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食品調查報告精選15篇

食品調查報告精選15篇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食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品調查報告精選15篇

食品調查報告1

一問題提出

現在我們的身邊,都是一些不健康的油炸食品,如:羊肉串,哩肌肉串,牛肉串炸春捲、炸薯片、炸丸子、炸麻花,等等。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新聞和報紙看有關油炸食品的.來歷。

2、上網瀏覽多吃油炸食品到底好不好。

3、去大街上走一走,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在吃油炸食品。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1、新聞,報紙 。油炸食品成分:炸薯條羊肉串、哩肌肉串、等油炸澱粉類食品中所含有的丙烯酰胺成可能會導致DNA加合物形成,進而引發基因而導致腫瘤。

2、上網瀏覽、吃油炸食品好不好、油炸食品中含致癌物質:會營養損失,不易容消化,導致肥胖和影響視力、

3、上網瀏覽、油炸食品是怎麼來、一些油炸食品在製作過程中,不論從其材料

可能是過期或腐爛,而且加工過程中,很不衞生。

四結論

1、營養的損失:食物被高温加熱後,其本身所含有的很多營養物質(維生素等)都會遭到破壞,營養物質很少。(2)導致肥胖:如果過分貪吃油炸食物,很容易造成脂肪在體內的堆積。

2、製作的過程:一些油炸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材料等都可能是過期或腐爛,而且,加工過程,很不衞生。尤其像現在的一些麻辣油炸食品,很多都是不合格的。而很多的疾病都是由此而傳播的。還有很多油炸食品會引發一些疾病等。

所以儘量少吃油炸食品,不要多吃不正宗的油炸出的食品。

食品調查報告2

暑假裏的一天,媽媽説要帶我去麥當勞吃東西,一向貪吃的我竟然對媽媽“SAY NO”了,為什麼?因為我知道一向被外國人稱為“垃圾食品”的麥當勞、肯德基等等的外國快餐店都非常受人們的歡迎,這是因為人們有一種“崇外迷洋”的心理,認為外國的“垃圾食品”都是非常高級的食品,認為外國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所以,麥當勞和肯德基才如此火爆。不止這樣,這些“垃圾食品”背後還有幾條“罪名”呢!

一隻炸雞腿=吸六十支煙?!

很多同學都認為吸煙是不好的,是一種危害自己生命健康的慢性自殺。可是你們相信嗎?一隻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的炸雞腿,如果你吃了下去,就等於你吃了致癌物質和吸了60支煙,這是多麼的可怕啊!!一隻煙吸下去,你的血液就會變黑,那麼六十支煙吸下去,簡直是沒想都已經嚇暈了。我們班上的同學一去麥當勞、肯德基這些地方,起碼要吃上3——5只,那就等於他們這一天吸了150——300支煙。回想起我以前吃過炸雞腿,我感覺我的血液就在漫漫的變黑............

引發“富貴病”=慢性自殺!

大家知道“富貴病”是什麼嗎?沒錯,人見人怕的糖尿病也是它其中的一種。以前我以為,糖尿病只是一種像發燒感冒之類的小病,其實糖尿病可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殺手”,而且還是在這麼多種病當中,排名第二的呢~糖尿病是無法醫治的,只能靠藥物來控制你的病情,而且一頓飯只能吃兩口,面對這麼多美味佳餚的菜前,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啊!那你們知道那些“垃圾食品”能讓我們的身體營養失衡,導致引發各種各樣的.病嗎?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被一些“垃圾食品”所“侵蝕”嗎?這無疑是在等於在慢性自殺阿!

各位朋友們,如果你的家人要帶你去吃麥當勞,我希望你也能堅決的“SAY NO”後,和家人到飯館裏品嚐一下真正的中國菜。你會驚奇的發現,這些菜比“垃圾食品”更加好吃!!!!!

在我的身邊有九成的同學愛吃零食,常吃的零食幾乎全部是膨化小食品,碳酸飲料等“垃圾食品”而這些“垃圾食品”又多為三無產品。我在電視上看過在“3.15”前夕,就一項學生零食調查結果中,我知道了三無產品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我呼籲同學們告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因為在“3.15”這個活動中主要圍繞孩子們喜歡的零食做報道。該校的九成同學都喜歡吃零食,受訪的60多人僅一人在最喜歡的零食中選擇了蔬菜和水果,其他人則選擇了飲料和蝦條等膨化食品。從這項調查中,我知道了這些食品大多來自學校周邊的小賣部與個體攤販,大多數學生購買來的零食根本不看食品的包裝上是否有生產日期,地址等標識,而在學校旁邊小賣部檢查的部分“三無”食品中,色素和添加劑普遍超標,其中一些小食品大腸桿菌嚴重超標,個別的小食品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因為這些食品外表光鮮,價錢十分便宜,所以它們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但它們嚴重的損害了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我作為學校的一名少先隊的大隊長,我呼籲工商部門在對此類“垃圾食品”清理整頓的同時,也要對那些小黑作坊清理整頓。我決定和我的隊員們對“垃圾食品”做一系列的宣傳,使全校的學生不要光顧街邊的流動攤點、校門口的小賣部購買食品。要養成購買食品時查看商品標籤的習慣,正確食用各類安全食品。我呼籲全校的同學們告別“垃圾食品”。

食品調查報告3

這周,本校教師佈置給我們一個任務——進行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作為本校學生的我和三名同學在一天時間內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調查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以全市60名國小生為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三、調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學經過兩種方法進行調查。一種是網絡調查(在爸爸的幫忙下,製作成網絡版調查問卷,經過qq羣發動調查);第二種是利用雙休日進繡山公園進行隨機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的男生有33人,佔總人數的55%;女生27人,佔總人數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佔總人數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佔總人數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佔總人數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佔總人數的18.33%;五、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佔總人數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據能夠看出我市國小生多數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僅有少數(3名)愛在小店吃,並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僅有少數男同學不在小店裏買食品,女生多數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僅有極少數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並且男生多數在小店裏購買一些屬於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僅有個別去購買零食,能夠説明男生不是十分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衞生的,這能夠説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能夠看出此刻的國小生並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結論與提議

從上頭的結果與分析能夠看出,多數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那裏我要提幾個提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我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我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教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於紙上,貼於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校可讓一位教師站在小店前,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經過本次調查能夠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可是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食品調查報告4

(1)調查背景

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展開了關於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2)調查目的

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能讓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保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重建信用規範市場秩序。

(3)調查時間

8月20日—8月23日

(4)調查地點

學府平價超市,中青超市,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

(5)調查方法

實地調查,上網調查。

走訪調查

(1)學府平價超市

我去了學府平價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5%。

(2)中輕超市

在中輕超市,調查到: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是8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0%。

(3)學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們驚訝地發現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7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攤

在街旁的地攤上,我驚呆了。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5%,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10%。

地點 綠色商標 生產日期 保制期 質量安全標誌 廠方地址

學府平價超市 85% 95% 95% 90% 95%

中輕超市 80% 90% 95% 80% 80%

學校附近的.小店 50% 65% 75% 70% 85%

街旁的地攤 15% 10% 5% 5% 10%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在大型超市購買東西,不在中輕、佳惠、旺達等小型超市購買東西,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等沒有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東西!

上網調查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食品安全狀況,據網上資料顯示,發現城市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城市消費者中,最關注食品安全的佔71.8%,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佔0.6%;購買食品時首選質量的佔30%,選擇質量和價格並重的佔61.7%,選擇“價格優先”的僅佔8%;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於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只到超市購買食品。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74.4%回答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仍首選價格便宜。

調查認識

其實,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從總體上説是好的。黨和國家一向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把保障食品安全視為關係人民羣眾切身利益,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標準化能力大大加強,優質品牌農產品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部分食品企業加工技術和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型企業普遍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同時,一套基本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一套各部門聯合行動,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監管體制也已建立起來,基本覆蓋了食品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但是,保障食品安全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由於從食品種植到消費的環節多,各監管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涉及的行業發展水平不一,涉及的利益關係複雜,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希望通過社會的輿論監督與相關部門的有效控制可以給廣大老百姓一個放心安心的飲食生活環境。

食品調查報告5

 一、調查的目的:

“老師,我肚子痛……”語文課上,一個女同學舉手報告老師,神色痛苦……這已經是這星期的第三個這樣情況的同學了.大家都奇怪怎麼又出現這樣的情況了.老師帶她去看了醫生後回來告訴大家羅文文同學是吃了不衞生的東西得了急性腸胃炎,現在在掛針.然後老師教育大家,一定不要再去小店買亂七八糟的東西吃了,羅文文就是早上吃了那裏買的東西才得的病.我這才想起,最近在學校的小店裏,有一種新進的素食麪筋類食品很受同學們的歡迎,顏色鮮豔,聞着味道香辣,同學們稱這類食品為“辣條”.羅文文早上就買了好幾包當早餐吃呢.這些食品真的會使人得病嗎?於是我就約了幾個同學進行調查.

 二、調查的過程:

1、這些“辣條”五花八門,品種很多

我們幾個第一次去調查就碰到了阻力,我一問店主這些“辣條”是哪裏批發進來的,有沒有衞生許可證啊?店主就開始哄我:“走走,小孩子不買東西,這麼多嘴幹什麼?不買就走開.”

我們出來到班裏商量了一下,決定換個方法.這次我們派了一個同學,給了他一些錢,讓他把小店裏的所有“辣條”每樣買一包回來再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辣條”五花八門,品種還真是多.比如:“衞龍”、“霸王牛筋”、“香辣牛筋”……

2、包裝袋上的信息

我們開始仔細研究包裝袋上“信息”.發現這幾包不同的食品包裝袋上的廠家地址都相同,都來自“鄭州市管城區十八里河”.這是否説明這些“辣條”來自同一個產家呢?可是我們仔細一檢查,辣條包裝袋上的廠家名字,也和那些“辣條”品種一樣,五花八門.而且在食品配料方面,也都很含糊,沒有註明有沒有添加劑,可是“辣條”的顏色卻是那麼鮮豔.

我仔細翻檢,居然被我發現有些包裝袋上印有廠家的電話號碼!有一部份的包裝袋上的號碼是移動電話的號碼,這説明來自食品的生產廠家是沒有登記過的無證營業的`非法廠家.還有一些確實是固定電話的號碼,但是我打過去盡是“對方無權接聽”.這樣的信息留着,明擺着叫你吃壞了肚子也找不到人負責啊!

接着我們研究生產日期.我們發現,這些食品的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都很模糊,看不清,有的乾脆根本沒有生產日期.所有包裝袋的字跡都是很模糊的,一看就給人一種很髒的感覺.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已經可以判斷這些所謂的“辣條”是絕對正宗的三無產品.

