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子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1

榮格分析心理學有個重要的概念——自性(Self),它是心靈的核心,又是心靈的整體;它與生俱來,然後在生命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性在生命早期實現的結果就是自我的形成,在生命中後期展現的結果就是人格的整合,自性完全的實現就是個體化(inpiduation)的完成。人的心靈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追求自性的實現。

自性顯然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是自性又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最近讀《老子》,剛開始,讀到他關於“道”的論述,頗受啟發,我倒是覺得我們老子所講的“道”的特點很可以用來幫助我們理解自性的特性。甚至可以説,自性就是人心靈中的道。

按照陳鼓應先生《老子今注今譯》總結,《老子》一書中的“道”有四種意思用法:1.構成宇宙的根本(實體)。2.創造宇宙的動力。3.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4.人類行為準則。

“道”有其一般意義的用法,比如“言説”、“道路”等一些意義。老子所用“道”卻是一個專有名詞,是不同於其他一般用法的一個獨有概念。老子所講“道”的特點是真實存在但又虛而不見,道是永恆的又是運動變化的;道的運動變化創生萬事萬物,同時萬事萬物又內化了道。這類似於女媧造人,但是這些人又都藴含了女媧的“氣”、女媧的特點。西方上帝造人中也是類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了一個人,往他的鼻孔裏吹了一口氣,有了靈,人就活了,能説話,能行走,其實也是説人其實藴含了上帝的氣。

道的變化運動創生宇宙,宇宙又藴含着道。道本來是看不到的,是“無”;道創生宇宙,宇宙含有道,因而道又是“有”的。“無”和“有”是道的兩種狀態,“無”是道無形質的狀態,是形而上的;“有”是道落實到有形質的狀態,是形而下。“無”是道,“有”也是道。

老子還給處於“有”的狀態的道起了個名字,叫“德”。德者,得也。百度百科解釋“德”:古人認為萬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花有花的“德”,狗有狗的“德”,人有人的“德”。孟子所講“心”、陽明先生所講“良知”就是人的“德”,也就是人所得到的道的部分。

於是,道一般就專指了“無”,德就指“有”。“無”和“有”都是道,“道”和“德”也都是道。《道德經》其實就是《道經》。

但是,道的有的狀態卻也有不同的。北宋周敦頤《太極圖説》(這個曾被卡爾夫引用來説明人格發展的規律)這樣説: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後面還有一些話,我們主要看看這個部分。“無極”應該是道之“無”的狀態,它落實到有形質,就成了“太極”,是初“有”。太極也是道,道根本特性就是運動,太極動就生了陽;動到一定程度就靜,靜而生陰,這個生陰生陽的過程是這個“有”的實現、分化、豐富的過程,五行表示比較豐富的狀態,五行互相作用,化生萬物,就更豐富、更分化。

以上這些內容頗有助於我們理解榮格的自性這個概念。自性就是人的“德”,是人類從“道”那裏獲得的特性。孩子一出生,便是人,便具有了人的“德”,只不過這個“德”還是初有,是周敦頤先生所講之“太極”。因為初從“道”中化生為“德”,所以它還很具有道渾然一體的特點,“太極”便是渾然一體的,所以周敦頤先生用一個圓圈表示,而不是用我們熟知的陰陽魚的太極圖。嬰兒初生,即有人之“德”,便是自性,不過此時的自性還處在混沌初開而未開,還沒有分化。所以嬰兒的心理是毫無分裂的,也沒有任何矛盾的。

心靈初生,猶如道之初有的太極,道的根本特點之一就是永恆運動,所以太極也是要運動,所以孩子的心靈也是要運動。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嬰兒心靈動而生意識,靜而生無意識。自性動而生自我,靜而進入無意識形成無意識自性。

《老子》第二章説,“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大家有了美的觀念,醜的觀念便隨之而生;大家都有了善的觀念,不善的觀念便隨之而生。心靈的運作有了意識,無意識便隨之而生。心靈的分化就是如此的。

