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與口才 >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集錦15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集錦15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

一、教學目標 :

1 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2 學習加旁批的閲讀方法

3 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二、教學重點:

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三、教學難點 :

作者如何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學方法:

賞析法 討論法 朗讀法

六、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 投影片

七、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導入 :同學們有聽演講的經歷嗎?大家能從演講中看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老師介紹以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 雲南起義 與康有為並稱“康梁” 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樑治華

成就:散文家 文學評論家 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 《浪漫的與古典的》 《文學的紀律》 《秋室雜文》 《莎士比亞全集》 《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 樸實雋永

3、七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並思考:

A 文章記敍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

B 他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1)齊讀生字詞

戊(wù)戌(xū) 叱吒(zhà) 蒞(lì)臨 迥(jiǒng)異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暢

薊(jì)北

(2)回答思考問題

A 明確:音容笑貌 學者風度

B 明確:深刻印象 從課文中找原句

①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裏坐滿了聽眾,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

④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⑤ 於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

4、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為什麼梁啟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説他在演講時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參照課後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討論結束後,每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學發佈討論結果。發佈內容包括特點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組每位代表限説最多兩個特點。最後特點+代表人數最多的一組為勝。勝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學或老師朗誦課文。

5、朗誦課文

6、補充《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內容

八、課後作業 :

找出文中細節及側面描寫的地方,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

九、板書設計 :

梁任公演講特點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聲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 睿智)

內容: 豐富有趣(博聞強識 學識豐富)

表情: 成為表演 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步履穩健

氣質風神瀟灑 (瀟灑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態: 生動有趣(自負、謙遜)

語言: 旁徵博引(風趣、博聞強識)

動作: 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十、教學後記:

這是我實習中上的第一堂課,由於沒有經驗,對時間的把握不好,課堂前半部分留給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時間太多了,以至於沒有完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對《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內容的補充要留到下節課才能完成。但課堂過程中以討論和結果發佈會的形式非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學生的參與度很高,絕大部分的同學都能積極思考,並敢於回答問題。但是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沒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簡單的表揚鼓勵外,我不善於把學生的思考結果與自己的板書設計 結合起來,授課過程中比較拘泥於教案,顯得不夠靈活。

總的來説,這節課的優點是教態自然、大方,聲音清晰洪亮,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在於時間掌握不好,拘泥於教案。

第二課時

1、導入 :上節課我們討論了梁啟超在演講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也以新聞發佈會的形式總結了這些特點,這節課我們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樣在行文中展現這些特點,刻畫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們來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總結一下樑的形象。

明確:撇開政壇上的樑不説,在文壇上,樑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3、樑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徵。(舉例:課文原句)

4、本文是敍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敍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樑的敬仰、欣賞、讚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①直接表達

A 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着無限的景仰

B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C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A 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B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C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對此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達

A 描寫外貌,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

B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 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樑,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教學後記:

第一次真正站上講台面對學生,總以為會緊張得語無倫次,但事實上,當我看到教室裏一張張稚氣的臉時,心裏充滿了自豪感。按照教案中事先準備好的程序,我可以順利的展開教學內容,學生的配合度也挺不錯的。人生中的第一堂課就在緊張、興奮中匆匆而去了。總的來説,這兩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目標 在課堂中也有所體現。不足之處在於,對考點的把握還不到位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

2、學習加旁批的閲讀方法。

3、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4、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教學難點】

作者如何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先來做一道競猜題:

猜猜他是誰。我對他有四個描述:

1、他是廣東新會人。

2、他是中國近代百年曆史中成就與貢獻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和學者。

4、他著作頗豐,著有148卷,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他是誰呢?

梁啟超。

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他的政績呢?

戊戌變法、雲南起義、與康有為並稱“康梁”、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提示:

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成就: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梁啟超於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後用“飲冰室主人”為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憂心如焚。

梁任公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政壇風雲人物,也是學術界一位難得的才子。

課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並未從政治家的角度表現先生,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着眼表現其學識淵博以及他自由灑脱的真性情,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三、速讀課文,給課文作旁註

1、提問: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為什麼梁啟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説他在演講時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參照課後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

提示:

梁任公演講特點: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聲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睿智)

內容:豐富有趣(博聞強識、學識豐富)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瀟灑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態:生動有趣(自負、謙遜)

語言:旁徵博引(風趣、博聞強識)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總之,梁任公是一個有學問,有文采,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2、提:梁啟超的演聽眾留下怎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明確:

深刻印象,從文中找原句:

⑴去也有不少宦,以及叱吒雲的人物,蒞校。

但是他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我得清清楚楚,在一個和日的下午,就是梁任公先生。

⑶我得他開一首古。

⑷除了當所受的感之外,不少人從此於中國文學生了烈的好。

⑸於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筆而之。

4、提:樑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事件的描述中插入人物的肖像、言、作、神等的描寫,在和麪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徵。

四、理解疑句

提:如何理解“他的廣官腔是很準的,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段。

提示:梁啟超是廣人,百日新中,光曾召梁啟超,命樑上《法通》,光帝后大加,左右:“樑文章寫得好,可就是他那廣太聽。”梁啟超北京得太差,光聽得十分吃力仍不明白,便他理局去了。

言的障礙使梁啟超失去了大膽建言的可能,確令他抱恨身。

後來,梁啟超夫人教他學“官”,等到清演,人聽到的大概就是種廣官腔了。

提:如何理解“我得他開一首古,箜篌引有情,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段。

提示:

裏的悲是《古源》裏的一個故事,“朝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提,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聲甚悽,曲,亦投河而死。”

而在梁任公稿中是的:“古府裏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據是有一個狂夫,當冬天早上,在河‘披亂流而渡’。他的妻子從後面趕上來要他,不住,溺死了。他的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看起來梁啟超在演中是作了即渲染的。

但是據一多先生到自己學生代在清聽梁啟超授古府箜篌引《公無渡河》,又是不同的法。他,梁任公先把那首古寫在黑板上,然後地朗一句:“公、無、渡、河”,接着大聲喝彩,叫一聲“好”!然後再重複地念:“公、無、渡、河,” “好!”“公、無──渡、河,” “好!”“渡河──而死──,當奈──公何!”“好,真好,在是好!”梁任公自我陶醉地一唱三,一聲高似一聲,並無半句解,朗後,就高呼道:“思成,抹黑板,快抹黑板!”思成是任公的兒子,也在班上聽。黑板擦,首古就算完了先生回完後,把聲音低,兩手一,:“大學,就是!”

