圍。做好既無地又無創業能力的返鄉農民工安置工作,對他們進行摸底,像城市失業工人一樣納入低保,保障其生活、就醫及子女就學等。

(2)構建健康的鄉村文化。一要擴大公共文化陣地。加大投入,逐步建設起一批合法、高尚、健康的公共休閒娛樂場所,引導農民從事健康的文娛活動。二要開展多彩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充實農民的精神生活。三要打造鄉土文化品牌。積極推進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與傳承,支持農村自然旅遊資源的挖掘、保護與修復等,激發農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增強農民工對農村的價值認同感。

(3)加強基層民主建設。一要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建立黨政領導幹部掛鈎聯繫返鄉農民工制度,拓寬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聯繫羣眾的覆蓋面,認真收集梳理各種涉訴涉訪信息,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安全生產隱患、食品衞生安全、勞動社會保障以及鄉村幹部違法違紀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排查,下大力氣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二是培養一批入黨積極分子。將政治素質好,可塑性強,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返鄉農民工納入重點培養對象,培養一批入黨積極分子。三是培養農村後備幹部隊伍。實踐表明,回鄉創業的農民工不僅是農村帶頭致富和帶動羣眾致富的領頭人,是農村基層幹部的後備力量,更是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的推動者、開拓者。要有的放矢地開展後備幹部培訓,選配一批農民工擔任村幹部,引導返鄉農民工有序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切實加強黨的基層執政能力建設。

標籤: 返鄉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0lpp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