可是因為它的味道比較刺激,往往有開胃的功能,所以相當多的同學都喜歡吃並且都買來吃過.

3、家長們的看法

對於這些“辣條”,家長們有怎樣的想法呢?為了瞭解家長們的看法,我採訪了黃純一的家長,他是這樣和我説的:這些“垃圾”食品嚴重的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我在衢州晚報上看到過一篇報道,説的是這些“辣條”是用地溝油做的,有好幾個學生因吃了過多的“辣條”而患上了各種疾病.我希望學校小店的櫃枱上不要再賣這些害人的垃圾食品了!當然你們小孩子最好都自覺點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去買那些東西吃啊!

“辣條”裏的油真的不乾淨嗎?為了知道答案我們還做了一個實驗:拿兩個透明的一次性杯,分別倒上純淨水,再在其中一杯水中放入幾根“辣條”.一段時間後“辣條”裏的油有沒有問題就一目瞭然了.實驗結果出來了“辣條”裏的油真的不乾淨”(見照片).這些“辣條”不僅油有問題,而且放了很多染色劑(見照片),因為水的顏色很快就變了.我還有個發現:這些“辣條”用水泡過這後就變得很噁心(見照片),因為染色劑已經融在水裏了,加上這些“辣條”會吸水,從水裏拿上來就變的脹鼓鼓的,所以才會面目全非.

三、收穫和體會:

經歷了這麼一次調查,我們幾個參加調查的同學看見“辣條”就覺得噁心,我們把結果告訴了班裏的同學,一下子大家都不敢去買那東西吃了.但是其他班級的同學呢?還有比我們更小的那些同學呢,他們不見得會了解這些知識,所以可能會繼續買,繼續吃,然後繼續出現像羅文文那樣的事件……想到這些我就覺得我們應該為此做點什麼.我決定和幾個同學繼續調查更多的信息,然後要把所有調查到的資料寄給食品、商品監督管理局,讓那些叔叔阿姨去查封這些“辣條”或者相關垃圾食品的生產廠家,給百姓一個合理的交待,給我們國小生一個安全的飲食環境.

同時,我也呼籲,我們國小生應該學會基本的保護自己飲食安全的能力和知識,學會看商品的包裝,學會去判斷一種食品是否安全無污染,然後判斷我們是否可以放心食用,這樣的話這樣的非法廠家也會收斂一些的.我們國小生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

食品調查報告6

現如今,我們已邁入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着。而物質生活充裕了以後,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健康長遠意義上講並不是説你病了然後予以治療,而是從平時就開始防病,可是通過藥物來達到這一目的在現代人看來顯然是極其不可行的,常言説“是藥三分毒”嘛。我們最容易實施和控制的,我想應該莫過於食療了。只有平時注意營養的科學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長壽,於是功能性食品便應運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譽為“21世紀的食品”,是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為了解人們對功能性食品的瞭解程度,並在社會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調查各種年齡層次、各消費水平的消費者,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一、社會調查

1.調查結果及分析:

(1)調查結果:

1)對功能性食品概念的瞭解:54%的人對其有所瞭解;27%的人對其根本不瞭解;19%的人對其比較瞭解;

2)對市場上現有的產品的認識:羣眾不太清楚什麼樣的產品屬於功能性食品,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很大;

3)對功能性食品效果的認可度:57%的人其對身體有作用,但效果不大;20%的人認為益處很大;21%的人不清楚是否有用;沒有人否定其效果;

4)對功能性食品的適用範圍的認識:11%的人認為適用於兒童;1%的人認為適用於青少年;54%的人認為適用於中老年人;17%的人認為適用於處於傷病孕哺等特殊階段的人;31%的人認為適用於各個年齡段的人;

5)對功能性食品形式的好惡情況:31%的人覺得片劑膠囊形式更易被接受;39%的人覺得沖劑顆粒形式更易被接受;21%的人覺得液狀膏狀形式更易被接受;11%的人提出了其他形式,如飲料、糕點形式;

6)瞭解功能性食品的渠道:9%的人不知道功能性食品;30%的人通過他人宣傳介紹瞭解;54%的人通過報刊雜誌網絡等形式的媒體廣告瞭解;10%的人通過社區活動或醫生推薦瞭解;6%的人通過其他形式瞭解;

7)對功能性食品的功能的看重點:63%的人看重其平衡人體機能的功能,如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記憶力等;33%的人看重其預防並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功能,如心腦血管疾病等;24%的人看重其促進排除體內毒素、美容煥膚的功能;37%的人看重其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改善體質的功能;4%的人看重其其他的功能,如增強體質等;

8)影響人們對功能性食品選擇的因素:23%的人選擇了品牌包裝;36%的人選擇了成分;56%的人選擇了價格;59%的人選擇了功效;13%的人選擇了廣告;10%的人選擇了購買渠道;24%的人選擇了服務態度;4%的人先選擇了其他方面;

9)羣眾傾向於去哪裏購買功能性食品:31%的人傾向於去超市;40%的人傾向於去保健品直營店;1%的人選擇網絡郵政電話等訂購;50%的人選擇了藥店;3%的人選擇了其他地點,如社區服務站等;

10)羣眾對功能性食品能否代替藥品的認識:1%的人選擇了能代替;96%的人選擇了不能代替;29%的人選擇了不清楚。

(2)分析:

1)大多數人對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認識,但不是很清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只有少數人比較瞭解功能性食品;

2)很多人對功能性食品的認識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很大;

3)對於功能性食品的作用的認可度較高;

4)對於功能性食品的適用人羣認識不準確;

5)較看重功能性食品的改善身體機能的作用;

6)功效和價格是影響羣眾購買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因素;

7)更多的人更傾向於去藥店購買功能性食品,而不是超市或保健品直營店

8)大多數人知道功能性食品不能代替藥品。目前人們知曉的市場上銷售的品牌主要有:鈣爾奇、蟲草烏雞精、腦輕鬆、血爾、血樂、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長快樂等。同時,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目前社會上對於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識的介紹幾乎沒有,消費者對起其處於零概念,也導致了虛假廣告活動猖獗。中國的功能性食品仍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存在標識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功能性食品市場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則,虛假、誇大廣告問題嚴重,造成消費羣體視聽混亂,判斷失誤等。另外,保健食品的價格普遍偏高,對於其普及有很大的阻力。

2.調查建議:

(1)儘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規,完善和規範功能性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市場。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識,讓消費者增強自身保護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穩定性,提高其功效,爭取消費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價格降低,讓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功能性食品的優勢。

二、功能性食品

1.定義及分類

(1)據國際生命科學學院對功能性食品的最新定義,將其定義為:是指具有特定營養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羣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2)分類:

根據消費對象分類:

1)日常功能性食品;

2)特種功能性食品。

根據科技含量進行分類:

1)第一代產品(強化食品);

2)第二代產品(初級產品);

3)第三代產品(高級產品)。

2.功能因子

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稱為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這些成分的物質則稱為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質,即功能因子。已確定的活性物質主要包括9大類,具體品種有上百種。

(1)活性多糖:包括膳食纖維、抗腫瘤多糖和降血糖多糖等。

(2)內能性甜味料(劑):包括功能性單糖、功能性低聚糖、多遠糖醇和強力甜味劑。

(3)功能性油脂: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油脂替代品、磷脂和膽鹼等。

(4)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非酶類清除劑和酶類清除劑等。

(5)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

(6)微量活性元素:包括硒、鍺、鉻、鐵、銅和鋅等。

(7)肽與蛋白質:包括谷胱甘肽、降血壓肽、促進鈣吸收肽、易消化吸收肽和免疫球蛋白等。

(8)乳酸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等。

(9)其他活性物質:如二十八烷醇、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和皂苷等。

3.功能性食品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

功能性食品除了具有普通食品的營養和感官享受兩大功能外,還具有調節生理活動的第三大功能,她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增強免疫力;

2)延緩衰老;

3)輔助降血脂;

4)輔助降血糖;

5)抗氧化;

6)輔助改善記憶;

7)緩解視疲勞;

8)促進排鉛;

9)清咽;

10)輔助降血壓;

11)改善睡眠;

12)緩解體力疲勞;

13)促進泌乳;

14)提高缺氧耐受力;

15)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

16)減肥;

17)改善生長髮育;

18)增加骨密度;

19)改善營養性貧血;

20)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

21)卻痤瘡;

22)卻黃褐斑;

23)改善皮膚水分;

24)改善皮膚油份;

25)調節腸道菌羣;

26)促進消化;

27)通便;

28)對胃粘膜有輔助保護。

4.功能性食品的發展近況:

食品產業界應該有針對性地為那些不同需求的人們設計開發出豐富多樣的功能食品,幫助他們平衡膳食、改善健康狀況,為他們提供更多防病抗病、延緩衰老的食品。1995年在新加坡召開的國際東西方健康食品會議上,專家們把除了有感官和營養功能以外尚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和一定的防病抗病功效的食品定義為功能食品(FunctionalF00d)。近年來,全球工業食品年增長率約2.27 %。而功能食品年增長率高達2O%左右,預計20xx年全球各類功能食品銷售額可能達到617億美元。由此可見,功能食品無愧為世界食品工業新的增長點,功能性食品配料也成為國內外竟相開發的熱點。日本是世界上較早開發和推廣功能食品的國家之一,資料顯示,20xx年的市場規模總計約11370億日元(其中,特定專用保健食品6770億日元,營養功能食品800億日元,健康輔助食品3800億日元)。日本用於特定專用保健食品的功能性配料的調節目標主要是腸道功能、血脂、血壓、血糖、骨骼健康、牙齒健康。20xx年,歐洲功能食品銷售額達到38.88億歐元(不含營養強化食品)。據報道,歐洲功能食品的構成為:運動員食品和能量食品42% ,添加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補充劑的食品19% ;改善腸道和消化功能的食品18% ;補鈣食品1O %;降脂食品2 %;其他9 %。針對“三高症”患者,歐洲曾經大量使用低熱量配料和脂肪、食糖替代品作為食品配料,近年來卻更加註重原料的天然性、植物性,推出了許多功能性的植物提取物,如大豆異黃酮、番茄紅素、葉黃素等作為功能食品的配料,添加到功能食品中。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困擾美國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也是美國功能食品開發的重點目標。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營養品市場出現了許多膳食補充劑,如複合維生素、大豆磷脂、深海魚油等,其中功能食品就是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了有促進健康作用的成分(如膳食補充劑)的食品。後來,各種減肥食品和具有調節血脂等功能的食品應運而生。近年來,美國市場流行“低碳”食品(低碳水化合物)、無糖糖果和無糖食品等,其中的“低碳”食品不含營養性糖類,而含有不可消化吸收的纖維素和不產生脂肪的糖醇,這類食品既能滿足口感和飽腹感,又不會增加體重,達到減肥的目的;植物甾醇及其酯類、植物甾烷醇及其酯類、大豆異黃酮、各種抗疲勞和抗衰老的抗氧化劑等也成為生產功能食品用的功能性配料。

