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

放假期間看了《老子》這本書,但談不上什麼理解,只有一些感受和理解。《老子》不是一篇專門講教育的文章,但是裏面還是有很多關於教育的思想。寓意深刻,讓人深思,經常閲讀更新。

把老子的思想轉化為教育,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崇尚無為而治,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相似。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應該順其自然,但過分強調主觀意志。教師權威不應該被孩子感知,這是最好的師生關係。老師和學生都應該處於卑微的地位。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尊重自然之道。這些思想應該在我們這個時代得到批判性的繼承。

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孩子上課心不在焉,當然可以直接批評:“某某,注意!”老實膽小的可能會震驚,趕緊坐下,但過一段時間可能又復發;如果你有逆反心理,你會看起來很糟糕,甚至嘴裏喃喃自語。老師雖然用心良苦,卻成了學生心中不好的思想,教室裏的氣氛會充滿火藥味。有時候學生上課跟老師頂嘴,大家僵持不下都下不了台。學生肯定是錯的,但如果老師表揚旁邊的學生來提醒心不在焉的人,或者讓心不在焉的人回答一個問題,旁敲側擊的影射一下,也是批判性的提醒,轉個彎,大家都很平靜,相安無事,不是更好嗎?

老子認為萬物是對立互補的,所以要辯證地看待問題。俗話説,幸福和不幸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抱着平常心,順其自然。再者,生活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應該被看作是人生成長的歷程,相遇中的精神和能量都應該轉化為自己的人生體驗。以良好的心態對待生活,不要太在意榮辱得失。這樣,我們什麼都不做也能有所成就,沒有人可以通過爭論來與之爭論。

低頭靜靜思考。學生要按照我的思路和問題回答,按照我的指揮棒解決問題。他們還會感受到求知的樂趣嗎?

教育要有法可依,就像《道德經》裏説的:“男女各歸本。歸根結底,安靜就是復職。當我回到我的生活,我知道我總是清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根源,所以安靜平和地跟隨它,等待它,順應它。説到教育,我覺得,不急,是在盡力,順其自然。

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育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像老子説的“道是衝的時候用的,或者説不賺錢”。書中有很多地方從自然現象到社會原因。在這篇論文中,你主要生活在普通人之下,因為大海生活在所有的河流之下,容納了所有的河流。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逐漸失去了這種敏感性。我們缺乏從細節中看到真相的能力。這是一種洞察,一種理解,一種解釋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鍛鍊。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2

“道可説,非常道……”一陣讀書聲在校園裏迴盪。自從學校開展了“與聖賢交朋友,與經典同行”的讀書活動後,校園裏每天都飄着一種工整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舉辦《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時,我暗暗決定認真學習。

但是當老師第一次帶領我們用清脆的聲音讀《道德經》的時候,我覺得很枯燥,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的興趣。即便如此,我還是每天都不忘看,漸漸的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所以每天早上,伴隨着鳥兒的歌唱,面對着初升的太陽,我坐在陽台上,享受着新鮮的空氣,開始晨讀。它為我打開心靈的大門,引導我從小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看完《道德經》,漸漸發現自己粗心了,安靜耐心的思考,作業裏潦草的字跡也變得正確了很多。從閲讀經典書籍中,我也體會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比如文中“知人者智,知人者明;它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還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永遠永遠。天地那麼長,因為不是自生,所以可以長生不老。是聖人先他身後身;身外而活。不是因為它無私的邪惡?因此,它可以成為私有的。”意思是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而活,自然存在,所以能長久。所以,聖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卻是德高望重,把自己放在一邊,卻是自救。這難道不是因為聖人不自私嗎?所以他才能形成自己。

在應對競爭時,要敢於迎接挑戰,在應對失敗和不平等時,要用平常心去報道,用恰當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是一味地爭魚死。這樣有助於自救,獲得最終的成功,只有積累才會蓬勃發展。同樣,“無為”是用來寬容待人的。“海納百川,氣度大,牆立千里,物慾剛剛好。”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3

