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後劉村調研報告範文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後劉村調研報告範文

一、村情概況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後劉村調研報告範文

後劉村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垛石鎮偏西南3公里處,有171户,人口579人,耕地面積1249畝,黨員13名。相傳明朝永樂年間,楊劉孫3姓自河北棗強遷此落户,因為劉定居最早,又住在村中間,家族興旺,與前劉是兩兄弟,取名後劉。現本村有劉、孫、楊、杜等姓。該村歷史上交通便利,村西有從商河城直通濟南府的公路。

後劉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37年本村村民孫德友參加革命工作,後來被敵人殺害,成為革命烈士。中共黨員楊星、趙剛住在本村,並發展了孫德祿、劉希亭為中共黨員。成立了村農會、救婦會。劉希亭任村長,楊春運任農會主任,孫德祿任委員,郭永蘭任婦救會主任,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動員青年楊登科、劉春亭、孫延桐,參加抗日武裝,後在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

二、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3畝(其中:田27畝,地86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350畝,其他面積1637畝。

三、經濟發展

(一)經濟現狀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佔總收入的24.6%;畜牧業收入17.5萬元,佔總收入的53.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50頭,肉羊20頭);林業收入0.5萬元,佔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16.5萬元,佔總收入的20%;工資性收入9.8萬元,佔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佔勞動力的`26%),在省內務工33人,到省外務工6人。

(二)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1、不論是大棚種植還是生豬養殖都沒有形成規模,不能產生很好的市場效果。現在後劉村一般都是獨家獨户的進行發展,鄉鄰之間根本沒有合作關係的存在,由此一來,對於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問題便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個體户的力量較小,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力量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2、後劉村農業發展還沒有形成產業化。雖然大棚和養豬的收入在許多家庭裏面都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但是形成規模化經營還是有很多需要做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應緊緊依託區位資源優勢,着力發展有比較優勢和地方特色的產業。在區域裏邊通過專業化生產提高市場佔有率和樹立產地品牌。鑑於將繼續長期存在的小生產方式,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應主要借鑑龍頭企業+基地+農户和專業協會+農户的模式。龍頭企業帶動型因更接近市場在開拓市場方面更具優勢所以應成為主要推廣的方式。首先要扶持在流通或深加工領域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的基地示範帶動引導農户參與生產,對農產品實行保護價回收(在市場價低於保護價時)。通過龍頭企業把千千萬萬的農户聯合起來,實現小生產與大廣場,小生產與大產業的有機銜接。

3、農民收入來源單一,不利於長遠發展。目前農民的大部分收入還是依靠勞務收入,農民的收入穩定性得不得應有的保障,生豬價格、蔬菜價格都極大的受市場的影響,農民的利益不能得到長期有效的保障。

四、人口衞生

該村有農户120户,共鄉村人口600人,其中男性320人,女性280人。其中農業人口600人,勞動力480人。該村有漢族600人。

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80人,參合率96%;享受低保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娜姑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3公里,距離鎮衞生院8公里。

五、文化教育

該村國小生就讀到前劉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垛石四種。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0人,其中國小生60人,中學生20人。

六、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會議方式公開。

七、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kmen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