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閲讀調查報告15篇

閲讀調查報告15篇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閲讀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閲讀調查報告15篇

閲讀調查報告1

調查背景: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句話。讀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的性格成熟起來,敢於直麪人生。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普遍的今天,一個人素質的提高僅靠在校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閲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另一重要途徑。

從古至今,喜愛閲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新中國以來,隨着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閲讀量和閲讀效率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我市市民具體的閲讀情況怎樣呢為了解徐州市市民的閲讀情況並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本人對書籍閲讀進入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調查目的

掌握徐州市市民關於書籍閲讀的情況,瞭解徐州市市民在閲讀發麪存在的問題。

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對象:徐州市市民

數據分析:從對讀書的喜愛程度看,有?%的市民喜歡或很喜歡讀書,這説明我市市民對閲讀的態度良好,雖然如此,但是人均閲讀時間卻並不高, 人平均每天的閲讀時間卻不足一小時, 人每月讀書不足5本;而且人們去書店的頻率並不高,僅為 ;由於學習和工作繁忙,有隻在週末閲讀,這比我原本預料的高;

此外, 中僅有 人會在讀完一本書後做筆記。以上,是市民在閲讀方面存在的問題。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隨着經濟水平極高了,人們也更加樂意在書籍方面消費,可能沒有時間全部閲讀完,但人們還是很樂意收藏書籍,人的家庭藏書超過了 ,調查表明,(接受價格),顯然,人民仍希望紙質書的價格能有所下調,書價下調會使更多人樂意購書。與此同時,市民中近 的人有購買雜誌期刊的習慣,雜誌期刊上不僅有優秀的文章、豐富的知識,還有近期的時政要聞,且價格相對便宜,是閲讀的好選擇。由數據分析可看出,徐州人民喜愛的作家前十出現的“輕齡化”,5名為上世紀著名作家,3名為21實際新秀,深得青少年喜愛,只有兩名是我國古代作家(均為清朝)。均為中國人。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支持電子書的人數竟高達 佔。電子書與紙質書相比,具有質量輕、價格低、攜帶方便等優勢,“電子化”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個人認為,日後電子書的數量會迅速增多。隨之,網絡小説也迅速興起,但網上信息良莠不齊,多數網絡小説對我們益處甚微。雖然“電子化”的趨勢不可避免,但仍會有很多人喜歡紙質書,所以,電子書並不能完全取代紙質書。

調查體會

古人曰: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時光荏苒,我們的青春又是何其短暫,大學畢業,我們就要走上社會,尋找工作,而立足社會的資本的主要來源就是畢業前的學習,學習中收穫的知識是我們所擁有的“無形資產”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它們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兩 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校學習的知識早已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更需要跟得上時代的思想和觀念,這些思想觀念的主要來源就是課外書籍,這些書籍能讓我們瞭解到更多方面的知識,而不僅是侷限在語數外物化政史地生這9門學科。顯而易見的,我們的課餘有很多空閒時間,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多讀書來充實自己,提高知識水平,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對我們今後的生存與發展都有很大作用。學會利用時間顯得尤為重要。隨着世代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人們每天都要接受大量信息,因此,我們要學會略讀、泛讀,提高閲讀速度 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每天給自己定一個計劃,規定自己要讀什麼書、讀多少,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貴在堅持。對於文學名著、優秀詩歌散文,一定要精讀,細細品味;對於休閒娛樂類的信息,可採取略讀。把深閲讀與淺閲讀相結合。 學會利用零散的時間,化零為整,積少成多。把閲讀與思考相結合,每讀完一本好書,都應進行一次深度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及時做筆記。

閲讀調查報告2

一、 調查目的:

在數學課堂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對於圖和文字相結合的題目讀不懂,開始找不到原因,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是因為我們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數學閲讀的培養。以致於學生對有些題目根本不理解,導致出錯。有些知識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我們要圖形結合,學會運用數學繪本進行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己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圖和文字相結合的題目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數學繪本閲讀調查與分析。

二、調查對象:

國小二、三年級各20名學生。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是否喜歡畫畫。

98%的同學喜歡畫畫,而2%的同學喜歡程度一般。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畫畫,這就為利用數學繪本進行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是否喜歡看數學繪本。

92%的同學喜歡看數學繪本,而8%的同學有時候喜歡。可見,同學們對數學繪本還是很感興趣的。

(3)擁有數學繪本的本數。

52%的同學擁有3本以下,42%的同學擁有4-10本,6%的同學擁有10本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擁有的數學繪本還不夠多,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開發,自己去創造。

(4)平時閲讀數學繪本,自己是怎樣讀的。

70%的同學選擇獨立閲讀,15%的同學選擇和同學一起讀,15 %的同學選擇在家長的帶領下讀。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可以自主的去閲讀繪本,體現了主動性和自主性。

(5)閲讀的數學繪本的來源。

80%的同學是書店裏買來的,15%的同學是圖書館裏借來的,5%的同學是送來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是從書店裏買來的,可見,他們自主創作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6)是否能獨立閲讀數學繪本,並理解繪本中藴含的數學知識。

66%的同學選擇的是閲讀時有些困難,34%的同學選擇的能輕鬆閲讀。調查結果顯示:多半學生閲讀時有些困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加以引導與指導,體現了在數學課堂上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的必要性。

(7)閲讀數學繪本是否對數學學習有好處。

87%的同學認為很有好處,6%的同學認為不太有,7%的同學不知道。可見,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繪本還是比較認可的,極少數同學可能還沒有感受到數學繪本的好處,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來驗證它的好處。

(8)是否看過或閲讀過手繪的數學繪本。

60%的同學看過並閲讀過,25%的同學只看過,15%的同學沒看過。調查結果顯示:多半同學看過並閲讀過手繪的數學繪本,可見,他們對數學繪本並不陌生,這就為我們課題研究打下了基礎。

(9)是否想過創造屬於自己的繪本。

所有同學都想創造屬於自己的繪本。可見,學生對數學繪本還是很感興趣的。為以後讓學生手繪數學繪本打下了基礎。

(10)是否希望老師運用相關的數學繪本進行教學。

94%的同學希望,2%的同學不希望,4%的同學無所謂。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同學希望老師運用相關的數學繪本進行教學,為我們的課題研究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採取措施:

(1)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樹立自信心。

(2)將數學繪本運用到數學課堂中去,並且有效的與多媒體結合,降低一些抽象知識的難度。

(3)課外也可以進行繪本閲讀,進而積累更多的知識。

(4)在課堂上,對指定的數學繪本進行引導與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增加成就感。

(5)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去繪,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數學繪本,然後大家一起分享,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閲讀調查報告3

臧克家爺爺告訴我們:"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穫更豐滿。"高爾基告訴我們:"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用這短短的青春學習無窮的智慧。"這兩個人告訴我們要多多學習,多多看書。今天,我要來做一份。

經過調查,同學有20%的人看童話,26%看漫畫,28%的人看作文,10%看其他書籍。閲讀時間是半小時40%,1小時30%,2小時20%,3小時10%。看書後寫讀後感10%,20%做筆記,圈的有5%,不做的有65%。有25%的重視,20%不重視,55%的自己重視。

家長要經常重視,不然的話會成績下降,讓孩子養成不愛看書的壞習慣。主要是孩子喜歡玩電腦,看電視,家長一定要多多管理,課外

讀書的好處:增長見識、開拓視野、積累運用、提高寫作,我在電視上看到有一個人他喜歡看暴力漫畫,結果把一個人打成重傷,被判刑故意傷害罪3年。

閲讀調查報告4

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三、四、五、六年級的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

