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5篇)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5篇)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

她是我們幼兒園的優秀年輕教師的領導人,也是我們的保教主任,帶領我們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到現在。也許因為年輕所以沒有那麼多感人的故事,可她説的一句話卻讓我影響最為深刻。

在我看來孩子是不能溺愛,也不能太過寵着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講道理。幼兒園我不在乎她們能學會多少東西,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最重要的。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班有個小男孩不願意吃飯,每到快吃飯了,就到牀上去睡覺,而中午其他小朋友睡了浩浩就不睡了,真的很讓我頭疼,我剛開始還一直跟他講道理,哄着他,可最後我發現他越來越變本加厲。變得比以前更嚴重,我有幾天幾乎天天給家長打電話,嚴重時就直接到幼兒園裏來。家長也是管不了的,我都想放棄了,難道就真的沒辦法了嗎?星期四是她的下午課,她來到我們班,我大概跟她講了浩浩的情況(昨天中午飯都沒有吃)。看到他在牀上躺着,把他叫起來,他就大哭。她就一直在寢室裏跟浩浩講道理,半個小時以後,等其他孩子都吃完了。浩浩才不情不願的出來,我將事先留好的一大碗飯菜端浩浩面前。只看浩浩飛快的將飯吃完,中午也安安靜靜的睡覺了。

她告訴我,我們老師應該將心比心,你想如果你是媽媽,你的孩子在幼兒園飯都沒吃,餓了一天你怎麼想。是的,將心比心,聽了這四個字我才發現了自己錯在了哪裏。在幼兒教育的這條路上還需要不斷的向優秀教師學習。不斷進步。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2

我們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質和邏輯來説,就是不斷地關心學生的成長。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應將教學工作理解為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應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如何維持和保證師生之間不可或缺的心靈溝通上面。只有善解人意的教師,才是真正的教師。

在教育學生中,應多多采用賞識教育法,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發展進步。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多數是性格迥異、基礎參差、期望不同的學生。這就需要教師顧及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特點,及時激發他們學習的內部動力,並多給學生一些建立自信心的機會。教師的評價,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往往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對於學生獲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功和進步,都應給予真誠的肯定和讚揚。喜歡鼓勵學生的教師,猶若清晨的一縷曙光,足以照亮學生心底黯淡的殿堂。往往老師一句體諒的言語,就能使學生的情緒穩定下來,重新恢復信心;一番指引暗示的勸導,就能幫助學生走出迷霧,遠離誤區。

在一次的跳繩比賽中,我對此有了深刻的體會。訓練跳長繩時,女生兩分鐘勉強跳一百三十個,我很着急,就大聲地訓斥她們這樣跳不行,那樣跑不好,訓得越兇,她們失誤就越多,後來她們都找藉口不跳了,一瞭解才知道原來那些不會跳的,或沒有參加比賽的學生站在旁邊看,悠哉悠哉,反而挨不到教師的批評,而她們就是因為參加比賽才被老師批評的,所以覺得還不如不跳。

我意識到我太性急了,她們能參加比賽就已經是很積極了,我真不應該這麼兇的批評她們。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我先在班上大大表揚了參賽隊員的勇氣和集體榮譽感;在訓練時,我一個勁兒地誇她們跳得靈活,跑得很快,哪怕失誤,我也説比以前好十倍,女生越跳越自信,越跳越積極。在比賽時竟然一個失誤都沒有。太出乎人意外了。

當訓斥批評沒有效果時,不妨換個心態,用賞識對待學生,我們應當格外注重正面教育。或者説,注重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及時肯定和倡導,從而促成其進一步的發揚和推廣。認可學生的付出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要讓學生始終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避免使其產生任何消極逃避的思想。因為學習成效是樹立學生持之以恆信心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教育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教師鼓舞、激勵的語言,像魔棒一樣,能使疑慮變得堅定、恐懼變得平靜、猶豫變得主見、自私變得互助、怯懦變得勇敢、自卑變得自信等,綜合起來就是“我能行”的力量與信心。這就是教師語言對學生心理引導的結果。這種引導將使學生的心理不斷健康成長,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主流。

賞識教育是對學生個性尊重的教育,對學生進行讚揚和鼓勵的教育。少責備和懲罰學生,尤其是那些所謂落後的學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給他們關心、鼓勵和常識,及時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點,並公開地予以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當一個人被認可、被信任、被尊重時,他的愛心、善心就會不斷被強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會逐漸提升。當一個人具備這些積極因素的時候,就會逐漸邁向真、善、美的境界。因此,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點也不誇張。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追求賞識是人的天性。對於一個不斷成長的學生,我們最好的禮物,是多給他們一些欣賞和期待,多給他們一些讚美和鼓勵。

