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限塑令調查報告

限塑令調查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限塑令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限塑令調查報告

限塑令調查報告1

説到“限塑令”,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是從20xx年6月1日開始執行的。其主要內容是:1、從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2、自20xx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是為了環保而發佈的,可它對環保真的有用嗎?我覺得,“限塑令”或許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妙。“限塑令”不再允許商家為顧客免費提供塑料袋,而改成收費了,而且收費標準遠高於成本。一個批發價只要幾分錢的塑料袋,要到消費者手裏,就必須掏兩到三毛錢。商家從中就能更多獲利了。有些貪圖小利的店家會不會給顧客多使用塑料袋呢?如明明只需要兩個袋子,卻給他用三個呢?而作為顧客來説,會不會因為一個塑料袋才幾毛錢,多用幾個也不到一元錢而不在乎呢?帶着這些問題,我特地去了一趟海寧比較有名的大型超市——華聯超市,做了一次實地調查。

下面是華聯超市某週六下午四點左右,收銀通道5分鐘內購物袋使用情況統計表及統計圖:華聯超市5分鐘內購物袋使用情況統計表購物總人數35人購買塑料袋人數26人購買環保袋人數2人自帶塑料袋人數1人自帶環保袋人數3人不使用購物袋人數3人 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購買塑料袋的人明顯居多,約佔74.3%。而且我發現,自帶環保袋的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年輕人普遍都傾向於購買塑料袋。我分析:因為中老年人比較節約,不怕麻煩,並且環保意識相對較強,所以自帶環保袋較多。年輕人一沒有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的習慣,特別是男士,隨身很少帶包,所以帶環保袋很不方便。二覺得塑料袋也不貴,而且礙於面子,生怕因為“連區區幾毛錢也要省,太吝嗇了吧!”而被朋友嘲笑。而環保袋因為價格比塑料袋高出十倍左右,因此也不受大家青睞。不用購物袋的,主要是購物量少。而一般到這類大型超市購物,量普遍較多。通過以上種種現象表明,“限塑令”還沒有深入人心,或者説執行得還不夠到位。大多數顧客用不用環保袋還是以方便為原則,用價格槓桿來限制塑料袋的使用,效果還不夠明顯。需要更深入、廣泛、細緻的工作。

限塑令調查報告2

一、引言

“白色污染”已經成為危害的環境問題之一。由於塑料製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製品(尤其是各種塑料袋)給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

20xx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份被羣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為了瞭解城市執行限塑令的情況,我們對部分市場、商場進行了一些調查,並嘗試宣傳限塑令,使廣大市民瞭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還城市一個整潔的環境,促進限塑令的宣傳、執行工作。

二、

問題一:各大超市是如何應對“限塑令”的收銀流程悄悄變化。實施“限塑令”,大賣場的收銀通道要比過去增加一道程序——詢問顧客是否打算花錢購買塑料馬甲袋,這勢必影響收銀速度,那麼大賣場是如何解決的呢?

據瞭解,沃爾瑪早在今年3月份就開闢了“無塑料袋快速通道”,凡是自帶購物袋的顧客可以在此通道快速結賬,而需要購買塑料袋的顧客則在其它收銀台結賬,顧客分流後加快流通速度。

從20xx年6月1日開始,北方國貿等大型超市仍在“吃老本”,在超市的收銀台,總可以看到收銀員身邊成堆的塑料購物袋。不過一段時間後,他們身邊的塑料袋已大量減少。塑料袋不再是免費贈品,而是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為了響應“禁塑令”,各大連鎖超市已經準備好相當數量的環保型購物袋。

問題二:限塑令您使用塑料袋是否減少了嗎?