五、理清思路

文大致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述演的一些背景,寫演作。從些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域和學域都是能人、高。以政治陪,突出其學上的威望和影響。意此等能人、高演,必定是有分量的。此下文具體描寫演情景目。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寫次演的主要情況。

是文章的主體,佔了大量篇幅。

第2段寫梁任公的演講稿,是通過物件寫人,表現人物的精神、作風、修養。行文至此,尚未開始描寫演講,所以也可以將這一段歸併到第一部分,作為演講的又一背景,成為演講的又一鋪墊。

第3段交代演講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人物有老師梁任公和學生,包括作者),並描寫梁任公的形象。

描寫形象又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

至此演講仍未開始,作者先描寫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給讀者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在腦海中帶着這一形象,來欣賞以下各段梁氏演講過程。

第4段寫梁任公的奇特的開場白,以及他的語音語調。

他的開場白,足以見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以下數段正式寫梁任公講課,列舉他的講課內容,他的背誦方式,他興會所至近於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講的效果(樑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學生感動,對文學發生了愛好)。這是梁氏講課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種表現,也是接續“開場白”後的更加深入細緻的精彩描寫。

第三部分(最後一段):點明梁任公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束全文。

總之,本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開篇寫梁任公的政治和學術的影響,寫梁任公的演講稿,都是為着渲染氣氛,為後面人物出場鋪設背景,為後面的精彩紛呈蓄勢;人物登場亮相,氣勢不凡,已經頗顯描寫之精彩了;梁氏獨特的開場白,是全文最精彩的。

六、小結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並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敍述描寫中。

七、作業

作者對樑的敬仰、欣賞、讚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答案:

1、直接表達:

⑴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着無限的景仰。

⑵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⑶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⑴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⑵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⑶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對此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3、完全含蓄的表達:

⑴描寫外貌,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

⑵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⑶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樑,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3

【課標解讀】

課標指出:閲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意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應注重學生的閲讀體驗,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構建文本意義;應引導學生努力做到知人論世,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是本單元中的略讀課文,基本內容不難理解。文章通過對一次演講中的梁任公(梁啟超)先生做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了他的性格、氣質和修養。但是文章似淺實深,因為三處韻文的演講表現的不僅僅是任公先生作為一個學者的性格、氣質,更有在那個特殊年代裏所形成的滿腔的愛國熱情。

【學生分析】

學生對這篇課文的主人公、包括他所處的時代和他早期的政治經歷比較熟悉,對演講的第三處韻文——杜詩也很瞭解。學生對前兩處韻文——《箜篌引》和《桃花扇》不是很清楚,課文對這兩處本身的內容沒有解説,也沒有做註解;因此,他們可能比較難理解這兩處韻文的演講中所體現的任公先生的深層情感。

【教學目標】

1、賞析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察任公先生的性格、氣質以及他的“熱心腸”(愛國熱情)。

2、學習運用“評點法”閲讀文學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自主評點賞析,從中感受任公先生作為一個學者的性格、氣質和情感,這是教學活動的重點。

2、理解三處韻文、特別是《箜篌引》和《桃花扇》這兩處韻文的演講中表現出的任公先生的情感,從而感受任公先生的愛國熱情,這是難點。

【教學設想】

1、介紹評點的基本方法,喚起學生評點嘗試的熱情,引導學生進入評點賞析。

2、以小組成員互幫互促的方式進行核心活動,讓所有同學真正參與進來。

3、對於難點,由教師介紹相關背景資料,從而引導學生討論探究。

【教學方法】

仔細揣摩,評點賞析,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金聖歎這個人嗎?金聖歎是才子,是文豪,是清初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我想,同學們知道他主要是因為他評點了一部《水滸傳》,他還評點了《西廂記》,他的評點精彩、生動、富有獨特的見解。今天,我請大家也來當一回才子才女,做一回評點,評點賞析梁實秋的文章《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評點示例。

1、 金聖歎評點《水滸》示例

林沖尋思:“怎地好?”放下花槍、葫蘆在雪裏;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

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林沖把手牀上摸時,只拽得一條絮被。

金聖歎評點:文中寫情寫景處,都要細細詳察。如照顧火盆,則明林沖非失火也;只拖一條絮被,則明林沖明日原要歸來,今止作一夜計也。

2、評點基本方法小結

選取細節

挖掘內涵

簡潔表達

三、學生合作探究,自由評點,感受任公先生的性格、氣質和情感。

1、自讀課文,選取人物的細節描寫,揣摩這些描寫表現了任公先生什麼樣的的性格、氣質和情感,作簡單批註。

2、分組合作探究,對選取的細節挖掘內涵,簡潔表達,批註在文字周圍空白處。

合作探究要求:

①快速推選組長組織本組評點,主要是監督組內每位成員積極參與,做到人人開口説動手寫;

②任選三處進行評點,每處在每個成員發言完後將意見集中形成簡短的文字;

③評點完後,推選一位組員發言,將本組評點得最精彩的一處展示出來。

3、推薦發言,交流評點。

4、自由發言,補充評點。

5、教師對照前面介紹的評點方法的三個方面,對學生的評點進行小結。

四、教師介紹相關資料,引導學生再次探究,使評點中對內涵的挖掘更深。

(一)關於《箜篌引》

1、朗讀體會感情

2、解讀內容

公無渡河。——勸誡:不該渡,不能渡,這一點甚至連渡河人自己也清楚。

公竟渡河!——質疑:不能渡,最終還是毅然渡了,究竟是為什麼呢?

渡河而死;——結局:渡河導致了悲劇。

其奈公何!——追思:我們又能對他做些什麼呢?

3、問題探究

你如何評價這個人的行為?任公先生在講這首詩時表現出怎樣的情感?為什麼會有這

種情感?

(二)關於《桃花扇》

1、簡介內容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戲曲,是悲歎明朝滅亡的。這裏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

帝,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後自縊身亡。

2、問題探究

任公先生在講這處韻文時為什麼會有“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這樣激烈的表現?

(三)總結三處韻文的演講中表現的任公先生的愛國熱情。

講《箜篌引》,他想到救國理想的破滅,想到同志的犧牲,心生悲情;講《桃花扇》,他為國家的衰亡痛哭流涕;講杜詩,他為失地的收復張口大笑。他的悲,他的哭,他的笑,無不源於他對國家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源於他滿腔的愛國赤誠。而這種愛國真情的自然流露,深深感染了十三歲就考入清華的天才學子梁實秋,使這次演講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二十多年後他還能記憶猶新。

(四)教師對第二階段的評點進行小結。

評點賞析還要注意知人論世,結合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他自身的經歷、遭遇,這樣,評點就會更深刻,更精彩。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用評點的方式賞析了這篇文章的細節描寫,從中感受到了梁啟超先生的性格、氣質,還有他的“熱心腸”,也就是他滿腔的愛國熱情。同時我們看到,學習寫人記事的文章,關鍵是抓細節,於細節的揣摩中見人物性情。評點法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只要是自己的書,同學們不妨在閲讀時隨時圈點批註。等什麼時候你把一本大部頭的著作評點完了,説不定另一個“聖歎”就產生了,他也許不姓金,但可以姓李姓王姓劉什麼的。

六、課堂反饋。

讓學會簡單説説自己這節課的收穫,比如是否有了評點的意識,是否基本學會了評點。

【板書設計】

[ 講《箜篌引》:悲理想破滅

情感 悲同志犧牲 ] 愛國

熱心腸 [ 講《桃花扇》:哭國家衰亡 ] 熱情

[ 講杜詩: 笑失地收復 ]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的第四步——教師引導探究後,由於感到時間可能不夠,所以沒有進行小結。其實,還是應該提醒學生:評點賞析、閲讀鑑賞文學作品要善於知人論世。這是猶豫造成的遺憾。

2、課件中的板書設計在上課時沒有展示給學生,這是疏忽造成的遺憾。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人物寫作方法。

2.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如何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哪位同學能介紹一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雲南起義、與康有為並稱“康梁”、公車上書)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三、課文學習

1.提問: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為什麼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他在演講時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講的特點:(見板書設計)

總之,梁任公先生是一個有學問,有文采,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2.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明確:深刻印象。從課文中找原句。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

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3)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

(4)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5)於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

3.提問:梁啟超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4.理解疑級語句

提問:如何理解“他的廣東官話是很夠標準的,……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這段話?

