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8篇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8篇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合集8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為全面瞭解我校學生厭學情況,分析厭學原因,尋求解決辦法。我校就厭學情況在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我校七年級、八年級共九個班級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內容主要為學生厭學面、厭學原因、對學校的期望三個方面,共下發調查問卷220份,收回調查問卷219份。

  一、調查問卷基本情況

(一)關於學生厭學面的調查情況

1.學生厭學面較大。在所有被調查學生中,沒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只有7人,佔調查學生比例的3.19%;一直有厭學情緒,且討厭上學的18人,佔8.29%;有,但可以控制自己的111人,佔50.68%;偶爾有的78人,佔35.6%。

2.學生中抄襲作業現象較普遍。沒有抄襲作業現象的只有2人,佔0.9%;抄襲作業嚴重的32人,佔14.6%;有但不多的90人,佔41.09%;只是個別抄襲的88人,佔40.18%。

3.對會考科目厭學表現最嚴重的是英語。討厭學習英語的86人,佔39.26%;其餘科目分佈基本平衡。

(二)學生厭學原因的調查情況

1.社會原因導致學生厭學的較為嚴重(1)迷戀電視娛樂節目、網絡遊戲、玩手機、看網絡小説、上網聊天導致厭學情緒較為嚴重,其中迷戀電視娛樂節目的56人,佔調查人數的25.57%;上網玩遊戲172人,佔78.54%;玩手機136人,佔62.1%;聽音樂39人,佔17.8%;看網絡小説106人,佔48.4%;上網聊天的98人,佔44.75%;(2)由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等社會問題影響學生厭學的較為普遍:認為大學生就業難而致使自己產生厭學情緒的175人,佔調查人數的79.9%;認為大學生工資低導致厭學的103人,佔47.03%;認為讀書無用而厭學的59人,佔26.94%;認為考大學比較容易的22人,佔10.05%。(3)當今社會用人制度對學生厭學的影響較為嚴重:認為不讀書有好關係可以找到好工作的93人,佔42.46%;認為讀書多不一定賺錢多的110人,佔50.22%;認為讀書找不到理想工作的136人,佔62.1%;認為不讀書可以打工賺錢的33人,佔15.1%。

2.家庭原因導致學生厭學的佔相當大的比例(1)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大,認為家長對自己學習不關心的78人,佔調查人數的35.61%;家長外出打工,難以教育學生的90人,佔41%;認為家長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對子女期望過高的127人,57.99%;認為家長放縱孩子、對自己要求不嚴、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的69人,佔31.5%。(2)家長自身原因導致的學生厭學情況也不容樂觀,認為家長過於看重學生成績的142人,佔調查人數的64.84%;家長離異對自己漠不關心,不管學生學習的31人,佔14.15%;家長知識層次低,不能輔導學生學業的88人,佔40.18%;家長參與賭博影響學生學習的20人,佔9.13%。

3.學校原因導致學生厭學不容忽視(1)學校管理和升學壓力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的比例較大,認為學校課程設置單調的82人,佔調查人數的37.44%;認為學校管理鬆散,身邊同學不良行為影響學習的66人,佔30.13%;認為課外活動少,學習枯燥單調的142人,佔64.84%;認為學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學習時間少,缺乏自由度的128人,佔58.44%。(2)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影響較大,認為教師不關心學困生學習的64人,佔調查人數的29.22%;認為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學習枯燥的92人,佔42%;教師諷刺挖苦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導致學生厭學的93人,佔42.46%;對教師教學模式、教學風格不喜歡的99人,佔45.2%。喜歡按照高效課堂模式教學的29人,佔調查人數的13.4%,喜歡按傳統模式教學的42人,佔19.8%,但是要求老師加強基礎教學、培養學科興趣、多做個別輔導的分別佔109人、122人,佔調查人數的50%以上學生厭學調查報告學生厭學調查報告。