老子《道德經》是灰色的,好的中華瑰寶,藴含着豐富的人生哲學。我還記得小時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很出名,但是很出名。”當時不知道從哪裏來的,更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過了幾年,我又不能完全理解道家的這部傑作,但至少我有了一些感觸。

《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幾千年來,從帝王將相到黎巴嫩人民,都從這本人類文化史上的智慧寶典中吸取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立命的精髓。如今,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的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而物質財富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覺得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中找出我的人生原則,不要和世俗齊頭並進,靜心是安心的基礎。當人的心境達到一種空寂的狀態時,就會一直堅持傲慢自大的作風,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有所作為,有所作為,有所作為,有所務實。

人們常説,閲讀歷史並從中學習是明智的。老子在《道德經》第17章説:“道總是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無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的本意是教人遵循道,不為所欲為,為所欲為。只要你不莽撞,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説,“不莽撞”是做某事的保證。什麼是“有前途”?儘自己最大努力在社會上發揮好作用,做好本職工作,承擔起家庭義務就是“做點事”。沒錯,在人類慾望備受爭議的當今社會,如果他能全心全意的照顧好自己的工作,他的心態一定是一直處於一種禪定清心的狀態,不進入禪定清心的狀態就無法剋制自己躁動的心。也就是説,神不走極端,但他的心不思考。所以,是全心全意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前提。

《道德經》可謂凝練、珍貴、淡泊、發人深省,顯示了老子紮實的文筆和得心應手的文筆,以及他的創新能力。就是有説服力有説服力!再加上一些經典的例子,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邃,前一篇的呼應,主題的昇華,把作者自己想表達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給人無限的印象和傷感,又有一種自然感,這其實是文章中最好的,也是古代漢語中最好的!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4

學習哲學有特定的方法和順序:首先,要明確是否存在一個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在確定答案後,再思考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傅老師以《道德經》為例來説明這個先後順序。《道德經》先確定 “道”這一本源的存在,然後以“德”來回答人生何去何從的問題。這也是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之處。

我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回頭探討中國哲學的。這個先後順序,使我能以更客觀、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國學的特色與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經》為例,做個簡單説明。

“道”是否存在

首先,西方哲學家雖然透過翻譯才可閲讀《道德經》,結果呢?無不被其深度所折服。當我們對《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覺得困擾時,他們卻眼睛一亮,好像發現了稀世珍寶。

因為從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427-347B.C.)與亞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來,西方的愛智者看到變化紛紜的宇宙萬物,總要思索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切變化的後面,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可以作為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只有確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有辦法進一步解説"人生有無意義"的問題。

現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説的",這個答案與西方第一流哲學家與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應的。"本體"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説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説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説的。

老子《道德經》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書八十一章的大約五分之一篇幅,從各種角度,藉各種方式來描寫"道"是怎麼回事?這一點使西方學者大為驚豔。

人生應該何去何從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並且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之後,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這是不易回答的新問題。老子《道德經》用"德"字來説明,"德"是萬物得之於"道"的各自的本性。

萬物各依其德而運作,原本應該保持和諧的生態平衡,但是人間常有困境,亂象層出不窮,又是怎麼回事?對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説明天下大亂是如何來自人的認知與慾望,然後提出針對的解決方法。

對此,老子最大的手筆與最多的篇幅,是虛擬一個"聖人"作為悟道的統治者,從根本上撥亂反正,要人迴歸原始的純樸心境與類似嬰兒的單純狀態。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會轉移時空,不必想去統治別人,而須學習成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萬物有其來源與歸宿,人又何嘗例外?明白了這個要點,就會像嬰兒般依靠在母親懷抱中,然後表現新穎的人生觀:少私寡慾、以德報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勝剛強、不爭而善勝等等。這樣的人生只有"平安喜樂"四字可以描寫。

