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業規劃及測評 >

職業規劃設計中的七問

職業規劃設計中的七問

  第一個問題:我喜歡做什麼?

職業規劃設計中的七問

從事一項自己喜歡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給你一種滿足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之母。調查表明:興趣與成功機率有着明顯的正相關性。在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要考慮自己的特點,不要壓抑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一個熱愛工作的人往往比不熱愛工作的人,願意多付出一些額外的努力,也因此往往表現得更為卓越。

  第二個問題:我擅長做什麼?

任何職業都要求從業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備一定的能力條件,而一個人一生中不能將所有技能全部掌握。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其最終的優勢領域。你可以把自己已經證明的能力和自認為還可以開發出來的潛能一一列出來,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己所長。

還要分析自己討厭的事情是什麼,自己的弱點是什麼。當工作使你感到壓抑、不愉快,並且成績平平時,你幹這些事的能力便是你的弱點。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博士在1999年3-4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發表了一篇名為《管理自己》的論文,強調充分發揮自己長處的重要性,指出這是成為傑出人士的必由之路。對於一個集體,需要克服的是“短板定理”,而對於個人,不要想着努力去補齊短板,而是應該去發揮自己的長處。

  第三個問題:環境支持或允許我做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分析周邊的環境,包括本單位、本市、本省、本國,甚至國際上的環境;分析內外環境給自己職業生涯的機遇和阻礙,只要認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環境,都應在考慮範疇之內;分析在這些環境中,自己可能獲得什麼支持和允許。

還要分析目前自己所處的行業、企業和職位有哪些威脅,又有哪些機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機會和威脅都是相互依存,並可互相轉化的。

  第四個問題:社會需要什麼?

社會的需求不斷演化着,舊的需求不斷消失,新的需求不斷產生。昨天的搶手貨或許今天就會變得無人問津。所以在設計職業生涯時,一定要分析社會需求趨勢。

  第五個問題:我要什麼?

也就是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什麼而活?在自己的理想的框架內製定職業生涯目標,並將它分解成階段目標。

職業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其目的`在於追求個人幸福。在擇業時,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預期收益——個人幸福最大化(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明智選擇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職業取向,從社會角度和個人意向中取捨,從而在由收入、社會地位等變量組成的函數中找出一個最大值。這就是在選擇職業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則。

  第六個問題:怎樣設計職業生涯規劃?

根據設定的目標,制定整體的職業生涯規劃,作為綱領性的長期規劃;制定一個3-5年的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一種發展的中期規劃;制定一個1年的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一個可操作性強、變化較小的短期規劃。

職業生涯策略是指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計劃,一般較為具體,有很強的可行性,如構建人際關係網、參加組織培訓計劃、跳槽等。職業生涯策略還包含一些前瞻性的準備,包括進修班,掌握一些額外的技能或專業知識(如獲得律師執業資格證、攻讀工商管理學位)等。

  第七個問題:幹得怎麼樣,再應怎麼幹?

每過一段時間,要審視內在和外在環境的變化,獲得反饋,並且及時調整自己既定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場發展十二條

1.通過分析公司目標、特權和戰略來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價值,然後推算如何才能為公司作出具體的貢獻。

2.一旦對現在的工作駕輕就熟,就要申請新的任務或承擔新的挑戰,不斷為自己設定新的目標。

3.不要等着別人評價自己的工作,每隔3個月找你的主管談一次,直接聽取他對自己如何改進工作的建議。接受意見時心胸要開闊,把它作為學習的機會。

4.將成績和進步記錄在案,總結時就能對自己一目瞭然。

5.學習新知識,與現在的科技保持同步。

6.通過在單位的積極表現,增加知名度,使自己成為核心成員。

7.多幫助他人,使自己更受大家歡迎。

8.研究他人的性格、行為特點及類型,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9.2-5年變換一個工作崗位,有時橫向的變動比晉升對事業更有利。

10.擁有創業者的決心,選擇挑戰最大的崗位。

11.對自己能夠勝任的挑戰充滿自信。俗話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願意重新定位,考慮更遠大的前景。如果現在的定位不夠成功,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其他機會。

標籤: 規劃設計 職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ceping/epy4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