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

本週我們又學習了《國小語文課程課標》,使我明確了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使我清楚的知道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現就自己所任學段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淺談如下:

國小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台。在將課堂還給學生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始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閲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 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為此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因此在教學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時遵循規律多認少寫。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是1~2年級要多認少寫。 因此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多以活動和遊戲為主,與學説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

閲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反覆朗讀中,去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低年級來説更應該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和體驗逐步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從而喜歡閲讀,主動閲讀。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2

20xx年12月9號我有幸參加了在青州舉辦的濰坊市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現場觀摩研討會,在會議的兩天時間裏,我認真聽取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經驗介紹,學校經驗報告,專家李家棟的報告,以及六位優秀老師的閲讀教學觀摩課、寫字教學觀摩課、主題學習詩歌誦讀觀摩課、低年級以一片帶多篇主題觀摩課、低年級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閲讀觀摩課及國小生語文素養展示,盡力汲取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收穫頗多,以下就是本次學習的收穫體會。

一、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首先要改革傳統的主題備課制度和方法,而要根據教學需要從單元整體除法,進行集體備課,探索我們自己的“主題學習”模式,設計行之有效的能夠發展學生個性的開放性教學方案,然後教師再按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在學習中陳鴻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整本書閲讀”的課堂教學藝術,於安強老師的“1+N”輕鬆練字,王增豔老師的“一篇帶多篇”教學方法及武曉燕老師的主題學習詩歌誦讀教學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學習名師之長,精心設計學案,師生共同學習課文,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然後進行班級彙報,交流共享,老師針對學生疑惑之處再進行點撥指導,必要時適當補充閲讀材料裏的相關內容,最後總結提升,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更簡單、更高效。

二、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習慣,真正體現輕鬆的課堂

“語文主題學習”強調要重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要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在“主題學習”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為最主要的學習方式,閲讀和交流成為課堂最主要的內容。在這次聽課的過程中,我看到名師課堂中孩子們的合作探究是那麼熱烈、那麼精彩,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學生們是在輕鬆地學語文。學生之所以能在課堂上井然有序地學習,這和老師循循善誘地教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教師要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不要為了追求所謂活躍的課堂氣氛,不管什麼知識什麼內容就輕易讓學生進行合作,要讓學生帶着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真正需要“合作”的時候“合作”,這樣才能避免“合作”學習成為一種“無效勞動”。教師必須融入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時地引導和點撥,全面調控合作過程,提高合作質量。其實,“合作探究”不僅體現在同學間的互相幫助上,還體現在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互幫互學、輕鬆學習的目的。

三、注重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主題學習” 注重讀寫結合,大量閲讀是根基,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圍繞教材的“單元主題”去選擇相關、相近、相連續的文章聲情並茂地讀。並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個人由淺入深、由略到精地讀,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相互促進,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李虹霞、畢春英、王增豔、尹宜梅老師的課堂中不僅注重了主題叢書的閲讀,還培養了學生的練筆能力。

兩天的學習時間,讓我對語文主題學習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認識,讓我找到了語文主題學習的新鑰匙,受益匪淺,滿載而歸。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逐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我的語文教學回歸母語教學的原點,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鬆鬆學語文,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快樂多彩!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3

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福田區上沙國小,參加第七屆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劉筱玲、吳敏而、崔巒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個個只能在電視或網絡上見到的名師專家、大師學者,齊聚一堂。全國各地數百位同仁帶着仰慕之心,帶着取經之願,更帶着語文教師特有的教育夢想,來到這裏,跟專家面面相對,跟名師傾心交流,盡情領略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的無窮魅力。

一踏入上沙國小的大門,我就被濃郁的校園文化所吸引:內容豐富的宣傳展板、温馨舒適的校園書吧、彬彬有禮的上沙學子、還有可愛的姚小英老師熱情的笑容,讓我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所學校。

接下來一天半的學習更讓我受益匪淺:上沙國小的範徵老師上了一節活潑生動的識字課。她親切的語言、規範的板書、形式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起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讓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年齡與我相仿的年輕女教師。帥氣的劉學金老師用他那厚重的男中音給聽課老師帶來了一節聽覺盛宴,他敏捷的思維和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帶領着孩子們在《三國演義》的歷史長河中盡情遨遊。温婉爾雅的全遠姬老師更是人如其名,她獨特的氣質和高超的教育機智,將教與學方式轉變和語文主題學習有機結合。

讓我驚歎的還有來自河南的候華麗老師,借班上課,卻依然能嫻熟地駕馭課堂,上沙國小聰明的孩子們在候老師的引導下,在課堂上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贏得台下老師陣陣掌聲。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幽默風趣的李祖文老師,他給聽課老師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繪本文學圈教師體驗課。用他的話來説:在這節課裏,我是最輕鬆的,因為都是老師們自己在合作和展示。我在想: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課堂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不正是新的課程理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嗎?但我深知,李老師輕鬆的背後一定付出了很多,這是他反覆實踐的結果,這是他智慧的結晶。

專家彙報彙報環節更讓我收穫頗多,優雅的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的會長劉筱玲博士以學會閲讀,學會思考,學會創造為主題,從全球學生閲讀能力進展研究的報告談起,向我們介紹了每5年一次的全球學生閲讀能力的抽樣調查結果以及香港學生的閲讀發展現狀。簡短的報告已經使我對這位睿智、優雅而有富有遠見的女校長深表敬佩!吳敏博士的報告,則讓人感覺到她既像一位親切和藹的奶奶,又像一個可愛調皮的孩子,一個又一個繪本故事通過她的講述和演繹,更加生動有趣、形象逼真。吳博士還有幾句經典語句讓我感觸很深,她説:不識字的孩子也有閲讀策略。