提示:梁啟超是廣東人,百日維新中,光緒曾召見梁啟超,命樑上《變法通議》,光緒帝讀後大加歎賞,謂左右:“樑文章寫得好,可就是他那廣東話太難聽。”傳説梁啟超北京話説得太差,光緒聽得十分吃力仍不明白,便讓他辦理譯書局去了。語言的障礙使梁啟超失去了大膽建言的可能,這確令他抱恨終身。後來,梁啟超請夫人教他學習“官話”,等到清華演講時,人們聽到的大概就是這種廣東官腔了。

提問:如何理解“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這段話?

這裏説的悲劇是《古詩源》裏記載的一個故事。而在梁任公先生的講稿中是這樣的:“古樂府裏頭有一首《箜篌引》不知何人所作,據説是有一個狂夫,冬天早上,在河邊‘披髮亂流而流’。他的妻子從後面趕上來要攔他,攔不住,溺死了。他的妻子做了一首‘引’,是:‘公無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看起來梁啟超在演講中是作了即興渲染的。

四、理清思路

課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為寫演講作鋪墊。從這些簡單的文字中,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梁任公先生在政治領域和學術領域都是能人、高師。以政治業績為陪襯,突出其學術上的威望和影響。意謂此等能人、高師演講,必定是有分量的。此處為下文具體描寫演講情景張目。

第二部分(2——9段):描寫這次演講的主要情況。這是文章的主體,佔了大量篇幅。

第二段寫梁任公先生的演講稿,是通過物件寫人,表現人物的精神、作風、修養。行文至此,尚未開始描寫演講,所以他可以將這一段歸併到第一部分,和為演講的又一背景,成為演講的又一鋪墊。

第三段交代演講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人物有老師梁任公先生和學生,包括作者),並描寫梁任公先生的形象。描寫形象又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至此演講仍未開始,作者先描寫梁任公先生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給讀者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在腦海中帶着這一形象,來欣賞以下各段梁任公先生演講過程。

第四段寫梁任公先生的奇特的開場白,以及他的語音語調。任公先生的開場白,足以見出他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的一個亮點。

以下數段正式寫梁任公先生講課,列舉他的講課內容,他的背誦方式,他興會所至近於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講的效果(梁任公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學生感動,對文學發生了愛好)。這是梁任公先生講課富有感染力的雙一種表現,也是接續“開場白”後的更加深入細緻的精彩描寫。

第三部分(最後一段):點明梁任公先生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束全文。

總之,本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開篇寫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和學術的影響,寫他的演講稿,都是為了渲染氣氛,為後面人物出場鋪設背景,為後面的精彩紛呈蓄勢;人物登場亮相,

氣勢不凡,已經頗顯描寫之精彩了;梁任公先生獨特的開場白,是全文最精彩的。

五、思考探究

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敬仰、欣賞、讚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明確:(1)直接的表達。

①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着無限的景仰。

②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

③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2)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①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②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③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3)完全含蓄的表達。

①描寫外貌,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落。

②“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③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梁啟超,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六、小結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先生的一些特點,並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敍述描寫中。

七、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二、三題。

 【板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聲音:沉着有力,宏亮又激亢(沉穩、睿智)

內容:豐富有趣(博聞強識、學識豐富)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穿肥大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瀟灑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態:生動有趣(風趣、博聞強識)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文學常識(梁實秋和梁啟超)。

2、體驗學習加旁批的閲讀方法。

3、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桃花扇》等,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2、從課外蒐集梁啟超事蹟,讓學生講述,以全面瞭解其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分析梁啟超的形象特徵,瞭解其人格魅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

李宇春是在坐很多人的偶像,她有一首歌叫《少年中國》,歌中有這樣一句詞:“少年強那中國一定也很棒。”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正當我們華夏處於孱弱捱打地位時,有一位先驅就曾滿懷豪情與希望地説出了類似的壯語:“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這個人是誰?——梁啟超。他是今天我們語文課堂的主角,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記憶走近梁啟超。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1、梁實秋:

梁實秋(1902——1987)原名治華,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生於北京。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續集),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2、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是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學術大師,有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匠之稱。他的一生,經歷了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他的業績,主要包括政治和學術兩個方面。

1891年梁啟超師從康有為,求學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説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

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對袁世凱稱帝,在戰爭中發揮了“一支筆強於十萬雄兵”的巨大作用。

1918年,梁啟超感憤于軍閥的黑暗統治,離開政界,轉而專注於學術和教育事業,受聘南開大學,主持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與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等合稱為清華四導師。擔任京師圖書館、北京圖書館館長,此外,還在全國各地進行巡迴演講。在學術研究方面獲得較大成功,對中國歷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者。一生著述宏富,著作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學、宗教及文化藝術等,達一千四百萬字,結集為《飲冰室合集》。

三、誦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誦讀全文,標記文章段落。

2、教師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標註生字讀音。

戊戌政變(wùxū)顯宦(huàn)叱吒風雲(zhà)蒞臨(lì)

迥乎不同(jiǒng)短小精悍(hàn)

激亢(kàng)箜篌(kōnghóu)

酣暢(hān)薊北(jì)涕泗(sì)

四、研習課文:

1、據作者回憶,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包括不少顯宦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但他們卻沒有給他留下什麼印象,而梁啟超這次演講卻不同。為什麼他的演講能讓人記憶猶新?也就是説他的演講有何特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梁啟超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參照課後習題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

明確:①外貌:其貌不揚(外在的平凡普通,內在穩重、瀟灑自信)

設問:“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略帶貶義,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梁任公會不會影響他在我們心中的形象?

分析:真實地描寫,個子矮小並不影響他的形象高大。著名的潘長江老是被人取笑,説他太矮了,他卻説“濃縮是精華”。

分析:這句外貌描寫文字不多,但很傳神。可以分兩層:前一層寫身材、肖像、衣着,後一層寫精神氣質,也就是説既寫實相又寫神采,着重於表現神采。貌不驚人的樑先生就是用其內在的光芒點亮整個會場。

②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設問:“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謙遜”“自負”這不是矛盾嗎?怎麼理解?