賞識教育,可説是素質教育的延伸,集中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取得未來成就的可能性暗含期待的一種深沉的情感體驗。在這種情感體驗中,包藏着熱愛、信賴、堅信、鼓勵、嚴格要求、期望等在內的複雜情緒。它們通過教師的各種暗示的方式,或有意或無意的流露出來,向學生展示出賞識教育的感召力和推動力,從而觸動學生的心靈,引起學生對教師作出積極的迴應。這個過程不僅有利於誘發和鼓舞學生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激情,並且對學生的智力、品德和個性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學會賞識並不容易,它不但要求我們的心靈裏充滿愛心,還要求我們具備足夠的智慧來時時實施和貫徹它。但要記住以下幾點:

1、賞識教育並不是簡單的鼓勵加表揚,而是從內心對孩子尊重、欣賞、從中激發出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和和自覺性。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其它孩子作盲目的比較,尤其不要拿孩子的`短處與其它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讓他或她活出自己的精彩。

2、善於發現孩子的努力和成績。家長之所以會對孩子橫加干涉,其根本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在這樣一種心理下面,就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績單,由成績單分數的高低來決定自己的心情和教育的方法,於是雙眼被分數吸引了,看不到孩子的光明瞭。但如果換一種角度,看到孩子這次比上次努力的地方,孩子會受到激勵,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加倍努力。

3、要及時讚揚孩子的成就。事實證明,及時賞識和讚揚孩子,比事後再給予讚揚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當孩子達到了某個既定目標,作為父母一定要把握機會,及時由衷地讚揚孩子;同時表現出你的喜悦心情,讓孩子感受到是他或她的良好行為表現使父母感到高興。這是簡單而又能產生顯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堅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穫。

有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父母一句讚揚的話,他們也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和關心。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的成績表示出及時的關注,會讓孩子感到失望,而這種失望很可能會讓他們失去繼續努力的動力。

當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取得哪怕一點微小的成績時,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事後再讚揚孩子,而應該及時讚揚孩子所取得的進步。你可以説:“這次幹得真不錯,我真為你高興,下次繼續努力!”

當孩子主動向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績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關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誠地給孩子一些讚美和鼓勵:“讓我來看看,嗯,確實有進步!”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3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有了非常大的收穫,也讓我對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幼兒教育面對教育對象雖然很小,但對他們的教育卻又比大學生更為複雜。由於他們的年齡較小,各項認知都尚為成熟。面對孩子們使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加的沉重,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需要有更進一步的改進。

一、教育思想的認識:學習中使我的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幼兒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兒的成長和發育的特點,分不同的年齡階段設計教育活動。幼兒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從孩子開始認知,就讓孩子接觸到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如果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教師對自身嚴於律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能力。

二、教育的方法:幼兒教育應是循序漸進的,潛移默化的進行。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相應的教育活動。從孩子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興趣培養、潛力的挖掘、特長的發展等方面進行教育活動設計。這樣正確的、多方位的教育將會促進孩子一生的發展。

 三、擁有愛心和耐心。對幼兒的教育首先是以愛心和耐心為基礎的,關愛孩子才能夠發現孩子情緒上的變化,瞭解孩子心態上的細微反應,並能夠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想法,正確、及時的`對孩子進行引導,才能夠達教育孩子的目的。

總之,這次的學習讓我對以後的幼兒教育工作更加有信心,我也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能夠使我的教育思想和業務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把我所學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的運用的教學有所用中。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4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局部,是提升全體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透過不斷地學習,使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現做一個小結。

一、充分熟悉了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好處。

增強繼續教育學習是教師適應競爭上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中國小生逐步減少的狀況下,中國小教師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減少,必然給教師的上崗帶來嚴重的危機。在實行教師聘任制的這大,每個教師都應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準備。一個教師要在教師工作崗位上佔有一席之地,在競爭上崗中處於優勢地位,就務必增強學習,使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增強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是教師適應學生思想日趨活潑複雜的客觀要求,為了防止學生誤入歧途,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師務必及時瞭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錯誤的〕,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善於運用先進的德育方法,消除學生受到的不良影響,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二、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完善教學潛力,明確熟悉到教育不僅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方案、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為,教育行為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取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構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僅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取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術,並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為的開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到達正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資料,並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三、轉變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學生必須能成才。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開展的'主體,教師應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開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根底,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

總之,繼續教育學習的收穫十分豐富,它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僅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到達培訓的目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教師,我將在繼續教育的平台上努力奮鬥,爭取把自我打造成社會需要的教育者!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5

短短15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現就對本次培訓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要給孩子們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環境,給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讓學生們能夠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頭上説説也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就能實現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培養。所以學校日常活動就成為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

一個學生要在以後的生活中適應社會,就必須學會與人交往,溝通。因此,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們應該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學生性格發展、與人溝通以及學生的目標培養上。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這才是我們作為教師積極追求的。

(二)教師要為人師表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導致學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庭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就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師要做到語言規範。國小生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的發展。

另外,作為教師就要學高為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學習已結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相信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6

