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1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特對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隨州市金太陽學校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隨州市金太陽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

4、設備投入狀況

我校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目前,正努力實現教職工人人有一台電腦,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滿足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三間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每天使用率已達到5課時。

3、教室教學環境:我校大部分教室、會議室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4、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90%,在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均佈設有信息接入點。

5、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牆。

6、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學校準備建立具有服務於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又一個有效途徑。

2、能不定期向中國現代教育網教育資源庫上傳教學資源。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教師筆記本使用培訓等。對於一部分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並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同時我們也面臨着一些新的問題:

問題一:我校屬民辦學校,在信息化教育投入資金上缺口較大,信息化網絡教室不足,諸多因素制約了我校信息化工作發展,望各級領導關注民辦教育,稍微加大對我校教育經費的投入。

問題二: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台,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台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問題三:我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區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薄落。據初步統計: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低,家裏即使有電腦的也只當作遊戲機來使用,客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問題四: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2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着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並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為目標,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總結我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認真總結,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寧市和平學校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遠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服務器房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校園網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教師、學生郵箱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突發事件處置規定》、《安寧市和平學校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獎懲制度(修訂)》、《安寧市和平學校直錄播室使用規則》、《安寧市和平學校多媒體報告廳使用規則》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上級部門、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鼓勵廣大教師自主性地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訓,兩年組織一次教師信息技術運用經驗交流與論文評比,逐步建立評價、考核、獎勵機制,形成長效管理體制。把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及課堂教學整合的實效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納入教師晉升職務,評優的指標。

4、經費投入

我校異地新建,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目前,已實現教職工人人有一台電腦,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四間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每天使用率已達到4課時。

3、教師用機:師機比超過1:1

4、教室教學環境:我校所有教室、會議室均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5、衞星IP接收系統:衞星教育節目接收系統的硬件能夠保障遠程教育資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遠程教育資源接收完整。通過網站方式接收資源。

6、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85%,在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均佈設有信息接入點。

7、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牆。

8、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9、學校所有計算機都安裝了過濾軟件;有專人負責學校網絡安全和處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向網絡發佈信息、校務公開。

10、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台賬齊全,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1、學校準備建立具有服務於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通過資源的上傳、積累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為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又一個有效途徑。

2、能不定期向安寧市教育資源庫上傳教學資源。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教師筆記本使用培訓等。對於一部分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並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通過這些活動,廣大教師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信息素養,對信息技術運用要做到想用――意識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會用――適度、創新,根據學生實際的選擇用,更明確了今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學校各學科都實現電子備課,並有電子備課的要求和管理決定。

2、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製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師使用綜合信息平台每學期不得少於8次;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3、教師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相關課題,並發表了相應的論文,製作有關的課件,成績顯著,全體老師能夠參與信息技術資源開發與建設。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3

我校根據教育體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加快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現對照《寶雞市教育現代化先進縣評估指標》細則對我校教育現代化水平進行了認真的自查,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學校在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校園數字化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對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促進課改的深化,謀求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一體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學校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我們也面臨着一些新的問題:

問題一:

學校文化建設主題不夠鮮明,文化氛圍不夠濃厚;校本課程開發進程有待提高,缺少校本教材。

對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鮮明濃厚的校園文化主題,促使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提升;着力開展教研活動,積極組織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領頭,帶領青年教師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特色對校本教材的進行深入的研究與開發。

問題二:

電腦配備還不能滿足日常教育需求;部分教室電子白板設備陳舊,故障頻繁,無法滿足正常教學使用;另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

對策: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經費支持,增添教學辦公電腦數量,更換陳舊設備;學校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關鍵是人的因素,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的力度,選派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參加專題培訓,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積極運用現有的教研平台,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思”活動,努力探索現代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面促進學校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三:

由於教學樓改造工程剛剛結束,部室建設還不夠齊全,現有設施設備也較為陳舊;且部室使用記錄也不夠齊全。

對策:對缺少部室合理規劃位置,加快建設進程,對現有部室及時更換設備。強化部室管理,細化部室職責與職能,做到一室一人的專人管理模式。

問題四:

師資配備不足,教師學科不均衡,體音美等學科教師還有欠缺。

對策:制定多勞多得的鼓勵政策,讓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師多兼課;面向社會高新聘請兼職師資;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以滿足學校教學要求。

問題五:隨着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的逐年遞增,以及廣大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加之我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教學水平較為領先,大量的適齡兒童進入學校就學,促使我校大班額現象消除難度增大。

對策: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輿論導向。通過大力宣傳“大班額”的不良影響,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化解大班額的良好氛圍;

二是嚴格規範辦學行為。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嚴格招生管理;積極聯繫當地户籍部門,及時掌握適齡兒童信息,統籌規劃,適時打算,做好一切應對措施;按照學籍管理的相關規定,加強義務教育學籍信息化管理;規範轉學行為,防止隨意轉學插班;因病休學必須有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書、病歷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據;化解已有“大班額”,防止新“大班額”的出現;