我有機會在喜馬拉雅講述老子《道德經》,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5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藴藏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裏素讀打卡羣裏,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我覺得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為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為”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為的,“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説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才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裏一下,那裏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着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説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説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為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着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6

漫漫長夜漫漫長路。真的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快踏入職場一年了。

在過去的一年裏,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不足,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元學習財經類課程、情感管理類課程、創業學徒類課程;年內,休息時間賣各種水果堅果;我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在努力做自己的老闆,鍛鍊自己做項目的能力。這一切都歸結為希望你用勤奮和時間改變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年紀,很慶幸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來彌補過去體制的漏洞。天氣好,地方好,人多,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理清腦子裏的概念,也會讓我思考。“強弱”“好壞”變化如流水;經典説:“故強者亡,弱者生,兵強則木破,強者亡,弱者亡。”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專注於讓我快速成長的方面。他教我,剛畢業的時候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穩步佈局,勤勤懇懇地走下去,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

每次看《道德經》都會讓我想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今天我才明白,“無為而治”不是無為而治,而是順應天道,與天、道、法、人的整個體系相結合,這才是真正與體系相合。他教會我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支配。比如我剛畢業,是職場菜鳥。在23歲的節點,我不太可能有所作為。所以用心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才是王道,並不能證明我有多厲害。我從事的企業是比較成熟的國企500強。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會選擇985/211的大學生,所以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略遜於其他同事。在這個平台上,他並不出眾,甚至毫不起眼,這對於天性堅強,內心驕傲的我來説,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支持,滋養了我的內心。有時候,當我因為奮鬥而疲憊不堪的時候,去看這本經典也會讓我擺脱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真實的力量,他讓我覺得我現在的生活挺好的。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7

《道德經》我認真讀了一年,每一段都是以前背過的,現在每一段具體的文字都忘了,只留下一點點體會,無法用準確的文字來描述。然而,在反思我的經歷時,有幾點經常出現,記錄如下:

1、軟弱。

年輕的時候,我常説某某真的很神奇,但是到了他這個年紀,我就覺得他很正常。每當你認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時,你總是面臨着最終的苦果。我有點明白《道德經》裏的弱點是個好東西,因為我自己真的做不了神一樣的事,知識、思維、技能都是有限的。正是因為明白了原來的自己在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確實有限,所以要認真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因為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處理好人和事。在每一次治療中,我都看到了一個從未謀面的人和事的閃光點。

2、謙虛和好奇。

正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自我極限存在的確定性,我們才明白自我是軟弱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我們的人觀察、記錄和整理出來的,構成了書籍和數據的文字記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所以記錄的數據會是片面的,後續的結論更有可能是片面的。每當我看到一個記錄,我就開始試圖通過文本的表面來還原事實。當我無法回到錄製的場景時,我會有疑問。這大概是好奇吧。我在生活中通過書、人、事來學習,但由於自身的侷限性,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東西,忽略了一些東西,得出的結論也不一定正確。當我沒有慾望,頭腦安靜的時候,得到正確結論的概率就越高;當我的情緒起伏不定,被貪婪、無知等雜念包圍的時候,我一定會得出一個偏差的結論,導致我陷入困境。每次得出結論,我總是多看幾遍,免得得出偏差的結論。這大概就是我認為的謙虛吧。

3、留着吧。

是陰陽中性線,屬於陰陽蟹。不至於走極端,但我覺得應該保證小我在最大的可能性裏。因為我保留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有最多的幫助,最多的解決方案,最好的處理環境,最後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走向極端意味着不斷減少自我獲得的可能性。極端的話,只有一條路:“痛苦之海無邊,回頭是岸”。