4.學生自身原因導致厭學情況分析 學生能客觀的從自身分析厭學原因。(1)認為厭學主要原因在於自身基礎差,想學習而力不從心,聽不懂課的157人,佔調查人數的71.69%;怕吃苦的73人,佔33.3%;學習習慣差,沒養成良好習慣的125人,佔57.07%;學習目標不明確,有早戀現象的49人,佔22.37%;對學習不感興趣的63人,佔28.76%;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91人,佔41.55%。(2)學生認為自身厭學與周圍人際關係、學習環境有很大關係,認為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產生厭學的143人,佔調查人數的65.79%;受到老師批評而厭學的73人,佔33.3%;父母關係不和諧等家庭原因而厭學的44人,佔20.1%;父母管教太嚴,每天嘮叨導致孩子逆反而厭學的45人,佔20.54%;自己心情不好,情緒不穩定而厭學的31人,佔14.5%;和同學關係緊張而厭學的16人,佔7.3%。

(三)學生對學校的期望調查情況

1.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希望 要求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督促學生改進學習習慣的98人,佔調查人數的44.75%;要求轉變觀念,做好學生理想前途教育的66人,佔30.3%;要求改變環境,營造重學、樂學的學習氛圍的101人,佔46.2%;要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的30人,佔13.7%;要求迴歸傳統模式教學,取消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34人,佔15.53%;要求採用高效課堂模式教學的41人,佔18.72%。

2.對班主任老師的希望 能平等對待每位學生,重點做好學困生和問題學生工作的110人,佔調查人數的50.23%;希望對不同學生應有合適的教育目標的86人,佔39.27%;希望老師與家長溝通改變家長對孩子提出不貼合實際或過高要求的82人,佔37.44%;希望班主任老師多下班,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談心的33人,佔15.07%。

3.對科任老師的希望 要求按照高效課堂模式上課的29人,佔調查人數的13.24%;要求按照原來模式上課的42人,佔19.18%;希望老師個別輔導、注重基礎的122人,佔55.71%;希望培養學科興趣的109人,佔49.77%。

  二、調查分析

1.從調查總體情況看,一是厭學面廣、情況嚴重:只有3.19%的學生從沒產生過厭學情緒,其餘同學均有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二是學生抄襲作業現象嚴重,調查顯示,從沒有抄襲作業的同學只有0.91%,其他同學均存在抄襲作業現象;三是學生討厭學習英語情緒極為嚴重,對英語厭學的學生佔39.2%,和其餘學科相比嚴重失衡。

2.厭學原因調查顯示

(1)社會環境對學生影響極為嚴重。特別是社會上的部分不良休閒娛樂活動對學生影響很大,諸如參與過玩網絡遊戲、聊天、賭博燈不亮娛樂活動的學生超過50%,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更加導致了學生討厭讀書,以至於無心讀書;此外,社會上拜金思想的誘導、大學生就業難和工資低的現象,使學生感覺到讀書無用、讀書同樣無法實現個人理想,導致厭學情緒嚴重,這類情況佔到70%以上。

(2)家庭教育和家長對學生的態度是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又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家庭對孩子的不關心、家長的外出打工、對孩子的放縱等均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取心。特別是農村家長多外出打工,缺乏時間教育孩子,這種影響比例達到了41%;此外,家長的教育方式粗暴、方法單一、父母離異,特別是農村家長賭博惡習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都有較大程度的影響。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產生厭學情緒比例相對較大。

(3)學校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方法、對待學生的態度是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學校生活單一、課外活動少、受部分有不良行為學生的影響等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比例較大;另外,教師對學困生和問題學生的歧視、諷刺挖苦、課堂教學的枯燥也是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別因教師對學困生的關心不夠、教育方式單一而厭學的佔到42%以上。

(4)自身基礎差、習慣不好、自制力不強、早戀及人際關係、學習環境、情緒變化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的期望調查顯示 學生對加強行為習慣培養,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期望較高;期望班主任老師能公平對待每位學生,特別是與成績差的學生多溝通多交流;期望科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公平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多進行個別輔導,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模式上學生並不要求一定要按照何種模式上課,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面對全體學生,應該是我校教學質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三、啟示及對策