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8份,回收58份,對收上來的學生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1、對閲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大量的閲讀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知識背景,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甚至是部分老師對此的認識卻有所偏差。23%的學生認為讀書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所以在讀物的選擇上也偏重於一些學習輔導類。而家長們希望孩子時時看的也是學習輔導類而不是閒書,這樣才不會耽誤孩子的成績。可見,由於長年來推行的應試教育,使得閲讀受到無辜的“冷落”。

2、學生閲讀的自主性還不夠強。

從閲讀習慣的調查來看,有43%的學生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閲讀,還有學生必須在老師或家長督促下閲讀,並且很多學生選書只選擇老師推薦過或課堂上講過的有關內容,這就説明,學生閲讀自主性不強,未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着為完成任務而閲讀的現象。

3、課外閲讀的時間不是很均衡。

固定課外閲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調查顯示,中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5%,35%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半小時——1小時,36%的同學每天看書時間1小時以上;高年級同學每天花在看課外書的時間半小時以下的是28%,看課外書的時間是半小時——1小時的是66%,看課外書的時間是約1小時以上是6%,有部分同學閲讀時間能保證1小時左右,但這個比例很小。學生沒有從課外書籍中汲取足夠的“營養”,他們只是進行了“快餐式”閲讀。究其原因,電視、電腦遊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有極大的衝擊。94%的學生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超過一小時,100%的學生每天超過半小時。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這些,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學的能力。

4、家庭讀書氛圍不濃,閲讀量小。

學生家庭藏書量少,27%的學生家庭藏書達不到10冊,30%的學生家庭藏書在50冊以下。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閲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解決當前國小閲讀現狀的對策:

1、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激發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給學生先講故事,再讓學生複述;經常鼓勵愛讀書、善讀書、會讀書的學生並讓他們談體會;以古今中外苦讀成才的故事激勵學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開展讀書筆記評展、課外閲讀故事會、精彩詩篇朗誦會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閲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渴求性的自我行為。

2、學校、家庭營造氛圍,促進閲讀。

教師可通過讀書角、圖書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學生有足夠的書可讀;教師和學生可共讀一本書,共同分析,引起心靈的共鳴,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同時學校可按校園環境的規劃,精心設計每個空間,使整個校園既有優美的環境,又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這種無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將閲讀興趣轉化為自覺的閲讀實踐。家庭是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要場所,最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閲讀行為。因此,應取得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閲讀計劃,共同閲讀,或者在孩子讀完一部書後,給自己講主要內容,或者家長和孩子比賽讀書,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的閲讀成為一種習慣。

3、指導閲讀方法。

國小生課外閲讀的開始,均出自自發性並帶有盲目性。閲讀的方式也多為簡單的瀏覽。為了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細讀、劃線、加點、眉批、朗讀、默讀、速讀、精讀乃至背誦等方法閲讀課外讀物,既要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又要深入領會文章中寫得好的地方。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指導他們學會摘抄好詞佳句、作批註、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等讀書方法,做好知識積累。培養學生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他們將工具書放在案頭,凡在讀書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都要通過查閲工具書解決。

4、保證充足的閲讀時間。

要讓學生有時間進行閲讀,沒有整塊時間,就用零散時間,讓學生學會擠時間讀書,同時不侷限閲讀地點,可以是教師、閲覽室,也可以是綠蔭下、操場上、走廊裏等,另外也不強求獨立閲讀,可以是兩人、三人……甚至是小組閲讀。為此建議語文教師每天少佈置些機械重複的作業,將閲讀帶進家庭作業時間,保證每個學生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鐘的“家庭閲讀”時間。“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閲讀、閲讀、再閲讀。”(蘇霍姆林斯基)

結束語

學生閲讀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這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閲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

閲讀調查報告5

調查時間:20xx年10月18日

調查目的:閲讀是教學之母,閲讀乃教育之本。閲讀能力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能力,是一個人終生學習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國小階段,養成的閲讀習慣將會影響孩子的終生,為了更好地瞭解我們學校高年級語文閲讀教學實際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xx年10月中旬,我們設計了“語文閲讀教學調查問卷(學生卷)”,對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級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目標有三:1、學生對閲讀方法的掌握情況;2、語文閲讀課課堂教學實施情況;3、語文閲讀課的作用。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調查人:王宇

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中高年級語文閲讀教學調查問卷”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十餘次的推敲,最後形成的。教師問卷共設8道(以選擇題為主)利於學生理解和選擇。

調查過程共發共發學生問卷38份,收回閲讀問卷38份。

調查方法:

1. 問卷法

2. 觀察法

3. 個案分析法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結果

(1)有100%的學生喜歡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老師精講點撥的課堂模式。

(2)有71%的學生沒有養成堅持積累的習慣。

(3)100%的學生能進行課前預習。

(4)38名學生中無一人對所學課文進行閲讀方法或寫作方法的總結。

(5)只有10%的學生課後閲讀老師推薦的名家名作。

(6)38名學生無一人能主動結合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筆。

2、分析國小閲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的閲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語文閲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雖然能預習課文,但不會積累,更不會結合老師推薦進行課外閲讀,課後練筆更是奢侈。而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大多學生呼籲自主、合作、探究的閲讀課堂。調查結果顯示

,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扼殺了他們廣博閲讀課外書籍的積極性,他們不再將讀書當作一種快樂,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3、閲讀教學的“瓶頸”問題

由於受課堂教學方法老舊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老師學生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閲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閲讀調查報告6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很重視兒童閲讀,對課外閲讀的總量做出了明確規定──在整個國小階段,課外閲讀總量應該不少於145萬字,並推薦了一些課外閲讀作品,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吳承恩的《西遊記》、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等;除此之外,《語文課程標準》還在其他許多地方提到課外閲讀問題,如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

因此,學生課外閲讀已越來越被學校、家庭、社會所重視。但是,目前國小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為了提高孩子們課外閲讀的興趣,掌握課外閲讀的方法,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為此,我課題組特開展“提升農村國小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粗淺研究”,目的就是想以此為突破口,解決學生課外閲讀的現實問題,整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課題的背景及意義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當今社會青少年對文學常識的認知越來越貧乏,人們已覺察到當今教育中注重應試教育,特別是學習只注重一本教科書而忽視其他書籍的閲讀。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來説就是一種犧牲,犧牲的是個性發展,是創造性的培養,是自學能力的養成,是對學習語文興趣的扼殺,是阻礙青少年自覺瞭解人類文明的絆腳石。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柳斌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於是,今天的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餘時間閲讀。所謂的課外閲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閲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閲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農村學生與城鎮學校的學生在生活環境和閲讀機會上有很多不同。

(1)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很多家長為了生計都外出打工,孩子交由年邁的公婆監護,沒有認識到課外閲讀的重要性。這樣以來,家長的興趣指向及言傳身教影響了孩子們閲讀習慣的養成。

(2)課外閲讀的時間的比重減少:只有學校有課外閲讀書籍;學生家裏只有電視;加上每天放學走路回家佔用了很多時間,所以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變得異常單調,孩子們的家庭生活多數被無聊的電視節目佔據着。

(3)休閒性閲讀佔據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這些書與文學經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維火花,少了許多描述人性的閃光。

我校一直致力於打造書香校園,通過各種活動渲染學校的文化氛圍,薰陶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外閲讀中來,在探索指導學生課外閲讀之路中,積累了一些的經驗,但也還存在着不少困惑和問題。一方面探究如何能通過有效的課外閲讀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另一方面由於受教育教學時間及空間、家庭教育環境、書籍的儲藏等方面原因的影響,教師們對如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如何指導學生的閲讀方法等問題上遇到了難題。

二、課題研究的概念界定

“提升農村國小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粗淺研究”旨在通過研究和實踐,一方面尋找更切合“農村國小”實際、更利於讓師生接受的可操作性強的方法,讓農村國小學生對課外閲讀充滿興趣;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提高學生閲讀能力的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指導策略,進一步提高閲讀質量;探索農村國小圖書室和教師閲讀角的建設方向。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心理學理論興趣是積極認識事物的特殊傾向,它首先由新異的刺激所引起,凡是新的事物、新的形象、新的學習內容、新的教學方法都能引起認知興趣。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它往往同愉快的情緒體驗聯繫在一起。興趣具有探索性的特點,凡是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去積極探索它的奧祕,力求把它認識清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學生對課外閲讀產生了興趣,何愁他們不去讀呢?何愁他們不讀得“欣然忘食”呢?