分析:這是一個欲揚先抑式的自我介紹。他首先是謙虛,但他是名人,給清華學子作演講,肯定是有一定文化的,如果還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了。這裏的“自負”是他自信的表現,而他的自信又是建立在學貫中西、通古博今的基礎上的。

分析:這個開場白非常獨特,演講者謙遜、自負的氣質讓人耳目一新。

③神態:生動有趣(自信、謙遜,讓人感受到其幽默、隨和的個性)

④聲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從中透露出他的自信、沉穩、睿智)

⑤內容:豐富有趣(博聞強記、學識豐富)

⑥語言:旁徵博引,成本大套地背誦(風趣、博聞強記)

設問:寫先生背書時敲打自己的禿頭這一細節有何妙處?

分析:盡顯其率真、風趣的個性,細節描寫格外生動。

⑦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率真的個性)

設問:為什麼説“先生的講演,到緊張處,便成為表演”?

分析: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掩面、頓足、狂笑、太息,喜怒哀樂皆行於色,感情相當投入,就如同忘我的表演。

總之,這次演講是相當成功的,演講者、演講內容、演講時的表情神態甚至是演講時的一個小動作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地印象。通過這次演講,我們也認識到梁任公是一個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直爽率真,認真細緻,風趣幽默,謙遜而自

信,穩健而瀟灑的學者形象。

2、以上是我們分析的樑先生的形象,在文中作者也用一句話概括了樑先生的形象,同學們能找出來嗎?該如何理解?

明確:“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有熱心腸”該如何理解呢?他講《桃花扇》時的“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以及講杜詩時“於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可以看出他對社稷民生的熱心腸。《桃花扇》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個人離合之悲,寫大明王朝的興亡之感,寫的是亡國悲劇,梁任公講到此處,自然想到此時的國家軍閥割據,戰爭連連,生靈塗炭,不禁悲從中來,怎不會痛哭流涕呢?杜甫之詩,言官兵收復失地,青春作伴還鄉之樂,梁啟超在講到此詩時“涕泗交流之後張口大笑”同樣表現了他對收復祖國大好山河,實現祖國統一的渴望。可見,他的悲歡皆關社稷民生。儘管文章開頭交代梁任公“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但文章中,作者也暗示了梁任公仍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責任感。

“熱心腸”一詞不免使人想起“飲冰室”的由來,“飲冰室”是梁啟超故居書齋。“飲冰”一詞源於《莊子人世間》:“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內心之憂慮。當年,梁啟超受光緒皇帝之命,變法維新,臨危受命,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交煎,梁啟超內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內熱”?唯有“飲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飲冰”一詞,來表達自己內心之憂慮焦灼呀。

他晚年不問政治,專心學術,講學育才,極為辛勤:捐募基金,興辦中國公學;組織共學社;先後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學府講學,就任京師圖書館館長。梁啟超晚年拖着病體,還是滿懷熱情地培育青年學生,實踐了自己所説的“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座”。這也是“熱心腸”的體現,熱衷於學術及教育。

3、同學們在文言文單元學習了一些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本文中梁啟超的形象是如何展示的?

明確:通過對他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徵。側面描寫如:作者對樑先生演講的深刻記憶,“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的演講效果

等。

4、我們已經給一代大師的文章寫評語,做旁註,接下來給他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①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②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③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這種現象在那時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當時白話文剛剛興起,用字和語法並不規範,但現在同學們切不可犯這樣的錯誤。

四、寫法探討

梁實秋説:“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這句話強調的重點是文章要短不要長,至於文章的深、遠、高也強調了,但不是強調的重點。確實簡練是一種很好的文風,但語言簡練,並不等於語言貧乏。梁實秋是自覺追求文體簡潔沒的作家,全文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句子都不長,卻字字珠璣,富有

文采,以形傳神。你能找出哪些簡潔而傳神的語言?

明確:寫演講過程中的動作,“走上”“打開”“一掃”“眼睛向上翻,輕輕點一下頭”;在背誦記不起下文時,“敲打他的禿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活畫出了一位富有激情又睿智的學者形象。

演講完後,寫“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極有形象感。

文章最後一段,收束有力,不拖泥帶水,使人意猶未盡。

五、小結

這篇文章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並表達了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

六、知識鏈接

1、《箜篌引》這首詩歌據説是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

古今注: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悽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

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撐船擺渡,望見一個披散白髮的瘋顛人提着酒壺奔走。眼看那人要衝進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後面呼喊着不讓他渡河,卻已經趕不及,瘋癲人終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撥彈箜篌,唱《公無渡河》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其聲悽愴,曲終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把那歌聲向妻子麗玉作了描繪,麗玉也甚為悲傷,於是彈拔箜篌把歌聲寫了下來,聽到的人莫不吞聲落淚。麗玉又把這個曲子傳給鄰居女兒麗容,名字就是《箜篌引》。

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過着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悦。“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劍外”乃詩人所在之地,“薊北”乃安史叛軍的老巢。詩人多年飄泊“劍外”,艱苦備嚐,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真如春雷乍響,山洪突發,驚喜的洪流,一下子衝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閘門,噴薄而出,濤翻浪湧。

“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是這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第一個浪頭。

第二聯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更高洪峯。“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當自己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藴,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説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説起。其實,無需説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卷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第三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首”,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想到這裏,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寫“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狂想鼓翼而飛,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複,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準確地表現了想象的飛馳。試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麼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像是一個接一個地從眼前一閃而過。

3、梁啟超

《少年中國説》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相關故事:

①1925年陰曆七月初七,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請梁啟超出席證婚。梁啟超反對他們“使君有婦”、“羅敷有夫”之間的戀情,也規勸過徐志摩,礙於徐志摩之父和胡適的情面,梁啟超答應出席證婚。但在婚禮上樑啟超卻對徐志摩、陸小曼用情不專厲聲訓斥,滔滔不絕,使滿堂賓客瞠目結舌。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給學生留點臉面吧。”

②大義滅親,披麻戴孝:為了實現自己報效國家的政治抱負,梁啟超從風風雨雨中走過56個春秋,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恪守一份書生本色,以情誼為上,磊落其身。在康梁師徒之間,由於梁啟超頗有主見,對康有為並不完全惟命是從,康有為對他很惱火,尤其是梁啟超違揹他的意願,暗中與孫中山協商合作方案,事雖未成,康氏卻耿耿於懷。面對康有為違背歷史發展潮流,追隨張勛復辟帝,為宣統帝草擬“詔書”,梁氏大義滅親,討伐復辟逆流時,也拿康有為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罵“樑賊”。梁氏身為弟子,事後依然心繫師門,胸無城府。康氏謝世時,他主持身後,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聲,率清華國學研究院眾弟子在法源寺開弔3日。每當來人行禮,又是他始終站在孝子位置,答禮不疲。

③不同尋常的寬容:1926年3月8日,梁啟超因尿血癥入住協和醫院。經透視發現其右腎有一點黑,診斷為瘤。手術後,經解剖右腎雖有一個櫻桃大小的腫塊,但不是惡性腫瘤,梁啟超卻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複診為“無理由之出血症”。一時輿論譁然,矛頭直指協和醫院,嘲諷西醫“拿病人當實驗品,或當標本看”。這便是轟動一時的“梁啟超被西醫割錯腰子”案。梁啟超毅然在《晨報》上發表《我的病與協和醫院》一文,公開為協和醫院辯護,並申明:“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手術之後才過3年,梁啟超就逝世,身體素質原本不差的梁啟超走得如此匆忙,顯然與協和醫院的那個醫療事故有關,怎不令人扼腕。