過去我們理解自性,覺得自性是無意識的,似乎是“無”的狀態,至少如道之“無”是隱着的狀態。但是現在思考一下,相比於道的“無”,自性是道的“有”,自性本來就是有的狀態。而且自性一直在我們的心靈發展過程中起作用,不是到了三十多歲自我發展足夠強大了才發揮作用。

自性在初生時是一體的,它向外產生自我,向內沉澱為我們原來講的自性——無意識的、不被覺察的自性。這個有點像道的特點了,道向無形質就是“無”,向有形質就是“有”(德)。道包含了“無”和“有”,但是我們習慣把到之“無”稱為“道1”,把道之“有”稱為“德”。其實“德”也是道,“道1”也是道。同理,自性向看的見的部分發展成自我,沉澱在無意識中的部分叫自性1,所以自性包含自我和自性1,自我也是自性的表現、也是自性。

雖然有點亂,但是我覺得我説明白了,至少我自己明白了。

周敦頤先生所講太極圖説,還説萬物復歸於無極。就是化生出的萬事萬物又迴歸於道的最高形式的狀態。人的心靈亦是如此。自我發展到一定水平,這個自性之“有”的部分就會迴歸到最根本的、無意識的自性之中,二者實現合一,這個過程就是個體化。

不過榮格的個體化的理論與這個過程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處。第一,自我要去整合自性,而不是迴歸自性。這個過程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我,自性反噬自我,會造成瘋癲,那些天天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煩惱的人就可能是自性吞噬自我。第二,榮格個體化不是讓自我回歸到無的狀態,反而是要把自性全部現實化,所以又叫自性實現。榮格個體化的結果似乎也不是迴歸到無的永恆之中去,而是進入一個無限豐富的有中去。

榮格和周敦頤為什麼會有不同?一是境界不同吧。二是研究對象不同。三是文化差異。四是可能是因為我還沒理解透徹。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2

《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言辭簡短,略為晦澀難懂。他第一次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概念,經過後人不斷髮展延伸成為我國本土的第一門宗教——道教。也是因此,道家的學説更偏重於精神世界的探索與追求,更加註重個人而不像儒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所謂“仙風道骨”也正是由此而來吧。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待。正所謂福禍相依,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應該抱着一種平常心,順其自然。更進一步來講,要將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長的歷程,將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轉化為自身生命的體驗中來。

記得高中老師曾經講過,説青年時期儘量要少的接觸《老子》,畢竟它的內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並不適合情緒應該激昂向上的年輕人,如果看得太多影響過深可能會缺少應有的朝氣。但我想這並不和了解它的精髓相沖突,當我深入瞭解了《老子》這本書之後,發現其中許多道理對於當今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好處。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卻越來越忽視精神財富的積累,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存在的各種誘惑?千年前的老子或許能夠給出答案: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生的三個不同心態層次。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覺得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而有為則指的是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

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3

《老子》世稱《道德經》,《老子道德經》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縣人,大約生活於戰國春秋時期。

《老子》已經流傳兩千多年,兩千多年來學習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計其數,諸家百言,對於《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它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哲學的主根,有認為它是一篇長篇哲理詩,還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帝王之學的政治書,更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智謀奇術的兵書。在我看來〈老子道德經〉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書,其內容既飄渺又實際,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而且常讀常新。

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曾在他的日記裏寫到:“沒有孔子和老子,《福音書》就會完全不同了。而沒有《福音書》他們卻可以過得去。”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對主宰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兩個大思想泰斗的客觀評價。從他的話裏我們不難看出,《福音書》裏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會合出卻從沒缺少《福音書》裏的任何內容。我從沒有讀過《福音書》,無從知道它到底有那些優勢和不足。但是我在讀《老子》的過程當中卻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經》,讀上幾遍,就彷彿看到白髮須顏的老子騎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現,向我講述他的智慧與修養。