一、學科法制教育滲透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呈上升趨勢;而且低齡化、危害程度大。加強中國小生的法制教育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引導其健康成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重要舉措。

二、在學科教學中尋找法制教育的切入點

題有關的人物、事件;也不乏兇殺、復仇、違規操作導致惡果等情節。教育學生學法、守法、用法也是各個學科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引進源頭活水,或課內、或課外,或請進來、或帶出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只要我們認真專研教材,隨處都能夠找到法制教育的切入點。

三、情境教學法

創設法制教育滲透點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用心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狀態中,到達主動地學習學科知識,提高法律知識的潛力。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練習、課外輔導、考試、實踐活動等環節,都藴藏着法制教育契機、都能夠滲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會不會用、利用得是否有智慧。當然不能本末倒置教學過程應以學科教學為主。不能把教學重點轉移到法制教育中去,如果這樣我們就會得不償失,即完不成教學任務又無法讓學生懂得法律。要注意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以學科教學為主法治部分只需要瞭解,再説我們大多數教師不是法律專業畢業的,根本無法講透法律。

四、法制教育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

尊重學生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於講法律、敲警鐘、訓斥學生,更不能隨借題發揮,諷刺挖苦。尊重學生的認知潛力。法制教育也必需因材施教務必掌握好度。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事例、形式豐富的手段實施滲透教學。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五、學科教學法制教育工作對自身的要求

作為老師首先要提高思想、不斷的學習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制素養。明白身邊更多的法律事例,要構成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習慣。要增強職責心,增強主動性,把學科教學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轉成自覺的教學行動和自然的教學習慣。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通過傾聽學習,受益匪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採取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體罰學生等。

對於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瞭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

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裏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瞭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談談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能夠善於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了過程,能比較好的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於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裏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某月某日,學校組織觀看一次別開生面的《法制教育講座》,xx學院的兩位博士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法律法規的實施,舉證了大量的案例,充分説明了少年兒童如何正確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教師,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有關內容,知道執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教師在現實教育工作中充當重要角色。

教師要有教師的職業道德,要知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去規範教育學生。教師是作為社會成員,應具備社會公德,作為家庭成員,應有家庭美德。由於教師這一職業的非凡性,有人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同時對教師的苛刻與責備也日益增多,這就要求做教師的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寬廣的胸懷,還要有甘於清貧的孺子牛精神,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而忽略了教師面對成千上萬性格各異的、情緒不同的學生時所承擔的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之下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不過這種壓力也造就了教師百折不撓、勇於奉獻的青松般的性格。

但教師究竟是人而不是神,老師的言行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提倡教師要講究職業道德,要摒棄那些功利的、腐朽的思想,簡單粗暴的方法,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把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責任勇敢的承擔起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多樣化的、積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與學生髮生衝突,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諷刺、譏諷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使學生感到家庭的關愛,從而迸發出學習的熱情。同時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

對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及時、有力的打擊懲處。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根據未成年人的非凡心理、生理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有的放矢,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能用老套套,要注重改進方式,不斷創造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把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將一些原來形成的工作機制、工作做法規範化,用規範化建設來提高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的整體水平。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7

養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人們對它的解釋大同小異。有的人認為養成教育是“教育者採用多種教育方法,引導受教育者認識、體驗和實踐基本道德規範,全面培養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終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有人認為“養成教育就其實質説,是培養兒童行為習慣,使其言談舉止規範化的教育”。也有人認為,“養成教育是指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和途徑,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培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它以社會公德、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規範為主要內容,以兒童為主要對象,旨在使其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行為規範的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概括起來,關於養成教育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道德行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為,如學習行為;另一種解釋只針對道德行為。但人們都承認養成教育應重在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絕大多數人認為養成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但也有人認為養成教育不只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還包括道德品質的培養教育。對於養成教育的性質,絕大多數人認為,養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標。但我們認為,養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徑,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標。確切地説,養成教育是指培養幼兒形成良好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過程,既包括培養,也包括形成,培養是途徑,形成是目標。對養成教育概念的界定無疑會影響養成教育的實施,因此,有必要對養成教育的實質作一初步分析。養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養成教育可以説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養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格養成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養成教育思想被葉聖陶先生進一步發展。他曾經這樣概括教育的本質:“‘教育’這個詞,往精深方面説,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説,‘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説明了它的含義。”在葉聖陶先生的多次論述中,養成教育的含義是寬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體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養成教育?我們認為,養成教育主要是指兒童道德品質的養成。因為目前養成教育的提出是與德育工作密切相關的,更確切地説是與德育的有效性問題密切聯繫的。長期以來,雖然我們對德育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但德育的有效性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成人公共道德行為習慣欠佳、青少年道德行為問題及青少年犯罪問題等都説明了這一點。因此,加強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中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養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是與德育密切聯繫的。幼兒期作為兒童社會化的初級階段,在兒童道德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説幼兒期是培養道德品質、形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基礎階段,是道德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