2.《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課外閲讀提出了具體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學生的發展具有未定性,教師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必須給予足夠的外部強化和指導。把課外閲讀理解為一種集體性的綜合活動,有助於讓此項活動更為有效的開展。

3.閲讀是未來社會生存的需要。《學習的革命》一書指出“未來文盲將不再是目不識丁者,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教育部發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將構建終生學習體系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終生學習的重要性更加突顯,終生學習的觀念已被普遍認同。不會閲讀,就不會學習,因而從小培養閲讀興趣,養成閲讀習慣、提高閲讀能力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是未來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未來學習的重要途徑。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一)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和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使學生逐步形成想讀課外書籍、會讀課外書籍、會選擇課外書籍的閲讀素養。

(二)通過國小六年的參與課外閲讀能基本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並能為學生自主學習、終生學習服務;能給正在人格形成期的農村學生播撒完善人生的種子。

(三)通過研究,探索出能有效指導和培養符合農村國小學生課外閲讀策略,可以提升農村國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通過研究,豐富我校書香校園建設的內容,營造一種農村國小校的書香文化。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國小階段(農村國小)不同階段的學生需要閲讀的課外閲讀量,查閲其內容包括那些?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明確學生閲讀內容。

(二)調查阻礙學生課外閲讀的因素,制定解決阻礙因素的策略。

(三)探索提升學生參與課外閲讀的興趣有哪些策略?

(四)探索學生有效進行課外閲讀的教師指導策略。

(五)探索符合農村國小學生參與課外閲讀的閲讀氛圍,總結出如何打造書香班級,進而打造書香校園的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

本課題研究對象為大豐市白駒國小低中高年級部分班級學生。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瞭解學生的閲讀時間、閲讀興趣、閲讀障礙,收集學生對於課外閲讀的建議。

(二)文獻研究法:查閲關於課外閲讀研究特別是關於農村國小學生課外閲讀的資料,啟迪課題組成員的思想,開闊研究思路。研究與本課題相關的關鍵詞的內涵和外延,研究國內外最新教育觀點和動態。

(三)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實施情況的紀錄。對課題研究作總結、驗證、提煉,概括有關課題研究現象,並使之形成經驗理論。

(四)行動研究法:組織課題研究成員和學校語文教師進行有效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策略的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後課題研究小組人員集中反思、提升,驗證理論,不斷補充修改完善方案。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3月)。

1.通過對問卷的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2.課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

3.成立課題組,培訓教師。

(二)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xx年4月~20xx年10月)。

1.課題組開展課題研究——初步研究;

2.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實踐研究。

3.調查問卷,瞭解學生的閲讀時間、閲讀興趣、閲讀障礙,收集學生對於課外閲讀的建議

4.查閲資料,整理、總結出適合農村國小生各年級段學生讀書的目錄及現有途徑與方法,重點探索適合農村國小生參與課外閲讀的策略。

5.創設閲讀氛圍,加強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其掌握相應的閲讀方法。

6.科研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問題,不斷總結,積極撰寫研究案例及論文。

7.根據實施執行計劃進行研究,進行中總結得失並有的放矢調整方案,使課題研究按預期目標發展,最終達到有針對性地開展研討活動。

(三)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進行研究後期的資料、數據整理,論文、案例的撰寫,彙編論文、案例專集;

2.撰寫結題成果報告。

八、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形式

預期成果:

(一)探索出了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閲讀方法。

(二)探索出了閲讀推薦課、閲讀指導課、閲讀欣賞課教學模式。

(三)制定出了我校“書香少年”評選條件、書香班級評價表。

呈現形式:

研究報告、活動案例、教學設計、總結論文等

九、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課題研究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對閲讀的圖書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任務。

課題組成員,全部大專以上畢業,均為國小語文教師。所有成員都有很強的工作熱情和對課題研究的高度責任心。

課題組有具體實施課題研究的管理制度,課題目標、任務、職責明確,分工協作、協調運轉。學校有師生圖書室、閲覽室,藏書豐富。

所有這些都給完成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十、課題研究的預期影響與效果

(一)豐富了學生語言積累,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通過該課題研究的實施,學生閲讀興趣明顯增強,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具有較強的閲讀能力。學生在長期積累、不斷運用語言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充實語文素養,無論是在課內的朗讀、背誦中,還是在課外的閲讀積累中,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習作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學生參加各種徵文比賽,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屢屢獲獎。

(二)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成績大幅度提高。

參研班級學生豐富的語言積累轉化成了良好的聽説讀寫能力,學生期末考試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等各項指標都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促進了參研教師專業發展

課題組教師定期參加學校組織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並積極參加外出學習,通過培訓提升了科研組教師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科研組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品讀了論著,寫出了心得體會,撰寫了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案例。通過教研課、科研展示課、彙報課、青年教師競賽課不斷優化課堂教學藝術,提升理論水平,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十一、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課題組組長王琴負責工作:負責課題的總設計、統籌課題的運作、編寫課題的實施方案、組織課題的教研活動、撰寫課題的學期報告、結題報告、建立課題博客並上傳課題資料。

課題組副組長李敏負責工作:負責課題的調研、參加課題的研究、課題的教研活動及報告的理論指導。

課題組成員韋彬蘭、陳愛妹、王小燕、吉慶紅負責工作:負責課題的調研、負責資料的收集、整理、課題會議記錄、撰寫相關論文、撰寫相關論

閲讀調查報告7

課外閲讀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堂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加速學生讀寫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

為充分了解目前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狀況,筆者進行了一次國小生課外閲讀情況的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農村國小生的課外閲讀不僅時間短,閲讀面窄,而且閲讀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一、課外閲讀中的五大弊端

1、閲讀時間較少。

從調查結果來看,國小生課外閲讀的時間普遍偏少。無論是學習日還是雙休日,絕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證10分鐘左右的課外閲讀時間。而學習日內堅持課外閲讀30分鐘的僅佔22.5%,雙休日內堅持課外閲讀30分鐘的也僅佔38.5%。每天堅持課外閲讀1小時的則更少,學習日內僅佔1.5%,雙休日內也僅佔8%。

2、閲讀量不大。

調查結果顯示,國小生的課外閲讀量不大,學習日內每天只能堅持閲讀300字至1000字,雙休日也只能堅持每天閲讀500字至20xx字。每天的閲讀量達到5000字至10000字的學生還尚未出現。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還未養成自覺閲讀的良好習慣。

3、閲讀內容不精。

通過調查,我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課外閲讀以教輔類書籍為主,如《字詞句段篇章》《同步作文》及其他教輔類報刊等。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滿足於入眼不入腦的淺表性閲讀,滿足於過眼雲煙式的娛樂性閲讀,滿足於缺乏精神營養的快餐式閲讀,而對那些真正能滋養心靈的經典書籍卻很少問津。

4、閲讀方式單一。

在調查所列的六種閲讀方式中,學生普遍選擇獨立閲讀形式,而其他幾種閲讀方式所佔比例極低。選擇閲讀佔14%,合作閲讀佔8.5%,教師指導閲讀佔6%,探究閲讀佔4%,家長指導閲讀所佔比例最低,僅佔2.5%。

