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心得了!那麼如何寫讀書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1

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並且越早越好。俗話説得好,“一種好的習慣決定好的命運”,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樂趣就顯得非常必要。平時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

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使心情好的時候能陪着他閲讀,可總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恆!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孩子們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

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色孩子。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三、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

孩子閲讀的時間不能只侷限於家裏和學校裏,也不僅僅是閲讀書籍,逛書店也是培養孩子閲讀的重要環節,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在這孩子可以隨意的找自己喜歡的,從沒看過的書。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孩子的知識。

總之,閲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悦感,閲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2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天使,每一個孩子都生活在童話的世界裏,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他經常會問我,媽媽奧特曼什麼時候可以復活,我什麼時候可以變身奧特曼,我想要奧特曼的變身器,我要拯救世界。為什麼我的變身器不能變身?

每個媽媽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我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媽媽中的一個,我也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可是我去哪裏給孩子找真正變身器?我不能也不忍心讓一個五歲的孩子美好的願望破滅,我不能告訴他這個世界沒有奧特曼。如果可以,我想讓我的孩子永遠快樂的生活在童話世界裏,讓他永遠都不知道玩具在晚上是不能復活的,小魚小雞小鴨都是不會説話的。

我願意想盡一切辦法讓我的孩子健康快樂,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睡前閲讀。給她編造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的夢境。這個小活動是屬於我們母子倆的時間,快樂,簡單,有趣,有益。在挑書方面我很用心,儘量給孩子挑一些價值觀正確、簡單易懂的繪本書籍。像《我媽媽》、《我爸爸》、《最經典的365夜睡前故事》。......

看完書睡覺孩子在夢中都是“呵呵、呵呵”的笑聲,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的親子閲讀都是母子最美好的私人時間,親子閲讀增進了母子感情,提高了孩子的能力,給孩子營造一個美好快樂的童話夢境。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3

我們這個家庭是一個伴着濃濃書香的快樂之家,我們崇尚快樂讀書。我們的讀書口號是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閲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一、固定讀書時間。

我們把晚上八點半至九點作為親子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做完了家裏的雜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選擇讀書姿勢。

我們採取了依偎的親子方式,在舒適的牀上或沙發上,讓孩子依偎着家長,家長用手攬着孩子,不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小臉蛋,營造具有濃郁親情的讀書氛圍。

三、注意讀書的語調。

我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讀,放慢閲讀節奏。

四、做好導讀準備。

根據孩子的讀書水平,將全書劃分精讀、選讀、略讀的不同區域,重點為孩子閲讀書中的精華內容,因為閲讀時間不長,還要注意編排,閲讀時不妨找一個留有懸念的地方停下來。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讀書的趣味性。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就是和智者對話,讀書是心靈的旅行。

我們在親子閲讀中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閲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讀書、求索和創造的熱情,使孩子們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4

伴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做為家長,在享受孩子成長喜悦的同時,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過程是不停嘗試、探索的過程,也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書的好處就不必多説了,但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着急不得。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無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是激發孩子讀書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有效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着的,與他們同呼共吸的榜樣,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誘,身體力行,包括親子共讀,還要不擇時機地結合書中內容交流溝通看書的心得,這樣可以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同時,為孩子營造一個家庭書香環境。讀書是一種很好的休閒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氛圍,那更是妙不可言。引用《閲讀的媽媽》中的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孩子的智慧從哪裏來?從媽媽講的故事中來,從書本中來。有空的時候,我會很喜歡給孩子讀讀書。在家裏擺放書的時候,最好在孩子的牀頭、書桌、沙發上都放些書,以便孩子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到書,讓孩子生活在書的懷抱裏,受到書的薰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愛上書。在培養孩子讀書興趣的過程中,我經常和孩子一起在書城看看書。在書的海洋裏,無數的讀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愛的

書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齡人,讓孩子置身於書的海洋中,會給孩子一種強烈的薰染。常在書邊逛,自會沾書香。有時回家的時候再買上一兩本。

現在,我們的孩子已經升入國小四年級,他們開始有對知識需求的渴望,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有對心靈深處幻想的憧憬。一旦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就等於在孩子的心裏安裝了一台成長髮動機,孩子未來的成長力量將會是無窮無盡的,這就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種子,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讀書吧!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5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裏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國小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當我看到這寫名人寫的名言之後,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了!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6

俗話説,“知識決定命運”,而傳承知識最重要的途徑是讀書,因此培養孩子養成會讀書、多讀書的習慣,讓孩子在玩耍和讀書中快樂成長,讓孩子在動靜有池中健康發展,從感受讀書的樂趣中慢慢學會做人的道理,從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中來為未來自己的人生輕鬆自主地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營養充實自己的身心。親子讀書,是在充滿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們對親子讀書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營造環境

為了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父母要經常購置一些故事、科技、詩、兒歌、地理、歷史、國書、幼兒畫報等各方面的書,以其激發孩子興趣的廣泛,讓孩子自己發現感興趣的書籍。