5.目前存在的問題

(1)總體問題

a.產品結構不合理。現有22類功能性保健食品,無論從審批數還是實際生產情況看,產品結構都很不合理,導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b.企業分佈不平衡。北京等6個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業的總數約佔全國一半,而新疆等西部地區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還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説明我國保健食品企業的地域分佈及資源的開發利用都不合理。

c.科技投入少。20xx年,全國保健食品企業全年科研項目的經費支出僅佔銷售收入的1.55%;而廣告宣傳費平均佔銷售收入的6.54%,由於科技投入少,所以技術水平高、保健功效好的新產品就很少。

(2)企業問題

a.保健食品不實宣傳問題十分嚴重:廣告用語明顯帶有功效性,甚至有的公司篡改的廣告中還以中國營養學會等機構和組織的名義,為產品的功效做證明,違反了《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誤導了消費者。《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九條明確規定:食品廣告中不得使用醫療機構、醫生的名義或者形象。

b.非法添加違禁物品問題時有發生。添加違禁藥品比較突出的情況包括:在生產調節血糖保健品中加入降糖藥;在生產減肥保健品時添加興奮類藥物;在生產抗疲勞保健品時混入“偉哥成分”;在生產改善睡眠保健品時添加安定;在生產“增高”類保健品時摻進激素;在生產免疫調節保健品時添加一些中樞食慾抑制劑。

c.保健食品企業生產條件較差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d.非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的問題率禁不止。

e.過度包裝:當前,很多功能性食品包裝存在嚴重的過度包裝問題。幾片常見中草藥,裏三層外三層地封裝,配上精緻的玻璃樽或陶瓷器皿,印上精美的燙金字樣,頓時成為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的天價含片!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它們與正常的食品包裝的要求背道而馳,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f.大部分不標副作用:對於產品的不適應人羣應要求有專門標註,比如褪黑素產品,應標“抑鬱人羣、兒童禁服”等。市面上大部分功能性食品均未有標明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另外香港消委會曾收集了一百九十二種較受歡迎的中國大陸生產的功能性食品,資料包括冬蟲夏草膠囊、首烏片、田七粉、靈芝膠囊、靈芝孢子、銀杏丸和魚油丸等,消委會分析其中八十種食品的商標,發現當中大部分均沒有標明禁忌及副作用,消費者服用時存在一定危險。如果產品中的含量對孕婦有害,孕婦誤服了便會對胎兒造成危害。

g.假冒偽劣“功能性食品”造成安全問題後果嚴重:假冒偽劣“功能性食品”的例子很多。20xx年廣西南寧市抽查8個功能性食品中只有一個合格,其它均是一般普通食品冒充。山西平陸華瑞靈芝廠,其“祥瑞靈芝王”全部是用玉米、大麥加工成的米粉。南京“九代清源”乾脆盜用諾貝爾獎得主名義,宣傳該功能性食品能治療的乙肝,有患者花幾千元買來十幾瓶,服完多瓶不見效,再找其辦事處,已人去樓空。國家監督管理難度大,沒有嚴格的監管制度:目前,我國對功能性食品管理的重點是對功能性食品配方的審批,確保產品配方無毒,功能真實。截止20xx年底,經衞生部批准的功能性食品3148個,其中90%以上功能性食品屬第二代產品,功能因子不明確,作用機理不清楚,一旦造假難以鑑別,跟產品監督管理帶來較大困難。功能性食品行業魚龍混雜的狀況一直為人垢病。目前,功能性食品行業存在低水平重複、科研水平不高等問題HACCP是用於食品安全、衞生質量方面控制的認證體系,在國際食品行業已被廣泛推行,而在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這方面的認證工作卻一直沒有很規範地開展起來。食品衞生行業標準更新較慢,而功能性食品的檢驗也完全按照食品標準進行。需儘快加強對生產條件的審批,設立複查制度,對新功能的審批進行規範,對轉讓產品進行限制。

(3)消費者的誤區:許多消費者把功能性食品當成藥品。其實功能性食品不是藥品,其區別主要體現在:

a.藥品是用來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療為目的,它重在調節機體內環境平衡與生理節律,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達到保健康復的目的。

b.功能性食品要達到現代毒理學上的基本無毒或無毒水平,在正常攝入範圍內不能帶來任何毒副作用。而作為藥品,則允許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c.功能性食品無需醫生處方,沒有劑量的限制,可按機體的正常需求自由攝取。

三、解決我國當前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

面對當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我國已經頒佈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並採取了多項措施來保障食品的安全。目前已形成了全國上下重視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並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從整體上看,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狀況有很大的改進,但要進一步解決我國的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還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應從三方面着手加強對全民的宣傳教育:一是對全民進行功能性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利用一切媒體宣傳功能性食品安全科普知識;二是加強

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使國民珍愛我們的環境,使每一個人在辦每一件事時,都要從保護我們的環境出發;三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誠信、公德的宣傳教育,形成誠實、誠信的社會氛圍,只有全民素質提高了,功能性食品安全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2、完善與功能性食品安全相關的法規和標準。提高功能性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研究並提出既符合WTO有關原則,又適應我國國情的功能性食品安全技術法規、標準,制訂配套性、系統性、先進性、實用性均較強的質量標準和相關技術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步伐,全面提升國家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的標準化水平。還要不斷提高國家功能性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為國家功能性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3、加大監督力度。堅決打擊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加強功能性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加大對涉及功能性食品安全事件責任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和打擊力度,健全市場管理和功能性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功能性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不安全功能性食品的強制返回制度,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安全的功能性食品。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經常對功能性食品實行監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數和覆蓋面。對製假、售假不法行為,從嚴、從重予以打擊,造成一種高壓態勢,使不法分子不敢鋌而走險。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功能性食品行業協會,對從業者進行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推進誠信建設,培養自律精神。協會要定期組織會員學習,組織會員互相檢查、參觀、評議,相互監督。行業協會還應通過各種途徑(國外使館、貿易機構、媒體等)廣泛收集國外資料,尤其是貿易對象國和地區的行業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疫標準、環保要求,及時提供給相關企業和政府,研究對策,幫助企業解決因“綠色壁壘”引起的貿易糾紛,維護企業正當的權益。

5、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功能性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撐無論是源頭管理、市場準入、產品抽檢、進出口把關等都要有相應的檢測手段。為適應新形勢下的檢測工作,質檢機構一方面要加強硬件建設,不斷充實新的儀器設備,配備先進的測試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檢測人員,不但精於檢測工作,瞭解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動態,具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而且還要了解當前功能性食品的製假動態,善於從產品的外觀捕捉到產品的違禁添加物,為產品質量監督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尋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6、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吸納國際先進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管理經驗。積極採用國際標準。我國已加入WTO,為排除技術壁壘對我國食品出口的阻礙,保障功能性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功能性食品的安全管理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必須按照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要注重引進與創新並舉,結合我國的國情,借鑑AOAC、CAC、FAO、WHO等先進標準,開展標準技術創新研究,為保證功能性食品安全和為政府部門制定符合我國利益的進出口監督檢驗策略和措施提供技術支撐。要培養一批懂專業、外語好、能在標準化領域進行國際交流的高級人才,積極參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為建立能與國際水平接軌的質量標準體系打下基礎。

7、建立功能性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加強對功能性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建立和完善功能性食品監測系統,堅持重點監控與系統監控結合,監測不同地區、不同品種功能性食品生產、消費、貿易狀況。利用功能性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分析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功能性食品生產、供給、分配和貿易等環節安全動態。功能性食品作為一種維護身體健康的食品,其安全性更為重要。加入WT0後,隨着農產品進口關税降低和市場開放度擴大,國外高質量的食品對我國食品市場的衝擊將越來越大,質量低劣的食品特別是安全性差的食品根本無法參與國際競爭。面對未來,我們一定要加強功能性食品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確保功能性食品走健康發展之路。

四、根據目前中國功能性食品產業的現狀和特點.擬對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① 加大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 規範市場管理,加強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鼓勵科技創新.增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② 加強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技交流,加快成果轉化,提升企業競爭力i

③ 着力攻克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問題, 逐步建立和完善功能食品研發平台;

④ 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醫學理論,將現代科學技術與其有機結合,加強中草藥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功能食品體系

⑤ 研究功能因子的構效、量效關係及其作用機理以及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新的功能因子,發展第三代功能食品,提高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科技含量;

⑥ 注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應用,加強生產工藝的研究,努力生產安全、穩定和有效的功能性食品。

食品調查報告7

調查報告具有針對性、真實性、論理性、典型性和時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向,對於解決問題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我們來看看小賣部食品的調查報告吧。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

一、調查背景:在我們學校,很多同學都喜歡到小賣部去買零食吃。在學校,除教室,小賣部就是同學們第二個“天地。

小賣部銷售的小食品包裝大多花花綠綠的,頗為吸引眼球。牛板筋、牛肉乾、豆腐乾、果味型飲料還有許多叫不上名的小食品……這些都是在我校小賣部上常見的商品,每袋多為5毛或1元錢,而這些袋裝小食品在正規商場、超市基本見不到,最受歡迎的就是素辣一類食品了。素臘食品價格便宜、脆、香、辣。晚修放學後我在小賣部裏停留了才2分鐘,就有7、8個國小生掏錢購買了8.9袋辣條。店主稱,這些東西的銷量一直很不錯,尤其是麻辣條一類的素食特別好賣,基本上一天都要賣出幾十包,一般都是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很多同學經常在小賣部購買素辣食品進食,造成很多多餘的問題,有同學吃到胃疼,吃零食不但沒營養還損壞身體,食品沒有安全保障.....是學校飯菜不合胃口?還是小賣部零食太美味呢?哪些食品的安全的呢?那些又是不安全的呢?同學們對食品安全的認識有多少呢?