1.任何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其根源的,通過對學生厭學根源剖析,我們認識到,學生必定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穩定,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加上自制力較差,對來自於社會、家庭、學校、同學中的問題認識上有侷限性。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加強學生的管理和引導,提高學生自覺抵制來自各方面的不良誘惑的能力刻不容緩。

2.任何教學模式、方法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適應學生實際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才是最好的。脱離學生實際而單純搞形式的教學模式都會走向失敗。我校實施的高效課堂模式教學還需要廣大教師深入研究,探索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

3.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抓好學困生的個別輔導,提升學科成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克服厭學情緒的工作迫在眉睫學生厭學調查報告工作報告。

4.留守學生、問題家庭的學生心理缺陷、學習壓力等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成績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特殊學生羣體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視

在開展專項調研,分析彙總的基礎上,學校從實際出發採取措施,力爭在短期內將學生的厭學情緒調控在適度的範圍內。第一,在教學上,實施“低起點、多層次、高效率”的教學策略,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均有所收穫。第二,在學生管理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師生交流談心活動,更多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充分發揮心理諮詢室、留守兒童管護中心的職能作用,幫助學生排解煩惱,調適心理。第三,在辦學策略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社團和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充分發揮18個活動小組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把學校變成孩子們的樂園。第四,繼續完善學困生幫扶和問題學生教育轉化體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完善人格,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知道感恩,主動擔當,為學生的人生奠基。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1.大部分中學生(包括上過網的和未上過網的)喜歡上網,中學生上網調查報告。2.中學生上網的目的:

⑴中學生上網,查閲自己愛好的信息或玩遊戲者較多,其次是聊天、娛樂、收發郵件、下在音像資料或圖片,再次是查閲資料、做網頁、查閲有關知識的信息、瀏覽新聞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網是為了玩遊戲;一多半女生上網是為了聊天;

3.比較熱門的網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學生上網的時間:

大部分中學生上網是在節假日,還有一部分是在放學後和同學一起上網;

5.中學生上網的途徑

大部分中學生在家裏上網,其次是去網吧或在同學、朋友家上網;

6.(非中學生)是否支持中學生上網:

支持者居多,反對者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確對待,有限制地上網”。但很多中學生的家長反對或控制孩子上網。其反對原因大多是“上網耽誤學習”及“上網容易受不良信息影響”;

7.網絡對中學生的好處

⑴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⑵因特網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快速的查閲相關信息,並能及時瞭解世界新聞信息、科技動態,不受時空限制,這給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於網絡的虛擬性,中學生在網上與其他人交談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的與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時不便於説的話説出來。從某一方面來講,教師、學生家長可以在網上更好的瞭解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及思想情況;

⑷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學業,調查報告《中學生上網調查報告》。在網上查閲信息非常方便,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甚至是合適的老師。這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8.網絡對中學生的壞處

⑴容易上癮。

許多中學生沉迷於網絡遊戲、聊天室,不知不覺的出現了精神和身體上的病症,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⑵容易受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許多網站(包括許多著名的大網站)的頁面甚至主頁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中學生很容易受它們的影響。有一些中學生受網上暴力內容的影響,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廢學業。

許多中學生自控能力不強,上網經常着了迷,晚上經常拖得很晚,不但影響了這一天的寫作業和複習,還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⑷網吧問題。

現在網吧的數量日漸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網吧。許多中學生在放學後、節假日和同學一起去網吧上網聯機打遊戲、聊天等等,,且上網時間很長。這不僅浪費錢財,而且在網吧裏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許多接受調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網吧裏電腦上的主頁就是不良的網頁。

⑸網上交友問題。

許多中學生在網上都有網友。而網絡畢竟是一個虛擬世界,網上許多人説的都是謊話,很容易是中學生説謊、受騙,甚至在這些人的“引導”下誤入歧途。

9.網絡對中學生心理的影響

⑴許多網絡遊戲都含有暴力的內容。很多中學生上網就是為了玩遊戲,經常接觸這些遊戲,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學生摻入恐怖、暴力、以強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給中學生的心理造成了較大危害。