針對孩子的發言,老師決不訂正,要多鼓勵那些沒有站起來的孩子。啟蒙不等同與起萌,而閲讀是萌發出來的.。學生討論不完是好事,從不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而是讓學生獲得愉悦的體驗。孩子思考過程,説明那些過程就是閲讀的好方法。這些語句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吳博士是真正地用心在做教育,她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潛心研究,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贏得了所有與會老師的敬重,她的講座結束,仍有很多老師意猶未盡。大會的最後有知識淵博、仰慕已久的中國小語理事會的會長崔巒老師做報告,他對全體老師提出了幾點要求和期望,他説:老師們今後的教學要做到六點:

一、教學目標要更加集中。

二、教學內容要更加豐厚。

三、教學環節要更加簡化。

四、教學方法要更加簡便。

五、學生的學習要更加充分。

六、課堂練習要更加有效。

簡短精煉的語言,精闢地概括了怎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實用、有效的課堂。也頓時解開了我一直以來對有效課堂的困惑。真的非常感謝崔老師的及時點撥。

一天半的學習緊張而又充實,當我走出上沙國小的大門時,我十分的欣喜和激動,雖然我知道自己在語文主題學習這條跑道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堅信只要你在路上,堅持不懈,只要你有一份熱情,矢志不渝,總能遇見、趕上你生命中的盛宴。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4

《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行為,積極嘗試課程改革。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的實施給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但有時也會出現手捧語文書,不知怎麼教的困惑。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擺脱迷茫,走出困惑,找到了語文教學的新感覺。在語文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的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驗,以“體驗”為線索,從三個方面來優化語文教學。

一、開放課堂積累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個人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發現與利用學生的體驗資源,給予了語文教學無限的希望。但今天的國小生,在擁有富裕物質生活的同時,生活經歷和實踐體驗並不比魯迅小時候只看到四角方方的天井好多少。他們有的在各類家教中忙於周旋,有的被鎖在家裏進行學習,也有的因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乾脆放任自流。封閉的生活與放任的生活都不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體驗。走向普及化的電腦、電視、書本,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增長知識、瞭解世界的窗户,同時,又關閉了另一扇感受現實生活,積累體驗的窗户。開放課堂,參與實踐,可以讓學生用身心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積累多種多樣的體驗。

“生活大眼睛”、“發現小明星”都是學生喜歡的活動。每一天,學生相信自己能發現,鼓勵自己有發現。他們走向生活,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受。在活動中,學生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人與人和諧交流的快樂、家鄉變化的日新月異。

“相信自己,我能行”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用雙手去實踐,用言語去溝通,熱愛生活,快快樂樂學做生活小主人。

語文課前的“三言兩語,我們來聊天”,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暢談、相互交流的談話空間。學生在聊天中傳遞信息,發展語言,提升自信度。

開放課堂,參與實踐的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有目的、有意識的經歷各種體驗,補充積累體驗,形成了獨特的自我感受,滿足了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了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意識。同時,在課堂與課外之間撐起了一片綠蔭,豐富的體驗優化了課堂學習;課堂學習中取得的技能,又促使學生更有能力去經歷生活中的新的體驗。課堂與課外的學習體驗一脈相承,互為補充。

二、學習文本生成體驗。

學生的自我體驗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起點,但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這個起點上。學生通過參與課堂學習過程,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學對話,在對話中激發生成新的體驗,提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審美情趣。

三、走向生活發展體驗。

課堂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激發生成了多種體驗,但教育最終是為了促使人的發展,讓學生的體驗活於課堂又跳出課堂,源於語文教學又走向生活,讓學生帶着課堂上被激活的體驗走進自己的現實生活,延伸到豐富多彩的新一輪實踐體驗,有利於學生張揚個性,發展素質,在生活中嘗試求真、求善、求美。

新課程的體驗觀讓我在語文教學時,真正關注學生的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通過體驗教學,使生活、文本、教師和學生四因素有機整合,這既賦予語文教學新的活力,也加強了語文課程建設,有效開發了語文課程教學。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5

語文教學要實現”人文性迴歸”,語文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把語言文字轉化成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再把語文定位為一種知識的教學,而更多的是一種生命的體驗、生活的積累和文化的薰陶。本週我有幸參加了有教育局組織的xx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研討會,聽取了來自於xxx學校的xxx主任,xxx國小的'xxx等的專題講座和展示課,以及學科專家對改進閲讀,學習語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議,感受頗深。

一、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

為進一步解放老師與學生,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小組合作學習機制。課堂上老師少講,精講,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老師要打破常規,制定科學合理適應學生的教學進度及計劃,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學習面,提升綜合能力。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鬆鬆學語文,讓學生不在覺得學習語文是件難事,不在覺得語文深不可測,讓學生從此愛上語文。讓語文迴歸”國語”、

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三、多種課型,多元化教學

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學生拓展學習內容,加大閲讀量,增強分析能力。教會學生閲讀方法,學習方法,針對課文進行鍼對性的訓練,鞏固能力的養成與提升。

四、優化課程建設,建立評價機制

多元課程建設為語文主題學習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現在所倡導的大語文觀;建立完善的評價激勵體制有利於主題學習的實施。其實評價更應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最終目標。xxx老師的評價簡潔而詼諧,讓學生很自然的願意喜歡與老師交流各種想法,很值得我學習。

五、課內課外相結合,培養閲讀興趣

在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選文的特點進行課外學習閲讀的引導。在活動課上讓學生感受課外閲讀的快樂,逐漸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有助於語文學科的學習,也有助於各科學習的拓展。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整合多種資源,引導學生主動讀,聽,寫,參與到各種語文主題學習活動中,創新主題學習方法,讓語文學習變得有趣輕鬆,在不自覺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6

今天,我校舉行了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活動,收穫頗多,感慨頗多。這次研討讓我真實地感受主題單元教學的魅力,尤其是三年級組馬劍老師的單元教學展示,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我的收穫:

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1、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

為進一步解放老師與學生,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建立起小組合作學習機制。課堂上老師少講,精講,讓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2、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老師要打破常規,制定科學合理適應學生的教學進度及計劃,合理安排教學課時,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學習面,提升綜合能力。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鬆鬆學語文,讓學生不在覺得學習語文是件難事,不在覺得語文深不可測,讓學生從此愛上語文。讓語文迴歸"國語"。

3、主題單元教學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通點,找出學習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學案。在精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摸索出學習方法,然後在略讀課文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交流。

4、多種課型,多元化教學。

在實驗的過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學生拓展學習內容,加大閲讀量,增強分析能力。教會學生閲讀方法,學習方法,針對課文進行鍼對性的訓練,鞏固能力的養成與提升。

重視朗讀感悟,讓課堂“活”起來。主題叢書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主題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評價,在評析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整合多種資源,引導學生主動讀,聽,寫,參與到各種語文主題學習活動中,創新主題學習方法,讓語文學習變得有趣輕鬆。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7

今年有幸參加了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國中語文的培訓,本次培訓週期長,資源豐富,教授專家眾多,內容切合實際,示範性強,簡直是雪中送炭,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讓我深受感動,啟發頗多,下面就我一月的培訓心得加以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國培計劃

本次國培計劃中學語文期間,國培辦黃佑生主任給我們講解了《守望道德的星空》,讓我們明白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產生、發展歷程,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教師專業的發展問題和過程,教師職業的角色和形象等一系列長期困惑不得其解的難題,讓我們擺正了教師的心態,改變了傳統教法的老觀念,為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湖南理工學院院長餘三定教授給我們講授了《教育公平與西部農村教育發展》,在課堂上,李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農村教育現狀,突現了農村教育的不公平,農村教師隊伍現狀,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列舉了學生眼中的好老師的幾條標準,讓我們感到自我實現是教師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斷實現理想,老師的地位才會不斷升值、提高。

當然還有吳彥文博士的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為有幸的是杭州師大教授語文大師江平教授給我們講述了《義務教育語文教學規律探索》,他給我們講述了“規律”的概念,參與式培訓採用了“頭腦風暴”式的互動探索,讓我們受益匪淺,還作了“語文”的功能,與文化的關係,與思維訓練的關係,語文中的語感,這些都是我們所見未聞的,見所未見的鮮為人知的常識;還有謝文武教授、郭昭弟教授、王德軍艦手偶、李聰亮教授、西北師大的.靳健大師的講解等,他們的講解各具形態,令我目不暇接,心中為之大受感動,對我啟發很大。

二、學員積極參與國培計劃國中語文培訓

在本次培訓中,我們國中語文班共四十個學員,來自定西市隴西縣和臨洮縣的四十個學員都積極參與了每一堂培訓課的互動探索活動,在課堂上,大家分成六個小組,分組討論,各抒己見,表現出熱烈而活躍的熱鬧場面,令授課的老師專家感動不已,把我們這次的語文培訓搞的紮實有力,嚴肅而不乏活潑;學員們互相認識,互相學習,熱情洋溢,充滿了美好的設想,深刻地表達了這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上大家積極記錄筆記,認真聽取專家們的講解重點,並利用課餘休息時與專家討論不懂的問題,下載專家們的講義,課後及時地寫下當天的學習筆記。

總而言之,本次培訓雖然剛開始不久,但讓我們不收穫甚豐,感受頗多,啟發很大。我相信,在以後的培訓學習中,我們會更加有力、準確、全面地投入到培訓研修中去的。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8

通過此次學習,我心中感觸很深。首先,增強了我的責任意識。俗話説:責任重於泰山。作為一名教師,學生是我們直接的教育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要想教育好學生,增強責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強烈責任心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同時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會給其他環節構成困難,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着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為後代着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負責。其次,要提升教師的素質,懂得尊重和激勵學生。尊重和激勵學生,可以啟發學生的心靈、思維。著名的心理學家雷耳評論説:稱讚對温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他,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敏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卻吝於把讚許的温暖陽光給與別人。

這也是一次遠程網絡教育培訓,我體會到新課程教學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基礎,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儘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上課的教師自身素質要高,駕馭課堂能力要強,對於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予以講解。另外教師要善於運用啟發,提問題時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的放矢;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每一位老師的講座,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令我深深感動的是,所有的老師,面對我們這些年輕後輩,無不是傾囊相授,看着這些老師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壓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實在是太對不起這些無私幫助我們的前輩;然而同時,我更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在附中這樣一個廣闊的'舞台,有這樣真誠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盡情施展,幹一番事業!是的,請允許我把自己的工作稱為“事業”。

我逐漸明白:語文姓“語”,語文教學要體現“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練習為中心,特別是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説、讀、寫、書),提高人文素養。要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閲讀教學重視“表達”,最好的方法是結合課文教學,設計各種形式的表達練習,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積累,使理解和表達、積累和表達獲得多贏.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9

我參加了這次培訓。面對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很多時候讓我們覺得有些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所以,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國小語文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激烈的教學討論不時地在腦海裏浮現,那精彩的教學案例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許多專家的講座,也聽了許多課堂教學實例,我明白了課改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進行課改,落實課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每一堂課中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課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許才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