(一)幼兒期是兒童是非觀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

兒童道德的發展以是非觀念的形成為基礎,是非觀念的形成是兒童道德觀念發展的前提。然而,人們往往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因而忽視兒童是非觀念的培養。實際上,在兒童心理髮展過程中,學前階段的兒童是非觀念開始萌芽,兒童在與外界特別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瞭解行為的限度,掌握行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觀念。新生兒通過哭的方式與外界交往,他們的哭最初是由於生理的原因,如飢餓、身體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後成人的第一反應是對新生兒的照料。逐漸地,孩子會產生對成人的依戀,表現為身邊沒人時也會哭,於是成人馬上過來陪伴。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逐漸認識到哭是一種手段,當他們有什麼需要時就會用哭來達到目的。而如果成人無原則地滿足,孩子就會將哭作為要挾成人的最鋭利的武器。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沒有是非觀念,判斷對與不對的標準完全出於個人的需求。一旦家長不能時時事事都依從孩子時,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任性,讓家長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會採取打罵的方式以暫時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對於這些孩子來説,他們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即我們通常所説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們的觀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對的,並且判斷標準模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把會不會捱打作為能否做某事的標準。有些孩子則形成了較為穩定、正確的是非觀念,他們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經父母勸説後,他們馬上會放棄不合理要求,從內心接受規則。這些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懂事的”孩子。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表明:在整個學前期,兒童逐漸瞭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過與他人交往,兒童逐漸積累經驗,形成是非觀念,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

(二)幼兒期是兒童基本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的時期

行為的穩定性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初步形成的特徵之一,即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表現出的行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兒童在3歲左右就已經表現出個人行為的獨特性,如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為在歲兒童身上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有的孩子想要什麼東西時,會採用哭鬧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兒末期,作為個人特徵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了非常穩定的`程度。我們採用實驗室情境性觀察的方式對3—5歲幼兒的自我控制進行了研究,研究採用二因素重複測量實驗設計,這二因素分別是不同難度的任務(包括難任務和容易任務)和不同對象在場(女大學生在場和母親在場),然後將兩個因素匹配,形成4種情境。研究結果發現,大約一半的3歲兒童在情境中的行為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説明3歲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而5歲兒童在各種情境中的行為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的一致性,不管是什麼樣的任務,也不管是誰在場兒童都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這個研究結果證實了學前兒童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非常穩定的水平,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行為習慣這一觀點。相對的穩定性是指到了幼兒末期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個別差異,即我們所説的個性特徵,同時,兒童此時形成的個性還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存在變化的可能性。如果沒有特殊的環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矯正,兒童的個性會在此基礎上順其自然地發展,因此我們説,幼兒期兒童個性(包括道德)的發展是其日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三)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曰後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人國小、中學以後的道德發展有長期的、重要的影響。如兒童是非觀念的掌握對兒童入國小以後的道德行為、青少年的違法行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早期比較任性的孩子進入國小後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有個國小四年級的學生由於不辨是非發生了偷竊行為,其原因是聽到同班一個同學告訴他,有個同學鉛筆盒裏有零用錢,並讓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後和幾個同學出去買零食。這位兒童正是由於缺乏是非觀念,才會表現出問題行為。進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沒有形成是非觀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現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觀念和道德觀念,很難形成法制意識;另一方面,由於青少年時期同伴對其心理髮展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他們與不良同伴接觸後因為盲從而發生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研究也證明了自主性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關於青少年違法行為與家庭關係的研究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研究者直接把關注的焦點集中於研究青少年自主性與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關係,認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從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現狀中可以發現,青少年犯罪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團伙犯罪。在團伙犯罪中,除了個別主犯,其餘多是從犯,而對於這些青少年來説,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導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們曾經明確提出,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預防應從家庭開始,即從兒童自主性的培養着手。

綜上所述,幼兒期是兒童道德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和教師要重視兒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兒是非觀念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以促進兒童良好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的形成,為兒童個性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8

培訓現場,我們目睹班主任劉祥彩老師身先士卒,總是第一個到達培訓現場。在準備培訓前,親自安裝和測試培訓投影系統,與各科任課老師的銜接與溝通,組織培訓與考試,事事仔細,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培訓期間,負責我們培訓工作的校方李科長和班主任肖助理,也親臨培訓培訓現場,催促檢查。為抓好課堂效率,班主任劉祥彩老師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廣泛傾聽學員意見,多方協調,解決多年難以解決的`遺留問題,既考慮學員工作思想狀況及願望,又充分實現吉安技校承辦本次培訓的工作要求,對詳細問題有詳細的解決方案,並逐一落實。課餘也經常與我們交流溝通,交友談心,徵求意見。

吉安技校工作人員任勞任怨,切實以效勞教學、效勞學員為根本,作風嚴謹紮實、組織活動周密,展現了很高的業務水平和很強的工作責任心,做了大量教學和效勞保障工作,確保了教學活動全程順利、有條不紊,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在此,我也向承辦方吉安技校提了兩點建議,希望能向上轉呈基層心聲:第一:培訓時間能否縮短,課時不夠,可以利用晚上上課。因為我們專技人員大部份屬單位技術骨幹,特別是我們作為企業,難度更大。第二:培訓陣容大,可否增派工作人員,以使秩序更加井然。

最後,再次表示感謝吉安技校為本次培訓付出的辛勤努力,並祝願技校越辦越好!