三是學校狠抓學生學籍管理,規範班額行為。通過學區校對,學校負責,班主任把關,落實新生建檔、轉學變檔的學籍管理辦法;

四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額”的長效監督機制。防止“大班額”現象的“死灰復燃”。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將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先導,以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為根本,以提高學校教育現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為目標,在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的同時,還將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素質與學校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建設水平。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4

根據密山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細則、密山市義務教育學校信息技術裝備使用管理辦法,學校積極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用學科教學促進信息技術發展,讓信息技術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經過全體教師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新台階。現就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設立機構,明確要求,更新教育理念

學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信息裝備使用管理領導小組、信息寫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教師學習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明確了任務。校長為總負責人,由副校長分管,一名教師為信息化工作管理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培訓有學習筆記,工作有詳細記錄,小組有會議記錄,加深了全校教師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認識,促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二、健全制度,分工明確,提供有利保障

學校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信息化工作規劃,認真落實方案。做到了工作有計劃、有分工,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建立信息技術設備台賬,有編號、有登記,有使用記錄,名專用室制度粘貼上牆,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完善設備,加強管理,提升環境建設

1、接入光纖保證網絡暢通。學校在20xx年11月接入互聯網,保證了網絡全天暢通。在20xx年省標準化基礎上,我校對信息裝備各室加大投入力度,更新完善各信息室。計算機室、光盤播放室、衞星接收室基本達標,並投入使用。多媒體室及電子備課室,電腦陣舊,僅供教師存儲電子教案及個人資料,兩室功能使用率低。

2、加強信息化工作管理。設立領導小組,制定職責。領導班子定期召開小組會議,對教育信息裝備進行督導、檢查。查看設備管理、使用、維護等情況,有登記、有記錄,表冊齊全,做到了信息技術設備使用安全有保障。

四、提高應用,學科融合,提高教學質量

1、各室具體使用情況

1近年來學校大量投入信息設備並組建各信息室,在20xx年通過了省標準化驗收。今年光纖網接入校園,使校園信息網絡全天暢通。各室網絡分配科學,做到了安全網絡進校園,有利地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開展。計算機室,128平方米,40台液晶電腦已投入使用。光盤播放室、衞星接收室基本達標,已投入使用。多功能教室、電子備課室、電子圖書閲覽室電腦陳舊,但已投入使用。教師充分利用陳舊電腦存儲了大量的電子備課教案和個人學習資料;學生通過網上交流、學習,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視野,有效地提高了網上資源的充分利用。

2、學科教研與科研

開足開齊信息技術課程,保障課時。制定了學科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組織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如:辦公自動化軟件培訓,演示文稿製作,動畫製作,課件製作,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等,向教師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總要求。教師通過培訓學習,能夠更熟練的運用信息技術軟件,人人都有自制或修改的電子課件,每個月選優質課件一個,上交學校存檔驗收,促進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教學。教師人人有電子課件,有文本教案,使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網絡教研活動,通過網絡交流,來提教師自身能力素養。為了使信息技術更深更廣的應用於教學,我校還確立了信息技術科研課題,立項、研討,並進行交流總結,提升了教育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

本學期,我校對班班通重點進行培訓學習。管理員孫旭豔老師精心準備培訓內容,從白板的正確使用、到白板與學科教學的深度應用、白板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都分期分批分學科地對教師進行培訓。現在我校教師都能充分利用班班通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同時班班通培訓、學習內容作為信息技術校本材料,更加有利於教師學習和應用。

3、信息網站及信息報送工作

學校在本年度11月份正式接入了光纖,保證了網絡全天暢通,為學校網絡提供了有利保障。信息技術管理員負責信息報送工作,能及時接收上級文件和傳達學校各項活動,保證了學校各項工作與上級文件一致。目前報送密山市級信息稿件11 篇,雞西市級稿件1 篇。

4、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活動

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了運用信息技術的基本能力,並能在團隊活動中、主題教育的資料收集中,個人網上交流學習中運用已有的技能來開展活動。例如在“創新性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收集網上資料,製作幻燈片進行演示,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班級板報評比、主題班團、隊”等活動中,電子小報、電子背景、電子動畫的運用,為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良好基礎,提高了信息科技的應用;在“弘揚民族精神”、“法制教育”等主題活動中,上網、電腦小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由於學校立足了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的信息科技能力有了不斷地提高。

五、工作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信息室及設備不達標。光盤播放室及衞星接收室面積稍小,設備有些陳舊;多功能教室設備老化,使用率低;電子備課室、電子圖書閲覽室電腦陳舊;今後會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建,為全校師生創設更優越的學習、生活環境。

2、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少。本學期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多應用於“主題班團、隊活動、板報查閲資料、電子小報、簡單電子資料等”。今後還要制定詳細信息技術實踐活動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知識緊密結合,提升教育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水平。

