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職場範例 >職場勵志 >

部分人只關心“成功可能性”

部分人只關心“成功可能性”

離今年大學聯考填報志願已不到兩個月了,面對今年新出籠的“平行志願”方法該如何填報,昨天,復旦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蔡達峯書面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他表示,自身意願和學校教育水平才是填報志願時最該考慮的。

部分人只關心“成功可能性”

  平行志願最大好處:考生可多次“按校排隊”

“不少考生和家長認為,錄取分數線是由高校設定的,或者高校可以隨意錄取或不錄取考生,這些都是誤解。”蔡達峯解釋説,錄取的基本規則是公開報名、有限填報、按校排隊、高分優先。“考生填報了一所高校,就與報考該校的所有考生一起,按分數高低排隊錄取,直到名額用完為止,最末位(不是最差)的分數就是錄取分數線。”

蔡達峯表示,平行志願使考生有多次“按校排隊”的機會,這是它的最大好處。

  遺憾:部分人只關心“成功可能性”

“每年不知有多少人為大學聯考填志願而犯愁。考生既要估計自己的考分,又要猜測申報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既要在自己的分數、志願、大學之間權衡,又要與同伴競爭。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把志願表上所有空格填滿,仍忐忑不安。”作為分管教學的復旦副校長,蔡達峯對每年的大學聯考生和家長的“志願大戰”頗有感觸。

不過,他表示,在這一項“令全社會關注”的家庭大事面前,人們往往存在這樣的誤區:“大學聯考填志願是申請人對一所高校表達入學的.願望,為什麼要選擇這所高校?一看自己意願,二看該校教育水平,三看成功可能性。遺憾的是,現在大多數人填志願時最要花心思的是其三,最不追究的是其一和其二。”

  提醒:職業種類總比專業多

怎樣算是按照自己意願選擇高校?蔡達峯表示,當下考生普遍重視就業需求,這是不錯的。“但要想清楚專業與職業、教育與就業、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免誤導自己。”他分析説,職業變化總比專業快,種類總比專業多,熱門專業未必保證就業,就業未必專業對口。

蔡達峯強調,接受教育根本上是為了完善人生,人生的意義比職業大,生活的問題比就業多。就業不等於發展,就業以後的困難或許更多;素質與能力才是生活之本,也是就業之本,切記不要把得到名利作為意願。

  支招:看準教師、課程、書刊信息

選擇高校首先就要了解高校。蔡達峯認為,瞭解高校教育水平不容易,不能只聽名氣、看校園。他建議考生,可以自己去查看幾個最基本的信息。“一是教師,一所高校專任教師太少,學生太多,雖節省開支,對學生總歸不利,也很難使人相信它會把學生放在多麼重要的地位。還有就是教師職稱和學位情況,在選擇同類高校的時候,這個因素更有參考價值;二是課程,課程是教育的基本資源,課程越多,對學生越有利;三是書刊,好的大學必有大量的書刊,而且種類多,使各種學生可以方便地借閲。”

蔡達峯還建議,考生還可以關注一下高校中與自身相關的信息,比如允許借多少書刊,選多少門課程,有多少交流機會,多少社團等。

標籤: 可能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zc/lizhi/dvql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