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體會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體會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體會

篇一:教育走向生本學習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體會

我對“生本教育”聽來已久,但真正的體會和領悟“生本教育”的精華所在並得到受益的還是在近期悉心拜讀了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後。郭教授及其課題組成員經過近十年的實驗而總結出來的“一切為了兒童,高度重視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教育理論,令我耳目一新,其觀點新穎, 實用價值,是新課改背景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源泉。

“生本教育”從根本上鮮明地解剖了當前我們所從事的教學模式

,大膽提出瞭解放老師、解放學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導旨在張揚學生天性,依靠學生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的新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寓學於樂,寓學於自然天性的釋放,以實現“人的完滿發展”。

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他首先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來看待的。其次,他認為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環境中蓬勃發展,這就是他的“生態論”。也就是説老師提供的教育適合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時,學生會表現為忘我地學習,他的潛能就能夠發揮出來。

師本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這種教育往往把人們引入一個誤區,學生學得好就是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差就是學生笨或是不認真學。生本教育的認識卻是學生學得好是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老師也提供了恰當的教育方式。這種適合表現為學生忘我的學習,全身心

地投入學習狀態。反之,學生學得差,往往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説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潛能的開發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幾萬年人類進化歷史的學習遺傳基因。所謂的教得好與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利用起來。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生本教育中老師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應該起着學習引路、學習幫助、學習的激勵的作用。

師本教育的學生學習是靠老師的監督進行的,老師的監督對課內的學習是有作用的,但對課外的學習則收效甚微,根源是學生被動學習。生本教育的學生學習的動力靠的是學習興趣,靠的是學習熱情。課內課外的學習都是靠着這種內驅力驅動着,老師的作用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過:“在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

篇二:《教育走向生本》讀後感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

讀了《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讓我收穫頗多。書中郭思樂教授認為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是一種能讓師生產生快樂的“靈丹妙藥”,從而讓學生喜歡數學,以下是我的一點感受。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説:“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當一種教育為孩子、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了快樂與幸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來反對它呢?

生本教育體系要求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進行活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所學內容設計合適的遊戲讓孩子玩得開心,學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樂於學習的知識,並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不斷的、快樂的遊戲,孩子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頭腦變得十分靈活,學習成了十分開心的事,學習成了自己內在的需要。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一天幾節課,一節課四十分課的長坐,成人也難以招架,更何況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們的教師巧妙地讓孩子從板凳上解放出來,啟動他們的思維,放飛他們的想像。

我最喜歡生本教育的一個地方——“保底不封頂”。在傳統的教學中,出現這種超過教學目標的事情是很少見,很多教師這樣來阻礙學生:“這些還沒學到,我們以後再學。”大大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

但是生本教育裏面我們一直堅持“保底不封頂”的理念。

生本教育理論為數學教學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亮點,鼓勵學生的自信心,高漲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思維。在口算方面,例如:算18+7,你是怎樣算的?生1:我是用數數的方法來算的:19、20、21、22、23、24、25答案是25。生2:18+7=10+15=25。生3:18+7=18+2+5=25。生4:18+7=18+4+3=22+3=25等等多種方法。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可能早就不讓學生説了,因為這些方法有些太複雜了。他們只想他們的思想統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這樣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暢所欲言。

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一切為了學生”(價值觀)、“高度尊重學生”(倫理觀)、“全面依靠學生”(行為觀),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新”、“兒童潛能無限”、相信“兒童的獨立性”。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在書中讀來竟藴含着深厚的內涵,這還需要自己在日常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着自己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着“在美麗的教育世界裏,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遊蕩,構成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篇三:《教育走向生本》的讀書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的讀書心得

按照學校的安排,我認真拜讀了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副院長郭思樂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並做了很詳細的讀書筆記。通讀後該書後,我覺得它具有以下五點突破性的貢獻:

一、關於兩種教育體系

作者認為,師本教育體系和生本教育體系這兩種教育體系的存在是事實。“僅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經不足以解決今天的問題了”。因為過去基本上是一種師本的教育體系——“一切都是為老師好教而設計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我們需要設計一種以學生好學為中心的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不僅在方向上強調學生為主體,------而是要徹底解決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整個體系問題”。

作者能揭示出兩種教育體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為基礎。例如對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繹為主與兒童的情感律和歸納為主的區別;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學的區別;連動式機制和激發式機制的區別都做了有價值的探索。