為此,我對校園素辣食品安全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目的:瞭解學生對垃圾食品(主要是素辣一類)危害的認識,學生購買垃圾食品(主要是素辣一類)的原因,導致學生營養不良的原因是否與吃素辣食品有關。

 三、調查時間:20xx.04.06 至20xx.04.26(每天中午12點)

四、調查地點:xx小賣部

五、調查對象:在校學生

六、調查方式:

1.抽取買垃圾食品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出調查問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達87%;)

2.深入瞭解小賣部素辣食品包裝上的配料及成分,進行抽檢

3.詢問小賣部老闆銷售量情況

4.採訪部分家長,問問為什麼反對我們吃那些零食

七、相關的問卷調查及結果:

八、實地調查小賣部素辣食品包裝上的配料及成分

素辣食品在小賣部裏有一把排,我隨手抽檢了三包:辣條“麻辣王子”的、素辣片“海苔辣死你”、球形素辣“烏龜下蛋”。單看包裝確實很誘人,包裝裏都是辣油,非真空包裝。翻到包裝背面,光是“甜蜜素”、“丙酸鈣”、“食用香精”“山梨酸鉀”、“單甘脂”等食品添加劑就有四五種,而且QS標誌有重影。小賣部的零食是絕對不衞生的,配料中我看到了許多食品添加劑,吃多後可能會得重病,現在感覺不到,以後知道就晚了。

九.詢問小賣部老闆銷售量情況

老闆説每天同學們上學的生意都非常好,特別是星期五。

十. 採訪部分家長,問問為什麼反對我們吃那些零食

家長不贊同賣垃圾食品,主要理由是不衞生、對身體不好、配料方面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建議不要吃,同學們以後可以從家裏帶些餅乾等零食,不要在小賣部買。孩子正在長身體,吃這些垃圾食品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是沒有好處的,建議平時適當給孩子多喝一些益生菌酸奶,多吃果蔬,儘量避免吃上述東西。它們又佔據了我們的胃,其他有用的食品必然就吃得少了,最終就會導致人們營養缺乏,妨礙健康。

家長總的認為這些素辣垃圾食品不能發揮應有的營養作用,比如説,要鈣沒鈣,要鉀沒鉀,維生素少得可憐。一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造成孩子的口腔潰瘍,或者是咽喉炎胃炎的情況。另外這個衞生也不好,或者是容易造成孩子鉛高的情況,注意需要有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是疾病預防的關鍵。這種辛辣食物長期吃會導致胃病,再就是這些食品的衞生狀況令人擔憂,是否含有違禁的食品添加劑尚不得而知。因此,儘量不吃為宜。

從家長口中可得知,平時孩子的零用錢都是自己保管,家長根本那他沒辦法,教育引導也等於白費,會盡量回減少給孩子零用錢。

十一、調查結果:

1.初步瞭解,大部分學生還是有按要求在學校飯堂進餐,理由是食堂飯菜較有營養;小部分同學是把小賣部當食堂的,理由是方便、衞生、合胃口;還有些甚至不吃飯,多數為女生,理由是沒胃口、當減肥。很多同學是完全不知道三無食品,對於食品安全的認識是很少很少的。

2.從食堂篇來看,只有少數同學對食堂表示滿意,大部分還是認為可以。食堂的餐具每次都是先由學生沖洗一遍後再統一由工作人員進行再一步地消毒,所以有一半同學覺得餐具安全性可以保證的,就餐環境良好,工作人員工作環境良好,有佩戴好口罩。對於食材是否新鮮的問題大部分認為一般般,最擔心的環節是食品原材料的新鮮度,因有時會在飯菜中發現有頭髮或蒼蠅、蚊子、蟑螂等噁心物,所以大多數人也比較擔心工作人員的個人衞生,大多數同學還是不喜歡由學校自己煮飯菜。

3從小賣部篇來看,小賣部是十分受歡迎的,大部分同學對小賣部還是表示信任的。主要是住宿生每星期在小賣部消費高,關顧小賣部的高峯期主要是在住宿生晚修結束後回宿舍的一段時間,還有中午吃飯時間。主要購買食品為素辣食品,大多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擇

十二、調查體會

很多不吃飯而去小賣部買素辣食品吃的女同學,其實是她們對這些垃圾食品不瞭解,雖然這些食品營養素含量比較低,促進人體發胖的成分卻很高。比如説,高脂肪,高糖,大量澱粉,而且吃起來還不容易覺得飽,所謂“好吃你就多吃點“。

食品調查報告8

一、我縣轄區內食品企業現狀

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共有15家,食品小作坊64家,食品生產從業人員395人,餐飲企業638家,其中包括學校食堂128家。餐飲從業人員3510人。

二、食品安全監管情況

(一)強化責任、落實措施。20xx年3月26日,我縣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了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務,與全縣8個鄉鎮及縣直有關職能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分解量化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並號召深入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為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各鄉鎮、各職能部門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制定了本年度宣傳培訓教育計劃,把宣傳教育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按照《紅河州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提高了廣大人民羣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14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336家次,整治重點地區29個,整治重點單位64家,整治重點品種52個。

(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從業人員培訓

按照分塊負責的原則,全縣各職能部門分別加大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食品安全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了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三)抓好典型示範,開展示範鄉鎮的創建工作

我縣把開展食品安全示範鎮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先試點、後推廣、再鞏固”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考核辦法、驗收標準和評分細則,確定了中樞鎮為試點單位。該鎮自開展工作以來,鎮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把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食品安全示範創建工作為載體,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注重實效,工作做到了四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資金保障到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了食品安全基礎性工作的開展和創建的順利進行。三是工作責任到位。明確各村委會、社區主任、工商、衞生等部門的職責,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配合示範鎮創建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綜合執法到位。積極組織協調各部門,把創建文明城市、衞生城市和食品安全示範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區域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20xx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原則。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調,各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保證監管到位;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抓好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管。

(二)工作目標。針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羣眾食品消費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使製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食品經濟健康發展,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較大提高,羣眾食品消費安全感明顯增強。

四、我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目標及措施

(一)加強食品源頭污染整治。(二)加強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整治。(四)加強餐飲業整治。(五)開展肉產品市場大檢查。(六)加強對薄弱環節及重點品種整治。

五、食品安全“三網”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縣政府着力加強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強化了組織領導。今年各鄉鎮政府換屆後,及時調整了食品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強化了組織協調職能。20xx年4月份各鄉鎮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回顧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為做好全年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建立了政府責任網。縣政府通過與8個鄉鎮人民政府和6個縣直相關部門簽定了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納入政府中心目標管理,增強了各級各部門抓好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落實了羣眾監督網。建立了縣監督員、鄉協管員和村信息員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督網,配備食品安全監督員19人、食品安全協管員8人、食品安全信息員81人,20xx年食品安全鄉鎮協管員的工作經費補貼已經由州、縣兩級財政按人均每月100元標準發放完畢。四是建立了食品安全。五、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及安全隱患

我縣食品安全經過近幾年的整治,但形勢依然嚴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監管機制不順、不夠靈活,特別是農村監管體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強,安全隱患較多;食品安全執法主體分散,工作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宣傳力度不到位,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基層監管人員不足,執法素質有待提高;食品市場發育不足,產業化程度低;企業誠信自律意識不強,食品生產加工方式比較落後;種植業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現象屢禁不止,生豬定點屠宰行為還需要進一步規範;食品流通市場整治任重道遠,無證經營現象依然存在,經營企業進出貨制度、索證索要制度落實不夠到位,農村婚喪宴請、學生用餐依然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加強。

食品調查報告9

經歷殘酷的大學聯考選拔,而進入大學,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是三年前的事情了。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之際,正是檢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時候了。學院給我們安排了一次畢業實習,在實習前我做了一次關於農村消費者及市場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經過此次的調查,不僅讓我真切的瞭解到了雲南省賓川縣周邊農村食品情況,而且為我的畢業實習指明瞭方向,將給我以後的實習工作做好準備。

一、調查簡介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市場的安全問題已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從食品的包裝到食品的貯藏,各環節都開始進入到人們的視線當中。但當城市對於食品的關注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農村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利用這次實習的機會對農村食品市場安全狀況進行了調查,經過調查以及資料整理,對農村的食品安全情況有了更多的瞭解,在實際操作的同時,給了把理論用於實踐的機會,提示我個人的能力。

此次調查是以雲南省思茅市景東縣文井鎮為中心點展開的。調查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以進户與農村居民聊天,然後總結歸納到調查表上;而另一部分則是直接由農村居民填寫調查表。

二、地區認識

文井鎮總面積854平方公里。全鎮共轄24個村民委員會304個村民小組18840户、7125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76人,易地移民7569人。有漢、彝、苗、傣、白、哈尼等20種少數民族總耕地面積86956畝,主要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大豆、油菜等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茶葉、蠶桑、核桃、花生、油菜,冬早蔬菜為主。按照全鎮“一村一品,一組一特色,一户一重點”的經濟發展思路,文井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着重培育壯大了甘蔗蠶桑烤煙畜牧茶葉核桃等產業。經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原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培植出了烤煙、蠶桑等規模較大、增收明顯的新興產業20xx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萬元,比上年增加萬元,增長21%;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577元,比上年增加604元,增長。糧食總產量萬噸,人均有糧473公斤。

三、調查經歷

此次調查是九月中旬進行的,為期四天,包括下鄉走訪,政府諮詢、查詢資料、整理材料四個環節。其中主要是下鄉走訪。走訪的第一站是到文井鎮孟村市場,碰到了一個熱心且文化程度較高的阿姨,所以我的第一次嘗試就是在這樣的幸運中進行的,當然接下來的.調查就沒有起初的那麼順利了,但整體的感覺還是很好的,使我瞭解到文井鎮真實的食品安全的情況。在走訪過程中,進户調查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户農家,開始不讓我進他家門,當我亮出校徽、説明來意後,他們便熱情地接待了我。沒想到在那農家院子裏的小凳上我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真誠的交流,是我平生第一次那麼深刻的感受到農民的樸實,使我難以忘懷。

四、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的內容,分為農村市場食品安全和農村消費者食品安全兩個方面。

(一)農村市場食品安全

農村市場食品安全,以孟村市場為例,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1、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沒有分類垃圾筒,僅有一些垃圾車的存在,這些也與農村經濟發展落後有一定的聯繫,且交易場所簡陋髒亂;

2、蔬果等產品幾乎都是自產自銷,所以這裏的大部分食品上市前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衞生檢查,買家也以當地居民為主;

3、大部分農民沒有要進行衞生檢查的意識;

4、據反映,市場的衞生監督檢查非常少,每年僅有一兩次。

從這些情況中可以看出,農民食品安全意識的淡薄,還有政府工作力度的薄弱;還因為農村市場相對較偏避狹小而且分散,一般幾百平方米,所處地也離管理中心較遠,所以在管理上是十分欠缺的。

(二)農村消費者食品安全

農村消費者的調查整理了十份具有代表性的問卷,囊括各行各業,有農村人口中文化素質比較高的醫務人員、國中老師、村委委員等,也包括文化素質較低的菜農、商販等等。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1、政府工作力度需加強。

主要表現為在和農民溝通的形式上需要改變。大部分的農民都對政府工作不太信任,對國家的法律法規等等也不瞭解,於是有些農民就產生了對政府的抵制情緒。在調查問卷中食品投訴一欄大多數人都是選擇不投訴,認為部分政府工作人員不能吃苦,不願意深入到鄉下來。政府工作需加強的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大部分人表示,有些知識他們確實不知道,但如果政府願意多花精力來宣傳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他們是非常樂意瞭解;二是管理力度,混亂的市場,特別是一些變質過期的食品大量流入農村市場這些方面也給農村居民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2、安全衞生意識有所加強。