二、樹立榜樣

父母在家要經常抽空讀書,並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為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同時父母讀書的體姿儘可能豐富多彩,如走路讀、靜坐讀、搖頭晃腦讀、唱讀等等,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吸引孩子,讓孩子親身體會讀書的有趣和快樂;

三、持之以恆

作為父母,每天都要為工作奔波,下班回家後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便有時間陪着孩子讀書,可總是不能做到長久堅持。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可以的,堅持下去,時間長了,讀書的效果就出來了。不用每天花很多時間刻意為讀書而讀書,輕鬆一點,每天只要陪着孩子閲讀15至30分鐘就足夠了。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而故事可以讓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父母在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個故事,引導孩子要學什麼,不要學什麼,並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裏面,如果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引發孩子學會自己看書的願望同時,孩子喜歡多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對此父母一定要給予滿足,此時是孩子記住故事情節、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過後孩子會喜歡上這個故事,自己會學會講故事,也會自己看故事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父母,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學會了很多字。

親子讀書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我發現孩子的語言上有了很快的提高,從前不怎麼會講話,現在能夠嘮嘮叨叨的講上一大串,並且認識的字非常多。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這可是在平常的讀書中慢慢積累起來的,為此我們感到很是欣慰。總之,親子讀書能給父母和孩子帶來濃濃的親情,帶來快樂,也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點亮孩子的心燈,從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為孩子的未來鋪就成功的基礎。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7

現代通訊工具的發達和高科技的電子產品的吸引,讓我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的讀過一本書了。平時忙碌的工作與生活,讓我也好久沒有陪兒子靜下心來一起看過一本書了。但是自從河西國小發出親子共讀倡議以來,我深深感到“古人孟母為了孩子三遷”,身為母親的我決心要扔下着迷的手機,走出無聊的電視劇,拿出時間和兒子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一顆小小的種子,當我們把它種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澆灌,小小的種子就會爆發出勃勃生機,長成參天大樹,啟迪心靈,滋養智慧。閲讀,是我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渠道,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

讓我們堅持以享受的心情陪孩子一起讀書,努力營造温馨的閲讀環境,通過愛的傳導讓孩子熱愛書籍,讓快樂閲讀的習慣陪伴孩子終身;讓我們通過親子閲讀為孩子點亮一盞慧燈,讓他們的未來更加美好、燦爛!與書為陪,相信兒子會更快樂!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8

轉眼孩子學完拼音了,以往的《日有所誦》不再需要媽媽或爸爸在旁邊提示一些沒學過的拼音組合。正有些“失落”時,邱老師在班級裏開展了親子閲讀活動,相信這個活動不僅能讓孩子愛上閲讀,也會讓班級融為一個書香常漫的整體。而我們這些疲於家事勞煩或工作壓力的家長,在每天入睡前,可以試着關掉電視,暫離網絡,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智成長,領悟字裏行間那些讓自己和孩子一起共鳴的童真童趣。

剛開學,按照邱老師的推薦,我給劉騰謙買了本《全閲讀》。可以説封面上的一句話抓住了我的心:全面構建兒童的閲讀體系和精神世界。由於自己在孩子幼兒園階段沒有去教他認字,那時的親子閲讀差不多就是講故事。現在上了一年級,隨着學習拼音的進度,在講故事之前,會給他一個“交換條件”,在指定的一頁故事上找到認識或會拼讀的十個字,才答應給他講故事。孩子會很興奮地去尋找認識的字,還“抱怨”我以前不教他認字,説班上的朱笑語同學都認識20xx多字了,可以為大家讀《一年級的小蜜瓜》了。

記得剛開學不久,我給他挑選的故事是《上課非常好玩》。一開始他好像不是很想聽這個故事。當我告訴他上課的學生都是哪些可愛又淘氣的小動物時,他就很高興地開始“尋漢字覓拼音”了。當知道上課的老師叫哇嗚時,他問我哇嗚是老虎還是狼。當得知是狼時,又問小動物們為何不怕被狼吃掉呢?在欣賞了精彩的故事同時也明白了,”壞人”也可以改正錯誤的,也需要好朋友。《小狗熊乘火車》也是他喜歡的故事。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9

轉眼,拼音全部學完了。以前回家都是複述邱老師上課時給大家講的《小蜜瓜》。現在可以藉助拼音自己閲讀書籍了。同桌也是男生,就買了本《小豌豆》,準備看完後和同桌交換看。本來也想買本《小蜜瓜》的,想到“書非借不能讀也”就罷了。記得看到小豌豆準備坐320路公交車自己去上學時,他告訴我小區裏一位六年級的哥哥就自己騎車去上學,希望自己快長大。看到第五章的插圖上有小豌豆大哭的樣子,他就很想知道小豌豆為何會哭。可以説他是帶着對小豌豆的同情去閲讀這節故事的。當看到布隆因為飢餓炎熱而中暑時,我告訴他為何早餐要多吃一些,他以後的早飯果然比以前吃的多了。萬物都互相效力,在共同閲讀時把生硬的管教變得温情。