“師本體系”和“生本體系”的區別具體體現在理念、課程觀、方法論和管理和評價等方面。

二、 關於兩種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

作者分析了許多偏離本體的現象,説明尋找到本體,真正堅

持“一切為了學生”的價值觀並不容易。這點我深有體會,例如“走教案”現象的產生,就是“師本體系”評價造成的。那種為了評選而精心設計的教案,課堂上教師關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學生“出彩”也是為教師設計的教案服務。表面看,這樣的課,教學目標正確,一切按計劃進行,學生也在參與,也有收穫,高高興興,熱熱鬧鬧,天衣無縫,準時下課。但是教師實際上事前不向學生進行調查,課上也不關心學生在想些什麼,這樣的課怎麼能使每個學生得到主動發展?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

師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這樣的現象:“同學們,現在可以上課了嗎?”,有些教師連上課都要徵求學生的意見,好象相當尊重學生了,其實這是一種膚淺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書鮮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學生”就應該是相信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人人可以創新”,“潛能無限”。我體會應該區別的是:老師是在尊重學生的獨立見解(雖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認真地發現、理解學生自己的思想火花;還是視而不見,急忙,甚至強硬地讓學生去“痛飲”教師準備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時是讓學生高興地去“痛飲”)?這其實是“師本體系”和“生本體系”兩種不同對待學生的態度。

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

“全面依靠學生”就是不僅認識到學生是教育對象,還要認識到學生更是教育資源。教師是在充當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

鑿學生?還是在藝術地調動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自我發展?這些都是兩種不同教育體系的理念在教學行為中的反映。

三、關於兩種不同的課程觀

“生本教育”主張“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要儘可能地精簡,而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地進行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體現‘教少學多’”的原則。

“生本教育”主張“學科內部整合和整個課程整合”。例如語文,主張“教導學生認好字,寫好字;鼓勵學生大量閲讀,進行自主的寫作實踐。其他環節則是要麼是不必要的,要麼是可以精簡的,要麼是不必現在就教的”。“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語言(詞彙語言,數學語言,藝術語言)的前提下整合整個課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課程觀時,作者在多年實驗中“感悟”出的一些創見是極有價值的。如“整體領悟與知識生命”一節中論述的“兒童的思維是成胚胎式發展的”,作者用“輸贏球”引導學生理解“有理數加法”的例子,確實使我們深深感受到“在美麗的教育世界裏,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激盪,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四、關於兩種不同的方法論

“生本教育”主張“先做後學”,“先會後學”;“先學後教”,“不教而教”;“以學定教”。這一系列相關的方法是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的,“比如,國小低年級學生進入寫作階段時,我讓他

們進行順應兒童心理的作文,整體輸出,寫自己喜歡寫的、印象最深的語話,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學’,即總結作文的規律,等等,則完全可以待之來日”。貫徹了這些方法才能保證“以學生髮展為本”理念的落實。

“生本教育”的方法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感悟”,感悟會“成為他們進行更廣泛的高級學習的重要動力”。他們的實驗已經用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五、關於兩種不同的評價與管理

“生本體系”主張“無為而為”原則。主張老師“不給兒童過多的干預,而是給他們學習儘可能多的自主”,而堅持“師本體系”就有可能給以他們“沒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評價。 “生本體系”的課,“沒有把知識和行為變成一個一個細密的目標,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沒有一步一步地牽着學生走,如果按照“師本體系”來評價,這樣的課恐怕就不會是好課。因為“師本體系”主張學生要跟着老師,一個一個知識點地學那些經過教師過度分析過的教材。

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來自實踐,積極為實踐服務,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踐行生本觀,爭取有所變化。

篇四: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

最近讀了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書。

讓我體會最深的是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話——奧修把這樣一句話稱為偉大的禱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它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腳被忘記,也可以説是腳處於“忘我”狀態,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謂適合兒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們只要給了兒童生本教育,他們就會忘我地活動和遊戲,也就是進行忘我的學習,這是一種忘我的境界。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兒童。