3、加大對班班通使用培訓力度。班班通是先進的信息技術裝備,我們對其使用程度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知識來充實全體教師。因此,還要提供更多機會,讓信息管理員參加上級培訓,為我校教師對班班通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服務。

本學期通過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學校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今後,還將進一步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及時更新、投入教育信息設備,加大信息技術培訓力度,深入學習,大膽實踐,全面提高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讓教育信息化工作步入更深層面。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5

20xx年信息辦嚴格按照公司五個體系管理辦法開展各項管理提升工作。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化應用,公司信息辦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信息化日常工作

1、增加兼職人員4名,外聘一名大學生。對各事業部要求設置信息化兼職人員崗位,加強了信息辦力量,明確了責任。

2、公司網絡設備全年運行正常,無重大網絡故障。

3、公司辦公網絡覆蓋率達100%,全年纖架設7次,新建辦公室網絡(改造),涉及單位一鑄管、二鑄管部、總降、鑄造部、動控部、運輸部。

4、為加強公司網絡管理提高辦公效率,對公司外網使用人員、崗位進行全面清理,規範了公司外部網使用行為,提高了外網絡辦公效率。

二、信息化項目建設

生產系統:

生產系統結合了,生產計劃、產品產量、成品庫存、運輸發運一體化系統,生產系統基礎框架已經搭建完成,由於要配合貿易系統新增項目要求,所以生產系統要做一些的修改(如股份公司要求統一產品編碼,生產計劃模塊和運輸模塊需要重新開發)。

物料管理系統:

由於舊物料管理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信息辦組織開發了新的物料管理系統,新物料系統於12月25日正式上線運行。物料系統是及採購計劃、採購合同審批、庫存管理,領料計劃,領料出庫,的一體化程序。新物料系統細化物資採購和庫存管理,提高了採購,領料的數據傳遞減少了紙質報告和申請,節約了時間和成本。設備維檢系統:

設備維檢系統的系統基礎製作已經完成,處於交付前測試運行和完善的階段。設備維檢系統包括了設備台帳、備品備件、修舊利廢、檢修計劃、點巡檢、潤滑保養、維修管理、運行情況等八個板塊。為設備管理的可追溯性和設備台賬的存檔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規範了設備管理流程。

經過20xx年的公司信息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20xx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發現了信息辦工作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信息辦人員專業技能和協調能力還比較薄弱,經驗的不足,使我們在編制程序時走了很多彎路。

整改措施:

狠抓學習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的信息化系統操作技能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人是關鍵,讓我們的隊伍成為即熟悉分管的業務,又熟悉計算機的人才。

2、信息化制度不夠完善。

整改措施:

細化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考核機制。建立信息化的例會制度,每個月開一次信息化例會,要求各單位有固定的負責信息化的.人員;有計劃、有進度的彙報每個月的落實情況。

3、使用單位基本是被動使用,不能積極就係統功能和管理流程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思路。信息辦無法全部和徹底的瞭解事業部管理思路。各部門對信息化需求不清晰,導致調研不夠充分,系統編制過程中反覆修改。

整改措施:

加大對基層人員的信息化宣傳、和教育。讓大家看到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對我們帶來的好處和效益。信息辦根據每個單位的信息化工作情況排名次,檢查結果和排名情況發佈到公司首頁。

20xx年是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之年,一年之內建設多套系統,採購物料管理、生產成本、設備管理、質量管理、諸多程序中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那麼20xx年信息辦的工作重點就是夯實基礎,穩固創新,提高人員素質,責任感,確保各項程序及公司辦公網絡穩步運行。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6

(一)資源建設

1.基礎配置

錦洲國小依託信息技術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的建設。在政府不斷增加專項投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建成了校園網,網絡光纖鋪設覆蓋所有專用教室,充分保障了全校師生的正常使用。

目前學校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功能齊備,有1個電腦房、1個多媒體專用教室、12個班級全部配備多媒體設備。在學校完成整體改造期間,學校添置了交換器,為所有班級和辦公室增設了網點,確保教學、辦公所需的電腦都能上網,也為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創設了必備的條件。

2.信息資源 學校基本信息數據完備,符合教育部“學校管理信息化標準”要求。學校已建成了的校園網,網絡光纖鋪設覆蓋所有專用教室樓,學校基礎設施配置完善、功能齊備。

3.人力資源

學校領導重視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與教學中的應用,積極參加各類信息化培訓,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及網絡。

目前學校有以分管教學校長為組長,以各教研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專職的網管員,他們負責學校網絡的安全運行,並負責各專用教室及教育信息化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如遇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借助與網絡專業維護機構簽定的協議,及時得到處理。

(二)管理機制

1.組織規劃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及信息技術組組長為成員的學校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長為組長,各學科教研組長、各年級組長及各班信息員組成的學校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明確各自的職責,在推進學校信息化工作中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

2.制度建設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現代教育技術管理制度。 學校建立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相關的激勵機制,每學期對發表相關的論文、案例或推進信息化工作有突出成績的老師給予獎勵。

