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總結 >

我的研修總結

我的研修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研修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研修總結

我的研修總結1

江老師,您好!我這次遠程網上研修參加的是您的工作坊,加入的課程是《多媒體運用與優質課的關係》,這次研修給我的感覺是全新的:足不出户應能上YY聆聽名師專家的講座,在QQ羣裏交流經驗、在教師論壇裏發帖回帖,在江老師的工作坊收看教學視頻、閲讀課程文本35講,特別是還得到了江華老師的親自賜教,深感榮幸。

我堅持學習,按時完成課程後面規定的“6+1”作業,在研修期間,雖然我有時也會覺得累,但更多的是充實快樂,累就在於作為一個年近五十知天命年齡的語文老師,白天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迎接檢查,晚上(包括雙休日)還得抽出時間來網上研修,我上有九十高齡的老母要照顧,下有十多歲的兒子作業要輔導,説不累那是不可能的,但同時我又慶幸通過這次網上研修受益匪淺,收穫頗豐,還結識了不少的同行朋友。

11月21日洪中年輕貌美的楊翠雲老師主講的《“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訓練”課例分享》,讓我懂得了“議論有了思維的深度、廣度及嚴密度,寫出來的議論文才能不流於形式,才能言之有物,才有一定的啟發性,才有一定的説服力和感染力;11月22日樟樹市實驗國小的郭小燕老師主講的《有效作文教學方法的推廣與整合》,倡導快樂作文,列出了學生作文常見的幾種“病”:“心想”病“關聯”病,“説”病,“然後”病,“大話”病和“大眼”病,“記得有一次”病,一針見血地鍼砭出當前學生作文現在的問題;11月28日靖安縣教研室的李慶陸老師主講的《走進名著,感情經典》,精心蒐集整理出近年來會考名著考題類型,並揭密了技巧,可以是語文會考的一部寶典;11月29日瑞金的劉建蘭老師主講的《細讀文本,巧妙補白》,劉老師先從一副價值連城的補白名畫引入,然後聯繫到文本中也有類似的補白,細讀文本,巧妙的補白也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為讀者留下深遠的遐想;課程文本學習中樟樹市張家山學校的盧東昇老師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學案例與反思》中提出小説閲讀的“四讀”法,讓我耳目一新:導讀、理讀、品讀、説讀,既很好的把握了小説的主題,又理清了小説情節,真是高屋建瓴,令人讚歎不已。

在這次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這次研修,教會了我怎樣去面對困難,需要經常性的進行研修,並且要肯下苦工夫,勤於磚研,才能有所收穫。這次遠程研修,教會大家敢於面對困難並和困難進行鬥爭的不屈精神。讓大家認識到,其實教學過程也是一樣,要想在教育領域裏有所磚研有所貢獻,你一定要敢於面對困難並進行不屈的努力,你才會有所成就。

這次研修,我收穫了很多鼓勵和感動。學員在的作業的留言裏的那些鼓勵的話語,讓教師更加的'明白:其實,友誼是需要鼓勵的,學生是需要鼓勵的,教學更是需要賞識的。我們總是被這些鼓勵的發自內心真實的聲音所感動着,特別是江老師您,常常您在網上為學員們解答各種提出、主持講座到十多點鐘,在QQ裏我多次勸説您早點休息,可您卻説還要去改作業,可謂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為我們學員樹立了學習榜樣。

總之,我在這次研修中的收穫是沉甸甸的,對於現在已經嚐到了網絡研修甜頭的教師來説,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絡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帶動其他老師積極參與,以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同大家一起在網絡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的研修總結2

在的下半年,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國培計劃—江西省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這是難得的網絡培訓,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很興奮,興奮的是有機會聽到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有機會受到專家組、優秀教師和班級管理老師的親自指導,同時有機會跟不同學校的老師在班級沙龍裏進行教育教學的探討。現今國培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回顧學時路,的確感慨良多。感歎時間過得太快,想學的東西太多的同時,同時也感覺自己過得很充實:聆聽智者的教誨,參與夥伴們的探究……收穫頗豐!專家講座,引領前行。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同時也對自己的工作水平、努力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談我的感受。

