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畜牧調查報告

畜牧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畜牧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畜牧調查報告

畜牧調查報告1

一、畜牧小區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幾年來,我縣畜牧養殖小區從無到有,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應該看到,目前畜牧小區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1、畜牧小區建設用地困難較為突出。如何解決和落實養殖小區建設用地,已成為難以繞開的一個現實問題。一些養殖小區由於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設或改變規模規劃,養殖户受到損失,幹部羣眾發展養殖小區的積極性受挫,一些鄉鎮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也受到影響。因此用地問題已成為我縣發展養殖小區最大的障礙。

2、資金短缺制約了畜牧小區的發展。畜禽養殖業屬於高風險微利產業,而且技術要求也比較高,一些養殖户本身經濟基礎薄弱,在建造小區時大部分資金用於圈舍等基礎設施建設,致使生產資金嚴重不足,生產規模小,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優勢,特別是在行情出現波動時,該堅持的時候堅持不住,想擴大規模時又無力擴大,要提高產品檔次又缺少生產設備支撐,結果是養殖效益差,甚至虧本,嚴重挫傷了積極性,制約着我縣標準化規模養殖的發展。

3、小區技術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區從生產方式和飼養規模上看與傳統的飼養不同,但在具體飼養技術上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在品種選擇、飼料配製、環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還是延續了傳統的飼養方法,使小區的產品技術含量低,價值不高。更有個別地方“重建輕管”思想嚴重,為了完成目標任務,大力宣傳和鼓勵建設畜牧小區,但建成後沒有及時動員養殖户進小區養殖,缺少幫助他們實現生產良性循環的辦法,從而出現了小區畜禽存欄率和養殖户入住率極低,甚至出現“有區無畜”現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閒置浪費。

二、畜牧小區建設現狀

畜牧業是我縣農村經濟的骨幹支柱產業,近年來,畜牧業生產得到迅猛發展,佔農業的比重逐年增加,優勢日益凸現。據統計,20*年,全縣出欄生豬90。77萬頭、家禽772。42萬隻、肉羊17。73萬隻、肉牛2。*萬頭,肉類總產量8。1萬噸、禽蛋產量0。68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16。39億元。據農村住户抽樣調查,20*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4357。86元,其中畜牧業收入1634。57元,佔37。5%,較20*年增收324。68元,成為家庭經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年開始,我縣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超過了50%,20*年佔農業總產值的54。85%,實現了由家庭副業向農村支柱產業的歷史性跨越。

然而,傳統的畜牧業生產方式以千家萬户小規模飼養為主,農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後面養畜,衞生環境差。隨着生產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豬和家禽養殖量的不斷增多,一些養殖户將畜禽排泄物隨意堆放,周圍惡臭瀰漫,引發鄰里糾紛。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這種小規模人畜混居養殖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畜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衞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要求;不利於畜禽品種改良和規範化、標準化生產的實施;不利於動物防疫,且增加了人體感染病源的機會。只有通過建設畜牧小區,集中建造標準化的畜禽圈舍,組織農民進小區養殖,實行統一品種、防疫、服務、治污、銷售的標準化管理和組織化生產,才能達到逐步轉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減輕養殖污染,從而確保畜產品質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養殖效益,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基於上述情況,我縣從20*年開始建設畜牧小區,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建成各類畜牧小區186個,探索出6種建設模式。一是產業園區型,如漢陽中心畜牧科技園區、白龍現代農業園區;二是集中規模型,如木馬威靈生豬養殖小區、公興九龍生豬養殖小區;三是新村聯建集中型,如白龍青豐生豬養殖小區、鶴齡化林生豬養殖小區;四是大户帶動型,如國光五愛生豬養殖小區;五是分户散養型,如姚家團結生豬養殖小區、開封東華家禽養殖小區;六是山區生態型,如江口清明生豬養殖小區。我縣應重點推廣產業園區型和集中規模型兩種建設模式。

三、發展畜牧小區的對策及建議

一是要加強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畜牧小區,是推進我縣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畜牧業整體水平、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畜牧小區是傳統畜牧業向集約化、現代化畜牧業轉變的重要一步,其發展勢頭雖然很好,但困難也很多,需要各級黨政制定優惠激勵政策,扶上馬、送一程。因此,建議各級黨政要切實把畜牧小區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真正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養殖污染處理設施等建設。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在建設用地、水電安裝、通場道路、糞污處理、金融信貸、技術服務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幫助解決小區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保障畜牧小區的健康穩步發展。

二是要轉變觀念,落實畜牧小區建設用地。目前,畜牧小區建設用地問題已成為制約小區建設的瓶頸,對畜牧用地現在也存在着不同看法。首先,發展畜牧小區只是把原來分散養殖集中起來,從土地利用性質看,主要是轉移用地和調整用地,並不是多佔用土地,其結果是集約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從已建成的畜牧小區看,所有畜禽圈舍、倉庫等都是簡易建築物,牆基淺,容易復耕。因此我們要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的有利時機,根據我縣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實際,規劃落實好畜牧業發展用地,按照《關於做好規模化畜禽養殖用地有關工作的通知》(劍府辦發[20*]3號)文件規定,把畜牧小區用地落到實處。

三是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畜牧小區規劃。畜牧等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調查研究,根據我縣養殖業的優勢和特點,結合畜牧業結構調整及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實際,按照統一規劃、合理佈局、適度規模、相對集中、規範管理、綜合利用的思路,充分考慮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環境因素,制定具體的畜牧小區中(長)期建設方案,分步實施。對小區選址、建設規模、圈舍建設標準、生產(管理)區域佈局等方面,組織懂技術、有見解的專家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對審定不符合要求的小區要及時給予糾正,幫助投資者和經營者把好關。尤其要注意新建小區必須按照養殖小區排泄量與外部消納量相配套的原則,嚴格控制小區佈局和生產規模,儘可能的使畜禽排泄物就地轉化為能源或有機肥料,力爭實現新建養殖小區污染零排放,達到清潔生產標準。

四是要完善機制,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不論那種類型的畜牧小區,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比如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協會等經濟合作組織,由這些組織根據小區的養殖種類,統一開展種畜禽供應、飼料供應、疫病防治、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服務,為養殖户提供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把養殖户納入規範化管理的軌道,培養他們講求誠信、遵紀守則,照章辦事,共同促進畜牧小區的健康發展,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畜牧小區運行機制。在建立管理體系的同時,抓好制度建設,建立衞生防疫制度、人員物品管理制度、畜禽進出小區制度、消毒制度、標準化生產管理制度等等。在圈舍建設、引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生產全過程,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健康養殖技術規程,並實行全程監管,確保產品優質、綠色和小區安全,不斷提高飼養水平,提高養殖效益,促進畜牧小區健康快速發展。

畜牧調查報告2

學院:動物醫學院

班級:10級動物醫學(1)班

姓名:xx

xx畜牧有限公司調查報告

一、公司簡介

天水嘉信畜牧有限公司良種奶牛引進繁育示範場成立於2006年,坐落在————-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中灘鎮羲皇故里、卦台山下的“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內。是一家以優質奶牛品種繁育、品種改良、飼料生產、畜牧技術推廣服務和鮮奶生產等為主的大型民營養殖企業,註冊資本1200萬元。

公司設有生產部、技術部、飼草料建設部、市場開發部、財務管理部、質量檢測中心和辦公室等七個部門。現有職工106人,專科以上學歷佔35%,其中專業管理技術人員38人。公司佔地200畝,固定資產總投資7762萬元,建築面積5.2萬㎡,共建鋼架結構牛舍8棟、犢牛舍1棟、擠奶廳1座、飼料加工車間1座、乾草大棚2座、青貯窖6個,配套污水處理、獸醫室、育種室和辦公樓與職工宿舍樓等設施,具有擠奶設備、微機系統和TMR飼料攪拌車等設施。

公司現存欄澳大利亞荷斯坦良種奶牛2000多頭,日產有機生鮮牛乳18噸。採用自由散欄式“全混合日糧飼養”技術,從意大利司達特國際公司引進的TMR“自走式飼料配送車”配送飼料飼餵,飼餵飼料主要來源於公司自有飼草料基地,採用有機全(青)貯玉米、苜蓿和自配精飼料養殖。從德國韋斯伐利亞公司引進“全自動並列式擠奶台”一套,購置3台10T、1台3T“直立式牛奶冷卻罐”和1套冷排系統,擠奶廳集中擠奶、快速冷卻的現代奶牛擠奶和儲藏工藝。

公司生產管理上實現了高度智能化,引進德國韋斯伐利亞公司DPC21智能管理系統,集成了包括奶牛營養管理、技術檔案管理、擠奶設備管理和奶產量電子計量等管理為一體的大型系統化軟件。該管理系統能準確監控奶牛的營養、分羣、發情、疾病等,可為生產和技術人員提供可靠和科學數據;能實現全員駐場標準化管理,生產日報每日可實時上報,管理人員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管理,使擠奶與牛奶檢測實現自動化管理與控制。牛奶體系胞數(SCC)始終控股在20萬/毫升以下,牛奶細菌數(TBC)在5千/毫升以下,乳蛋白率大於3.2%,乳脂率大於4.0%以上。通過性別控制(性控凍精)技術繁育犢牛,使用進口凍精,使產犢母牛犢率達到90%左右。公司10000畝飼草料種植基地,直接帶動農民3萬人以上,農民增收400萬元,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綜合利用與發展。

公司先後榮獲:國家農業部奶牛標準化示範場、甘肅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甘肅省扶貧龍頭企業、天水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天水市動物標準化防疫示範奶牛小區、天水市標準化養殖示範場、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蒙牛乳業(集團)五星級榮譽奶源牧場等榮譽稱號。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機產品(生鮮牛乳)認證證書。

二、奶牛養殖行業形勢樂觀

(一)牛奶銷路良好

據公司生產經理朱建平先生介紹,公司牛奶銷路一直處於良好的發展趨勢。從建廠以來,他們一直和蒙牛、伊利、莊園等國內知名乳製品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和溝通。並在牛奶銷路上獲得“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蒙牛乳業(集團)五星級榮譽奶源牧場”等榮譽稱號,同時也得到了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評。同時,公司還有自己的乳製品加工廠,自己加工的乳製品也在天水等地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成績。尤其從去年開始,公司又承擔了天水兩區五縣所以國小生的早餐奶供應任務,是近幾年公司乳製品銷售的一個跨越式發展。所以公司牛奶的銷售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二)、生產成本逐年增高

朱經理説,奶牛場全羣完全飼養成本為25~40元/頭·天,其中高產奶牛一般為40元/頭·天,中產牛30元/頭·天,低產牛25元/頭·天,後備牛15元/頭·天。

完全飼養成本主要包括奶牛使用年限、飼料成本、水電費/維修、疫病防治、人工、貸款利息、牧場折舊、後備牛飼養成本。其中奶牛使用年限折舊未計算,與小奶收入相抵,或按8年折舊;飼料成本主要包括精料和粗料,粗料主要為苜蓿、青貯玉米和秸稈等;而奶牛所需苜蓿本地沒有,由河西地區提供,這就增加了苜蓿的成本,而且苜蓿營養與意大利苜蓿相比相差甚遠。

