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通用]實驗心得體會

[通用]實驗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驗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實驗心得體會

實驗心得體會1

大三的第二學期塊結束了,這個學期操作了四個微生物實驗,以及一個自主設計性實驗。通過前階段對四個實驗的操作和認知的基礎上,展開第五個實驗的自主設計。實驗分別是菌落總數測定,黴菌和酵母的檢查和計數,乳酸菌的檢驗,微生物藥敏試驗以及探討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這學期的微生物實驗是在上學期微生物實驗的基礎上的累積和擴展延伸:以培養基的製備與滅菌,玻璃器皿的洗滌、包紮和滅菌,微生物接種技術和細菌的革蘭氏染色為技術基礎進行的,以加強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為目的。

下面我來談談我在實驗中的心得體會。

第一個實驗是菌落總數測定。讓我重新認識了一下這個名詞:菌落形成單位,我現在的理解就是:1ml或者1g待測樣品中菌落的個數,一定要注意的是單位是CFU/ml或CFU/g。還有就是要掌握好對高壓蒸汽滅菌鍋的操作。實驗之前要充分做好預習工作,以便實驗的進行。由於是測定微生物實驗,就要尤其小心其他雜菌的混入影響實驗結果。因此要做好實驗儀器和各種試劑的滅菌,有培養皿,試管,移液槍頭(裝在盒子中),按要求配置好的瓊脂培養基和生理鹽水,按各自要求用紗布和報紙包紮好,送入高壓蒸汽滅菌鍋進行滅菌。玻璃儀器在包紮前要進行清洗,並烘乾,以免水分沾濕報紙。滅完菌後取出物品進入超淨工作台,超近工作台的紫外燈在進入20分鐘前開啟,並在進入時關閉,以免影響人體。要對台面進行消毒處理,用酒精擦拭。可以在等待瓊脂培養基冷卻到50攝氏度左右前對待測樣品進行10倍系列稀釋至需要的濃度。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標記好濃度或者按順序排列在試管架上以免弄混,同一個試管裏吸取樣本站能用同一個槍頭進行移液。再進行平板接種。待瓊脂培養基冷卻好後,用右手打開紗布並將錐形瓶拿住,將瓶口靠近酒精燈再進行滅菌,左手拿培養皿用大拇指和食指稍微打開培養皿蓋,將瓊脂培養基倒入培養皿中心內,不用倒很多,使瓊脂培養基沒過培養皿表面即可。培養皿一定是平拿在手上的,倒好後輕輕蓋上培養皿蓋,緩慢地平方在超淨工作台枱面邊緣處,再推至中間。再用移液槍取1ml樣品快速打入培養皿中央,蓋上培養皿蓋,然後用手輕輕搖晃,千外不要太大力。然後貼上標籤記號,靜置。如此依次操作下去。靜置一段時間待培養基凝固後倒置放入恆温培養箱培養一段時間再取出進行觀察計數。

我們組的實驗結果不甚理想,培養皿中的微生物都是連成一片的,或者是培養皿壁上也都長着,主要是由於待測樣品打入培養皿後,搖晃不均勻或者太大力了,以至於菌液沒分散開來或是跑到培養皿壁上去了。

第五個實驗是自主設計實驗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選取3個環境因素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均可進行設計。根據前四個實驗的'基礎,通過小組探討和交流設計出實驗方案。並加以驗證。通過自主設計實驗可以結合小組的智慧,加強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思維,通過實驗可以驗證理論,增加感性認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並使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

通過這次的實驗,我明白了任何事情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雖然實驗結果不是很理想,但是我參與了過程,通過小組討論我們也分析了失敗的原因,找到了解決的方法,避免了下一次失誤。並且從中理解了團隊討論和合作的重要性。以上即是我的全部感想。