5、閲讀效果不佳。

筆者以《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指標為調查項目,通過數據整理,發現國小生的閲讀效果不佳。如背誦新課標推薦的70首必背古詩文,學生能背10首的佔61%,能背20首的佔27.5%,能背30首的佔9.5%,能背40首的僅佔2%,能背50至70首的則為0;通讀長篇

文學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駱駝祥子》(也僅是影視文學)之比分別為86%:12.5%:14%:0;對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學生僅讀其中的少數篇目,無人涉獵整部書籍;而深受都市兒童喜愛的《草房子》《長襪子皮皮》《彼得·潘》《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等兒童文學作品,對許多農村學生來説更是聞所未聞。可見,學生的閲讀效果離新課標的要求甚遠。

二、制約課外閲讀的五個原因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存在的種種問題,並非某所學校所獨有,而是具有相當的普遍性。那麼,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到底何在?筆者通過走訪、瞭解、分析,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學校未建立圖書室。

由於基礎設施配備相對簡陋和經濟條件相對落後,大多數農村國小都沒有設置圖書館、閲覽室。即使設置了圖書室,也沒有多少適合學生閲讀的圖書,而且很少對學生開放,甚至從未開放過。這樣,學生就沒有良好的課外閲讀環境,缺乏課外閲讀資源。

2、功利化的教育觀念。

農村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功利,很多父母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學習,為了考大學,至於那些閒書,讀了沒什麼用。有些父母甚至認為課外書內容不健康,耽誤時間,影響學習,根本不允許孩子閲讀課外書籍。而豐富的閲讀對擴大孩子知識面、塑造心靈所起的作用,很多父母根本意識不到。

3、影視作品的衝擊。

課外書籍與充滿神奇、幻想的影視作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很多學生被影視節目深深地吸引,沒時間更無興趣去讀那“白紙黑字”。另外,學生長期過分地依賴聲像材料,這也削弱了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

4、課外閲讀指導的缺失。

從調查結果來看,很多教師在閲讀指導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能定期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的教師僅佔20%左右,多數教師很少指導或不指導,對學生的課外閲讀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學任務的繁重使教師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指導;二是許多教師自身由於缺乏兒童文學的修養,對如何指導也存有困惑;三是對考試成績的片面追求使許多教師採取短視行為。

5、社會文化氛圍不濃。

在倡導學習型社會的今天,讀書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都

應享受到濃郁的文化薰陶。而事實上,許多人卻沉迷於撲克、麻將等低俗文化。調查結果顯示,受文化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影響,95%以上的家長在空暇時間不閲讀書籍,更談不上督促子女去博覽羣書了。社會文化氛圍不濃,也對學生的課外閲讀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學生的課外閲讀現狀不容樂觀,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閲讀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完成新課標要求的課外閲讀量,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閲讀,重視閲讀。

閲讀調查報告8

課外閲讀是閲讀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對提高讀寫能力,擴大學生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學生閲讀興趣,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較為全面瞭解掌握xx國小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及特點,加強學生課外閲讀指導,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有效性,更好地對課題有效研究,特對xx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分析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選取了xx國小四至六年級共46名學生進行調查。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8日----19日。

三、調查問卷內容及結果`

內容共收錄15個不同類型的問題,題型及結果如下。

1、你喜歡閲讀嗎?

a、非常喜歡26人佔56 %

b、一般19人佔41%

c、不喜歡1人佔2 %

2、你在什麼情況下閲讀課外書?

a、主動閲讀39人佔84%

b、老師要求4人佔9 %

c、家長監督3人佔7%

3、你最喜歡的課外書籍是

a 、漫畫3人佔7 %

b、童話故事7人佔15%

c、科幻故事19人佔41%

d、神話故事17人佔37%

4、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閲讀課外書?

a、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 %

b、40分鐘14人佔31%

c、30分鐘19人佔41%

d、15分鐘3人佔7%

5、你閲讀書籍來源有哪些?

a、購買34人佔74%

b、向同學借8人佔17%

c、交換4人佔9%

6、你覺得閲讀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a、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b、打發時間、消遣娛樂2人佔5 %

c、豐富自己的知識26人佔56%

d、沒感覺説不清11人佔24%

7 、你讀課外書時喜歡

a、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b、寫讀後感6人佔14

c、圈圈點點,寫批註5人佔10%

d、隨意地看看11人佔24%

8、在閲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地方你是

a、查字典30人佔65%

b、請教他人10人佔21%

c、不管它,跳過去6人佔14%

9、如果你向父母提出購買一些課外閲讀書刊,你覺得他們會承受的價格是多少?

a 、20元以下14人佔31%

b 、20到50元24人佔52%

c 、50到100元3人佔7%

d 、100元以上5人佔10%

10、我一個學期大約讀課外書

a 、2本13人佔28%

b 、3本7人佔15%

c 、4本12人佔26%

d 、5本或以上14人佔31%

11、在閲讀中你感覺快樂嗎?

a 、快樂41人佔90%

b 、不快樂

c 、説不清5人佔10%

12、如果在學校專門增設一門閲讀課,你會接受嗎?

a 、會43人佔93%

b 、不會3人佔7%

13、你們老師每天佈置課外閲讀作業嗎?

a 、每天都佈置14人佔31%

b 、有時佈置22人佔48%

c 、不佈置10人佔21%

14、寫出一部或幾部你知道的文學作品的名字,你讀過它們媽?

15、在你讀過的這些作品中,哪個人物讓你難忘,請寫出它們的名字。四

四、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6份。我們對問卷結果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相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學生閲讀行為習慣尚需培養,選讀物類單一。

國小生課外閲讀行為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從國小四年級開始閲讀。開始由句、段到篇的閲讀。這時的閲讀習貫,僅限於興趣,並且選讀物類單一。隨着學齡增加逐步全面閲讀。因此,選擇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從調查結果看卻不容樂觀。第1題:“喜歡閲讀”的26人,佔56 %;第2題:“主動閲讀”的39人,佔85 %;第3題,讀“童話故事”的7人,佔15%,“科幻故事”的19人。而讀“神話故事”的17人,佔37 %,佔的比例較大。學生所選課外讀物類別比較單一,“科幻與神話”接近,各佔一半。這對促進學生志向形成、閲讀寫作能力的提高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説明學生在選擇圖書上,還需家長、老師和社會的正確引導。我們將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拓寬學生閲讀面。天文、地理、歷史、科普、

文學等,都應有閲讀。這樣學生閲讀面才能更廣。

{二}、學生用於課外閲讀的時間還不夠。

第4題:“你每天用多少時間閲讀課外書的”調查中,每天用一小時以上10人,佔21%,每天40分鐘14人,佔31 %。每天30分鐘19人,佔41 %。每天15分鐘3人,佔7 %。沒有用足夠時間進行課外閲讀,説明國小生的閲讀行為習慣還沒有形成。

{三}、學生對科學的閲讀方法掌握不夠

從第5題、第6題、第7題、第8題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書籍來源於購買,34人,佔74 %,沒有互相交流讀書感受的習慣;閲讀所帶來的好處,雖“豐富自己知識”,26人,佔56 %,“提高語文成績”,7人,佔15 %,“打發時間”2人,5 % 。但“沒感覺,説不清”,仍有11人。説明沒有目的性;第7題中,“摘抄好詞佳句”24人,佔52 %,雖佔一點比例,但“寫讀書筆記”僅6人,佔14 % 。“隨意看”11人,佔24 % 。説明閲讀時很少有同學寫讀書筆記,依賴性大;第8題,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而不去查找資料等。説明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四}、學生對閲讀課外書籍的興趣逐步增強