與xx年相比,飼養成本略有上升,目前生產1千克原料奶的直接飼養成本為2.60元,xx年時為2.36元,上升了0.24元,上升了10.17%;不計折舊的完全飼養成本為3.05元,2008年為2.95元,上升了0.10元,上升了3.28%。

(三)、公司贏利狀態良好

公司奶牛的盈利狀況為每頭奶牛每月3000——4500元左右,這一贏利數字也相當樂觀。“我們對養牛情有獨鍾,牛養好了,保證賠不了錢”,朱經理如是説。

(四)、公司負責人對奶牛養殖業充滿信心

朱經理表示;“公司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對奶牛養殖業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的硬件條件非常好,牛種也好,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打造鐵的管理團隊”。只要喜歡這個行業,就能夠成績美好的未來。任何行業都有困難的時期,但任何時候都有商機;養牛也能成就人,幹什麼都不容易,要走差異化經營的道路,差異化就是利潤點。目前原奶的收購價格為2.40元/kg。公司對目前的原料奶收購價格表示滿意,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二、飼養管理情況介紹

(一)、奶牛場飼料種類以及各種飼料配合使用

1、飼料的種類

1)粗飼料

粗纖維含量在18%以上的飼料均屬粗飼料。粗飼料包括各種牧草(紫花苜蓿、毛苕子、小冠花、三葉草、黑麥草等)、農作物秸稈(玉米稈、麥秸、紅薯藤、花生藤等)和枇殼(稻糠、穀糠等)。

2)精飼料

精飼料主要包括能量飼料(玉米、大麥、小麥、燕麥等)、蛋白飼料(大豆、豆餅、花生餅、棉籽餅、菜籽餅等)、工業副產品(麩皮、酒糟、豆腐渣等)和塊根塊莖(蘿蔔、甜菜等)。

3)補充飼料

補充飼料主要有礦物質飼料(骨粉、貝殼粉、磷酸鈣等)和維生素飼料(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等)。

2、奶牛常見的配合飼料種類

1)預混飼料

根據奶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由營養性添加劑(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加載體物質(石粉等)按規定量預混而成。主要用於飼料廠生產濃縮料、全價料,也用於養牛户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如秦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龍首牌奶牛用複合預混料L810、L811、L861系列預混料;西安樂民反芻動物研究所研製的DC 01、DC 05、DC 10-H)預混料。預混飼料一般佔精料的1-5%。

2)濃縮飼料

根據奶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由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和預混飼料按要求混合而成。一般養牛户多購此類飼料,用10-20%的麩皮和40-60%的玉米稀釋後作為奶牛的精料。

3)全價飼料

根據奶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由濃縮飼料和能量飼料加工而成。它與粗飼料搭配,可滿足奶牛的營養需要。一般牛場多用全價飼料。

4)混合飼料

根據當地原料資源,由多種精飼料和添加劑混合而成的飼料。這種飼料比單一飼料效果要好的多。

(二)、奶牛的飼養管理原則

1、分羣管理,定位飼養。所謂分羣管理,就是成母牛按泌乳階段分別集中管理,後備母牛按月齡分別集中管理。所謂定位飼養,就是無論成母牛還是後備牛都要固定牀位飼養。

2、固定飼餵程序,穩定飼料品種。無論先粗後精,還是先精後粗,飼餵程序應該固定,不要隨意變更。飼料品種要保持穩定,更換飼料時要有一週的過渡期。

3、按營養需要配製日糧,保證幹物質進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營養平衡。冬季日糧應適當增強能量飼料,夏季日糧應適當增加蛋白飼料。

4、運動場內應設置補飼槽、水槽和鹽槽,便於母牛下槽後能自由採食粗飼料和飲水。夏季不喂發黴變質飼料,冬季不喂冰凍飼料,不飲冰涼水。

5、穩定飼養人員,不要頻繁變動。飼養人員要熟悉每頭牛,要經常觀察牛的精神狀態和採食情況。

6、嚴冬注意保暖,酷暑注意降温。氣温低於-15℃要採取保暖措施,氣温高於26℃,要採取降温措施。

7、保持牛舍內外及運動場清潔衞生。運動場糞便應及時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積水,冬季不結冰。飼餵和擠奶用具要及時清洗乾淨,牛體應每天刷拭,經常保持牛體清潔。

(三)、傳染病的基本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消除傳播途徑,保護易感牛隻,加強飼養管理,增強牛隻抵抗力。

環境衞生:乾淨的環境能減少周圍病原菌的存在,減少傳染機會。如清掃牛舍及其周邊環境,洗刷工具用具,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消毒。

隔離和封鎖:發現牛隻有傳染性疾病要及時進行隔離,防止病牛通過呼吸、唾液、糞便、尿液向外界環境傳播致病菌。杜絕健康牛與病牛的接觸。出入人員、車輛、用具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病死牛屍體要按規定進行處理。

定期檢疫:結核桿菌病每年進行兩次檢疫:(分別於四月份和十月份)。布氏桿菌每年進行一次檢疫。陽性進行淘汰處理,可疑者進行復查。

預防注射:根據疫情有針對性進行炭疽芽孢苗注射每年一次,口蹄疫每年注射3次。

嚴禁各種畜禽進場:生產區門口設立消毒池、更衣室。更衣室內裝紫外線燈,外來人員進場要更換工作衣、鞋、帽。

加強消滅吸血昆蟲工作:吸血昆蟲不但影響牛的採食、休息,還會造成牛生長緩慢,發育不良,產乳量下降等,以及傳播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等。

圍產期的保健措施

主要是為維護母子雙方的健康,防止母牛產後感染引起不孕、敗血症等疾病。

預防感染:圍產期的保健工作重點是防止感染造成胎兒死亡、早產,尤其是病菌的感染。分娩時由於接產人員不注意場地、工具、自身的衞生和消毒不利而引起母牛的產道感染,產後子宮恢復緩慢,惡露腐敗胎衣不下容易引起母牛的子宮內膜炎而推遲母牛的產後受孕時間,造成母牛長期不孕,更嚴重的引起產後敗血病並引發的死亡。所以要做好圍產期的衞生工作、飼養管理工作,提高接產人員的責任心和接產的技術素質。

掌握助產時機:一般牛隻分娩不需要助產,但是,當母牛努責無力,胎兒胎位不正或畸形或母牛產道開張不全或產道狹窄時,就必須進行助產,否則會引起產道損傷、胎兒死亡、甚至母牛死亡。

以下情況出現後要進行檢查:

奶牛產期已到,臨產表現成熟,陣縮和努責正常,但久不見胎水流出和胎兒肢體。

第二次胎水流出來1小時—2小時不見胎兒露出肢體。

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處理。一般進行助產,切不能濫用子宮收縮藥物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犢牛的護理:出生後的犢牛在1小時—2小時內要吃到母牛的初乳,保證初乳的高質量這一點很重要,維持喂定量母乳一週時間。這樣犢牛能吸收到初乳中抗體的營養,犢牛比較能夠成活。另外犢牛的臍帶(斷帶後)及時用10%碘酊浸透消毒。

影響犢牛生長和發育的原因:飼養管理不當;細菌和病毒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營養性腹瀉等必須進行及時調整與治療,糾正脱水、酸中毒等,否則極易死亡。所以要從保持犢牛衞生,環境清潔乾燥,定期消毒牛舍、牛欄等環境上進行預防及飼料中添加一些抗菌(蟲)藥物進行預防。

四、發展困境

(一)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1、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現有職工106人,專科以上學歷佔35%,大部分養殖場的管理人員農民出身,沒有經過系統的奶牛養殖和管理理論學習,都是在實踐中摸索或者參加一些培訓班。因此,牛場的管理不夠科學、合理,成本較高。因此,公司渴望得到更多管理方面的信息。

(二)第三方檢測機制尚未建立

除原料奶的價格和標準由企業制定外,原料奶各項指標的檢測也由乳品企業執行。當奶牛場對乳品企業的檢測結果表示異議時,無法找到擁有仲裁權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復檢。

(三)優質苜蓿供給不足

奶牛要產優質奶,必須吃好的牧草,特別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苜蓿。但是由於苜蓿價格較高,為1800~1900元/噸,並要從河西這樣的遠方獲取,苜蓿成本高,況且營養價值一般。

五、對策建議

一是繼續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養殖進程。

二是對奶業繼續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扶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奶業整頓的振興規劃綱要》以及甘肅相關扶持奶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補貼,特別要做好規模化養殖場建設的補貼、牧業機械補貼、凍精補貼等;對於奶牛養殖業發展所需的飼料用地,應按照每頭天3畝地的標準給予用地優惠政策,鼓勵大力發展草業。

三是儘快建立合理的原料奶定價機制。應建立由奶業協會、奶農、乳品企業等組織組成的原料奶定價協調委員會,根據原料奶生產的奶料比,定期公佈合理的原料奶收購參考價格。

四是對規模化養殖場提供技術服務。奶業協會和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奶牛場的技術培訓和服務,以提高其飼養管理水平。

畜牧調查報告3

隨着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開展,去年,在天幫忙、人努力的情況下,城川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303元,創歷史最高水平,而且湧現出了不少收入超10萬元的農户,特別是辣椒、生豬、牛羊和家禽等農畜產品價格的回升,使農牧業收入大幅度增加,拉動了農牧民收入的較快增長。

而且,更為樂觀的是生態植被明顯得到改善,進一步堅定了農牧民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決心與信心。但同時我們也更加明顯的看到,牧户與農户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農區增收的產業鏈條在不斷延伸,而牧區仍滯留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中,如何引導和幫助牧户發家致富,並形成穩固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畜牧業發展上台階,成了我們當前急需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為此,我們深入克珠爾、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裏、巴音什邊、珠拉圖、糜地粱等嘎查,通過與一部分典型户交流的方式,對全鎮畜牧業生產情況開展了一次專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現狀

(一)農區畜牧業現狀:根據水土和地理優勢,城川南部地區19個嘎查村(原城川和二道川地區)基礎設施完善,農田水利發達,種植經驗豐富,交通便利,屬農業主產區。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水澆地11萬畝,人均水澆地為8.