實驗心得體會2

在這實驗之前,我也做過和其相似的實驗,我以為還會像以前的實驗一樣不會很難,做完實驗,然後兩下子就將實驗報告做完。直到做完實驗,我才知道其實並非如此。但學到的知識與難度成正比。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組的成員都非常認真,大家都把這次實驗當作一次實戰演練,都想在實驗中學到東西。其實這次實驗我們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明白了只有各個成員精誠合作,大家集思廣益才能做出好的決策。比如我們組在制定員工薪酬計劃書時,剛開始大家各抒己見,大家在員工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以及業績提成比例這些方面的意見都不統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差點吵起來。但也正是由於這樣激烈的討論,我們組才做出了較好的決策,制定出員工薪酬計劃書。但由於我們組在第一週期制定的薪酬比較保守,以至於在下一環節的招聘中只招到了一個人。但這也不能怪任何人,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沒任何經驗。我們組馬上總結經驗,大家一致認為,不應該把薪酬定的太低,太低了就招不到人,招不到人就沒有足夠的能力生產產品,生產不了夠多的產品,銷售收入就提不上來,銷售收入不理想就不利於下一週期開展活動。第二週期,我們組走冒險路線,把員工薪酬在第一週期的基礎上提高了很多,想以高價招到我們想要的`人,然而結果卻不如我們所料,我們以為我們組定的薪酬足夠招到我們想要的人,然而你高還有人比你更高。最終結果是成本增加了很多,但收入卻沒增加多少,現金結餘也不多了,可以説在這一環節我們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前兩次的失敗導致我們公司的現金結餘已經很少了,所以在第三週期我們組打算改變策略,再不能和別的組打價格戰了,我們也沒有資本,沒有能力去競爭了。決定把員工的薪酬大幅度降低,這樣雖然招不到人,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員工流失,但至少可以提高單位人均貢獻率,從而增加企業價值,這也達到了我們組的目的,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在第四周期開始時,老師盤點,結果員工果然流失了很多,本來我們的員工就不充足,結果還流失了這麼多,以至於我們公司在第四周期開始時狀況很糟糕。這一現狀也讓我們組豁出去了,決定用高價搶人,因為如果再招不到我們想要的人,那公司就要瀕臨倒閉了。雖然結果差強人意,但這也是我們組全體成員努力的結果。這一系列的波動讓我們認識到薪酬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了會造成員工流失,太高了會造成過多的人工成本,導致單位人均貢獻率很低。所以制定一個合理的薪酬計劃是很重要的。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在做實驗前,一定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吃透,因為這是做實驗的基礎,否則,在老師講解時就會聽不懂,這也將使在做實驗時的難度加大,浪費做實驗的寶貴時間。比如這次實驗,首先要熟悉沙盤佈局,理解人物分工和沙盤人物的關係。其次還應該瞭解這次實驗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概念以及平時學過的一些專業知識。最後要明白實驗要達到的目的,必須建立整體思維,把實驗的每一環節需要做些什麼都要弄清楚,否則到時候做起實驗來就會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經過這次的實驗,我個人獲得了不少的收穫,一方面加深了我對課本理論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當然不只學到了這些,這裏我就不多説了。

生理學是生物科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是以生物機體的生命活動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及其機體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為研究對象,此外,研究內容還包括了生理功能為適應內外環境變化而進行的調節機制和規律。由於生理學是研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因此本課程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同時,更加強調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本課程主要包括:以細胞生理學為主的有關生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與生命活動調控有關的神經生理學、感覺器官生理學及內分泌生理學;血液循環生理學、呼吸生理學、消化生理學、代謝與體温調節、泌尿生理學、生殖生理學等。該課程是以動物學、解剖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為基礎,以此為基礎,在功能這一層面揭示生命活動的規律。生理學是從功能這一層面比較系統的揭示生命活動的規律,從知識來看,是以闡述生命活動規律為核心,重構生命科學知識體系。因此,內容十分複雜,範圍廣,難度大。學習生理學應該做到兩個準確,兩個靈活,堅持一個主題,一個基本原則。即準確把握知識的框架體系,準確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靈活運用基本概念和理論進行思考,靈活思考各個主題內容,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整個生理學課程以興奮性為主題,以穩態及其維持為基本原則。全部內容按系統分章節,各章節之間是有聯繫的,先做到章節內知識的聯繫,後做到章節間的知識聯繫,系統地提出問題,分部深入學習理解,然後再進行系統的總結。

總之,學習的收穫是非常豐富,它引發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然而,憧憬未來,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畢竟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並最終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東西,我想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實驗心得體會3

大三下學期,在學習了會計、審計等基礎專業課的基礎上,我們開設了審計模擬實驗這門課。其主要的操作方法是上機對一個模擬的製造業企業進行審計,從初步瞭解和評價客户、風險評估及業務承接、制定審計計劃到實施審計、出具審計報告,讓我們熟悉了一個整體的系統的審計過程,以下是我對這次模擬實驗的總結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實驗目的

審計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在這之前我們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基礎會計》《《審計學基捶《財務審計》等包括這學期正在學習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審計》,但是同學交流的時候都很明顯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覺得學的東西太系統,認為不會進行實際型的操作,而這次實驗課的開課雖然只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個模擬企業審計,仍然可以讓我們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了具體的.應用,通過實驗操作還能發現自己在專業課學習方面存在的不足,也瞭解到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得到的效果也相應的更好。

二、實驗操作過程

1、初步瞭解和評價客户。主要是瞭解客户經營的業務性質、經營情況、經營風險和所屬行業的基本情況;瞭解其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情況和以前年度審計情況。

2、風險評估及業務承接。主要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瞭解內部控制、對風險評估和審計計劃討論的基礎上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3、制定具體審計計劃。包括審計目標、審計方法、審計範圍和內容以及審計小組分工。

4、實施審計。這一階段包括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5、編制審計報告。在前面幾個步驟的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出具一份合適的審計報告。

三、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我們也認識到了存在的問題:

1、基礎知識不牢固。審計學這門課是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學科的基礎上開設的。由於在過去的日子裏,有些基礎知識還是不夠牢固的,因此給現在的這門課程帶來有些不便。但是,亡羊補牢,為期不晚。通過這次的實驗,我發現了不足之處,給予及時的複習鞏固,基本順利的完成了這次的審計實驗。

2、在實驗中也遇到很多不懂得問題,但是卻不知道從何問起,不像上學期的會計模擬實驗,具體到每一筆經濟業務,審計是在一個大的系統下實施的一系列步驟,有時候問指導課程老師,老師引導我們可是還是會有些茫然,所以現在回頭想想還是覺得要多問。