⑵在調查中發現,聊天室中,許多人幾乎句句不離髒話,而且經常談論一些不良的內容。許多中學生長期沉迷於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響。

⑶在網上,一切事物都是虛擬的。一些中學生長期沉迷於網絡的虛幻世界裏,有的人就會逐漸形成孤僻、沉默、不善於於別人溝通等性格。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摘要: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來,隨着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遞給大學生,同時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這使大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信息,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一)調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二)調查對象:

服裝公司前台祕書徐麗

(三)調查地點:嘉興凱特服裝公司

(四)調查時間:20xx年12月1日

(五)調查形式:填寫調查表的形式

二、正文: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且有越來越嚴峻的趨勢。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為大學生就業提供資料與研究依據。

(一)調查情況:

徐麗自從大學畢業之後進了一家嘉興服裝公司做前台祕書,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兩年了。她每天早上8點30開始上班,但是她需要提前半小時就要到公司開始打掃辦公區域的衞生;之後準備好今天一天需要的文件資料;接收郵件,按處理郵件的程序對郵件進行處理;還有接收傳真、接打電話等等工作,當然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接待來訪。她説一開始做這項工作的時候很害羞,一點也不自信,總是出錯。不過慢慢的經歷過來,現在對她而言接待工作簡直是小事一樁,沒什麼能難倒她。

徐麗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很複雜。除了簡單的接待工作之外,徐麗還要負責很多瑣碎的工作,幫領導整理文件資料、打印複印文件、撰寫辦公文檔包括排版等等。事情多難免會出點錯,比如文件丟失,造成公司經濟上的損失;接待難搞野蠻的來訪者時引起來訪者的不滿,難調解的時候直接影響了公司的形象;還有有時候也會與同事相處不融洽,也同樣直接影響了工作……所以在工作中要求祕書具備高度的精力集中,靈活的處理問題,注重細節,還要求祕書人員在工作中若與同事發生衝突,一定要妥善處理,以免影響工作。但在徐麗看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讓她頭疼的是遇到惡意上訪胡鬧的來訪者的時候還有突然發生緊急狀況的事情的時候,總是讓她手足無措,亂了陣腳。她的上司主任經常教她遇到這種麻煩事的時候一定要先穩住自己的情緒,用良好的服務態度應對並穩住對方的情緒,再認真的勸説。

徐麗平時也會被要求起草或撰寫一些文檔資料,比如説通知、簡報、報告、信函、總結、公司文件、便條和合同等等,除此之外還會做一些統計數據之類的事務。所以這要求了前台祕書在寫作方面和計算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二)調查體會:

綜合徐麗的工作情況,我得出了一下幾點體會:

1.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各大企業對前台祕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形象要好,因為祕書代表着公司的公關形象,公司對祕書人員的個人儀表要求甚高,尤其是前台祕書,而且還要具備各種能力,主猜你喜歡兒童樂園投資報告國小生實驗室設備國小輔導班簽約國小晚輔導班國小資格培訓班國小數學一對一多少錢國小英語澤林出版社可行性分析報告公司軍事冬令營活動方案國小資格證培訓班要的有辦事能力、公關能力、創新能力、計劃能力、表達能力、公文寫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等;還有在知識方面的要求也很高,精通祕書人員應該具備的知識,如祕書知識、外語和計算機知識。

2.若想成為一名受社會受企業及領導的器重和賞識的祕書,光學習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要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除此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經驗,在課外我們應該多參加一些活動或者比賽,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鍛鍊自己。在放假的時候我們還能去一些小公司兼職,熟悉熟悉祕書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為今後的祕書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3.祕書這一工作不好做,要學的東西學都學不完,,但是隻要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像徐麗一樣。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鑲一身金黃;而我們所擁有的幸福卻是五彩繽紛的。

小時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後,也許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後,能夠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就幸福。這種幸福雖然平淡、簡單,但是卻很充實。