6畝。雖然這一區域特色種植業已成了農牧民創收的主要來源,又是全年禁牧區,但是,特色養殖業也相對發達,城川鎮東部區以大場則村為中心的生豬模式化養殖、圈養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欄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城川鎮西南部區以三元雜交羊為主的舍飼養殖快速育肥出欄也初具規模,綜合收益都很高。例如:糜地粱二社納伊拉,3口人,70多畝(其中種植辣椒2.5畝)水澆地收入4.7萬元,草場70多畝(承包鄰居40畝),養9只三元雜交母羊,一年兩茬或兩年三茬,一胎3-5只,年產羔46只,45天斷奶,2個月左右出欄,平均每隻售200多元,年收入1萬多元,剔除肥料、電費等開支1.5萬元,加上各種政策補貼1600元,去年人均純收入1.4萬元。

xx年,全鎮農區牲畜出欄頭數為14.86萬頭只,年底,牲畜存欄頭數為15.7萬頭只,農區人均畜牧業收入約3645元,佔總收入的39。

(二)牧區畜牧業現狀:城川北部區10個嘎查(原珠和地區)以牧業為主,為以草定畜、劃區輪牧的季節性休牧區。從事畜牧業生產活動的農牧户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場總面積178.97萬畝,飛播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實施面積為14.45萬畝

姥太已無法進食,只能靠打點滴挽留生命的腳步。記憶在不停的倒帶,內心深處姥太的身影徘徊依舊。水澆地6.4萬畝,人均水澆地16畝

老師告訴我,她以前也是個“醜小鴨”,可後來她努力站上了c位,她説“那束燈光亮起時,像天使落在我的心上一樣。

。核定載畜量為6.03萬頭只,xx年出欄牲畜12.85萬頭只,年底牲畜存欄11.12萬頭只。在執行禁休牧政策以來,牧區畜牧業發展由於受路、電、訊以及市場等各種因素影響,呈現出一個突出特點,即:品種雜、規模小,駕馭市場能力差、很難形成穩固的生產經營格局。通過調查,牧民均贊同限時放牧,但是,前提條件是草場要好。對限時放牧的好處都很清楚,但是,採納應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為主,兼有幾頭至二三十頭不等的牛,農業收入大多是為養而種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數還有1萬元左右的盈餘。在哈拉色日、阿日勒、巴音什邊、巴音什裏和城川嘎查牛產業相對發達;阿日勒、呼和、科泊爾、柴達木4個嘎查以鄂爾多斯細毛養為主;珠拉圖、烏定什邊、巴音什邊、巴音什裏、哈拉色日、克珠日6個嘎查以三元雜交羊為主,其中:珠拉圖有70户,佔總户數的60,户均創收1.5萬元;烏定什邊有52户,佔總户數的50左右,上中等户均創收1.6萬元,普通户近萬元;巴音什裏有112户,佔總户數的90,佔總收入的90以上;哈拉色日有104户,佔總户數80,佔户子80的收入;克珠日有29户,佔總户數30(土種60、細毛10),佔户子40的收入;巴音什邊有87户,佔總户數90,户均創收1萬元。

1、西部區三元雜(一胎多羔、一年兩茬或兩年三茬)典型户:

珠拉圖:楊布拉格、楊扎口、李世忠、郝滿都呼、李海寬、蘇雅拉圖、陳玉寶、呼金成、巴圖吉日嘎拉、郭和平、郝吉亞、達布希圖

烏定什邊:李立山、李忠明、李寶明、巴雅爾、馬平、陳立平、楊革命、陳發財、陳達財、寶德蓋、朝格吉、斯日古林、賽吉亞

巴音什邊:大馮其勞、小馮其勞、黃恩克、蘇有鋒、郝發圓、顧佔清、馮巴特爾、唐呼吉圖、蘇亮旭、楊呼日查

巴音什裏:張海賓、塔尼拉、烏圖那順、穆仰忠、烏力吉忽圖、布克其勞、何剛業、都布興吉亞、達布希圖、劉培成、謝朝格圖

哈拉色日:趙喜牛、趙水虎、尤存發、尤建奇、喬文亮、其勞巴圖、莫日根特古斯、趙社旺、巴音斯呼、張英、白永亮、趙福祥、尤建國、張玉新、張玉清

克珠日:張柱林、金永平、賽吉日嘎拉、朝日格圖、沙日、斯慶圖、高寶寶、萬禮堂、郝栓英、呼吉圖、蘇日嘎拉圖、青克勒達來、圖門朝格圖、劉二兵、查漢庫、賀其勞、曹布金、巴達瑪、李洪亮

2、草場較大,載畜量相對較多的户子,大部分仍然延續着傳統的生產方式,由於很難掌握市場行情,一般不願意育肥出欄,主要依靠自然放養,只儲備三個月休牧期間的草料,如克珠日嘎查特古斯德力格爾家,4口人,有草場5000多畝,水地40畝,土種羊、細毛羊和山羊以及牛都養,一年一茬羔,40畝水地的收入全部開支,僅畜牧業一項收入,屬數量效益型,人均收入1萬多元,但是,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相對較差,遇到去年冬天的雪,今年休牧期間的草料就不足了。一小部分綜合條件較好的户子,自然放養與快速出欄兼顧,飼養經驗豐富,數量與質量並重,如巴音什裏嘎查張海兵家,6口人,有草場7003畝(可利用草場2503畝),水地160多畝,其中:苜蓿45畝,玉米40多畝,麻黃30多畝,農機具和舍飼養殖配套齊全,飼草料儲備充足,農牧業發展極具現代化水平,雖然沒有通電,用於農業的柴油費用支出較大,但是,收入來源多,羊、牛、豬、奶製品、玉米及其他各項收入加起來,人均收入高達2萬多元。

3、草場較小,載畜量相對較少的户子,迫於生活壓力,思變意識較強,肯吃苦,飼草料儲備也充足,在保留基礎母畜的前提下,通過快速出欄羔羊創收,以經營三元雜交羊為主,輔之以1-2頭奶牛,畜牧業現代化程度較高,屬質量效益性,人均收入也能達到1萬元以上,如克珠日嘎查張柱林,4口人,有草場2400畝(承包鄰居300多畝,沙地近1000畝),水地40畝,舍飼與放養結合,有羊110只,牛8頭,奶牛2頭。20只三元雜交母羊快速出欄羔羊80來只,收入2萬多元;50只土種羊接羔40來只,收入1萬多元;40只(10只母羊)山羊年收入1萬多元;牛和奶製品1萬元。40畝地的收入足夠生產開支,人均收入近1.5萬元,草場隨小可收入卻很高。還有一部分草場較小的户子將草場轉包後外出打工,如巴音什邊嘎查黃牧仁和伊布格達來將草場轉包給鄰居蘇亮旭和馮其勞,這樣既轉移了剩餘勞動力,又方便了規模經營。

以上提到的典型户勞力均為2人。

4、細毛羊與三元雜交收入對比(以巴音什邊户子為例)

朝勒孟養細毛羊80只,種玉米30畝。年接羔60只,平均賣200元,出售羔子收入1.2萬元,出售羊毛8000多元,產玉米2.8萬斤(按0.7斤/元計算可收入近2萬元),玉米全部用來餵養。畜牧業年純收入2萬元

瞧新華書店裏有一大批專心致志閲讀的“小書迷”;中心球場裏玩得滿頭大汗的是我們班的運動健將;馮小其勞養三元雜交羊33只,種玉米30畝。通過自治配方增加科技含量,玉米及草用於養羊的同時,還可以養6-7頭豬,年接羔近白只,出欄生豬12頭。羊年創收3萬多,豬可創收1萬多。年畜牧業純收入達4萬多。

通過以上兩户的對比,養適量的三元雜交羊收入比養細毛羊收入多出1倍,而草原的壓力也減少了很多。

綜上所述,建議我鎮畜牧業的發展除細毛羊和適宜養牛的個別地區之外,主推一胎多羔、一年兩茬或兩年三茬的羔羊快速育肥出欄養殖模式,限制數量效益型畜牧業,走生態效益型的發展之路

我愛惜的把它抱在懷中,坐在扶梯上。‘喵’貓咪得意的叫了聲,然後繼續曬太陽了。

二、制約牧區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產業化水平低。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加工龍頭企業,畜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還沒有很好地形成,企業與農户利益聯接不緊密,不能有效形成“企業 基地 農户”的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造成市場競爭乏力,產銷銜接不暢,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二)基礎條件較差。從調查的情況得知,很多農牧户對小尾寒羊及三元雜交羊非常感興趣,快速育肥出欄致富的願望也非常迫切,但苦於不通電,飼草料儲備投入較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不能夠及時掌握市場價格,只能作罷。

(三)科學飼養水平有待提高。沿用傳統習慣飼養的現象還很普遍。飼養各階段,不是根據牲畜需要什麼喂什麼,而是有什麼就喂什麼,運用生物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還很少。粗放經營、品種更新換代不及時、規模小都影響了牧户的經濟效益

內容需要我們無論採用什麼樣的基調進行演講,歸根結蒂都是為了更好地為表達內容服務,為主題服務,離開了這一條。

三、加快牧區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全面提高牧民的綜合素質。一是鎮政府和旗直對口的業務部門要經常組織科技人員和養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牧業嘎查進行專題講座、科技培訓和經驗介紹,提高廣大牧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發揮旗職業中學、三段地勞動力培訓基地、遠程教育等作用,積極參與“陽光工程”培訓,讓牧民學會1-2門畜牧養殖技術。三是適時邀請專家分析國內外畜牧業發展的趨勢,灌輸知識,開闊視野,增強信心,鼓勵發展畜牧業。四是加大舍飼養殖和飼草料的科學配方與推廣應用,轉變傳統養畜的思想觀念。

(二)抓好畜牧業基地建設,向專業化、規模化經營邁進。一要在良種繁育、技術推廣上下功夫。做到推廣實用技術與科技服務同步,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術調新、規模調大、示範作用調強上下功夫。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範基地,提高利用率,通過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基地帶動農户

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着。

三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品種調優、效益調高上下功夫。在抓好牛羊發展的同時,利用寬敞的草原適度培育和發展禽、兔及其它特種養殖,獲取較高利潤。四要通過轉移農牧區剩餘勞動力,促進農田草牧場向種養殖大户集中,形成户均擁有5000畝以上草牧場和100畝以上水澆地的基本發展規模。五要加快推廣大中型節水噴灌、農牧業機械和規模化經營所必須的農牧業發展的基礎設施、設備,確保農牧業生產高效率穩步提升,農牧業收入穩步提高。

(三)發展壯大龍頭企業。畜牧業產業化的關鍵在龍頭,要利用我鎮各種有利條件和自然優勢,引進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畜牧業羣體經營規模

例會會制度、學生會成員期末考評制度等。改變了以前學生會鬆,散的局面,使學生會的各項工作都制度化。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帶動農户的有效組織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共同抗禦市場風險

就算我的初心曾被熊熊大火焚燒過,它也能重新建立。因為我還未忘初心,我的初心一直在我心靈最深處,他不可能被污濁。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一要進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健全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及動物疫情測報和信息管理體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預案,增強對動物疫病的快速反應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網絡系統和管理體系,直接為畜牧業的生產提供供需和市場前景預測等項服務

我選擇討厭她。夏日的蟬鳴,乾燥的的夏風吹起桑青枝頭上的葉,湖上盡是陽光撒下的金種子,波光粼粼。突然,通過信息網定期提供與畜牧業生產有關的各方面的信息情況,以達到調整生產、穩定價格、減少風險的目的。三要運用市場化運作的方法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組織、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積極創辦各類協會,為農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務。四要加強對畜牧企業建設用地的規劃和管理,確保畜牧企業用地指標的審批和土地使用費用的最大優惠。

(五)千方百計增加對畜牧業的投入。要採取多方融資的辦法,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一要將國家關於農村小額貸款的政策用好、用足,爭取銀行貸款。二要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藉助外力,發展我鎮畜牧業。三要利用民間組織或協會,協調各方資金用於畜牧業生產,從而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畜牧調查報告4