我們也將把這火種傳播,在各自的崗位上繼續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辛勤耕耘校外教育這塊沃土,為企業的開展壯大、吉安的騰飛奉獻我們的光和熱!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9

學習教育學原理,知道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動的基本條件,作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利用合理的教育手段是整個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教育手段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為了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任務,在共同的活動過程中所採用的特定方法和措施。教育手段主要有語言,訓練,陶冶,評價等基本類型。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教育手段的指導思想是堅持辯證式,反對教條式;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堅持民主制反對專制式。這些教育學中最基本的原則原理,但是作為一個在教育行業的教育者來説,教學手段是具體、細微的。我們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條件的學生,對於處於不同民族,具有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地區的受教育者也要才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通過教育學原理的學習知道,教育從產生之日起,一刻也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教育不僅為人類社會所特有,而且還隨着人類社會歷史的更替而發展變化。教育同社會發展的關係是教育學的.基本為題之一。社會決定教育的基本原理。地理和環境對教育有着影響。人口數量對教育有影響和制約。社會物質生產對教育有着影響。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有影響和制約。社會精神文化對教育有影響和制約。但是教育也促進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促進人體身心發展,加速個體社會化進程,傳遞知識經驗,創新知識經驗。並且教育又從另一面控制人口數量和質量。教育可生產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是科學知識生產與再生產的重要手段。教育同樣為維護政治經濟制度培養一定社會所學要的人才,傳播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維護和安定既定的社會次序。教育同樣作用與社會精神文化。

從教育學原理中教育與社會的相互關係和作用可見教育的重要性,他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代社會,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再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來越大。

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工作談談感想——

我是一位普通的國小教師,但在自己的崗位上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教學這個普遍而重要的問題。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但是真正做到即教書又育人的教師大概並不多吧!我們的教育理論、教育法提倡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等等。但這些卻未曾真正的融入過教育活動中。

我認為,教育學不能單純作為知識內容進行教和學,更重要的是,作為教師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如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並且會運用知識,這就須要在教學中做到:

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始終將自己作為教學者與學習者相統一的角色來看待。將自己的角色定位於學習者,一個與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共同成長的學習者,通過平等地討論和對話,表達自己的教育認識,吸納學生合理的教育見解,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生活的主人,真正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其次,改變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開闢教育學第二課堂。在課堂上,提倡平等對話,在課外,提倡積極交流。

此外,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找回自信與尊嚴,這是真正培育學生教育智慧和形成個人教育知識的前提。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提問與思考,要欣賞學生的表白與論述,要為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思想提供機會與條件。我希望學生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學習者,而不是一名老實的只會用耳朵學習的機器。為此,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課堂上形成教師的知識與話語的霸權,要傾聽學生的表達,要尊重學生的見解,要謙遜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一定程度上學生與我都獲得了某種認識上的自由,我驚喜地看到,許多學生開始能夠從教育的角度,用教育的思維,形成教育的理念與智慧。不僅如此,我更希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自由與愉快

我們都知道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但現在的封閉式教育也太過於嚴苛。我認為封閉式的教育是是把學生與社會進行分離。清朝閉關自守致使我國落後於其他國家。教育同樣如此,學生最終會走入社會。學生只有在社會環境中才有利於打開思維,鍛鍊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學生充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封閉式使學生被束縛在校園這個特定而狹小的空間裏。教育具有社會功能。同樣人的個性的本質屬性也是社會性,要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只有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中才能得到實現和保證。

但現在在有些學校學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分數。就拿高中來説吧,只要考試結束就立即在班上和學校排名次,,甚至與全市或全省的考生進行分數排名。最終搞成了分數才是最重要的事兒。這也是現代教育現存的問題之一——片面追求分數。從而有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這些問題使學生不是因為學習而學習,而是因為成績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努力,成績差的學生失去自信心。使學生成了學習的被動者。也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偏離軌道。整個中國教育界形成了一個風氣——知識“萬能論”。

“重知識輕能力”抹殺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整天在書本之中徘徊,而沒有多少時間感知世界之靈、體驗生活之美等。從而使學生麻木,沒有創造力,缺乏思維“變勢”而形成了思維“變勢”。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0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局部,是提升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十分大的提升。

透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國小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開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此刻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十分迷惑。但透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此刻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我,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自我、開展自我、更新自我。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

他將教師主角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並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着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二、教育無小事。

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着新鮮芳香、表達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