環顧田野,鳥在鳴轉,花在開放;一頭鹿,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靈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慮自己該如何生長才是最美的,人為什麼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開,是因為它處在合適的周圍環境中,它根本不必關顧自己,它的能量沒有被別的目標所揮霍和渙散。其實,在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狀態的自然、活力和喜樂,這就足夠了。他們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們認可,是否會被人説好話或壞話,我將得到多少分,我怎樣才能得到這個分數,我處在何種位置等等。他們不必把情感與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將會全心沉浸於所面對的學習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級,走向純潔和透闢。在心理學上,這種“忘我”的狀態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時刻,兒童的能量就不會被其他的東西,包括大人們的説教、煩人的競爭所消耗,甚至出現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韓愈説: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在生本課堂的討論中,教師會遇到學生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可能會經常面臨難以回答的情況。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學生能詰難老師,能提出別開生面的問題,乃是我們教學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認識把握學生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育價值原則。教育必須尊重學生,必須依靠學生,必須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其目的是造就終生愛好學習的.自主學習者,而非被動的高分低能者。學生可以參與教學,而非一味服從或適應教材;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朋友;由知識生產者變為知識生產過程的管理者。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有更強的換位意識,一切從學生出發。例如通過角色對換,讓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觀點上,考慮如何讓學生更易理解掌握與靈活運用;同時,又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希望教師怎樣教,自己才能提高興趣。

時常在想,教師與一般職業的確是不同的,因為大多數職業一般是需要從業者個人努力從而求得成功,只要從業者個人業務熟練,技藝精湛,對待工作認真勤懇,必然會有所收穫。然而教師職業的成功與否指向者並不是教師自身,而是學生,是另外一個個獨立於教師之外存在的個體,教師無法包攬代替這些個體的態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並非萬能。正如郭思樂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書序言中所説:“假如你是一個裁縫,你給兒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髮師,你給兒童理髮;假如你是牙醫,你給兒童打理牙齒,這些職業都是改變兒童的外部。我們教師既不是裁縫,不是理髮師,也不是牙醫,是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兒童的外部,不是裝飾兒童,而是改變兒童自身。我們用語言來影響他,用環境來培養他,用活動來培養他,但就是沒有辦法像裁縫、理髮、做牙那樣地對兒童剪裁、修剪、打磨,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後完成,這似乎有點無奈。”

這無奈應該困擾過許多老師,尤其是當我們在面對傳統意義上的“壞學生”“差生”時,這種無力之感尤為沉重,這時我們往往會抱怨教育的蒼白,學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卻認為這更證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認為正因為“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後完成”,因此“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僕人。我們必須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否則,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會做不對、做不好、做不了了。”

我覺得這也許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為教育家的緣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會被無力與蒼白壓倒,他會努力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不斷探索總結,就算是逆境,也要開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閲着這本書,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級才六七歲或剛剛八歲的孩子能寫出洋洋灑灑數百上千字,充滿創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種種理念: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變人的認識。必須先有“形而上”的意識形態的改變,方才能夠指導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粗淺地談談我的幾點認識吧:

一、為學生的設計

真正把師本和生本分離出來,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瞭解為教師的設計和為學生的設計是不同的,兩者有着巨大的差異。(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

我認為,為教師的設計和為學生的設計並不完全矛盾。所謂的為教師的設計即一切指向教師,以方便教師教為主旨,以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認識為主的設計;而為學生的設計則在這一基礎上將學生的認識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慮進去,從而對設計進行調整,使其更適合兒童學的設計。郭教授贊同為學生的設計,因為學生是教育過程的終端,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資源,是一個個生命實體。

作為教師,備課是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去詢問一個教師“你會備課嗎?”,可以説是一種侮辱——備課是教師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這段話,我們不妨再問問自己:“我會備課嗎?”我們的備課多考慮的是自己怎樣教還是學生怎樣學?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是否只關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度、認識的基礎等等?

説到這裏,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話:

有人説教師解讀文本,要有普通讀者、教師、學生三種身份,我覺得説得很好。畢竟,教師讀文本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我們在閲讀文本時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換位思考:如果讓孩子們來讀這個文本,他們會怎樣解讀?他們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們會提出什麼問題?他們會誤讀嗎?如果發生理解錯誤,我們怎麼去引導???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有篇課文《三個兒子》,課後的思考題是“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按我們成年人的估計並不難,因為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提水,孝順媽媽,才是真正的兒子。可是我就聽到課堂上有學生説:“老爺爺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見一個兒子。”我們備課時應當考慮,如果兒童解讀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去引導,而不是一味往深處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語文教學要從“文本”走向“生本”。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這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如果在備課時遵循“為學生的設計”這一原則,課堂自然會以學生為主體,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説是真正學會了備課。

