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健康 >

老年心理健康論文

老年心理健康論文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的心理是健康身體的保證。以下是“老年心理健康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老年心理健康論文

隨着從傳統醫學模式生物—心理— 社會 醫學模式的轉變,心身疾病越來越引起醫務人員的關注。1993年WHO組織了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個城市的全球性合作 研究 ,結果顯示綜合性 醫院 就診患者的抑鬱症和惡劣心境發生率為12.5%。國內調查顯示: 農村 和城市的綜合性醫院門診患者中心身疾病佔到21.39%和33.2%[1,2]。以抑鬱為例,它具有發病率高,篩查率低,危害重的特點。醫生篩查抑鬱心境障礙的能力卻很有限,即使在歐美等重視心理 治療 的發達國家也只有46%的醫生初步具備這樣的能力[3,4],其危害重是不言而喻的。在WHO對於抑鬱診斷標準當中涉及到行為學方面表現就有如情緒惡化、食慾下降到自殺等11種之多,嚴重 影響 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生理功能退化和生活家庭環境的變化使得老年人羣成為一個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羣。這種心理障礙從失落感、生活態度消極到性格改變易怒、多疑、焦慮、沉悶等,更為嚴重到自殺或者傷害他人。老年人容易出現許多以軀體不適為表現的疾病,這其中一部分可以從病理生 理學中找到病因,另一部分,也是非常容易使人忽視的就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 發展 中起主導作用的軀體疾病,它們具有器質性病變的表現或者確定的病理生理改變。公認的有心血管內科的冠狀動脈痙攣、消化內科的應激性潰瘍、皮膚科的神經性皮炎和斑禿等,並且越來越多疾病的'診斷逐步向心身疾病靠攏。在2005年的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airy)中Richard Mayou等強烈建議在新的一版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即DSM-V)中將更多的軀體化疾患分解為人格疾患和情感疾患,即在評估時將其放在第一軸和第二軸上[5]。

老年人腎上腺皮質功能、垂體功能等生理功能下降,使得他們對應激的處理能力明顯遜於年輕人,行動緩慢,活動範圍變窄,接觸外界的機會減少;另外老年人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困難,和年輕人有“代溝”出現,特別是 目前 計劃生育時期的子女均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隨着他們結婚生子、自立門户、在外地工作的機率增加,逐步形成了一個“空巢老人”的羣體,這些老年人在生活上的無助、對子女的思念等正常的情緒反應都會使得他們心理障礙的發生率大大增加。 中國 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強調“內省”,使得中國人不善於表達,這也使得老年人遇到負性事件不習慣向人傾訴,不善於化解,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必然會影響到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心身疾病的發生。一些日常生活的負性事件作用於個體,由於個體的素質原因,對負性事件產生消極的認知和評價,繼而出現負性的情緒反應和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表現為神經內分泌系統負性調控,產生一些靶器官的損害,這就是“素質—應激”的概念。正如Selye所陳述的那樣,“ 問題 不在於發生了什麼,而在於你如何對待它”。

要積極地維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必須要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應該教會老年人如何去對待生活中的這些負性事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這個問題。

1 良化心理環境反應

老年人應有意識地投身於有利的環境中去,比如多去開心熱鬧的場合,交談時選擇輕鬆愉快的話題,觀看喜劇性娛樂性的電視節目等。

2 參加社會活動,重新步入社會

從原來工作崗位上退離的老年人一般會有一種失落感。如果能夠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責任性工作,尋找一個過渡期,從羣體之中得到安慰,會非常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維持。這種重新社會化的作用不可低估。

3 參加老年大學和 學習 班

適當的文化活動使得老年人能保持敏捷的思維,及時瞭解外界的信息、年輕人的思想狀況,更加全面的接觸 社會 ,使得他們覺得也在跟着 時代 的步伐,不至於產生“是社會的累贅”、“已經老了”等消極的認識。

4 進行 體育 鍛鍊

良好的身體狀況和良好的思想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進的。老年人對自己身體狀態的評價往往是從一兩件體力活動事件開始的,比方説上幾層樓,爬多高的山,如果能夠在這些方面始終保持着合適的充沛的體力和精力,必然會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評價,良好的心境由此產生。

5 加強對子女的宣教

老年人最為盼望的晚年生活之一就是能享受到和兒孫晚輩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但是正如前述, 現代 社會父母兒女經常呆在一起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因此應該教導兒女們要儘自己所能縮小和父母的距離,增加和他們的接觸機會,比如經常打打電話,遇到傳統節日回家探望一下等,這些都是增加老年人幸福感的有效 方法 。

通過以上途徑,為老年人尋找合適的社會定位,讓他們儘可能地擺脱不良心境的束縛,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是全社會的責任。

【 參考 文獻 】

1 燕殿學,劉淺榮,李紅婭.健康心 理學 雜誌,2000,8(2):185-187

2 餘健. 中國 心理衞生雜誌,1994, 1:16

3 Kim SY, Holloway J Psychiatry,2003,160(7):1272-1276

4 Olson AL, Kelleher KJ, Kemper KJ, et al. Ambul Pediatr,2001,1 (2):91-98

5 Mayou R, Kirmayer LJ, Simon G, et al. Am J Psychiatry,2005,162 (5):847-85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jiankang/jg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