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開展潛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説,“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開展的引力和空間。三、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我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我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教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時機,適時地把自我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透過交流到達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理解,到達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能夠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四、透過學習,瞭解了教師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即時性評價存在的問題,理解了即時性評價的理論根底、實施原那麼、實施藝術等幾個方面資料,掌握了結合教學怎樣做即時性評價的方法,我已經將即時性評價引進到教學中,透過進行即時性評價的開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學習英語,課下時間願意學習英語,記英語單詞。

總而言之,我們要以總結檢查活動為契機,切實提升對教師繼續教育重要性的熟悉。立足課堂,效勞教學。努力使自我成為一名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堅強堅實業務根底的高素質的新時代教師,為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奉獻。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1

xx年10月7日在市局、中心校的統一安排下對我們中心校的全體老師進行了繼續教育培訓。通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經典案例評析》的學習,我充分認識到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愛崗敬業。

俗話説“幹一行愛一行”,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當把它當作自己的人生事業來幹。一個不熱愛自己的崗位,不熱愛自己的職業的人,是不能在工作中幹成一翻成就的。人的一生需要精神和物質,缺一不可。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其精神世界是空虛的,整個人生也是殘缺不全的。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

要奉獻愛心。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要付出特殊的關愛,切忌言行過激、辦事草率。對學生細微之處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發現他們“閃光點”,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一上午的學習當中王世威老師主要抓住以“愛”為中心,同事他也出了愛生的就需要:即智慧、懲罰藝術、發現、尊重、教育藝術、鼓勵、寬容、批評藝術、微笑。可見在現在的教育當中給予學生的愛,讓學生的愛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我們每個老師最先要做好的。

如果説上午王老師的《教師職業道德經典案例評析》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的話,那麼下午的《有效觀課議課》的學習也讓我幫助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有很大的改進。

《有效觀課議課》這本書使我思想明朗,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思想,觀課議課質量源於有效思想。在學習《有效觀課議課》一書後,再反思以往我們的聽課評課活動,更為觀課議課理論折服。我想在今後的觀課議課中,要注意加強的是:常常我們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聽課的內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課題也不會事先做些瞭解準備,這樣對於不熟悉教材的人來説,聽課的效率就會很低。通常上課者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及意圖聽課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聽課的過程中自己慢慢揣測體會。而如果課前上課者有所説明、聽課者有所瞭解,那麼聽課過程中目的性就會更明確,效率也會更高。在議課的過程中,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書中指出:觀課議課不是為了展示教師自己多麼出色優秀,而是為了發現和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課者和觀課者消除隔閡、直面問題、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議課的成功。

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不同,它主張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改進的功能,以發展性的取向做課,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獻課,主張直面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讓老師背有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的包袱。觀課議課的教研活動就是研討課堂事實和現象,不針對授課教師,只針對課堂,探討原因,研究發展變化的可能性和實現條件。從這一點來看,就大大降低了評課評人的的利害關係,從而減輕教師的壓力。我們都希望教師們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傷害和打擊,大家能夠共同觀察、收集、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

今年,我幾次參加了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通過學習、討論,使我學到了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我的思想有了一次較大的更新,為以後的工作積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確了目標。作為教師,我們要實施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爭當實施素質教育的排頭兵。

1、要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

教育改革的實踐需要教育理論作指導。先進的教育理論將有力地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化。另外,教師自身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也應當考慮如何為自己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2、要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實踐活動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使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技能。如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3、要堅持與日俱進,弘揚創新精神

這幾年,教育理論層出不窮,教育信息日新月異,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改水平,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對於教學性質的認識,培訓教師突破傳統框架,從新穎的角度重新認識課堂教學活動,提出嶄新的理論,我們只有認真學習有關內容,才能與日俱進,不斷創新。

此外,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好的教學技能,添補了教學方面的許多空白,同時也讓我走出了一些誤區。例如,通過培訓我瞭解了新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創設有意義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使用遊戲;如何利用聲音、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圖片、實物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揭示語言意義,激勵學生參與;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運用“表演”技巧。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又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2

學校於前一段時間舉行了遠程教育學習活動。通過不斷地學習,使我們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現把這一段時間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通過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責任,樹立了科學的教育觀。

現代遠程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還應是教師的事業,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資源,擺正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形象,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還是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創造者,是課程實施中問題的協商者、解決者,改變了傳統的援業、解惑的角色,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不能滿足於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為“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新知的過程。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社會道德品質也在一併的傳授給學生,或者由學生間接體會。因此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他還要為培養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貢獻。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特徵具有未來性,管仲説:“百年樹人。”我國未來能否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們這一代教師培養的祖國的下一代。因此,我們要認清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為祖國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石。為此,我們應為祖國培養出全面素質的創新人材。對於我們的學生我們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績把他們分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於好惡而疏遠或親近誰,我們應給予他們同等的發揮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在我們創造的氣氛中健康成長。