二、自由與限制

教育總是要對人進行限制的。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説,教育就是限制。

教育在給人以限制的時候,同時也要給人以自由,好讓他們用自身的內存、自身的自然物,去獲得外部的知識、外部的自在物。(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

初看起來,這兩段話是矛盾的,細究一下,其實並不,關鍵在於處理好自由與限制的度。

教育是限制,郭教授舉了一個學單詞的例子:看到一個單詞,我們要學生按照人類的規範去讀它和理解它。我們要讓學生去認識和掌握人類認識的一切有用的東西,要適應人類的社會生活,這就需要有某種制約。

教育要給人以自由,郭教授舉了一個更為形象的例子:插秧與拋秧。與插秧講究整齊、細密相比,拋秧無疑是自由的,隨心所欲的。不再需要規範,那樣隨意地一拋一撒,任它落於何處,任它東倒西歪,然而帶來的卻是豐收。這看起來不是很奇怪嗎?其實,這不正是因為插秧過多地限制、束縛了秧苗,而拋秧則給了秧苗自由生長的空間嗎?

那麼到底如何處理這個度?我認為還可以用插秧與拋秧的例子來談。拋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這個自由依然是相對的——你拋撒的範圍應該是在你的這一片水田之內,而不是信馬由韁,海闊天空。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範圍內給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延伸到課堂上,作為一個引導者,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限制:不偏離文本與某一階段應解決的問題或應習得的本領。而在此基礎上,則應允許學生的討論、爭議以致與教師不同的見解,給其最大的思考、發言空間。

掌握好自由與限制的度,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記得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課,在我抓住肖邦臨終前的遺言引導學生體會他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時,一個學生舉手發問了:“肖邦死後他的姐姐真的把肖邦的心臟帶回了波蘭嗎?”問得我一愣,而好幾個學生舉手發表意見,但幾方也是各執一詞,有的説是肖邦的骨灰被帶回了波蘭,有的説肖邦就葬在巴黎,但姐姐把他墳前的一掊土帶了回去??且各方都説自己查閲過資料。課前我並沒有準備這方面的資料,因此也無從判斷。快速思索後,我沒有簡單地支持哪一方,而是問學生:“無論這幾種説法孰真孰假,我們都能從中體會到

什麼?”這樣將這一問題依然回到對肖邦愛國情的體會中來,並生髮了一個新問題:既然並非只將心臟帶回去,文中為什麼要這樣説呢?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中進一步感悟肖邦對祖國全心全意的至愛真情。現在回想起來,正因為課堂中給了學生自由,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更上一台階,而體會愛國情這一不變的目標不就是學生自由思考、發言的限制嗎?

三、學做一個會“偷懶”的聰明人

我們的校長、家長,還有教師自己,一直以為教師做得多,是一種光榮傳統,是服務充分的表現,教育質量會由此提高。然而,現實卻使我們開始懷疑,今天我們是不是教得太多了。(郭思樂 《教育走向生本》)

這段話可以説是一個顛覆性的認識了。一直以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都是人們歌頌的教師形象,郭教授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質疑呢?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廣東茂名市南區公館中心國小莫雲老師的,他曾因工作繁忙採用過讓學生課後輔導學生的方法,結果學生成績優異,因為想更上一個台階,第二年他更加勤奮,凡事親力親為,學生成績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認真教導學生儀仗隊操表演時,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並採用其中一條方案後,學生獲得了比賽第二名。另一個故事則是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的,他在兩個班上同樣的課,第一課由於自己的失誤只好請學生自學,第二節課由於吸取了教訓,講授十分順利。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教學效果反饋考察,勝出的是第一個班!