在超市中可以看到,大部分顧客都是帶着自己的購物袋。

但那些被“限塑”的超薄塑料袋仍舊存在,許多廠家依然生產違規袋。實行“限塑令”後,菜市場有一段時間是按照規定執行的。可以肯定的它是“短命”的。不只是菜市場,類似早市、大市場等地的小商販都用超薄塑料袋,“限塑令”也都被消解了。

問題三:對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提供建議如下:

(1)認真貫徹執行限塑令,支持城市的環保工作。

(2)學校、社會應教育大家增強環保意識,多宣傳限塑令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

(3)大家不要隨意扔廢棄物。儘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並杜絕使用一次性飯盒

(4)增設垃圾箱,放在塑料袋使用頻繁的地方(如小賣部門口)。 社區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

(6)設計限塑令提醒標誌,掛在醒目的地方。

(7)呼籲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認真貫徹限塑令的精神。

三、調查結論

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① 大家均支持限塑令,能認真執行限塑令,塑料袋及其製品使用量明顯減少。

② 大部分市民對於限塑令比較瞭解,但仍有部分人對限塑令的具體精神不清楚,這需要有關部門增強環保方面的宣傳。

③ 許多小商販仍使用超薄塑料袋,“限塑令”沒有貫徹到底。

分析

調查結論分析,大多市民都支持“限塑令”,許多市民甚至可以詳細的説出其主要內容。從這一點我看到,通過媒體、報紙等傳媒已經向廣大市民宣傳了“限塑令”。政府工作做的很多,可有些地方“限塑令”的落實情況並不到位。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商家沒大力貫徹“限塑令”,未能得到環保局、共商局等部門密切聯合監督“限塑令”執行的情況;其次,政府重點工作放在超市,超市工作已經很出色,但是農貿市場、

步行街、餐館等場所仍舊使用較多的塑料袋,這些場所的監督力度不夠;再次,政府源頭控制不嚴格。最後,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是影響“限塑令”實施的一大因素。

四、調查收穫

總體而言,限塑令有不錯的效果。凡事是需要時間的,我相信經過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塑料袋一定會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一切得從教育入手,從國小生抓起,從小養成環保意識。我們在從自身做起的同時一定要加大宣傳教育,這樣,才能實現從“限塑”到“禁塑”的願望。

限塑令調查報告3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要求,自20xx年6月1日起,我國“限塑令”正式實施,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時至今日,“限塑令”已經實施有兩年多了,其執行情況究竟如何?老百姓對此項政策又持什麼態度?“限塑令”對百姓生活又有何影響呢?

為此,我們利用暑假設計了相關的問卷調查,並走訪了中山市內的幾所超市、商場及菜市場,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調查。

從回收的份問卷中,我們瞭解到:知道塑料袋對環境有危害的佔96.2%,且大多數人支持“限塑令”的實施;現在購物時會自攜環保袋或多次使用的塑料袋的共佔60.4%,會順便買塑料袋的仍有30.2%,其中35.6%是忘記帶購物袋的,而有26.4%的人認為買塑料袋比帶購物袋方便;需要購買塑料袋的地方多為超市和正規商店,有54.7%的人在“限塑令”推廣後仍遇到商家派發無償塑料袋,且認為身邊提供免費塑料袋的地方有很多的佔41.5%;對於政府宣傳使用的環保袋,有43.4%的市民需自行購買,由社區委員會派得的只佔5.7%;對於“限塑令”的推廣和實施,過半數的受訪者抱積極樂觀的態度,認為可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和保護環境。

如果單看這些數據,也許我們會認為只要堅持實施和推廣“限塑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能取得卓越的成效。但在實地走訪的調查中,我們瞭解到:

一、“限塑令”在商場、超市執行情況良好

自“限塑令”發佈以來,壹加壹等超市、商場不再提供免費塑料袋,且堅決徹底地執行着這一政策,使塑料袋的使用量明顯下降,曾一度減少了80%,塑料袋價格多為0.2元為大號。消費者逐漸養成了自備購物袋或商品少時徒手帶走的習慣。但近來塑料袋的用量卻有回升的趨勢,在我們觀察的七批顧客中,只有十三位攜帶了購物袋,大多數顧客需要時都會購買塑料袋。其中多數認為“二毛錢不貴,沒關係”,且收銀員也會詢問顧客是否需要購買塑料袋而不是環保袋,似乎這額外的收入商家也很樂見其成。