而現在呢?一個個獨生子女,一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今的大學生面對了來自父母,社會,個人,等多方面的壓力。我們正處在學習專業知識與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各個方面。而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對大學生幸福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幸福感狀態,構建和諧校園,本組對我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重點分析我校大學生在社人際關係、自我價值、健康關注等方面的情況。基於調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學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議。

一、調查研究內容、對象及方式

調查內容:個人基本資料包含年級、性別、專業等,其它情況如生活狀況、人際關係、性格等自我評定。你對幸福生活的理解,當前幸福感狀況,影響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調查對象:瘦西湖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問卷採用選擇題形式,附加主觀題一題,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97份,有效回收率為97%。

二、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狀況

對於即將邁人社會、走向生活的大學生來説,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學裏的奮鬥拼搏就是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就目前來説,大學生是否幸福決定着他們能否更好的學習生活,能否很好的為將來奠定基礎,據此,我們調查了大學生的總體感覺。1.就總體感覺來説,8.25%的人選擇了對生活質量非常滿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選擇了比較幸福,39.18%的人選擇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選擇了不幸福2.就學校和專業的滿意程度來説,3.09%的人選擇了非常滿意,38.14%的人選擇了比較滿意,19.59%的人選擇了無所謂,34.02%的人選擇了比較不滿意,6.19%的人選擇了很不滿意,3.就人際交往環境來説,6.19%的人選擇了比較不融洽,16.50%的人選擇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選擇了比較融洽,12.37%的人選擇了很融洽。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學生的幸福狀態,值得我們關注。

(二)大學生對主觀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紀50年代初,心理學研究新領域——主觀幸福感在美國興起,一直無法量化的幸福感成為一個可操作、評估、實證研究的科學指標體系。主觀幸福感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主觀幸福感研究檢視人們在情意與生活品質方面的整體評價,探討包括正向情意、負向情感以及生活滿意的認知評價。關於主觀幸福感結構,一般認為主要有三個維度: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生活總體質量的認知評價;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是指對個體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我國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羣體,而大學生人羣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於90年代中後期逐漸展開。根據此次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經濟狀況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見當前學生的觀點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説是完全錯誤的,這跟現在學生的人格特徵以及時代特徵有關。

(三)影響大學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響我校大學生幸福快樂的主要原因,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就業壓力、學習壓力、家庭情況、心理問題、戀愛問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約着我們的心理狀況,對我們的幸福指數產生一定影響。1就業壓力方面,11.34%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很大,因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大,因為擔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覺得就業壓力不大,因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覺得沒什麼就業壓力,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2戀愛問題方面,20.62%的人認為談戀愛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認為談戀愛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認為還可以,17.53%的人認為不能3心理問題方面,就對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評價來説,3.09%的人很滿意,43.30%的人比較滿意,29.90%的人一般滿意,22.68%的人不滿意。可見就業壓力對大學生來説是主要的,因為這是大家即將面對的現實問題,而戀愛等問題只是附加因素,個人觀點不一。

三建議

針對我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建議從學校和大學生本身兩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

從學校教育而言,應該積極引導大學生認識幸福的內涵,這是教育和引導大學生體驗幸福,增強主觀幸福感的前提;加強大學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養,提高他們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學生正確看待家庭與事業的關係,引導大學生正確協調自己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認識和處理好個人需要和集體、社會需要的關係,使個人需要自覺地服從和融合於集體和社會需要之中;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挫折與成功的關係,充分認識自己,明確方向,避免盲目,引導學生對挫敗正確歸因,消除悲觀,振奮精神,增強韌性,並及時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和幫助,保證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適應環境,去創造幸福美好的未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不同側面與不同層次為大學生創造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條件和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活動中的價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社會規範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為他們開設大學生心理衞生、人際關係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課程,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和把握自身發展規律,改善自我認識方式,從而能夠促進自我調適,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