3.投入經費

學校加大對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滿足教育教學日益發展的需要。校園網電教設備設施逐步升級改造,近幾年年為相關為中層幹部配置了U盤。

近三年來已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投入經費,這些經費的投入,使用合理,用到點上,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校在管理、教育、教學等信息建設中經費使用的需要,確保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得以順利實施。

4.維護情況

為了及時排除網絡故障、維修信息技術設備,我校設有“電腦故障記錄本”、接報後能及時到場檢修,一般性的故障都能做到當場修復或當天修復,不超過24小時。為了保證計算機和網絡安全,我校聯網計算機都安裝了殺毒軟件,並能及時更新。為了維護網絡控制室、教室等設備的安全,我校有安全使用措施,有防火防盜設施,能夠及時維修和保養。。目前,我校信息技術設備能正常使用,確保了網絡安全暢通,有效防禦了計算機病毒的侵襲,保證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應用水平

1.課程實施

學校嚴格執行信息科技課程計劃,在預備年級開設每班每週1課時的信息科技課。全面落實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學生整體信息素養。在基礎型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庫收集、管理和使用學科網絡資源,開展信息技術與基礎型課程的`有效整合,使信息技術成為教與學的有效教學手段。

2.管理服務 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學校所有課表採用電腦軟件排課,合理安排課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資料採用電子文檔。對於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施安排,做到規範化、制度化和常態化,每學期進行考核,適應教師與學生髮展的需要。

積極應用校園網絡發佈信息,確保及時更新學校網站信息,使日常管理工作通過校園網更方便地實現實效化、規範化、科學化,使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財務與資產管理、人事管理、圖書管理等能積極應用信息技術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及時準確的記載,保證落實得有序 。 我校在注重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同時,也比較關注學生網絡文明規範意識的培養。不僅在各種學生活動中進行宣傳和教育,而且強調在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合理滲透,將網絡文明規範意識的培養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3.應用特色

我校立足以課程為核心的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模式,突出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的宗旨,重點探索網絡環境下的學生參與、教師引領、教學互動、溝通交流、學習評價、資源建設與共享等課題,初步形成以開源系統建立信息化教學應用平台的學校信息化應用特色。

增強信息技術教學力度,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學校加強信息技術的基礎性課程,引導學生將信息化平台作為學習工具、資料來源,積極探索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適應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學習能力。

加強校本信息化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對全校45歲以下教師,進行信心花培訓。

  xx國小

  20xx年10月23日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7

鞍山市寶得中學座落於鐵西區寧遠鎮,建校於1999年9月,是政府投入、名企贊助多渠道融資的一所公辦農村初級中學。學校佔地面積為5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3800平方米,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教師155人,學生1300人。我校自起,就開始信息化教學研究,隨着時代的發展,學校與時俱進,制定了信息技術教育“十一五”、“十二五”發展規劃,並一直致力於信息化技術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校已投入使用的百兆校園網,可以擁有200多G的網上教學資源庫。並通過市電信局的城域網連接互聯網,實現寬帶接入,帶寬10兆。學校有2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及1個教師電子備課室,36個多媒體教室,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計算機總數達200多台,生機比達到6.5:1。校園網建成後,各班實現班班通。全校內部實現管理網絡,信息交換,資源共享。

根據鞍山市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評估細則,我們認真對照,積極進行自評,自評分數為118分,完全符合申報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性學校的資格。現從五個方面彙報如下:

一、機構及人員

學校高度重視本次鞍山市現代教育技術評估活動,成立了以翟校長為組長的教育技術應用領導小組,由教學副校長主抓教育技術應用工作,由電教處負責具體實施。我校電教處共有5人,其中有3人為專業教師,2人為本科學歷,1人為大專學歷,另外2人為非專業教師,本科學歷。

二、組織管理

學校現代教育技術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寶得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十二五”規劃及年度執行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各項工作。學校高度重視全員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有專項培訓計劃,並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計劃,主要學科能實現計算機輔助教學。學校有完善的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的各項制度,管理科學規範,計算機教室使用記載準確完善,設備維修及時,能保障日常教育教學的需要。

幾年來,我校教育技術應用工作領導小組在翟校長的領導下,結合學校實際和特色發展的需要,提出了“設備配置與技術培訓同步進行”的發展策略,學校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應用中真正做到了規劃超前,購置合理,培訓到位。