二、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繼續學習,首先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教學水平距離名優教師還有很大差別。我雖然教過不同的年級,對所教教材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但體會尚淺。因此在以後執教的過程中着重加強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學理論去備課、備學生,去認真講課,去研究習題,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減少課業負擔,多一些時間去體會,多一些時間發展其他方面的素質。

三、通過遠教的培訓使自己重新認識到語文教學重視交流與溝通,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重要性。

有句古話説得好:“學而無友,孤陋寡聞”。在學習過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無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遠程網絡教育為學生提供了多種網上交流的方式,除了自學之外,儘可以與同學、教師自由溝通,探討與學習生活有關的各種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當你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應正確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儘可能獲得家人、朋友和教師的關心、支持和鼓勵,多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互相鼓舞學習信心,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消除不良心理影響,有助於激發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

遠程教育系統創造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這需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持續的學習動力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不能把學習封閉化,應提倡尋求合作、協同學習,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組成學習小組,在各自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獲取教學信息之後,相互交換學習心得、體會,互相提問、評價,交流知識,並與所學的東西相聯繫,便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每一門課都有至少一名課程教師,他(她)是這方面知識的專家,完全有能力幫助你理解教材內容,指導、協助你完成學業。對於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應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利用電子郵件、bbs留言板、網上答疑等方式,尋求老師的指導解答、和同學共同討論。只有把新的信息、新的觀點和概念與已有的知識體系聯起來,在此基礎上形成更新的認識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3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國學照亮孩子的天空》大型家庭教育公益報告會,聽取了王斌老師的近三小時的講座,內容真實生動,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讓我們很多的家長受益匪淺。從孩子的早期人格優化教育到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的提升及語言表達、識字、閲讀能力的`培養最終達到孩子的性格改變,好習慣的形成。講座由淺入深,易於領會,使我們家長能在實際的生活教育中,掌握較為系統的教育模式。在今後對孩子的日常教育過程中能夠起到好的作用。

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孩子樹立遠大志向,先教育孩子做人,再教育孩子做事,在教的過程中講求方法起好孩子的引導作用和榜樣作用讓孩子在有良好影響環境的教育下茁壯成長。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4

八天的“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終於落下了帷幕。我非常感謝我們的魏老師,正是她春風般的循循善誘的引導讓我重新錘鍊了計算機的操作技巧,接觸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這次的培訓與往常的計算機培訓不同,以往的計算機培訓更注重計算機操作的技能,而此次培訓強調的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通過學習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下面談談我的感想:

通過八天的培訓,結合了教師應掌握的大部分內容。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在互相幫助,合作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十分注重這種教學法的運用。因為注重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是“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又一重要特徵。所以,“結對共享”和“教法研討”兩項活動被安排在每一模塊的學習中,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教法研討是讓學員討論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將要或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等。每個學員都按嚴格的要求創設規範的文件夾,且設置共享。

我們每天在探索的時候,每一點進步,每完成一個作業,甚至每下載一幅圖片,一段文字,都是為今後完成作業作準備。也可以説,離我們最後完成結束時的總作業又進了一步。當整個學習時間滿了之後,我們的任務也完成了,我們所有的作業也完成了。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把學生的作業負擔分解到每一天的學習活動之中,確實是一種嶄新的作業理念,也是一種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好辦法。

試着設想一下,如果還是按照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在講台上面,把一些原理講得頭頭是道,雖然老師可能很清楚,但學生也許還是雲裏霧裏,一片模糊,等到最後做作業的時候,就會感到很累,老師肯定也會感到很累,效果還不一定好。我們一直在喊,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可是為什麼一直減不下來呢?我想,我們也可以從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中獲得一些啟示吧。一旦當我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變化,再加上採用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技術,學生的負擔就會有所減輕,學習的興趣也會真正萌發。

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運用英特爾未來教育的教學理念進行課程設計,但是我會根據我的學科特點和教學條件進行不斷改良。我將英特爾未來教育在以後的工作中積累一定量的學生作品作為教學資源,建立起個人的教學資源庫。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參加過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教師下一步應該做的事情。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範文15

學習,關於個性化理論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主要分享一下關於個性化的定義,種類,實施,測評等等自己的心得體會。

什麼是個性化教育?