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基礎,是掌握全局和指導工作的重要手段。按照縣委關於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近期,我帶領畜牧局機關部分同志通過檢查、走訪、座談等形式,先後深入到×、×、×、×、×等鄉鎮的村社和養殖户,對如何推進畜牧產業突破問題,特別是養豬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調查課題包含良種繁育體系、動物防疫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三個方面,現專就服務體系建設調查情況簡述如下:

一、服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一)政府配套服務力度加大。在省市和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畜牧產業相關規劃、計劃、決定的指導下,我縣畜牧部門和各鄉鎮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貫徹落實國家生豬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生豬養殖"萬頭村、千頭社"和全年新發展500個養殖大户目標,集中技術、物力、財力,從良種、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場入手,幫助專業村、社、養殖大户和龍頭企業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問題。一是出台優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電、信貸等方面給予傾斜;二是各級領導幹部領辦、督辦畜牧大户,鼓勵社會資金,尤其是返鄉農民工創辦畜牧專業户;三是採取多種形式予以扶持,"以獎代補",工作在前,獎勵在後,激勵農民養豬。去年,縣政府獎勵給養殖大户生豬出欄、引種、補欄等方面的資金達到×萬元;四是能繁母豬保險業務的良好運行,為畜牧健康發展增添了亮點,為廣大養殖户開闢了一條新的安全通道。

(二)農民合作組織逐步發展。在養豬基地和養豬大户中,農民自發地組織了養殖專業學會、合作社、協會等組織,主要作用是為產供銷提供一體化服務,其中部分的養豬協會作用較大,它們有健全的制度和運行程序,結合本地實際,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規格建圈、統一飼料配方、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將千家萬户連成一片,實現了"協會+基地+農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減少疾病、抵禦風險、增加效益的多贏效果。

(三)科技服務發揮了支撐作用。一是良種服務初見成效。全縣建有×、×、温氏×、×等四個良種豬擴繁場,鄉鎮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場106個。縣畜牧局大力實施生豬良種化補貼項目,完善了31個良種豬精液供應站的基礎設施,添置了31套豬人工授精器械和設備。輸送了部分項目站人員參加省改良總站舉行的技術培訓,上半年完成豬隻人工授精×萬餘窩。良種服務縱橫交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種網絡,生豬良種化率達到了98%以上。二是強化了疫病防治。重點對豬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藍耳病、雞新城疫等實行強制免疫,尤其是對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的防控,杜絕了疫病的傳播。三是加強了執法工作,嚴厲打擊了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嚴格畜禽產地、屠宰、市場肉品和出入境的檢疫,基本保證疫病不傳入擴散,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做到有效服務。四是開發了畜產品深加工技術。以×食業公司、×集團"×"公司為代表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不僅緩解了羣眾賣豬難的問題,而且還增加了畜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經濟效益。

(四)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視。一是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是經過了縣鄉畜牧部門選拔、培訓而成,是一隻穩定的隊伍,負擔着本村動物疫病的防治。二是鄉鎮畜牧獸醫站職工,經過多年的培訓、實踐,狠抓繼續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業務技能顯着提升,專門負責畜牧發展,技術指導,疫病防治,技術普及等工作。以上兩類畜牧人才被歷屆政府所重視,人員眾多,機構穩定,貢獻突出。三是農村專業户、重點户的人才培育,各級政府藉助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科技入户和"陽光工程"等項目,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户,對養殖大户、養殖場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據統計,目前已有×萬多農村羣眾掌握了畜禽養殖發展技術,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穎而出。

(五)信息服務空間進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組織。"豬販子"是一隻活躍在市場與養殖户之間的生力軍,市場行情由他們傳遞,在畜牧發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龍頭企業,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們依託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物流等多方優勢使產供銷有機的結合起來,效益較為顯着。 三是加工企業。如×公司和×,都與國內眾多加工、經營企業建立有營銷關係,有寬暢的銷售信息渠道。四是網絡服務。部分專業大户,通過網絡與外面廠家建立供銷關係,瞭解和掌握市場行情,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狀態。

二、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配套服務中的問題

1、資金緊缺。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户,很多缺乏週轉資金。一些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大户雖然得到政府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水電價格矛盾。各級政府明文規定,對養殖大户用水用電執行農業生產性用水用電價格,但時至今日,全縣上千家規模養殖場(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電價格。養殖業是微利行業,加之用水用電量巨大,養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許多農户對養殖望而卻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產業中,極少部分羣眾在一無技術、二無資金的情況下,單憑熱情在銀行袋款匆匆上馬養殖項目。市場波動劇烈時,這些大户便一夜返貧,成了舉債大户。

(二)農民組織服務中的問題在眾多的農民組織中,除極少數養豬協會實行"協會+基地+農户",依靠利益把養豬户連接起來外,多數專業組織徒有虛名,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務中的問題

1、良種供應不足。目前,縣、鄉兩級良種繁育網絡雖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緩慢,未能跟上發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進"良種",造成了較大損失,極個別大户仍然利用本地混雜品種。

2、標準化飼養管理水平低。一是飼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學餵養程度低。據專家反映,如果嚴格標準化飼養管理,每頭商品豬相同日齡可多增長×公斤,每頭母豬窩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預防不到位。由於報酬較低,部分村級動物防疫員責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許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達到預期目標。

4、深加工企業吃不飽。眾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豬×萬頭,而現在每日屠宰量不過×來頭,豬源的不足,將會使深加工企業較長時間"缺飯吃"。

(四)人才培育體系中的問題

1、獸醫隊伍素質亟待提高。鄉鎮動物防疫監督人員、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專業理論素質不高,與畜牧業發展速度不相適應,急需進行專業理論系統培訓。

2、專業大户技術培訓"支離破碎"。由於技術人員缺乏,各鄉鎮對農民大户的培訓往往是打急抓,培訓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臨牀實踐,等到問題出現又不知所措。不繫統的培訓和缺乏實踐的指導,是農民人才產生的難點所在。

(五)市場信息服務中的問題

1、信息不靈。據專業人士調查,×、×年生豬市場波動,給農民造成很大損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靈,缺乏科學預測,大家被動地依賴市場,當市場豬價上漲,大家一哄而上,市場價格下跌時,大家一鬨而散。市場波動首先衝擊的是母豬價格,仔豬不值錢,就殺母豬,價升,仔豬值錢,又大量地餵養母豬。一頭母豬從培育到產仔需要一年半時間,這樣,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環。目前都説生豬存欄不足,實則是母豬繁殖的問題。從根本上説,是羣眾信息不靈的問題。

2、中介組織的無序化。"豬販子"功不可沒,但在風險到來時"罪難輕饒",他們錯誤地傳遞消息,製造羣眾的恐慌心裏,為風險推波助瀾,從中牟取好處,他們挑大撿肥,壓級壓價,每頭豬平均賺取×多元,羣眾説"養豬的不如販豬的",利潤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一)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對畜牧龍頭企業和良種繁育場、較大規模養殖場(户)給予幫扶,對千家萬户只給政策和小額貸款及貼息貸款扶持,不做大額扶持。新發展大户要視其基礎資金狀況,一般要具備×萬元基礎,再予以幫助發展,同時,堅決制止"白手起家、強行上馬、一浪垮台"的做法。(二)降低水電價格。對全縣規模養殖場(户)用水用電統一執行最優惠的農業生產用水用電價格,減少成本支出,增加養殖效益。(三)發揮專業協會作用。以縣內外發展較好的養豬協會為模板,總結推廣他們的成功經驗,以現場會的形式,組織各地農民專業組織前去參觀學習,使各處的農民組織功能化,時效化,為畜牧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四)引進優良品種。為保障羣眾對良種的要求,建議技術部門組織羣眾有計劃的從外地正規廠家調運良種豬,但一定要搞好檢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時,做好羣眾的宣傳工作,杜絕他們的單獨"調種",單獨"引病",以免造成損失。(五)加強人才培育。制定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規劃,落實繼續教育培訓經費,組織縣級以下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進行分期分批到大專院校輪訓,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鄉鎮專業人才問題解決了,農村專業户、重點户的人才培養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六)強化畜禽強制免疫。財政應進一步加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投入,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增加村級動物防疫員報酬,提高基層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七)加強牧業行政執法。依法加強飼料獸藥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偽劣獸藥、飼料和違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特別是畜禽產地、屠宰、出入境的檢疫,力爭疫情不傳入,疫病不擴散。(八)大力扶持畜牧龍頭企業。繼續培植壯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養殖龍頭企業,堅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農户"的發展模式,推動企業與農户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互利雙贏。將温氏養豬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現代農業(生豬)項目結合,加大在建的×個"生豬萬頭村"項目力度,完成新發展生豬養殖大户500户目標。二是加大對×食業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進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業和養殖户效益。(九)加強中介組織管理。仿照外地經驗,對"豬販子"隊伍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持證上崗、執照營業、守法經營,為畜牧業發展發揮正面作用。同時,充分發揮龍頭加工企業和"產供銷一條龍"模式,讓生產者與銷售者直接見面,減少或縮小中間環節,以增加農户收入。(十)建立市場信息預警機制。各級可利用現有信息機構,充實專業人員,專門從事畜牧市場商品信息、價格變化、飼料發展、疫病動態等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電子農務",及時、準確地將信息反饋給各級政府、養殖户、加工企業等,幫助他們提高預防疫病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使畜牧業穩步發展。(十一)建立補償機制。一是對因免疫反應和疫情處置出現的死亡,政府應加大補償力度。二是對盲目發展起來的大户,因市場波動而"一夜返貧"的農户,政府應給予一定的救濟補助。三是政府要大力推行養豬業疫病保險業務,增加專業大户養殖安全係數。總之,服務體系建設是畜牧產業突破發展的重點,如果我們圍繞政府配套、農民組織、人才培育、科技支撐、市場信息五個方面開展服務,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就能使畜牧產業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

畜牧調查報告5

一、基本情況

市畜牧XX年、XX年共制定了《市漁業船舶水上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農業部門操作手冊》2個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預案內容,要求各縣區始終把應急預案編制及管理工作擺到突出位置,並把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納入安全生產指標控制與責任考核體系,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做好應急預案編制及管理工作。為有效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組織協調領導,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運轉機制。逐步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工作預案體系。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開展宣教教育工作。以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為重點,利用安全月宣傳日,在各重點區域開展了安全生產宣傳諮詢日活動,就大家關心的安全生產等熱點、難點問題現場做出解答。二是深入組織應急管理業務培訓。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定期、不定期開展應急知識和《突法事件應對法》的宣傳和教育。充分利用“陽光工程”這個平台,先後在各縣區“陽光工程”培訓點組織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保障廣大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應急工作協調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應急經費和物資儲備不足。

2、基層應急工作人員有待進一步充實,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科學、系統、有效的培訓,基層應急處置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社會公眾危機意識不強,應急防控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常識不足,缺乏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意見和建議

1、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完善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級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充實隊伍,提高素質,充分發揮各專業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切實加強各部門工作的銜接。

2、健全投入保障機制,提高物資裝備水平。建立健全應急資金保障長效機制,加大防災抗災救災人員、資金、裝備投入力度,加快應急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綜合應急能力。

3、全面落實防範措施。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及時發現掌握事件情況。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加快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4、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做好宣教工作。

