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課程調研報告

課程調研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程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課程調研報告

課程調研報告1

我們於xx年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 02 份,回收有效問卷 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 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 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課程調研報告2

一、調研目的

日記是學生練筆的重要途徑,是致力於學生個人情感世界、生活軌跡以及見聞感受忠實而自由的記錄,也是積累素材、練習寫作和提升生命質量常用且重要的方式。我校開展的日記課程已半年有餘,為了深入研究,進一步提升學生日記寫作水平,特於20xx年04月10日—04月16日下午的“日記課程”時間,進行了日記調研。

二、調研方法

(一)班級走訪

與日記老師座談,同部分學生交流,現場查閲學生日記。

(二)問卷調查

在三至六年級同學中,對日記課程現狀進行調查。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問卷採取不記名形式。

三、調研反饋

(一)走訪反饋

1、在班級走訪中,與日記老師座談了日記課程開設的整體情況,及需要完善的地方,老師們認為日記課程地開設對學生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寫日記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孩子在每天的自我對話中,充分認識自我,不斷增加自己的正向需求。日記課程讓學生收穫良多。老師們紛紛表示要將這項工程堅持到底!

2、同部分學生交流了日記的格式與內容,對寫日記的認識。學生們對日記格式與內容都有一定的瞭解,多數學生都能按照日記格式要求去寫,效果明顯。學生都很有成就感,學生們都能夠認識到日記除了是一種生活的記錄與反思,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

3、通過現場查看學生的日記,發現部分學生日記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幾乎寫一樣的話題,甚至連句子、句式等都驚人的相似。學生的日記書面表達有困難。具體表現在:句子不完整,語言羅嗦,表達不準確,語句不通順,容易出現多字漏字或錯別字等“低級困難”。有的同學書面表達沒問題,但寫的日記沒有意義。

(三)問卷分析

通過問卷來看,96%的學生在日記課程時間裏都能堅持寫日記,95%的日記老師都能正常開設日記課程,指導學生。通過寫日記87%學生感覺自己的日記水平提高了,84%的學生表示自己課下經常閲讀一些優秀的日記,62%的學生表示自己能夠寫真情實感,38%學生表示不知道怎麼寫,在記流水賬。97%學生都表示寫日記好處很多,作文水平提高了,綜合素質也在提升。

1、有些老師對日記課程開設思想上還是不夠重視,有應付現象。

2、部分學生的寫日記興趣不夠高。日記不知道寫什麼,寫日記有畏難情緒,不願嘗試去寫。寫的話,很多在記流水賬,只有少數同學寫真情實感。

3、大部分學生能夠堅持寫日記,日記水平有所提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努力方向

1、傳授知識,打好基礎。

要指導學生寫好日記,必須讓學生掌握寫日記格式和內容,寫日記的意義,明確如何寫日記。

2、閲讀優秀日記,開拓視野。

在學生了解日記寫作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圖書館,給學生借閲部分優秀日記,讓學生閲讀,看看日記怎麼寫的,學生從中一定會吸取營養,開拓視野。

3、加強練習,提高能力。

學生了解了日記寫作知識,閲讀了部分優秀日記後,要讓學生大量練習,多寫多練,才能提高寫日記水平。

4、精心輔導,促進發展。

要提高學生日記水平,促進每個學生髮展,教師要精心指導。教師要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勤於觀察,多讀好書,從而找到寫日記的材料。

5、開展日記比賽,共同提高。

老師可以在班裏適量地開展日記比賽,以此促進學生日記水平提高。這樣的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對培養學生寫日記能力有促進作用。

紮實有效地開展日記課程,我們任重道遠。相信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日記課程一定會成為一種自然常態,一定會碩果累累!

課程調研報告3

學校實施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由此,明確了學校在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中的責任和開發實施校本課程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現將我校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農村,有大量的社會資源,我們把了解本土風景名勝、人文歷史、環境保護(課程名稱:熱愛家鄉 快樂成長)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目的是既對學生進行了民風民俗的教育,也對學生進行了愛國教育。同時我校還在1——6年級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在3——6年級開設了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校本課程,每門課程每週各一節。由班主任或專職教師授課。

二、困難問題

我校校本課程雖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設,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師資力量的缺乏,沒有一定的課程標準,不瞭解教學的深度、方向和範圍。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知道該如何授課。條件不允許,無法開展一些實踐性活動。

三、對策建議

為了使我校的校本課程落到實處,為了確保我校的校本課程定時開展,學校在編排課表時,便編排好三到六年級上校本課程的具體時間,確保了一週六課時的校本課程。同時希望上級部門給安排專業老師,對老師進行培訓,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

四、今後努力方向

1、要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具體實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特點及學生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地 農村和學校自身的資源而開發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而校本課程開發則指的是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並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活動。開發校本課程的要義在於它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具體體現,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校園文化品位,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2、要從學校及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的課程,這就要求必須立足學校的實際,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出發,立足於學校及農村擁有的課程資源優勢。在做調查、分析、研究和論證。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體現出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強化教師、學生、教材、環境與活動等多因素的整合,實事求是與勇於創新的精神不可少。

3、要注重實踐過程的研究與反思。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來,甚至形成我們所期望的特色。關鍵是行動,不會知識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獲得。比如課程目標如何設計,活動方案如何創造的執行以及課程評價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做中才能得到培養。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習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貫徹課改精神、激發和培養師生自主開發課程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性化的校本課程只有立足於實踐探究才能夠逐步形成。當然,我校曾經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經驗,再加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必將有助於我們理性的、合乎規律的校本課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我校要加強校本課程的專題研究,納入學校整體發展的思路,在行動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與合作中促進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樹品牌辦名校,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課程調研報告4

一、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瞭解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對專業技能、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的建議和需求,以便進行課程體系重構,課程內容重構,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決定專業的定位、規模、層次、發展、設備投入和師資建設,重新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將計算機應用專業建設成為國家級示範專業,並帶動相關專業課程的同步改革與發展。

二、調研的主要內容

1、瞭解企業對學生就業的需求,對往屆學生的社會能力、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評價,企業對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技能的要求、工作範圍和崗位的業務要求等。

2、瞭解企業生產情況、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生產與管理崗位職責、員工待遇情況。

3、瞭解企業對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建議。

4、瞭解企業員工的能力情況,聯合開展企業員工培訓的可能性和相關事宜。

三、主要調研方法

1、擬定調研內容和提綱,提前與企業進行聯繫,確定調研時間和內容。

2、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座談交流,請他們就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設置提出意見和好的建議。

3、參觀考察企業生產現場,瞭解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工作的作品和要求。

4、與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實習學生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感受、體會和建議。

5、設計相關課程內容、培訓等需求調查表,請企業相關人員如實填寫。

四、計算機行業發展情況

目前,我國計算機市場的主體仍然是行業應用市場,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行業應用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的增長,但行業間需求不一,增長各異。國家信息化進程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後採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大批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五、職業工作崗位情況

經調研發現,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軟件開發,網絡維護,計算機相關產品的銷售等工作。這些崗位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IT技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隨着部分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迫切需要更多的技術人才,然而,該專業應用型技能人才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處於嚴重緊缺的狀態,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六、專業定位及發展方向

調研發現,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很受企業青睞,適應的工作崗位類型也很廣,主要有網站設計與開發、軟件測試員、系統維護、系統管理、計算機產品營銷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平面設計、網管等。

調查信息表明:企業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除此之外,被企業提到頻率較多的還有實習經驗、吃苦耐勞精神等。

調查中還發現:大中小型企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不盡相同。大中型企業實力雄厚,

技術人才比較充裕,對技術崗位的劃分較細,對人才的業務要求較專一;而小型企業由於人才數量不足,對招聘人才的業務要求較高,希望招聘到知識面寬、操作技能強、適應職業變遷和產品開發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七、師資建設

1、加強計算機應用專業及相關技術師資的配備,提高技術力量,使專業教師儘快適應及熟練運用實訓設備,以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專業教學要適應新形勢下的企業要求,需要教師具有更高的人格素養和創新意識,變模式化教學為動態教學,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促進自身的成長,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揮出學生內在的潛力。

2、組織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考察及培訓,不斷掌握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做到培訓內容方式以就業為導向,更新他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師資建設。

八、課程建設

課程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依據,是辦學主體與受教育者聯繫並開展交流活動的載體,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及教育活動的組織手段和方法。目前的職業教育課程結構仍然不能彰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特點,課程內容不能適應區域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教學過程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因此結合學生就業地區計算機產業羣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應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職業實踐活動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我們初步建議建立辦公軟件應用模塊、組裝與維護維修模塊、計算機網絡構建與維護模塊、計算機平面設計與製作模塊。

課程調研報告5

1 設計目的

(1)通過理論學習、查閲資料、軟件設計、系統調試等環節,鞏固和提高所學的知識和應用水平,進一步學習和領悟嵌入式程序開發的方法和流程。全面 綜合的應用所學基礎知識,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嵌入式系統開發過程的概念。