他割掉的是一個好腎,但他以生命的名義留下一方寧靜,托起一份寬容,一份足以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間爭鬥都黯然失色的寬容,讓生命個體由此超越和昇華。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6

一、導入──認識梁啟超

1、我所知道的梁啟超:

請學生談談對梁啟超的瞭解。

2、梁啟超及其子女:

演示幻燈片:梁啟超青年、中年時期的活動及其照片,梁啟超子女的照片。

3、師:下面讓我們一起品讀梁實秋的散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梁啟超,去感受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二、新課──走進梁啟超

1、聽課文錄音:

伴隨深情地課文朗讀,同學們彷彿回到了清華大學的`禮堂,大師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好,聽完錄音,請大家談談感受。

2、學生談初步感受。

3、評點文章,深入感知。

品人:

活動:

請同學補充:一個 的梁任公

讓學生從學識和人品兩方面概括,並嘗試用對聯形式概括。幻燈片出示胡適致梁啟超的輓聯。

品文:

為什麼梁任公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他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熱格魅力,還要歸功於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

出示:語言簡練傳神;抒情敍事相結合。

4、總結

三、拓展──緬懷梁啟超

幻燈片出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片斷。同學們齊讀,感受青年梁啟超的豪情,激發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四、佈置作業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7

【學習目標】

1.能夠理清文章脈絡。

2.學會通過人物形象描寫把握人物性格。

3.學會分析側面描寫的作用。

4.體會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愛國精神。

一、相關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樑治華,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主張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描寫要深刻,意思要遠大,格調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長。

2.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自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1898年入京,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經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國説》,晚年在清華學校講學、著書立説,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集》。這是他作為學者的一面。

補充: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梁啟超於戊戌變法後逃亡日本,用“飲冰室主人”為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心境。

3.文中引文知識鏈接(用工具書查找本部分不懂的古文)

《箜篌引》,最早見於東漢時蔡邕的《琴操》。其中,《箜篌引》產生的背景有較完整的記述:

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通“櫂”,意為“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墮河而死。乃號天噓唏,鼓箜篌則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墮河死,當奈公何!”曲終,自投河而死。子高聞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聲,所謂“公無渡河曲”也。

《桃花扇》:是清初戲劇作家孔尚任經十餘年苦心創作,三易其稿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歷來受到讀者的好評。該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中心線索,描寫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無能,任由奸臣餘孽阮大鋮、馬士英興風作浪,斷送大明江山,百姓陷入戰亂禍害的歷史,展現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與腐敗,熱情歌頌了敢於和權奸作鬥爭的高尚氣節和愛國情感。

文中引文出自《桃花扇》中的【勝如花】,原曲是: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傷心煞煤山私幸,獨殉了社稷蒼生,獨殉了社稷蒼生!

這寫的是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殺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登上煤山自縊而死。崇禎皇帝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即位後立即剪除魏忠賢的勢力,希望國家能強盛起來,但最終不能改變現實。在位十七年間,他勤勉辛勞,不溺於聲色犬馬,只可惜當時明朝大勢已去,積重難返,終於江山易主。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①,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①薊北:河北省北部地區,即“安史之亂”叛軍根據地洛陽一帶。

背景:這首詩歌是杜甫52歲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縣)時所作的佳作。因“安史之亂”而漂泊到劍門之外已是第五個年頭,杜甫無時不期望着能夠平息叛亂,葉落歸根。現在突然聽説官軍收復了薊北,喜極而泣,不能自已。

6.描寫

按內容分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

描寫按照不同的劃分方式可以分為很多種,本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人物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知識。人物描寫和正側面描寫分屬兩類,他們之間可以重疊且不發生衝突。在分析人物形象時,要兼顧。

人物描寫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

語言描寫: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

行動描寫(動作描寫):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

心理描寫: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

按敍述分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蔘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鬥、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錶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緻描寫。

1.理清文章脈絡,為文章劃分層次。

2.這篇文章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請你找出作者都選取了哪些情景?

3.找出文中直接描寫梁任公先生的地方,説一説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梁任公先生,並説一説你從中體會出梁任公先生怎樣的性格特點?

4.找出文中間接描寫任公先生演講效果的地方,説一説它們有什麼作用?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8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標“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培養初步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

⑴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表達交流能力。

⑵ 學會“寫人凸顯人物個性”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學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

⑴ 感知偉人的人格魅力。

⑵ 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文章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並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所以品文和品人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所謂品文就是品賞文章。所謂品人就是品評人物。

品文是從教書的角度觀照這篇文章,重在賞析文章的寫人技巧,以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達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從育人的角度觀照這篇文章,重在關注人物的性格、品質,以對學生的心靈進行薰陶,塑造學生美好心靈。

【評價標準】

只要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點收穫,就應該給予鼓勵和肯定,並作出適時的恰當的評價。

如:能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與人合作、共同探究;會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達等。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可能問題及預案

一、導入新課(競猜題:猜猜他是誰?)

1、他是廣東新會人。

2、他是中國近代百年曆史中,成就與貢獻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維新派的領袖和學者。

4、他著作頗豐,著有148卷,長達1000餘萬字的《飲冰室合集》。

《詩經》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們就要走近這位極具人格魅力的偉大人物──梁啟超。

二、課文分析(品文與品人)

問題設計:

梁實秋是名人,他以創作散文小品著稱。今天,我們要把他頭上的光環拿下來,就當這篇文章是平常人──你,我,他寫的,大家試着批改他的文章,給它寫評語,作旁註。

教師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並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明事知理

啟發學生明白一件事情: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個道理:一個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步驟:

1、學生與作品作者交流: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文並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生生、師生交流:讓學生帶着獨立思考後的結果,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展開討論,最後拿出小組的意見;

3、生生、師生交流:成果展示,由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就某一個問題闡述本組觀點,以求最終解決問題。

能夠通過本課的學習,積極思考,悟出其中所藴含的事理。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激發學生崇敬之情及閲讀興趣。

學會分析與概括,學會表達與交流,並賞析文章寫人的技巧

讓學生明事知理。

學生對答案是否有統一標準,可能會有疑慮。此時教師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敢於發表自己的新見,以實現閲讀的個性化目標。但要強調一點:任何觀點的背後,都得有論據作為支撐,你得自圓其説。

學生的感悟可能會有很多,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思索,大膽發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作業佈置】

片段作文練習:

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結合寫作第三單元:“寫人要凸顯個性”,任選一題作文。

1、從肖像、語言或神態等方面對班上同學進行刻畫。

2、模仿本文寫作:記××老師的一次講課。

(設計目的與思想:能力的遷移,將課內所學知識與技能作課外的延伸與拓展。)

【板書設計】

品文:即品賞文章。重在賞析文章的寫人技巧。

品人:即品評人物。重在關注人物的性格、品質。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9

【三維目標】

1、外蒐集梁啟超的事蹟,以全面瞭解他的人格魅力。

2、引導學生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並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地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3、探究合作,搜索信息,把握文章內容。

4、揣摩分析,借鑑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的。

【教學難點】

學習記敍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價和感受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或展示台和磁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的壯語是誰?引出作者和課題。

二、簡介作者,介紹梁啟超的生平事蹟,增加學生對該文閲讀的興趣

三、推進新課

聽錄音帶並提出以下問題:

1、在你們心目中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樑先生的演講效果怎麼樣?何以見得?