有人説個性化教育就是“因材施教”,有人説個性化教育就是“個性的教育”,有人説個性化教育就是“一對一的教育”。隨着“個性化教育”這一概念被廣泛引用,個性化教育已經深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謂個性化教育(personalized Education),就是指通過對被教育對象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分析、測試、考核和診斷,根據社會環境變化或未來社會發展趨勢、被教育對象的潛質特徵和自我價值傾向以及被教育對象的利益人的目標與要求,量身定製教育目標、教育計劃、輔導方案和執行管理系統,對被教育對象的心態、觀念、信念、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知識、技能、經驗等展開諮詢、策劃、教育和培訓,從而幫助被教育對象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釋放生命潛能,突破生存限制。被教育對象是個性化教育系統的中心和主體。老師為教育教學主體,而學生成為教育客體;在家庭教育中,有些是家長為主體,有些是孩子成為主體;在社會教育中,通常是環境為主體,被教育對象通常被置於一定的教育環境中,成為環境的組成部分。班主任教師承擔着班級的學習管理任務,但是,班主任通常是某學科老師擔任,班主任老師一方面需要擔任一定的學科教學任務外,另一方面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班主任老師不可能針對性的為每個學生提供系統性學習管理服務,因此,學校教育中,也容易造成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管理工作的缺失。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是量身定製的、是個性化的,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是單一的、固定的、模式化的、被限定的,而是因人而異的、尊重個人選擇的、符合個性傾向的,是結構化的、多元化的、階段性的、適應教育對象的需要而不斷髮展變化的。個性化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校教育中單一的灌輸學科知識、追求考試成績、考取名牌學校和獲取學歷學位等作為學生和學校的目標;個性化教育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也不是我們經常所説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口號。個性化教育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形成完整獨立人格和優化自身獨特個性;幫助他成為一個他個人和家庭所希望、適應社會所要求的那種個性的人;個性化教育是幫助被教育對象或學生釋放生命潛能,突破生存限制;幫助他做好或做成他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情或給予他做好或做成他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情的能力。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內容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內容是個性化的。是完全針對某一特定的教育對象的需要或要求,為其量身定製的,是根據其成長要求進行柔性組織和管理的,而不是固定的,硬性規定的,或者被強加。個性化教育系統中,針對每個學生的教育內容是不同的,被教育對象的學習內容是根據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來進行計劃、安排、組織和管理的,由於個性化教育的目的個性化,因此教育內容也是個性化的,是因被教育對象的學習目標的調整、學習效果情況、學習進度變化和學生的學習要求不斷變化而進行調整的。而學校教育中的教育內容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只能是根據既定的教育計劃針對多數學生的學習需要或普遍性的教育需要而進行安排的,而且,目前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側重學科知識或專業技能的教育。

但是,個性化教育的學習內容並不是根據教育對象的需求隨意拼湊的,而是基於教育對象的個性特徵和人格結構的完善與優化,以及為適應社會發展、豐富人生經歷、實現教育對象的自我價值主張、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等終身學習需要被系統組織的。

個性化教育過程

傳統學校教育的基本過程主要包括學生學習過程、教師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三種基本活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意願、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的不同而差異非常大,由此導致的學習效果差異也非常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情境,組織教學活動,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發現過程,使其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此外,教師還要進行教學管理,調節教學的進程,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評價和反思過程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預測和評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監視和分析以及在教學之後的檢驗、反思。

傳統學校教育的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模式包括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五要素和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在這一模式中,五種因素共同影響了三種過程,而且三種過程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主要體現為: (1)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識和學習發展水平為基礎的,是在教學過程的背景下進行的,學習的進展因教學的質量而變化。 (2)教學過程要以學習過程為基礎而進行,教學過程還要根據教師自身特點、教學內容的難易以及教學媒體和環境情況而加以調節。(3)評價/反思過程隨學習過程和教學過程的進行而側重於不同方面,反過來又促進學習和教學過程。 個性化教育實施

個性化教育實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個性化的學習輔導和專業化的學習過程管理。 個性化的學習輔導主要是專業的私人教師藉助於個性化學習輔導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持,依據學習能力測評師提供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對被教育對象的心態、觀念、信念、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知識、技能、經驗等展開個別化的`教育培訓和學習輔導,確保被教育對象正確的態度、觀念和信念的形成,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針對性的具體科目知識、專項技能和個人經驗的傳承和轉移。

專業化的學習過程管理是學習管理工程師藉助於學習過程管理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持,根據被教育對象及其相關利益人的要求,組織學習能力測評師、教育策劃師、私人教師和知識管理工程師,對被教育對象的個性化教育測評、個性化教育策劃、個別化輔導和個性化教育評價進行分析、計劃、執行、控制、考核與反饋。

個性化教育評價

個性化教育評價主要是知識管理工程師藉助於知識管理專家系統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支持,對個性化教育實施之前、實施之中和實施之後的分析、評價、回饋與反思。

個性化教育評價既是對個性化教育實施效果的評估,也是對個性化教育的實施過程進行的監督和控制。

另外,個性化教育的實施進程是從學習動機激發(心態、觀念、信念)、提升學習能力(思維力、學習力、創新力)再到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以及經驗的獲得進行開展的,因此,個性化教育首先重視的個性人格教育,其次才是能力的教育,最後才是知識技能的教育,個性化教育是真正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教育。同時,個性化教育是知識技能的教育、綜合能力的教育和個性人格的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

總之,只有在教學中將學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給他們提供廣闊自由的發揮空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將順利得到實現,學生的個性將得到充分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jj5e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