一、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科學的教育觀。

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引領者,改變了傳統的授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於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併的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的引領者和示範者。為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二、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學習,真正體會到要我們教師用心去澆灌,才會開出美好的藝術之花,同時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我雖然教過不同的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以後執教的過程中着重加強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由此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價值,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教師,讓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因此而更精彩。

三、重新認識到教學應重視交流與溝通,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重要性,尤其對課堂導人這一方面加強努力。

古話説得好:“學而無友,孤陋寡聞”。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遠程網絡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網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學之外,儘可以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你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應正確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儘可能獲得家人、朋友和教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互相鼓舞學習信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有助於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

在“國培”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一種帶着現代技術投身於教育事業的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雖然培訓期間的學習即將結束,但我的學習還在繼續,因此我一定要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力爭成為一名教育的成功者!

我的研修總結3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專家的視屏錄像,領略他們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同時與學校的各位優秀教師一起進行了討論交流,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的學習,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總之通過這次教師培訓,我更加明確了做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理想。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也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我的研修雖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待有加強和改進的內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工作,為自身的修養提高而不懈努力。網絡研修室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網絡研修學習會助我們乘風破浪,飛向成功的彼岸。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

我的研修總結4

好事多磨,好課當然也得多磨。能有三五同仁在一起,利用網絡平台進行磨課,那是一件賞心悦目的事。集體磨課應該有怎樣的願景呢?現舉感受最深的幾點與大家共享:

一、共賞文本解讀之美

文本解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高明的語文教師進行文本解讀時,往往表現出“為課堂服務”的敏鋭,很快能發現文本的特性,發現其中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生長點。但再高明的教師,也只能進行屬於“自我”的解讀,總不免有顧此失彼的疏漏。

集體磨課時的文本解讀體現為一種共享和磨合的過程,觀點交鋒的過程,智慧碰撞的過程,撥雲見日真真切切看清文本真面目的過程。面對文本,每個教師首先都是一位純粹的讀者。從閲讀的本質而言,不同的讀者和文本、作者展開對話所共同成就的作品是不同的,所以才會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説法。每一個讀者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教師也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為課堂為學生服務的文本解讀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具體姿態。面對同一個文本,走進同一個文本,以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個性追求去解讀,就會出現“橫看成嶺側成峯”的豐富性。再將這些豐富性整合起來,每個教師都會重新擁有更全面的解讀視角,把文本看得更清晰更透徹,也就使文本的學習價值有了最大化實現的可能。

當各種不同姿態的文本解讀呈現在一起時,每個參與磨課的教師的解讀視野就被拓寬了,他們都將自覺不自覺地重新審視自己“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顯得有些狹隘的解讀視野或錯誤的解讀方向,以修正和豐富自己的解讀視角,和大家一起共識“廬山真面目”,實現對文本更全面、更合理、更科學、更深入的解讀,從而帶給課堂更廣闊的生長空間,使學生受益更豐。

二、品味教學設計之美

進行教學設計也就是細緻描繪課堂教學的藍圖。不同的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對學生實際的不同考慮,設計的“藍圖”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再精心的教學設計也會有不足之處。更何況,荷花固然已經很美,卻會在太陽照耀時呈現出更令人陶醉的“別樣紅”來。所以,在磨課活動中,大家將不同的設計理念、設計思路、設計流程等展示出來,共同分析,相互切磋,細心打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形成的教學設計才更具有科學性、實用性,也更具教學價值。具體而言,面向課堂的教學設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磨”:

1、在有疑惑處磨,找突破。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時,面對具體的文本、具體的教學目標、具體的學生,有時教師會在某個具體的教學環節上遇到難題,一時找不到較好的突破口,不知該如何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有效學習。集體磨課時,大家針對共同的疑惑,深入思考,共同探究,集眾人之智,往往會收到事倍功半之效。