從大學生自身而言,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家對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變自己,有目標,為之努力,腳踏實地的學習,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個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尋找生活激情,充實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強與人溝通能力,保持心態年輕……總的來説,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防止個人主義、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拼搏、努力、奮鬥和奉獻中追求人生幸福,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抓住在校期間一切發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機會,同時多關注企業單位用人的要求、標準,把自己培養成符合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強與同學、朋友、師長和社會的溝通與交往,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人際交往經驗,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技巧與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能力,正視自己的人格缺點,不斷完善自己,培養積極、樂觀、嚴謹、開放、自信、自強、獨立而穩定的有利於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質。

綜上所述,從對瘦西湖校區的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大都滿意現在的生活,主觀幸福感較強,這歸功於當代大學教育體制的完善,大學生的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家長管理能力的增強等等諸多因素。整個學校的主氛圍是愛好學習,勤奮上進,雖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風,但畢竟是少部分。在學術方面,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在課外活動方面,愛好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在社會實踐方面,大多數學生通過做家教一方面減輕家庭負擔一方面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跡可循的,今後的大學生活將是以積極健康,幸福舒適為主旋律。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10月份,對我居住地周圍的一所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庵上中學進行,共發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我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作了如下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97%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的學生選擇就業,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四、對調查結果的體會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農村中學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且大多數側重於學業成績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多,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户外、學校緊張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中學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不斷提高,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學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不透徹,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4、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中學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背景

當前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物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隨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標準、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小的時候沒有條件達到所需的物質,現在有條件了,就應該滿足子女們的要求;有些家長整日忙於事業,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與生活,只能在經濟上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鋪天蓋地的消費廣告難免對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的國小生們產生刺激和誤導作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一批批出手大方、滿身名牌、追求享受攀比的小款爺、小公主。在熱鬧非凡的大超市裏,孩子們大肆購物,家長在旁邊忙不迭地付錢;在香氣撲鼻的肯德基、麥當勞裏,孩子們大啃雞腿漢堡,家長們坐在一旁喝着礦泉水;在新潮的名牌運動休閒鞋帽商場裏,孩子駐足不前,家長緊皺雙眉;在富麗堂皇的飯店酒樓裏,孩子過生日喝五吆六,家長跑前跑後這一幕幕情景發人深省,又令人擔憂近期我們在揚州市區範圍內,以部分國小生及家長為對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希望通過本次調查活動了解當代國小生的消費狀況、影響他們消費行為的因素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我們的建議。

調查小組人員如下:

組長:xx

成員:xx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組的10名成員均來自育才國小五(5)班,我們分成若干小分隊,利用雙休日和放學後的時間,在市區文昌廣場、肯德基文昌店、部分國小校園門口開展了調查活動。本次調查我們共發放了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各50份,收回有效家長問卷47份和學生問卷48份,其中98%的調查對象為揚州市區國小獨生子女及其家長。問卷形式為單項或多項選擇,問卷內容涉及家庭收入狀況、學生零花錢的來源、數量和支配方式,家長為孩子的日常支出、平時的消費習慣等多方面內容。經過問卷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我們得出了以下調查結果:

(一)大部分家庭對子女的消費有一定約束

在這些家庭中,除了3名同學平時沒有零花錢外,大部分國小生都有一定的零用錢可支配,其中62.5%的同學每月零花錢在50元以內,16.7%的同學每月零花錢在50100元之間,有8.3%的同學每月零花錢在100150元之間,150元以上的只佔8.3%。每月為孩子的零食飲料支出,60%以上的家長控制在100元以下,超過100的佔40%左右。

可見國小生每月零花錢的數量並不和家庭收入成正比,不管家庭收入如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月消費能儘量控制在50元以內,説明家長們對子女的消費並不是沒有約束的。當他們給孩子零花錢作為獎勵時,65.96%的家長會控制在50元以內,只有12.76%的家長會給孩子100元以上的獎勵,這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

(二)與子女教育有關的家庭消費佔較大比重

被調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長都在雙休日為孩子安排了興趣班課程,有關子女的各項支出中,佔據前兩位的是:上興趣班(佔80%以上)和買書(近60%)。