邱老師把誦讀《日有所誦》作為每天作業的一部分也是很好的。在體驗大聲讀出或背出那些音韻和諧,朗朗上口的語言素材時,我們做家長的彷彿也再次回到往昔的孩童時代,並加倍感恩生活,感恩孩子還需要我們大手的牽引。想到當他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去獨自開始閲讀之旅而不再需要我們時,我們應該會很懷念這段共同閲讀的時光,就象在他褪去童聲後,特別想念他曾經奶聲奶氣的聲音。因為這一點,我們會更加的珍惜親子閲讀的每一刻,融入“琅琅書聲,朗朗乾坤;花的事業,根的工程”的美好光景中。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10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愛的教育下茁長成長。在我即將做媽媽的時候,常常跟周圍的鄰居媽媽們聊一些育兒心得,在那個時候我聽説了一位“驕傲”的媽媽説她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能認識20xx多字,到了四五歲就完全可以自己閲讀了!當時我在驚歎她的孩子“聰明”的同時,我認識到了孩子的能力一定比我們大人原想的要超前、巨大的多!

到了我自己做媽媽的時候,我變自己看一些網頁,研究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徵,並且抓住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2~2.5歲。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做了好多字卡,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每天重複,邊考邊教,大約在認識了200多個常用字的時候,然後就開始給孩子訂閲《幼兒畫報》這樣的雜誌,這個雜誌的好處是既有文字的故事,又有碟片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講同樣的故事,因此孩子通過看碟片,翻看畫報就自己認識了更多的字,慢慢他自己從閲讀中找到了樂趣,找到了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的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閲讀”!就這樣再給孩子買一些網上有專家推薦的,幼兒喜歡的圖書,他就慢慢變成“書蟲”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家長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閲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閲讀是學習的基礎!

另外親子共讀,營造閲讀氛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閲讀榜樣也很重要。在家裏,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閲讀榜樣。在週末時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到書城看書,在這種閲讀氛圍下,

孩子的閲讀興趣也會提高。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

童心童真——快樂閲讀

康越家長

女兒豆豆上小班了,作為母親的我由於工作原因始終不能盡責,不僅不能正常接送孩子,就連偶而的家長會、園內活動都很少參加,陪伴女兒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女兒卻一直對我懼怕多於親熱,也許是同她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對她瞭解不多,嚴厲多於寵愛。

今年幼兒園裏組織繪本漂流活動後,我為女兒報了名。拿到繪本後,女兒特別高興,當天我一下班就拉着我的手讓我給她講書上的故事。我平時很少有時間陪她講故事,主要是書上的故事比較長,講一遍要好長時間,再就是一本書裏往往有好多故事,一個講完了,豆豆就纏着我講下一個,這樣一個晚上的時間都消耗掉。於是給她講故事、陪她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一看到女兒拿書過來,我就有頭疼的感覺,不過這天女兒卻對我説:“媽媽,你今天工作辛苦了,我來給你講故事吧。”我眼前一亮,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今天女兒這麼乖的,居然給我講幫我故事,我很意外,雖然不大相信,但我還是很高興地接受了她的建議。於是,豆豆打開了這本名叫《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然後看着圖片講母雞蘿絲去散步的故事。每一頁圖片只有一句話,第一句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第二句是她走過院子,第三句是她走過池塘,接下來是走過磨坊、走過草堆、走過籬笆牆、走過蜂房,最後回到窩裏,一共只有8句話但是圖上畫了一隻狐狸跟在母雞蘿絲的後面,並且一次次捉雞,一次次失敗,豆豆就看着圖自己講這個故事,雖然還不認識字,但是她已經理解圖中所畫的故事內容,並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當她看到狐狸失敗的時候她會説:“它好笨呀。”當她看到狐狸把蜂房撞倒時,她會講:“狐狸要倒黴了。”當她看到母雞蘿絲回到家時,她會講:“蘿絲安全的回到了家裏。”從《母雞蘿絲去散步》這本書開始,每星期一,豆豆都會從班主任那裏領回一本新的繪本,回到家裏自己先看或者叫大人把書上的文字講一遍,然後就自己一邊看,一邊講,通過自己觀察繪本上的內容,她把繪本里的故事情節增加了許多。

現在,女兒豆豆雖然還纏着我講故事,但更多的時候是她講我聽,她的自動能力在不斷的進步中,現在連一些比較複雜的故事《三隻小豬》、《壁虎借尾巴》、《七色花》等等都能自己講給我聽。看着女兒一天天長大,一天天進步,是我最開心最幸福的事,繪本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快樂。

對付不聽話的寶寶換種方式如何

兩三歲的小孩子似乎總是不聽話,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無論你輕言細語還是嚴肅地説上多少遍,他們總是不肯聽,因此常常令眾多的父母煩惱。

仔細觀察發現,不是小孩不聽話,而是做父母的不會説孩子能聽懂的話。這種年齡的小孩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説話方式才能夠被激活並得到充分發揮。那麼,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説,兩三歲的孩子才會聽話呢?