由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進行學習而導致課堂教學進度放慢,但是,我認為表面上看上去進度慢了,教學任務似乎沒有很好地按時完成,但從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慢”還是有效果的。除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之外,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了很好的愛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和增強。在課上我們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對重點問題的梳理。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的學生不會找問題,會的、不會的弄不清楚,這時候就需要老師來加以引導,把重點問題找到了,師生共同有目的的學習,這樣就會簡單多了。在講課中,多注重學生的理解,少講、多讀,多讀,學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學會不講,對一些學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徹的,這時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學生學得輕鬆了,老師也不覺得累了。避免老師囉囉嗦嗦一節課,學生感覺如在夢境中,什麼也沒學到,而老師呢?口乾舌燥,毫無益處。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在這次國小語文新教材培訓中,例如:怎樣去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愛好;讓學生能夠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讀準正音,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和口語交際;提倡漢語拼音與兒歌相結合;利用兒歌學好音節是教學兒歌的重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拼音、閲讀的積極性,營造快樂識字和正確的標調方法;在遊戲鞏固環節,大大地幫助孩子改掉怕拼音、識字的不良好心態,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雖然只是兩天的海滄拓展的培訓,但是在過程中讓人回味無窮;此次的培訓與以往教師培訓不同,它不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加上這次我的認真參與培訓和做好筆記,讓我時刻都能借助這些知識理論去促進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從而去開展素質教育,我感到收穫很大,作為一名教育者,痛苦不應該是教育的追求,更不應該成為教師的生存狀態。既然做了教師,痛苦是做,快樂也是做,那我們為何不快樂地做?讓我激動和回味的是那些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師傅們!做為教師要引用“拋磚引玉”的方法讓學生更進一步的獲取有利信息和掌握知識。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得學會,就能融會貫通,而是需要教師認真的去研解教材和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達成的。從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前人們先進的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今後教學工作中啟到很大的幫助。

總之,本次培訓,我真的感覺收益頗豐,真正的課堂先是屬於學生的,才是屬於自己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踐行這一原則,讓自己做得更好,讓學生學得更快樂。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0

本學期,我縣教育局啟動了“週末大課堂”活動。11月11日成功舉辦了語文週末大課堂活動,這次活動是由聶xx名師工作室承擔的,作為工作室成員我有幸安排上了兩節課,也有幸聽了工作室其他四位教師上的四節語文課,這次共聽了四節展示課,走進她們的課堂,我被這四位名師的簡單、樸實、紮實的教學風格所吸引,她們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聽了名師的報告,讓我走出了語文教學的迷茫,這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是一場及時雨呀。我發現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很多,自己成長的路途還很遠。下面,我就本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穫與認識吧。

一、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

作為瓜州縣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本次活動我承擔2課時的教學,當接到通知後,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作為工作室成員,如何在全縣語文教師面前展示自己的教學技藝,如何合理安排2課時的教學,如何體現新課標理念一系列的問題在我腦海中迴旋,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幾經思考,我慢慢的走出了困惑,作為名師工作室成員,我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肩負的使命,做到“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爭當名師。”“敢於擔當”,就是要敢於擔當起教書育人、服務學生,引領教師、服務教師的責任,為學生、教師、學校的發展服務;“主動作為”,就是要主動介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的管理、研究中,組建教學團隊,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做好示範、引領作用,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源動力;“積極創新”,就是要開拓思路,積極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改革課堂教學,促進課堂高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爭當名師”,就是要不斷研究自己的教學,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獨到的教育思想,並有突出的教學業績和豐碩的教研成果,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教育教學名師。

當我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後,我瞬間鼓足了勇氣,下定決心一定完成好2課時的授課任務,在全縣語文教師面前展示自己的風采,發揮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發揚工作室的永不氣餒的團隊精神,上好示範課,引領全縣語文教師上好高效語文課。

二、精雕細琢,永不言敗

我思緒萬千選擇了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遲到》一課,2課時的教學設計,怎麼處理好第一課時與第二課時的關係,怎麼安排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怎麼一氣呵成上好2課時是擺在我面前的重大難題。這些困惑像個魔爪一樣始終纏繞着我,使我寢食難安。我先大量上網瀏覽有關2課時教學任務如何分配的文章,理清了設計思路。然後我挖掘教材,課文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讀,教參書找了一本一本又一本,反思的研讀,做到了吃透教材。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感自己的膚淺,自己的薄弱,真是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過通過大量的學習挖掘我的設計思路逐漸清晰明瞭,很快我完成了2課時的教學內容的設計。

第一課時,主要任務是通過檢查預習,認識本課的生字詞,會辨認形近字、多音字等;通過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作順序,理清本課的寫作脈絡;通過細讀課文,分析作者犯的四層錯,體會小海音是如何犯下這個錯誤的,她又是如何對待這個錯誤的,父親是什麼態度?因此,第一課時我的課堂結構是由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檢查預習,分享成果——梳理課文,整體感知——細讀解疑,品讀感悟四大環節組成。

由於本文在塑造人物的形象上很有特色。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通過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並充分利用文本,填補人物心理空白而感受父親的高大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因此,第二課時我的課堂結構是由:舊課複習,引入新課———細讀課文,感悟品味———拓展延伸,昇華情感———閲讀訓練,深化鞏固四大環節組成。

就這樣我2課時的教學設計基本成型,安裝我的設計思路,把這兩節課上完是沒有問題。但如何上出精彩,如何使學生默契配合,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展示我個人的教學風采又擺在了我的面前。這些細節問題又一次像魔抓困擾着我,使我寢食難安。週末到了,週末是我們打磨教學設計的最佳時間,工作室成員分組進行了磨課。我帶着思考,帶着疑慮,帶着困惑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人多力量大,人多點子多,好多問題在我們的討論中迎刃而解,眼前的陰雲,頓時煙消雲散,豁然開朗。

我的教學設計,課件製作最終完工了,我開始不厭其煩地熟記教學環節。2課時的教學設計始終不離手,走到哪拿到哪,走到哪看到哪,走到哪想到哪:第一個環節設計了什麼問題,過渡語怎麼引出,板書什麼時候寫,對於學生的回答怎麼評價,朗讀怎麼指導等等一系列細節問題,我把預設的問題都考慮進去了,絲毫不敢有所放鬆,因為我知道,這次語文週末大課堂活動意義重大,它不僅僅代表我的水平,更是代表我們語文工作室的能力和導向。真的那幾天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起早貪黑,振振有詞,廢寢忘食。功夫不負有心人,所有的環節,所有預設的問題,我都爛記心頭。