二、菜市場和小商小販成“限塑”盲點

與超市相比,在菜市場“限塑令”根本難以實施。首先,由於菜市場中都是零散的商户,沒有統一的購物出口,管理起來十分困難;此外,即使顧客自備購物袋,出於對食品衞生問題的考慮,各種蔬菜、水果、肉蛋類等生鮮食品仍要分開放置。因此,在菜市場免費提供超薄塑料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據調查,在菜市場的攤主大多知道有“限塑令”,但仍免費提供塑料袋實屬無奈,“實在開不了口啊”“別家都不收,我還收袋子錢,誰會來我這兒買東西啊”,這是多數攤主的説法。

然而,如果按一個蔬菜攤位一天送出100個塑料袋來計算,200個攤位的一箇中型菜市場一天之內就可送出20000個以上,一個月60萬個,一年則可能高達730萬個。有專家曾測算過:如果全國有三分之二超市完成了“限塑”要求,那麼一年就可以減少塑料27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160萬噸。如果農貿市場完成“限塑”,那麼一年減少的塑料、節約的石油將不可想象。這些塑料袋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於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

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一隻合格的塑料袋分解時間需幾個月,而超薄塑料袋毒性大,在土壤裏分解的時間需要200年,如果採用焚燒的辦法,則會產生大量嚴重侵害人體健康的二噁英等有毒氣體。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推行“限塑令”的必要性既及其遠大意義呢?

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有償使用塑料袋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在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症”。為進一步加強執行“限塑令”,我們小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

通過多種渠道和多種方式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使自覺限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限塑”意義更加深入人心,從而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環保意識。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仍存在少數市民是不知道、不理解、不支持“限塑令”的實施的,因此我們認為加大宣傳依然十分重要。

二、加快低成本環保替代品的研製。

塑料袋伴隨人們日常生活多年,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人們對它也是依依不捨。往日,人們多用購物後的塑料袋作垃圾袋,既不浪費這個塑料袋,也解決了垃圾暴露問題。據調查得知,曾有老人在即將實施“限塑令”時收集了200多個塑料袋以備後用。可見,塑料袋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佔不可忽視的地位。現在政府既下令要塑料袋“下崗”,那麼加大資金投入研製出更多符合環保要求、低成本、人們樂於使用的替代品,便是從“限塑”走向“禁塑”的一條必由之路。

三、從生產源頭控制“白色污染”。

必須嚴厲查處非環保超薄塑料袋的生產企業商,加強對塑料製品生產、銷售的管理和監督,可實行塑料袋的資質生產製度,使生產企業自覺投入到符合發展需要的新品研製、生產中。

四、加大監管力度,清除“限塑”死角。

針對菜市場等沒有統一的購物出口的零售場所,有關部門可對市場開辦單位進行監督,一經查實有違反“限塑令”的商户,即處罰市場開辦單位,而市場開辦單位對商户進行管理。同時加強對廢棄塑料的回收、貯存和再生利用。

五、各超市、大賣場可開設“無塑料袋通道”、提供購物籃租用服務、自備袋子購物打折等便民惠民的措施。

這樣既響應政府“限塑令”的政策,也為廣大市民的環保行動打開方便之門。

在當今國際社會中,“限塑”已成為世界各國之間的共識。無論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美洲、歐洲,還是在發展中國家較多的亞洲和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出台各種政策法規限制使用塑料袋。如:愛爾蘭自20xx年啟動“塑料袋税”,對每個購物塑料袋徵税15歐分,税收全部納入環保基金。20xx年,政府又將購物塑料袋税提高到每個22歐分。實行“袋税”後愛爾蘭人消耗塑料袋的數量確實下降了,但目前又開始反彈,這説明這一措施並非長久之計;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xx年3月通過了禁止超市、藥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從而成為通過此類環境法案的第一個美國城市。法案規定,當地零售商只允許向顧客提供紙袋、布袋或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嚴格禁止。由此可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以減少“白色污染”、減輕環境壓力,已逐漸成為世界共識。而中國除積極響應外,還應借鑑其他取得顯著成效的國家,根據自身國力和國情,制定各種方針政策,已取得最大成效。