第9題調查中,家長對課外閲讀給予了一定支持,並希望孩子通過課外閲讀對孩子有所幫助;第10題看出,學生課外閲讀量由年級逐步增加;第11題、12題分別是:“閲讀快樂嗎?”有41人感到快樂,佔90 % 。接受開設課外閲讀課的43人,佔93 %。這説明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支持和重視程度,學生對課外閲讀的渴望。

{五}、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學作品、歷史人物等

從第14題、第15題看出,發現很多學生對文學作品知之甚少,甚至一知半解。很多同學寫出《童話小説》、《故事會》等。部分同學對《神話故事》很感興趣;在讀過的作品中哪些人物難忘,只少數同學寫出歷史人物、英雄人物、文學巨人、名人等。部分同學寫出

並不熟知的青春偶像人名等。

五、對當前國小生課外閲讀現狀的思考

1、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現狀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家庭、社會、學校應積極宣傳提高對課外閲讀的認識。樹立閲讀觀,把閲讀活動滲透到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去。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讓課外閲讀深入人心。

2、給予學生充足的課外閲讀時間,保證足量閲讀。教師應佈置一定的課外閲讀量。脱離題海戰術。閲讀精品,以讀帶寫。養成自覺讀書動筆的習慣,讓學生自己讀書、愛讀書、紮實讀書。

六、今後如何更好地開展閲讀活動

1、開展校園閲讀創建活動,提高學生閲讀興趣和閲讀能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盡請讀書。

2、強化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首先,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學習習慣。閲讀時注重理解詞、句、段、篇,寫讀書感受等。第二、要重視課外閲讀書籍類別的選擇。精讀那些積極向上,促進志向、勵志成才、增長知識的書籍。第三、重視閲讀學習品格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努力上進精神,摒棄那些低級庸俗的書籍。

3、激發學生持久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質量,把閲讀活動引向深入。學校創設不同閲讀平台,進行讀書筆記展評活動及口語交際、讀書朗誦活動。利用語文手抄報內容豐富多樣的特點,將手抄報進行展覽。相信,今後學生將會有更多興趣去認真閲讀作品,提高一點寫作水平。讓學生閲讀更強烈,讀好書、精讀書、會讀書。將課外閲讀活動以“以一帶十”地傳閲下去。

總之,通過調查,我們看到:當前國小生課外閲讀中存在着一些明顯不足,我們應較強重視這方面引導,把課外閲讀活動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意義。

閲讀調查報告9

【調查目的、結果】

“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成為生活中的指路明燈。”新課標對語文教師的閲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閲讀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其養成終身自覺閲讀的習慣。為了瞭解學生課外閲讀情況,便於針對性地推薦閲讀書目,科學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本學期11月份,對本班學生的課外閲讀作了調查。全班學生人數59人,收回調查表59份。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調查分析】

1、閲讀習慣差:從調查中發現,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閲讀的良好習慣,我們班學生喜歡讀書的學生大約佔一半,竟然還有2人不喜歡讀書,情況堪憂;自覺讀書的不足班級學生的一半,大部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閲讀;每天保證一小時閲讀的學生64%,閲讀時間不能保證,各幾乎佔三分之一;尤其是不願意與同學交流閲讀體會者佔多數,僅7人願意與人交流;在閲讀批註、圈畫記錄方面有40%人從不動筆;49、2%學生閲讀時能做到專心致志,3、4%人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狀態下閲讀,47、5%學生承認閲讀時比較認真。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對科學閲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閲讀習慣沒有養成,而學生課外閲讀的質量自然無法評估。而從調查表中得知學生迫切希望教師向他們推薦課外閲讀書目,運用課堂時間閲讀課外書籍,講一講閲讀故事,定期讓他們交流閲讀體會。

2、閲讀內容單一:身為六年級學生,竟然還有17名學生喜歡看卡通小説類書籍,閲讀中外名著者僅佔班級的45、5%。閲讀書目比較直觀、淺顯,欣賞不了陶冶性情的名著,看不懂深奧的自然科學書籍,喜歡瀏覽淺顯易懂的卡通小説、童話寓言類書籍,與所在年級不成正比。

【調查反思】

1、家庭因素。從學生的家庭環境來看,他們大部分來自進城打工者家庭,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讀書氛圍,很多學生的父母幾乎每夜都在電視前或者在打牌中度過。家長的文化素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閲讀習慣,沒有濃厚的家庭文化環境的薰陶,這一客觀因素造成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閲讀的習慣。

2、家長盲目指導。由於家長文化的侷限性,客觀上不明確閲讀哪類書籍對孩子有益,對孩子的閲讀指導束手五策。只是抱怨孩子不讀書,貪玩,盲目購買教輔資料逼着孩子閲讀,認為這就是課外閲讀,歪曲“閲讀”一詞的深刻內涵。甚至盲目認為:只要孩子把語文書上課文會背了,就是學好了語文。這也是造成學生閲讀內容淺顯書籍的客觀原因。

3、應付閲讀作業。除了以上兩個客觀因素外,與教師的閲讀指導和閲讀興趣的培養有着直接的因果關係。雖然每週一老師都檢查學生上週閲讀的書目和閲讀時間是否保證半小時以上,並由家長簽字證明,但是完成質量普遍不高。學生普遍帶着應付的心理閲讀,加之家長督促不力,閲讀效果可想而知。這是逼迫學生閲讀,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4、理解能力低下。

【改進措施】

1、科學引導。充分利用目前運用的《國小語文拓展閲讀》一書,課堂上結合課文教學,指導學生閲讀方法。教會批註、圈點、記錄等閲讀方法,養成默讀、速讀、誦讀等閲讀形式,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

2、讀書交流。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談天説地或好書推薦,設置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一課一名句、一日一誦讀、三日一古詩、一週一美文、一週一好書、一週兩習作、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

3、營造讀書氛圍。每週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閲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閲讀;每天下午到校時,靜靜地坐在座位上讀書,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課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之間自覺交流讀書體會,或教師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故意吸引一羣“小聽眾”,形成良好的學風,調動學生的閲讀慾望。

4、拓寬閲讀量。鼓勵學生相互借閲,對借閲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督促學生到學校、市、省圖書館借書,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閲讀。目前班級作文編輯小組成員,已經成立了六(2)班網絡博客,把同學的優秀作文都已發到網上,與同齡人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健康閲讀,交流閲讀心得,拓寬學生的閲讀面。

5、推薦書目。向學生推薦課外閲讀書目,打印之後人手一份,幫助學生借閲或購買。書名有《唐詩宋詞精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餘秋雨的《語文新天地》、王尚文的《新語文讀本》《金拇指》及凡爾納的《神祕島》和《海底兩萬裏》《葉聖陶兒童文學全集》、吳兆基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愛的教育》《老人與海》《電腦帝國》《昆蟲記》《少女的紅髮卡》《吹牛大王歷險記》《小王子》《快樂王子集》《苦兒流浪記》《隱身人時間機器》等50本中外現代文學作品。

6、同讀一本書。與學生同讀一本書,有利於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可以採用“激將法”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閲讀體會,幫扶着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7、倡導親子共讀。在家長會上建議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閲讀不少於20分鐘,每週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閲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做為一名引領學生閲讀的教師,要“授生以漁”,從而讓學生終生與書為伴,讓書伴隨着學生健康成長,讓書成為他們人生中的“指路明燈”。

  20xx年12月

閲讀調查報告10

目錄

摘要…………………………………………2

調查策劃書…………………………………3

問卷調查……………………………………5

調查結果……………………………………7

調查報告………………………………… 11

摘要

[關鍵詞]

閲讀名著 策略研究

[摘 要]

本論文根據問卷調查的科學方法,具體分析區別了本校各專業大學生閲讀名著的差異,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原因,提出了提高閲讀名著效益的策略: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即課堂教學以精讀帶泛讀,課外閲讀以泛讀帶精讀;閲讀與交流相結合,即課外閲讀和課內交流相結合,自選閲讀和指定閲讀相結合。