三、我的課堂,我做主

11月11日週末大課堂如期而至,我執教的.《遲到》安排在早上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我精心地做了梳粧打扮,靚麗地登上了講台,那一刻我忘記了教室後面的聽課老師,只知道自己就是一名老師,上好課是我的職責。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學之中,與學生對話,與教材對話,帶領學生走進了作者,走進了教材,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環節的預設問題,課堂上學生積極的發言,贏得了學生一次又一次的掌聲。課堂中學生的朗讀一浪高一浪,在讀中有所悟、有所感,在誦讀中積累。由於自己課前功課做的到位,課堂上生成的問題,經過點撥引導,輕鬆解決。兩節課的設計我沒有精美課件的渲染襯托,更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問答,有的就是始終熱情洋溢,面帶可親的笑容,就這樣簡簡單單教完了,學生們帶着甜美的笑容,招着手説着“何老師再見”依依不捨生地離開了。

四、講評精彩,收穫幸福

11月11日下午對我們的課進行了講評,我仔細的聆聽着每個老師的講評,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講評我們的課。郭老師講評我的課時用“不一樣的《遲到》”為題,把我煞費苦心設計的小海音犯的四次錯誤進行了講評,我的第一課時重點就是分析小海音犯的四次錯誤,我的奇妙設計被人發現了,被人肯定了,頓時感覺遇到了知音,心頭暖暖的。當聽到陳老師講評我的課時説:“整堂課老師總是堅持先學後教的理念,何老師堅持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並且在檢查預習時,善於發現語文中的訓練點”。確實是這樣“先學後教,抓住訓練點”這是我語文教學中一直堅持的做法,在我授課的《遲到》中充分展現了出來,得到老師們的認可,此時的感覺就是興奮。我們的導師聶xx講評時是又發現了許多我設計的巧妙之處: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合理,安排得當;倒敍的講解引入自然;抓住了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了語言訓練;作者的介紹安排在課文的結尾設計巧妙;善於抓住補白等,本來幾天的挑燈夜戰已經疲倦之極,但此時滿臉都是笑容,滿滿的成就感一擁而上,沉甸甸的,此時的我真的收穫了滿滿的幸福。

通過語文週末大課堂活動,短短一天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名師工作室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本次活動我深切感受到,作為語文教師,作為名師工作室成員,自己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今後的路任重而道遠。“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瓜州縣“語文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只有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在名師的引領下,快速成長起來。

“路漫漫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堅信,有追尋便是快樂,有希望便是幸福。讓這希望和追尋成為我一生的精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已所用,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1

當我讀了《教師基本功新修煉》這本書後,使我對教師基本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我覺得有很多的想法值得和大家分享。

一、教師的基本能力不能通過短期的訓練一蹴而就。

教師的基本能力可以不斷地去在實踐中學習磨練。教師的基本技能我認為應該包括教育教學方法,主要指撰寫教案、説課、教法與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方法;還包括聽、説、讀、寫。聽主要是指應該學會傾聽,這是一項交際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師生間與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我覺得學會傾聽,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説應該是指普通話水平,幷包含課堂表達、講解,如果教師課堂説出的話學生不明白,那肯定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讀,我覺得除了讀書之外,更重要的應還包括讀學生,學生是一本書,動態的書,也是不易讀懂的書,教師只有讀懂學生這本書,並走進書的內心世界,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寫,這裏的寫主要是指三筆,即粉筆字,硬筆字,還有毛筆字,只是電腦的普及,我們的寫字技能卻在下降,甚至是有些字已經寫不出來了。但作為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我想我的字還是該好好地練練!我覺得教師的`基本技能應該還要包含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教師應該會使用計算機,會上網搜索資料、發收郵件,還要會做教學課件。

二、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具有紮實的教育教學功底。

三、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拓展

今天,我在《教師基本功新修煉》這本書上,又看到了“教師基本功”五個字,它長期要求的基本功是:板書、普通話、製作並操作常規教具、選擇教法、鑽研教材、佈置並批改作業、考試命題等。實施新課程對基本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板書(加電子版書)、語言表達(加傾聽、交流)、操作常規教具(加製作使用多媒體課件)、選擇教法(加設計學法)、鑽研教材(加開發課程資源)、佈置並批改作業(加實踐性作業、課題學習)等等。我們數學教師增加了新的基本功是:善於舉例、 善於提問 、善於比較和優化。

本書從更寬泛的角度來討論教師的基本功:(1)教學技能基本功:板書板畫、教具使用、語言表達、作業設計與批改、教學資源的選擇與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與運用、試題命制與試卷分析…… (2)教學設計基本功:文本解讀、教材處理、目標設定、起點把握、問題提出、過程設計……(3)教學實施基本功:情境創設、環境營造、興趣激發、學習指導、活動組織、教學調控……(4)教學策略選擇基本功:講授、小組合作、發現……(5)教學評價與教學研究基本功:教學評價基本功:即時評價、激勵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教學研究基本功:教學反思、聽課評課、課題研究、策劃組織教研活動……

如今,電腦特別發達,很多東西網上都有處可查。手寫的字已跟不上“潮流”,也不大受“歡迎”了。曾經我有一位學生的家長跟我説:“孩子太累了,寫不好字,也沒辦法。反正將來用的是電腦……”確實,時代在進步,有些“基本功”也似乎可以消逝在時代的潮流中。