毋庸置疑,“限塑令”對於環保理念的推動、國民環保意識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使得“限塑令”的實施意義已遠超過“限塑”本身。而以實際行動來“環保”,引領人們走進“綠色時代”,將是實行“限塑令”的最大的成功。要從“限塑”到自覺的摒棄塑料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每個人自覺地去執行和維護。

限塑令調查報告4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於塑料製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製品(尤其是各種塑料袋)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廣大中學生對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製造白色污染,使原本聖潔的校園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蝕。為了瞭解、解決校園白色污染的問題,我們對校園白色污染進行了一些調查,並嘗試找出解決辦法,使廣大中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還校園一片淨土,促進桃江縣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製品,對耕作和播種造成了極大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不產。如果將塑料燃燒,則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環境。將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鳥、魚類誤食,會造成這些動物死亡,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則會造成海上。

2、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白色污染治理辦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學家研製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製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競爭。

三、調查情況

我們小組在學校隨機挑選50人蔘加我們的問卷調查,共收回45份,佔90%(調查問卷附表),結果如下:

問題一:你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嗎?

調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是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有很大關係(高二化學教材對於白色污染有過講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這表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問題二:你經常購買小食品嗎?

22.2%的人偶爾購買小食品,71.1%的人經常購買,只有6.7%的人不買小食品。這是因為,學生族很少有時間在家吃早飯,所以來學校購買食品充飢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裝袋絕大部分都是塑料製品(請看以下的調查),這就為校園白色污染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問題三:你如何處理塑料袋?

上圖顯示只有7人(佔15.6%)將塑料袋隨地亂扔,而扔進垃圾箱的佔80%,但這並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進入垃圾箱中,因為據我們小組成員觀察發現,很多人雖然知道應當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內,卻總是扔到垃圾箱旁,風一吹,塑料袋就滿校園亂飛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兩位選擇其他的同學中。一人表示會把塑料袋扔進視線所見的垃圾箱內。我們發現。校園內垃圾箱以前並不多,而且大多鏽跡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過本學期開始後,學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數量,這對於防治校園白色污染是有幫助的。

問題四:請同學對校園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提供建議如下:

(1)學校應教育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學們不要隨意扔垃圾,對隨地扔廢棄物的人講講環保的重要性。

(3)學校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

(4)增設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嚴重的地方(如小賣部門口)。

(5)設計一個環保標誌,掛在醒目的地方。

(6)儘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並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盒(現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飯盒就是國家禁止使用的飯盒,但仍在使用)。

(7)呼籲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

(8)學校不要焚燒垃圾。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於白色污染比較瞭解,但仍有部分人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需要學校增強環保方面的教育。②相當一部分人雖然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見,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三)學校白色污染現狀調查

通過上一階段的調查,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瞭解情況,與同學們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我們學校白色污染的情況,並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

首先,我們進行的工作是稱量一個班一天產生的垃圾,分揀出垃圾的種類、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佔比重為多少,以此來估算一中一天產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數量。以高二某班為例,這個班一天所產生的垃圾約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紙、塑料包裝袋、塑料瓶、易拉罐、發泡飯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裝袋有近 l00個(幾乎全用於食品包裝),5個塑料瓶,7個發泡飯盒,2個易拉罐(鋁製)。不難看出,食品包裝是校園白色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還發現,紙張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會上也有回收廢紙、易拉罐的地方。於是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學校的垃圾站,我們遇見一位揀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進行了回收。我們小組成員上前詢問他回收的目的、價錢,而他沒有回答。為了查詢有關塑料的回收情況,我們小組特意利用課外時間對太原市各正規廢品回收站進行了採訪,可惜沒有發現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後,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我們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來製造食品包裝袋(因為造價高,不能保證衞生與安全),只可用作建築材料或農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違規生產的個體小企業私自回收塑料廢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機溶劑清洗後再利用,這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學校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時,一定要將回收的塑料製品送到正規的回收單位。

四、結論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發現校園內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一中為例,每天一中要產生4000個左右的食品包裝袋,這會使多少畝土地喪失耕種能力!而且,學生對於白色污染缺乏緊迫感,採取淡然的態度,這是不容樂觀的。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那麼若干年後中國還有沒有可供種植耕作的土地?