調查策劃書

一.調查背景

名著一般都擁有最廣泛的讀者。它們不是隻風行一二年,而是經久不變的暢銷書;名著通俗易懂,名著永不過時,只要你認真閲讀,你決不會感到掃興;名著令人百讀不厭,富有教育意義。閲讀名著就有如和與名人對話一樣。它可以健全我們的人格,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開拓我們的視野,啟迪我們的智慧,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

現在,我校有國際商學院、經管院、文法院、理工院、信息院、藝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7個學院,對每個學院都進行了調查,涉及到汽車服務、會計、應用化學、國際貿易、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英語、計算機、物流管理、軟件工程、化工與製藥、旅遊管理、金融管理、自動化、室內裝潢與設計、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多種專業,為了順應社會的需求,博學多才是其一項基本要求。閲讀世界名著可以增加文學常識,也正可以體現你的博學。在網絡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認為,我們接觸信息的機會越多,實際獲得的知識卻越少。因而,閲讀經典名著,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在國外的一些大學,如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把人文經典課作為本科生的必修課。過去許多學者,如梁啟超、胡適、朱自清、錢穆、張舜徵等人,都十分重視對學生閲讀名著的指導因此,不但只有中文專業的才要閲讀世界名著,其他專業也必須閲讀一定的名著。

如何激發大學生閲讀名著的興趣,擴大其知識面,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首先必須瞭解目前有多少大學生會閲讀名著,對閲讀名著的看法,在閲讀過程中主要存在哪些困難,什麼原因影響其對名著的閲讀,閲讀名著的目的等等。 二.調查目的

希望通過這次調查瞭解同學們對閲讀名著的看法,希望找到激發學生閲讀名著興趣的方法,從而遠離消費主義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讓名著的知識與思想能成為每一個人的教養的一部分。

三.調查內容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訪問,對第一手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以瞭解他們對閲讀名著的觀念及心理,從而推測出大學生閲讀名著的普遍觀念。

四.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以來本校學生為調查總體,從中隨機抽取50名學生作為調查的具體對象。

2.調查問卷。問卷各題均採用封閉式設計和半封閉式設計,要求調查對象根據實際情況在各題所列的選擇項中選取一項或幾項,作為對該題的回答。

3.調查問卷的分發。調查問卷由本人在圖書館、教室等學生經常去的場所內隨機分發,當場回收。回收率為100%。

五.數據處理及撰寫調查報告:

1.資料審核:

1)審核方法:現場/事後審核/系統審核

2)整理編碼過程:有效調查問卷整理編碼過錄(包括有效問卷登錄編號等) 2.數據登錄;

1)由登錄員對調查數據進行登錄; 2)登錄員對所登錄數據進行兩次審核 3.數據分析研究:按照標準進行分析研究 4.撰寫調查報告:

1)本調查的結果形式是書面調查報告,內容包括摘要,引言,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結論和建議,附錄(策劃報告,抽樣方案,調查問卷,統計數據,調查執行報告,數據審核登錄報告等內容) 2)提交調查報告:書面文本和電子文本

問卷調查——大學生讀名著調研問卷

同學們好:我是本校大四的學生,為更好的瞭解大學生讀名著的情況,準備了這份調查問卷,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請根據您的現狀填寫,謝謝您的合作幫助。 1.您的性別() A.男 B.女 2.您的年級()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專業_______ 4.您來自()

A.省會(或直轄市)城市 B.地區級城市 C.縣城 D.鄉鎮 5. 父母教養方式()

A.權威型B.專斷型 C.縱容型D.未參與型E.其他 6.父親的文化程度()

A. 未接受過教育 B.國小 C.國中 D.高中 E.大學 F.碩士 G.博士 H.博士後 7.母親的文化程度()

A. 未接受過教育 B.國小 C.國中 D.高中 E.大學 F.碩士 G.博士 H.博士後 8.您最喜歡的課外讀物()

A.文學類名著書籍 B.娛樂消遣類 C.應用技術類 D.專業用書E .科普讀物

9.您認為當今社會大學生最應該讀什麼()

A.文學名著類 B.娛樂消遣類C.應用技術類D.專業書籍E.科普讀物

10.假使考試之前書店有兩本書很緊銷,但受條件限制你只能買一本,這兩本書分別是:第一本關注當今熱門現象,你很感興趣,第二本與考試內容有關指導你考一個好成績.在這種情況下,你通常回選擇() A.第一本 B. 第二本

閲讀調查報告11

據媒體報道,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佈了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成年人圖書閲讀率為58%,較20xx年的57.8%上升了0.2個百分點。數字化閲讀方式的接觸率為58.1%,較20xx年的50.1%上升了8.0個百分點。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成人手機閲讀接觸率逐年提高,20xx年首次超過50%,達到51.8%。同時,我國成人日均手機閲讀時長首次超過半小時。新媒體閲讀已經形成規模。

新媒體閲讀的確容易形成碎片化傾向,但也有較多優勢。最重要的是,它讓全民閲讀得到落實。我國的手機用户已達6.8億,很多都通過智能手機,來瀏覽相關圖片,查詢資料,就連最偏僻的鄉鎮角落,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也學會了“現代化閲讀方式”,閲讀行為通過手機傳達到了基層角落。公民閲讀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樸實紮實,深入人心。

其實,新媒體閲讀早已呈現出濃厚的知識化傾向。中國出版科學研究院原院長郝振省在對20xx年龍源期刊網的網絡傳播排行發佈的解讀中就曾表示,“20xx年的網絡讀者不再像20xx年那樣目光散漫、遊移不定、無心閲讀,而是心無旁騖地為他們所喜歡的期刊內容而來。”“除了注重傳統的休閒性閲讀,也開始注重知識性閲讀。”另據第七次全國國民閲讀調查結果顯示,在數字化閲讀羣體中,閲讀主體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對網絡閲讀的認知與接受度也越高。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數字化閲讀比率最高,高達90.9%。新媒體閲讀的知識性、深厚性、目的性不斷增加,並不是一些媒體所擔心的“淺嘗輒止”。

蘇格拉底曾把文字比作“有毒的禮物”“會拉大人與人心靈與心靈直接對話的距離”。我們用傳統思維“一味否定新媒體閲讀”,何嘗不是一種“蘇格拉底式的擔憂”呢?作為新閲讀實施者,他們有沒有得到收穫,願不願意繼續閲讀,他們自己最有發言權。國民閲讀率的不斷上升,也證明了他們願意選擇這種方式。美國著名媒介理論家保羅·利文森認為,人的主體性會促進媒介向着越來越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這種觀點顯得更積極一些。

與其抱怨,不如對新媒體閲讀進行科學引導。如可以建立現代化的公共閲讀資源庫,為公眾提供更多方便。另外,還要多提醒網絡閲讀的“雙刃劍效應”,讓大家提升網絡自控力,逐步培養獨立自主、懂得思考的網絡閲讀習慣。

閲讀調查報告12

一、紙介閲讀和電子閲讀艱難博弈的現狀

1.紙介閲讀仍佔主流,電子閲讀稍遜一籌 2.電子閲讀後勁十足,紙介閲讀迴天無力

3.電子閲讀工具以手機為主,閲讀形式以下載閲讀為主

二、紙介閲讀或電子閲讀方式與內容的擇取因素

1.讀者的閲讀要求決定閲讀方式 2.讀者的價值取向決定閲讀內容

3.不同的年齡、學歷與閲讀方式及內容的選擇無關

三、紙介閲讀與電子閲讀艱難博弈的最終結局 四、電子閲讀產業迅猛發展遭遇技術瓶頸

1.硬件製造方面的主要問題 2.軟件配置方面的主要問題 3.內容提供魚目混珠稂莠不齊

五、紙介閲讀產業如何在倒退的洪流中掙扎

1.創新紙質生產材料,降低生態環境污染 2.宣揚紙質書文化氣息濃郁,宜於修身養性 3.美化紙質書,提高附加值 4.重拳對盜版,為正版護航 5.與電子閲讀合作,共創雙贏局面

六、電子閲讀產業如何更上一層樓

1.硬件製造優良化 2.軟件配置人性化 3.內容平台規範化

七、結語 附:調查問卷

閲讀調查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的愛書者可以説是“遍地皆是”。走到哪裏,受傷都捧着一本書。可他們愛看哪種書,又該看哪種書呢?於是,我們對於班級課外書閲讀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實地採訪同學喜歡看哪一種類型的書,並作出統計。

2、上網調查看看十二、三歲的兒童喜歡看哪類的書。

3、諮詢眾多老師作為五年級同學應該有些什麼書?