常常在感歎那些名師名家,他們的教學基本功都非常紮實。我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靳家彥的感言作為對我們所有教師的勸戒:教師不是詩人,但要有詩人的氣質;教師不是演員,但要有演員的才能;教師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師不是將軍,但要有指揮千軍的氣概。一筆好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腔與學生融為一體的熱情,一顆真摯而善良的心。所有這些,才能後成一位語數教師的神韻。我們每個人都不一定能成為特級教師,特級教師的要求我們也不一定能做到。但只要努力,我們的“基本功”就會更紮實些。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2

為了“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研究”這一課題能得以順利地實施,同時也為奠定研究實施的理論基礎,我再次認真學習了《國小語文新課標》,通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及課題的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國小語文教研教改及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以下我就圍繞自己學習略談幾點體會和感受:

(1)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説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閲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自由參與、創新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成績不是老師恩賜、饋贈的,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得到。但學生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師的引導和培養。教師要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新中發展。

(3)通過學習我深切體會了轉變學習方式與提高教學效率之間的關係。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課程。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們凡上課又特別是有人來聽的教研課,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當然,我們不是説用新的學習方式不好,我們必須明白,不管什麼學習方式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學習方式不在於一定要多麼新,而在於用得恰當,用得適度,用得有效果。現在的問題是,一些老師找不準合作探究的問題,把一些不該探究、不用探究、也無法探究的問題拋出來,讓學生圍成一堆,煞是熱鬧地討論一番,然後教師又抬出現成的結論,合作變得毫無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合作學習不進行明確的指導,學生既無合作學習的意識,更無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就演變成給聽課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忽視自主,偏重合作,學生沒經過對文本的充分自讀,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的理解、感悟、體驗、積累,一節課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畫畫、演演、説説等活動佔據,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紮實訓練,徹底拋棄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學習語文的優秀傳統。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機會。 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不應一味照搬新課程標準的建議,應好好領悟其內涵。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相信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會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因此,學科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是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發展、全體公民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研究《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3

10月14—25日,有幸參加了杭州師範大學舉辦的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研究專題培訓班學習,按照學習計劃我有序地完成了培訓學習的任務,收穫頗多。

在這期間,共觀摩了來自四所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八位優秀語文老師精彩而有特色的優質課;還聆聽了三位大學教授和六位特級教師或省內名師的講座。他們是構建浙派語文教育的領軍人物和理論的創導者。從張紀良特級教師處,看到了一位名師的成長之路,雖然充滿艱辛,但樂趣無窮,榜樣的力量在激勵着自己;胡勤等老師的講座,又讓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理解;王光龍教授的講座從一定理論高度對語文課程學習方式的轉變做了闡述,加深了對學習方式轉變的認識;彭小明、蔡偉兩位教授的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具體實踐操作的指導,深入淺出,非常有指導意義;另外四所重點高中的教研組長的講座,體現了各自的語文教學的特色,有極大的借鑑意義。由衷感謝組織者的精心安排。

當中感受最深的是杭二中錢增興特級教師的講座,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錢老師《閲讀教學設計主問題策略探究》講座,從兩大方面做了闡述。一是課堂教學問題,二是主問題設計三步曲。有理論研究,又有具體事例分析,既有高度,又有實際操作,非常實用。試摘錄部分觀點:教學中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來帶動整篇文章閲讀的提問設計,稱之為“主問題”設計。它是對大面積教學中提問設計的一種創新。1、“主問題”是對文本的概括和提煉,是一種整體閲讀的問題設計。 2、“主問題”是在教師對文本熟練掌握的基礎上設計的,幾個重要的“主問題”之間,是科學有序。 3、“主問題”的設計着眼於學生長時間深層次的學習活動。所以,“主問題”就是閲讀教學中質高意遠的課堂教學問題設計,具有“一問抵許多問,一問領多思”效果。然而,“主問題”的設計必須關注語文學習的讀、寫、説、思活動,關注學生更全面更自主的發展。因此錢老師將主問題設計概括為九個字,即聚焦準、脈絡清、探究深,非常準確。

杭二中兩位老師的公開課正好是錢老師這一教學理念的很好註腳。如上《記念劉和珍君》的老師,整堂課緊緊抓住兩個詞語:哀悼和憤怒,引導學生閲讀文本,解決一個個小問題,真正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課堂教學非常完整流暢,賞心悦目。

另外還引發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就是多媒體與黑板的關係。自從使用多媒體以來,許多老師就很少甚至不用多媒體了,所有的內容都在課件上,意味着所有內容都有了老師的預設,對課堂的.生成置之不理或一棍子打死,因為不那樣就與原來不一致了。而杭二中兩位老師的幻燈片都不超過十張,而都使用了黑板,我想這是主問題策略的必然:主問題用多媒體顯示,這是預設;小問題不能都做預設,要那樣就禁錮了課堂,禁錮了學生的思考。

通過學習有了很多的想法,但思考都還不成熟。在培訓過程中,通過專家們地引領、點撥,是對我原有的教育觀念的一次“洗腦”,摒棄了許多舊觀念,舊方法,給予我的是更多的反思、自省和重構,為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摸索、創新,奠定了基礎。我想這就應該是本次培訓的最大收穫。

這一階段的學習馬上要結束,我會將這裏學到的帶回學校去,在我的教學工作中努力實踐、探索,努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4

今天觀摩了市裏的講課比賽,各有特色。對於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這次觀摩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收穫也很多。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行為習慣的養成,製作了精緻的課件。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代替;五花八門的活動被紮實的讀書練習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教 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老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深入到聽課老師和學生 的心靈深處。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如,一段優美的範 讀,不僅起到了示範作用,還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感受到老師的語言太美了,我也要這樣去讀,從而喚醒了學生讀的慾望。這一方面更值得我去學習。