(2)瞭解WinCE 操作系統的概念。學會在Embedded Visual C++集成開發 環境中開發應用程序。

(3)通過做實驗,測試應用程序功能,直觀的瞭解PXA270 實驗設備的組 成部分,尤其是課程設計中經常用的一些外部設備。

(4)通過課程設計,瞭解嵌入式編程的特點,並且通過自己的實踐,解決 嵌入式編程的各種問題。

(5)通過完成這個課程設計,要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動

手操作的能力;查閲中外文獻的能力;制定設計方案的能力;計算機應用的能力; 設計計算和繪圖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並能從中得到 一定的收穫與啟發。

2 設計功能與設計特色

2.1 設計功能

本次嵌入式控制系統課程設計試圖將老師提供的課程設計題目綜合在一起, 以對話框為主界面,利用EVC 編程,儘可能的實現一個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 合小設計。其功能包括:

(1)創建了一個計算器,可以實現順序計算與判別優先級計算;可以自動判斷數據的正確性(如:參加計算的數不多於10 位,否則提示“數據溢出”); 提示“算術邏輯錯誤”,在一些常見的錯誤方面,如:數字以0 開頭,被除數為 0;有括號優先級運算。

(2)創建文本編輯框,用於顯示運算式及輸出結果,並將文本框的背景色設置為黑色。設置“清零”按鈕控件,用來清除輸入框內容,以便重新輸入新的 內容;設置“清除”按鈕控件,用來將前一步輸錯的內容刪除,可以接着輸入正確的內容。

(3)創建了一個LED 數字顯示控件,該控件可以顯示輸入框內輸入的內容及計算器輸出結果,此外結合PXA270 八段數碼管,將計算內容同時顯示在數碼 管上。創建了一個循環模塊,其功能是將計數器的計算結果在PXA270 的4 個八 段數碼管上循環顯示。循環方式為右循環,設置循環間隔時間為任意輸入值。

2.2 設計特色

本次設計不僅能夠完成課程設計題目的其中計算機的基本要求,並且我們小組精益求精,將3 項要求結合在一塊,並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實現了更為理想的功能,實現了計算器的各種功能,我們主要的設計特色有:

(1)本設計功能豐富,分模塊進行,分為計算器、顯示、顏色三個模塊,界面設計以Group Box 控件劃分,界面顯得清楚明瞭且整齊大方。

(2)在顯示模塊中,含有“清除”、“清零”按鈕,可以方便重新輸入新的內容,而不必關閉對話框再打開輸入,同時這也是考慮到PXA270 實驗箱上鍵盤 部分沒有清除鍵而增加的。

(3)在顏色模塊中,用户通過改變是三個滑條的值,來改變計算機顯示文本框中數字的顏色。在改變滑動條的同時,可以在右邊的編輯框中顯示當前紅、 綠、藍三原色各自的數值,這樣可以十分準確的改變顏色為用户需要的顏色。程 序設計時分別編寫有改變字體顏色的函數和改變背景顏色的函數(已註釋),通 過簡單修改即去除註釋,也可完成改變背景顏色的功能,或者同時使用兩種功能。

(4)在數碼管顯示模塊,可以輪流顯示多於四位的的內容和小數點,且循環間隔的時間都不是固定的,可以進行修改,這樣更加有利於用户在使用時,當 不滿足其需求時可以方便修改。

(5)為了處理異常情況,比如説編輯框未輸入內容或輸入不正確的內容, 將給出報錯信息,提示輸入正確的內容。

課程調研報告6

一、概述

城關區位於蘭州市中心,人口約為100萬人。它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38個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該區自20xx年9月開始整體進入實驗,至今已有兩個月的時間。為了瞭解實驗工作的進行狀況,同時能予實驗工作以一定的學術指導,我們在城關區開展了相關的調研工作。

城關區是教育基礎比較厚實的地區,各方面條件優越。經過上上下下多年來的不懈努力,該區的教育發展水平在蘭州屬於上乘。在這,不僅有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師資隊伍,同時,教學質量也是一流的。在這裏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作為西北地區一個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水平較高的中心城市的實驗區,與其它地方的實驗區一樣,擔負着驗證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的適應性,同時作為基地向其他地區推進新課程的雙重任務。

教育部西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全國11所師範大學設立的中心之一,其基本職能是為貫徹新課程理念,推動當地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中國小辦學質量服務。我“中心”承擔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西北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實驗研究”的任務是在充分了解西北地區基礎教育課程的實施現狀的前提下,以項目的形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各地解決其在實驗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課程改革提供諮詢和學術支持。基於“中心”的職能和項目的要求,我們在西北地區分別選擇了一些聯繫學校作為我們的實驗基地和重點予以學術指導的點,以求以點代面,推進實驗工作。城關區寧卧莊國小和蘭州第43中學就是我們與城關教育局協商後共同在城關區選定的實驗基地。根據項目任務的要求,相關研究工作已在這兩所學校啟動。

本次調研所運用的方法是訪談、蒐集有關材料,調查對象是城關區參加新課程實驗的任課教師代表和各校校長。我們以座談會的形式請教師代表和校長們暢談新課程進學校後的感受,介紹自己的做法,訴説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難和苦惱。在座談會上,我們也對有關問題做了解答。

本次調研是在較短時間內進行的,其間得到了甘肅省教育廳基教處、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蘭州市城關區教育局、城關區教研室及耿家莊國小、寧卧莊國小的合作與支持。

二、變化

通過與近50位參加新課程實驗的教師和20餘位國小校長的座談,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隨着新課程進入學校,學校生活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它所帶來的衝擊使人們感受到了希望。這些變化和衝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開始發生令人欣喜的變化。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學觀念、教學體制以及課程自身的原因,教師往往把自己的活動範圍圈定在講台上,三尺講台就是教師的活動空間。受制於此,教師自身也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置於“獨尊”的位置上,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都是以此為基本準則展開的。於是,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被嚴重地模式化,一切都變的“有板有眼”,課堂生活是千人一面。這樣一來,教師無法把自己內心中的真情實感充分和自如地表現出來,教學中“表演”的色彩很濃,教師也無法充分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更無法與學生實現平等的交流。而就學生來説,教師行為的模式化也致使他們的學習行為模式化,一切聽命於教師的設計和規範,充滿生氣的教學活動被淪變為“套路化”般的機械性活動。多年來,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做出過許多努力,但多是淺嘗輒止,無法觸及到問題的本質。新課程進學校後,新的跡象開始出現,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逐步地開始發生變化。在座談中,教師和校長普遍反映,在新課程實驗開始後,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不再是隔絕的,他們之間也不象以往那樣是為“表演”而捏在一起的。相反,現在和諧、互動的師生關係是自發和自主的,是在真實的教育情景中建構的。有教師説,現在上課如果還象以前一樣教的話,課就沒法教。這種不一樣的重要表現就是教師為了能上好課而想了很多辦法。中山路國小的一位數學教師為了能夠活潑課堂氣氛,創設探究式的學習氛圍,想方設法設計出了一些師生互動的遊戲活動,通過遊戲來實現合作學習。紅山根國小的一位教師,從改變學生的座位編排順序入手,將以往“按部就班”的座位編排方式改為馬鞍型,使師生間、生生間能夠實現參與和分享,她也能夠切實走到每一位學生面前進行有價值的指導。她説,在剛開始這樣做時,學生們還不太適應,相互間常常會出現一些糾紛,因此,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小事向老師告左右鄰座同學的狀。但一段時間後,學生們告狀的內容不再是相互間的糾紛,而是“老師,他剛才沒發言”、“老師,他説的不對”。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悄悄的、令人欣喜的變化。有一位教師説,由於班額大,無法把座位編排成馬鞍型,她就因地制宜,把前後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參與式教學等等。通過這樣一些努力,教師們普遍感到,現在的學生比以前學的活了,一個問題往往會湧出幾種答案,學生的發展空間被大大拓展。

2.教師對自身職業角色的認識發生了變化。教師對自身職業角色的認識和理解程度與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密切相關的,在新課程中,實現教師職業角色由“我教課”轉向“課由我來教”的轉變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長期以來,由於教育理念和課程觀念的落後,加之歷史的原因,教師多把自己的職業角色定位在努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百科全書式”的理想模型上,總是期望自己能成為博學者。如果一位教師在某個知識點上被學生問住了,他會感到十分難堪和內疚,以致把此上升到師德的高度去責問自己。教師在知識上自我高標準、嚴要求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也應當看到隨着時代的發展,由於知識信息的飛速增長,教師還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作為職業目標的話,他將無法適應多變的時代和滿足學生多方面需要。因此,在舊課程模式中,教師們普遍以無耐的心態來從事越來越難的教學工作,其創造性亦受到相當大的桎梏。有研究表明,在這種體制下,教師們在教研活動中,大部分時間關注的是解題技巧和策略,而對學生個性、情感、態度、價值觀、審美能力的發展的關注則很少。新課程進學校後,教師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近三個月以來的實驗工作,他們感到新課程的教學壓力比以前大了。不過,這種壓力並不是知識本身的,不同於過去的無耐,它更多地表露的是教師對挑戰的態度,是涉及到教師專業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師從觀念、策略到具體的方式、方法都要發生變化。因此,有位教師説:“現在真知道什麼叫教育了。”以往,教師對壓力的感受總是來自於外力,它多是以規章制度、守則之類反映出來的,帶有強制性。而現在的壓力則更多地是源發於教師內在的專業成長需要,更多體現在教師本人已經意識到自身的職業角色正在發生變化,正由“教”轉向“導”。教師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驗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新課程對教師產生的壓力與其是説在知識或學歷達標與否上,不如説是在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上。在座談中,有教師説,新課程更強調教師去指導學生,但由於以往的定勢,有時候覺得無所適從。新課程剛開始實驗,有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或許還是值得首肯的,它表明教師的觀念正在發生轉變,正在發生我們所期望的變化,這是多年來我們試想學校中看到但又未能看到的。