三、教育教學人員能力

在學校進行信息化建設規劃時,清楚地認識到轉變觀念的重要性。學校教育技術應用領導小組,從思想上統一認識,使全校教師認識到培養一支教育觀念新、信息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是推進教育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關鍵在教師。我校一直把教師隊伍信息化建設放在教育信息化的頭等重要地位,全校教師全部通過了省二級考試,學校已經通過和正在進行國家級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教師有51人。80℅以上的教師能基本掌握計算機工具和其他現代教育技術,70℅以上的教師熟悉學科資源,60℅以上的教師能夠自制或整和多媒體課件。學校教務處、電教處負責全體教師的計算機技能培訓,如學生成績錄入、彙總、統計,製作幻燈片演示文稿、收發郵件,文字材料的錄入及打印等。學校以課件開發作為任務驅動,在專職教師的合作學習中,形成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骨幹隊伍,建立了校課件製作中心。一線教師都會用一種或多種的軟件製作多媒體課件,並貫穿於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所有學科都用上了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許多教師的課件在省、市、區獲獎。如:金萍、張穎、尹相美、鍾祥東、王春紅等教師的課件在省教育軟件大賽中獲獎。

四、教育教學成效

1、建好校園

學校校園網投入使用八年多,在使用過程中,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更加關注網絡資源的建設和充分利用,重視網管人員的`定期培訓,以提高網絡運行的安全和效率。為了使學校得到持久而穩定地運行,滿足校內訪問主頁的需求,學校重新整理了校園網絡線路,並且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庫,進行電子備課。每學年每位教師上傳優秀課件、經驗論文、電子教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學校有專業人員負責,定期更新。校園網真正地調動了教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無窮創造力。

2、抓好學生課外小組活動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學校把愛好計算機的同學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活動,為他們拓展計算機知識,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並積極組織他們參加各類國家、省、市舉辦的競賽活動。在鞍山市第八屆中國小生電腦製作競賽中,我校7人獲一等獎,10人獲二等獎,11人獲三等獎。在第八屆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我校3人獲一等獎,9人獲二等獎,6人獲三等獎。在中國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中林少軍同學獲得遼寧賽區國中組一等獎、王明旭獲得遼寧賽區國中組二等獎。

現在學校的大多數學生能獨立操作計算機,能應用計算機幫助學習。

3、做好學科課程整合工作

隨着現代信息化教育理念和技術的演進和計算機課程的發展,特別是教師、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的提高,使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不斷產生,學校由建網、建庫逐步步入課程整合階段,為了抓好學科教學整合,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對教師進行製作多媒體課件的培訓,並要求教師每學年製作至少一節多媒體課件,學校對製作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

(2)學校的組內公開課,校級公開課必須採用多媒體課件。

(3)利用教研時間觀看優秀教學案例,並進行組內研討。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上級業務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並積極組織教師參觀、學習及參加各類競賽。

五、設備設施基礎條件

我校擁有兩間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有教學廣播系統,局域網絡暢通。有36個多媒體教室並配有數字投影機、視頻展台、多媒體。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8

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xx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報告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使全校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結合我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教育現代化為突破口,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目的,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因此我校十分注重學校現代化硬件建設、軟件建設,積極開展現代技術教育科研活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教育和學科課程的整合,現對照教育局關於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向領導彙報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

(一)學校簡介我校創建於1969年,現有教職工13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74人,適齡少年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學校針對地處農村的特點,努力尋求一條辦學特色路子。以“文明、團結、進取”為校風;“立志樹人”為校訓;“創新、奉獻”為教風;“刻苦、勤學、好學、多思、多問”為學風。20xx年至20xx年多次榮獲教育目標管理考核及教學“二等獎”。

(二)教育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在辦學過程中,學校始終將信息化的建設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為此學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小組,校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負責整個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對信息化工作實施的指導。主管教育教學的教導主任擔任副組長,具體負責規劃的推進。事務處主管電教工作的主任、電教員及各學科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信息化環境的建設、信息技術的培訓。經過幾年的探索。為了實現信息化的持續發展,學校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同時,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建設的經費保障制度》、《信息技術培訓制度》、《信息技術使用創新的激勵制度》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學校信息化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發揮持續不斷的推動力。由於意識上重視,行動上落實,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尤其是近3年來學校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主要表現在:

1、實現了多媒體化。教學方面學校已經建成學生電腦室1間,電子白板教室6間,實現了班班通。建有科學實驗室、音樂教室,配備電腦24台,其中學生用機12台,生機比達到5:1。建設了專門的信息技術中心,有專門軟件開發設備,可以實現課件製作和電子備課。這些設備的配置,優化了信息技術環境,基本實現了教學信息傳播的多媒體化。

2、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為對外交流和內部管理的需要,目前準備在建學校網頁,作為學校與家長溝通,目前

學校建有教師微信羣,方便教學生活的交流。外網於20xx年建成後經過逐步改造,實現了50M光纖連接,為教師獲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師信息素養不斷提升,教育觀念得到轉變。信息化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的是人,人的觀念和能力決定着信息化的成敗。信息化的時代需要老師具有信息的理解力,信息的選擇力,信息的批判力,信息的收集力,信息的處理力,信息的生成力和信息的傳遞力。為此,學校認真落實《信息技術培訓制度》,保證每學期信息技術培訓量達到人均10課時,培訓內容主要包括4個方面:

(1)多媒體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

(2)電子白板使用及課件製作;