教 師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着“高效”,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學生的學習效率。每節課都非常注重對預習的.落實。上課直接解決字詞,沒有拖沓;導學目標明 確,有利於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讀文本時有同學就能夠談得深刻、全面甚至語出驚人。所以,這也提醒我們切切實實把課前預習落實好,逐步培養學 生自主預習、抓住導學目標的好習慣,上起課來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段,指導他們細讀品味。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閲讀教學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自己正確豐富的理解。可見,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這一點,所有上課的老師都做到了,能針對課文中的關鍵詞,重點詞,重點句反覆品味。

讓 學生去讀這篇文章,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文中藴含的意義。尤其是河東段老師講的坐井觀天,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品味閲讀,板書清晰漂亮,教學效率得到 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中孩子們充滿了激情,學生在詩性的課堂裏浸潤,收穫的是人格修養的薰陶、語文素養的發展、豐厚語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開發,更獲得 了生命發展的動力。教師還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達到教學中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

而我有時在課堂中,總擔心學生理解不了,讀又佔很多時間,恐怕課時完成不了,於是老師的問和講佔用了大部分時間。這方面應該好好學一學,得轉變轉變。

語 文到底是教什麼?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語文應該是品語言,習得優秀語言的寫法,學會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語文應該是修養性情,體悟人生,所以語文應是教學生 動情去讀去感受。語文應是培養一種語文思維習慣,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感動,善於反省和領悟人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 法的教。每一次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聽了這些精彩紛呈的課堂,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

總之,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語文學習的心得體會15

前幾日,我有幸和霍校長,王校長等一行人一起赴濰坊,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裏,欣賞了專家、名師們的精彩展示,這裏既有新鋭的課堂展示,又有新穎的教育理論;既有名師的精彩表現,又有專家的理論指導。通過此次學習,我的感覺就是:濰坊學習,不虛此行!大開眼界。

一,研討會中的印象

(一)不一樣的老師

本次活動近距離的感受到了由韓興娥,畢英春等幾位名師的精彩語文課,真正領略了名師的博學多思,多才多藝,循循善誘;我聽後簡直就是藝術的享受。同樣是語文老師,為什麼我做不到呢。

(二)不一樣的學生

在名師的課堂上,我看到了學生回答問題時妙語連珠,旁徵博引,文采飛揚;在練筆時,出口成章,積累豐富;朗讀時,聲音洪亮,字正腔圓,感情豐富,真是令人讚歎,同樣是學生,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不行呢?

(三)不一樣的課堂

他們的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輕鬆、愉快,在李虹霞老師的課上,四年級孩子們所展示的那種自信和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活了整個的課堂。這顯然不是簡單應急性的訓練,而必然是一個長期積累的內化過程。可以看得出,孩子們真的喜歡語文課,喜歡李老師,師生的互動那麼的自然,氛圍如此的和諧。這恰恰對應的是她所建設的“幸福教室”這一目標。讓師生因學習而快樂,因學習而幸福,不愧是幸福的課堂。同樣是語文課堂,為什麼我們的課堂做不好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學習中,我第一次領略了於永正老先生的非凡魅力,身為教育家的於永正先生,如今已有七十三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多才多藝,妙語連珠,於老的精神令人欽佩!聆聽於老的京劇真可謂人生一大幸事,於老倡導簡簡單單教語文,他的課堂最突出的是朗讀示範堪稱經典。

(四)不一樣的閲讀量

他們的學生,一個學期課內閲讀100萬字,一個學年課內閲讀200萬字,真是海量呀!我們的學生也在閲讀,為什麼不行呢?從韓興娥老師地報告中,瞭解到,他們從低年級就開始實施,自己編教材,適合兒童的特點,比如:

低年級:各種版本的教材、兒歌、童謠、韻語、詩歌、小故事、繪本;中年級:詩歌、故事、各種版本的教材,各類兒童文學讀本;

高年級:《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論語》、》《道德經》及各種書報刊物。

這個課程內容可以看出海量閲讀的階梯遞進目標,符合學生的閲讀年齡特徵。有了低中年段的積澱,才有高年段的讀寫自如。

經過此次學習,我再次被語文課的非凡魅力所征服,陶醉在其中的同時,深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二、研討會後的反思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新形勢下如何立足,不被淘汰。我感覺首先應該改變。

(1)備課方式的轉變。就猶如專家所言,備課無需再“怎樣講的精彩”上花時間,而是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2)老師也必須變成一個讀書型教師,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寫作。

(3)改變教學方式,從孩子們的學習願望出發,不去模仿哪一個名師的教學方式,而是在自己的課堂裏和孩子一起實現自己的夢想,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張揚。

三、研討會後的行動。

我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改進課堂教學,還孩子一個生動、鮮活的語文,從講語文,變成讀語文,使自己不再教得累,使孩子不在學的厭。

(一)如何處理教材

要將三分之二的課堂時間作為學生的主導的時間,八節語文課,留下二到三節做單元整合,其他時間讓學生閲讀。

像我們最好的處理教材的方法,我還是最欣賞畢英春老師的1+x的單元主題教學。何謂“1+x”,簡單來説,“1”指的'是精讀課例的教學。從教材的每個單元中挑選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精讀”。精讀課例的教學,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實現與文本、教師、同學間的平等對話,概括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並滲透、領悟一定的學習方法,這篇文章就是例子,相當於數學中的例題,擔負着“以例悟法”的艱鉅任務,起着“舉一反三”的作用。“x”指的是若干篇略讀課例的教學。每單元除一篇精讀課例之外的其他幾篇文章,都作為略讀課例。對這些文章,可採用學案的形式,放手讓孩子運用精讀課例中學到的方法進行自學,即“依法自學”,起到反三歸一的作用。精讀課例的教學目標不要定的太多,面面俱到,而是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一課一得。我以往的語文課,存在着目標太多,容量太大的問題,總想在40分鐘裏把語言積累,語言運用,感情朗讀,學法指導等等都體現出來,東抓一把,西抓一把,生怕漏掉哪個知識點,看起來什麼都抓到了,也抓到位了,實際學生可能什麼都沒學會。畢英春單元主題教學,則注重整合教材,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需求,刪繁就簡,教學目標相對集中,教學內容大膽取捨,做到一課一得,循序漸進。