畜牧調查報告6

自加快新農村建設以來,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很多惠農措施,農民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尤其是肉產品價格節節攀升,儘管屠宰、銷售等環節都分得了利益,農民也從中得到了實惠,但是不斷髮生的豬病、雞病等也使農民的憂鬱不斷加深,在抵禦風險面前顯得特別脆弱的農民極需得到畜牧獸醫的大力指導和支持,然而,事實上由於多方面原因,農民這一期盼常常得不到落實。

一、龍山鎮城鄉畜牧獸醫隊伍的現狀

(一)人數及職稱情況:

全鎮現有鎮農業服務中心一個,負責畜牧獸醫工作的有六人,(其中本專業人員4人),村級畜牧獸醫室16個,( 13個村級獸醫),防疫員工資每月100元補助。

(二)學歷狀況

村級獸醫人員中專13人,鄉鎮人員中大專文憑5人(非專業1人),中專1人(非專業1人)。

(三)年齡結構:

村級獸醫13人中,40歲以下6人,40—50歲6人,50歲以上1人;鄉鎮6人中14人,40—50歲5人,50歲以上1人,無40歲以下技術幹部。

二、目前養殖户對畜牧獸醫隊伍的需求

一是由於現在雞鴨豬牛等動物及其產品大幅度漲價,極大的調動了農民養殖的積極性,農民對畜牧獸醫技術需求、防疫要求大。

二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央國發〔2012〕2號文件的出台,助農增收已成為時代的主題,畜牧業的發展也成廣大農村增收的熱點。

三、目前龍山鎮城鄉畜牧獸醫隊伍存在的問題

畜牧獸醫人員是農村動物防疫體系中的最重要的成員,它不僅擔負着轄區內的動物強制免疫的監督實施任務,還依法承擔着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疫情調查、監測、獸藥監督管理等工作,同時還承擔畜牧、飼料等公益性職能,目前龍山鎮城鄉畜牧獸醫隊伍存在如下的問題。

一是龍山鎮1991年拆區並鄉後從原來的5個行政村增至16個行政村,農户增至4000餘户。鎮農業服務中心畜牧獸醫技術幹部是直接面對農户的前線人員。但是,在職畜牧獸醫幹部無40歲以下技術人員,防疫、檢疫、出診、品改、草地、漁業等等工作壓在身上,很難兼顧抓好工作,特別是當前畜牧示範點不斷增加,農户要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就越顯我們的鄉鎮畜牧獸醫力量不足。

二是人員的構成是在建立畜牧獸醫局時有些人員是從其他專業轉移過來的,沒有專業資格,無專業技術,只能做一些服務宣傳工作或者防疫工作,在技術上無法給農民以更多的指導。

三是遊醫(畜牧獸醫)在鄉間流串,他們根據傳統經驗有一定的疫病治療手段和方法,農民為圖方便常常找遊醫為牲畜醫病,但是由於這些遊醫的方法沒有科學的論證,時常解決不了關鍵問題。

四、提高鎮村畜牧獸醫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畜牧獸醫人員是城鄉動物防疫體系的基石,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最終必須落實於這塊基石上。如果體制改革只停留在建立健全工作機構這一層面上,不加強畜牧獸醫人員的管理培養,就會是懸空,就會失去根基,就無法真正穩定和強化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提高畜牧獸醫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城鄉畜牧獸醫隊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畜牧獸醫隊伍建設。

1、嚴格畜牧獸醫人員准入。制止非專業人員進入畜牧獸醫技術隊伍,讓本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到城鄉畜牧獸醫隊伍裏,提高專業隊伍素質。

2、加強鎮村畜牧獸醫隊伍人員的技術培訓。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法,定期組織鎮村畜牧獸醫隊伍人員外出參觀考察,學習經驗好做法,加以改進後作推廣。加強與上級業務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和合作,互通信息,相互協作,使鎮村畜牧獸醫隊伍人員的眼界更開闊,信息更靈通,觀念更創新,服務更全面,在既定人員編制無法短期內改變的情況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畜牧獸醫技術培訓班,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定期在業務技術、政策法規、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培訓,使非專業人員由外行變內行,專業人員技術不斷提高。

3、建機立制,嚴格獎懲。建立幹部考核機制,用制度管人,用機制激勵人,讓會幹事,肯幹事的人有幹事創業的平台,嚴格獎勤罰懶制度,對不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作待崗學習培訓,逐步提高在職畜牧獸醫隊伍的綜合業務素質,更好服務和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畜牧調查報告7

xxx鎮地處xx南麓,xx河中游,位於xxx區西北部,距城區69公里,全鎮轄4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20個村民小組,5420户22478人。“xx”期間,xxx鎮黨委政府結合鎮域實際情況,把畜牧產業列入鎮域經濟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提出了“強村大户、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這非常符合xxx鎮的實際。就xxx鎮而言,一是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二是範圍內牧草資源豐富,三是氣候環境適宜,大力發展畜牧業,對於該鎮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鎮畜牧業生產發展現狀

畜牧業是xxx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該鎮的基礎產業。多年來,xxx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始終堅持“強村大户、典型示範”這一發展戰略,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重點來抓,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畜禽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圈舍改造、養殖科技推廣和疫病防治工作,使該鎮畜牧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據統計, XX年4月,全鎮畜禽存欄量達6599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8760頭,牛存欄1546頭,羊存欄2867只,家禽存欄52820只,各類養殖大户(場)59户,預計畜牧業半年產值可達1300萬元,實現畜牧業農民人均收入600餘元。畜牧產業的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鎮發展畜牧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畜牧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第一,具有較好的羣眾養畜基礎。畜牧產業是xxx鎮的一項傳統產業,農户對從事畜牧養殖的積極性較高,據統計,全鎮5420户農户中,養殖畜禽的農户高達4563户,佔農户總數的84.2%,廣大養殖户在長期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畜禽養殖經驗;第二,草料資源豐富。近年來,由於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加之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大片的荒山、二坡地荒蕪,為飼草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根據xxx鎮林業部門的`統計,全鎮共有宜牧草場面積30000餘畝,這為牛、羊等食草動物的養殖提供了優越的飼料資源;第三,氣候適宜。光、熱、水、土充足,立體氣候明顯,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牧草和畜禽的生長繁殖,適合生態養殖的發展。第四,政策機遇好。國家為促進畜牧產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獎扶政策,加之連年來市、區黨委政府一直把畜牧養殖作為富民產業來抓,為該鎮發展畜牧業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2、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以散養户為主,畜禽養殖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導致畜禽疫病防控難度加大,環境污染嚴重,養殖經濟效益不明顯;第二,認識不足,觀念落後。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仍沿襲着傳統的養豬為過年,養牛為耕田的落後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傳統的、粗放飼養管理及經營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第三,牧業結構不合理。該鎮畜牧業仍以生豬為主,豐富的草料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羊、牛等食草動物的養殖規模沒能發展上去,經濟效益未能凸顯。第四,品牌意識不強,沒有在打響品牌方面去做文章,導致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畜禽及其產品也沒能走出xxx,贏得更大的市場。第五,缺乏龍頭加工企業,缺少專業合作組織,廣大養殖户規模小,層次低,市場開拓力差,拿不出拳頭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差。第六,畜禽良種的普及化程度不高。第七,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不穩定,人員老齡化,待遇報酬低,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積極性不高。

三、推進鎮畜牧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制訂規劃,引導全鎮畜牧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優化牧業結構和合理規劃區域佈局,結合各村實際,堅持走“一村一品”的畜牧業發展路子;加大對大場大户的扶持力度,合理佈局養殖小區,引導廣大散養户退户入區,逐步淘汰養殖方式落後,集約化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經濟效益低下的散養農户;繼續堅持“強村大户、典型示範”的發展戰略,堅持走“培訓—示範—推廣”的路子,力促畜牧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積極探索發展“畜—肥—蔬(漁)”生態循環產業模式,提倡發展家庭適度規模養殖。

畜牧調查報告8

為了摸清當前生產發展狀況,根據宜昌市畜牧局的統一部署,我局組織專班,於3月上旬深入河溶、王店等地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表明,今年以來,我市畜牧業全面穩定發展,經濟效益好,但仍存在着種苗價格高等問題。

一、畜牧生產形勢

養豬業穩定發展。據調查,户平生豬出欄2.1頭,同比增長4.0%,存欄6.9頭,同比增長11.4%,母豬存欄1.3頭,同比增長34.8%。説明生豬生產正在穩定發展。調查中還發現,很多養殖户正在新建或者籌劃新建豬場尤其是標準化養豬場,如王店鎮史店村張朋投資40萬元,新建標準化養豬“258”模式欄圈2棟,已出欄200多頭豬。規模養豬是養豬發展的主要增長點,説明生豬生產後勁較強。

1、養禽業略有發展。調查的農户平存欄家禽10.4只,出欄6.6只,同比分別增長6.8%、12.0%。農户養禽有一定的增長,但是,走訪了幾個養雞專業户,其養雞勢頭和積極性基本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長。説明養禽勢頭只是略有增長。

2、畜禽產品、飼料價格及畜牧業的經濟效益

飼料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目前玉米價1.7元/公斤,精糠1.6元/公斤,肥豬配合料(粉料)2.4元/公斤,肉雞顆粒料2.7元/公斤,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5.0%、23.0%、33.0%、22.0%。總體來説,豬、禽的飼料成本比去年同期期增長1/4。

3、畜禽產品價格大幅度上升。目前活豬平均調價16.4元公斤,同比增長60.7%,仔豬平均調價52元/公斤,同比增長116%。肥豬、仔豬價格又創歷史新高。肉雞平均調價11.4元/公斤,同比增長26.0%。

4、養豬效益很好,養雞效益一般。據調查,目前出欄一頭豬利潤600――700元,比去年同期的350―450元又提高250元。肉雞平均一隻利潤3元左右,比去年的利潤略降,處於薄利狀態。

二、畜牧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種苗飼料價格過高。按常理,這樣高的豬價和養豬利潤,養豬户的積極性應該很高,但據調查,積極性並不很高,主要原因是種苗、飼料價格過高。目前仔豬價52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只有24元/公斤,農民進一頭豬苗就要500元左右。雖然按照目前的肥豬的價格,利潤是很高的,但是養殖户普遍擔心高成本購進豬苗、飼料,而後又低價出售肥豬,市場風險大,抑制了補欄積極性的進一步提高。

2、疫病的風險大。去年以來生豬的無名高熱在我市一些地方造成較大的損失,使得許多養殖户心有餘悸。

3、發展資金短缺。由於種苗飼料價格的大幅度提高,造成養殖投資成本加大,許多養殖户想發展規模而又缺少資金。

三、發展畜牧業的主要舉措

1、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和小區建設。2月份,市委、市政府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產業化的意見》、《關於印發當陽市創建畜牧大縣的方案的通知》等兩個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畜牧業發展尤其是規模養殖、小區建設的激勵政策。政策資金上不封頂,但據估算每年大約400萬元。又經周密安排部署,大力宣傳發動,各地發展規模養殖和小區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目前正在摸底上報階段,但據初步瞭解,籌建標準化養殖“150”、“500”模式的特別多。另外,清平種豬場走正在擴建養豬小區;翔鶴食品公司的2萬頭養豬基地已基本建成,正準備引進種豬。