3、審計這個工作很複雜,涉及的工作量也很大,做到後面就可能忘記前面做的測試中發現的問題了,將全程串接起來顯得困難,另外,在實施審計階段編制的調整分錄讓我們糾結了好半天到最後還是雲裏霧裏。

四、實驗總結

1、經過一學期審計實驗課程的學習,使我們切身體會到了將審計理論實際應用於審計實務操作中的重要性。平時,我們只能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紙上談兵,思維的認識基本上只是侷限於課本的範圍之內,這就導致我們對審計知識認識的片面性,使得我們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這次雖然我們已經歷了審計實驗的磨礪,但那畢竟只是個虛擬的業務處理程序,其與實際的業務操作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是審計實驗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們“走出去”才能學到的。

2、同時,令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審計過程是一個浩瀚的大工程,它的完整實現需要審計人員的細心和很強的分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精神,特別是對於團結協作的問題,我深刻地體會到“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因為對一個企業進行審計是一件十分繁重的工作,一個小組必須要有一個有序的分工,然後再綜合大家的工作成果,最後才能做出最後的結果。

3、總之,這次的模擬實驗課讓我們瞭解到了審計基本要求,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熟練掌握了審計操作的基本技能,將審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加了我們對審計實踐運作情況的認識,為我們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課程建議

首先,覺得課程組還是按照當初選課那樣一個老師帶一部分學生,那樣一小組人數較少,老師引導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一些,現在整個專業同時一起上,有很多同學醉翁之意不在酒浪費了課時;其次,老師還是多引導我們去操作,畢竟一個註冊會計師等專業水平高的人士們才能很好完成的工作讓我們這些初生牛犢去做,肯定會無所適從。希望課程組在可以改進的情況下予以考慮以上建議。

實驗心得體會4

探究性實驗是學生自己帶着疑問,自己動手進行觀察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去探究、發現,獲得新知識。它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實驗在國中生物教學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現就自己對探究性實驗教學談談體會。

一、親自動手,激發興趣

比如 “探究温度對黴菌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無論是知識背景,還是材料用具對學生來説都沒有難度,組織實驗也不受實驗器材和裝備的影響,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做。從實驗設計本意理解,也並不是要求學生嚴格按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去一一完成,而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設計的實驗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讓不同的組探究不同的變量對黴菌生活的`影響,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只是這個活動需要近一個星期的觀察時間,在融洽整個活動中要安排時間就實驗現象和結論讓學生交流。一則學生有成功感;二則讓學生體驗完整的探究過程,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規範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

無論學習什麼,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實驗亦如此。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注重了七個步驟的記憶,忽略了七個步驟之間的因果關係和思維順序;注重了探究過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各步驟的獨立性。所以老師應該重點結合已做過的探究性實驗和教材示例讓學生理解各步驟的意義和步驟之間的聯繫,從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維順序。要實現這一點,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設計針對某一步驟的強化訓練,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三、科學訓練

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沒有探究,就沒有創新;沒有訓練,就沒有能力。真正要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必須要有科學的訓練。

1、是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實驗,從感性認識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當然,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實驗的目的改變實驗材料或重新設計。如“解剖觀察雞翅”這一實驗的目的是要學生通過探究發現由組織構成了器官,我們可以將雞翅換為柑橘,價廉物美,效果一樣。

2、是以試題的形成對學生進行探究思維訓練,從理性認識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圍繞學生探究能力訓練的試題不少,但還是選擇與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為背景的探究試題效果更好,學生興趣濃些。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熟悉的生物學知識、事實和材料為背景編制訓練題。

實驗心得體會5

經過這學期軟件工程實驗的學習,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對軟件的重要性。成功的軟件產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基礎之上的,而高質量的需求來源於用户與開發人員之間有效的溝通與合作。當用户有一個問題可以用計算機系統來解決,而開發人員開始幫助用户解決這個問題,溝通就開始了。

需求獲取可能是最困難、最關鍵、最易出錯及最需要溝通交流的活動。對需求的獲取往往有錯誤的認識:用户知道需求是什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和他們交談從他們那裏得到需求,只要問用户系統的目標特徵,什麼是要完成的,什麼樣的系統能適合商業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需求獲取並不是想象的這樣簡單,這條溝通之路佈滿了荊棘。首先需求獲取要定義問題範圍,系統的邊界往往是很難明確的,用户不瞭解技術實現的細節,這樣造成了系統目標的混淆。

其次是對問題的理解,用户對計算機系統的能力和限制缺乏瞭解,任何一個系統都會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類型的用户,每個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統,而不知道系統的整體情況,他們不知道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怎麼樣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給軟件完成,他們不清楚需求是什麼,或者説如何以一種精確的方式來描述需求,他們需要開發人員的協助和指導,但是用户與開發人員之間的交流很容易出現障礙,忽略了那些被認為是"很明顯"的信息。最後是需求的確認,因為需求的`不穩定性往往隨着時間的推移產生變動,使之難以確認。為了克服以上的問題,必須有組織的執行需求的獲取活動。

需求獲取活動要完成的任務或者步驟的過程如下:

編寫項目視圖和範圍文檔

系統的需求包括四個不同的層次:業務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業務需求説明了提供給用户新系統的最初利益,反映了組織機構或用户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它們在項目視圖與範圍文檔中予以説明。用户需求文檔描述了用户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文檔或方案腳本説明中予以説明。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件功能,使得用户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是用户對系統良好運作提出的期望,包括了易用性、反應速度、容錯性、健壯性等等質量屬性。需求獲取就是根據系統業務需求去獲得系統用户需求,然後通過需求分析得到系統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項目視圖和範圍文檔就是從高層次上描述系統的業務需求,應該包括高層的產品業務目標,評估問題解決方案的商業和技術可行性,所有的使用實例和功能需求都必須遵從的標準。而範圍文檔定義了項目產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產生產品所用的過程。項目相關人員對項目的目標和範圍能達成共識,整個項目組都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項目目標和範圍上。

實驗心得體會6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本科生第一次接觸到了真正培養實驗能力的實驗課,它不同於我們在大二開的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實驗課。在這些課上,主要以製備樣品並觀察樣品的形態、結構特徵為主,這是由於我們當時正值大二,專業知識還遠不夠。

隨着以後理論課學習的深入,我們開始了分子生物學實驗的學習,這無疑對於深刻鞏固我們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是有幫助的,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原有知識的理解,如啟動子的.概念、類型、PCR的原理等。另外,在實驗課中,我們掌握並學會如何運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實驗技術,如質粒的提娶總RNA的製備、PCR技術等。

我們的實驗動手能力通過親身接觸實驗過程並親自設計一些實驗得到了提高,使我們不再象剛開始做分子生物學實驗的時候照搬實驗指導上的實驗步驟,而是通過我們自己的思考,根據現有的實驗條件,對原有的步驟作必要的改進。

此外,通過這門實驗課的學習,我們形成了嚴謹的態度,如有時得出的實驗結果與理論不符,我們漸漸養成了仔細分析實驗結果的習慣,查找在實驗設計或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對理論知識認識得更清楚。

總之,我認為,分子生物學實驗課,是稱得上實用、精彩、有意思的好實驗,對於今後我的研究或工作很有價值。

實驗心得體會7

實習報告 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 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

班級:20xx級1班

姓名:張裕坤

指導老師:張民 陳寶成土壤資源利用實習報告

實習人:張裕坤

學號:20116168

年級:20xx級資環1班

一、實習目的

教學實習是課程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學實習,鞏固和加深對課堂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實習,主要是針對山東省內典型土壤:棕壤、褐土、潮土等進行實地調查勘測,動手進行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觀察並確定土壤理化性質,瞭解各種土壤的成土條件、成土過程、土壤屬性等,分析土壤肥力特點及改良措施;觀察巖溶地貌特點、形成條件、溶洞特點及形成原因等。要求熟悉土壤調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驟,掌握野外調查的技能,學會資料整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作總結和實習報告的編寫方法。具體要認識實習區的地質概況、鑑定常見的巖石、學會使用幾種野外工作需要的儀器、調查觀測土壤成土條件、成土過程、土壤屬性,分析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利用及改良途徑,並編寫實習報告。

二、實習計劃

(一)分組情況

為方便調查實習,我們班人員分成若干小組,我們是第一組。組長:蔚薇;組員:王懷超、趙偉燁、張作鍵、樊晶晶、張靜、潘瑞娜。

(二)日程安排

5月12日上午:實習前安全培訓;瞭解實習的概況,明確目的要求,觀看全國土壤幻燈片。進行必要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使我們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守紀律、講秩序的良好習慣,提高安全意 識和自救、互助能力,並簽署安全教育記錄。下午:各班級派代表領取實習所需要的工具。

5月13日下午:在南校區試驗田進行農業耕作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和觀察。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修理方法,分析該地區土壤利用情況及改良措施。5月14日上午:參觀沂源地區特殊地貌——溶洞“九天洞”,觀察巖溶地貌特點,形成原因。下午:觀察魯山地區棕壤、褐土形成條件、研究其發育過程、土壤屬性及理化性質,分析土壤肥力特點及利用和改良措施。 5月15日:調查黃河濟南段潮土性質,判斷生產能力,進行土壤樣品的採集工作,含水量的判斷以及性質的分析等。

三、 實習內容

(一)試驗田農耕土壤剖面的挖掘和觀察

1、土壤剖面簡介 土壤剖面指從地表到母質的垂直斷面。不同類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態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徵,包括土壤的若干發生層次、顏色、質地、結構、新生體等。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由於物質的遷移和轉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組成、性質和形態各不相同的層次,稱為發生層。發生層的順序及變化情況,反映了土壤的形成過程及土壤性質。

2、田間土壤剖面點的選擇和挖掘 選擇方法:

(1)代表性 (2)典型性

(3)均勻性挖掘:

①長1.5-2m,寬1-1.5m,深1.5m或到母質或到地下水

②觀察面向陽。

③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

④觀察面上部不應堆土和站立走動。

⑤壟作田,觀察面應和壟垂直。

⑥深剖面可修築台階

3、土壤剖年性質記錄

(1)耕作層:厚度22cm,層次過渡形態平直,土壤疏鬆,呈棕色,乾濕狀況為潤,含

水量約8%-9%,有細植株根系,孔隙度大,為輕壤,無石灰反應。

(2)犁底層:厚度10cm,層次過渡形態平直,土壤緊實,結構為片狀和大塊狀,腐殖

質較少,孔隙度小且多為毛管孔隙,造成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差,乾濕狀況為潤,屬於輕壤,