4、不勞而獲。

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想着沒事幹的學習,沒事幹的發展。有收穫,卻無話可説。

5、外來的東西一定要反過來。

如果你想少出問題,那就努力平時多出問題。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錢,你通常不會以錢為目標。想要大的成就,就要把平時的成就讓給伴侶,不要一絲一毫的成就。這是源於水靠近道路的事實。此刻的中國,因為嚴重西化,對外國的東西越來越渴望,所以無法乞求,內心不平,偏見偏激。中國的追求是不敗的,在自己的環境中不斷修正最低下限;西方的追求是贏,這是在不斷提升自尊的環境下的最高極限。這個真的很有意思。

6、保持安靜。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動的越多,消耗的越多。動作越頻繁,反彈壓力越大。在追求權力主宰的過程中,人是真的在做,天是看的。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8

開篇之前我認為就應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説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歎。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為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説:“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説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為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説,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説,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為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為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為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不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9

―――治國與治人老子的《道德經》,以辨證的哲學方式提出了他對於治國與治人方面的主張。《道德經》的前半部主要論述了治國的方略,後半部主要論述瞭如何治人。開篇,老子以具體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而觀其徼”,即寫出了要認識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無慾”。這與他所主張的治國思想“清淨無為”異曲同工。“無慾”也就是《道德經》主要的治國思想。然而,要做到“清淨無為”並非易事。於是其下又有闡述。在老子心目中,做到“清淨無為”的基本方法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沒錯,若不崇尚賢能,就不會有人想去爭“賢”這個名號;若不使難得之物變得昂貴,尋常家庭也可以擁有,就不會發生偷盜之事了;若百姓見了珍寶而沒有佔為己有的慾望,社會就能安定。這些在現在看來,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商品價格過高,人民生活就會的不到保障,社會安定也就沒有保障。不過現今社會,尚賢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在當今知識經濟社會,無賢無德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浪潮無情淘汰。不過,這些只是百姓所需要的。要想社會能真正的長治久安,君主,或者説是統治階級,更需要做到“清淨無為”。眾所周知,春秋戰國是戰火紛飛,戰亂不斷的時代。對統治階級而言,實踐“清淨無為”最基本的就是不輕易挑起戰爭。戰爭的可惡與可怖是誰都知道的。戰火一起,百姓墾種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荊棘便會叢生於野,房子也會毀於戰火……最後無論誰勝誰負,流離失所、受災受害的,到底還是那些在底層的百姓而已,統治階級仍舊可以繼續他們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見,兵者,乃不祥之器,除非真的是萬不得已,千萬別用,而應該捨棄之,代以農耕之具。這樣,社會才會安定。

治國如此,那麼治人又該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剛。所謂“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柔,能變化於無窮,幷包容一切;水剛,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剛”於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剛三者並重。善,並不僅僅只是善良之意,還要與人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個社會就將會呈現出一派祥和之氣。人人不生惡念,太平盛世將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氣和,與“善”所產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剛,則是要堅強,持之以恆。只要有恆心與堅強的意志,鐵杵難道不能磨成針麼!只要能做到“善、柔、剛”,就可以變得信、美、辯、智、博。雖不能成為聖人,也將不遠矣。

老子《道德經》中所陳的治國與治人思想,其意義之深遠,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現今社會,生活、工作的腳步很快,壓力又大,人們的脾氣也隨着變得焦躁與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靜氣。心靜自然涼,生活、工作的情緒就會舒暢起來,效率也會大大提高。不僅如此,善與柔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變得融洽,心情也會陽光不少。而在治國方面,要用“正、德”。這樣,國家平安無事,個個以德服人,要想安定就很是輕而易舉了。

當然,正如老子所説,事物總存在兩方面。我們也要辨證地看待《道德經》,畢竟它是千百年前的著作,其中有些陳述難免會與現代社會相悖。不過,《道德經》無論是在治國還是治人方面,都不愧為我們民族的瑰寶!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0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