2、積極開展春防工作。召開了全市的動員會,進行了周密地安排部署。

畜牧調查報告9

脱貧攻堅是全黨全社會的大事,產業扶貧是脱貧的必由之路。沒有產業發展帶動,很難脱貧;缺乏產業支撐,脱貧難以持續。畜牧業扶貧是產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脱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銅川畜牧業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如何?國家統計局銅川調查隊聯合市畜牧局、市畜牧站,赴宜君縣、印台區和耀州區,廣泛深入鄉鎮、村組、龍頭企業、產業聯盟、合作社、養殖場、貧困户走訪,掌握了畜牧業扶貧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結果顯示:銅川市畜牧部門積極落實扶貧政策,全力組織實施開展畜牧業扶貧,畜牧業扶貧穩步推進,成效顯著,養殖企業主動擔當、幫扶帶動,貧困户滿意度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畜牧業扶貧政策

近年來,銅川市畜牧工作按照“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的總體要求,歷經了“由圈到場”、“由散到整”、由“傳統到現代”的提升轉變,形成了北部山區以肉牛、肉羊為主,南部塬區以奶牛、生豬為主,城郊區以蛋雞為主的畜牧產業板塊,畜沼果配套的有機循環農業模式初步形成。2017年,全市畜禽存欄199.71萬(頭只),肉、奶、蛋總產量分別達到1.69萬噸、2.68萬噸、1.68萬噸。畜牧業總產值8.1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8.3%。

銅川市政府出台的《進一步加強生豬生產實施意見》、《奶牛生產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強力推進了奶牛生產示範市、生豬養殖基地、宜君肉牛基地建設,促進了畜禽養殖規模化發展。省市規劃建設的宜君肉牛養殖基地重點縣、印台蛋雞生產基地、耀州高端牛奶基地縣為主的畜牧產業為產業扶貧奠定了基礎。創新性成立的銅川生豬產業聯盟、羊產業聯盟和陝西天天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建設搭建了新的平台。聯盟抱團應對市場,為新技術推廣、品牌建設及產品銷售起到了重要作用。銅川市制定的《銅川市農業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突出產業發展在脱貧攻堅中的優先地位。以貧困户脱貧為核心,以208個村3108户1.02萬特色產業脱貧人口為目標,以做強做大致富產業為支撐,以培育壯大扶貧主體為載體,強力推進產業脱貧行動,培育100家以上示範性新型經營主體,重點發展500户以上增收示範户,幫扶帶動5000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户穩定增收脱貧。

全市確定的208個貧困村中,適宜發展糧、畜、藥特色產業的68個村,已確定 22個村發展畜牧養殖,結合貧困户脱貧意願,生態養羊、林下養雞、標準化養豬、肉牛及特色養殖成為貧困户關注的熱點。

二、畜牧業扶貧主要做法

按照“南部奶畜、中部豬雞、北部山區牛羊”的畜牧產業發展佈局,堅持特色畜牧產品向優勢區集中的原則,針對依靠畜牧養殖扶貧的22個村,引導貧困村、貧困户採取託管代養、貧困户自養等方式,啟動實施生豬產業聯盟、羊產業聯盟,探索畜牧業全產業融合全面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帶動貧困户增收脱貧致富。

(一)主要做法

1.精準到村定方案。通過與扶貧、農業、包村幹部、貧困户共同商定方案,確定22個村畜牧業扶貧項目。

2.精準到户定措施。通過與區縣農業局聯合開展調查,對22個村1100多户羣眾的意願進行歸納梳理,分類設計畜牧業扶貧方案5類,供羣眾自由選擇。

3.精準到人抓培訓。根據建檔立卡資料,對1100餘户0.35萬人,制定三年畜牧業扶貧培訓計劃,2017年培訓1700人,2017年培訓1800人,2018年鞏固提高。

4.創新模式促產業。針對貧困户養殖資金、技術、勞動等制約因素,組建生豬、羊產業聯盟,設立融資擔保基金500萬元,採取“抵押貸款、養殖技術、生產管理、飼料供應、疫病防控、產品銷售”六統一模式,由龍頭企業帶頭髮展會員50户,積極探索“公司+農户”的精準扶貧模式。

5.科技示範樹典型。市縣兩級畜牧科技人員深入貧困村户,抓推廣、促示範,每個貧困村培育5户畜牧示範户,每個示範户帶動5個貧困户,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推進畜牧業精準扶貧。

6.政策支持育龍頭。銅川市出台財政支持產業脱貧扶持相關政策,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作為主體,帶動5户貧困户以上的財政貼息20萬,每個項目支持100萬,並優先申報相關畜牧業扶貧項目。

(二)主要亮點

1.託管代養方式。印台睿娟合作社擔保,從就業局以創業免息貸款形式給每個貧困户貸款5萬元,合作社以每年出欄50頭生豬,每頭生豬盈利200元的標準,給貧困户每年分紅1萬元,時間為2年,2年給每個貧困户分紅2萬元,目前帶動10户貧困户。

2.參股分紅方式。印台亞蒙肉牛場從扶貧辦給每個貧困户貸款1萬元,以入股形式參與合作社生產,合作社每年給每個貧困户分紅1000元,時間為3年,3年給每個貧困户分紅3000元。

3.借雞下蛋貧困户自養方式。宇谷養殖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了4個鄉鎮10個村110户貧困户418人。合作社免費給每個貧困户發放50-400只2-3個月的青年雞,貧困户利用自家的院落、果園或廢棄的老宅子等場地進行散養,並用自產的玉米、豆子等糧食餵養,貧困户餵養1個多月到120天左右就開始下蛋,蛋雞的防疫、養殖技術、上門回收產品等服務由合作社免費負責,雞蛋由合作社以每枚0.8元的價格回收,貧困户蛋雞產蛋率60%-70%。一隻雞每月產20枚雞蛋,每年產240枚雞蛋,可以增加192元的收入。一年半後淘汰蛋雞,錢歸貧困户,調研期間每隻淘汰雞價格是12元,1只蛋雞每年可以增加200元收入,100只蛋雞每年可以給貧困户增加2萬元收入,時間是5年。2017年該合作社從市農業局以扶貧產業項目得到50萬元,主要用於給貧困户購買雞苗,已分批給貧困户發放1萬隻蛋雞。該合作社引導貧困户進入產業鏈條,使貧困羣眾從產業發展中獲得收益,實現脱貧致富。

宜君縣中華蜜蜂保護協會養殖基地位於太安鎮範寺村,佔地100畝,現養殖中華蜜蜂1800箱,年銷售產品5噸,產值110萬元。協會帶動110户貧困户,以貧困户自養方式進行精準扶貧,協會對貧困户進行技術指導,貧困户生產的土蜂蜜由協會以每公斤200元價格統一回收,統一包裝銷售,110户貧困户平均每户4箱蜜蜂,每户每年產蜂蜜20公斤,每户每年增加4000元收入。

4.以糧改飼方式。宜君縣浩華養殖專業合作社有繁殖母牛圈舍2棟,標準化牛舍1000平方米,現存欄肉牛106頭,其中基礎母牛62頭,後備母牛35頭,主要從事繁育小牛及銷售。該合作社帶動34户貧困户68人。合作社為貧困户提供飼料種子,貧困户每年種植兩茬飼料,第一茬為黑麥草,每畝合作社收購價格為700元。第二茬為青貯玉米,每畝合作社收購價格為800元。貧困户種植飼料的畝純收入為1200元,每人可以種植2畝,每年每人可以增加2400元收入,時間是2年。同時,貧困户可以到合作社務工,若長期務工,年薪3萬元,按季度付給工資;若短期務工,按天結算,每天100元。

5.“企業+合作社+貧困户”方式。銅川市鴻偉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兔養殖、種兔良種繁育、兔飼料制粒加工於一體的特種畜牧業養殖企業,流轉土地100餘畝,建成年出欄百萬只良種種兔擴繁基地,現擁有商品兔舍10座,種兔舍5座,固定兔籠位2.3萬餘個,主要以託管代養方式進行畜牧業精準扶貧。2017年公司牽頭成立鴻偉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扶持帶動全市1000餘户貧困户發展肉兔養殖,其中扶持帶動耀州區8個鄉鎮36個村700餘户,同時在宜君縣、印台區直接對接4個合作社組織,扶持帶動貧困户360餘户,貧困户每年增加3000-8000元收入。公司對散養户採取“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標準收購”的“五統一”服務模式,公司與貧困户簽訂“產品回收雙協議”(仔兔回收協議、商品兔回收協議),並且制定保底回收價格。對集中託管養殖户,公司按規模養殖場模式進行管理,設置專職檢疫防治員,實行“三統一”(統一管理,統一防疫,統一消毒),“三集中”(集中養殖,集中銷售,集中治污),提高養殖效益。公司從每年的託養利潤中分紅給貧困户,同時採取保底分紅,保證貧困户收入。

公司利用技術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扶貧模式,幫扶包括印台區紅土鎮孫家砭村、龐家河村、周陵農業園區、宜君縣棋盤鎮水溝門村、太安鎮等3個鄉鎮的5個自然村設立合作社組織開展肉兔養殖產業扶貧,公司供種、供料、供設施,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受幫扶的合作社修建場地,負責管理,產品公司統一回收,開展技術服務,開展肉兔養殖技術培訓,切實抓好兔產業扶持效果。開展養殖技術專題培訓160場次,基地參觀學習50餘次,上門技術指導1200餘次,發放養殖手冊3000餘冊。

6.聯盟聚焦促扶貧方式。銅川市羊產業聯盟成員達到189個,存欄良種肉羊達到 4.5萬隻,佔到銅川市肉羊總存欄量的60%。已帶動貧困户596户,聚焦五個產業脱貧難點,精準施策按需定措施。聚焦缺資金的困難,由聯盟與金融機構對接,給每户直接提供5萬元的免抵押貼息貸款。聚焦缺勞力的短板,聯盟組織專人,對全市有意願發展肉羊養殖的貧困户進行全面摸底調研,在科學評估後,登記建檔2100户,其中,缺勞力家庭750户,佔總户數的35.7%。聯盟設計了代養和託管等合作方式,讓貧困户當“老闆”,聯盟來“打工”,依靠手中的資源坐在家裏也能賺錢。聚焦缺技術的現狀,專家指導。落實《銅川市科技精準扶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為每一個肉羊養殖專業村派駐1個科技特派員。由聯盟負責邀請專家,每個季度開展一次技術培訓。每年組織一次參觀交流學習,相互借鑑經驗。每年組織開展一次肉羊產業發展論壇,集思廣益,明確方向、目標和經營策略。聘請了西農和省上2名研究員,幫助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技術標準。聚焦怕風險的心理,聯盟買單。通過調查,貧困户對發展畜牧業,最擔心的是市場和疫病風險。針對市場風險的問題,聯盟與貧困户簽訂最低保護價收購協議,讓貧困户感到,只要願意養,即使跌價也不會賠本;針對疫病風險的問題,一方面由聯盟技術人員免費上門打疫苗做好防疫。另一方面是由聯盟聯繫保險公司並統一組織參保,發生疫病有理賠。聚焦不願養的實際,跟着賺錢。對沒有家庭養殖習慣,也不願意從事養殖業的貧困户。聯盟積極發揮作用,落實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實施糧改飼示範,帶動貧困户種植青貯玉米。對有果園的貧困户,推廣三葉草、苜蓿草等固氮類牧草,改良土壤,獲得複合收益。對相對貧瘠的土地,帶動貧困户改糧食作物為黑麥草種植,大幅提高畝均收益。以牧草延長產業鏈,讓貧困户參與聯盟發展、分享產業收益。