3.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開始發生變化。教學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面,歷來都受到重視。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以往的教師教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形式上看,以往的教學研究活動除了教師個人帶有強烈的“師德”色彩的活動外,主要的活動形式就是各校自己組織的教研組活動,制度化色彩濃重。就內容而言,教研活動要麼被理解是撰寫與教師本人評聘職稱、職務升遷有關的“理論文章”;要麼就是探討解題技巧與方法。這樣一些做法固然發揮過一定作用,但在實踐中也存在着諸多問題。一是形式化色彩濃重。在以往的教學制度作用下,有些教研活動是按照某種既定工作計劃“預定”好的,而這種“計劃”往往被認為是值得首肯的,計劃一旦制定好,就必須按部就班地實施。這在表面上看是有序和有步聚的,無可挑剔。但是,其中隱藏着很大的誤區。學校中所發生的事件都能被納入到計劃中嗎?學校中所發生的事件都是有“序”,有因果關係且能夠被我按“序”來研究嗎?顯然,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以往的教學研究因此而多流於形式,不能完美地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形式與內容脱節。二是問題意識不強。有些教學研究活動雖然也能有聲有勢地開展起來,但所研討的課題與真實情景中進行的教學活動間聯繫不緊密,“兩張皮”現象嚴重。例如,選擇一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請專家學者做報告。報告本身也很精彩,但結果往往是聽的時候熱血沸騰,下來以後依舊如故。究其緣由,多是由於報告內容和實際問題的解決間存在着相當的距離,可操作性低。三是功利目的過強。在現行的教師管理體制下,為了職稱的評聘、職務的晉升等,所謂的教研活動被理解為就是寫文章。於是,與本人實際的教學活動無關的“成果”便孕育而生。上述問題多年來一直是教師教研活動中存在的積弊。然而,在調研中我們感到,隨着新課程實驗的推進,新的跡象開始教師教研活動中發生。

首先,教研活動不再是象以前那樣嚴格按某種“計劃”亦步亦趨地展開,而是完全出自於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需要、自發地、有針對性地展開的。參加座談會的教師和校長們普遍反映,新課程的綜合性很強,如果象以前那樣按某種“套路”、“樣板”進行教學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能夠適應教學需要,教師們在進行新課程教學時常常自發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而不是等着上面來安排。耿家莊國小一位數學教師講,為了上好課,她們三位一年級實驗班教師幾乎在每講新課前都要進行研討,課後進行反思和總結,感到頗有收效。中山路國小則很重視參加實驗班教學工作的教師的集體備課,把教研作為自發和經常性的活動。

其次,教學研究活動的內容不再是簡單地學習某種理論或閲讀書刊,而是緊密地與新課程實驗中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相結合,教師們以“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解決”的心態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同時,主動把自己的問題擺出來,請別人為自己提供幫助,自己也為別人提供幫助。自新課程實驗開始後,城關區參加實驗工作的學校和教師在不同範圍召開過多次研討會、座談會,全部話題都是圍繞新課程實驗及推進展開的,教師們普遍反映,參加這樣的活動很受益,他們身邊發生的、與他們有密切關係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個得到解決,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教師參加教學研究活動的自覺性高,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成為教師的主動行為。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驗工作,參加實驗的教師已逐步感到主動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性,進行教學研究成為他自覺自願的行為,教學研究對教師來説也不再是“教學+研究”式的,而是與教學活動本身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的,教學與研究不再是“兩張皮”。西北新村國小一位女教師,自參加新課程實驗後,每次上完課,總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思記錄下來。翻開她的“教學小記”,既有對某個問題的困惑,也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她自己的感悟。象這位老師的教學研究如果能持續不斷地進行和積累下去,其價值就是不一篇或幾篇“應景”式文章能相比的。

教研活動是教師職業的專業性的重要展現形式,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之一。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説,科學、合理、恰當的教研活動是必由之路。然而,由於以往無視教師職業的專業性,把教學研究這樣一種專業化的活動與一般意義上的或其它領域的科研活動等量齊觀,簡單地以論文的數量或刊物的等級作為評價標準,致使教研活動失去了其本身的特性,不能真正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不能切實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新課題進學校後,我們看到,教學研究活動正逐步成為教師自覺自願,且受益匪淺的活動,新課程為教師思考、探索和發展其專業素養提供了寬廣的可研究和發揮的空間,其所關注和解決的就是教師自身所遇到的、真真切切的,也是他感興趣、有助於他的專業發展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在發展,學生在發展,學校也在發展。

3.教育行政部門,教研室的積極性高,認識到位。多年來,名目繁多的教育,教學改革時不時地湧入學校,各種嘗試和努力層出不窮。但以往的各種類型的實驗和改革都沒有象此次課程改革一樣深刻和全面,沒有象此次課程改革的涉及面那樣廣。對長期束縛於傳統教育體制下的中國小來講,要加入到新課程實驗的行列中去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氣和膽識的,城關區教育局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在甘肅申報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時,原本未把城關區列入其中。儘管城關區基礎教育的發展優勢明顯,各項統計指標在蘭州,乃至在全省也名列前茅,但該區教育局的領導還是具有前瞻性地認為,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早進入實驗比晚進入實驗好,會處於更主動的位置。如果此次未能進入到國家級實驗區,待課程改革工作全面推開來時,就不得不放棄現在所謂的“優勢”而向早走一步的地區學習,其境況事實上表明自己已經落後了。因此,該區教育局局長親自到有關部門爭取,使城關區成為全國38個實驗區之一,為繼續保持優勢、獲得更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開始後,該局主管領導除了積極參加有關培訓活動外,還經常到學校進行調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座談會上,城關區教育局領導説,城關區曾經湧現出了以謝瑞*[1]同志為代表的一代名師,但目前似乎是青黃不接。他希望通過課程改革實驗,能夠培養出一批專家型教師。這表明,城關區教育行政部門對於此次課程改革的認識是深刻和到位的。

4.重視課程改革的社會動員工作。新課程改革實際上是學校文化重建,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特別是能否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與課程改革有重要影響。新課程實驗開始後,各實驗學校普遍重視社會動員工作,以召開家長會、給家長的於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擴大課程改革的社會影響。有的學校為了使家長親自感受新課程,以公開課的形式請家長來學校觀摩。通過多種努力,有關調查表明,家長們對新課程實驗是理解和支持的,普遍反映孩子們的興趣廣泛了,學的比以前活了。

在兩個月的時間,課程改革在城關區實驗區能發生以上一些變化是令人欣喜的,使人對新課程充滿了希望。

三、存在的問題

在考察中,我們也看到在新課程新實驗中,也存在着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1.對新課程中的認識還有待於一步深化。形成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課程理念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而學生髮展的內容又是豐富多彩的,不是知識所能包容得了的。但長期以來,教師們在教學活動中把自己的職業角色定位在某一門課程的教學上,而該課程的唯一載體又是教科書,結果,教師的任務就是原原本本地把教科書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他要傾力解決的是解題技巧與方法,日常的教學研究也多圍繞此而展開。在這樣一種觀念鉗制下,學生的發展與知識的擁有量是等價的,至於學生的情感、個性、審美、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則極少被關注。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較之於以往的課程理念,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飛躍。由於兩者間存在着較大差距,教師要在較短時間裏縮小,甚至消除這種差距是不現實的,這就使得相當一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例如,在座談中,相當一部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或感到棘手的是教科書中的問題,也有一部分是關於教學技巧和方法問題,有位教師問:“現在的閲讀課文怎麼教?要不要分析?”我們發現,對教科書發問的教師佔大多數,而能對《標準》發問的幾乎沒有。由於其視野中的問題是在教科書層面而不是在課程層面,阻礙了其去思考所教課程與學生髮展間的內在關聯,淡沒了教科書的內在價值而一味關注教科書的外在價值,學科本位意識還很強烈。又如,隨着實驗工作的逐步推開,教師們普遍感到了壓力。對此,有些教師提出的解決問題策略是“能不能給我們上幾節示範課?”還有些教師對自己缺乏信心,尋找“標準”和“套路”的意識強烈,經常忐忑不安地問:“我這樣教對不對?”