藉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實物或動畫形象

兩三歲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判斷能力,還不能直接依據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等判斷語句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但若把他們喜愛或厭惡的各種實物、形象作為“外力”,卻可以對其行為起到鼓勵或制止的作用,因為在這些物象當中,飽含着他們多種純潔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子都比較喜歡黑貓警長、白鶴阿姨、啄木鳥醫生,討厭毛毛蟲、蒼蠅、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蝟等。依據小孩的情感傾向,有意識地經常使用這些物象與他們交流,就可以進一步強化小孩對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為反應。如鼕鼕睡覺不喜歡蓋被子,爸爸説“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覺了。蚊子就會嗡嗡嗡地叫着説:‘唉,我的肚子好餓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點吃的吧。’鼕鼕,你身上蓋好被子,蚊子使勁一咬,哎喲!這是什麼呀?一點也不好吃,還把我的牙齒弄歪了。再找找好咬的地方吧。”鼕鼕聽完,乖乖地把被子蓋上了。此後,每當睡覺時,只要媽媽説一句“蚊子又要出來找吃的了”,鼕鼕就會主動地蓋好被子。

藉助以小孩為“主角”的故事

快3歲的鼕鼕特別依戀媽媽。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就哭鬧不止,幼兒園的阿姨、家裏的`保姆怎麼哄也哄不住。有一天,媽媽嘗試着編了一個故事講給鼕鼕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事是這麼講的:“有一個小朋友,媽媽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鼕鼕。可是,這個小朋友給自己換了一個名字,叫跟—屁—蟲,小名叫蟲蟲。因為他總是像一條小蟲子跟在媽媽的屁股後面。他到幼兒園,班上的同學就問他:‘你就是蟲蟲同學吧。’鼕鼕想:班上小朋友的名字都挺好聽的,蟲蟲這個名字多難聽呀,以後媽媽不在的時候,我再也不哭了。於是,這個小朋友就又變成媽媽的好鼕鼕了。”愛聽故事是小孩的天性,在他們心目中,虛構的情節也是真實的生活,而且對故事的內容深信不疑,尤其是把他變成故事中的主角時,他對自己在其中的表現就格外關注,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滿意,他就會高興和喜歡,並在實際生活中體現主角的行為傾向;如果大家對主角的表現不滿意,他就會反感或害怕,並在實際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為傾向。這種説話方式在運用過程中有極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藉助小孩心目中“權威人物”

兩三歲的小孩常常會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向你表達這樣的意思:你這樣做不對,我們老師説應該那樣做。也就是説,與小孩接觸親密、關係親近的人的態度與行為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有效的引導作用。我們不妨把這樣的人稱為小孩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但小孩對待權威人物的態度有一個特點:當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話他不一定聽得進去,而不在現場的第三者卻有可能被當成權威。譬如在家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可能成為權威。在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有可能成為權威。藉助這些可親可敬的人來引導小孩的行為,常常很靈。例如鼕鼕夏天洗完澡後,不肯讓媽媽往身上抹爽身粉,媽媽就對他説:“寶寶洗了澡,抹上這個粉就會感覺特別舒服,再也不長那種討厭的紅豆豆了。你瞧,你的皮膚像白雪公主一樣白,多可愛呀。幼兒園的申老師知道了,也會高興的。”因為老師知道了會高興,所以“思想工作”很快就做通了。

藉助有趣的活動來鼓勵

俗話説:小孩愛吃搶飯,的確如此。一個小孩吃飯可能吃得不好,要是幾個小孩一起吃,他們就會爭着吃、搶着吃。是飯菜香嗎?不一定。原因就在於這不僅僅是吃飯,還是一場小小的比賽。小孩子一般都喜愛活動,活動的趣味性、競爭性和激勵性對他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把小孩的生活設計成各種活動,通過活動對他們的行為加以引導。比如,小兵不到3歲就能自己穿褲子了。看小兵穿好了褲子,媽媽拍拍手,説一句“小兵真能幹”,就激起了他學習穿鞋、洗手等的慾望。實際上,小孩的榮譽感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強烈,但又很單純、質樸,絕少功利色彩。想想一朵紙做的小紅花在小孩心目中的分量,你就大可不必懷疑精神獎勵在引導小孩行為當中莫大的激勵作用。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做父母的改變一下説話的方式,把引導小孩各種行為的道理同他們熟悉的形象、故事、人物、活動等緊密結合起來,耐心地啟發、督促,就會發現:你的孩子原本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可愛的乖孩子。

孩子總不能按家長的指令做時應注意:

●經家長多種方式的啟發,孩子對指令仍沒有什麼反應,家長就應注意觀察孩子的智力發展、接受能力是否有落後的表現,以便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治療。

●有的孩子常常是還未聽完家長的要求就急着做,因此出現偏差。

●智力發展沒有任何問題,也聽得懂家長的指令,但就是不願意按家長的要求做,很有可能是孩子對家長的話毫無興趣,是故意不願做。

父母逼幼兒學外語雖用心良苦卻可能事與願違

隨着外語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很多中國父母開始從小培養自己的孩子:制定“零歲”學外語計劃,送孩子去雙語幼兒園,從孩子會喊“爸爸”、“媽媽”,就教他“Daddy”、“mummy”……總之,父母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創造學外語的環境,殊不知,他們的良苦用心卻不一定對孩子有利。

美國幼兒園不教外語

據記者瞭解,美國幼兒園一般不教小孩子説外語,他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學第二種語言是不可思議的。新澤西州黑格斯頓市中心幼兒園的芭芭拉老師告訴記者,英語是幼兒園裏的官方語言,孩子們接受的教育也都用英語來進行。

由於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幼兒園並不反對孩子回到家裏説母語,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幼兒園只教英語,而且從字母開始。芭芭拉表示,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個過程,幼兒的發音器官不成熟,發音尚處於較幼稚、未定型階段,雖然他們模仿力強,容易接受新知識,但如果學的是純正的外語還好,如果走了樣,將來改都不好改,反而不利於以後的外語學習。

幼兒園裏一名華裔兒童張多多的父母也説,美國兒童一般都是從十多歲起才正式開始學習外語。美國父母對孩子沒有中國人那種“望子成龍”的思想,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學外語的事情可以慢慢進行。

多語言環境可能讓孩子變“啞巴”

此外,過早接觸外語還容易讓孩子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目前美國兒童自閉症發病率比上世紀80年代增長了10倍,每300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上此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生活在多語言的文化環境中,因不適應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而患上自閉症。

家住曼哈頓的李女士是講廣東話的香港移民,請的保姆是講方言的武漢人,先生是講普通話的北方人,電視裏的動畫片則是純正的美國英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們的孩子在這樣的語言環境裏變得越來越不愛講話,到後來乾脆什麼都不説,只是終日低頭玩自己的玩具,變得像啞巴一樣。本以為過一段時間會慢慢好起來,誰想今年都6歲了仍是“金口難開”,並拒絕上學。經醫學專家診斷,在混亂的語言環境中,孩子無所適從,患了嚴重的兒童自閉症。

紐約州教育廳官員羅漢中近日表示,幾乎每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聰明的孩子,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在

教育上也應考慮因人而異。即使對在1—2歲間就具有較強表達能力的“資優兒”,父母也不要過早地強迫他們學外語。

幼兒學外語要有地道的雙語環境語言學家指出,母語學習能力可以轉移到第二、甚至第三種不同的語言上,只要引導得法,又有地道的語言環境,就不會有干擾的情況出現。像美籍華裔一般可以流利地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與人交流,就是因為家庭提供了漢語環境,學校和社會提供了英語環境。

張多多的父母告訴記者,很多中國移民看重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黃香蕉”。所以,他們在家裏一直與多多説漢語,而多多在幼兒園接受的是英語教育。長期堅持的結果是,多多不僅英語流利,用漢語與父母溝通也沒有問題。看到多多有“雙語”的本領,還能到台上表演背唐詩,幼兒園裏其他孩子的父母非常羨慕。一些意大利裔的父母后悔不已地説:“早知我們也從小教孩子學意大利語了,現在孩子只能説英語,我們不遷就他,他就不與我們交流,想扭轉也來不及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地道的雙語環境,父母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元旦親子活動

一、設計思路:

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親子教育已成為近年來早期教育中的一個焦點,和諧和寬鬆的家庭氛圍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的今天,家長們都在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但最具有操作性地便是我們創設環境、空間、時間、對象,讓幼兒在親子活動的互動中,培養孩子表達的勇氣和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使子女和父母之間的親情得到滿足和溝通,促進孩子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中,父母可從觀察孩子的遊戲形式,瞭解其特質,對他們持合理的期望,引發孩子不同的潛能,並能多鼓勵孩子發現新的點子,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珍惜共處的分分秒秒,濃郁的情和愛在其激盪。

結合以上特點,我班策劃了本次慶“六一” 親子游藝活動。

二、活動總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家長感覺到節日的來臨,共同分享節日的歡樂。

2.讓幼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用演出的形式,大膽的向大家展現所學的本領。

3.家長有進一步瞭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三、活動組織者:小一班 教師

四、活動時間:定於20xx年12月3 日 上午:9:00分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話

集體合唱:歡樂頌、新年頌

肖:尊敬的各位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新年好!在歡聲笑語中,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的二○○六年。元旦就要到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下面,讓我們伴隨着優美的舞姿一起走進這歡樂時刻吧!