例如畢英春老師在執教《他令我們感動》這個單元時,《橋》和《金色的魚鈎》確立的目標是:

1、結合“環境描寫”,“動作語言等人物刻畫”的方法,品詞析句,感情朗讀,體會“老漢”和“老班長”捨己為人的光輝形象。

2、領悟“環境描寫”、“前後呼應”等表達方法的好處。基本的教學模式:第一步:直接引入

如,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這組課文是圍繞那個主題寫的?《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部:帶着疑問讀書。

直奔目標,比如:一位老漢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老漢的動作。第三部:交流點撥:與此同時,注重朗讀訓練。第四部:以例悟法,依法自學。

比如依法自學,《金色的魚鈎》,體會老班長的動作語言。

像我們剛開始走語文主題學習這條路,可以用一節課整體來預習一個單元。步驟如下:

提前讓學生預習。第一步:檢查生字。

1、出示本單元的生字詞,

2、檢查生字詞,重點識記疑難字詞。第二步:瞭解內容,明確主題。

1、運用方法概括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1、摘錄句段法,2、問題回答法,3、題目擴展法,4、感受法,5、幾種方法的綜合用用。)

2、彙報交流,引導學生儘量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每一刻的主要內容。3、給單元擬定主題,説明理由。問:這一單元是圍繞那一個主題寫的,説説你的理由。

(1)指名説主題,寫在黑板上。

(2)評價主題

第三步:學習每篇文章的表達方法。

第四步:習作指導。

其實歸納起來,就是:單元導讀以文帶文羣文閲讀整本書閲讀。按以上的步驟操作,我們就可以用2—3節整合一個單元,其餘時間讓學生閲讀。

(二)、如何使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我們學校的四年級已經開始配備了《語文主題學習從書》,那如何使用這套教材呢?前兩天我看了看這幾本書,每冊書以教科書編寫的單元主題為大主題也就是本冊書的書名,然後又圍繞大主題編排成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又是一個小主題,而且語言優美,字字珠璣,篇篇經典。結合我們的學習,談談別人的做法。

1、把閲讀《叢書》的時間完全安排在課內進行,絕不能像過去對待其他課外書一樣,讓孩子隨意去讀,放任自流。

2、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大量壓縮學習教科書的事間,大約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其餘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來引導學生大量閲讀《從書》。

3、還可以採用課文加《叢書》的方法。

每單元確定一篇精讀篇目,老師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1)經課文讀通讀熟,整體把握全文主要內容;

(2)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的句段,批註一下自己的感悟心語;

(3)感情朗讀體會最深的語段;

(4)背誦積累自己喜歡的段落;

(5)發現寫作特色

並模仿練筆。然後運用精讀課文上學到的方法閲讀《叢書》中的其他文章。對《叢書》中其他文章的學習,我們同樣要求學得紮實有效。我們和學生一起選擇統和篇目放在課中共同閲讀,其餘的放在精讀課前或精讀課後,這樣,一文帶多文,課本加《叢書》,互相補充,互為融合,互為依託,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三)如何上好古詩文這種課型。

聽了李海梅老師的《如夢令》和韓興娥老師的《論語中的成語》這兩節課,要想上好古詩文的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理解原文。

(3)體會意境

(4)積累運用

(四)如何讓學生學會積累

我們學生現在的積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而且抄下來就算完成任務了,到寫作時根本用不上,這不是白費時間嗎?通過學習,我感覺人家的積累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積累得讓學生背下來。激發他把自己的積累用到寫作中。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做法。讓學生學會積累,老師的檢查也要到位。可以這樣試試。

(1)、每人建立摘抄筆記,從課文中或叢書中摘抄好詞、佳句。並引導學生將自己積累的美文佳句大膽的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每恰當使用一處,給學生獎勵一分。

(2)堅持我們的大量背誦經典詩詞,實行天天我來背。不要拘泥於小冊子。

(3)堅持我們的每天一格言,外加講一條成語,要求背下。

(4)班級經常舉行“美文詩詞朗誦會”、講故事大賽,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在活動中體驗背書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閲讀背誦的熱情。

(五)如何培養學生寫日記。

幾節課下來,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師生同步寫作。課上共同交流。在讀《人民教育》時,才知道他們的做法是:

(1)師生共同寫隨筆。

教師隨筆以教育教學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為主,適當兼顧對日常生活、社會、人生、自然的觀察與評論;學生隨筆可以寫讀書收穫、成長經歷、學習心得、生活觀察等,以學習生活為主。

(2)共寫日記。

教師和學生一起天天寫日記,記下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感受,記下自己的喜怒哀樂。師生定期進行日記交流,教師總結講評,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日記本上留下自己的感言。這個方式很好的增進了師生感情,使教與學更加和諧。

(3)共記“閲讀卡”,共寫“周讀書小練筆”。

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推行使用“閲讀卡”。內容包括:內容梗概、摘錄、一句話書評、人物形象賞評、遷移寫作訓練等欄目,並有字數要求。每週兩練筆,即每週一次主題日記、每週一次讀後感。

(4)共度一本書。

家長、教師、學生共同讀一本書,共寫一份稿(讀後感)、同講一個主題。四、存在的困惑。

語文主題學習,對於好學生而言,這樣的形式比較受歡迎,對於拓寬知識面也很有效,但對於學困生來説,就有些生搬硬套,他們跟不上大隊伍的步伐。五、奮鬥目標。

最後,讓我們在中心校宋校長的領導下,在學校王校長的帶領下,打好這場語文改革的打仗,打出成績,打出水平,我們共同期待上谷中心校的明天會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jj16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