無石灰反應。

(3)心土層:厚度52cm,顏色為灰棕色,輕壤,腐殖質少,土壤緊實,無石灰反應,

有磚頭、塑料袋等侵入體,有蚯蚓等土壤生物。

(4)底土層:厚度34cm,層次過渡明顯,黃棕色砂壤,屑粒狀結構,土壤緊實,乾濕

狀況為潤,無石灰反應,孔隙較少。

(二)沂源地區巖溶地貌的觀察

1、沂源地區簡介

霜期189天。

2、巖溶地貌

巖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

巖溶地貌的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

(三) 魯山地區褐土和棕壤的剖面觀察

1、魯山簡介

2、魯山褐土土壤剖面的觀察褐土,半濕潤暖温帶地區碳酸鹽弱度淋溶與聚積,有次生黏化現象的帶棕色土壤,又稱褐色森林土。在中國,分佈於關中、晉東南、豫西以及燕山、太行山、呂梁山、秦嶺等山地低丘、洪積扇和高階地,水平帶位處棕壤之西,垂直帶則位於棕壤之下,常呈復域分佈。

(1)主要特徵

褐土的表土呈褐色至棕黃色;剖面中、下部有粘粒和鈣的積聚;篇三:農場實踐心得 農場實踐心得在這學期的的農場實踐中我們學習了園藝場選址與建園、砧木的選擇與移栽、果樹的冬季施肥以及核果類、仁果類和柑橘類果樹的冬季修剪,雖然實踐過程中又苦又累,但讓我們逐步瞭解了我們的專業知識,接觸了園藝實踐中的一些重要的的操作技術。

(一)果園建園:

1.選址:果園建園的應選擇平整、避風、向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並且遠離污染源的

面積適宜的土地建園

2.整土:整土即為作物播種或移栽前,為使表土保持符合農業要求狀態而進行的一系列

土壤耕作措施。我們的土地為1m×5m的一小方地,我們先進行了土壤的深耕,目的在於

疏鬆土壤,並進行曬田。

3.施肥:施肥前對土塊進行了嵌細,一方面是改良土粒大小,另一方面應該是為了使土

壤與肥料中分混勻吧。我們使用的是複合肥,每一方土地施用半斤。

(二)砧木的選擇與移栽

1.選擇砧木:嫁接用的砧木,要選擇生育健壯,根系發達,抗性好,與接穗具有較強親和力的樹種苗木作砧木。我們選擇的是大山裏野生的毛桃砧木和梨樹的砧木。

2.砧木修剪:我們的砧木修剪高度大約20釐米,主根剪短,適量留鬚根系,傷壞的根系去掉

3.砧木移栽:我們的一方土栽約300棵苗,每排10~12棵。移栽時不用埋的太深。移栽完後要澆定根水。

(三)果園的冬季施肥

1.挖施肥圈:在樹幹的滴雨線處挖施肥圈(實際離上一個施肥圈15~20cm處),深約15cm。

2.施無機肥:每棵梨樹施2斤磷肥+半斤尿素+3兩複合肥,大一點的梨樹,我們相應增加了施肥量

3.施有機肥:每棵樹一桶,用鋤頭勾施均勻

4.回填:將施肥圈的土回填,壓實,並儘量使中間高,外側低,則不易積水

(四)果樹的冬季修剪

1.核果類果樹修剪(桃樹為例): 修剪方法有以下幾種:回縮,短截,抽枝 主要的修剪原則有:

1樹枝的培養、調整必須掌握分佈合理,使其逐年粗壯,達到應有的覆蓋率 ○ 2測延長枝目的為擴大樹冠,不應高過主枝高度 ○ 3應用換枝變位改變延長枝的枝勢及主側枝的腰部和梢部的角度,○從而達到主側枝各佔一方,各主側枝間的勢力相對一致,形成良好的通風透光格局。 4枝枝都要修剪 ○

2.仁果類果樹修剪(梨樹為例): 修剪方法:回縮,短截,抽枝,長放 主要修剪原則:基本與桃樹修剪相同,但是不需要枝枝修剪,對不影響樹形,不遮擋光線的紙條可進行長放,減弱其生長勢。 3,柑橘類果樹修剪(橙樹為例) 修剪方法:冬季修剪只修剪交叉葉,有病蟲害的葉片,也可按照“五抽二”“三抽一”的精細修剪方式疏剪葉片,降低葉片密度 以上的一些操作技術即我在本學期實踐中的收穫,雖然不能保證能記住湯老師講訴的所有內容,但我們在實踐中多多少少有些收穫,至少我們的知識不再是隻停留在書上,至少我們體會過了手被鋤頭磨出繭子,爺們兒般的施農家肥,下雨天去種苗,爬上樹去修枝,累是累,但抑是收穫。想想我們下學期還會有實踐吧,加油。

實驗心得體會8

本次創新實驗是我參加的第二次院裏的本科生實驗項目,第一次是大三期間參加的開放實驗項目,但這次是我第一次參與一個完整的創新實驗過程,從最初的方案選取,到實驗初步計劃,到具體實驗計劃,再到實驗的實施、結果分析,都需要我考慮周全,按部就班地進行。