(二)、家長代表講話

(三)、幼兒節目表演:三句半

(四)親子游戲

1、堆紙杯

堆紙杯,在不倒的情況下並在指定時間內(三十秒),誰最高者就得獎。

2、搶椅子(幼兒遊戲)

3、佔圈(幼兒和家長共同遊戲)

一名家長和孩子為一隊,邀請數對聽音樂 ,音樂停止後誰佔到圈誰贏,每次淘汰一隊,最後一隊為勝利者。

4、投中目標

家長拿紙球,幼兒拿紙框站在前方,家長把紙球投進去,進數目最多者為勝。

5、掌上明珠

要準備好一個乒乓球和一個乒乓球拍。參賽者將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着桌子走。走至終點,球未丟就得獎。桌子豎排三張。參賽者沿桌子繞一圈。

我和孩子在故事的世界裏一起成長

因為兒子開口説話比較晚,為了培養孩子説話交流的能力,我常常用“軒軒的故事”,幫着兒子一問一答回顧一天的活動,而我家兒子也就真當成故事來聽了。每天晚上睡前的最後一個故事便是“軒軒的故事”。因為故事的主人公是他自己,故事説的是他自己的事情,於是他常常聽的特別認真,圓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我一眨也不眨。而我則在幫助孩子回顧一天生活的過程中,表揚兒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有禮貌,愛勞動,同時也給孩子講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不能亂髮脾氣等,並提出希望。

如果説以上是“原創版軒軒的故事”,那麼還有一種“山寨版軒軒的故事”也是兒子的最愛。

家裏有一本《狼來了》的故事,突然某天晚上兒子就説:媽媽,講軒軒放羊的故事吧!

於是我把放養的孩子變成了軒軒,把小羊變成了懶羊羊,喜羊羊,美羊羊,把大灰狼變成了灰太狼和紅太狼。兒子第一次聽我“山寨”這個故事的時候,那表情簡直是太豐富了,特別是最後“紅太狼和灰太狼向軒軒撲過去,要吃掉軒軒。”的時候,兒子是那麼緊張,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可愛模樣逗得我哈哈大笑。最後我問兒子:“軒軒你還敢説謊嗎?”兒子看着我害怕的直搖頭:“不敢了,不敢了。”

那天之後,我們的“山寨故事”便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山寨”了《小蝌蚪找媽媽》、《匹諾曹的故事》、《小貓釣魚》等等。

孩子的成長世界是一個由許許多多的故事組成的世界,在每晚的睡前時間裏,我和兒子一起分享着成長的故事。一個個的故事用貼近孩子生活和視角的方法,幫助孩子向前邁進一步又一步。

而作為母親的我,在講着《狼來了》這個故事的時候,它給予我的不僅僅是“不能説謊話”這個道理,而更應關注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幾次三番的説謊?”

軒軒的睡前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藴藏着一個教育的故事,那是對孩子人生路的教育,也是對我“如何為人父母”的教育。

我和孩子在故事的世界裏,一起,成長。

週末的收穫:做“玩伴”

與孩子的交流很少,總找藉口説工作忙,這是不稱職媽媽的表現。想到這裏,兒子的要求一定得滿足。今天下午和兒子一起打乒乓,活動結束後,孩子的文章就是很好對媽媽的教育。正如孫雲曉説的:我們既要做好“醫生”(父母的角色),還要做好“護士”(玩伴),後者的角色我們小時候都是兄弟姐妹所替代的。其實對孩子來説,護理工作很重要。

附兒子的日記:

週末的收穫

今天下午,陽光普照,萬里無雲。我坐在媽媽的電動車上,哼着小調,心情格外舒暢,也十分興奮,因為今天媽媽要帶我到學校打乒乓了。好久不打乒乓了,我的手有點癢了,想痛痛快快地和媽媽殺上幾局。今天我一定要打贏媽媽,我心了默默地想着。

來到了學校的乒乓房,我們開始了乒乓大作戰,規則是打11球,看誰獲勝。我先發球,發了一個同學教我的“超級無敵跺跺球”,第一招跺跺球的奧祕就在發的近,發的快,一下子媽媽就接不住了,敗了一球。我有點沾沾自喜了。第二回合,媽媽發球,她説:“請你瞧一瞧這球。”只見她把球往上一拋,再將板一打,一個“極速奔球”打過來,我連忙用乒乓拍去擋,用手一推,那股力量太大,球飛出界了。媽媽得意地説:“怎麼樣,嚐到我的厲害了吧!”