二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上面講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有寫消極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問;要是都這樣,這個社會還會進步嗎?其實不然。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一種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們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靜無為的人新中無過都的名利,虛榮。因此他不回利慾薰心,不回因為虛榮而矇蔽了自己的雙眼。

當然我説的只是我的觀點,究竟《老子道德經》有沒有什麼好處,道是否適合你,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體會。所以為什麼不試着讀讀《老子道德經》?經過了真正的學習和體會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穫!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4

老子説過:“水利萬物而不爭”,所以做人就要有水的柔。在現實社會中,人總是逃避不了競爭,只要人不斷的向上攀爬,就會遇到與你爭鋒的對手。而“柔和”,就是需要我們在接人待物的的時候,謙卑而樂於助人,求同存異。因此,“柔”是一種策略,是為了克剛而柔。

“上善若水”就是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必備境界,一種養生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認為的“淨”,是萬物都處於自然和諧的狀態中,一切事物都毫不遮掩地表現出其本質的真實。《道德經》上説:“淨能躁君’,也就是説淨能克服一個人身上的躁氣。可以説,淨是安定、思慮和有所得的基礎。如果一個人無法淨下心來,就無法深入思考,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學習如何一個人獨處,使自己領悟“淨”的奧祕,是一個人成長的必修課,這樣為人處世才不會急躁、輕浮。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5

前幾天,我讀了《老子》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老子一生中經歷的一些事。

老子,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間,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寫的《道德經》雖然文辭簡煉,所藴含的道理卻至深至遠,千百年來不知啟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見,老子對人們影響深遠啊!

書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經》中也不乏對水的讚揚:“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我覺得,水的精神是可貴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剛強。正如老子所説:“真正強大的不是剛強而是柔弱啊!”

因為水很柔弱,它沒有爭鬥的心願,所以它能夠滋潤萬物,使萬物茁壯成長。它從不輕視低的地方,總是往低處流。難道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波瀾壯闊的大海是由無數的水滴匯成的,滴水還可穿石,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厭倦地拍打着礁石,無私的水永遠滋潤着萬物,這是水的精神。

水從不爭強好勝,它能忍讓一切。石頭擋住了它的去路,它會繞開,繼續奔流。它又是那樣謙虛,總是往低處流,從而匯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樣的剛強有力,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乃萬物之根本。沒有了水,也就沒有了生命。水雖然無形無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卻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同時也使我認識到,在學習上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為學日益。我們才能精進有為,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

當今社會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樣謙虛而又默默奉獻的人呢?又有多少人為了名利、金錢而落得個臭名昭着、遺臭萬年呢?水是偉大的,它的精神會讓人們有所感悟。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6

今年暑假我讀了《老子》。《老子》有81章,第1章——第62章講述以“道”為中心的宇宙觀,“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和本原,表現了老子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講究“天人合一”返樸歸真的主張。第63章——第81章講述以“德”為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思想、言論、行為的準則,教你在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中學會做人。

媽媽收到了一條短信:“上善若水,心底一片純淨,厚德載物,萬事大肚能容,自然本真,天助幸福一生。”“上善若水”這不是我才讀的《老子》中的話嗎?

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處中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7

做人不要逞強任性,不做智所不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不拿雞蛋碰石磙,不爭名奪利,不強求榮華富貴,不以身試法,不仗勢欺人,不為非作歹,不招人嫉恨,就能夠遠離禍患,保全自己。生活上不暴食暴飲,不吃不潔淨的事物,不酗酒,不縱慾,不吸毒(包括不吸煙),這樣就能夠少患病。

此外,處事靈活變通,善於隨機應變,心態平和,勝不驕,敗不餒;俗話説“人老心不老,童心壽自高”,做到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樂於接受新生事物,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如此就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變遷,獲得樂觀的心境。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8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為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潛力相匹配。説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十分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説了,因為能夠説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侷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為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説“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藴藏着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説: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一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取,因為能夠選取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取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取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説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為“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藴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恰恰就是自己最厭惡的那個人!所以每一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取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説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9