諸如此類問題的提出固然與新課程實驗推開不久有關,但它也表明新課程基本理念的認識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新課程基本理念是不斷地發展着的,是支撐新課程的重要條件。如果缺乏對它的深刻認識,推進新課程將是一項困難的工作。

2.對教科書的認識不正確。對於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來説,教科書是很重要的資源,對它的認識和使用與課程目標的達成是密切相關的,但它決不是學校教育的全部。在以往的教育活動中,教科書的地位被人為地拔高到獨尊的位置,成為教學活動的“聖經”。這種做法使豐富的課程資源被淡沒,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從而亦使學生的發展受限,教師的專業能力無從成長。新課程則要改變這種狀況,為此,必須提升課程資源的地位,降低對教科書的依賴。但在調研中,我們感到唯教科書是從的現象還很嚴重,有些教師受傳統課程觀念影響,在教學中還是依照教科書的邏輯行進,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有位教師抱怨説:“現在教科書編的很好,活動很多,學生們興致很高。但經常出現教學計劃無法完成的現象。”活動與計劃間的矛盾説明教師還不能依據學生的實際和特點靈活、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活動的意識還很強烈。在這種情形下,教師無法充分展開自己的專業能力,只能在教科書的有限範圍內施展自己的才華,發展是有限的。

教科書是課題的重要載體,但它決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對於學生來説,能夠促進其發展的課程資源是多種多樣和豐富多彩的,漠視這一點是不恰當的;而且,學生要獲得全面發展,也有賴於多方面條件和力量的支持。就此而論,教科書的價值十分有限。在新課程實驗中不認識到這一點是不妥的。

3.科學評價觀的缺乏和對評價的憂慮。課程評價是關涉新課程實驗成功與否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有重要的導向和調控作用,實驗區的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予課程評價以極大的關注,迫切希望在課程評價方面能給予切實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座談中,很多校長和教師都談論到評價問題。在新課程實驗中,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是建構一套合理、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這是一項長期而繁雜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但由於受傳統評價觀的制約,有些校長和教師在對評價的理解上還帶有顯著的急功近利色彩,考慮問題還是從“比較”出發,沒有充分看到評價的發展功能,關注的是評價的甄別、“比較”功能。例如,當我們講到九年一貫制課程體系要求評價也必須着眼於學生長期發展,不必進行經常性的考試、評價時,許多校長認為太理想,與現實情形不符。她們現在需要的和所希望的就是能回答“現在怎麼辦”的東西。這個例子反映實驗區的校長和教師們對評價的憂慮:如果不知道如何評價,我怎麼教?由於實驗的評價工作相對滯後,使校長和教師似乎有點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又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從過去尋找參考座標。

課程評價對於課程實驗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一個帶有極大難度和挑戰性的問題。以往,課程評價多是自上而下的,給予式的,而新課程實驗則不是這樣,它更強調自上而下,強調第一線的校長和教師們的首創精神。而且,站在鼓勵特色,促進優勢的角度,課程評價更應該是各地、各校自己摸索,走自己的路,如果還一味“等、靠、要”,必然會拖實驗工作的後腿。

4.綜合類項目的實驗工作滯後。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是其中極具特色的部分,也是在《綱要》和課題計劃中規定了、有確定的課時比例的部分。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城關區在這方面的工作相對比較滯後。在座談中,校長和教師們所談論的全部是有關教科書、教學方法、教輔材料及其實驗,而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等方面的工作在實驗區幾乎未啟動。該區教育局一位參加過國家級高級研修班的同志對此感到憂心沖沖,擔憂地説:“如果不開展這方面的實驗,優勢和特色是看不到的。”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新的課程結構亦是一個有機整體。如果實驗工作能夠整體推進,各部分之間會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特別是對綜合類項目來説,更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有特色的部分,更應當予以特別的關注。如果這方面的工作一再滯後,必將影響到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師專業能力的成長和特色學校的建立。

四、原因分析

城關區實驗工作出現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傳統的觀念及以往的成就束縛了頭腦。實驗工作剛開始二個多月,想要一下子肅清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是不現實的。特別是,城關區是一個教育基礎比較好的實驗區,位於省會城市的中心,教學條件,設備先進,師資力量強,因此,很容易把以往的一些在其看來“好”的做法或觀念繼續用於課程改革實驗。應當説,以往的做法和觀念中有能夠繼續發揚光大的部分,但也有與新課程相牴觸的部分。但由於以往的基礎和成績,很容易把歷史當作包袱,這是特別值得注意的。例如,在傳統課程中,教師對教材的理解達到“懂、透、化”是值得讚賞的,教師們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大心血,摸索出了一些“好路子”。在座談中,當教師們提到新教材時,以往的思路和觀念又浮現出來,不由自主的以某種“套路”來思考問題,結果束縛了手腳。因此,她們對《課程標準》的關注根本趕不上對教科書關注,熟悉和理解程度亦是如此。

以往的經驗和成就很重要,是財富,但不能當做包袱,更不能作為今天立論的依據。以批判的目光看待以往的經驗和成就之於今天的實驗工作是很重要的,且是科學的'思想方法。

2.前期培訓工作還不夠。自確定為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後,該區就很重視教師及校長的培訓工作,先後派人蔘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和課程研究發展中心組織的多種研修班、培訓班,討論會等,也派20多名介入實驗工作的教師參加由西北師大課程中心組織的研討會,此外,有關出版社也派員到實驗區進行了教科書使用前培訓。上述這些培訓工作對於轉變教師的課程觀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應該看到,上述培訓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培訓的面有限。能到北京或西北師大課程中心接受培訓的只能是少數教師,對大多數教師來説是無緣接受這種培訓的。城關區全區教師3000多人,但直接參加新課程實驗一級培訓的教師約400多人。由於培訓面的原因,使相當一部人教師能夠接受到的培訓有限,效果受到影響;其二,培訓方式單調。在面向全區教師的培訓活動中,多為演講式、報告式。雖然也使用了參與式培訓方式,但由於該方式費時長,難度大,因而使用的面有限。演講式,報告式的培訓往往很難使聽眾投入其中,既便演講者,報告者的報告水平很高,但要轉化到聽眾的教學行為上卻是很困難的。其三,培訓內容難以切合每一位教師的實際需要。由於時間等原因,培訓內容多是依據多數人的需要來組織和安排的,而教師的實際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致使培訓內容與每一位教師的實際需要間存在着相當距離。此外,城關區實驗區的前期培訓工作亦存在着重教科書分析培訓而輕通識培訓的現象。

3.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解還停在狹義的“課程”上,新的學校文化有待於重建。從質的意義上説,新一輪課程改革是學校文化的重建,它涉及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一部分教師和校長還是從學科或教科書的更替的角度來理解課程改革,還僅僅是在課堂的意義上來看待課程改革,對課程改革的內涵把握過窄,從而束縛了他們的觀念和行為。正是由於對課程概念理解的偏差,部分校長和教師僅僅把自己的目光盯在課堂和教科書上,不能關注課堂和教科書以外的事物,不能從學校文化重建的角度來看待課程改革。例如,教師們和校長們在談論課程改革時,多是談論教科書,談論課堂生活,能夠談論在此之外事物的很少。

除以幾點原因之外,諸如校長和教師的“實驗”意識不強,在實驗區“雙軌制”並存等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着“先立後破”的原則,新一輪課程改革是從實驗入手逐步推開的。而實驗就意味着《課程標準》、教科書乃至某些規章制度等存在着不確定、不完善、不全面之處,對此,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但有部分校長和教師的“實驗”意識不強,對自己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排頭兵”的角色認識不夠,通過實驗去找《課程標準》、教科書乃至某些規章制度中存在問題的觀念不強,不由自主地把它們當作自己工作的既定前,從而不由自主地又回到老路上。

課程改革實驗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證。但由於實驗工作剛開始不久,在實驗區還存在着“又軌制”、以往的“慣例”、“規定”、“模式”、經驗等對實驗的頁面影響和干擾作用還很大,使實驗工作受到影響。

五、建議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看到了新課程實驗在城關區帶來的新氣象,但也發現了其存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推進實驗工作,我們建議城關區實驗區要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屆時,西北師大課程中心在學術上將予以更多的指導。

