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我也在思考該如何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獲,我也常常把《語文課程標準》拿出來翻看對照自己的教學,看看是否有不對或者不合理的地方。雖然平時常看《語文課程標準》,但總覺得自己瞭解的內容淺之又淺,只能看到表面的內容,並不能觸及到深層次的內涵。

十年發佈一次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終於在20xx年4月發行了。這一次新課標發佈後,我迫不及待地下載進行瀏覽閲讀,如獲至寶。但是讀後卻有些迷茫,這次的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和變化確實有些大,有些內容更是感覺理解不透徹。幸好,在4月30日上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發起了一場公益直播,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國民主講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主要內容和變化。

在講座中,鄭教授不僅為我們梳理了新課標的主要變化,新增加的內容,講解了課程的有關知識,並對命題、質量檢測、教師培訓等內容都給出了建議,讓我耳目一新,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新課標的理念實用性更強,更有利於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更加註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薰陶作用,再也不只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與系統性。比如鄭教授所説的核心素養的內容指向變化,從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轉為重視學生的應然狀態也就是學習成果,這個嶄新的理念需要我們好好揣摩才能真正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

鄭教授的講座時間很快就結束了,讓我意猶未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我還需要好好研究才能真正為我所用,用於學生。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

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説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通過參加語文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國小語文教研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體現了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前進。它的推廣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教師是這場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轉變是變化的重心。教師作為唯一知識來源和傳授者的.傳統地位已經動搖。而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才是教師諸多角色中最明顯、最具時代性的核心特徵。教師要從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解放出來,進行角色轉換,成為課堂教學的“促進者”。

一、加強學習,轉變理念。

新課程確立之後,如何才能達到“理念轉變成實踐”,教師自身的

素質、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素養的提高,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必須對《新課程標準》有個系統的認識。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要積極參加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舉辦的各種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鑽研新教材,使之對課改有個明確的目標。

新課程中,課堂開放程度更大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廣了,孩子們在平等、自主的氛圍中愛思考,愛提問了。教師如果想做一個合格的教學引導者,組織者,那麼就必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要不斷的加強學習,自我提高。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

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當教師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寬容、關愛等人文因素注入課堂時,就會不斷領略到全新的體驗:學生“動”起來了,生命活力煥發出來了,良好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出現了嶄新的變化,師生之間的心拉近了,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在課堂中,經常看到學生競相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學生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會大膽地站起來“考”老師,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範讀”、“範寫”,或對教學中的各種內容提出反對或補充的意見;甚至會勇敢地來質疑、挑戰老師。有時,他們還會為自己戰勝老師而激動得歡呼蹦跳。這樣的課堂組織有別於以前的“規矩課堂”。教師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學生則由接受者轉化為主體者。角色的轉變使課堂雙邊活動活躍起來,教學也定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創設豐富的教育情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標要求教學的目的能夠促進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要面向每個學生,顧及個體差異。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灌輸—接受”這種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應有意識地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方法。比如教學語文課《畫楊桃》,我通過創設情景,出示實物,引導學生説出楊桃在不同角度的形狀以及它的大小,然後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明白不能總是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楊桃是從什麼角度看是什麼樣的就應該畫成什麼樣的,並且教育學生,凡事應該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暢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從教學課文轉變成學生自我學習課文,探究和發現,解決問題。

四、注意正確的評價,給學生積極的心理以支持。

正確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好的課堂,打動人的往往不是它新穎的設計,而是教師的個性化價值引導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給課堂帶來了積極的熱烈的氣氛。德國的教育家第斯高芬説:“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存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鼓舞和喚醒。”因此,課堂評價時,可直接肯定學生:你讀得很有感情。你真會思考。你回答得真有創意……以讚賞的語氣評價學生。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評價主體上採取師生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呵護童真童趣,做到教學相長。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改中的角色轉換,必須做到:一是從知識的傳授者這一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二是教師必須從“教書匠”、“説教者”的傳統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成為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促進者。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有些教師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教,有些學生也覺得語文課越來越難學了。針對這些困惑,我想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首先,要學習和領會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很難想像,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國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文件,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次要認識到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為教師制訂的,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制訂的。

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的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要轉變觀念

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時,有些教師認為應該徹底否定原來的教學觀念,我不贊同這種看法。強調要轉變觀念,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也有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後不用抓基本的教學常規了,我認為這個觀點也是錯誤的。新課改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拋棄原來的教學常規,脱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組織教學。因此,我的體會是對傳統的教育必須是揚棄,而不是拋棄。既不能全部繼承,只改課程不改觀念;也不能全盤否定,樣樣翻新。對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要求不能去掉,對教師教學的基本功的要求同樣不能去掉。

四,要轉變角色。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從教導者轉變為服務者,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這樣,教師要轉變為服務型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以往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得學什麼,學生只能跟着教師走,而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根本無從談起。轉變角色,實際就是要教師營造民主的教育環境,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發展的夥伴。