在孟家市場調查中瞭解到,近年來生熟菜版的分開、食品的選擇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數消費者不像過去一樣只是為了價格的便宜,如今更多的是側重於食品質量的保證。近一年內,家庭人員事物中毒的現象也幾乎是沒有的,從這些可以看出,農村市場中對於食品的關注相對於以前是有很大提高的。

3、農業技術指導需繼續增強。

相對於前幾年,在農藥獸藥的使用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農民買噴灑劑的地方一般為農業技術站,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所以在使用的過程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也有些做的不是特別好的地方,技術人員應該努力加強自身素質,為農民提供的服務。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在的農村食品市場是一個急需醫治的場所,市場情況比較混亂,且市場的規模一般也是自給自足一類。但值得欣慰的是工業污染源比較少,所以農村食品有着它獨特的綠色性,但沒有工業產業的支撐,也是農村發展的落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整體來説,要改善農村食品市場是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希望能一起攜手共創未來,給農民的生活帶來真正的提高。

五、調查建議

1、政府在農村的宣傳活動形式上應有所改變,應該更適應農村人口這個羣體,更注重羣體特色,而不能只單單的以在城市宣傳的方法套用到農村中。據調查所知,政府方面做了很多宣傳性的工作,但是在農民方面來説,他們覺得沒有接受到什麼知識性的指示,這是一個政府與農民之間的“代溝”問題。所以具體的宣傳應該在對當地情況、人口素質等有一定調查瞭解的基礎上進行,那樣才會起到一定的效果。

2、食品包裝袋的保質期印製需要更加規範、更加簡單易辨。在調查過程中,走訪的幾個小食品店中,有小部分食品的保質期很難找到,有些就算能找到,也難以辨認。這個問題也不僅是存在於農村,在城市中也有存在,特別是有的保質期印的地方特別偏僻而且不太清晰,給消費者的感覺就不太踏實了。政府應該在這方面進行一定的規劃,規定一下保質期的標定方法、標誌地點等等。

3、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需加強,在進貨的源頭上把好食品安全衞生這一關。在農村地區,雖然大家都想吃有保障的食品,但是當那些過期或劣質的食品流入市場,由於大多數是帶着廉價的面具,在消費水平不高的情況下,這些食品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對象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流入消費市場之前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投入更加大的人力物力。

4、政府部分應該要對某些較小的投訴更加重視。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農民不願把自己在食品或其他方面權益受損的情況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應,這些情況是如何出現的呢?據筆者在調查訪問中瞭解到,正是這些政府部門不重視農民投訴的小問題的情況,構成了農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就是問題雖小,但實實在在關係着的是農民的切身利益,但大部分政府的處理方式就是小事化了,而直到出了什麼人命大案了才做出劇烈的反應。這從一部分也反映了政府工作人員的能動性不夠的問題。所以,筆者認為有些投訴雖小,但政府部門應該仍要認真對待。因為它們不僅是投訴,而更多的是對政府部門的一種信任,也是農民生活中最真實的細節體現。

5、食品安全衞生與計劃生育的問題。在調查的過程中,進户調查給了我許多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農村家庭都是二到三個孩子,甚至更多,雖然這些與食品衞生沒有太直接的聯繫,但筆者認為,孩子數量的眾多不僅影響到農村素質教育的推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農村食品的發展,必然説比如説一個家庭的人口過多,就會導致這個家庭對食品質量的要求降低,而去追求價格的低廉等等。同時家庭人口較多,導致的整體素質不高,就在一定程度上會更加影響到他們對食品的要求,因為沒有關於食品安全的意識和想法。

六、實習體會和感受

經歷了幾天的調查,不僅獲得了一些寶貴的資料,學到了很多在學校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也鍛鍊了自己吃苦耐勞的能力,讓我更真實地感受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把自己從學校生活中美好的自我想象空間帶到了現實生活中,很多不可想象卻實實在在存在於生活中的情況一覽無餘的展現在眼前,敲擊着心靈。

我決定在監督局實習時,申請做關於農村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工作,一來可以把自己學過的知識用於實踐之中;二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農村食品安全的改善做出一點貢獻,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食品調查報告10

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品數量供給充足有餘,在滿足食品需求供給平衡的同時,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假冒偽劣食品頻頻被曝光,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羣發性事件時有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國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為進一步瞭解食品安全產生的原因,加強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對此我們報社於20xx年3月20日—23日在成都各區縣食品加工廠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將我們報社對本市及各區縣的食品安全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各食品加工廠為了減少成本增加利潤盡然有60%的食品加工廠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劑,更有10%使用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的化學物品,另外有30%的工廠是用比較合格的食品添加劑,而出現這類情況的最終原因我們報社認為如下:

一、政府規章制度失靈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發育很不充分,表現為主體發育不良、體系不健全、價格和競爭機制不完善等。政府如果退出,僅靠市場主體的自我調節是不能夠正常調整食品安全領域的。同時,本來應該由政府規章制度來調節市場經濟領域的,可是由於政府的'政策不當導致規章制度不能及時的發揮作用。

二、個人利益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功利主義對社會財富增加的強烈渴望,對經濟發展的極度推進,這些雖然使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發展,但是也使得誠信觀念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消失殆盡,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出現桎梏。

三、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不完善

我國現已頒佈的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數量多達十幾部,雖然這些法律法規構成了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基本框架,但是由於它出台早,要求標準低,以及現實情況的飛速發展,有些條款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體系,對待嚴重的食品問題,已經不能有效的規範,合理的操作。具體原因我們報社分析如下:

《食品衞生法》等法律法規所調整的範圍過於狹窄。

《食品衞生法》確定的執法主體職責與現實情況有所脱節。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內容比較單薄,對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所導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況、新問題大多尚未涉及。

食品安全法律責任的規定不嚴、銜接不順、內容不全。

四、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檢測體系的不完善

實行多頭管理,管理職能不明確;

執法機構建設還不適應嚴峻的管理形勢;檢測機構不健全;

對已有的檢測機構建設重視不夠。

五、國家處罰力度的薄弱

目前,我國的食品法律法規懲罰力度不夠,缺乏威懾力。我國對食品安全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懲處相對過輕,對違法行為大多予以查封、搗毀窩點、停業整頓和罰款等,處理威懾力不夠。例如:食品衞生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對違反衞生規定的應當予以重罰。然而《食品衞生法》卻規定,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不符合衞生要求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才吊銷衞生許可證。食品的處罰工作沒有建立有效的處罰機制,往往是出現問題以後的補救措施。執法不嚴、監管不力仍然存在於食品安全領域的多個環節。

以上就是我們報社此次對本市及各區縣食品安全問題情況的調查報告。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食品安全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超越出傳統的食品衞生或食品污染的範圍,已經關係到人類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食品管理和保護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

為此我們報社認為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國家政策,國家政策應當要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加強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傳;強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機構定期公佈食品安全狀況,及時提示消費者應注意的食品不安全風險源,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風氣,堅決杜絕消費高風險食品,科學對待食品不安全的惡性的事件。要增強食品不安全風險意識。必須開展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尤其要加強對一些高風險的食品消費進行評估。

食品調查報告11

食品流通環節,尤其是城鄉結合部、農村及邊遠地區食品市場依然存在散、亂、差的狀況,也是假冒偽劣和過期食品容易出現的主要區域。目前,農村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一、農村食品市場現狀

(一)數量多,分佈散。食品流通環節是食品監管對象最多的一個環節。目前全區食品經營户共有762家,分佈廣、散,在全區10個鄉鎮、266個行政村、17個居委會,2116個村民小組、118個居民小組。除了場鎮較為集中之外,只要是村民聚居的地方就有食品經營户,許多偏遠的村組都有小副食店(食雜店)。

(二)規模小、檔次低。我區食品流通環節主要以小副食店、小食雜店為主,全區740家食品經營企業(户),大型超市4家,佔0.54%;中型超市12家,佔1.62%;小賣部(食雜店)724家,佔97.84%。受條件限制,許多農村小賣部(食雜店)是家店不分,硬件設施和貯藏條件十分簡陋,店內食品陳列與相關硬性要求差距較大。

(三)投入少、流動大。小副食店(食雜店)入户門檻較低,資金投入較少,利潤空間較低,經營户流動性很大。有的農村學校周邊的食雜店就一個揹簍、一個箥箕搭成,違法成本很低,應對檢查採取游擊戰術,取締後死灰復燃速度很快。目前農村出現大量的流動貨郎,開着機動三輪拉着小食品或快捷食品(涼菜、滷肉)等穿梭於各個村落。

(四)意識弱、隱患多。大多數食品經營者文化素質較低,法制觀念十分淡薄,農村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識別假冒偽劣的基本知識。如農村小食店將食品與其他商品混合存放,有的甚至將食品與農藥等農資商品陳放在一個櫃枱內;經營者進貨、消費者購買時只考慮價格不考慮質量問題,致使不合格食品、假冒偽劣食品趁機進入農村市場。

二、目前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規範難。建立完整、規範的經營户檔案是農村食品市場監管的基礎性工作。目前農村食品市場的經營户檔案很不健全,無照經營的現象依然存在,原因是農村食品店經營的隨意性較大,一些店想開就開,説關就關,特別是一些家庭式經營户和個體小攤販,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還有一些經營者是專門從事節日性或季節性生意,如中秋節前趕做月餅、夏季銷售雪糕冰棍、春節銷售年貨等。農村食品經營户大多屬於小本經營,流動性大、隱蔽性強,為逃避監管不主動甚至抵制到監管部門辦理相關證照。目前全區難以建立完整、規範的經營户檔案,還存着一些監管盲區。

(二)日常監管難。一是量大面廣分佈散。目前農村食品經營户數量較大,分佈比較散,有些位置十分偏遠,存在監管盲區。二是監管力量顯薄弱。相對繁重的監管任務,目前的監管執法力量顯得十分薄弱,特別是基層食品監管力量明顯不足夠。雖然目前在三個片區設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區政府也明確各村(居)主任兼任當地的食品藥品協管員,但基層所監管執法人員少,村(居)主任本身日常事務很重,加之又無額外的專項保障經費,無法真正調動食品協管員的積極性,導致日常巡查難以真正到位。三是業務知識欠精通。食品藥品體制改革後,工商、質監、商務的食品(含酒類)的監管職能劃轉到食品藥監部門,但劃轉的專業執法人員卻很少,整個食品監管隊伍有效監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還很欠缺。四是執法裝備待強配。目前開展食品日常巡查,基本還停留在眼看這個階段,大多是看食品是否存在過期、食品包裝是否規範、食品包裝有無破損等,懷疑食品可能存在問題缺乏有效手段,就連基本的快速檢測設備也沒有配備,全區食品檢驗監測和風險評估能力十分欠缺。