自由朗讀,分組討論下面問題:

1、從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出梁啟超有什麼特點?作者梁實秋是怎麼表現人物特點的?

2、這篇文章在選材上有什麼特點?

四、問題探究(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本文寫梁啟超為什麼只談學術造詣不談政治作為?

2、如何品味對梁啟超的外貌描寫?

3、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什麼特點?

4、如何看待本文的簡練文風?

(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課外查找的資料並結合自己的看法發言,要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

五、課堂小結

作者這精彩而飽含深情的回憶性文章讓我們感受了一位歷史偉人的真實而又崇高的人格魅力,希望同學們學完本文後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六、佈置作業

請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演講特點 人物特點

形象 有學問

幽默 有文采

動情 熱心腸

率真 幽默率真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0

 [三維目標]

1.瞭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覺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2.如何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誦讀法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教學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領袖,是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作為政壇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大家並不陌生,但作為一個文人,學者的梁啟超又會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個問題,一起重温他的精彩演講,去感受他的獨特之處。

 二、作者及梁任公簡介

1.梁實秋

原名樑治華,散文家、文學評價家、翻譯家。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2.梁啟超

請同學讀註釋①的相關介紹,教師補充。

學生明確:梁啟超是廣東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經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小説”“小説界革命”,早年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國説》,晚年在清華著書立説,合編為《飲冰室合集》這是他作為學者的一面。

 三、板書本課字詞

戊戌 wùxū 叱吒zhà 蒞lì臨 迥jiǒng異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hóng 薊 jì

 四、具體研習課文

1.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聽眾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可以從課文中找出原句。)

明確:深刻印象。

點撥: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讓學生讀出有關句子,並用線劃出。(“過去也有不少顯官,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2.思考: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為什麼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提示:梁任公先生演講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教師整理歸納後板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特點

聲音 -----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3.通過對梁任公深坑特點的分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點撥:讓人難以忘懷的老師,更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其貌不揚,卻瀟瀟自信,他學識淵博,文采飛揚,卻嚴謹謙虛,他感情豐富,又不乏幽默睿智。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着)-----平凡普通

人物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徵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明確: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

4.討論:梁啟超的形象在文中如何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5.作者為了反映梁任公忘情的表演,列舉了哪些事例?

點撥:孔尚任《桃花扇》-----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

教師補充:我們聽這樣一個人的演講,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景仰與敬佩、愛戴。因為他那顆真性情,熾熱的愛國心是不變的!

 五、課堂總結

他有一篇《少年中國説》,同學們一定很熟吧。學生齊讀此段,來感受梁啟超的豪情。

小黑板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 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六、佈置作業

梁實秋先生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筆描述出來。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演講

(特點)

聲音 -----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 -----豐富有趣

表情 -----感情豐富,成為表演

肖像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外在(身材、外貌衣着)-----平凡普通

人物

(特點)

內在(步履、風神)

神態:生動有趣(謙遜、自負)

語言:幽默、旁徵博引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1

一、整體把握

這篇課文題為記一次演講,好像是記事,其實是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並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本文擷取作者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精彩紛呈,對老師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敍述描寫中。

下面概括各個部分的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課文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為寫演講作鋪墊。從這些簡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這樣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領域都是能人、高師。以政治業績為陪襯,突出其學術上的威望和影響。意謂此等能人、高師演講,必定是有分量的。此處為下文具體描寫演講情景張目。

第二部分(第2段到倒數第2段):描寫這次演講的主要情況。這是文章的主體,佔了大量篇幅。

第2段寫梁任公的演講稿,是通過物件寫人,表現人物的精神、作風、修養。行文至此,尚未開始描寫演講,所以也可以將這一段歸併到第一部分,作為演講的又一背景,成為演講的又一鋪墊。

第3段交代演講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人物有老師梁任公和學生,包括作者),並描寫梁任公的形象。描寫形象又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至此演講仍未開始,作者先描寫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給讀者一個具體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在腦海中帶着這一形象,來欣賞以下各段梁氏演講過程。

第4段寫梁任公的奇特的開場白,以及他的語音語調。“啟超沒有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的開場真是聞所未聞,足以見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以下數段正式寫梁任公講課,列舉他的講課內容,他的背誦方式,他興會所至近於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講的效果(樑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學生感動,對文學發生了愛好)。這是梁氏講課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種表現,也是接續“開場白”後的更加深入細緻的精彩描寫。

第三部分(最後一段):點明梁任公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束全文。

總之,本文精彩紛呈,高潮迭起,開篇寫梁任公的政治和學術的影響,寫梁任公的演講稿,都是為着渲染氣氛,為後面人物出場鋪設背景,為後面的精彩紛呈蓄勢;人物登場亮相,氣勢不凡,已經頗顯描寫之精彩了;梁氏獨特的開場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稱文章小高潮;接下來直接描寫梁任公的演講,由《箜篌引》過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誦時用手指敲打禿頭,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張口大笑,大汗淋漓,狀極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寫,表明當時的課堂氛圍達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達到高潮;精彩呈現過後,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餘味,梁任公的生動表現還留在讀者的腦子裏。

本文選材很講究,寫片段的記憶、片段的印象,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集中表現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的全面、完整、連續,也沒有拖泥帶水的敍述和描寫。這種寫法可以稱為白描。白描看似簡易,其實不然,而白描運作到本文這樣的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輕巧為之。

本文的語言簡練、傳神。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句子都不長,作者似乎在語言運用上有一種自覺的節制,也就是説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更多更豐富的內容。但語言簡練,不等於語言貧乏,以形貌描寫為例,“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寥寥數語,都是平常字眼,但集合成文,人物的外貌和內在精神立刻現出;再有,文章後面寫梁任公演講完後,“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極有形象感,值得認真回味;文章最後説:“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於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行文至此,節制感更加明顯、突出。但是為了傳神,有些描寫還是稍微多花了筆墨,如對梁任公的演講稿的描寫,對他的開場白的描寫,對他的背誦古詩文的描寫就是例證。能將簡練與傳神良好地結合,是梁氏文章語言運用的主要特色。

二、問題探究

1北疚男戳喝喂為什麼只談學術造詣不談政治作為?

梁任公在政治領域和學術領域都有很高的威望,兩方面都可大書特書。但作者畢竟是一個文人學者,關心學術有甚於關心政治,寫學術人物比寫政治人物更得心應手;再説梁任公在中國現代政治史上也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而他的學術地位卻是一致公認的,不可動搖的。也許梁任公的政治作為已廣為世人見識,而學術造詣為政治聲名所掩,正值得為之專文彰顯。

2北疚鬧械牧喝喂有什麼特點?