總結: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的第六條提出:“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在各學段中關於漢字書寫也提出明確的要求:1-2年級: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5-6年級: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因此,搞好寫字教學,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結合課標的要求我談談教學中自己在訓練學生書寫時的幾點做法:

一、教會學生正確的坐姿及握筆

坐姿要正,手勢要準。 寫字,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姿勢,但是大多數學生的坐姿與手姿笨拙不堪。這些現象不僅影響了寫字的工整、標準,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學生身體的健康發展。 在一年級入學開始就要進行要求坐姿要正,手勢要準。

寫字的正確坐勢和握筆應該是:上身平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一尺左右。正所謂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胸離桌沿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和“八個字”(頭正、身正、肩開、足安)。坐勢端正了,還必須心氣平靜,心正則筆正,筆正字才美。可以教一些兒歌幫助孩子們加深寫字的要求。

對學生的坐姿和握筆,教師除提出整體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抓落實,必須要求學生做到位。可以經常表揚做得好的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學生的正確坐姿和握筆得到強化。

二、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和技巧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漢字的筆畫。

漢字是一種形體藝術,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要寫好每一個字就得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力求做到筆畫準確,字有動感。所以在低年級學生寫字指導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就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為今後寫好漢字起個良好的開端。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漢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着這些偏旁的字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得更好。

3、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學生寫字之前,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説出每個字的結構,是屬於左窄右寬,是上緊下鬆,或是上小下大,還是左、中、右寬窄略等等不同情況,仔細觀察每一筆或每個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後,才讓學生識理寫字,自主練字,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學生寫:“惠”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後,懂得“惠”是屬於外框扁型時,左右的豎畫要向內收,展肩收腳,不要上下垂直。這樣結構合理了,字才會美觀。

4、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重心。

漢字以形象為主,規範漢字的重心是均衡的,重心偏上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偏下則使字笨拙臃腫,偏左或偏右又使字傾斜不穩。可見,重心穩了字才會正,字正如人正,人正走四方永不倒。

三、重視及時給學生寫字評價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一、以“生”為主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理念,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最好的踐行就是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樹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發展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策略,創造一種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風采迷人的課堂教學氣氛,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使學生在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中獲得情感、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協調發展。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能有一股新興的魅力牢牢吸引學生,只有學生“樂學“才能”“好好學”,才能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一切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勢必與教師不厭其煩的細講精練、單一以課堂為主的資源、沒有多大激勵作用的單調評價是格格不入的。於是新課標下的以學生為主,其實累的是我們一線教師,我們不但要好好琢磨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選好教學內容,要設計好課堂環節,要定好教學手段,掌握好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想想覺得我們又在風口浪尖中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難啊!

二、以“學”為主

“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是老師的“教”學生“學”,為了讓學生的終身學習的,老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課標中指出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這些要求和理念,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學生的“學”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課堂上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

“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精神便強有力的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對部分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究才能真正讓她們掌握知識。其次要讓她們多讀多思多講。其次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預習,自主複習。於是一些省市的《導學案》的`使用,在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讓學生面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中自主學習。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所以新課標倡導多讀書少做題,作業“變臉”尤其重要,只有從課業負擔解放出來後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與書本接觸,於是我們要善於利用課外閲讀促進學生語文積累,老師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得閲讀興趣並給予正確積極的引導,學校和家長要給予全力支持。給學生創設廣闊的閲讀空間。

比如定期地給他們推薦一本好書,一篇好文章然後讓大家暢談讀後的心得體會。還可以佈置她們去閲覽室或者圖書館等文化中心去翻閲好書。還可以藉助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從互聯網、報刊等媒介上搜尋自己要的資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誘發他們向高層挑戰的求知心裏。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

又一輪新的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和廣大教師見面了,通過認真研讀,我深有感觸。作為一名一線的國中語文教師,最大的體會就是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了。新的國中語文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那麼,我們的國中語文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語文教學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師生雙邊活動轉變。

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改革,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要堅持聽説讀寫的.綜合訓練,處理好講授與練習、學習與運用、點撥與討論的辯證關係;要堅持學以致用,實現知識向能力的不斷遷移。

二、語文教學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學法轉變。

學法指導不應該只看作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應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己去主動學習,經過思考、生疑、答疑、創造等學習過程,才能使他們理解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學習動力。教師應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學情,營造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訓練,適時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學習,加強能力遷移。

三、結合中學生自身實際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如: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背誦優秀詩文80篇。現在的學生學習基礎普遍比較差,在語文教學中要切實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四、語文教學中必須儘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多讀好書。要努力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激活他們創新的慾望,讓學生主動去求知。國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所以作為語文老師,要學會的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地去發現問題並及時給予他們學習方法上的點撥,做一個優秀的引路人。