挫其鋭,解其紛,何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此章老子開始描述道的體象,衝,是指虛空的狀態,但與真空又不同,衝,是一種帶有張力的表達,是衝而虛之,這種虛空是兩種力量的平衡所張擴出來的虛空,而這兩種力量是哪兩種力量呢?我覺得應該就是“有”和“無”,也就是説,道,是沖和了有和無的,有和無尚未分化之前的狀態,是道的本體,因此説道衝而用之,道,是在兩種矛盾力量相牴觸均衡的狀態下衝擴出來的一個空間,而這個空間則是十分的有用,可以化生萬物,它不是純虛空的,是有很豐富的內涵的,但是它也不是盈滿的,既有又無,既空虛又豐富,淵深豐富好像是所有萬物的根本來源,好像這個時候老子體會感知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但奇點是沒有尺度的高維空間,老子看到的是一個有着廣大空間的體象,所以這個道還是成長到一定程度的道。

説實話這個狀態讓我一下子聯想到了薛定諤的貓,既生又死的,既不生又不死的狀態,就是這個狀態,糾纏態未分化之前的狀態,我不知道這樣解釋道德經的描述是否合適,但我本人確實比較反感將各種學科真的割裂開去思考,道德經絕不純粹就是個文學作品或者哲學論述,它應該是一部早期人類認識宇宙的科學筆記,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體驗傳記。

挫其鋭,解其紛,何其光,同其塵。這四句在描述道的內部是怎樣一個狀態,“其”字應該是一個虛化的意義,不具體指什麼,可以説挫鋭、解紛、和光、同塵,意在描述道體的一種整體性,未判性,內涵及其豐富,卻又沒有什麼分化,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應該説老子對這種整體性的覺知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優點,也是貫穿道德經全文的核心要旨,應該是道德經最根本的要義之一。

後世的很多詮釋總是喜歡非常快速的就把《道德經》裏面的話語跟世俗社會,國家治理,人際關係處理等等話題聯繫在一起,這點我不是很贊同,我覺得老子根本不是在直接去説很具體的社會生活處理原則,他對道的體驗是最為巔峯的體驗,值得他全部的話語進行各維度的描述,而看似在説社會現實的表達其實都是在比喻。這裏面的挫其鋭,解其紛,何其光,同其塵,竟然被一些學者理解為在表達一種緩和矛盾,處理衝突的社會世俗事件處理哲學,我認為是在矮化老子的思想境界,壓縮了其更為深刻的哲理內涵。

湛兮似若存,湛這裏是深而清晰的意思,深而清晰,而老子又説似若存,好像不是很確定,好像存在,這可能是老子對道的這種狀態的體驗之後在表達語句上的一種模仿,明明知道它清晰的存在,卻只能説是“若存”,而不去肯定它,老子不會説“確存”,這正體現着老子對道的理解。

最後説,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不知誰之子就是説“道”就是玄元之始,沒有人可以做道的父母,道本身就是本身的`父母,上面不再有其他的祖先了,連天帝也在道的後面,道在象帝(天帝)之先。這裏暴露出老子,或者説中國古人先哲的一個思維特點,就是擬人化過強,總是拿人,具體的人物關係作為思維的輔助,連道這樣的事物也要擬人化一下,可能反映了中國古老宗教的一些特點吧,似乎帶有一些人格化的傾向,宗、子、母這些人稱代詞的應用,可能是用於對道這一事物理解的人格化輔助手段,否則便很難表達吧。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1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裏,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為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為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眾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裏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着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着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着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藴藏着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裏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着與人為善態度,説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為善;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2

通過閲讀《道德經釋義》,使得我對《道德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並通過此書淨化了我的身心。對於《道德經》的內容,我理解的主要是講求“尊重規律”。

尊重規律,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現在的一些人,毫不尊重規律。破壞生態平衡。

捕殺珍惜動物作為盤中餐,魚翅燕窩,甚至各種野生珍稀動物,在餐桌上隨處可見,破壞了海洋森林生態平衡,珍惜動物急劇減少。在餐桌背後的是血淋淋的殺戮。不用多説,鯊魚失去魚翅,必死無疑;普通的燕窩評不能滿足人類的慾望,因此出現了血燕;