三、發展畜牧產業扶貧需關注的幾個問題

產業扶貧是拔掉“窮根”,實現穩定長期脱貧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選定發展扶貧產業時,應按照“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入,農民市場化參與,生態持續性改善”的原則,進行科學佈局和認真謀化,堅持樹立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的理念。一是要選準選對產業。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原則,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充分市場調研考察的基礎上,選準選對產業,規避產業選擇的盲目性,科學制定產業扶貧規劃。二是要發揮各部門各方面的政策、信息等資源優勢。鄉鎮、包抓部門、村兩委、貧困户齊上陣,共謀產業發展,共定產業脱貧措施,形成產業扶貧工作合力。切實解決好村集體經濟薄弱,“三變”改革與扶貧未有機結合的問題。三是要選準龍頭企業,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市場優勢。因為龍頭企業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強、有經驗,易獲得市場資源,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易形成優勢畜產品品牌。四是要發揮貧困人口的脱貧主觀能動性。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應考慮貧困户參與到產業扶貧中,應在貧困户扶智扶志方面下功夫,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五是要將脱貧任務與產業發展融合考慮。既要考慮當下的脱貧任務更要謀化長久的產業發展,解決當下和長遠的問題。六是要考慮畜牧產業的實際。現代畜牧業是一個高投入、高技術的產業,不應以傳統思維謀化畜牧產業扶貧,以發放幾隻羊、幾頭豬,百拾只雞發展畜牧產業,更應關注設施、設備、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更需要現代設施設備、現代生物技術的支撐。

四、推進畜牧業精準扶貧的幾點建議

(一)推進產業扶貧與農業轉型升級有機結合

為適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應優化畜牧區域佈局,培育壯大優勢產業,推進產業發展與脱貧開發深度融合。一是以生豬產業聯盟為平台,結合招商引進的正邦“120萬頭生豬”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為重點,大力推進百萬頭生豬產業基地和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形成生豬產業“潤民達康”、“銅川正邦”特色品牌,增強生豬產業的新動能,推動生豬產業;二是以羊產業聯盟為平台,創造條件積極引進中天羊業,打造100萬隻肉羊產業,形成“程明肉羊、銅川中天”優質品牌,帶動肉羊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以蛋雞產業聯盟為平台,充分發揮大匠蛋雞的優勢產業,推動蛋雞產業升級;四是以奶牛產業聯盟為平台,打造奶牛及飼草產業,帶動飼草產業發展,推動奶牛飼草產業轉型升級。

(二)提升畜牧技術創新聯盟的科技支撐作用

圍繞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支持創新聯盟加大對先進實用技術的研發、引進、示範、推廣力度,強化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產業發展向科技進步和裝備驅動轉變。一要加強科技推廣應用;二要強化實用人才培訓;三要強化與省上四大產業體系合作,引進適用關鍵技術;四要搭建畜牧科技扶貧專家團隊,發揮在銅的省市拔尖人才的作用。

(三)推進畜牧發展擔保基金破解融資難題

一個產業健康發展,除政策引導支持,更需要以市場化手段獲得融資進行發展,市農業部門、金融部門應建立機制,推動金融服務畜牧業的方式方法創新,降低門檻,搭建起“銀行+保險公司+產業基金+產業聯盟+新型經營主體”的銅川畜牧融資新模式,解決養殖場户融資難問題,同時對貧困户落實好畜牧政策性保險,降低養殖風險。

(四)壯大集體資產推行農村“三變”改革

從培育健全新型經營主體(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項目包裝支持、村級清產核資及互助資金協會的建立完善、引進龍頭企業、加大土地流轉等方面入手,制定”三變”改革方案,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真正在畜牧產業發展中形成貧困户和農民的保底、分紅及工資性收入,促進貧困人口增收。

(五)切實加強對畜牧產業扶貧的組織領導

積極發揮行業指導引領作用。一是各級畜牧部門、產業扶貧機構,應加強對產業扶貧規劃、政策的宣傳、示範,推廣產業扶貧創新模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加強對畜牧產業扶貧工作好做法、好典型、好模式的梳理總結推廣;三是加強對畜牧產業扶貧領域

先進典型人物事蹟的宣傳,營造良好畜牧產業扶貧氛圍。

畜牧調查報告10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畜牧業生產經歷了恢復和發展期、曲折和緩慢發展期、改革起步期、全面快速發展期、結構調整期、發展方式轉變期等階段。畜牧業從家庭副業成長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畜產品供應從嚴重匱乏到供應充足,為改善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和營養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和保障國家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60年來,我國畜牧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畜產品供應一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肉、蛋、奶極度匱乏、市場憑票供應的局面,目前市場上各種畜產品供應充足,花色品種豐富多彩。20xx年,全國肉類產量達到7278.7萬噸、禽蛋產量2701.7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產量3781.5萬噸,居世界第三位。20xx年,我國人均肉、蛋、奶佔有量已分別達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而1949年,全國人均肉、蛋佔有量分別只有4.1公斤和0.7公斤,奶類人均佔有量則更少。目前,我國肉類人均佔有量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而蛋類則已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畜產品結構更趨合理,肉類比重從1978年的72.1%下降到20xx年的52.9%,而奶類比重從1978年的8.2%提高到20xx年的27.5%,肉類品種也呈現多樣化發展。畜牧業產值不斷提高,1949年到20xx年,全國畜牧業產值由33.7億元增加到20583.6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2.4%上升到35.5%。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畜牧業轉變生產方式,加快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區域化進程。到20xx年末,生豬、肉牛、羊、奶牛、肉雞和蛋雞的規模化程度分別達到了56.0%、38.0%、44.6%、36.1%、81.6%和76.9%,規模化養殖優勢逐漸顯現。

近些年來,我國畜牧業呈現出加快發展勢頭,截至20xx年,畜牧業產值已佔農業總產值的34%,畜牧業發展快的地區,畜牧業收入已佔到農民收入的40%以上。目前,我國的屠宰及肉製品產業非常分散,全國肉類行業有3萬多家畜禽定點屠宰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31家,行業集中度比較低。而且我國屠宰及肉製品行業的行業競爭並不是太激烈,行業整合高峯還沒有來到,行業龍頭企業在行業整合過程中發展空間巨大。作為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城市化、肉及肉製品消費習慣的改變、農村市場肉類消費的增長潛力等為未來國內肉製品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肉製品消費中,低温肉製品將會成為我國肉製品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到20xx年,我國低温肉製品市場容量將達4100多萬噸;從肉類食品消費結構來看,國內肉類產量中豬肉佔總量的64%,其次是禽肉佔20%,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佔10%和6%,這一消費結構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預測20xx年我國GDP總量將接近19萬億元人民幣,摺合2.28萬億美元以上。屆時,全國人口按13.48億計算,人均GDP總量將接近1700美元。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對肉類工業的發展十分有利。“十一五”期間我國肉類出口的上限預測數約在160萬噸,下限為110萬噸。因此,肉類加工企業既要創造條件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按照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國肉類總產量將達到8400萬噸以上,豬肉、牛羊肉和禽肉所佔比重分別為60%、20%和20%;肉製品加工產品量將超過1100萬噸。預計到20xx年,全國肉類需求總量達到8845萬噸,其中豬肉、牛羊肉和禽肉總需求量分別達到5497萬噸、1332萬噸和1918萬噸。肉類消費市場除在城市仍有擴展的空間外,在農村有着更大的增長潛力。隨着中國農村城鎮建設進程的加快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類食品消費數量會持續增長一個較長的時間。

20xx年上半年我國畜牧業生產繼續發展,肉、蛋、奶市場供應充足,生產調控顯現成效,生產結構不斷優化,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20xx年以來,各級農業和畜牧獸醫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部署,以穩生產、保供給、促增收為目標,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各種挑戰困難。抓穩定生豬生產,加強生豬生產和市場運行的監測預警,及時協調啟動三級響應機制,穩定豬肉價格,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抓奶業整頓和振興,繼續支持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協調有關部門延長乳品企業貸款貼息期限和支持奶粉臨時收購,開展全國生鮮乳收購站大檢查,啟動實施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積極引導乳品消費;抓畜禽良種繁育,組織實施畜禽良種工程項目,繼續加大生豬和奶牛良種補貼力度,建立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平台,開展畜禽遺傳資源清理;抓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制定《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範》,組織對11省(區、市)的100家蛋白原料重點生產企業監督檢查,並對重點省份進行養豬户非法使用瘦肉精的拉網式檢測;抓草原保護建設,積極推進草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加強對草原確權承包工作的政策指導和監督管理,加強草原防火和鼠蟲害防治。目前,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果初步顯現,在不利的情況下贏得了畜牧業持續向好的發展局面。生豬生產在調整中穩定發展,規模化進程加快,養殖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各級農業部門着力加強信息預警,強化市場調控,注重宣傳引導,力促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上半年出欄30950萬頭,同比增長6.0%;6月份末存欄45100萬頭,同比增長4.8%。根據農業部對20個重點省180個村的跟蹤監測,20xx年以來養豬户佔總調查户比例34.2%,比20xx年下降1個百分點;規模養殖場户比例

3.5%,增加0.1個百分點;散養户比例30.7%,下降1.1個百分點,生豬養殖的規模化進程加快。從養殖户方面看,經歷了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的養豬收入“黃金期”,養殖户有了一定的積累,抗風險能力增強。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對全國49家種豬場數據監測,20xx年二元母豬銷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種豬價格處於1300-1500元的正常水平。

本研究諮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家農業部、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誌的基礎信息以及畜牧研究單位等公佈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公司對畜牧相關企業的實地調查,對我國畜牧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並重點分析了畜牧行業的前景與風險。報告揭示了畜牧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專業調查

1、生豬養殖概況。我省的生豬生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產值居全國第5位,生豬出欄量居全國第2位,全省年外銷生豬3200多萬頭,其中銷往港澳活大豬38萬頭,中、仔豬280多萬頭,外貿出口鮮冷凍豬肉2萬多噸,活大豬出口排全國第2位,豬肉出口排全國第5位,出口的中仔豬佔港澳市場的80%左右,生豬出欄率、人平生豬出欄量居全國第一位。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中,我省有14個。年豬肉產量佔全省肉類總產量的83%,養豬業產值佔畜牧業產值的75%,佔養殖業產值的65%,佔農業總產值的30%。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省肉豬出欄