(三)違法查處難。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安全出現違法形為,處罰的最低標準為20xx元。大多數農村食品經營户經營規模一般較小,經營成本很低,資金投入少,一些經營户經濟狀況差。大多數小食雜店全部貨值也沒有20xx元,在實際的'行政執法中,處罰標準往往難以執行到位。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實行分片巡查,完善監管檔案。針對目前監管執法人員與監管對象極度不對稱的情況,擬定計劃分鄉鎮、分村社為片區開展全面巡查,做好檔案登記,完善監管檔案,對無證經營或證件過期的經營進行重點標註,並定期進行回訪,確保監管無死角,無盲區。同時將監管對象按鄉鎮、村(居)歸類,與所在鄉鎮、村(居)銜接溝通,共享檔案資料,如有新增或註銷的,及時進行更新和溝通。

(二)實施分類監管,確保監管實效。按照日常農村食品市場巡查和案件查處情況,對食品經營主體建立a、b、c、d四類信用等級檔案,重點加大對信用等級較低的經營户進行巡查監管:a類,守信經營者,每季度巡查不少於2次;b類,警示經營者,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c類,失信經營者,每月巡查不少於4次;d類,嚴重失信經營者,應依法查處取締。同時按照食品種類、羣眾消費量、食品安全危害程度等特點,分為一類、二類、三類食品,加大對重點食品的經營加大巡查力度。一類食品每月巡查不少於1次,如糧油、嬰幼兒奶粉、乳製品、滷肉、學校周邊小食品等;二類食品每半年巡查不少於3次,如調味品、酒類、米麪製品、乾貨、等;三類食品全年巡查不少於3次,如包裝成品食品、膨化類食品等。通過實施分類監管,突出高危食品和重點食品的巡查和監管頻次,把有限的監管力量用到重點的監管對象上,提高日常巡查和執法監管效率。

(三)加大案件查處,震懾違法行為。針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特點,特別要嚴厲打擊以送貨下鄉、廠家直銷、降價促銷名義在鄉鎮場鎮和農村市場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加大案件的查處力度,有效遏制假冒偽劣食品在農村的蔓延勢頭,消除食品安全隱患。並通過媒體或網絡宣傳執法檢查和案件查處的成果,對農村市場的不法分子起到有效震懾作用。

(四)加強部門協作,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完善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體系,加大與農業、畜牧、衞生、教育、公安等部門和鄉鎮的協作配合,實現部門聯動,針對農村食品市場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完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通報機制,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充分發揮鄉鎮食安辦、村組食品安全協管員和社會義務監督員的作用,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的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體系。

(五)強化宣傳培訓,提高安全意識。一是開展執法監管協管人員的培訓。積極鼓勵機關執法監管人員參加業務集中培訓,提升執法監管能力;對鄉鎮食安辦工作人員和村(居)食品協管人員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增加基層監管水平。二是開展從業人員培訓。通過分片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培訓的方式,利用典型事件和案例示範,對食品從業人員進行業務知識、法律法規的培訓,從業人員誠信經營。三是開展社會宣傳活動。通過食品安全宣傳週活動、五進、黨員服務隊宣傳等形式,積極開展農村市場食品安全宣傳活動,提高羣眾的免疫力,不斷增強羣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違法經營的行為;發現問題食品和違法行為及時進行舉報,形成濃厚的社會監督氛圍。

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重大,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監管更是難上加難。希望能通過監管部門和協作配合,努力改善全區農村食品市場散、亂、差的狀況,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食品調查報告12

蕨菜介紹

產品名稱:蕨菜(又名龍頭菜、蛇蕨、拳頭菜、如意菜,被稱為山菜之王)

蕨菜食用方法:可鮮食或曬乾菜(製作時用沸水燙後曬乾即成)。乾菜吃時用温水泡發,再烹製各種美味菜餚。

蕨菜的化學成分:每百克蕨菜含蛋白質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鈣24毫克,磷29毫克,鐵6.7毫克,胡蘿蔔素1.68毫克,維生素C35毫克等成分。

蕨菜小貼士:

≮功效≯

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清熱解毒、殺菌消炎。

蕨菜所含的礦物質成分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蕨菜還可以止瀉利尿,所含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下氣通便的作用,能清腸排毒。民間常用蕨菜治療泄瀉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適用人羣≯

適合所有人食用。

≮適用量≯

每次30克左右。

≮特別提示≯

鮮品或幹品食用前應先在沸水中浸燙一下後過涼,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質和土腥味。

炒食適合配以雞蛋、肉類。

≮健康紅綠燈≯

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蕨菜銷售市場現狀

加工行業野蕨類資源不足,軟包裝罐頭為主導產品。

我國的蕨菜加工行業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主要是加工鹽漬品出口日本,80年代已有玻璃瓶包裝的產品生產。90年代研製開發了蕨菜軟包裝罐頭。軟包裝罐頭採用蒸煮袋真空包裝殺菌而成,具有包裝美觀、衞生、開啟方便、便於攜帶等優點,現已取締玻璃片那個罐頭。另還有脱水產品,脱水產品採用自然乾燥和熱風乾燥方法進行。蕨菜產品市場主要是日本、南韓、和國內市場,近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對純天然無污染的野蕨菜需求越來越大。野生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為進一步開拓山野菜的市場,就進行山野菜人工栽培。

在當今的市場所銷售的蕨類食品只有當季的新鮮蕨菜類、風乾類、醃製類這三類,市場蕨類產品比較單一化。沒有將蕨類產品發展更加全面,沒有將這種綠色產品的綠色突現出來,可見蕨類還有更多大的`發展空間,現市場蕨類的特點如下:

現蕨類產品的優點:

1. 銷量大

2. 包裝精緻

3. 價格較貴

4. 銷售範圍廣

現蕨類產品的缺點:

1. 產品單一化

2. 本身的綠色食品特點並沒有突現

3. 親自調查發現衞生問題還存在問題

4. 醃製產品中有的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

蕨菜的市場前景

蕨菜味道美、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由於蕨菜是野生無農藥污染,有“森林蔬菜”的美稱,國外稱之為“長命草”、“山菜之王”,早己把它列為健康食品,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業己把它列入“綠色食品”加以開發,成為對外出口的大宗暢銷果蔬食品之一。市場前景看好,據悉一袋500克的幹蕨菜在歐美市場上可賣到30美元左右。

如果制定一系列的可實施方案,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推出自己的品牌,將其推向市場。讓綠色純天然蕨菜在國際與國內市場食品行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蕨類銷售市場分析與計劃

分析:

蕨類在市場中的特點狀況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要想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就應該作出一份完整並獨特的商業計劃。

計劃:

1選定蕨類品種

進行蕨類調查,選定幾類優質品種,為育種做準備。

2進行野蕨菜育種、馴化和栽培

以保護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生態、保持野生植物資源可持續發展為原則進行選育、馴化、加強種植技術的研究,建立種植基地、培育示範園和蕨菜栽培基地。

3加工技術需進一步提高

通過自然乾燥、熱風乾燥、鹽漬品加工和軟罐頭加工,但這些方法在加工過程中會使蕨菜營養大部分流失,參考《中國林副產品》“蕨菜加工前後營養成分分析”蕨菜微量元素加工後損失了69%,維生素類損失65.7%。由此可見,蕨菜的儲存和加工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採用微波爐高温瞬間滅菌技術和冷凍真空乾燥技術能夠有效減少蕨菜的營養損失。

4在產品開發方面應向更深、更廣度方面發展

1) 醬菜系類產品,集合醬菜製作技術開發蕨菜即食系類產品。

2) 蕨菜可與麪食結合加工製作各種蕨菜餃子、包子、麪條、麪點。

3) 利用榨汁、浸泡提取、勾兑等工藝製作各種飲料,如:蕨菜汁、食用菌飲料等。

4) 利用粉、碎、浸、提等加工技術製成各種粉劑,如蕨根粉、蕨菜細粉、蕨菜粉絲等。

5) 開發美容化粧產品,以蕨菜和食用菌的提取為原料,研製開發有助於人體延年益壽、滋潤皮膚等一系列的美容化粧品,如:蕨菜洗髮香波、蕨菜潤膚膏、蕨菜汁面膜等。

6) 開發活體保鮮蕨菜產品,在生產基地將蕨菜進行低温處理、保鮮包裝、冷藏運輸供應市場。

5加工過程和產品標準應向綠色食品生產標準看齊

蕨菜來自林區,營養豐富,沒有污染,在加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產生操作要求進行。在工廠建造、器具使用、添加劑應用等方面均應使用綠色產品,以防二次污染,保持蕨菜的原有特性。還應脱苦、脱毒和脱澀等處理。

6蕨菜的加工方向應向功能食品方向發展

蕨菜是介於菜、藥之間的蔬菜食品,應研製開發出如開胃、健脾、消炎、美容、抗癌等功能性食品。

7在對蕨菜包裝方面應向禮品盒裝方向發展

初普通裝以外還應用禮品盒裝,其特點是美觀、大方、高檔化等。

8在培育方面應注意植物的保護、育種和栽培

選擇無污染的土地建立繁育基地,進行栽培技術,建設綠色食品蕨菜栽培基地,規模化種植。

9在科研方面向專業化聯合方向發展

蕨菜馴化、良種繁育、蕨類栽培、加工機理、工藝流程、產品配方、成分分析、質量檢驗等聯合發展。

10蕨菜產業應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銷售網絡化格局,在蕨菜經營方面,應與多家經營 商建立生產基地開發產品聯網銷售。

蕨菜生產是一項及植物學、生態學、物理學、栽培學、食品加工學、營養學和經營管理學於一體的綜合科學,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和發展優勢有較好的發在前景。

蕨類主打品牌

1.“蕨菜罐頭”

工藝流程:原料洗滌--殺青--冷卻--去殼--整理--漂水--裝桶(罐)--注水--封罐--殺菌--冷卻--貯藏

2.“幹蕨菜”

將採的鮮蕨整理後,放入95~98℃熱水中煮5~7分鐘撈出,在日光下晾曬,柔搓而成幹品,呈金黃色,間有微紅淡綠色,新鮮幼嫩,美味可口。

3.“酸辣筍乾”

冼淨切段,以旺火煮沸,每百公斤蕨菜加約3斤食鹽,再用炆火燜煮,加辣椒、醬油、味精及醋,直至鍋水熬幹,撈起曬乾包裝。特點:酸辣味美,可作速食包裝。

4.“五香筍乾”