有人説: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神奇的時代,湧現了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而且一下子就奠定了中國人的思想基礎,光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影響了中國人兩千多年延續至今,此後的人們只能不斷地加以詮釋而沒有更多的創新。老子就是其中一位偉人。

孔子曾説“老子其猶龍乎”,這是孔子對老子的評價。他還這樣讚美老子:鳥會飛我明白;魚會游水我明白;曾很走我明白;但是龍它在去端在天上無法捉摸深不可測李聃就像龍一樣啊!可見,老子是偉大的。

老子所處的時代就應在西周晚期,王道不行,羣雄四起,民心不古,爭強好貨,危機四伏,百姓苦不堪言。他把當時種種亂象都歸結到一個原因,即陰陽之道失衡。他經過類比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再到治世者(聖人)和被治者(民眾)之間的平衡關係,冀期望於透過在政治上調節相對應的陰、陽以平衡世道。

老子期望看到一個他想象中的和諧世界,他把以前的太平盛世和當時的亂世進行比較,發現問題都出在統治者(聖人)身上,他理想中的聖人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和天道一樣,生化萬物而不佔有,大有作為而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的人。而民眾則該是心虛無慾、不爭名、不奪利、身體好,有吃有住有田種並能安份守己的民夫。

老子説:“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意思就是説:鄰國很近,彼此能夠互相望見,雞鳴犬吠之聲也互相能聽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來。很多人都認為老子的這種想法很封閉,對於這天的社會來説,這顯然是消極的思想。當今的世界主張開放交流,老子的這一思想就好比我國清朝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後果則是使我國落後捱打。所以不相往來的思想在這天是行不通的。

但是,老子的這一思想是在亂世中提出的。所以我們就應從用心意思上去理解這一思想。我們就應理解為老子是在強調人與人之間相互獨立,精神上各得其所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況。老子主張在平衡、長遠的基礎上,構建人類和諧社會,讓國民健康、快樂、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我們就應把“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翻譯為讓國民熱愛自己的家園,願意在自己家園生活至老死,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園而遷居他國,也就是愛國思想。這樣就應是對這一思想更用心的理解。

老子讀書心得體會10

《老子》世稱《道德經》,《老子道德經》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縣人,大約生活於戰國春秋時期。

《老子》已經流傳兩千多年,兩千多年來學習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計其數,諸家百言,對於《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它是東方文化的代表,中國哲學的主根,有認為它是一篇長篇哲理詩,還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帝王之學的政治書,更有人認為它是一本講智謀奇術的兵書。在我看來〈老子道德經〉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書,其內容既飄渺又實際,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而且常讀常新。

托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曾在他的日記裏寫到:“沒有孔子和老子,《福音書》就會完全不同了。而沒有《福音書》他們卻可以過得去。”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對主宰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兩個大思想泰斗的客觀評價。從他的話裏我們不難看出,《福音書》裏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會合出卻從沒缺少《福音書》裏的任何內容。我從沒有讀過《福音書》,無從知道它到底有那些優勢和不足。但是我在讀《老子》的過程當中卻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經》,讀上幾遍,就彷彿看到白髮須顏的老子騎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現,向我講述他的智慧與修養。

二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上面講了“有所為有所不為”,有寫消極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問;要是都這樣,這個社會還會進步嗎?其實不然。清靜無為是一種心態,一種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們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靜無為的人新中無過都的名利,虛榮。因此他不回利慾薰心,不回因為虛榮而矇蔽了自己的雙眼。

當然我説的只是我的觀點,究竟《老子道德經》有沒有什麼好處,道是否適合你,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體會。所以為什麼不試着讀讀《老子道德經》?經過了真正的學習和體會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229d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