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彙總4篇]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彙總4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彙總4篇]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1

一、課題名稱:

山水與文化

二、課題組組長:

王君傑

成員:王澤琛,王文周,楊帆,白松,閔超

三、課題提出背景説明:

中國山水千姿百態,可謂得天獨厚;中國又是文明古國,歷代人文薈萃。這自然與人文的兩大特點,孕育 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山水文化。中國眾多的名山勝水,不僅自然景觀雄奇秀麗,而且沉積着深厚的文化,閃耀着 燦爛的異彩。所謂“中國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藴涵和引發的文化現象。這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全 人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在世界上有顯著的地位。

四、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國山水文化具有多層面的價值。當今世界,旅遊越來越普遍地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的生活內容,人們以 這種活動來滿足高層次的需求。我國風景名勝區遍及全國各地,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旅遊業被稱為我國的“朝 陽工業”,風景名勝區是我國的“無煙工廠”,發展旅遊業的潛力很大。中國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國風 景名勝固有的獨特魅力,幫助人們真正地認識和欣賞她們的美,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遊 覽我國風景名勝,熱愛我國風景名勝,理解我國風景名勝。這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這是第 一層面的價值。中國山水文化保留着歷史的足跡,又是瞭解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國自古就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説,把遊歷與讀書相提並論。許多風景名勝區都保留着豐富的實物資料,生動地體現 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發掘中國山水文化的這一層面的價值,是弘揚中華文化的一條重要的途徑。發揚中國 山水文化中藴涵的優秀民族傳統,這是它更深的一個層面的價值。

五、預期成果:

瞭解山水文化的行成與本質,特點與形態,立足於當下從新時代的高度去理解人與山水的關係。

六、研究方法:

蒐集資料,問卷調查

七、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分為3個小組

第一組:王君傑,王澤琛負責制定問卷與發放。

第二組:王文周,楊帆整理和蒐集資料。

第三組:白松,閔超打印文件及最終整理。

2、活動步驟:

(1)全體組員進行討論、確定課題、出動全體組員收集有關資料。

(2)全體組員發放問卷。

(3)對回收問卷和所收資料進行整理。

(4)上網將活動細則及成果打印出來,便於寫論文報告和總結。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2

一、課題提出

20xx年國家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用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中首次將語文綜合性學習列入語文課程目標。“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程的一種嶄新的課型正式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這是出於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教育“三個面向”、提高國民素質和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現實提出來的。鑑於此,各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國小語文教科書都安排了綜合性學習教學內容。然而,經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教師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處於盲目和隨意狀態,存在着“不知怎樣教”等問題和困惑。調查顯示:條件好的、基礎好的學校比較認真地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和研究。而大多數的學校有的根本就沒有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文來教,有的當作單元練習題來教,還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綜合實踐活動來教等。當然,各版本課標實驗教科書中設計的綜合性學習也存在着內容和形式的單一,對不同地區和學校缺乏廣泛的適應性等問題。因此,迫切需要我們研究解決:如何正確認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特徵,如何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如何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適應性強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如何制定教學方法,構建教學基本模式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於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真正落實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無疑十分重要的。

目前在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改革中,綜合性學習都處於初步研究階段,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對其的研究,並建立了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策略。在借鑑國外綜合性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我國語文綜合性學習注意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綜合和課內外結合,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尚無成熟的經驗。因此,本課題研究不但能豐富和填補課標實驗教科書的內容和空白,還對構建其基本理論框架和實踐模式,具有重要的價值。我們具此提出了本課題研究,於20xx年2月被中國教育學會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列入教育科研項目課題,並正式獲准立項研究。我們在重慶市萬州區、涪陵區、渝中區、北碚區、綦江縣、榮昌縣、銅梁縣、璧山縣、梁平縣、彭水縣、人民國小、巴蜀國小、鴛鴦國小等20個區縣71所學校進行了課題研究,約10多萬學生參加了實驗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一種全新的課程組織形式,它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將現代社會的綜合性課題和學生關心的問題統整起來,通過學生主題的、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機地將語文知識與生活經驗、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它與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共同組成語文課程新的目標體系。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從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初步構建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理論基本框架,努力探索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規律;力圖設計出符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內容;構建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基本模式。為在新課程思想理念指導下更好地實施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尋求有效途徑。

主要研究以下內容:

(1)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現狀分析。

(2)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理論研究。

(3)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內容設計。

(4)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設計。

(5)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與方法設計。

(6)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綜合性學習”這一新課程,對廣大一線教師來説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對其概念的界定,特點的把握,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方法等都不甚瞭解,加之設備、條件有限,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程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必然存在着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惑,如何設計出既符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又適應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設計課題研究目標——進行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總結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理論與規律——進行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構建國小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基本模式——總結、交流推廣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法、調查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教育實驗法等。

