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篇一: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食品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班別:1201展示與廣告設計

學號:

姓名:趙嘉雯

一、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之一—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一) 居民膳食質量明顯提高。我國城鄉居民能量及蛋白質攝入得到基本滿足,肉、

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消費量明顯增加,優化蛋白比例上升。城鄉居民動物性食物分別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費210g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與1992年相比,農村居民膳食結構趨向合理,優質蛋白佔蛋白質總量的比例從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 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水平穩步提高。嬰兒平均出生體重達3309g,低出生體

重率為3.6%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國城鄉3-18歲兒童青少年各年齡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cm。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男性平均低4.9cm,女性平均低4.2cm。

(三) 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顯著下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未14.3%,比1992

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農村下降53%。

(四) 居民貧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農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農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之二——居民營養與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一) 城市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畜肉類及油脂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優質消費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達到35%,超過世界衞生組織推薦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穀類食物供能比僅為47%,明顯低於55%-65%的合理範圍。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 一些營養缺乏病仍然存在。兒童營養不良在農村地區仍然比較嚴重,5歲以

下兒童生長遲緩和低體重率分別為17.3%和9.3%,貧困農村分別高達29.3%和14.4%。生長遲緩以1歲組最高,農村平均為20.9%,貧困農村則高達34.6%,説明農村地區嬰兒輔食添加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為

15.2%;2歲以內嬰幼兒、60歲以上老人、育齡婦女貧血患病率為24.2%,21.5%和20.6%。3-12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為9,3%,其中城市為3.0%,農村為11.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為45.1%,其中城市為29.0%,農村為49.6%。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為391mg,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

(三)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 高血壓患病率有較大幅度升高。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未18.8%,

估計全國患病人數1.6億多。與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數增加約7000多萬人。農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鄉差距已不明顯。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類農村高血壓患病率依次為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國人羣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未24.7%,控制率為6.1%;與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處於較差水平。

(2) 糖尿病患病增加。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

城市由3.4%上升到3.9%。

(3)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

7.1%,估計人數分別為2.0億和6000多萬。大城市成人超重率與肥胖率現患率分別高達30.0%和12.3%,兒童肥胖率已達8.1%,應引起高度重視。與1992年全國營養調查資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預計今後肥胖患病率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4) 血脂異常值得關注。我國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為18.6%,估計全國血脂異常

現患人數為1.6億。不同類型的血脂異常現患率分佈為:高膽固醇症2.9%,高甘油脂三酯血癥11.9%,低密度脂蛋白血癥7.4%。另有3.9%的人血膽固醇邊緣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異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鄉差別不大。

(5) 膳食營養和體力活動與相關慢性病關係密切。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膳食高能

量、高脂肪和少體力活動與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的發生密切相關;高鹽飲食與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密切相關;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脂肪攝入最多體力果凍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種慢性病的機會最多。

篇二:中國居民的營養狀況分析

班級:食工1204

學號:

姓名:丘榮欣

完成日期:2014年1月3號

一、中國人現階段營養狀況

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中仍然存在着營養不良問題。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指出,百姓中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現象普遍存在。兒童中因鐵、碘、維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營養性疾病也較多。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和智力的發育,甚至導致兒童死亡率的升高,進而將會影響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並且成為使人類喪失勞動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衞生部統計,我國每天死於慢性病的人數已佔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驚人。

營養素之間關係密切,補充時必須強調平衡。但當今市場上產品的配方多來自於西方國家。飲食習慣和體質的不同,決定了中國人所缺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與西方人不同,使用西方國家配方並不科學。然而,目前大多數中國人對此知之甚少,導致盲目補充的現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學補充營養素的觀念,成為改善中國人營養狀況的當務之急。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世界營養科學聯合會理事、著名營養學家葛可佑教授在2001年9月27日的一個科學報告中有這樣一段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論):中國人目前的營養狀況是:有一些營養素不夠,需要立刻補充;有一些營養素已經充足,就不需要再補了。各種營養素在身體裏是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協調,關係十分複雜,比如:

維生素A得到維生素E的保護、維生素A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維生素B羣、D、E及鈣、磷、鋅要成一定的比例、維生素B1、B2、B6必須符合1∶1∶1的比例、維生素B2與C要成比例、磷過量,鈣會被耗損、銅過量,鋅會損失 、

鐵促進維生素B族的代謝、 鋅要與維生素B6一起增加攝入量為上。

因此,人體補充營養素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把所缺的全部補齊,不缺的不能再補,使人體內各種營養素達到均衡。

(一) 中國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

(1)鈣

鈣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一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05毫克,僅達到RDA(如果人體長期攝入某營養素不足,就會發生缺乏症的危險。當攝入量達到某一數值時,人們就沒有發生缺乏症的危險。該數值稱為RDA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因缺鈣,會有腳抽筋、盜汗、腰痠及骨質疏鬆等症狀。

(2)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二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8毫克,僅佔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缺乏狀況各地區之間差異不是很大。因缺乏維生素B2,一些人已出現嘴脣脱皮、皮膚髮癢的症狀。

(3)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蔔素的轉化),僅為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不少人都有皮膚乾燥、粗糙,眼睛乾澀、怕光的現象。