1.切實重視的加強綜合類項目的指導。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極富特色的部分,其地位與作用在構建新的,科學的課程結構,實現課程目標中是無以取代的。為了能深化課程改革,城關區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議城關區實驗區能夠應項目的方式確定若干所學校,相應地開展相關實驗,特別是要鼓勵那些原先在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方面有建樹,辦學有一定特色,校長和教師有積極性的學校積極承擔綜合類項目的實驗。此外,為了保證綜合類項目實驗的正常展開,在這方面應有一定的專項經費。複次,要加強這方面工作的學術指導。應當看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上,城關區並不是從零開始的。過去的興趣小組、校運會、科技日、每週的升國旗儀式、大掃除等是我們所熟悉的,它們都是我們現在所説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雛形,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串”起來、形成系列,隨意性很強。而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説,它是納入到課程計劃的。它雖然沒有大綱、教科書,也無固定的形式,但目的是十分明確的,直接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形式上,它是靈活和多樣的。例如,它的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在方式上,它要列入到課程表中,且有專人來組織;因而,隨意性被大大降低。此外,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需要提供相應的《課程方案》,陳述自己承擔本課程的設想和理念。對此,我們又會覺得陌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遵守以下原則。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體現每一所學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學校所在社區的特色;要善於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

2.進一步加強《綱要》的學習,深刻領會各《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經國務院批准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入學習和領會《綱要》與課程改革實驗及推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程標準》是學校課程要達到的國家要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尺度。為了能更好地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加強對《綱要》的學習,深入理解《課程標準》是一項具有長遠意義的課題。根據前一段工作的經驗,在今後,除了在各類教師培訓、進修中把《綱要》和《課程標準》作為主要內容外,關鍵在形式上要進行創新,要充分結合在職教師的實際需要選擇培訓方式,諸如宣講、演講、自學、討論、參觀、觀摩等都可因人、因事、因時而異加以選擇使用。為了提高培訓學習效果,要制訂出比較詳盡的培訓計劃安排。

3.積極開展校本教師培訓。高素質的教師是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關鍵。按照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工作布暑,在今後幾年內,課程改革實驗將以較快速度在全國推廣開來,教師培訓將是一項很重要、但亦是很繁重的工作。在這種情形下,一味依靠外部力量來進行教師培訓是有難度的。因此,應當在教師培訓方式有所創新。校本教師培訓是立足於教師實際,面對實際教育問題,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旨趣的師訓方式。必須認識到,教育中的問題是不斷生成的。真實的教育現象和問題決不是事先“預設”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動的進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對此用模式化、系統化或理論化的方式來認識和處理是無用的,只有突出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才可能觸及問題的本質。依據新一輪課程改革要建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教學體制的基礎理念,建議城關區實驗區在以往教研活動的基礎上,普遍推行校本教師培訓,以求取得“三”贏:問題得以解決,教師得以成長,學生得以發展。校本教師培訓的特別強調使教師在實踐中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理論解決教育實踐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提高專業水平。也就是説,校本教師培訓是圍繞在教育活動的進行中不斷生成的問題展開和實施的。在這層意義上,“問題意識”之於校本教師培訓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活動和課堂情境中,能夠不斷捕捉問題和觀察現象,並將一個個的具體問題、現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

如何進行校本教師培訓工作呢?首先,必須具備現代教育理念。校本教師培訓是圍繞學校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展開的,這是它區別與一般意義上的培訓活動的關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要求在開展校本教師培訓時,每一所開展校本教師培訓的學校都必須具有十分明晰的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核心的現代教育理念,具有自己的教育哲學,並能以此來指導本校的各方面工作。學生髮展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既沒有統一的模式,也不存在標準化的尺度,每一所學校都可以依據自身的條件來闡述它,並實踐它。只有如此,才能使全體教師具有明確的專業成長目標,從而有利於形成教育合力,也有利於形成學校的特色。如果缺乏這一點,校本教師培訓就很有可能因失去“校本”而夭折。其次,必須建立民主開放的管理體制。對培訓工作來説,教師的參與是極其重要的,甚至與培訓工作的成敗有決定性作用,民主、和諧、融合的氛圍是其生長的基礎,它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積極主動地置身於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師都扮演着雙重角色:他既是培訓者,又是受訓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這種情形下,學校的組織結構應有利於每一個成員的相互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對校長而言,他更應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能夠不斷帶領本校教師勇於探索和創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徵和獨特的管理風格。這樣,才能是目標明確,積極性高,校本教師培訓才能落到實處。第三,必須認識到教育中的問題是不斷生成的。真實的教育現象和問題決不是事先“預設”的,而只能是在教育活動的進行中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情境性和偶然性。對此用模式化、系統化或理論化的方式來認識和處理是無用的,只有突出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才可能觸及問題的本質。校本教師培訓的特別強調使教師在實踐中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理論解決教育實踐情境中的具體問題,提高專業水平。也就是説,校本教師培訓是圍繞在教育活動的進行中不斷生成的問題展開和實施的。在這層意義上,“問題意識”之於校本教師培訓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活動和課堂情境中,能夠不斷捕捉問題和觀察現象,並將一個個的具體問題、現象或案例上升到理性高度去琢磨、思考。第四,必須培養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心臟”,是為學生髮展設計的“跑道”。隨着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建立,教師在課程活動中的作用將主要表現在課程開發上,課程開發能力將是教師最重要的專業能力之一。這是教師專業能力的具體體現。然而,長期以來,教師的角色總是被定位在忠實地執行既定的課程上,其自身在課程設計、開發、實施及評價等環節中幾乎都是被動的。隨着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轉換,教師在課程中的作用不再被囿於忠實地執行既定的課程上,他自身就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角色不再是把別人編制好的課程(哪怕這種課程是多麼地完美),按照某種設計好的套路和方式機械地傳遞給學生。他本人就是課程的設計師、課程實施的工程師、課程的評價師,他在課程活動中的能動作用是無以低估的。在校本教師培訓中,應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其課程開發能力和相關技術,使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獲得專業成長。

4.及時總結和推廣有關經驗,確保和加大課程改革的投入。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廣大教師有極高的熱情,在其中也努力展現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於這些有益的經驗,應及時總結和推廣。因此,應在已有的《信息交流》的基礎上,創建更多的、有利於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時,應增加交流次數,使交流逐步成為校本教師培訓的有效方式之一。此外,要確保和加大課程改革的投入。儘管城關區地方財力有限,但為了保證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正常推進,地方政府應責無旁貸地為其創造條件,保駕護航。為此,應想方設法籌措資金,並確保其用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到實處。

5.重視並開展綜合類項目的實驗工作。新一輪課程改革是整體推進的,是以課程為着眼點,涉及基礎教育諸多方面的改革。城關區實驗區教育基礎和條件相對是比較優越的,在策略上應當重視綜合類項目的實驗。在這個方面要組織一支強有力的教研隊伍,強化專家指導,力爭有所突破。

6.樹立教師的“實驗”意識。城關區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國38個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它的任務不僅僅是完好地執行有關課程改革的方針、政策,更重要的是,它所擔負的還有“實驗”的任務,要為課程改革的推進提供有價值的經驗,並對《課程標準》(試行)進行驗證,為今後的修改作好準備。因此,應當樹立教師的“實驗”意識,知道他現在的工作重心是“實驗”。還有,為了使教師順利地開展實驗,應當為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使他們得以想以前之不敢想,做以前之不敢做。要看到,對實驗工作來説,教師的參與是極其重要的,甚至與實驗工作的成敗有決定性作用,民主、和諧、融合的氛圍是新課程生長的基礎,它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積極主動地置身於其中。在此,每一位教師都扮演着雙重角色:他既是實驗者、研究者,又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在這種情形下,學校的組織結構應有利於每一個成員的相互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對校長而言,他更應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能夠不斷帶領本校教師勇於探索和創新,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徵和獨特的管理風格。這樣,才能是目標明確,積極性高,實驗才能取得成效。

課程調研報告7

 摘要: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節目主持藝術》課程自20xx年開課起,已歷經8年,這期間不斷進行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本調研報告不僅摸清了近年來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更為深入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設性建議。面對實訓教材缺乏、設備陳舊、校企合作不規範、不繫統等問題,本調研報告提出相應改進思路,以期實現實踐教學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實訓課時;自編實訓教材;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

一、引言

20xx年11月30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20xx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指出,要深化高校人才培養改革。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建立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反饋機制,促進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節目主持藝術》課程自20xx年開課起,已歷經8年,這期間不斷進行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作為一門實用性強的課程,《節目主持藝術》的實踐教學質量不僅影響活動主持的水平,對整個企業形象、宣傳工作也會產生影響。從20xx年1月始歷經三年的時間,本課題組成員,通過問卷調查、會議座談、跟蹤走訪、電話採訪、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多種方式,對《節目主持藝術》課程的所有在校生、部分優秀畢業生、教師和業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調研。經過資料整理分析得出,該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中有所改善,但是理論多於實踐的教學模式仍是主流。

二、《節目主持藝術》課程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

對這門課程來説,最大的問題是實踐教學沒有規範化、系統化,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理論課時多於實訓課時的教學現狀仍然存在

