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審計人與審計質量標準的分析報告

審計人與審計質量標準的分析報告

審計環境、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審計程序、審計標準、審計手段等都對內部審計質量有直接或間接聯繫。而作為其中最活躍的審計人,以及作為審計人員行為指南的審計質量標準,我們認為對內部審計質量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所有審計行為都是通過審計人員起作用,而所有審計人員行為的依據便是審計質量標準。

審計人與審計質量標準的分析報告

一、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因素審計人

(一)內部審計人員的現狀

1、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構成相對單一

以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為例,人員構成基本上是財務、工程、營銷三個專業,且內審人員往往是一專而不多能;懂財務審計知識的多,掌握現代管理知識、科技知識,具備綜合分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少,整體上應對複雜審計工作局面的能力比較弱;綜合分析能力不足。

2、專業技能欠缺,造成審計結論不精準

表現在一些審計人員侷限於賬面審計而忽略賬外內容,不能將企業經營特點、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披露與揭示;一些審計人員未對企業內控制度深入審查和測試,而在審計結論上直接採用被審單位所提供資料,從而造成了很大的審計風險。

3、審計風險意識淡薄

在審計領域持續拓展的大環境下,審計任務壓力增加,人員缺乏、任務繁重的矛盾造成審計人員疲於應付,無暇兼顧到審計質量,致使出現實施的審計項目不少,而審計精品不多,審計成果質量不高,審計未能審深審透的現象存在,埋下風險隱患。

4、審計理論鑽研氣氛不濃,未形成常態的學習機制

知識更新速度不及業務增長速度,對國內外內審發展狀況、經驗技術等知識瞭解甚少,甚至對日常工作常用法律、法規不熟悉不精通,審計發現和分析風險問題的能力較弱, 審計結論的依據模糊不清。

5、審計職業道德需要提升

受來自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結果不能做到以客觀的態度進行評價,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氣,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隨意性較大,無法向高層管理層提供真實的信息渠道,影響管理者的決策。

(二)內審人員應具備和期望達到的能力

對於內審人員存在的種種侷限,有些是體制問題造成,在短期內可能無法改變,但對於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審計人員來説,卻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學習獲得以下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證審計質量:

1、專業勝任能力

業務能力。高素質的審計人員,首先要精通工作中常用到的專業知識,會計和審計理論及實務構成審計人員知識結構的主體。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給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帶來了猛烈的衝擊和震撼,企業資源計劃(ERP)、電子商務的推廣和運用,使企業內部控制發生了改變,審計人員必須面對並適應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此同時,主審除具備專業經驗和全面的業務能力外,還應作好團結、協調工作,形成審計組的合力。

溝通或者説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良好而有效的`溝通應注意以下兩點:注意溝通立場,多站在被審單位立場考慮問題,多想想假如我是被審單位經營者,我會怎麼辦,換位思考更能有助於審計人員拓寬思路,考量審計建議的可行性;參與式審計。要與被審計者建立一種更加協調的工作關係,培養一種温馨和情感上的關係,甚至參與審計建議的實施,給被審計人提供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審計報告中重點放在問題產生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響,多采用建設性措辭。

2、審計的悟性

對同一個審計事項,有的人能一眼看穿本質,而有的人卻浮在事項的表面不能參透,這也許存在專業技能差別,但我們認為更可能是悟性使然。何謂悟性?悟性即是一個人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分析而發現其本質的能力,悟性高的人通常都是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融合其中,獲得屬於自己的東西。工作中的悟性並非可遇不可求,而是可以在工作實踐中收穫的。

3、工作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在審計實踐中,有許多的內審人員都感覺到內審工作容易與他人產生矛盾,開展困難,對審計工作缺乏行動力,缺少做好內審工作的意願。那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內審的職能,沒有感受到工作的樂趣,審計的魅力,所以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從一個微小的審計項目來看,當你的工作得到管理層的認可,建議得到採納,企業的某一項管理因你而有所改善,某一項風險因你而避免,這樣的成就感是其他工作所體會不到的。

4、團隊協作精神

審計是一項尤其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審計質量的高低,不能代表其中個人的審計能力,而代表着審計組集體的智慧,是審計組的整體素質與能力的表現。要把不同水平的審計人員科學、合理的組織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用於審計過程,以獲得最佳的綜合效果,從而保證審計質量。

二、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因素審計質量標準

(一)內部審計質量標準的現狀

我國雖然制定了統一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以及一些具體準則和實務指南,某些行業和企業也針對部分審計業務制定了實務操作指南和審計辦法,但內部審計的範圍之廣,內容之豐富,審計對象之多樣性,使內部審計難以有統一而具體的質量標準,因此在實際執行審計項目時,較多地靠審計人員的主觀判斷,致使內部審計工作有較大的彈性,不同審計人員對同一審計事項審計的深度有所差異,造成審計結果有所不同,致使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難以保證。

對審計質量標準執行較弱,主要表現在:有的重審計實施、輕審計準備,套用通用的審計方案,與企業現實不符,可操作性不強,造成審計重點不突出,審計人員進入狀態慢,影響審計質量。

部分審計人員在實施現場審計時,未按照內部審計準則、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及審計方案的要求,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從而導致個別項目出現重大漏審現象。

有的重審計問題、輕審計規範,對審計結論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留下了風險隱患;有的重審計報告、輕成果落實,造成審計流於形式。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廣度和深度不夠,出現內部審計的無風險狀態,對內部審計的檢查處於真空地帶,客觀上也導致內審質量不高。

針對內部審計而言,雖已頒佈了《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且某些行業和企業也制定了相應的審計質量管理辦法,但在實踐過程中,多數企業做得不到位。在實務中,內部審計自身督導和質量管理尚且欠缺,更遑論外部評價,審計責任追究更是流於形式。

(二)對於審計質量標準的思考

從社會審計的標準化審計程序中得到啟發,內部審計是否也應該思考:面對水平不一的審計人員,制定怎樣的審計質量標準,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審計人員水平的差異?誠然,內部審計的審計範圍廣,審計對象和審計內容具有多樣性,但內部審計可以尋求項目質量和審計效率的最佳結合點。良好的控制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彌補現場審計人員素質與經驗的不足,減少現場審計人員工作的隨意性,可以及時發現與彌補現場審計人員的錯誤與疏漏,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例如:某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制定審計底稿質量標準時,嘗試編制標準化審計工作底稿模板,模板的編制注重可操作性,其應用要求審計人員採用標準的作業流程,使無經驗的審計人員也能理解工作意圖、掌握正確方法,以減少個體理解與判斷差異的影響,模板的編制根據被審單位行業特點,參考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指南及歷次審計底稿,對其他應收款審計內容、重點和方法在底稿中進行體現,不僅強化了過程控制,有助於提高審計質量,而且省卻了底稿中大量表格的編制和重複性語言的敍述,提高了審計效率。這種對制定審計作業質量標準的嘗試對其他企業或可有所參考。

三、結束語

內部審計如舟,質量是舵,審計人員是舵手。在當前內部審計轉型時期,要加強審計質量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和自身的成長,突出人才培養和審計標準化建設是必由之路,也是每一個審計人應思考的永恆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m4rg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