取嫩蕨菜切段,100公斤加食鹽2公斤和適量五香粉或茴香、味精,煮約4小時後取出曬乾,再回籠蒸一小時以上,取出置火上烘乾,包裝。特點:醬色,味香鮮,脆嫩。

5.“風味蕨菜”

將蕨菜除去下部硬化部分,紮成直徑7釐米小把,按鮮蕨菜100公斤加食鹽20公斤醃製兩週、瀝盡澀水,再用食鹽15公斤醃製而成,菜色嫩綠,味道鮮美,不老化,不變質。

6.“糖醋筍乾”

取蕨菜切段,入鍋煮至柔軟,用清水漂1小時,再入鍋用炆之火燜半小時,撈出曬至半乾,用糖(每百千克鮮筍加糖2-3千克,留一千克待入罐時用)醋(約佔1%左右)拌和。裝入罐或桶中壓實,32小時後取出曬成九成幹品,再加糖拌和,裝入罐或壇,壓緊封藏。特點:鮮、甜、微酸。

市場預測及營銷策略

1、 市場預測:

綠色食品近年來風糜全球,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國際市場上的食品結構已朝纖維方向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日本目前每年纖維食品市場年均銷售額達13億美元、美國則達18億美元。從國內市場上看每年來吉林的資源豐富,但產品種類不是很豐富。一旦形成規模生產系列產品後,市場將會進一步拓寬和擴大,在有能力的條件下,還可加工外銷產品,為國家創匯。總之,蕨類系列產品無論在國內國外,都有極大的市場前景。

2、營銷策略:

立足吉林,做大全國,開拓國際市場。定位為純生態保護區生態綠色農副產品,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北京、上海等沿海市場集中發展直營,在其他省會城市設立代理商銷售,聯合農產品出口貿易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品牌銷售策略

1. 以自己打造出蕨菜獨特的品牌,通過電視傳媒、傳單、書刊、POP等製作最獨特的廣告,擴大自己的銷售度與認知度,更好的為自己帶來收益。

2. 主要的是要有最好的食品質量品質,讓消費者信得過,這樣的人力宣傳,是傳播最快的移動廣告,具有宣傳的速度快、範圍廣等特點。

3. 用心打造出純天然綠色食品,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品牌,以“綠色無污染”與“純天然”為主要賣點。

4. 擴大銷售範圍,向國外市場進軍,在國外市場打出“中國的純天然綠色無污染食品”的口號。

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雖然現在的市場對蕨菜的需求量很大,但蕨類產品發展不完善,所以發在空間很大,經濟效益也很高。

2.社會效益:項目實施後,除產生經濟效益外,還可增加吉林山區羣眾收入創造300-400個就業機會,安置部分社會閒置人員及下崗再就業問題,同時還可帶動吉林綠色食品產業的開發利用,促進旅遊、商業、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3.生態效益:本項目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無廢水、廢氣排放污染環境問題,可視為無煙工業。項目實施後,可使我縣豐富的自然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推動我縣綠色產業開發步伐,促進我縣羣眾對竹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結論

本項目實施後,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都有很好的作用;對增強吉林農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有着重大意義。該項目回收期短,所在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原材料供應有所保障,產品有廣闊的市場。經濟效益好,項目抗風險能力強,要建立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市場管理追蹤體系。可以肯定地説,該項目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潛力巨大。因此,該項目具有着科學性和可行性。

  調查人

  日期

食品調查報告13

一、 調查背景

1. 調查時間:20xx.01.30-20xx.02.16

2. 調查人:

3. 調查方式:從網絡和報紙中搜集食品安全的相關文章及報道並加以總結。

4. 調查內容:近期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的相關建議。

二、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一個遍及全球的公共衞生問題,不僅直接關係人類的健康生存,而且還嚴重影響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日本的大腸桿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個地區,病人逾萬人;英國的瘋牛病事件,引起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噁英事件使數十個國家禁止從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進口雞、豬、牛肉和蛋、奶等製品。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僅以20xx年為例,蘇丹紅食品遭到封殺;全國嚴查孔雀石綠;雀巢奶粉碘超標;廣東涼果被逐出京;光明“回奶”事件;深圳黑作坊生產哈根達斯;薯條致癌等等,都令國人“談食色變”,可見我國的食品安全現狀不容樂觀。

三、食品安全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蟲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禍根。食品在生產、包裝、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製成的食品,導致大量的細菌、黴菌、寄生蟲滋生,造成食物中毒。其中細菌性污染,一直是涉及面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污染,目前大部分的食品

安全問題都是由致病性細菌引起的,如常見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及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等。真菌毒素污染。真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其產生的毒素致病性強,隨時都有可能污染食品,如常見的黴變花生、大豆、穀物等易檢出黃麴黴毒素B1。20xx年在我國廣東省發生的“毒大米”事件,就是真菌毒素的典型案例。病毒性污染,如甲型肝炎病毒(HAV)、諾沃克病毒(SRSV)、瘋牛病病毒(BSE)和口蹄疫病毒(FMD)等。

(二)農藥及其它化學物質污染

隨着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環境污染的控制,重金屬污染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來困擾食品安全的化學污染物主要來自農藥和其它化學物質。由於廣泛使用農藥以及出現的濫用現象,造成在食品中的殘留成為食品污染的新焦點。

化學物質污染對食品安全的潛在威脅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懷疑對人類健康有直接影響的化學物質約有200多種,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後能夠影響和擾亂生物體的內分泌系統,並將干擾生物體原來的平衡分泌機制,又稱為環境激素。這些物質在體內累積數年而難以排出體外,當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導致人體組織發生病變。近年來,世界各大洲均有這些化學物質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爆發,有關食品質量、食品安全的問題已經引起世界性的恐慌,同時也日漸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部分食品企業或一些無證生產企業非法濫用、超標使用食品添加劑,添加非食用成分或有毒有害物等均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三)假冒偽劣食品盛行

近年來假冒偽劣食品在一些地區,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肆意橫行。20xx年浙江省金華市發生的白糖摻加硫酸鎂案,其中白糖只有30%的.白糖中,硫酸鎂就佔30%。除此之外,用頭髮的水解液摻兑的醬油;粗製濫

造的飲料、冷食品;水果表面用染料塗色;用工業酒精製造假酒、甲醇假冒為白酒等。這些假冒偽劣食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使人們的飲食缺少了安全保障。

(四)工業污染造成的環境惡化對食品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隨着近些年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工業污染、環境的惡化是影響食品安全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水源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海域污染直接影響海產品的衞生質量,土壤污染造成農作物成為有害物質的富集體。“二噁英”污染的問題,是由於焚燒垃圾而造成,“二噁英”是環境檢測中很重要的一級致癌物質。

(五)容器和包裝材料不合格

食品的包裝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方法。各種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直接或間接接觸食品,可能在食品生產加工、貯藏、運輸和經營過程中造成食品污染。新的食品包裝材料也給食品安全帶來了疑問。

(六)管理缺陷

我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我國現已頒佈的法律法規對偽劣有害食品的產銷者還未形成威懾力,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條件、手段和經費還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四、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對策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與國外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缺乏食品安全的系統監測與評價背景數據;缺乏關鍵檢測技術與設備;未全面採用與國際接軌的危險性評估技術和控制技術;新技術、新工藝、新資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評估比較落後;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方面的差距等。為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良好發展勢頭,我們應該在縮短與國

外差距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借鑑、總結並提出適合我國食品安全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相應對策。

1.提高對食品安全的全民認識

大力提高全社會對食品安全重要性和食品安全問題給人民造成嚴重危害的認識,對食品行業的企業管理者、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同時重視全民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消費者成為食品安全問題解決的主要參與者。把食品安全問題作為保障人民健康、增強人民體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證社會穩定的大事來做。食品經營者強化自律意識。

2.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規、條例和標準

參考國外的食品安全法規,進一步修訂、補充和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的國家和地方法規、條例,20xx年6月1日起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宣貫力度。參考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食品標準,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確實有效的法律法規。同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嚴格執法,加大實施力度。

3.加快推行並完善QS認證管理體系

20xx年8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食品企業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對生產的食品實施強制檢驗制度,檢驗合格的食品在出廠前要加印(貼)質量安全標誌,即QS標誌。目前,食品行業的28類食品已經全部實行市場準入制度。QS認證是我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項重要的舉措,QS認證制度的有效性必須以強制執行和全面推行完善管理為前提。只有完善系統的管理理念和加強綜合治理措施,才能從食品的生產源頭和市場通路上嚴把質量關,保證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食品。

4.提高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

在全面提高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科技水平的同時,加強對涉及食品安全的共性和普遍性問題的研究;加強與國際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快速、準確鑑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術和能力;另外,發揮我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優勢,培養大量的掌握先進食品安全技術人才,使他們不但擁有深厚的理論造詣,而且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從而全面提高我國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實力。

5.建立國家食品安全監測和預警系統

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關鍵技術與過程控制技術的評價與選擇、食品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的研究與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分析與設計、食品安全管理系統的實施與評估、進行食品質量安全的全方位綜合分析與研究等內容。通過監測與預警系統進行實證分析,完善系統的實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轉變管理模式,使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中污染量達到最小化[14]。

五、結束語

我們應正視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加大食品安全的科技投入,強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逐步全面實行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市場監督管理。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食品安全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抓好食品安全,同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有力保障。我們相信,在政府各部門的重視下,一定能開創出食品安全新局面,讓廣大人民羣眾時時刻刻都能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保障食品安全的良性發展勢頭。

食品調查報告14

9月27日11時,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梁園鎮護城衞生院電話報告:稱肥東縣梁園鎮某中學30多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吃完早餐後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在該院就診。接到報告後,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遣應急調查小組,與縣衞生監督所相關人員一道及時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理。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基本情況

該中學為初級中學,設七至九年級三個年級,共有9個班480名在校學生,其中住校生184人,教職工30人。發生中毒的是該中學學生,共有39名學生髮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

2 發病經過和臨牀表現

9月26日學校放假,當天下午有部分學生返校,當晚只有5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就餐。9月27日早上6:30學校食堂開始供應早餐,食物為油炸包子、油炸餈糕、稀飯,共有113人食用早餐,其中男生55人,女生58人就餐。當日早上7:30開始,九(1)班學生王歡,女,16歲,首先出現噁心症狀,無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之後相繼有學生出現嘔吐等症狀,學校將出現不適症狀的學生送往護城衞生院就診。經現場調查,共有39名學生到護城醫院就診,醫院對其中症狀較重的25人予以對症、輸液治療,當天下午全部返校上課。之後無新發病例,無死亡病例。25名輸液治療的學生中有1人2天前自感身體不適,26日晚和27日早上未進食物,另有1人自訴26日晚感覺噁心。

3 病例定義

根據臨牀表現及調查結果等,將本次事件中的發病者、可疑發病者和非發病者定義如下:

3.1 發病者定義 凡於9月27日早上在某中學食堂內就餐,且有嘔吐症狀的為發病者。

3.2 可疑發病者定義 僅有噁心或腹痛症狀的為可疑發病者。

3.3 非發病者定義 凡不符合本次事件發病者和可疑發病者定義的為非發病者。

根據上述定義,對9月27日前發病的2名學生予以排除,最終確定本次事件中發病者為13人,可疑發病者10人。

3.4 臨牀表現 發病和可疑發病者的主要症狀為:噁心23例(100%),嘔吐13例(56.52%),頭痛6例(26.08%),頭暈14例(60.87%),腹痛4例(17.39%)。所有病例均無發熱、腹瀉、口脣紫紺等症狀。

4 流行病學調查

對13名發病和10名可疑發病的`學生均進行了個案調查,對9月27日早上在學校食堂就餐未發病的32名學生進行了對照調查。

4.1 時間分佈 在被調查的23名學生中,首例發病時間為9月27日早上7:30,末例病例為27日上午9時,發病高峯出現在27日上午8:30,共有13名發病者和10名可疑發病者;根據發病者共同就餐的時間,最短潛伏期為1小時,最長潛伏期為2.5小時,平均潛伏期為2小時。

4.2 人羣分佈 在被調查23名學生中年齡最小的13歲,最大的18歲,男性11人,女性12人。未發現其他教職工發病。

4.3 地點分佈 上述的23名學生中,八(1)班3人,八(3)班4人,九(1)班8人,九(2)班1人,九(3)班7人。

4.4 就餐食譜調查 23名發病者和可疑發病者中僅有1人吃過稀飯,其餘人員均未吃稀飯;19人均吃過油炸包子或油炸餈糕,有2人僅食用油炸餈糕,另有2人僅食用油炸包子。

5 現場衞生學調查

5.1 該事發食堂持有有效的《衞生許可證》,4名從業人員均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5.2 9月27日早餐供應的80個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上製作,蒸熟後放在冰櫃冷凍保存,27日早上油炸後即向學生出售。包子餡為肉及切碎的雪裏蕻鹹菜。食堂負責人和部分學生均反映油炸包子可能沒有炸透,油炸餈糕和稀飯均為27日早上現制現售。

5.3 食堂沒有食品原料進購記錄,食堂用米為學生各自從家中帶來後混在一起使用,現場檢查發現食堂內部分糯米有黴變現象,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5.4 食堂加工間無紗窗,紗門有較大縫隙,不能起到防蠅作用,加工間內一視野可見5只蒼蠅。冰櫃中冷凍食品生熟不分,25日早上剩餘的包子與生肉同放在冰櫃的同一冷凍室。

5.5 食堂用水是學校內井水,未消毒。

6 採樣和實驗室檢驗結果

6.1 採集樣品 本次調查共採集6份樣品,其中病人嘔吐物3份,剩餘油炸包子1份,鹹雪菜1份,食用油1份。

6.2 檢驗項目和結果 病人嘔吐物和剩餘油炸包子檢測亞硝酸鹽、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項目。生醃菜檢測亞硝酸鹽。食用油檢測酸價和過氧化值。所採樣品的檢驗結果均為陰性。

7 分析和結論

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衞生學調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顯示如下:

7.1 113名就餐者中有23人發病,罹患率較高,達20.35%。23名發病者有共同就餐史,有噁心、嘔吐等基本相似的臨牀症狀,發病時間相對集中,潛伏期較短,病程較短。

7.2 學校食堂9月27日早餐食譜相對簡單,只有油炸包子、油炸餈糕和稀飯。對23名病例組和32名對照組學生食譜進行調查,23名發病者僅有1人食用過稀飯,32名對照學生中有23人食用過稀飯,結果表明,稀飯不是中毒食品;通過病例對照研究,以油炸餈糕為暴露因素,OR值為20.05(95%可信區間3.47-151.48),以油炸包子為暴露因素時,OR值為26.83(95%可信區間4.52-208.42),均為強關聯,油炸餈糕和油炸包子均為危險因素。

7.3 經對病人嘔吐物、食品原料、剩餘食物等樣品進行檢測,所檢的有害物質和致病菌均未檢出。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的發病經過和臨牀表現、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依據《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 14938-94),經合議組合議認為這是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中毒餐次為9月27日早餐,可疑中毒食物為油炸包子。其主要理由是:①患者為同一學校學生,有相同的飲食史。同校未食用油炸食品的不發病;②發病的潛伏期短,發病急劇,在短時間內23名學生先後發病;③所有患者的臨牀表現基本相似,病程短;④9月27日早餐的油炸包子是9月25日早餐剩餘的,包餡有肉、雪裏蕻鹹菜,在當天供餐前放在冰櫃裏冷凍,食用前未解凍直接用油炸,造成外熟內生。

8 控制措施

8.1 責令該中學食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經營活動,加強食堂的衞生整改。

8.2 要求學校加強對食堂的衞生管理,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學習,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對冷凍食品更應該注意加熱和燒熟煮透前的解凍。

8.3 指導學校食堂做到控制食品儲藏温度在2C-8C。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避免重複污染。

8.4 開展健康教育,向師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調查報告15

今年2月,一份來自於美國消費研究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的食品標籤調研報告顯示:

—— 73%的消費者傾向購買純天然食品;

—— 79%的消費者願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農場工人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下生產出來的水果和蔬菜;

—— 70%以上的消費者會閲讀加工類食品包裝和標籤上的內容;

以上足以説明美國消費者對於食品標籤的重視。下文具體説明食品標籤的安全標準。

相信GRAS標準意味着食品成分是安全的

目前食品企業將新成分推入市場主要是通過GRAS系統,GRAS標準(美國FDA評價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指標)代表着一般意義上公認的食品安全。認為GRAS標準代表FDA已經對食品成分進行評估並確認其安全的消費者佔77%,認為FDA會對新成分的安全性和使用進行追蹤調查的消費者佔66%,但事實上這些評估和追蹤調查並不存在。在71%的消費者看來,GRAS意味着食品企業使用的成分是安全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希望食品企業使用統一的美國農業部標準

USDA有機認證是由美國農業部負責的全美最高級別的有機認證,從原材料到生產過程均嚴格把關,保證所認證的產品沒有任何危害人體的'成分,100%有益。取得USDA標誌的前提是,該食品必須100%為有機成分。

當消費者知道美國農業部常常允許生產企業為肉類食品設定自己的標準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佔94%)提出,所有的食品企業都應該在肉類食品上遵循同樣的標準,並在標籤中體現,而不是自行設定相關標準。

希望對有機食品提高標準

很多消費者認為對標籤中標註“有機”字樣的魚類產品,聯邦標準應保證魚類為百分百有機飼養(佔87%),不可使用抗生素類或其他類藥物(佔82%),不能在飼料或魚產品中添加色素(佔80%)。

七成消費者認為美國農業部不應該允許在有機食品生產中使用含非有機成分的材料,如果這些成分並不是十分必要。

希望瞭解食物來源的有關信息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希望肉、家禽、魚、農產品的標籤上體現產品的原產國(佔87%)或原產州(佔74%)信息。93%的消費者想在標籤中瞭解動物在哪裏出生和長大,以及在哪裏被宰殺。相當多的消費者(佔33%)希望在食品上看到對此類內容的要求更加嚴格的標籤。如果某種動物在其他國家出生或長大,那消費者可能就會認為源自該動物的食物是該國產品。

在被問到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是否有權對在美銷售食品的標籤信息提出異議時,消費者產生了分歧。幾乎一半(佔45%)的消費者不同意最近國會做出的撤銷牛肉和豬肉食品標籤上必須標註動物的出生、成長和宰殺國的決議;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對該決議表示贊同,29%對此不發表意見。

希望對動物成長過程中使用藥物的肉類產品設立標準

很多消費者稱,經常給健康的動物餵食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可能是由於動物身處一種擁擠且衞生堪憂的環境中。68%的消費者對此十分關注,且65%的消費者認為這樣的條件可能滋生出大量抗生素也束手無策的新細菌,認有機食品美國認證標誌為這會導致環境污染的消費者佔53%,認為這種做法是為促進動物生長的消費者佔51%。

當消費者看到食品標籤中標有“不使用抗生素”類字眼時,他們中的一半會認為該動物沒有被餵食任何抗生素類藥物,而這也是事實;但四分之一看到類似標籤的消費者則會錯誤地認為該動物既沒有餵食過任何抗生素,也沒有餵食過其他藥物。

大多數(84%)消費者希望政府對肉類食品標籤出台規定,如那些來自經常餵食抗生素的健康動物的肉產品標籤中應註明“曾使用抗生素”等字眼。絕大多數(88%) 消費者認為,源自飼養過程中使用過激素或萊克多巴胺的動物的肉食品,同樣應在標籤中予以標註。

還有87%的消費者稱,動物不應該被餵食激素、萊克多巴胺或其他促進動物生長的藥物。

希望政府對轉基因食品出台聯邦安全和與標籤相關的強有力政策

84%的消費者稱轉基因食品應貼上相應的標籤(86%),或符合政府的安全標準才能在市場銷售(84%)。

要求政府強制在轉基因三文魚產品標籤中進行標註的消費者佔93%,如果三文魚標籤不標註是否是轉基因食品,過半數的消費者(53%)表示可能不會購買。

對貼有“純吃草”標籤的肉類產品期望很高

對於貼有“ 純吃草” 標籤的肉類產品,69%的消費者認為這意味着動物主要是吃草長大,66%的消費者認為動物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只吃草,60%認為動物在牧草生長季以草為生,但其他時候則吃穀物,58%還認為這代表着動物不會被經常餵食抗生素和激素類的藥物。

六成消費者提出:如果動物的飲食不是百分百由草構成,那麼企業應該對此做出聲明。

無法理解“無硝酸鹽”標籤

很多消費者表示無法理解“無硝酸鹽” 標籤,近三分之二的消費者認為“無硝酸鹽”意味着食品完全不含硝酸鹽,不管是人為添加的還是天然擁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結論,一些加工過的肉類會增加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但只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對此有所瞭解,另外三分之一的消費者並不知曉。

希望果糖標籤標註原產地

近八成消費者希望果糖標籤上能標註其來源。當被問到果糖的原材料時,選擇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消費者佔76%,選擇甘蔗或甜菜的佔66%,選擇水果的佔53%。

希望政府為“公平交易”標籤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消費者對貼有“公平交易”標籤的食品看法不一。認為該類產品涉及到的農場工人能夠拿到一份可觀的工資收入的消費者佔61%,認為農場工人擁有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消費者也佔有相同的比例,一般消費者認為這類食品是由小規模獨立農户生產加工而成,43%的消費者認為此類食品不會使用有毒農藥。

標籤: 調查報告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ggll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