(三)大部分國小生可支配的零花錢十分可觀

除了每月能從父母手中領到固定金額的零花錢,大部分孩子還會有一些其他收入,如爺爺奶奶額外給的零花錢、過年時數量可觀的壓歲錢。在被調查的48名國小生中,有4人過年能收到4000元以上的壓歲錢,30004000元的有8人,19名同學的壓歲錢在15003000元之間,15人在5001500 元之間,500元以下的只有3人。

此外,每當他們學習取得了進步、考試得了第一名、幫着家裏做家務也都會得到不同的獎勵。所有被調查的家長都表示在上述情況下,會對自己的子女採取一定的獎勵措施,而且一般都是物質獎勵。不過,大部分家長會選擇一些有意義或有紀念價值的獎勵,如書籍、文具、衣服,也有的家長會隨便買一些零食,或者直接給錢。總之,大部分國小生手中可支配的零花錢還是十分可觀的。

(四)國小生獨立消費現象佔相當比重

在被調查的國小生中,如果要買東西,有58.3%的同學會和家人商量後決定,有33.3%的同學通常自己做主,只有8.4%的同學完全由家長決定。這説明國小生們相對獨立完成消費行為的超過半數,完全獨立完成消費行為的也佔不小的比重。

我們分析認為,現在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消費可支配能力,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家庭消費水平普遍上揚,家長有能力滿足孩子的消費意願,另一方面,獨生子女的地位也決定了他們的消費願望往往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有些家境並不寬裕的家長寧願自己吃少點、穿差點,也願不讓孩子受到委屈,有的家長貪圖輕鬆享受,只要子女不去打擾他們,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而另一些公務繁忙的家長,由於覺得愧對孩子,便常常以金錢補償。

(五)國小生的消費偏好特徵明顯

當被問到有了零用錢時最愛做的事是什麼,有60%以上的同學表示會進行儲蓄,三分之一的同學會為自己添置圖書或玩具,只有少數人會想買零食或者花錢出去玩。可見不少國小生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財觀念,也有自己的消費偏好。

在同學過生日時,有62.5%以上的的同學會送一件自己或好朋友喜歡的物品作為禮物,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會選擇送書籍,有10%左右的同學會選擇一頓美餐或零食。在過生日的形式上,60%以上的國小生都會邀請同學去肯德基等餐廳聚餐,有35%以上的同學會在生日這一天帶蛋糕到班級慶祝,並向本班同學贈送學習用品或小禮物以作紀念,以送生日卡、唱生日歌等簡單形式慶祝的同學只有不到5%。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我於XXXX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 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進行了一次為期4天時間女大學生求職及擇偶意向網上調查,共有7311名女大學生參加了本次調查。

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在就業上遭遇性別歧視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被調查者中,認為比較嚴重的佔52.8%,認為不太嚴重和不存在的分別佔44.4%和2.8%。對於女大學生就業為何難這一問題,42.4%的女生認為崗位少,求職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為用人單位歧視女大學生佔24.8%,自身素質不夠強佔24.6%,社會關係不多佔8.2%。

山東人才網人力資源師劉謙認為,近年來明確提出不要女性的單位和崗位越來越少,性別歧視更多是隱性存在。

新聞專業的白雪峯今年本科畢業,她説,她們班級90名學生中女生佔三分之二,班裏20多名同學前幾天從蘭州跑到西安參加人才招聘會,但很多理工類崗位明確不招女生,有個文祕崗位也註明只要男性,可能覺得女生比較麻煩吧。據瞭解,她們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經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裏的關係。

對於性別歧視,去年畢業的王寶卻有不同看法。她説她並沒有感覺在應聘過程中受到歧視,應聘成功後在參加單位新員工培訓時,她發現200多名新員工中,女生比男生還多,領導也曾直言招聘時不想要女生,但幾輪考試下來,很多女生很優秀。王寶認為大單位大公司存在性別歧視問題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場競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説女大學生就業時要總是考慮歧視問題,就會給自己帶上無形的緊箍咒,不利於找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k7n0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