量大體上每四年增加1000萬頭,1991年全省肉豬出欄量突破3000萬頭,1994年突破4000萬頭,1996年突破5000萬頭,20xx年突破6000萬頭,20xx年突破7000萬頭,20xx年達到7955.6萬頭,20xx年可突破8000萬頭。養豬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我省農民純收入中有32%來自以養豬為主的畜牧業。養豬業帶動了飼料工業的發展壯大,目前我省飼料工業已躍居全國五大強省之一。

2、規模化、工廠化養殖趨勢。近幾年來,生豬的規模化、工廠化養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按年出欄肉豬50頭以上的養殖規模統計,全省有生豬規模養殖專業户26.8萬户,其中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專業大户有450户,年出欄萬頭以上的有53户。規模養殖出欄生豬的比重由1995年的7%上升到現在的45.8%。工廠化養豬由九十年代初的不足10%上升到目前的40%,衡陽、湘潭、長沙等生豬主產區超過50%,農户養豬由 90% 以上的市場份額降到目前約 60% 份額。未來養豬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農户散養比例將不斷下降,工廠化養豬比例將不斷上升。預計20xx 年後,工廠化養豬比重將超過50%;20xx 年後,工廠化養豬比例將超過80%以上。由農户養豬主導的大起大落的養豬市場經濟將轉化為較為平緩的由工廠化主導的理性的養豬市場。養殖小區也是養豬業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全省現有生豬規模化養殖小區1360個,其中標準化小區230個。隨着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和農業人口不斷減少,養豬小區的生命力和優越性將會不斷顯現。

3、生豬主要產區。我省生豬養殖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衡陽、邵陽、岳陽、長沙、永州、常德、湘潭、郴州市年出欄生豬均在500萬頭以上,這8個市的生豬出欄量佔到全省出欄總量的近80%。衡陽、邵陽、岳陽、長沙四市外銷生豬達20xx萬頭以上,佔全省生豬外銷總量的70%。全省出欄生豬過100萬頭的養豬大縣有25個。經農業部核定,我省有37個生豬調出大縣享受國家獎勵政策,其生豬出欄量佔全省出欄總量的近60%。這37個縣是: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攸縣、茶陵縣、醴陵市、湘潭縣、湘鄉市、衡陽縣、衡南縣、衡東縣、祁東縣、耒陽市、常寧市、邵東縣、邵陽縣、洞口縣、武岡市、岳陽縣、華容縣、湘陰縣、平江縣、汩羅市、鼎城區、澧縣、桃源縣、石門縣、赫山區、桂陽縣、祁陽縣、道縣、寧遠縣、雙峯縣、新化縣、漣源市、屈原農場。

4、生豬良種化。我省的生豬品種,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前的地方品種,到八十年代的土洋雜交,再到九十年代後的外三元,良種比例逐步升高,目前全省出欄生豬中,三元雜交豬比例達58%,外三元豬的比例達到30%左右,有力的推動了我省的養豬業發展。全省生豬良繁體系建設實現新的突破,在優勢產區扶持建設了一批生豬原種場、良種場和人工授精品改站,提高了生豬自主繁育、良種供應以及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能力。但總體上,我省生豬良繁體系建設仍然滯後,供種能力不足。全省現有發證的種豬場雖已達到161個,但生產規模普遍偏小,年供應種豬只有22萬多頭。全省每年需從外省調入種豬8-10萬頭,不但大量調種資金外流,而且因調種而造成的疫病流行隱患極大,給生產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5、對生豬養殖的扶持。近年來,國家對生豬生產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省裏相應加大了扶持力度。20xx年,省政府下發了《關於促

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xx]16號),確保國家扶持生豬規模養殖等有關政策及時落實到位,並制定了“四個重點支持”的扶持政策,養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扶貧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對規模養殖給予重點支持;對規模養殖場建立沼氣池給予重點支持;對規模養殖場所需用地按農用地管理給予重點支持;對規模養殖貸款給予重點支持。各地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扶持規模養殖。20xx年,我省生豬產業共爭取中央和地方各級投入資金近10億元,其中能繁母豬補貼資金1.85億元,能繁母豬保險資金1.8億元,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資金2.22億元,調出大縣獎勵資金2.66億元,良種補貼資金1640萬元。省財政安排20xx萬元專項支持40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全省市、縣級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規模養殖的基礎設施建設達1.89億元。

企業調查

採取發傳真或登門請受調查者填寫問卷調查表的方式,瞭解企業近幾年來招聘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的情況和未來幾年對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社會未來幾年對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需求的判斷,同時瞭解各學院往屆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畢業生對社會未來幾年對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需求的判斷。對收回問卷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給企業發出問卷調查表30份,收回25份,其中民營企業20家,中外合資企業3家,外資企業2家,有18家企業制訂了未來6年對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的需求計劃。給往屆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畢業生髮出問卷調查表60份,收回50份,其中男畢業生36人,女畢業生14人;20xx年畢業10人,20xx年畢業21人,20xx年畢業18人,20xx年畢業1人;畜牧獸醫專業30人,動物醫學專業20人。

2結果與分析

2.1對企業單位調查結果從表1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25家企業近5年來對高職畜牧獸醫、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需求量較大,尤其是對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需求量最大,在招聘畜牧獸醫類專業畢業生總數620人中,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為450人,佔72.58%;其次是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160人,佔25.81%;飼料與動物營養專業比業生最少,僅10人,佔初招聘人數的1.61%。

由表2可見,18家企業未來6年需求高職畜牧獸醫類專業畢業生為2 545人,平均每年為424人,其中對高職畜牧獸醫、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需求量較大,尤其是對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需求量最大,未來6年計劃招聘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為1 635人,佔62.24%,計劃招聘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為722人,佔28.37%。

調查的25家企業,都認為社會未來幾年對畜牧獸醫專業人才需求量大,應作為重點專業進行建設;有21家企業認為社會未來幾年對動物醫學專業人才需求量大,有19家企業認為應作為重點專業進行建設;此外,有19家企業認為社會未來幾年對寵物養護與疾病防治專業人才需求量大。

畜牧調查報告11

現代畜牧業是以專業化、企業化和適度規模化發展的生態養殖產業,與產業配套、資源循環利用、環境友好息息相關,其生產設施化、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經營市場化,對農業和農民收入貢獻效益顯著。現代畜牧產業是立體化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在發展中建議做到:

(一)高度重視,科學規劃。對畜牧產業發展要制定發展戰略,樹立以社會效益、經濟利益和生態效益並重的發展意識。把畜牧產業發展成為協調發展、良性循環、科學高效的現代農業新型模式,經濟、社會、生

態多種效益相統一的富民產業。建議國家在畜牧產業建設項目上足額投入到位,取消項目中設置的地方配套部分,以免地方不配套出現產業半死不活的半拉子工程,或開工時就擺爛攤子。同時要注重先規劃、後建設。地方政府要在山水相間,因地制宜,嚴格按土地的承載能力規劃好區域養殖佈局。在宜畜、宜禽、宜種植的產業帶,規劃好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糞污處理和利用及良性循環生態鏈。地方政府或經濟合作組織引導業主做好詳實的產業規劃,產業路徑、目標、發展模式、經營方式、核心產業、配套產業等先規劃、再準備、再實施。在規劃中,龍頭企業、大户要合理佈局,高端特色養殖要科學謀劃,技術服務、物流網絡通暢。堅持把規劃做好,把產業做實。

(二)創新機制,產業富民。畜牧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新的機制支撐。

1、用地機制。農村土地不流轉,規模養殖場難建,相關配套循環經濟產業難興。建議,以集體經濟合作組織模式,將畜牧業、種植業、鄉村企業等融為一體經營。土地入股或集體租用,興規模化產業就可以破難而順產。若企業租賃土地搞規模化產業,企業實力必須很強大,否則是行不通的。新的經濟合作組織一體化經營是很好選擇。

2、經營機制。剛剛轉變發展方式的畜牧業,經營機制還很欠缺,不少養殖户,都是“單打獨鬥”,生產的產品在家門口就賣給販子,經常被低價收購血本無歸。產業越做風險越大,甚至虧損越大。建議走合作經營的路子。與經濟合作組織、種畜禽場、飼料企業、畜禽產品加工企業、金融機構、專業技術部門、擔保與保險、市場客户等密切合作經營。既能化難為易,又能抵禦風險,還能把產業做成品牌產業。

3、風險機制。畜牧產業是高風險產業。化解產業風險和產品安全風險,各級政府必須依法履行好法定職責和義務,規避風險的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年產百萬頭以上生豬大縣應建立收貯庫,在生產峯期收貯,讓養殖户平穩過渡,在生產谷期平抑市場,穩定民生。對違禁添加劑、違禁藥品、疫病防控等職能部門要及時監督,同時,經濟合作組織要主動嚴格管控,業主要自覺抵制亂添加亂用藥行為,主動做好防控。要逐步把物流網絡信息聯到豬、兔、羊、雞圈舍裏,加強信息監控。科學的機制才能保障產業良性發展,產品安全,質量佳、前景好,民眾依靠它真正富起來。

(三)加大投入,做大產業。過去散養,都是農民自發的。如今進行規模化養殖,堅持設施化、標準化生產。建圈舍、購設備的費用較大,僅靠農民的積累投入是不行的,同時要把產業做大沒有大投入也是不行的。所以政府要着力解決畜牧業發展的投入機制,出台一攬子優惠政策,如建圈舍等要按規模高補貼,病害損失實行政府補償,道路建設納入村道路建設,建水電設施給予補助,改擴建和流動資金在小額範圍內以信譽貸款,一定大額資金可用政府擔保或者畜牧風險基金擔保貸款。手中有錢,才能讓農民把產業做起來。同時出台優惠政策,招引大企業、大老闆帶資金進村,帶動產業發展。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投資開發畜牧產業,或打通社會資本下鄉的通道,為畜牧業帶來急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稀缺資源。同時,這種機制是在主導和扶持,對推行規模化養殖、立體化養殖、生態化養殖架起了綠色通道。政府對畜牧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和良品良繁、檢疫檢驗藥品、設備要投入到位,有力保障現代畜牧產業成為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

(四)推廣科技,做強產業。現代畜牧產品也是科技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科技作用十分重要,繫於生產產量、產品安全、產品質量。所以,發展畜牧產業,畜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是核心。有了一批懂科技、用科技的人才,生產方式更科學,產品結構更合理,產品質量更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產品品牌效應更吸引市場。建議:以多種形式和方式,利用標準化基地和本土種養特色專家、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開展多種多樣技術培訓,面對面向農民普及特色種養、機械設施使用、維護和畜禽疫病防治、農副產品初加工及廢棄物循環利用(秸稈氨化)等技術;縣鄉畜牧科技人才要深入到圈舍指導和研究。縣級以上政府每年要對基層畜牧科技骨幹人才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並建立信息聯繫,保持經常性指導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經濟合作組織要培養專門技術人才,納入職業培訓進行培養。經濟合作組織要培養產業管理經營的高級人才(可吸納懂專業的大學生村官,大學定向培養,農民自修等)。經濟合作組織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建立合作機制,聘請專家到圈舍指導、研討問題、解決難題,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總之,要千方百計用好畜牧科技人才,千方百計把畜牧科技用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各個品種上去,不斷開發創新,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內涵,讓現代畜牧產業成為有生命力的強大產業。

標籤: 調查報告 畜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024n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