(二) 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

(1)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0毫克,比RDA的要求量少20%,屬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已影響部分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2)維生素B1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2毫克,離RDA的要求差11.3%。因城市居民已廣泛使用精白米麪,而維生素B1主要含在大米、小麥的表面上,所以城市居民實

際缺乏情況比調查數據還要嚴重。煮熟的大米所含的維生素B1基本上已被破壞。

(3)硒

中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2微克,離RDA要求相差11.7%。

(4)鐵

調查食物攝入數據,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RDA要求,但據調查後分析,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於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紅素鐵,其利用率較低,吸收率也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儘管攝入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廣泛存在着貧血現象。

(5)維生素C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0.2毫克,已達到DRI的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蔬菜中,中國居民飲食上習慣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數維生素C已被破壞。

(三) 中國人不缺的營養素

(1) 磷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58毫克,而RDA的要求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鈣最佳的比例為1∶1,如果磷大於鈣的攝入量,鈣的吸收就會被破壞。中國居民實際攝入比例為鈣∶磷=406∶1058,鈣與磷的比例嚴重倒置。這一點已引起中國營養界的高度重視。

(2) 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2.4毫克,DRI推薦量為2.0毫克。過量的銅有明顯的毒性,且銅過量會導致鋅的損失。所以,中國攝入的銅是多了而不是少了。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尚未發現任何國家有過銅不足的記錄,反而關於銅中毒的記載卻不少。

(3) 女士不缺維生素D

因成年婦女維生素D的需求量為5微克,僅為兒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國成

年婦女已達到5微克的標準,故不缺維生素D,但兒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婦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4)泛酸

中國居民飲食範圍較廣,而泛酸廣泛地存在於各類食物中。所以,調查發現,中國人根本不缺泛酸。

(5) 兒童、青少年不缺維生素E

我國兒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偏高,達到RDA的300%。主要是因為我國食用豆油、麻油等植物油遠高於西方國家。維生素E對提高成年人生育能力、抗氧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兒童、青少年過量則有較大風險。

(6)鎂

鎂缺乏症患者並不多,幾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症、嘔吐情形嚴重或注射大量缺鎂輸液,才會發生缺鎂症狀。鎂過量會引起運動肌障礙,且會妨礙體內的鐵效利用,建議中國人不要盲目補充。

(7)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和在人體內僅停留4小時的維生素C不同,維生素B12在肝內的儲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中國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十分罕見。維生素B12過量,不僅會導致葉酸缺乏,還會出現哮喘、濕疹、面部浮腫、寒顫等過敏反應,發生心前區痛、心悸,常能使心絞痛的病情加重或發作次數增加。

二、飲食與健康的關係

世界衞生組織研究發現,個人的健康與壽命,生活方式決定了百分之六十,環境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七,生物學因素決定了百分之十五,醫療衞生只決定了百分之八。生活方式中有百分之三十是由飲食決定的。

所以膳食結構變化是影響疾病譜的因素之一。世界衞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項目官員張平平曾指出“如果人們平衡膳食,適度地運動,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還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還有三分之一的腫瘤,都是可以預防的。”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近20年來人們對肉類、油脂消費量大幅度增加,而穀類、蔬果等消費相應減少,導致了膳食向高脂肪、高熱能、低谷物的不健康方向發展。穀類加工過精,以致有的地區兒童出現維生素B1缺乏。即使在農村,高收入者也出現同樣的消費結構變化趨勢。這種趨勢如不及時加以引導,不但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我國目前有2億人超重,6000萬人肥胖,其中城市超兩成兒童超重或肥胖。我國已經邁入肥胖者增加最快的國家行列。肥胖或超重將大大增加青少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而造成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和缺乏體育鍛煉。營養過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素:高脂肪膳食與冠心病發病率有關。

目前,動物性食物消費增長,禽肉類及油脂類消費過多、穀類食物消費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不斷上升。中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5%,且以每年100萬新發糖尿病患者的速度增長。患病人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並且,世界上糖尿病的發生多在65歲左右;而在中國,則提前到45歲左右。中國的高血壓患者達到1.6億,高脂血症患者也有1.6億;也就是説,平均每8箇中國人裏,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和一個高脂血症患者。而高血壓、高血脂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代病”,“富貴病”,威脅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甚至帶來生命危險,是因為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尤其是飲食變得和以前大為不同,而這種不同就會給我們健康帶來風險和威脅。

此外,奶類、豆類製品攝入過低仍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營養缺乏病依然存在。鐵、維生素A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居民貧血患病率平均為15.2%。維生素A邊緣缺乏率圍45.1%。 全國城鄉鈣攝入量僅為每標準人日389mg,還不到適宜攝入量的半數。

現代人的飲食過於精緻,吃入太多高糖、高精製澱粉、高不良油脂、高熱量、高化肥、高農藥和高化學添加物的食物,反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都很缺乏,所以長期處於一種 “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便服用人工綜合維生素來補充,但這類人工合成的綜合維生素會讓身體添加許多毒素,反而雪上加霜。現代人不是虛胖就是太瘦,體力也不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14g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