最初確定實驗方向,對於我來説難度不大,因為在項目申請前我已經經過了充分的文獻調研以及與指導老師的討論,確定要做印跡材料的研究這樣一個課題。往往大方向的確定是容易的,而具體實施起來才會認識到層層困難。由於之前沒有進行過配位印跡材料傳感器的合成,因此必須查看大量文獻資料,瞭解具體實驗方法,結合我的具體目標,從而確定實驗的步驟。而制定一項完整的計劃,往往有許多考慮不周到的地方,例如在進行實驗優化時漏掉一些影響因素,時間安排不合理等等。

實驗的開展是整個項目最關鍵、耗時最長也是遇到困難最多的階段。一開始就遇到了溶解度的問題,比如,在一些弱極性的溶劑中金屬鹽溶解度很差。在材料的合成階段,有時對同一個條件重複合成兩批材料,但是它們的效果差別卻非常大,後來尋找原因時,在實驗記錄本發現原來這兩批塗層合成時天氣的濕度差別很大,天氣的濕度對材料的合成影響很大。

在後期的'實驗數據處理、結果分析階段,如何將具體的實驗數據整理、分析,從中提煉出對我們的分析有用的數據,是對我分析、研究能力的考驗。通過一年的實驗、研究,我在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專業知識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這為我以後的研究生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基礎。

實驗心得體會9

通過分子生物學實驗課的學習,我們首先了解了分子生物學常用的載體,即質粒載體的製備及宿主細胞的感受態的製備。這些都讓我們在學過書本狀的知識以後有了一個親手操作,更深一步所學的知識的機會。

生物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如果只有單純的理論課上的`講解而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實驗操作,跟的無法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我們所學的那些如轉導轉化之類究竟是怎樣操縱的。

至於PCR基因擴增、RT-PCR、蛋白質印跡這些實驗操作技術的學習對我們以後生物化學大實驗、生化技術原理、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的學習都奠定了一個很堅實的基礎,幫助我們對這一系列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有了很好的瞭解和掌握的。

相配套的理論課的學習與實驗操作上是非常必要,我覺得分子實驗課的時間安排就相當合理,在我們學理論課的同時就進行實驗課的操作,這樣相輔相承的學習,才能促進我們的進一步提高。

實驗心得體會10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測試技術這門課程,它是一門綜合應用相關課程的知識和內容來解決科研、生產乃至人類生活所面臨的測試問題的課程。測試技術是測量和實驗的技術,涉及到測試方法的分類和選擇,傳感器的選擇、標定、安裝及信號獲取,信號調理、變換、信號分析和特徵識別、診斷等,涉及到測試系統靜動態性能、測試動力學方面的考慮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計算機技術基礎和基於LabVIEW的虛擬測試技術的運用等。

課程知識的實用性很強,因此實驗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做了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半橋、全橋比較,迴轉機構振動測量及譜分析,懸臂樑一階固有頻率及阻尼係數測試三個實驗。剛開始做實驗的`時候,由於自己的理論知識基礎不好,在實驗過程遇到了許多的難題,也使我感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我並沒有氣壘,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自己看書,獨立思考,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也就加深我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實驗中我學會了單臂單橋、半橋、全橋的性能的驗證;用振動測試的方法,識別一小阻尼結構的(懸臂樑)一階固有頻率和阻尼係數;掌握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性能與使用方法;瞭解並掌握機械振動信號測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測試信號的頻率域分析方法;還有了解虛擬儀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實驗過程中培養了我在實踐中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了良好的工程素質和科學道德,例如團隊精神、交流能力、獨立思考、測試前沿信息的捕獲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動手能力,培養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增強創新意識。

實驗心得體會11

1.實驗目的

理解ICMP,掌握ICMP幀結構,掌握IP協議原理,理解IP幀結構

2.實驗步驟

1、觀察ICMP目標不可達消息

使用Ping命令,去ping一個不存在的主機IP,如。使用wireshark捕獲數據包,並進行分析。

命令:ping

cmd窗口顯示ping請求找不到主機,wireshark抓不到ICMP包

2、觀察ICMP超時消息。

使用Ping命令,輸入ping –i 2把TTL設成一個很小的數字,去ping一個比較遠的服務器。

命令:ping -i 2

cmd窗口顯示TTL傳輸中過期,抓包軟件的包顯示:70Time-to-live Type值為11,Code值為0表示傳輸期間生存時間為0

3、使用Ping命令,正常ping一個能通的地址,比如ping 打開wireshark,截取數據包。

命令:ping

抓包軟件中看到一個請求包和一個迴應包,一個TTL為63,一個為53

4、使用ping命令查看參數

5、使用Tracert命令跟蹤一個地址,並進行抓包分析

選取一個地址來tracert跟蹤,並抓包分析。

命令:tracert

請求超時表示跳到了防火牆,該路由接口禁用了對tracert數據包的響應

3.實驗總結

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網絡通不通、主機是否可達、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

ICMP協議通過IP協議發送的,IP協議是一種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包協議,屬於網絡層協議。