(3)數碼設備的操作技術;

(4)中國小信息技術培訓。經過培訓,目前100%的老師能網上獲取資料,存儲上傳資料。

截止20xx年6月,在職13名教師已有9名教師通過中國小信息技術培訓。合格率為100%。100%的老師都能運用多媒體技術上課,90%的學科都在使用多媒體教學。

二、經費投入情況

我校信息化設備逐漸到位,目前,學校有電腦24台(含手提電腦2台),其中學生電腦12台,價值60000元;電子白板6套,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價值120000元;複印打印一體機1台,價值3700元;共計近200000元,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三、基礎設備設施建設及管理使用情況

1、我校配有一間計算機網絡教室,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學生每週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達到規定要求。

2、我校按標準每班教室配有一套“班班通”教學設備,教師都喜歡用多媒體上課,提高了課時效率,效果很好。

3、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50%,下一步將在教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用房等處佈設信息接入點,從而實現互聯互通。

4、學校下一步要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要有基本保障網絡安全的防火牆。

5、我校目前在建的學校網站,設計合理,功能完善,為教師研修和學習探究提供了平台。

6、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台賬齊全,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四、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情況

(一)教育教學資源。學校建立具有服務於教育教學、滿足現行新課標需要的校本資源庫(學科門類齊全),每位老師參與建設,實現了資源統一管理、交換和共享。建立和開發校本資源,進行了許多課題研究。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初級培訓等。通過活動教師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運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師信息素養,對信息技術運用要做到想用——意識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會用——適度、創新,根據學生實際的選擇用,更明確了今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1、學校各學科都實現電子備課,並有電子備課的要求和管理決定。

2、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製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3、教師有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相關課題,並發表了相應的論文,製作有關的課件,成績顯著,全體老師能夠參與信息技術資源開發與建設。

五、取得的經驗

(一)抓應用,確立構建數字化為特徵的校園氛圍1、搭建學校網站系統,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目前我校對學校網站主頁的美觀和功能性方面進行了完善,主要有學校概況、行政管理、通知公告、教育教研、教育動態、

教師風采、優秀學子等欄目。

2、抓好資源建設,支撐新的課程改革。我們把信息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運用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生學習興趣,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3、在用好學校購買註冊提供的資源庫的同時,我們積極開展學校特色資源庫的資源添加和收集,積極調動教師們參與建設和使用資源庫的積極性,學校資源庫內容越來越豐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設了分學科、分年級、分學期、分類別的校資源庫。做到資源共享,減負增效,更好地服務於教師、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學生,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

4、通過網絡建立家校溝通和教師間的溝通。

20xx年起學校還建立了教師微信工作羣和各班學生家長微信羣,通過工作羣建立全校老師各種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二)實踐研究提高效能學校十分重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活動,在進行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強化與課堂教學優化整合的實踐研討。各學科教研組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加強集體備課,平時上課有選擇的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教研組開課,執教老師能將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整合,科學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00%教師能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六、存在問題與措施

(一)有部分基礎設施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二)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三)我校學生都是農村子女,大部分為留守兒童,和城區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落後。學生家庭有電腦很少,配置率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培訓,確立人才第一資源為特徵的培訓機制教師是實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軍,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信息技術隊伍是當務之急,學校通過抓校本培訓,有計劃的實施步驟,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一支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夠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隊伍;一支熟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研究的信息技術骨幹隊伍;一支能運用電腦網絡進行簡單管理的學生隊伍。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教育技術裝備的建設與配備

1、建設到位,合理設置。學校實現了班班通,建有微機室、圖書室、實驗室和儀器室、音樂室、美術室和體育器材室等。這些專用部室的裝備與投入使用極大地保障着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高效實施。

2、資金到位,合理投入。投入一定辦公經費,安裝校園廣播系統,為教師添置音、體、美、數學、科學等教學器材。

3、網絡到位,合理調配。學校將建設寬帶校園網,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完善了學校網站,使學校網站充分發揮教育功能。完善學校校園廣播音響系統,配有專室專人負責。

(三)規範制度,強化裝備管理,發揮裝備效應

1、組織管理。成立由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行政人員組成的學校教育裝備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學習上級有關教育技術工作的文件、精神並研究討論具體落實措施;由校長室、信息中心、教導處、專用部室負責人組成的教育裝備工作小組,負責學校教育裝備工作的具體實施、開展,負責教育裝備的管理保養及為教育教學提供技術服務,做好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工作及教師教育裝備使用情況檢查,對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並向學校教育裝備工作領導小組提供工作意見等;各教研組、課題組在教導處直接領導和服務指導下,具體組織實施教育裝備工作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及研究等。