但一切資料到手時,我卻目瞪口呆,接着便感到心寒。資料中顯示,一個學校的學生提供的109本書中,愛情、青春、魔幻……等書籍佔了31本,而各大名著只佔了9本。

我們又翻找出老師們所給的建議:名著、兒童文學、科普,但更好是廣泛接觸。一些文人性情感性較強的小説,適量看一些名家散文。兩者進行對比,我發現對老師建議的書籍感興趣之人屈指可數,大約只佔20%。

通過這次的數據對比,我不免有些建議要向大家提出:

1、不可以過多地看校園及青春小説,那並不適合我們閲讀。

2、5、6年級已經是高年級階段,一些如《史記》之類的書籍都可以閲覽。

3、我們班似乎很少有人喜歡科普,其實科普也會給我們帶來好處。

閲讀調查報告14

1 調查目的與方法

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讀書日。安徽自古就是個散發着濃郁書香的地域。大學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讀書場所。針對安徽部分大學生的課外閲讀情況,我們選擇了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大學,採取了隨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192份。現根據回收問卷的統計情況作具體分析。

2 數據分析

2.1進行課外閲讀了嗎

四個選項選“每天”佔7.81%,選“經常”佔40.10%,選“偶爾”佔48.96%,選“從不”佔3.12%,甚至“偶爾”比“經常”還多佔近10個百分點,表明安徽省大學生的課外閲讀狀況不容樂觀。願意課外閲讀的學生不到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能堅持每天課外閲讀的學生更是少得可憐,在隨機採訪中很多學生表示,高中時拼命地想抓住每一分鐘去學習,到了大學就放鬆下來,主觀意識的懈怠使得課外閲讀被更多其它的休閒式課外活動方式所替代。

2.2課外閲讀文獻類型

安徽省大學生的課外閲讀途徑首選“圖書”,佔55.21%,選 “期刊”佔18.23%,選“報紙”的8.33%,選“視聽資料”的佔5.21%,選“網絡資源”佔13.02%。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以前大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要渠道是圖書,現在期刊、報紙、視聽資料、網絡資源也成為大學生課外閲讀部分的載體,尤其是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資源、電子書閲讀器、MP4等電子產品由於其便捷、信息量大成為大學生的新寵,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的紙質閲讀方式,但數據顯示:圖書仍是大學生課外閲讀的最愛。

2.3課外閲讀的作品題材類別

選“文學類”佔65.10%,選“科幻類”佔6.77%,選“新聞類”佔14.06%,選“綜藝類”佔11.98%,選“教輔類”佔2.08%。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閲讀種類比較廣泛,其中“文學”類最受大學生歡迎,對“新聞”、“ 綜藝”類的選擇顯示大學生與中學生相比其閲讀取向的變化。

2.4課外閲讀文獻來源於

選“學校閲覽室”佔34.37%,選“圖書館”佔44.79%,選“網絡”佔12.5%,選“購買”佔8.33%,選“訂閲”佔0%。由此可見學校圖書館與閲覽室成為安徽省大學生課外閲讀的主要陣地,兩者所佔比例將近百分之八十。這與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及安徽經濟欠發達的地域特徵有極大的關聯性。除圖書館外,“網絡”閲讀成為大學生的最愛,這也讓我們應該警惕當代少部分痞子作家、網絡寫手所形成的譁眾取寵的泡沫文字,不但讓學生讀而無益,反而迷惑了大學生的正確的選擇目光,使其成為迷惘一族。

2.5課外閲讀的目的

安徽省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目的選“閲讀教學參考,查找文獻資料”佔31.25%,選“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佔43.75%,選益智休閒,提高修養”佔15.10%。選“瞭解歷史社會和國情”的佔3.12%,選“娛樂消遣”佔6.77%。隨着社會競爭的愈加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加嚴峻,大學生的壓力和緊迫感加重,他們亟需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水平,故而“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很正常地成為大學生首選,它與“查找文獻資料”構成選項中的四分之三的比例。除此外,提高修養、娛樂休閒也成為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目的之一,但比例較小。隨着時代的發展,圖書的種類不斷增多,功能增強,但其拓展知識的功能仍被喜歡課外閲讀的大學生放到了第一位,娛樂休閒等居次。

2.6最喜歡的閲讀內容

選“文學”佔67.71%,選“歷史地理”佔10%,選“經濟管理”佔5.73%,選“藝術”佔10%,選“科技”佔1.56%,選“語言”佔1.04%,選“醫藥衞生”佔1.04%,選“政治法律”、“環境科學”、“外交”、“哲學”、“農林科技”各佔0.52%。

由此可見“文學”由於其生動藴藉、審美冶情仍是當代大學生課外閲讀的主旋律。

2.7課外的專業閲讀

選“要進行大量課外專業閲讀”佔39.06%,選“看情況讀一些專業書” 佔52.08%。選“沒必要看課外書看課外專業書”佔2.6%,選“其它”佔6.25%。可見絕大多數大學生仍贊成課外需進行專業閲讀,這與第五題的大學生閲讀目的的取向是一致的。

2.8認為課外閲讀需要老師的介紹或指點

對此選題認為“很需要”的 佔13.54%,“需要”佔51.56%,“不需要”佔19.27%,認為“無所謂”的佔15.62%。大多數大學生希望在課外閲讀上得到老師的指點與引導。

2.9對於學校或老師在課外閲讀上的幫助滿意度

選“很滿意”的佔26.56%,“滿意”佔37.5%,“不滿意”佔14.58%,“無所謂”佔21.35%。我們注意到有近四成消極觀點,這意味高校有部分教師在此項工作上的不作為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也顯現安徽省高校教師在此項工作上的任重道遠。

2.10學校為引導學生的課外閲讀最需要做的方面

選“開設文學鑑賞課”佔41.14%,“專題講座”佔23.96%,“組織讀書報告會”10.41%,“其它建議”佔24.48%。數據顯示,只要是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中心,是基於全力提高大學生的課外閲讀實效,任何一種指導形式都會受到大學生歡迎的。

3 思考與建議

3.1加強圖書館與閲覽室的硬件與軟件建設,強化其引導與服務大學生課外閲讀的職能

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讀者服務是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重要工作,高校圖書館文獻收藏的質量與數量對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圖書館管理理念與水平也直接影響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程度與實效。學校要提高圖書館的硬件與軟件建設力度,為學生的專業儲備、文學素養、審美趣味培育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不同的閲讀需求。