1。實訓課時過少。圍繞在校生和專兼職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儘管在不斷調整,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節目主持藝術》課程設置方面仍然呈現出“理論課時多於實訓課時”的特點,課時設置無法為實踐教學起到指導作用。針對理論課時與實訓課時的比例問題,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老師授課多理論少實踐;而對於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調查中只有約37%的學生認為,老師授課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55%的優秀畢業生反映:他們的主持技能多是在實踐教學中習得,應該增加實訓練習的比重,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配套教材稀缺。關於“節目主持藝術課程的教材或實訓指導手冊使用情況”這一問題,大於75%的專職教師表示沒有高職院校專用的實訓教材或實訓指導手冊,目前為止仍然在沿用普通本科院校中較優秀的教材。32%的學生反映實訓課時偏少,沒有實訓教材,實訓流程不夠規範。

(二)具備雙師素質的師資力量不足

1。實訓室設備有待完善。70%的專職教師認為,學校的播音主持實訓室主要是專業老師帶領學生社團在使用,而專業學生使用率反而很低。56%的學生認為,實訓室設備陳舊,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正常使用。70%的學生認為,學校應該設立專項資金投入及時更新實訓室設備。有部分學生反映,一個班級有30名左右的學生,教學過程中每個組六七個人共用兩隻話筒和一台攝像機,而且大部分設備都已老舊或損壞,每次實訓課都有半數學生只能旁觀。還有個別學生反映,在學校很少使用甚至從未使用過實訓設備。

2。具有雙師素質的師資力量薄弱。據調查顯示,超過30%的學生認為“學校有舞台主持經驗又受過專業訓練懂主持藝術的老師非常少。大部分學生們認為,專業老師進行課程實踐教學的項目內容過於保守,場所過於侷限,形式過於單調,實訓練習有“走過場”的現象。這門課程的所有任課老師中,既有舞台主持經驗,又有媒體實踐技術運作的雙師型教師不足20%。為彌補這一不足,學校定期聘請業界一線精英,如廣東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孫愈等作為兼職教師開設專業講座進行授課。但是,這樣零碎的安排並不能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12%的學生表示聘請業界兼職教師的措施有走形式之嫌。

(三)片面追求就業率

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就業率,以此來擴大招生,提高學校聲譽。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業就業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被評為20xx年“全國就業50強院校”,但是在創業就業的推廣工作中,片面追求就業率,講求市場化,淡化專業意識,沒有重視專業的轉型升級,沒有營造專業學習氛圍,使得部分學生的專業學習目標不明確,只顧埋頭創業,脱離了專業學習,有本末倒置之嫌。

(四)校企合作不繫統不規範

學校與廣東廣播電視台、南方報業集團等當地媒體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如參加南方電視台的《舞林爭霸》《全城熱戀》等欄目的策劃籌備工作,在多家媒體和企業設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職業化實踐平台。但實訓流程很不規範。

三、《節目主持藝術》課程實踐教學教改思路

據調研統計得出,超過半數的老師和學生都希望學校在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培育師資力量和拓寬實訓渠道方面有所作為。在專業教學方面,大家普遍希望教師能夠重視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資源。

(一)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1。自編實訓教材和指導手冊。介於高職院校沒有專用實訓教材和實訓指導手冊的問題,學校應鼓勵師資團隊聯合業界兼職教師自己着手進行實訓教材和實訓指導手冊的編寫,將集體備課中涉及的實踐教學案例編進教材,結合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鍼對性指導練習,使得實訓教材更具獨特性、實用性和針對性。

2。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理論課和實訓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理論課是實訓課程的前提和基礎,而實訓練習又是對理論知識的檢驗和提升,實訓練習同時又為理論的總結和昇華提供了依據。在人才培養體系的課時安排上,應加大實訓課時的比重,國外許多著名的傳媒院校實訓課時至少是理論課時的3倍,這種做法值得借鑑,在質和量上保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升。

3。加強實踐教學監管力度。完善實踐教學的規章管理制度,加強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適當增加實踐課時的比重和學分。學校為節目主持藝術課程的每一位學生都單獨設立了實訓檔案,詳細記錄了學生課上課下主持實踐的內容、表現、評價、提升途徑,並跟蹤記錄後續教學成果,以此作為期末綜合成績的重要參考。

(二)通過校企合作和培訓的方式提高師資水平

通過三種方式提升整體師資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積極引進幾位既懂理論知識受過專業訓練又有一定舞台主持經驗的具備雙師素質的高水平人才,帶動和激發師資隊伍的內動力,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實踐教學水平;其次要將教師頂崗實踐的制度落到實處,通過一定的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利用寒暑假全職深入企業、媒體進行實踐能力的提升和實踐教學資源的開拓;再次,學校應該制定規範的教師培訓制度,加強本校師資和外界的溝通交流,着力提升師資理論與實踐水平。除此之外,在新媒體已然成為主流媒體的今天,學校要與時俱進,聘請具備互聯網與新媒體雙重專業背景的複合型人才為學生授課,提升學生的新媒體應用能力。對於外聘兼職教師,要將業界講座等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相應規範制度,要求他們定計劃、定時、定點、定人到高校授課,使之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三)着力打造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的實訓平台

要培養學生真正進行節目主持的實戰能力,需要專業的實訓場所做支撐。因此,完善實訓室管理制度,提供相應的設施、設備和資金支持,構建科學系統的實踐體系,成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

1。對內加大實訓室建設的投入。大力加強人財物力的投入進行實訓室建設。設立專項資金對實訓室的設備進行更新補充,尤其是二級學院用於專業實踐教學的硬件設施的補充和更新,並完善實訓室的管理與使用制度,為學生實訓練習提供保障。將學校的廣播台、文藝社團設為實訓基地,全員進駐並充分整合校內實訓資源進行實踐教學。

2。政校行企四方位合作打通實訓渠道。產學研合作要基於互惠、互利、共贏的原則之下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高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與政府、媒體、企業、其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參與政府活動、媒體節目製作、企業宣傳、校級競賽等方式加強合作,建立相應的實訓基地,並規範實踐制度,把學生的實訓課堂搬到校外實踐中去。

3。社會實踐也是專業實踐的重要環節。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立社會實踐月,以廣泛的社會活動作為實踐教學的拓展平台,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和社會實踐月深入基層,進行社會實踐調查,獲取專業信息源,進行實踐鍛鍊。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級、省級新聞傳播類競賽或電視競賽等,這些舉措都是學生快速提升社會實踐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課程調研報告8

為了促使全市高三歷史教師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深入刻苦地鑽研教材和考綱,優化教學策略、探索教學規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對各校高三歷史的教學情況就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備課作業、試卷評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從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領略和感受到高三歷史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的熱情和奮發向上的敬業愛崗的精神,同時我們針對各校高三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要求。

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歷史任課教師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華中學、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歷史教師,市三中有四位教師,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課教師,從總體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是新老教師搭配,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較為合理的教學格局。教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大多數學校能堅持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的理念、教學模式都有了較大的更新,課堂教學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學計劃方面:

 優點:

1、省中、光華、竹中、戴中教學計劃中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策略具體,教學課時安排詳細、能落實到每一週。其中省中有明確的大學聯考目標,力爭在常州市區的優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華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勾通,注重對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與激勵;南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進度中分兩塊:一快是課堂教學的進度表,內容包含新授課的中古史和單元複習課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冊,另一快是學生自主閲讀教材複習的內容安排,每一週都有學生閲讀複習教材的安排內容——《中國近現代史》,在此基礎上進行行跟進性訓練,以每單元25道選擇題為題量,在安排表中請學生對照表格嚴格遵守。戴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教學策略講究實效;竹中的計劃紮實有效、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2、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進度基本一致,一般在20xx年11月的期會考試前完成《中國古代史》新授課的教學和單元複習教學,期會考試後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的複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必須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現史三冊書的單元複習和主要專題的複習,期末參加常州市高三統考,教學任務比較艱鉅,但在與高三教師的交談中,幾乎所有的教師對完成今年的教學複習任務充滿了信心。

 問題:

1、省中的教學計劃中措施不夠具體詳細,要切實進行集體備課,既要有明確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計劃中的指導思想要進一步明確,要確定大學聯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三中計劃中指導思想、教學思路和措施明確,教學課時安排詳細,但教學設計沒有明確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學內容能落實到每週、每一個知識點,但缺少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備課方面:

 優點:

1、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課教師外,其它學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大多數學校能進行共同研討集體備課、堅持實行教學案一體化。

2、省中、光華、南中能精心設計每一節的教學案,既貼近大學聯考、又貼近學生的實際,各校教學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學案的質量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大學聯考精典題的解析,引導學生走近大學聯考,瞭解大學聯考的命題意圖和趨向。南中教學案規範、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結構圖示的創新和設計,化繁為簡,便於學生記憶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學案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優化。三中的學案設計切合學生的實際,選取的課堂思考題和訓練題貼近學生的基礎。

 問題:

1、有些學校在教學案的設計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如省中的學案中以填空的形式來紮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號小括號的形式更利於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網絡式的知識體系,更便於學生記憶。