對梁任公的特點不是抽象的概説,而是具體化為各種表現,有形貌特點,表情特點,聲音特點,動作特點,氣質特點,講稿特點等,可以籠而統之概括為:才華橫溢,博聞強記,修養良好,開朗直爽,認真細緻,風趣幽默,謙遜而自負,穩健而瀟灑。

3比綰紋肺抖粵喝喂的外貌描寫?

對梁任公的外貌描寫:“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傳神。可以分兩層:前一層寫身材、肖像、衣着,後一層寫精神氣質,也就是説既寫實相又寫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點,又略有誇飾。“風神瀟灑”“光芒四射”就是誇飾,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由衷的讚美之情。

語文教案:《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3

學習目標:

1、感受與鑑賞:通過品讀人物,激發學生想象的情感,瞭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作者的評論與感受。

2、積累與整合:通過品味文章,引導學生掌握寫人記敍文的寫作方法,學會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應用與拓展:掌握運用外貌、動作、語言及側面描寫等方式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是梁啟超於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後用的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字詞落實及相關背景資料,請參照“狀元橋”)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3)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啟超嗎?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探究明確: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熱心腸”,本義:待人熱情,做事積極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熱腸,文中“熱心腸”指樑先生用他的一腔熱血,一腔愛國熱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對優秀作品的理解,學術人格的魅力來感染人,教育人。照應第8段。

4、評點大師:作旁註: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啟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三、閲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通覽全文,找出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評價?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着無限的景仰。”

“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演講,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可見,作者對於梁啟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而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樣突顯這些印象的?

(3段)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外貌神態特點——風神瀟灑,左顧右盼,光芒四射。

(4段)獨特的開場白(謙遜自負)描語言。

(5段)深情朗讀《箜篌引》(意韻豐厚)。

(7、8段)演講時敲頭回憶(自然可愛)動作特點。

手舞足蹈、時悲時喜(自由灑脱)舉行動。

我們在細節描寫中看到了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風範,他語言的詼諧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的動作。這裏不僅看到了樑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乃至眾人對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這次演講中,除了這些細節的刻畫,還有哪些側面能夠顯現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

“我在聽完先生這篇演講後二十餘年,……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

生動激昂,意韻深厚的演講深深地打動着人們,而作者從側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灑脱的梁啟超,這其中融會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瀟灑不羈的真性情。

小結:梁啟超的名氣在於他的政治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可文章並未從政治活動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現梁啟超,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通過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以及聽眾及作者的感受來表現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脱的真性情。寫人顯情中透露着方法,我們要學在描語言、立外貌、舉行動、抓側面中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下面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於煙消雲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於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髮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着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五、拓展提升。

説説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麼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

1、抓住細節,突出特徵;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六、總結。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説》中的片段。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演講特點: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

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脱)

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2

【教學目標】

1、瞭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描寫及加旁註的閲讀方法。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蒐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啟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註。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導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00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脱,亦莊亦諧,旁徵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後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⑴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⑴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啟超嗎?

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⑶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⑷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4、探究明確:

⑴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⑵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⑷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註:

⑴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啟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為梁任公開場白作旁註時,請一位同學上台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

三、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並且為精彩描寫作了旁註。品人作旁註時品味了梁啟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佈置作業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

【教學設計説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為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為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閲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佈置作業則採用參照式閲讀方法,目的在於使學生在閲讀中的收穫轉化為文字表達能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從情感態度方面看,把握作者對恩師梁啟超先生真摯深厚的情感,進一步瞭解梁啟超的為人為學;

2、從內容方面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學習文章的語言特色

二、教學重難點

1、梁啟超演講的特色,以及成功的原因

2、對梁啟超人格魅力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

1、通過朗讀、討論、探究等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2、設計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內容

(一)感知性階段

1、導入新課:同學們,上個世紀,正當我們華夏民族處於孱弱捱打時,有一位先驅滿懷豪情與希望地説: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他是誰?(梁啟超)非常正確。今天就讓我們穿過時空的隧道走進大師,領略大師的演講風采。(板書課題)

2、相信同學們課下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了,我想找四位同學上黑板聽寫幾個生字

蒞()臨戊戌叱吒()風雲精悍()激亢()箜()篌()薊()北

3、讓同學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簡介梁實秋和梁啟超

明確:梁實秋(1902—1987),中國著名的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原名樑治華。

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生於北京。1915年就學於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回國後,曾先後任教於東南大學、暨南大學等。主編過《時事新報》和《新月》月刊。1949年後曾任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他提倡以人性作為文學的核心與唯一標準的文學主張,與左翼提倡的無產階級文學對立,批判把文學當作階級鬥爭的工具否認其本身的價值。他所謂的人性本質上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論,即以理性為代表施加自我的控制。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

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另有《雅舍小品(續集)》,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秋室雜文》《文學的紀律》,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有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匠之稱。

他自幼聰穎好學,才思敏捷,四歲便在開始學習中國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稱,十二歲考中秀才,十七歲考中舉人。1890年師從康有為,共同領導戊戌變法運動。變法失敗後,他逃亡日本,從此就用“飲冰室主人”這個筆名。

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反映了他對國難當頭的憂國憂民之思。

後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終覺政治黑暗,潛心學術。在文學、歷史、經濟、音韻學等方面都又建樹。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長達一千四百萬字左右。可以説他樹立了一個時代的豐碑。

曾有人題贈輓聯三十年來新事業、新知識、新思想,是誰喚起;百千載後論學術、論文章、論人品,自有公評。這是對梁啟超一生的很好概括。

4、好了,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相信同學們都已經看過文章了,我想請問大家,這篇散文究竟是寫人還是記事()明確:通過記一次演講寫人。請大家默讀課文,並思考文中對梁啟超及其這次演講做了哪些描述,畫出描寫的句子,比如説外貌、語言、表情、內容等,學仿照課後習題一,做旁註。(3分鐘)

板書:開場白獨特外貌短小精悍

聲音沉着有力梁啟超:有學問

內容豐富有趣有文采、有熱心演講博聞強識、旁徵博引、

表情表演酣暢淋漓腸手舞足蹈、生動有趣

5、有學問、有文學,大家都能看出,我想請同學們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梁啟超先生的熱心腸,下節課我請同學們回答

第二課時

(二)理解性教學階段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這篇課文,俗話説要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我給同學們留下一道題,不知大家思考怎麼樣了。(提問)

明確:大家説的都有道理,但要很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還得首先把握幾個知識點:文中的三處引用(1)《箜篌引》,請同學朗讀。這是東漢文學家蔡邕的作品。選自他的《琴操》,但是現在據韓國學者研究,這是他們的《古詩源》上記載的朝鮮悲劇。不管事誰的作品,這都是一篇值得回味的小文章。