3.2充分發揮高校老師的正確引導作用

大學生在高中課外閲讀時或多或少都會得到老師的意識的引導,他們已具備一定的閲讀能力,但在圖書選擇上心智尚不成熟。而大學有較強的自主性學習特點,再加上轉型社會對高校的衝擊,讓很多大學生缺少生活目標,他們對自己的課外閲讀選擇已然混亂,探究其閲讀趣味、閲讀視野更是混沌茫然,他們渴盼得到教師及時恰當的地引導,而且大部分大學生對“學校或老師在課外閲讀上的幫助”也是認可的。高校教師及圖書館管理人員都應將推薦優秀圖書、引導學生科學課外閲讀作為一項重要職責通過開設文學鑑賞課、舉辦專題講座、組織讀書報告會等更多深受大學生歡迎的形式引導大學生的高效的課外閲讀。培養科學閲讀的大學生就是創造了國家強大的未來,這應成為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神聖的使命。

3.3培養學生課外閲讀良好習慣,強化學生終生閲讀的意識

社會上人才的需求將激烈的競爭蔓延到平靜的大學校園裏,努力尋找各種途徑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已成為時下大學生的共識。豐富的閲讀內容可以豐富讀者的心靈,培養課外閲讀習慣應成為大學校園裏的流行風。一個閲讀型的社會是有美好未來的社會,一個閲讀型的人士也一定是極具成功力的人士,所以擴展自己的閲讀範圍、培養理性閲讀習慣、樹立並踐行終生閲讀的意識將是大學生步入社會後無往而不勝的法寶。

4 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確定了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同時也看清了當前學生課外閲讀量嚴重不足的形勢。因此,我們應當採取積極措施,爭取改變這一現狀。

首先,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們應當從此時就開始培養自己長期進行課外閲讀的習慣,例如:規定自己每兩週看2本自己喜歡的名家著作或心靈雞湯或傳記回憶錄等,並且任選其中自己感觸較深的,寫下自己的感觸,由此形成一個較為長期的閲讀習慣,進而對閲讀的書籍進行階段性規劃。其次,我們應當注意培養自己讀書時的習慣。平時看書時,看到或巧妙、或深刻、或含蓄的句子,我們都可以畫下來,在一定的時候,這些句子也許會給你以啟示,或許它們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然後,我們應當培養閲讀課外書的主動性,而不是隻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才去閲讀課外書籍。最後,我們應當注意課外閲讀所獲取的知識的應用,遇到難題時,多多思考,説不定在某個瞬間,你就會想起自己曾經在某本書上看到過相關的知識,到那時,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也進一步瞭解到了自己的優缺點,更加懂得了團隊中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開始,我們在選取題目上產生了爭議,但經過大家冷靜的協商之後,我們確定了一致的意見。而後的調查中,我們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迅速而有效率的完成了此次調查。這些經歷是我們更加團結,促使我們成為了更好的朋友與搭檔,是我們對團隊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這些經歷將對我們產生無比重要的作用。

閲讀調查報告15

調查:最新發布的《20xx年上海市中國小生書面閲讀調查報告》顯示:僅8%的學生能堅持課外閲讀;僅1%的學生通過書本瞭解信息;僅5%和高中生購買名著;95%的高三學生從來不進圖書館。

 困惑之一:“淺閲讀”更受青睞

有調查發現75%以上的中學生每週都可以上網,85%以上的高中生經常用手機發送短信息。學生們雖然不喜歡名著,但對韓寒、郭敬明的小説推崇備至,一些另類的歷史書如“大話三國”以及書店裏買不到的口袋書(袖珍漫畫書)也是學生追捧的對象。

很多人感歎,“淺閲讀時代”來臨了。按照國外通行的定義,“淺閲讀”指閲讀不需要思考圖文以及跳躍式的閲讀方法。

是什麼導致“淺閲讀”的泛濫呢?上海崇明縣教育局黃永存認為,首先是我們的教育不夠人性化,沒有把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在佔居中國小生每天大部分時間的教科書閲讀中,除了將文本視為文字材料用以進行字詞句學習訓練外,主要體現的是文學的認識功能、教化功能,原本靈動活潑的課文上得暮氣沉沉,而文學的娛樂功能則基本上是缺席的。中國小生正處於躁動的青春期,又承受着繁重的學業負擔和巨大的升學壓力,確實有娛樂的需求、休閒的需求、宣泄的需求,乃至尋求刺激的需求,這自然讓“淺閲讀”成為他們的當然之選。

同時,中國小生淺閲讀還導致了一種話語權的迴歸,一位中學生告訴記者,在課堂上,老師對於經典課文的解讀都有一套“標準答案”,學得稍好一些的同學都能夠舉一反三,用解公式的方法去套閲讀分析,這樣的閲讀其實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而課外看圖書、看畫報的感覺卻比課堂閲讀要“爽”得多,因為遇到問題可以自己去思考,可以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和同學討論、甚至爭論。

一位同學半開玩笑地説,短信也許是我們中學生每天接觸語文最常用的方式。短信也是一種“淺閲讀”,學生們的思維與語言習慣被緊緊地限定在了70個字以內,緊張生活打敗了深閲讀,短信成為了使用率最高、最廉價的民間語文。

中學生的“淺閲讀”對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迫切需要我們作出理論與實踐的迴應,找到一種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

 困惑之二:功利化閲讀衝擊陣陣

上海復旦中學教師林軍認為,在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下,閲讀正在變得功利,變得越來越不像閲讀。

一位出版界的前輩感歎,現在人們的閲讀早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主要為了從書本中尋求教養、趣味、智慧乃至信仰,而更多的是為了滿足一些實用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目前圖書市場上充斥的都是各種關於實用、勵志等價值取向單一、內容淺薄、形式雷同的圖書,這是功利化閲讀的一種折射,又是功利化閲讀滋生的温牀。

一位中學生説:“考試考的我們要看,考試可能會考的我們也要看,考試不考的,我們想看也沒有時間看。”但是,為了應對考試而進行的“實用閲讀”,終究是不可能使考生寫出精彩的大學聯考作文的。上海馬陸育才聯合中學教師張明霞認為,“填鴨式”閲讀其實是最沒有效果的,能進入學生的頭腦也未必能進入他們的心靈,閲讀不僅包括“知性教育”,還包括道德,即人文生活的“德行教育”,而一篇好文章中藴含的核心思想恰恰是通過這種知性教育所得來的。

一位家長説,有時候逼着孩子抄作文、背作文,要求孩子每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作摘錄或寫讀書筆記,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外閲讀,作文沒有明顯長進,孩子還特別不耐煩。對於這種現象,華東師大教育管理學院研究生陸曉燕認為,孩子的課外閲讀變了味,他們在壓力之下失掉了讀書的興趣,貌似看了不少東西,也動了筆,但收穫不多,因為主要是在應付大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復旦與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表明了一種趨勢,高校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考核,而這種整體素質是牢固建立在日常的點滴積累之中的,而書面閲讀無疑是這種積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實,從近年的大學聯考作文命題中也可以看出,這些作文題目已經不僅僅是純語文的命題,已經轉變到倫理道德及價值判斷的命題,不是簡單的應付式閲讀所能夠解決了。

上海教科院實驗中學教師汪忠信認為,書面閲讀的效果可能不會像研究數理化那樣直接明顯,從某種角度來看,甚至與當前的考試製度並不協調,這也是目前學校、家庭面對的最大困惑。我們的教師、家長是不是有勇氣讓孩子花一些時間去讀一點書、讀一點好書;是不是可以去掉一些功利心,不要給孩子的課外閲讀加上太多的負擔,把課外閲讀的自主權真正還給孩子,讓孩子自由地選擇閲讀的書目、學習的形式;是不是可以拿出時間為孩子營造舒適的讀書環境,努力培養孩子讀書時的良好習慣,在內容與方法上多與孩子交流,這是對學校、家長共同的考驗。廣泛而深刻的閲讀可以給孩子的一生帶來信心、力量、勇氣以及永不枯竭的靈感。

標籤: 調查報告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7n3j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