2、戴中教學案要進一步優化,要減少剪貼的成份,儘可能電子備課,努力形成備課組內教學案一體化的系列。

課程調研報告9

我國幅員廣闊,地域差異極大,為了緩解“一刀切”的弊端,1999年中共中央頒發的《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明確提出“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1] 三級課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靈活的學習空間,為他們的均衡與個性發展提供了保障,也促進了我國差異較大的各地區均衡化發展。但到目前為止,我國三級課程體系還存在不足。本次調研的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瞭解重慶地區在新課程改革以後義務教育階段三級課程的實施情況,以提出改進策略。

為了增強調研的代表性,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對象為重慶市部分學校的校長與教師,其中包括國小和國中。

一、調研結果分析

1.態度與認識

通過調研發現,重慶市中國小多數教師基本不瞭解什麼是三級課程,所在學校也並不存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因此,教師相應的課程開發意識、參與度極低,86%的教師認為這是由於對三級課程宣傳不到位所造成的。問卷調查還發現,在瞭解了三級課程理念與價值後,86%的教師認同三級課程符合當前教育發展需要,而14%更是完全同意,這表明三級課程是非常具有發展空間,且得到重慶廣大教育工作者支持的。

2.課程結構比例

對於三級課程設置結構、比例的合理性也有不少教師持質疑態度。43%的教師認為國家、地方規定的課時比例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完全達成。例如,按照重慶某縣規定,傳統的重點科目如英語、化學每週為2個課時,而體育卻為4個課時,雖然該規定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增強體能素質為目的,但課時的大量縮水造成繁多的知識與能力的課程目標要求明顯難以實現。分析發現,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是課程比例的安排只是單方面的政策決定,而沒有考慮到與之緊密聯繫的因素,如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的配套情況。此外,儘管三級課程比例有一定的靈活度(國家課程佔80%,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佔16%~20%),但仍難以滿足不同區(縣)或學校間教育水平上較大的差異性及不同需求。

3.經費與師資

由於經費、師資及各方面配套資源的缺乏,部分校長反映課程表中的校本課程幾乎形同虛設。儘管部分的被調研對象已經擺脱了校本課程就是編寫教材、印刷教材的片面認識,意識到了活動課、綜合實踐和選修課也屬於校本開發的範圍,但他們仍然認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需要上級教育行政一定的專項經費支持,否則三級課程的實施舉步維艱。訪談中諸位校長透露,由於工作壓力大,教師職業倦怠感明顯,校本課程開發如果不與福利待遇掛鈎,難以激起教師的參與熱情。重慶市的普通學校或區縣學校,課程開發的支出捉襟見肘,以致校本課程的實施頻頻擱淺。一些財政寬裕的城區或重點學校,三級課程的實施相對較好,但仍然沒有完全達到一種致力於滿足學生需求及充分發揮校本優勢的自覺、自律的狀態。

43%的人認為媒體、專家意見對三級課程執行有很大的影響,但由於經費不足,學校沒能力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或給經驗不足的教師提供課程開發方面的培訓,且多數學校表示存在基本師資不足的現象,再加上課程配套資源的缺乏,學校對於課程的開發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4.評價制度

多數校長和教師表示,學校沒有與校本課程或地方課程配套的評價制度,且學校對其重視度不高。由於沒有完善的評價制度的制約,地方、學校對課程的開發與執行成為了一種隨意行為。71%的教師表示三級課程的執行有賴於總的教育評價制度的變革。若保持現行的重視國家課程絕對分數的評價制度,地方、學校為了追求會考、大學聯考中的高分數,吸引更多生源,不得不以犧牲地方、校本課程為代價。

5.管理機構與保障制度

政策規定的良好執行需要一個高效率的、強大的管理團隊。但57%的教師認為,本地區、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執行落實不到位。沒有常設的管理機構也就意味着缺乏專門的管理人員與機制,三級課程的實施容易變得難以控制。

85%的教師反映三級課程的監察力度不夠,因此,地方、學校、教師不能認真履行課程開發的職責與義務,而教育行政部門也不能有效地管理、監督三級課程的執行及承擔相應責任。一部分校長反映,三級課程實施過程中對於可能發生的意外的責任承擔模糊不清是三級課程實施較大的阻礙。例如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雖然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增進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但學生的安全保障問題卻成為學校的顧慮,學校害怕一旦意外發生後的責任承擔以及對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討論與建議

為了使三級課程體制更加完善、充分適應地方需求與經濟發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本文對重慶市範圍內的三級課程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建立專門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

健全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是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規劃落實的首要前提。因此,建議重慶市、地方(區、縣)建立專門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課程管理部門作為一個執行與自我管理的樞紐,可以以領導小組及日常辦事機構的形式組建。領導小組負責對上級課程管理的相關政策進行研究,審定本市、區(縣)課程管理方面的計劃,決定重大問題並協調相關事宜。而辦事機構則負責擬定本市、區(縣)的課程管理方案,在領導小組決議後,負責組織、指導及監督下級部門有效開展。

2.制定完善的保障機制

三級課程從總體規劃到課程開發、執行、激勵、監控、反饋,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來明確各部門及其人員的職責與義務,讓三級課程的實施做到有條有理、暢通無阻,權責問題的清晰也使地方、學校對三級課程的落實無後顧之憂。因此,建議建立自己的一套三級課程運行、激勵與監控機制,從策略上保障三級課程的實施。此外,在不與國家法律衝突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課程管理方面的法規,利用剛性手段為三級課程的落實創造良好的環境。學校方面,建議制定課程管理的相關章程,明確學校課程管理的目標、規劃及相關人員的行為準則。學校的管理章程是“學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政府監督管理的基本依據”。

3.加大宣傳力度,注重人員培訓

三級課程的實施不僅需要國家、地方管理部門的政策、法規支持,更需要地方與學校的研管人員及一線教師的全力積極配合。由此,建議重慶市級、區(縣)級管理部門及學校除了加大對領導階層的關於三級課程理念、價值、意義的宣傳,更要採取相應措施大力調動各級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三級課程意識,改變其傳統機械的課程觀。此目標可通過研討會、工作會、宣講會、項目研究等正式形式達成,也可通過宣傳標語、網絡、電視欄目等非正式形式營造有利的課程管理環境。此外,建議管理部門為學校教師或專職開發人員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機會,或鼓勵、督促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聘請專家到校指導;區(縣)級管理部門可組織建立學習社羣,並定期開展交流學習,拓寬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

4.增強課程設置的適應性

國家的課程設置旨在為全體學生提供共性基礎,因此,其框架性的課程結構、計劃、底線要求與目標的設置是必要的,但同時需要地方、學校積極配合,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補充,以適應本土經濟文化發展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培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建議重慶市級、區(縣)級管理部門組織調研小組,對其負責區域或學校進行三級課程實施情況(現狀、問題、障礙等)的調查研究,並以此作為課程設置修改與制定的依據,各區(縣)可在權限範圍內做出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差異性的課程設置。同時,建議學校建立專門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除了進行校本開發研究,也針對本校的課程實施情況定期向上級部門彙報並提出相關建議或請示,做到管理與反饋並重。

5.設立專項經費

經費的短缺是三級課程順利實施較為關鍵的限制因素。有了專項的三級課程管理、資源開發經費,地方、學校才能購置相應的配備資源、為教師提供培訓和福利補貼、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教師及教研人員才能在三級課程的貫徹落實中大展拳腳,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優勢。因此,建議重慶市級課程管理部門在加大三級課程宣傳的同時為其劃撥專項經費。各級部門應該制訂專門的款項撥發計劃及監督機制。此外,學校對上級撥發的經費安排及使用應該有一個詳細的計劃與説明,保障透明度,以防挪作他用。在資金的分配上,除了直接用於課程資源的開發、人員培訓與相關設施的配備,區(縣)級部門或學校也可設立教師課程開發補貼機制,將對課程管理與開發的貢獻加入教師評估或晉級的考慮因素範圍,這樣不僅能激勵人員參與管理、開發的積極性,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及三級課程管理與實施效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6.深化評價制度改革

完善的三級課程評價制度不僅是對課程實施質量與效果的全面調查與評估,更為課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根據。當前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制度的缺乏成為了三級課程實施的瓶頸之一。建議國家進一步深化會考、大學聯考評價制度的改革;而重慶市級管理部門可在政策條件允許範圍內加大對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評價管理,對下級部門做出框架性建議,優化評價方式;區(縣)級部門和學校可根據其所開發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性質或形式設立對應的評價制度,適當增加總體評價及綜合評價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所佔的比例,建立縱向與橫向相互呼應的、完善的評價體系,以此來促進各級課程管理的開發與落實。