詩的大意是一白髮狂夫披髮提壺,欲渡滔滔江水,他的妻子緊追其後,想要攔阻他,但是他還是渡河了。於是傷心的婦人在岸邊拿出箜篌,唱出這首悲涼的哀歌。《箜篌引》這一純系發自內心的作品,沒有雕飾,作為樂曲用的是哀傷悽婉的瑟調,樂器又是以悲著稱的箜篌。歌詞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更加增強了其藝術感染力,更多的引起聽者心中的共鳴,聞者莫非墮淚飲泣。

表現了梁啟超至情至性

(2)《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主角侯方域,李香君。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他們的愛情為主線,政治變化為暗線。南明小朝廷的滅亡,標誌着明朝的結束。結局一道士對男女主人公説:兩個痴蟲,你看國在哪裏?家在哪裏?君在哪裏?父在哪裏?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它不斷嗎?於是兩人雙雙入道。聯繫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國難當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再次表現梁啟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率真、奔放、激情澎湃

(3)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安史之亂後,作者聽到唐軍收復了河南等地,欣喜若狂。梁啟超在講到此詩時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同樣表現了他對收復祖國大好山河,實現祖國統一的渴望。

通過以上三處引用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梁啟超先生,憂患、變革、愛國貫穿了他的一生。也就不難理解熱心腸的含義了。

2。再好的材料和情感都事通過語言表達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下語言特點。請同學們看課後第二題,作者説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描寫要深刻,意義要遠大,格調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長。文中是怎麼體現的,這樣寫好不好?

明確:本文篇幅短小,語意簡練,梁啟超事蹟很多,但作者只是寫記憶中中學的一次演講。文中有四處對比寫出了記憶深刻的原因(1)梁啟超政治影響與他學術的對比(2)達官顯宦的演講和他的對比(3)樑文章、筆鋒和演講的對比。文章結尾於是我想到從前一段經歷,筆而記之照應開頭,言簡意賅。

但是文章有的地方似乎有的緊。如作者描寫自己在茅津渡的情景就用一句話,一筆帶過,這裏似乎可以寫詳細點。結尾好像也有點簡單了點。當然同學們可以又自己的看法。一千個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3。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篇文章有病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明確:⑴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4。總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描寫人物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用語要準確生動。同時也明白了不要迷信大師,大家的文章也有錯,因此我們同學們在寫文章和閲讀時要樹立正確的批判價值觀,要仔細檢查並改正自己的錯誤。

5。作業:請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或哪位同學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細節描寫及側面烘托的人物寫作方法。

2、學習加旁批的閲讀方法

3、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教學重點】

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

【教學難點】

作者如何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方法】

賞析法、討論法、朗讀法。

【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投影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有聽演講的經歷嗎?大家能從演講中看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老師介紹以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 雲南起義 與康有為並稱“康梁” 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樑治華。

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莎士比亞全集》《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3、七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並思考:

⑴ 文章記敍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

⑵ 他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4、齊讀生字詞:

戊戌(wù xū) 叱吒(zhà) 蒞臨(lì) 迥異(jiǒng)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篌(kōng hóu) 酣暢(hān) 薊(jì)北

5、回答思考問題:

⑴ 明確:音容笑貌、學者風度。

⑵ 明確:深刻印象 從課文中找原句。

①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裏坐滿了聽眾,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

④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⑤ 於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歷,筆而記之。

5、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為什麼梁啟超卻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説他在演講時有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討論他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並參照課後練習一給這些語句加旁批。討論結束後,每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學發佈討論結果。發佈內容包括特點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組每位代表限説最多兩個特點。最後特點+代表人數最多的一組為勝。勝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學或老師朗誦課文。

6、朗誦課文:

7、補充《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內容。

8、課後作業:

找出文中細節及側面描寫的地方,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

〖板書設計

梁任公演講特點

開場白:獨特(謙遜、自負)

聲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 睿智)

內容:豐富有趣(博聞強識 學識豐富)

表情:成為表演 酣暢淋漓(感情豐沛)

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步履穩健

氣質風神瀟灑(瀟灑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態:生動有趣(自負、謙遜)

語言:旁徵博引(風趣、博聞強識)

動作:手舞足蹈(自由灑脱)

〖教學後記

這是我實習中上的第一堂課,由於沒有經驗,對時間的把握不好,課堂前半部分留給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時間太多了,以至於沒有完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對《箜篌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內容的補充要留到下節課才能完成。但課堂過程中以討論和結果發佈會的形式非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學生的參與度很高,絕大部分的同學都能積極思考,並敢於回答問題。但是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沒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簡單的表揚鼓勵外,我不善於把學生的思考結果與自己的板書設計結合起來,授課過程中比較拘泥於教案,顯得不夠靈活。

總的來説,這節課的優點是教態自然、大方,聲音清晰洪亮,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在於時間掌握不好,拘泥於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節課我們討論了梁啟超在演講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也以新聞發佈會的形式總結了這些特點,這節課我們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樣在行文中展現這些特點,刻畫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們來根據上節課的學習總結一下樑的形象。

明確:撇開政壇上的樑不説,在文壇上,樑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睿智瀟灑,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形象。

3、樑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確:在對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等的細節描寫,在細節和側面描寫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徵。(舉例:課文原句)

4、本文是敍事散文,既有充分的敍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對樑的敬仰、欣賞、讚美之情是怎樣抒發的?

⑴ 直接表達:

① 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着無限的景仰

②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

③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⑵ 半直接半含蓄的表達:

① 我很幸運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

②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③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對此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⑶ 完全含蓄的表達:

① 描寫外貌,着重於表現神采,展現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範。

②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純粹是動作描寫,但讀者仍能從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③ 標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以學生的輩分稱呼樑,已是一種尊敬和愛戴。

〖教學後記

第一次真正站上講台面對學生,總以為會緊張得語無倫次,但事實上,當我看到教室裏一張張稚氣的臉時,心裏充滿了自豪感。按照教案中事先準備好的程序,我可以順利的展開教學內容,學生的配合度也挺不錯的。人生中的第一堂課就在緊張、興奮中匆匆而去了。總的來説,這兩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在課堂中也有所體現。不足之處在於,對考點的把握還不到位。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二、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從課外蒐集梁啟超事蹟,讓學生講述,學習梁啟超先生的優秀的性格、氣質和修養,以全面瞭解他的人格魅力。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的。

難點:學習記敍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學生活動設計】

本文雖説語言風趣而又帶情感地刻畫出了梁任公的個性,但要讓學生有深切體會必須細細品讀,抓住細節分析。所以應先讓學生默讀感知人物形象,再圈點篩選主要段落語句,進行討論評析,瞭解梁啟超的講演特點及其性格特徵。最後讓學生表演性範讀,以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物的性情。講授結束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法 討論法 朗讀法

【教學用具】生字詞卡片 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同學們有聽演講的經歷嗎?大家能從演講中看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老師介紹以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 雲南起義 與康有為並稱“康梁” 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樑治華

成就:散文家 文學評論家 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 《浪漫的與古典的》 《文學的紀律》 《秋室雜文》 《莎士比亞全集》 《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 樸實雋永

3、七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並思考:

A 記敍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

B 他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1)齊讀生字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koucai/9prm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