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人力資源管理 >

世界500強企業HR:你的不足在哪裏

世界500強企業HR:你的不足在哪裏

埃森哲:自信心不足

世界500強企業HR:你的不足在哪裏

問:與外籍員工相比,你覺得國內員工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李綱(埃森哲合夥人兼中國區總裁):從橫向比較,中國員工總體水平高於整體平均水平,他們最大的特點或者説優勢有三點,一是絕對聰明;二是很想學東西,而且學得很快;三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比較清晰的定位。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西方國家的員工自信心很強,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國內員工很多時候是悶聲不響,謹小慎微,不願意公開發表意見。這與我們的教育有很大關係,長期的單向灌輸使學生缺少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國內課堂踴躍發言的情況一般很少見。這種狀態對員工在跨國公司中的成長很不利。在一個項目中,如果一個與你級別差不多的同事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表現得比較有見識,那麼他就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另外,我們很多年輕的國內同事獨立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弱,一帆風順時表現得很好,一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往往會弄得一團糟。我想,這與父母、老師把好學生保護得很好,給他們創造了非常優越的讀書環境有很大關係。在美國,大家都知道,十七八歲自己奮鬥打工賺學費的情況很普遍。

飛利浦:謹小慎微

問:現在有的學生被企業的各類要求弄得無所適從,他們在大學期間拼命地考各類證書,不斷參加社會實習,您怎麼看這一問題?

徐承楷(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人力資源副總裁):填鴨式的學習大可不必。那麼多考證其實是因為學生們希望走成功的捷徑。事實上,人生沒有捷徑可走,職業生涯和求學生涯一樣,要求每個人必須有敬業的精神和態度。與國外大學生比較,他們的明顯優點是可塑性很大,素質高,對工作總體而言很負責,有接受挑戰的精神。由於社會發展速度很快,每個年輕人對職業生涯的第一份工作都十分珍惜,但不知道是不是競爭過於激烈的緣故,他們普遍生存在一種充滿壓迫感的環境中,工作戰戰兢兢,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不能十分放鬆地投入工作,這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另外,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國際視野普遍較弱,書呆子型的學生還是比較多。

國際紙業:太注重形式與追求速度

問:現在有些大學生認為,在學校裏,“官”做得越大越好,越能向用人單位證明自己的社會活動能力;社會工作越多越好,越能表達自己有動手實踐能力。您認為是這樣嗎?

楊銘潛(上海國際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只要你用心去做事,在班級裏當一個班長和在學校裏做一個學生會主席,得到的鍛鍊應該是一樣的。同樣,社會工作 “經歷”很多,並不表明你的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大學生的求職簡歷很花哨,説自己幹了多少社會工作,對此我們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你在從事的社會工作中怎麼幹的,取得了什麼成果,深入程度如何。往往我們會挑一兩個他們所從事的社會活動問些深入的問題,由此就可以發現他們是不是為了履歷而打工。

問: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哪些不足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楊銘潛:現在的大學生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對自己的發展寄予很大的期望,他們普遍有一個傾向,都希望以很快的速度,在進公司兩三年內,做到部門主管的位置。我經常對大學生説,對事業要有耐心,不要一味追求速度,我們應該關注自己今天做好什麼,而不是明天成為什麼。

英特爾:理想的能力=沿海學生的軟能力+內地學生的硬能力

問:英特爾匯聚了國內名牌大學的優秀學生,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國內高校人才培養的最高水平。這些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之間,有什麼不同?

王文漢(英特爾中國軟件實驗室總經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回答不好要得罪人。我只能講我的感覺,很片面。我認為,北大、清華的學生都比較自信,這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北大和清華的學生相比,北大的.學生在軟件上做得不錯,而清華的學生更大氣,他們能做大規模、較完整的系統。復旦和交大之間,差別就大了。交大的市場反應速度快,而復旦的就比較慢一些。交大的學生相對於復旦的學生來説,更願意冒險,更有創新的激情;而復旦的學生則要保守些,做事比較穩,不願冒險。

沿海地區高校的學生,比起內地高校的學生而言,比較有思想,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都比較強。但是,他們的基本功卻被內地學生超過了。我們發現,內地高校學生的基本功越來越好,成都、合肥、西安的學生,技術能力比上海、北京的學生要高。我想,這恐怕與他們周圍的環境有關。上海、北京很熱鬧,有很多機會,學生們於是不一定能安心投入學習,而內地高校學生受外界打擾小,也就能潛心學習。

問:能否將國內學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作個比較?

王文漢:與美國學生相比,國內的大學生在硬能力方面,考慮問題不具備像美國學生那樣的廣度與深度。在軟能力方面,差距要更大一些。有一句話叫“隔行如隔山”,在一些中國學生身上甚至可以説“隔項目如隔山”。即使在完成同一個產品的開發,分在某個項目組的人可能對另一個項目組的工作一概不知。而在美國,即便是另一個項目組的同事也能對你這個項目大談一番,這有助於項目間的協作配合。

歐萊雅:沒有自己

問:你們很強調人才的個性,那麼,大學生在學期間怎樣培養自己的個性?

赫伯樂(歐萊雅中國公司大眾化粧品部總經理):比起法國、德國等國家來説,中國有一個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特殊現象:這裏的人認為什麼都是可能的,大家對未來十分樂觀,尤其是年輕人,這是好事。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選擇正確的道路,達到自己的目標,卻並不容易。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自己,做你想做的事。在大學學習時,除了學習各種理論,還要去接觸社會,儘量多一些嘗試。如果你等到跨出校門,才發現社會原來是這個樣子,走進辦公室才發現自己原來不喜歡這份工作,那就是最糟糕的事。

思科系統:缺乏“組織行為”能力

問:具體而言,從大學畢業生到一個合格的員工,有哪些差距?

杜家濱(思科系統公司副總裁、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大致有三方面,一是語言能力,沒有足夠好的語言能力,就難以溝通與合作;二是專業技術,學校的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之間畢竟有一定差距;三是組織行為經驗,怎樣與人相處,與他人合作共同把一個任務完成,如何管理他人或者怎樣被他人管理,等等,這類行為大學生往往沒有體驗。所以,我們把這些招聘來的畢業生全部送到美國總部接受一年的培訓。在那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名新進公司的人員組成一個班,上課用英語,並設置各種研發項目,大家輪流當一些項目的領導。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培養員工如何進行國際化合作、如何管理他人和與他人積極協作。


標籤: HR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renli/vvpd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