相信,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的語文教學能再上一個新台階!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8

在課題小組關於國小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能力的教師調查問卷中,課標中對於中年級學生朗讀方面的要求有部分教師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本課題小組專門進行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學習之餘,結合自己的教學,在此談談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各學段都應重視“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般會讓學生自己先初讀課文,在讀正確、流利地基礎上,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帶入文中去,讀出自己的感受。雖然也重視“有感情地朗讀”,但學生的感受並不是自己感受到的,而是老師幫忙“分析”出來的,因此學生有感情的讀就不夠自然,有些矯情做作的腔調。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我的問題出在了自己的“講解、分析”上。課堂中,我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詞語句子的分析以及內容的分析上了。這樣的講解和分析佔用了大多數時間,學生缺少自己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情感的過程,無法“感同身受”,讀起課文來感情自然也不能“順勢流淌”。

當然,雖然課標強調“在讀中品味”,但我們也要謹防閲讀教學由“分析得乏味”這一極端走向“讀得乏味”另一極端。有的教師可能會片面地認為既然不能只分析、不朗讀,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閲讀教學中不幫助學生分析、理解課文,只是讓學生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感受體會作者及人物的感情,這當然是不可取的,畢竟學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説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又是深入地探究課文的重要手段。從目標的層面講,對課文不理解就無法有感情地朗讀,也就談不上培養朗讀能力;從手段的層面講,對課文不理解也就沒有深入探究可言。指導學生朗讀必須建立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如魯迅所言:“在瞎弄裏摸索,自悟自得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必須有機結合。”

因此,在以後的閲讀教學中,我們既要把握分析的時間,又要讓學生的朗讀建立在理解之上,讓朗讀和理解相輔相成,不流於形式。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9

5月6日下午,我認真觀看了吳欣歆教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國家20xx版》講座,吳教授通過解讀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20xx版與以往的變化,從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等五個方面,全面闡述了20xx版語文新課標的主要內容,講座深入淺出,專業性和目的性較強。使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教師,要深入瞭解其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才能全面、準確的掌握新課程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有的放矢。下面,我就如何按照新課標開展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一、細緻研讀。

新課標時代的每位教師都是課標的研究者,主動、細緻、熱情研究新課程標準,是實施新課標教學的前提與保障。本次修訂將語文課程立足於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全新的6個學習任務羣的具體任務是什麼?怎麼做?如何評價?新課程標準中均給出了細緻的指導,我們應認真研讀,才能將新概念融入自己的認知領域。

二、改變觀念。

觀念需要積極轉變,因為觀念指揮行動。執行新課程標準,我們要有主動改變的自我意識,不要固守舊經驗,應主動面對新時代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要主動去了解,只有做到明確觀念,才有可能付諸正確的行動,才能夠準確達成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目標。

三、積極實踐教學中嚴格按照新課標進行實踐是關鍵,在日常每一節課的教學中,做到精緻與務實。

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程標準,將標準中羅列的具體方法、條款、建議,化為與學生的互動、交往,這是一線教師新課標實踐的最佳途徑。日常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都是落實新課標的陣地。我們在這一陣地的固守中,讓教學更精準,讓每一次紮實的教學指導,成為學生髮展進步的台階。

四、勇於創新我們要在落實新課標時注重參加各級各類的`教研活動和教研培訓,在培訓中努力提升自己。

要在在富有時代特色的各種實踐中和學生一起培植創新精神,在全新的教學領域探索中成長,儘快探索出一套新課標教學方案,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總之,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預示着語文教學進入了新課標的新時代。一線教師應有強烈的使命感,在自己“應為”的方向上轉變,在自己“可為”的具體事件中勇於實踐,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努力。

國中語文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0

本次學習了鄭國民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解讀,讓我對新課標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其中有兩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一是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使育人目標更加系統明確。

新課標將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作為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和總目標。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點: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在每一個學段目標後面都有特地指出。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裁體形式也是強化以文化人的價值取向,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要內容。這一核心素養的確立處處彰顯着國家意志。

二是構建了語文學習任務羣。

第一層的基礎型學習任務羣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第二層的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為實用性閲讀與交流文學閲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閲讀與表達,第三層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分為整本書閲讀和跨學科學習。

課程結構的階段性和發展性通過構建學習任務羣的方法來實現,而學習任務羣的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會讓我們每個學段之間的'教學銜接得更緊密。

之前我在教學上基本僅以教科書為教與學的資源,頂多加上教參,這就導致我的教與學生的學非常單一且低效。現在有了學習任務羣的引導,我在以後會嘗試着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我的教學活動,讓我的語文教學從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語文實踐活動。在作業設計上我也會立足於學習任務羣,做到少而精實而活。

今後我將繼續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做到常看常新,並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學生。(長豐縣水湖鎮中心學校志和國小崔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33e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