課程調研報告10

  一、概述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縣教育教學正沿着正常的軌道良性運轉。自20xx年秋季,我縣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和培訓工作運作良好,為了更好地瞭解新課程的實施情況,我們中學組分為兩個小組,其中每個小組一行7人,於20xx年10月13日至23日,分別深入東寶中學、時家店中學、亨通中學、太平川中學、安口鎮中學、和平中學、駝腰嶺中學、涼水中學、姜家店中學、三中、二中、朝完中、柳河九中和柳河十****14所中學,進行了有關教育教學情況的調研。採取的主要措施是:查教案、下課堂聽課、評課與交流、結果反饋的形式。共聽課280節課,查教案約140餘本。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瞭解七年級新課程的實施情況;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教研製度的落實情況;我們對全縣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初步的瞭解,充分地認識到新一輪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目前,全縣各中學新課程的實施基本啟動,廣大教師對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有所瞭解,並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新課程實施已初見其形。通過調研瞭解到,基層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們身上的壓力很大,困難和困惑同時尚存,但是他們的進取精神和積極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成績與問題也同在,現把有關的調研情況進行如下彙報。

  二、主要成績

1、從新課程的啟動至今,近一年半時間,歷經三個階段:學習階段;通識培訓階段;實施嘗試階段。經過這三個階段的運作展示出來的成績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部分學校開展的校本培訓,使教師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認識,並積極地投身於新課改的嘗試中去。

(2)部分學校的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積極嘗試教學方式的變革。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所學學科的熱情和積極性。

(3)大膽嘗試利用新的評價體系進行施教,能夠從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入手,努力探索學生髮展性評價,重視學生的過程管理。

(4)“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教師們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嘗試改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課堂上倡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創新。(5)教師的角色有所轉變。由原來的課程規範的複製者、知識的施予者、分數的評判者轉變為課程的創造者、教學的交往者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

(6)課堂上能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能尊重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能夠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創造實踐的機會。

(7)教學設計有所突破,能夠自覺地改變原有教案格式的約束,認真學習和準備,巧妙設計教學,適應於本校特點與個性發展。

(8)作業能做到詳批詳改,作業量足,作業本整齊規範,批改次數多。

(9)實施新課改的進展程度直接與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有關,事實證明,哪個學校領導重視,積極地深入課堂,學校的課程改革就搞得好;哪個學校領導不重視,教師就不肯行動起來。

  三、實施新課程給教師們帶來的困惑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是初次嘗試,一些新的理論與操作無法使教師們正確認識和適應,出現的困難很多,困惑也很多。具體表現為:

1、經過假期培訓,在開始使用新教材的時候,教師們有較高的熱情,可是過了一個半月後,面對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尤其是擔心期末考試時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既影響自己在學校、家長、社會中的地位,又影響自己評優、評職等切身利益,於是又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走原來的“老路”,用原來的方法教學了。

2、新一輪課程改革要從“某某年起”,似乎課程改革只是起始年級的事,與其他年級無關。難道是因為起始年級用的是“符合課改”的新教材,而其他年級還用老教材,所以才會新舊有別,所以課改就該是起始年級的事,而與其他年級無緣,那麼其他年級的教師就該理所應當地不參加培訓,不進行學習和研究。

3、新一輪課改提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於是新教材相應地編排了一系列有利於操作與實踐的活動,諸如“動手做某某實驗”、“訪問某某工廠”、“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閲資料”等等。然而,經過聽課調研,尤其是農村中學,實際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做實驗”,從口裏“變顏色”,在黑板上“上網”------培養學生的操作與實踐能力成了空談。

4、個別學校沒有把新課程當回事,安排接受培訓的教師參差不齊,有的教師經過培訓後被“調整”到九年級,而一大部分沒有經過培訓的教師在“實施”新課改,必然是用老辦法來嘗試新課程,其結果是不倫不類。

5、實驗教師在嘗試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同事的認同和家長的理解,總是説:“那樣教不行,學不到什麼知識”或是“某某教師上課管不住學生,班上鬧嚷嚷的,紀律差,影響其它班學生的學習。”等。

6、要考慮課改的具體成效,關鍵還要看師生在教與學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也就是説,教學方式的變革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就目前而言,通過調研,多數教師和領導仍停留在觀念是否轉變的問題上,至於教學方式的變革仍無從着手。

  四、存在的問題

引起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不利因素有很多,例如:學校內班額過大的問題;政府投入不到位的問題;評價體系滯後的問題;教學的內部硬件設備滯後的問題;中國小銜接差的問題等等均屬於課程改革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有一些因素是因為認識不足或是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不對路所導致的。具體表現為:

1、新課程實驗教師的師資配備比較薄弱。國中的師資缺編嚴重,各校的非主科教師隊伍很不穩定,有的素質較好的教師改教主科,代課和改科的教師比較多,而這一部分教師一般都安排在七年級任教,再加上學校領導較多地考慮近期的教學效應,增強了九年級師資的配備力度,從而加劇了七年級教師師資相對薄弱的趨向。

2、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轉換還不到位。新課程新理念要求教師平時課堂教學中“能創設一定的情境,多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去探索發現、交流討論,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而在調研聽課中,我們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仍無法擺脱傳統觀念的束縛。課程標準新了,教材新了,但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在用傳統的方法實施新課程。教師講得較多,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較少,擠佔了開展小組活動和討論的教學時間,從而淡化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剝奪了學生自己親自去獲取新知識的時間和機會,又落入了應試教學的誤區。

3、觀念轉變亟待解決,師資培訓應當始終如一。通過調研和檢查,有近1/4的教師未參加培訓,其授課狀況不言而喻,仍舊是走老路。有的教師確是“邯鄲學步”教案草草幾行,只寫寫程序。一個教案可以推而廣之用於全冊。不能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三維”的思想無從查找。個別教師畏難和抱怨多於勇氣與思辨,應付多於積極,守舊多於創新,浮躁多於研討。

4、教師的素質仍需亟待提高。有些教師教學時,還不能夠準確地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多數教師照教材講教材,尤其是“重結果,輕過程”,教師只單純地教給學生某些結論,不能及時“點撥”和“引導”學生思維,使學生只掌握結論,而忽視了結論背後的豐富事實,對結論的發生、發展沒有充分的認識,不能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教學,而是照搬現成的教案教學。

5、學生的主人翁感沒有得到體現。課堂上仍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着老師轉,學生總是處於從屬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給家長學習”、“為老師作題”的怪念頭,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創造有利於教與學雙方達成平衡的雙邊活動機會,沒有改變學生“獨立學習”和不會學習“的現狀。

6、有些課改教師缺乏上進心,不願花精力鑽研,教學中缺乏創意。教師的惰性心理是課堂教學不精彩的一個主要原因。有的教師總覺得自己課改的課和原來的課差別不大。課改後的教材內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體知識。雖然內容淺顯了,知識點少了,難度降低了,但這並不説明教師的課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那就覺得一節課內容太少,沒什麼可講的,也沒什可學的。

7、有的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新課程的認識,將着眼點仍放在升學率上,部分學校的教師沒有參加培訓,對於新課程理念沒有認識,導致用老辦法實施新課程。有的教師有為難情緒,不敢放開手腳來做。

8、有的學校三大主科搞得較好,忽視其它學科課程的實施,以至於學科教學不能同步實施。

9、傳統的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教師既謀求“革新”,同時又不能“棄舊”,而陷於迷離狀態。多數教師在嘗試教學方式的轉變,但缺乏對教學方式變革的正確認識,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流於形式。

10、缺乏對教學設計的正確認識,教案依舊遵循着老教案的格式,缺少教師自主思考的空間,缺少課後的教學反思。

11、課程資源不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支撐課改。實驗室不足,實驗室中的儀器和藥品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導致許多簡的演示實驗都不能完成。教師的創造性不強,消極地對待課改。

  五、建議與策略

1、加大對各學校領導的管理與培訓力度,使之迅速掌握新課程理念與實施方法,只有領導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帶領教師們搞好課改,才能指導到位。

2、支持和鼓勵教師們學習,重點放在教學方式的轉變方面。採取“走出去”和購買一些課堂實例的光碟等學習的方法,多讓一線教師走出去,學習外地經驗,開拓自己的視野,轉變觀念“他山之石,可以改玉”。使教師們盡步入實施新課程的軌道上來。

3、課改的培訓,應貫徹始終,不能一勞永逸。應象大連甘井子區一樣,納入繼續教育的範疇,同時教師的評優、晉級等項掛鈎。

4、應儘快構建教師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和學生評價體系。要通過期末試題的導向性,促進教師的教學。認教師們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儘快探索出適應於本地的較好的教學方式。

5、教研員應多參加國家、省、市級新課改的培訓,以利於充實自己,更好地進行指導,否則“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無法同真正意義上的新課改接軌,導致指導上的偏差。

6、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立關於新課改的專項資金,來促進新課改的實施,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和開展各項專題研究與學習。

7、教育行政部門應給予教研部門一些傾斜政策或權限,才能增大其指導力度。否則,教研部門前面指導,指導後教師們仍然我行我素。組織的培訓,教師參加也行,不參加也行。

8、改變教案的書寫格式,給教師們創設一個自主的空間。

9、加大對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的監控,對於“老三室”的利用不能放鬆;鼓勵教師學習和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真正使課堂教學的形式豐富起來。

10、在教學實驗中,努力搞好各學科的教研活動,把好的經驗積累起來,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以豐富自己的教育思路。

標籤: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pk9lw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