ICMP報文是在IP數據報內被傳輸的'。在實際傳輸中的數據包結構:20字節IP首部+ 8字節ICMP首部+1472字節<數據大小>38字節。

ICMP報文格式:IP首部(20字節)+8位類型+8位代碼+16位校驗和+(不同的類型和代碼,格式也有所不同)。下面即為ICMP報文格式:

命令中有一個TTL參數,該參數用來指定ICMP包的存活時間,這裏的存活時間是指數據包所能經過的節點總數。例如,如果一個ICMP包的TTL值被設置成2,那麼這個ICMP包在網絡上只能傳到鄰近的第二個節點;如果被設置成“1”,那麼這個ICMP包只能傳到鄰近的第一個節點。tracert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使用該命令時,本機發出的ICMP數據包TTL值從“1”開始自動增加,相當於ping遍歷通往目標主機的每個網絡設備,然後顯示每個設備的迴應,從而探知網絡路徑中的每一個節點。

實驗心得體會12

生理其實也挺有意思的,要相信自己能夠學好它。生理對後面的一些科目的學習還是有基礎性的作用,也就是説把它學好對後面其他學科的學習很有幫助!

我學下來覺得生理和解剖還是會有相當大的`關聯,因為生理我覺得關靠記憶是不行的,關鍵的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以後才會用得上。然而生理的許多知識點要理解就需要用到解剖的知識,所以首先要多讀讀生理課本,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們理解或者説是想像,需要的時候就翻翻解剖!

另外,我學習的時候喜歡自己總結,比如課本里面有些章節是相關的,有些章節中每一節之間又是關聯的,這也需要自己下來思考和總結!只有將條理梳理清楚了,才會很好地理解!

還有就是,我覺得有些課本的緒論也很重要,從其中你會找到一些你需要得到的東西。

以上是我的心得體會。

實驗心得體會13

在成功的道路上,免不了失敗。一次小小的實驗,就可以證明,失敗乃成功之母.

那是風和日麗的一天早上,我坐在家裏悠然自在的看報紙。幾個黑體大字引人注目:一條細線可以釣起冰塊!不是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試做起來。

我從冰箱裏拿出冰塊,放在杯子裏,撒點鹽,邊開始我的“釣魚”了。我滿懷信心地把細線放進撒了鹽的冰塊上,往上一提,只見冰塊剛粘在線上就掉下來了,我反覆試了幾次,都是毫無收穫。我真的想放棄了。正當我氣餒的時候,姐姐看了看我,卻説:“我想不是報紙作的假,而是你不會做,你要放棄,你就是縮頭烏龜!”我生氣極了,説:“我不要做縮頭烏龜,最多我再做一次!”我拿起報紙有認認真真的`看一遍。哦!原來是順序搞錯了。報紙上説“先把細線放在杯子裏,再撒上鹽,冰塊就會像與般輕而易舉地釣上來了。”而我卻先把鹽撒在冰塊上再把細線放在杯子裏。

我得意揚揚,重新做起防鹽的步驟。我先把細線放在杯子裏,再撒上鹽,然後把細線往上一提。啊!簡直就像千萬噸鋼鐵系在一根頭髮上一樣。細線把所有的冰塊都釣上來了。頓時,我感覺到細線上的不是冰塊,而是成功。我終於成功了!

通過這次的釣冰塊實驗,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半途而廢,到最後就能嚐到甜的滋味,酸、苦和辣只是成功的調和劑。

經過這次的測試技術實驗,我個人得到了不少的收穫,一方面加深了我對課本理論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現在我總結了以下的體會和經驗。

這次的實驗跟我們以前做的實驗不同,因為我覺得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親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覺得這次實驗最寶貴,最深刻的。就是實驗的過程全是我們學生自己動手來完成的,這樣,我們就必須要弄懂實驗的原理。在這裏我深深體會到哲學上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弄懂實驗原理,而且體會到了實驗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親自動手,親自開動腦筋,親自去請教別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們做實驗絕對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這樣我們就要有充分的準備,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實驗,那麼做了也是白做。實驗總是與課本知識相關的,比如迴轉機構實驗,是利用頻率特性分析振動的,就必須回顧課本的知識,知道實驗時將要測量什麼物理量,寫報告時怎麼處理這些物理量。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應該儘量減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實驗效率的保證,有的人一開始就趕着做,結果卻越做越忙,主要就是這個原因。我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在做電橋實驗時,開始沒有認真吃透電路圖,儀器面板的佈置及各鍵的功能,瞎着接線,結果顯示不到數據,等到顯示到了又不正確,最後只好找同學幫忙。

我們做實驗不要一成不變和墨守成規,應該有改良創新的精神。實際上,在弄懂了實驗原理的基礎上,我們的時間。

實驗心得體會14

從小念書到大,我算是一個乖學生;但在眾多學術大牛之間,我又是個叛逆的人。我不喜歡化學實驗,我完全整不明白,特別是其他人都懂。

但叛軍終是要歸降,儘管這一路艱辛勞人。

好吧我承認我抄過兩次實驗報告。但同樣我想説我從這兩次抄襲中獲益最大。我知道了什麼叫用數據説話,知道了怎麼將普化課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驗報告中,知道了什麼是解釋現象,知道了別人都多“事無鉅細”。而且,隨着普化的學習,我知道了什麼是離域π鍵,什麼是d-d躍遷,什麼是螯合物——這些曾經在討論環節讓我自卑得要死討厭得要死的名詞,並且我知道了它們不過是概念,並不高深。