2、制度管理。制定《教育信息器材使用》制度,制定各個專用室規章制度和管理人員職責,做到公佈上牆。制度健全,責任明確到人。

3、裝備管理。我們將教育技術裝備硬件、軟件按規範登記,學校有總帳,各室有明細帳,做到櫃有櫃籤,物有標籤,儀器分類存放,整齊規範,做到定期保養,損壞及時維修。

4、培訓師資。為切實提高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我校將教育技術培訓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學校培訓的統一規劃。先後舉辦多媒體設備操作培訓、課件製作培訓;學校選擇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教師為兼職教師,提供儘可能的機會讓他們外出培訓學習,提升管理與業務素質。

5、常規利用。配備好、管理好教育裝備最終的目的是在於“用”好。計算機室、圖書室、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體育器材都得到充分利用,課時覆蓋率近100%。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正成為我校優化課堂教學,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9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着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並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現根據《十堰市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工作評估標準》,我們對照考核標準進行了自評,自評得分86分,現將自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 領導高度重視,建設科學的管理機制。

自我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以來,學校以及區教育局各級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在開學初的教學工作會中,學校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學校本學期的工作計劃之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規劃,有具體的任務、措施和步驟,目標明確地開展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為加強學校信息化工作的推進力度,我校制定了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機制,成立了由校長為組長,副校長、各科室主任和各學科教研組長、信息技術專職教師為組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負責目標確定、整體規劃、相關制度的制定,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校自創建均衡教育發展以來,一直重視教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

要,做到專款專用。20xx年我校就投入20餘萬元用於教學設備更新、添置、教師培訓等方面,逐步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設步伐。

本項指標共12分,自評得分10分。

二、 信息化基礎建設穩步進行。

自均衡教育創建以來,在政府的關懷和學校的不斷努力下,學校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建成了十餘個功能室,其中就包括能同時供50名學生上課的微機室,全校機生比不低於1:10。每個辦公室、科室都配置一到兩台辦公電腦、打印機一台,每個教室都已安裝“班班通”,現如今在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從而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我校的校園網與實驗教育城域網相連,網絡安全程度高,無網絡擁堵的情況。在校園網中設有家長學校專欄,充分發揮家校互動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權、參與權。學校教師的辦公電腦都以學校網站為主頁,積極應用教育門户網站等平台的功能,達到更好的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的目的。學校由網絡信息專管員負責在校園網上傳我校最新資源快訊等,讓更多的教育系統瞭解我校教育教學動態,初步實現校際間網絡資源共享。

我校的到校光纖帶寬為20兆,所有電腦安裝了殺毒軟件,能做到維修及時,專用設備做到無挪用現象,並且有信息技術專職教師負責管理和維護,能夠及時處理計算機或網絡故障問題,能正常服務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在公共電腦方面,全校共有辦公電腦約20餘台,機師比

約為1:3,略有不足。

本項指標共24分,自評得分20分。

三、應用推動教學,不斷提高課堂實效。

在教育教學管理中,電腦和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和管理人員必備和必需的工作手段。學校在教師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的開展、平時授課、學生學習成績的核算、學籍管理、文件的傳輸、學習資料的分發、資料的積累和審核等方面已逐步傾向於依賴網絡。教師的`新理論學習、教育教學實踐和新信息的獲得等大都依靠網絡獲取,現代化的教育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本學期,在區局領導的支持關注下,我校制訂了教師應用信息技術、依託網絡資源進行備課、教研、上課的電子備課制度,並嚴格檢查教師按規定參加上述活動的各種記錄,並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納入教師考核中。由於我校是十堰教育信息化應用雲平台的第一批試點學校,上學期我校教師就全部開通了自己的雲平台應用空間,本學期全部開通自己的輔導工作室,並有部分教師傳上了自己的微課視頻,我校一名青年教師還參加了十堰市第一屆微課大賽,就是通過雲平台上傳的參賽作品。而且,我校上學期還向市教科院申請了一個為期兩年的關於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市級課題——《現代教育技術在體、音、美等綜合學科的應用》。通過這種利用數字化資源與網絡協作工具開展教科研工作,在未來一定能有效指導我校教育信息化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本學期還計劃

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多媒體課件製作、信息技術與任教學科的整合、課件製做、網上下載資源、國家基礎教育網的註冊及資源應用等,有力加快了我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在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方面,我校還處於起步階段,雖有部分教師在雲平台上傳了自己的微課或教學視頻,但是學校還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和資源收集辦法;而且我校教師上傳的微課和示範課例數量還不是很多,學科跨度還比較單一。

本項指標共44分,自評得分38分。

四、師生信息化應用能力不斷提高。

為了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高教師的應用水平,學校安排精通計算機的老師做專職信息技術教師兼信息技術管理員,負責校園網信息發佈、網絡軟硬件維護、教育信息化設施維護工作,專業素質高,業務熟練,並負責對我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進行定期培訓。目前校領導和任課教師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基本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及網絡。教師積極參加信息技術等級培訓活動,我校專任教師100%已經取得了計算機合格證,這標誌着我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正逐步升級提高,也為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提供了保障。

在學校開展的各學科、各年級公開課、教研活動中,我校教師可以經常藉助網絡資源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任課教師基本能自制簡單教學課件並熟練應用信息技術正常授課,多媒體使用率很高。每位任課教