五、研究成果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理論研究成果

1、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進行了界定

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對“什麼是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什麼區別?”進行了思想理論上的討論和研究,學習研究專家學者的種種理論觀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我們認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一種全新的課程組織形態。它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將現代社會的綜合性課題和學生關心的問題以單元的形式統整起來,通過學生主體的、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學習過程,有機與校外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知情意行和諧發展。它與識字與寫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組成語文課程新的目標體系。

故有研究認為:綜合課程“其綜合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某一學科為中心,讓另一學科去配合;一種是找出幾個共同的主題,每個學科都選教與主題有關的內容。”

2、提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五個主要特徵

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繫、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整合知識與能力,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索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它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綜合性。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要立足於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將理解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和發展思維貫穿於活動的全過程。活動內容和形式的設計,應凸現聽、説、讀、寫的實踐;其次是體現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以語文課程為基點,有機整合數學、科學、品德、藝術等課程,突破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實現語文知識的多元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自主性。“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3

一基本格式部分

《中國百年社會風俗變遷》研究性學習課題

學校:

班級:

小組成員:

1 研究背景

社會風俗的變遷既是一百年來政治變遷,經濟轉型,外來影響等作用下的產物。又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變革的表現。社會風俗不是細枝末節的小事,而是關係的社會發展的大事,很值得我們下一番功夫來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義

(1) 瞭解近代以來人們社會習俗和生活變化的史實,探究其變遷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較歷史現象理解歷史發展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的影響。

(3)掌握社會習俗和近代服飾、餐飲、居室建築與傢俱陳設的變化情況。通過歸納、比較社會習俗和生活的變遷情況,培養歸納發展特徵的能力。通過思考“為什麼近現代中國社會習俗和社會生活會有如此大的變化”等問題,培養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過對比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對比研究,分析其異同,探究其原因。這是歷史比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點及主要內容

(1)社會風俗和生活變化的原因、特徵。

(2)中國社會變動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

5 研究步驟

(1)確立選題

(2)根據確定的題目內容,調查對象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3)蒐集有關社會變化的資料、圖片、走訪老人、社區以及相關專業人員,瞭解社會變遷的基本情況。

(4)分類整理所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對比分析,探究百年社會風俗變遷的原因和影響。

(5)將成果整合或製成演示文稿進行展覽。

6 資料收集手段

依據研究內容,通過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家庭等蒐集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要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典型性。

研究性課題報告範文4

“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一、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1、建構主義理論;2、行動學習理論;3、人本主義理論。

關於課堂有效學習的內涵

(1)課堂有效學習是相對於無效和低效學習而言的。

(2)學生的發展就其內涵,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缺少任一維度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發展就其層次,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教學促進發展,就是把最近發展區不斷轉化為現有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有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外在發展是一種以追求知識的記憶、掌握為標誌的發展,新課程強調着重追求以知識的鑑賞、判斷力與批判力為標誌的內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新課程在注重從已知推出未知,從已有的經驗推出未來發展的預設性發展的同時,強調不可預知的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有當下發展和終身發展,新課程既注重即時的可測性和量化的當下發展,更關注面向未來、着眼於可持續和發展後勁與潛力的終身發展。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研究將從調研課堂上無效教學現象、分析致因入手,研究課堂“有效學習”個案,發掘、預設並生成有效學習的操作點,引領教師積極應用,構建以“有效學習”為主導的教學體系。

對課堂上無效教學現象進行調研,分析致因,針對無效學習現象,開展對應策略研究。

立足於科學性、可行性、靈活性和有創意性,開展有效課堂教學評價內容與方式的研究。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與教學效果的研究,國小生數學學習水平和能力的科學評價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完善國小數學課程評價體系,豐富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生成有效學習的操作要點與基本策略,開題報告《研究性開題報告》。

三、本課題省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為了瞭解《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這一課題在同一領域的研究現狀,把握髮展趨勢,我們查閲了大量的教育理論專箸、期刊、報紙及網絡資料。從中我們發現,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課堂中是否進行有效的學習,如何組織、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的研究。這些研究呈現以下特點:

(1)改變或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的,不僅僅是換套新的教材,或是説用了新的標準問題,其目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課堂裏面的情況發生變化,從而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人們十分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是否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學習。

(2)越來越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討論的是個體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人.當代教育研究把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獨特個性當作優先追求的目標。通過實施一定的課堂教學策略,使學生在人格中達成理性與情感意志、科學與人文等方面素質的和諧統一。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3)該領域研究發展趨勢分析

新世紀的基礎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步伐,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實施有效教學,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雖然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於正確的效益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因素、有效教學和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有效教學評價的標準等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實踐,在實施推廣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因此開展“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研究課題研究”,對構建國小數學課程評價體系所作的理念與實踐的探索,將對課改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我們課題研究人員應該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系統的學習“建構主義”等相關理論,學習外地老師的教研教改經驗。積極提供研究課,寫好研究課設計方案、教學後記、案例分析等材料。還要認真地聽研究課,參加説課、評課、信息交流、心得體會交流等研討活動。

最後,祝願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953w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