不得不提到實驗十二,那次講義後面貧乏的附錄讓我很是費解。於是想起室友閒置在書架上的一本《無機化學》,我翻開後驚異地發現原來所有的反應式都可以找到。不止反應方程式,還有現象和原理解釋。我如獲至寶,於是在宿舍裏2個小時寫了三大頁,然後戀戀不捨地去史綱,在史綱的課堂上寫得不亦樂乎,直到下一節書法欣賞課老師熄了燈,我才心滿意足地合上記錄本,長舒口氣,安心吃飯去——

那是倒數第二次實驗,卻是第一次我想找到所有答案,認認真真地全部寫上。

可笑吧,做了七次實驗,我才知道講義後面有方程式總表,做了九次實驗我才知道什麼是用數據説話,做了十一次實驗,我才真的明白什麼是“查資料”——但畢竟,我都知道了。

我是在往前走的:之前寫預習報告要用一個下午,磨磨蹭蹭左思右想,心中好大不情願;之前我寫討論報告要鬧心一個星期,拿着猛哥芮姐的“範文”掂量來掂量去,覺得自己完全不是那個級別;之前實驗報告我要拖到星期四晚上接近deadline了才悲愴地提筆,現在一做完實驗就跑到三教認真記錄;之前我都是湊字數,糊弄得差不多了就立馬收起來等待上交,現在我翻着書,翻着討論版,寫不完就不想去吃飯;之前很多次憤恨地查數實驗報告的字數,但都無奈放棄,因為各種平衡常數式子讓人無法計算,現在我淡定地查着頁數,有點興奮地想總算不會浪費太多紙了......

那天在理教對着實驗十二的記錄本奮筆疾書時,突然感慨地想起這個學期關於實驗的種種。想起和同學聚會時一邊吃雞翅一邊討論實驗;想起和猛哥從實驗聊到基督;想起為了擠出下一天去央美看藝術展的時間,熬夜也要把報告寫完;又想起在咖啡廳刷夜到凌晨3點只為偷聽旁邊工學姐姐和化院男友討論如何製備碳酸鉻。呵呵,回憶起來好像也沒那麼痛苦。三個月的時間,北京從夏到冬,早上爬出被窩越來越困難,一邊騎車一邊吃包子也越來越凍手,而我這個叛逆的'學生,卻也終於在和實驗的搏鬥間歸降了。

這大半個學期,我都在怨念地想,等到最後一次實驗我該有多高興啊。但事實是,我留下來值日,看着略顯空蕩的屋子,竟然有點不捨。多少次拿着沒吃完的包子衝進這裏,多少次拿着試管忘記後續,無數茫然,無數憎恨——但那一瞬間,我再看這個“第一實驗室”,窗簾攏住陽光,真是格外温馨,那般綿長。

恰好寫這篇感想的時候,筆記本放着陳楚生的《山高水長》:如果看不見終點,是否還努力向前;如果錯過了起點,每一步都是起點;如果生命的意義,就在這起落之間,縱身那一秒鐘,就是永遠。一個學期的糾結之後,我有了收穫,更是平復了心情,甚至開始覺得,明年可以做得好一些。

好吧,這就是我的歸降,我又字癆了。

實驗心得體會15

大三上學期,我修完了大學四年中的第三個有機化學實驗,也可能是大學裏的最後一次的有機實驗了,而這第三次的有機實驗卻帶給我非凡的感受。

在XX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共進行了六次共同探討、相互合作的實驗,與以前做過的有機實驗相比,彭浩老師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在這裏,既沒有老師一人在黑板前唱獨角戲,也沒有隨便點一個學生上台講述實驗;既避免了學生只是照老師所講的.來按步就班的進行實驗,自己卻不思考實驗中的問題,也防止了單獨一個學生上台講,其他人在下面“看戲”的尷尬。XX老師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深入我們學生內部,與我們共同研究反應的原理,讓我們分成小組合作討論實驗中所發現的問題,鼓勵每個人都來積極思考,使我們充分的體會到做有機實驗的樂趣。雖然一開始我們對這種教學不太喜歡,因為這需要我們放下手頭正在做的工作去討論,很費時,導致前幾次試驗我們組都是最後才走的。但是,漸漸的,我們發覺了在實驗中還有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都在討論中解決了。在之後的實驗中,我們在XX老師的啟發下,逐步對教案上的實驗進行改進,大大簡化了我們的實驗,提高了效率。比如,我們通過薄層色譜法可以提前判斷實驗終點,將本應迴流一兩個小時的實驗縮短了近一半,有的酸化和鹼化的步驟只是為了除去較少的雜質,省去對實驗結果也無太大影響,有效地完成了實驗,也能得到較好的產物。

在課堂上,XX老師也十分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讓我們保護好眼睛和麪部,以身作則堅持每次課都戴上護目鏡。雖然帶上去極其不舒服,尤其對我們這些“四眼”來説,但不帶的後果也很嚴重,曾經我就見過應沒帶護目鏡而將劉海燒掉的同學,就連XX劃破了手指也讓同學找OK繃給他貼上。

感謝XX老師的教導和關心,和您一起度過的六個下午真是太美好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q313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