我説:“這種絕招我也會,看招!”我也學着媽媽剛剛的樣子,也想發個“極速飛奔”,可誰知道。我的力量太大了,“極速飛奔”變成了“緩速高球”,球打的老高老高,但媽媽還是接住了,眼看球快打過來了,我眼疾手快,馬上將豎板換成了橫板,來了一個抽球,打了回去,媽媽更猛,輕輕一擋,球回來了,但我卻沒接住。

接着我還是來個“跺跺球”,但是這一球的力量很均勻,這均勻是一妙計,我已經想好了下面的策略了。固然不出我所料,媽媽上當了,她也用均勻的力量接了這一球,當球飛過來時,我再一次的將豎板換成橫板,用力一扣,媽媽反應超快,接住了這球,這時候飛過來的球速度更快,我馬上學着媽媽的樣子,來個“發抽”,這次總算讓媽媽的板落了個空。我高興的手舞足蹈,還不時地做了幾個鬼臉,痛快極了。……

一會兒11:5,媽媽獲勝。後來,我又和媽媽打了幾局,最終,我還是輸了。

今天的比賽,我學到了許多關於打乒乓技巧的知識,比如發球的招術,接球時手的用力、方向和速度。我再繼續練習,有一天會趕上媽媽,還會超過媽媽。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11

“親子共讀書”,親子共成長。親子共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為配合學校組織的這項課外作業,達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與兒子共同讀完了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文學作品,感觸很深。我深切的體會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國中畢業的我,文化不高,在家務農,平時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只是覺得自己拼死拼活的掙錢養家,為了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着給孩子了,可是,孩子怎麼還是不聽話呢?總是感覺作為家長的我和孩子之間好像是少了些什麼東西,但是自己也説不清楚是什麼。進入冬天,農田裏的活也少了,在家的空閒時間也逐漸多了起來,孩子從學校的圖書館借回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而且學校剛好佈置了一個親子共同完成的任務,親子共讀書,於是我就拿來先看了一點,不知不覺,我就被書裏的主人公迷住了。孩子放學後,我們兩個共同商議了讀書時間以及讀書事項。

一是固定讀書時間。

我們把晚上八點至八點半作為親子閲讀的固定時間。在這個時間段裏,孩子已完成當日的作業、預習完功課,家長也做完了家務,關閉電視和電腦,全家一起漫步在書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是選擇讀書的地點。

我和孩子採取面對面的方式,孩子坐在學習桌邊,我就坐在一邊的沙發裏,在讀書過程中,有時會抬頭看看對方,要是正好目光想遇了,就會心的笑一下,有時也會因為書中的一個問題,父子,娘倆或者夫妻之間就發表不同的觀點。

三是注意讀書的語調。

我在為孩子讀書時,避免平和的語調,注意富有表情的朗讀,放慢閲讀節奏。於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被主人公深深的感動了,有時候我們的眼角里還閃動了晶瑩的淚花。一頁頁的文字,一次次的洗禮,我們共同成長着。在讀書的同時,我們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也更加懂得了知道如何做一個樂於助人,團結同學,尊敬師長,面對困難你不退縮,勇往直前,戰勝一切的孩子。

通過“親子共讀”,我開始重視閲讀,並且在陪孩子一起讀書充滿着父子、母子親情的氛圍中,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讀着讀着,孩子的閲讀興趣變得濃郁了,閲讀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讀着讀着,讓我與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溝通和交流,讀着讀着,我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情緒發展也有了更深的瞭解。我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那層隔閡感覺從心裏正在一點一點的慢慢瓦解。孩子比以前更懂事了。作為家長的我能有這些領悟,還要衷心感謝學校,老是的用心良苦開展這樣的“親子共讀”活動,你們不止給予了孩子們的關愛,而為我們家長增長教育兒子知識搭建了平台。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12

你喜歡閲讀嗎?如果你曾經不喜歡,那麼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閲讀嗎?這時候的答案百分百是肯定的。我也是肯定回答中的一員,為了讓孩子喜歡閲讀,我從女兒兩歲半開始了親子共讀的課程,其中的樂趣和收穫太多太多。人的一生離不開閲讀,而親子共讀是父母給子女最有價值與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並且可以培養小孩終身學習的樂趣。

親子閲讀的方法很重要:

1、時機的選擇:親子閲讀一般安排在睡前是最好時機,那時候是孩子內心最脆弱最需要温暖安慰的時候。我家現在每晚安排在八點半開始讀書時間,以前也有流連電腦前而偷懶的時候 ,事後總是很內疚,現在即使孩子作業再多自己再累,也會平靜下來躺在孩子的身邊,在睡前給她講一段故事,讓孩子放鬆心情進入甜美夢鄉!

2、讀物的選擇:圖畫書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孩子接觸的信息多,隨時隨地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會有一些逆反。這時,你光給他説道理,也許他根本就聽不進去。我覺得有一種很好的方式就是帶她去閲讀故事書,因為在閲讀過程中善惡美醜會讓孩子慢慢領悟。

3、方式的選擇:要注意閲讀過程中的互動性。有些孩子喜歡的故事,多讀幾遍就熟悉了,讓孩子參與進來,我們儘量的用不同的聲音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提高孩子的閲讀興趣。

4、品細節:遇到精彩的章節或段落,孩子往往會提出“再讀一遍”的要求,有時甚至要求讀上很多遍,家長應該抓住難得的機會,與孩子一道“品細節”、“品人物”。品的過種中有交流,並讓他學會時機運用。

5、找毛病:女兒上一年級後剛剛接觸漢語拼音,很有興趣,這時在閲讀前就交給她一個任務,找媽媽讀書過程中拼音不準的地方。這樣孩子聽得更認真了,每晚都很較真的為媽媽找到好幾處讀錯的地方,家長要虛心改正,讓孩子跟你學會正確處理錯誤的方法,同時也給孩子以自信還可以培養她細心讀書的好習慣!