活剝珍惜動物皮毛來“美麗”自己,各種皮草近幾年瘋狂流行。各種動物皮毛成了時裝界的“寵兒”。從活剝浣熊皮毛、狐狸皮毛、老虎豹子皮毛、貂皮等等這些,殺害珍稀保護動物來美化温暖人類自己。毫無知覺的殘害無辜生命。

不負責任的飼養寵物後遺棄。現在生活條件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除了滿足衣食住行之外,還要滿足人類的愛心和同情心。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人,卻並非真正愛護小動物,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之快。毫無責任感。在餵養寵物之前不考慮清楚,頭腦發熱的就將這些寵物用來填補人類內心實際萬惡的那一面。在新鮮感過後,不再照顧它們,甚至遺棄它們。造成的後果是什麼?流浪貓狗不斷地大量地增加形成惡性循環。這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規律。

生態鏈面臨斷裂。進一步影響了全球氣候環境,人類生存環境因為自己對自然規律的不尊重、重視而面臨威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從以上描述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道德經》兩個觀點。

一、對立統一之辯證關係。“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這是説,任何事物都由正反兩種因素組合而成。它們互相聯繫、互相依賴、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互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對待存在,相反相成。

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醜兩個對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惡或醜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可以“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美的可以造成惡的結果,善的會造成不善的影響。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詐而興兵,以致為殘生傷性之不美。可愛美麗的小貓小狗,大家都喜歡,所以都想把他們留在身邊,但是加上部

分人類的無責任感,導致流浪貓狗劇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美會轉化為不美,善會轉化為不善,乃是大道運化之必然,亦是事物發展之規律。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必然事與願違,導致惡的,不善的結果。

閲讀道德經心得體會13

這兩週持續收聽《道德經》帶給我最大的變化是,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對於當下、未來的焦慮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這樣一個小小的美妙的緣分,帶給了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我的所見所聞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觸動靈魂的深處,激發我內心深處探尋生命的本真的願望。

從羅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講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計回報”,當時腦海中立刻蹦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有不計回報的付出愛心,內心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我們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生、養育我們,並未要求有任何回報,只是盼望我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會以同樣的愛去回報他們,這種付出是快樂的,我們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會在學習、工作上努力,希望他們引以為豪。在生活方面經常照顧,給予他們物質方面回報,希望父母能過得更好些,這是遵循了道的規律,大家生活都很快樂。

同時,我們應該保持一顆感恩之心。我能夠走過人生的很多艱險,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正是因為一直保持着一顆感恩之心。雖然因為自尊心太強和嘴巴比較笨拙,我表達的比較少,但因為我能懷着感恩之心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能夠最終跳脱出面臨的困境,將負能量化解殆盡,讓善與愛的正能量不斷傳遞。

第二章雲: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來美也可以用來形容心情愉悦高興舒服的狀態的意思,惡也不單指醜、壞的意思,還有厭惡的意思。前面兩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個美好的社會應是一個遵循自然的社會,人為地去標榜美好的東西,那麼全社會都認為是美好地,都一邊倒地去瘋狂追逐那個東西,發出的都是一個聲音,沒有反對,沒有質疑,那麼這個社會就是病態的、邪惡的。我們都認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車、高富帥,結果這個社會就危險了,環境破壞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繼而出現了高失業率和用工荒的怪現象,就沒人能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現在流行的美容術明星臉有時我就有認不清人的感覺,要是全社會都是一張臉該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覺得美了……所以老子説高明的管理者是不會過多的干預他所管理的羣體,聖人也不會亂説話亂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動是感染影響周圍的人,有了名氣、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為沒被這些外在的東西限制、牽絆,所以總是能灑脱從容。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做一個無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終堅信:“越努力越幸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lg21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