例如,在《落花生》的集體磨課活動中,大家一致認為把課堂對話的重點僅僅放在父親説的那段話上,無疑會導致文本被人為瘦身,並且會步入就理説理的誤區。如何避免簡單的就理説理,避免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這成了大家共同的疑惑。磨課中,有人提出淡化對做人道理的探討,把重點放在借物説理的表達方法上;有人提出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主交流對父親這段話的理解,進行做人道理的自主內化;有人認為課文的最後一段中説“父親的話卻深深印在我的心上”,肯定不僅僅是因為父親説了那段話,應該與當時的談話氛圍有着密切的關係......經過大家的反覆推敲,細心揣摩,認真“商磨”,最後一致認為,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走進豐富的文本,走進“我”家的收穫節,在朗讀中感受祥和温馨的家庭氛圍的同時,讓學生和作者一起理解並內化父親對“我們”的諄諄教導,是保證“文”“道”交融,避免脱離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説教的有效做法。

2、在有爭議處磨,明理念。在某個具體的知識點、訓練點或教學環節的教學設計上,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更有利於學生的有效學習往往會存在爭議。集體磨課時,明確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背後隱含的不同教學理念,會幫助教師以科學的教學理念為導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重新進行審視、修正,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更科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學習需要。

3、在特色設計處磨,促創意。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一篇課文的課堂教學所呈現出的具體姿態是各不相同的。集體磨課時,富有特色的教學設計往往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教師要自覺探尋這樣的教學設計的創意所在,從中獲得智慧的啟迪,努力形成具有自己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三、親歷專業成長

“磨課”從關注教師的課堂操作開始,研究自身,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教材,研究教師間的合作探究等,着眼的是“教師操作”這一教學主動因素的發展變化和給教學效果帶來的發展變化。所以,“磨課”的價值不僅在於會使師生共同擁有一個充滿智慧、科學高效的語文課堂,不僅在於會使教學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還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鍛鍊了教師的“臨牀”經驗,給了教師一個新課程下專業成長的抓手,給教師搭建了一個實施新課程的探究平台。

對於教師而言,尤其是青年教師,每一次磨課都是艱辛的歷程,但也是幸福的歷程。因為,在磨課過程中,教師進行文本解讀的視野拓寬了,教學設計的能力提高了,追求有效教學的意識增強了,慢慢地,對怎樣當好一名語文教師心中更有底了。教師就應該自覺享受磨課帶來的幸福,在磨課中體驗自我價值的實現。正如一位教師在“磨課手記”中所説的:“每一次我都把磨課看成是一次學習的過程、一次歷練的過程、一次成長的過程。我覺得好好把握這樣的機會,對於自己的成長和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我們平凡的一線教師來説,磨課無疑是鍛鍊自己的最佳平台。磨課讓我‘磨’出了樣子。我在講台上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真正找到了一名教師的`感覺!磨課讓我‘磨’出了方向。每次磨課,都讓我清楚地看清了自身的不足,對文本的理解、對教材的鑽研、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對課堂預設和生成的把握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的方向。我深深地感受到,磨課是一個非常好的成長過程,雖然很累,很辛苦,壓力很大,但是熬過來了,也就進入一種新的境界,在教學修養、專業素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問題了。”

在孫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引導學生課前蒐集有關花生的和作者的資料,如“花生為什麼又叫落花生?”“除了書上介紹的你還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對作者許地山知道多少?”等等。

在這些問題中,學生興趣哪一項就查找哪一項,任務一明確,孩子們就行動開了,或上網查找,或到圖書館、圖書城查找,或請教有關專家等。課堂反饋時,學生查找到的資料十分豐富,增長知識的同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調動起來。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在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後,孫老師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部分內容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為什麼?”讓學生自選內容,學習體會,學生興趣盎然,精彩紛呈。學生在無拘無束和非強制性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在教學《落花生》一課中,從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父親説的話,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孫老師都引導學生自已讀,自已學,自己彙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特別是在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説的兩段話這一環節時,父親的話雖然樸實無華,卻包藴着一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學時,孫老師沒有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步驟,然後以人四人為一小組,先自己讀,自己學,接着把自已讀懂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交流。實踐證明,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按學習要求找出花生與三種水果的不同特點,體會出花生默默無聞,默默奉獻,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學生體會出花生品格後,孫老師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那位父親,你覺得該怎樣讀這兩段話,才能表達出你當時的感情呢?大家來評評誰讀得最有感情,學得最像。”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讀者聲情並茂,評者真誠中肯,在讀與評中學生與“父親”產生了情感共鳴,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彰顯與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孫教師以人為本,弘揚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

標籤: 研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zongjie/qlgm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