人類是追逐樂趣的,假如兒時很少體驗閲讀的樂趣,當他們長大後就會視閲讀是件“無趣”的苦差事,然後這項天賦的秉性就會慢慢逝去。因此,父母應該早點啟發孩子對閲讀的樂趣。親子共讀越早開始,越容易執行,效果也越好。父母千萬別懼怕挑戰小孩的潛在能力。親子共讀永不嫌晚,今晚就陪孩子在牀邊説故事吧,就是少喝一杯茶少抽一支煙的時間!

親子讀書的心得體會13

最近,我們年級組開展了“親子共讀”的讀書活動,從總體上來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個孩子從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課外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了更好得將這一活動開展下去,讓孩子們更多得從課外閲讀中受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現將本階段活動做一簡單小結:

一、做好宣傳發動工作

為了讓家長認識到親子讀書活動的意義,積極地參與進來,首先我們給家長寄發了《親子共讀倡議書》,呼籲家長與孩子共同閲讀,主要內容是:為孩子建立温馨、舒適的閲讀環境,建立一個家庭圖書架,並適時添置一定數量的好書。每天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閲讀,父母和孩子相互監督讀書情況,用親子閲讀記錄卡記錄下來,使老師能比較清楚地瞭解道每位學生家庭的親子共讀情況。其次是推薦讀書內容:《小豬唏哩呼嚕》、《舒克和貝塔》、經典背誦(三字經、弟子規)。這樣學生的課外閲讀時間就有了保證。

二、班級建立讀書評比欄

為了“親子共讀”活動有實效性,紮紮實實地開展。班內開展了讀書評比活動,這樣大大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興趣,家長們也親自陪孩子讀書,若不陪、不“親子共讀”,孩子不願意,盡而督促家長們也愛讀書了。活動開展下來,幾乎每個家庭都成了“書香型家庭”。也湧現出了許多讀書之星,如:史堯慶、王煜欽、段明昊等。孩子們讀得認真,家長們讀得入神。一張張“親子共讀”卡片,真實地記錄了孩子和家長共讀的情況。

三、活動成果

雖然活動開展的時間不長,但學生已有了不少收穫,一些學生把《三字經》、《弟子規》的內容比較熟練的背誦下來,為此,我們把《三字經》編成了一個節目,以舞蹈、吟唱的形式詮釋出了古典文化的魅力,另外,我們還通過剪報的形式把閲讀中新認識字的收集起來,既鞏固了認字,又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在親子共讀的過程,家長們也用鏡頭記錄下來一個個親子共讀的温馨畫面,它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為孩子的成長留下了美好回憶。

“親子共讀”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讀書興趣,實現家長與孩子共同閲讀與學習、閲讀與生活、閲讀與成長的融合。

在“親子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每日為工作和家務勞碌的我幾乎沒有陪孩子看過課外書。後來,在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後,為了做好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每天固定了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閲讀,做孩子閲讀的榜樣,使之成為習慣。我是利用晚飯後,家庭作業完成後的時間,每晚20分鐘至30分鐘,雙休日每天早晚共同閲讀一小時左右,就這樣經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講出來,然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發表看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以下是我對近段時間親子共讀的幾點體會: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書,是孩子對書產生好感,除了老師要求的讀刊外,可根據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儘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書。

二、不易對孩子的閲讀過程管的太死,我家孩子缺乏耐心和持久力,不專心,一般都是我讀他聽,過幾天習慣了,他就會自己產生興趣了,主動讀書。

三、把閲讀選擇的權利教給孩子,家長只需觀察、瞭解、引導,不宜過多幹涉,如果讓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那註定是不會長久的,要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

四、親子共讀為孩子建立良好的榜樣。和孩子一起讀書時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説一下,然後和他一起討論、分析,會發現他每天的閲讀水平都會進步。我發現,通過親子閲讀,也讓孩子在平時講話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顯的提高。有的時候,他的一番講話能讓我們大吃一驚,從來沒想到他的話裏能夠迸出一些不常用的語句,問他是從哪裏學來的,他總是很自豪地説是從書裏。

總之,作為家長,陪孩子多玩多讀是提高孩子素質的一種方式。我很感謝學校組織了這樣的親子閲讀活動,親子閲讀使我與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兒童文學的魅力,拉近了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而孩子也將在知識的海洋中開闊自己的視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2144v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