這一正一反兩個故事的確會讓我們發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樣的感慨。由此,我不禁聯想到老子“無為而治”的法則,老子強調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呢?學做一個會“偷懶”的聰明人,並不是倡議我們做一個無責任心,凡事馬虎的教師,並非將勤奮踏實與聰明對立起來。聰明地“偷懶”是讓我們信任學生的自然學習能力與創造力,給學生展示才華的空間與舞台,是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參與、投入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更牢固的知識技能。教師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羣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懶“能享福,但這懶,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麼懶得,什麼懶不得,這中間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師的“懶”往往能鍛鍊學生,造就學生。一個“懶”教師,會把班級工作分成若干份,尋找若干個負責的學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即算教師不在,學生自己也能將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一個“懶”教師,會在課堂上拋出問題,等待學生的思考與解答,這樣教師不用講得那樣辛苦,學生體會卻會更深刻;一個“懶”教師,組織活動時會甘願退居幕後,放手讓學生“折騰”這樣,教師間或充當“軍師”或“裁判”的角色,學生的智慧、個性、創造力被激發??“懶”教師並不整天忙得像陀螺,卻依然可以收穫多多。反之,如果一個教師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勞,結果不僅自己疲於奔命,學生也會在長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學會了被動地接受與等待。正如民間俗語所言“勤娘養個懶孩子,懶娘養個勤孩子”,又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何等神機妙算,何等驚世才華,何等忠肝赤膽,《出師表》流傳後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成為代代美談。的確,諸葛亮在世時事必躬親,蜀國雖未必能稱霸於三國,自保是無憂的,然而他最終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英年早逝難道與他平日操勞過度無關嗎?更可悲的是,諸葛亮一死,他苦心孤詣保護的蜀國也如同散沙一盤,劉後主“樂不思蜀”的典故世人皆知。試想,如果諸葛亮稍微“懶”一點,劉後主是否會出息一些?或者至少,蜀國的天撐起的人會更多一些?這樣亦不至於擎天柱一倒,大廈便傾了。

生本教育,一種美好而理想的境界,也許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有很多時候忽視了這一理念,那就讓它成為我們今後不斷追求與努力的目標。

篇五:201×—201×學年學習《教育走向生本》學習心得體會

本年度,我學習了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通過學習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我瞭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上課的時候,我們在上面講,總是有學生不聽,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也是還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些問題讓學生自己來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隨着這樣的惡性循環,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這種狀況是如何造成的呢?分析一下原因其實簡單,就是以前我們的教師在課堂將知識講解的太多太細,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太少,久而久之使學生思維懶惰,懶得思考問題,認為學習是被迫的,是為家長學、為老師學,沒有了學習的動力,自然課堂效率低。生本課堂帶來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成長。課堂應該在給予學生充分的前置性學習的經驗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討論,思辨,能學會的自己學會,不能學會的創造機會讓他學會,真正實現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而不是限制學生。在課堂上還應該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孩子們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這樣學生對課堂學習就更感興趣了。

生本教育、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課堂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主動的探究,主動合作、主動展示,甚至主動評價。課堂上應該儘量講得少些,引導孩子發現的儘量多些。破繭成蝶的結果是美麗的,但過程是痛苦的。

在我看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

首先,生本教育突出了學生。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感悟”知識,而不是在教師灌輸下“接受”知識。

説到這一點,我深有感悟。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時,有這麼一道題“公共汽車上原有20人,到站後下去14人,又上來17人,現在公共汽車上一共有多少人?”一般處理這樣的應用題,教師可以用圖例畫出來,再標出上去的人,和下來的人,然後教學生列式計算。這就是典型的“師本教育”。可在研讀《教育走向生本》後,我就想,能不能也搞個小實驗呢,於是,我讓學生

先進行思考,再“偷偷”地告訴我答案。結果孩子們提出了兩種解決的辦法。當然,也有孩子想的辦法不對,結果當場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孩子們在這種知識的碰撞中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課後,做數學補充習題時,我發現,的確錯誤率少了許多。

其次,生本教育突出了學習本身。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準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台發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3)課後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比如會利用各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文字或圖例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會聆聽老師、同學的講話、上講台用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質疑、對別人的質疑回答自己的見解等。

“生本教育”的課堂,學生的學習在課前,課堂上是反饋、交流、討論和互相質疑,課堂只是起到調度和調整學生學習方向和方式的作用,讓學生一直保持激情,自主地學習下去。然而,我們的課堂往往是老師教,學生聽得課堂,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卻不知學生是否都接受了,是否都學會了,哪裏還有不懂的、不明白的,都沒有機會表達。相比較一下,的確是差得太多。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產生動力,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調控,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久而久之,教學活動形成良性循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説:“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 通過學習,瞭解到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生本,是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它為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它提出的“不做縴夫,只做牧者”為我們教師指明瞭方向。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成功者總是在尋找方法,失敗者總是在尋找理由。學習着生本,思考着生本,實踐着生本,享受着生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ow0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