我們中學生不應該對白色污染這一社會問題不聞不問,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地去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宣傳環保意識、從而使全社會的人都有環保觀念--這正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的建議:

(1)根據我們的調查以及我們所查的資料,我們建議學校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個班在班內建立一個小型垃圾點,將垃圾按紙類、塑料、金屬(如易拉罐等)、電池、其他共五類分類收集。由於紙類、塑料數量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慮到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建議同學們把廢舊電池統一回收。

②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並在校園內多設置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學校負責與社會回收單位聯繫,及時送出回收來的垃圾。

③學校應當設立一個評分制度,對垃圾回收工作開展得好的班級進行鼓勵。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污染,就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環保的觀念,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保教育,如徵集環保標誌,舉行環保歌詠比賽等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3)加強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目的還在於向全社會宣傳環保知識,因此建議學校多方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活動,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組織學生上街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等知識,只有全社會都在講環保,才會從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限塑令調查報告5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終於到來了,應學校的提議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在這個炎熱的七月,我們暫別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熱情澎湃,全身投身到了火熱的暑期社會時間活動中。這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這次社會實踐,我是參加的班上組織的實踐活動。我們的主題是限塑令實施兩週年的成效調查。在雅安,我們雖然只實踐了短短的幾天時間,但這其中的辛苦與不易讓大家都成熟了不少。17號的晚上大家剛考完試,就已經積極投身到實踐活動的準備當中了,大家討論、分配任務、研究細節忙的不亦樂乎。第二天,也就是18號,一大早大家就集合在了11教的門口,照相、分派任務細節然後我們一羣人就分成兩隊,扛着隊旗向着我們的目的地進發了。我們想的是:在學校周邊,以學生居多,大家都對環保很贊成,在瞭解限塑令和執行上大都恨自覺,這就沒有調查的意義,因為調查人的身份太集中了。所以我們要在稍遠離學校的街道上調查行人,一路調查,一直到走到車站為止。因為我們覺得車站是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你都要坐車,這樣調查範圍就會變大,使調查數據具有權威性、真實性、可靠性。

本以為是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卻萬分辛苦。我們沿路走去,遇到人我們就向他們説限塑令,並請他們配合填一份調查問卷。但是問題就出來了,一些人壓根就不願意停下來聽我們講,願意停下來的,一聽到我們需要他們幫忙填一張調查表,立刻走人。於是我們大家商討了一下,發現一個是太陽慢慢的已經變得大了,街上願意停下來聽我們説的人越來越少了;二個是既然我們不能讓別人停下來,何不去問那些本來就停下來的人呢?於是我們決定再兵分兩路:一路沿着河邊做調查,主要針對那些在河邊坐着休閒的人,本來我們想的是他們本來就坐着,沒什麼事幹,幫我們填一份調查應該是一件大家都沒問題的事情,但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我們想得太過美好了。

他們一些人直接就説不想填,一些人乾脆就説不識字,還有些人就説從沒用過塑料袋。一部分人但是很積極地來問我們在宣傳什麼,我們便給他們説,他們也到很認真地不懂就問,我們便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限塑令是什麼,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一些人在我們解釋了大半天后説一句不懂就走人了,而且像這樣填,也非常耽誤時間。而車站的人,老實説他們的車次要來了,沒空幫我們填,但其實是他們不想,因為他們在哪兒坐了很久很久正因為這麼辛苦,我們很感謝那些幫我們填了調查的人們,感謝他們肯停下他們匆匆的腳步,感謝他們在大熱天聽我們喋喋不休地説我們的調查問卷,感謝他們肯花時間來幫我們填調查表