師在辦公電腦中都有自己的文件夾,裏面存放課件、教學設計、教案、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等。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中,能及時寫下教學反思並堅持每學期寫一篇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 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保證學生微機課正常授課並堅持正常授課到每學期末。保證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合理選用信息技術進行簡單的信息收集、處理、傳輸和表達,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應用技能。計算機課深受學生的歡迎。

本項指標共20分,自評得分18分

一年來,在上級領導的指導支持關注下,在我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已經走在了全區的前列。如今,我校成立了公文流轉中心、信息下載中心,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教師都摒棄了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傳統的教學模式,樂於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學生樂學,老師易教,老師教學有激情,學生聽課有熱情,教學效果空前,教學成績突出。

五、正視現實狀況,明確努力方向

回顧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點點成效,但距離標準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今後需在信息化建設上加倍努力,敢超先進。我們要繼續完善信息化應用的獎懲考核制度,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大信息技術設備的更新,軟硬件的添置,配置符合標準的專門的資源服務器,不斷完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報告10

我校根據教育局對於教育信息化的指導精神,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的應用水平,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和學習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各類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構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結合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以學校信息化發展現狀為基礎,以信息化建設確定為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的主要着力點、教育現代化的突破口,並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總結我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發展狀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與經費保障

1、制定可行的規劃計劃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每個學期都認真制定學期計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目標、任務、措施和實施步驟,確保了信息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學期末總結並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2、設立合理的人員機構

為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全任組長全面負統籌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員覆蓋到各部門,各學科,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同時,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會議研討教育信息化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3、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設,能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辦公室教師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計算機專用教室管理制度》、《普通教室電教設備管理制度》、《多媒體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設備管理制度》、《校園網使用管理制度》、《安寧市和平學校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網絡突發事件處置規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證了信息工作的`順利開展。要求每位教師能積極參與上級部門、學校組織的各項培訓,鼓勵廣大教師自主性地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訓,逐步建立評價、考核、獎勵機制,形成長效管理體制。把教師信息技術運用及課堂教學整合的實效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納入教師晉升職務,評優的指標。

4、經費投入

我校利用有限的經費,並積極爭取其他資金,逐步使信息化設備到位,目前,已實現班班配備了電子白板,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需求。此外,學校每年能夠根據校情,加大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對設施設備進行更新維護,加強人員培訓力度以及添置教學資源。

  二、校園信息化環境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我校共有計算機網絡教室一間,達到上課每生一機要求,配置能夠滿足教學要求。

2、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教室上課,基本達到國家課時標準。

3、教室教學環境:我校所有教室、會議室均已安裝多媒體設備。

4、聯網計算機達到計算機總數的90%,在專用教室、部分辦公室辦公室等設有信息接入點。

5、學校有合適的交換機、路由器。

6、校園穩定、暢通,可以隨時使用,故障排除及時,無長時間斷網停用現象。

7、學校各類信息技術設備,有專人管理,維護維修到位,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8、但教師用機,衞星IP接收系統,專業軟件相對缺乏。

  三、教育教學運用

(一)教育教學資源

學校教師基本都能熟練利用網絡資源,滿足日常教學需求。

(二)教師信息技術培訓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內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師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和目標,先後組織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校本培訓、電子白板多媒體設備如何使用的培訓、教師辦公應用軟件操作員中級培訓、幾何畫板軟件使用培訓等。對於教育技術骨幹教師,學校指派他們參加一些校外的應用技術培訓,將培訓的成果應用到各自的教學中,並且帶動一批教師參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師能夠熟練完成電子文檔編輯、網頁瀏覽、網絡資源檢索和下載,能製作符合實際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開展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使用培訓,教師都能獨立使用多媒體設備。

四、主要問題與對策

問題一:教師的教育現代化的意識還需不斷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還需不斷深化,如何把握學科教學的特點,運用計算機的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如何運用人機對話技術精心安排問題,探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模式,還需進行不斷地研究。

對策:信息化工作的不斷推進,關鍵是人的因素,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校本培訓的力度,選派信息技術骨幹教師參加專題培訓,積極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積極運用現有的教研平台,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學、在學中研、在研中思”活動,努力探索現代技術與學校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全面促進學校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二: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資源平台,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平台自主學習,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基。幫助學生能夠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去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從而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工具和情感工具。

對策:學校將在條件與經費許可的情況下,積極開發相應的資源平台,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餘能充分運用網絡,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導“綠色網上行”活動,使學生更多地掌握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質。

問題三:我校學生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和城區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相對不強,信息意識相對薄落。據初步統計:學生家庭電腦配置率低,家裏即使有電腦的也只當作遊戲機來使用,客觀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受到一定的制約。

對策: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家長信息技術的宣傳力度,增強家長信息化意識;學校進一步做好信息資源向社會開放,向學生開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學生信息化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pm60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