在外辛苦了幾天後,我們把所有的調查表收到一起,大家一起吧所有的數據統計起來,算成百分比,並進行粗步的比較。得出各種調研成果。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短短几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但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着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美好的回憶讓我們的大學生活增添了幾道色彩。

限塑令調查報告6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到來了,應學校的提議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在這個炎熱的七月,我們暫別象牙塔中舒適的生活,熱情澎湃,投身到了火熱的暑期社會時間活動中。這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這次社會實踐,我是參加的班上組織的實踐活動。我們的主題是限塑令實施兩週年的成效調查。在雅安,我們雖然只實踐了短短的幾天時間,但這其中的辛苦與不易讓大家都成熟了不少。17號的晚上大家剛考完試,就已經積極投身到實踐活動的準備當中了,大家討論、分配任務、研究細節忙的不亦樂乎。第二天,也就是18號,一大早大家就集合在了11教的門口,照相、分派任務細節然後我們一羣人就分成兩隊,扛着隊旗向着我們的目的地進發了。我們想的是:在學校周邊,以學生居多,大家都對環保很贊成,在瞭解限塑令和執行上大都恨自覺,這就沒有調查的意義,因為調查人的身份太集中了。所以我們要在稍遠離學校的街道上調查行人,一路調查,一直到走到車站為止。因為我們覺得車站是一個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你都要坐車,這樣調查範圍就會變大,使調查數據具有權威性、真實性、可靠性。

本以為是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卻萬分辛苦。我們沿路走去,遇到人我們就向他們説限塑令,並請他們配合填一份調查問卷。但是問題就出來了,一些人壓根就不願意停下來聽我們講,願意停下來的,一聽到我們需要他們幫忙填一張調查表,立刻走人。於是我們大家商討了一下,發現一個是太陽慢慢的已經變得大了,街上願意停下來聽我們説的人越來越少了;二個是既然我們不能讓別人停下來,何不去問那些本來就停下來的人呢?於是我們決定再兵分兩路:一路沿着河邊做調查,主要針對那些在河邊坐着休閒的人,本來我們想的是他們本來就坐着,沒什麼事幹,幫我們填一份調查應該是一件大家都沒問題的事情,但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我們想得太過美好了。他們一些人直接就説不想填,一些人乾脆就説不識字,還有些人就説從沒用過塑料袋。一部分人但是很積極地來問我們在宣傳什麼,我們便給他們説,他們也到很認真地不懂就問,我們便耐心地給他們解釋限塑令是什麼,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一些人在我們解釋了大半天后説一句不懂就走人了,而且像這樣填,也非常耽誤時間。而車站的人,老實説他們的車次要來了,沒空幫我們填,但其實是他們不想,因為他們在哪兒坐了很久很久正因為這麼辛苦,我們很感謝那些幫我們填了調查的人們,感謝他們肯停下他們匆匆的腳步,感謝他們在大熱天聽我們喋喋不休地説我們的調查問卷,感謝他們肯花時間來幫我們填調查表

在外辛苦了幾天後,我們把所有的調查表收到一起,大家一起吧所有的數據統計起來,算成百分比,並進行粗步的比較。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短短几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但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着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此次活動的開展,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冶煉了情操,加大了我們與社會的接觸面,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們的學習、就業創業的激情。使我們認識了自我,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隊員們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以所擁有的理論知識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紀大學生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的風采。這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將牢記在腦海裏,它讓隊員們理解了很多有關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認真負責地做好沒一件自己該做的事。此次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勵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初生牛犢的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着我們越能適應它。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一些基礎只是就夠用了,可到了實習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以後自己要走的路還很長,不能只安於現狀,一定要奮勇直前。讓自己在不斷前進中成長起來,堅定不移地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orl6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