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理學 >

心理學調查報告6篇

心理學調查報告6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學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學調查報告6篇

心理學調查報告1

 摘要: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是教育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因為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着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説,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從實習過程來看,通過和同學們的接觸,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這心裏問題。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有厭學的思想。而學生的健康關係着學生的未來,而我們的中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因此,在培養學生的智育的過程中要更家注重學生的心裏健康發展,使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字:學生;心理健康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xx年9月中旬,在安康市五里鎮這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很多學生的成績特別差,通過觀察發現好多學生他們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外出打工,家裏只有爺爺和奶奶,

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孤僻,不善交際。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的目標

1、學生的學習心裏健康狀況

2、學生的學習心理健康的特點

3、引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對策

二 )具體的方法

通過學生問卷的形式,主要對他們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的需求和學習的目的四個方面來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6份,實際有效的為5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

三、調查的結果

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應了許多的社會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中學生無法抵制來自網絡的誘惑,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的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可以改變自已,提高各方面的素質,2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考上好大學,16%的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幹什麼,對自己未來沒有考慮過。另外一方面,學生的教育價值觀與經濟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他們認為學歷高的比學歷低掙的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顯示,64%的學生對學習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2%的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另外,90%的學生不喜歡學英語, 認為英語作用不大。大部分人喜歡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與實際比較密切的。

3、學習的需要

每個學生都有特長,而且大多數學生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還有一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

4、學習的目的

大多數學生有自己的目標,考上一個好大學,少數的學生暫時還沒有考慮。

(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特點

現在的學生心理與以往學生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

1、教育價值的需求多樣化

大部分人認為教育可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可以掌握基本的生存必要的科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就業的競爭力。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的教育價值觀趨向於功利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教育與經濟價值聯繫在一起。由於中學生的價值觀還尚未成熟,他們的認知,

判斷能力都還不穩定,相當一部分的 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比較迷茫,其原因在於: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從而對考大學失去信心。 還有學術性較強的課程不能瞞足他們的職業需求,使許多的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

2、學習的需求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發現,在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對未來的期望的差異,使他們對學習的需求也產生了不同的需求,高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想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而且要很優秀,學業成績達到上等的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調差顯示,大多數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存在着不協調性和主觀性,有很多學生知道就業很難,但在實際的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習目標很明確,但是思想和行動上出現不一致,學習不積極,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説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嚴重的不協調性和主觀性。

四、學校的老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心裏健康的教育。

1、教師應該有健康的心理而且具備一定你的心理健康的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舉止、行為對學生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業務水平,而且 應該

有良好的心裏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該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心靈的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應給與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學生也只有在老師的真心、真情、真愛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積極的投入學習生活中。

2、關心學生的心理,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老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而且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但是要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有難度的。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比成年人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跟家長取得聯繫,不然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出現。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提高教學的有力保證,而且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證。教師要主動通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3、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中學生的合理需要包括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安全、交往、和愛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沒有滿足,那麼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的成長。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教育的功能,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幫助他們來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由於中學生的心理髮展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抵制不住誘惑,很容易走錯路。這就要求老師給與治療和指導,是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4、心理健康的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體老師共同參與,教師不僅為學生傳授知識,還為學生做好榜樣。做好這一點,教師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教師尊重學生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要講誠信

教師應該如實的向家長説明孩子的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教師用做到客觀。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心理健康尤為重要,這意味着當一名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該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作為師範生的我們即將走向教師崗位,我們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心理學調查報告2

一、超市佈局

小超市

把生活用品放在最裏面,其他用品擺在外側在小超市購物時,人們大都沿着外側走廊走。由於臨近住所比較方便,在小超市人們大都是有計劃的購買生活用品。因此,生活用品即使放在角落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那些打算購買生活用品的人也會自然地經過擺放其他物品的區域,如果在去收銀台的途中拿了任何一件計劃外的商品,就意味着中了賣家的招。筆者實地調查發現,金陵科技學院曉莊校區校門對面的小超市即是這樣佈局的,經親身經歷驗證,這種佈局很有效!

收銀台附近總會有零食

所有超市的收銀台附近總會有口香糖、奶片、巧克力等小零食,不論大小皆是如此。人們在等待結賬時,總會順手拿起一樣,比如口香糖,價格雖不高,卻已中了招。

相關食品放在一起

在超市中,諸如方便麪和香腸這樣的絕配食物一般都是放在一起的,其他還有鮮肉與火鍋調料、麪包和牛奶等等,類似的做法也有將這些產品打包銷售,想必大家都有親身經歷,本來只是想買方便麪,卻“一不小心”把香腸、榨菜、滷雞蛋等等相關產品都買了回來,更有甚者,去收銀台時。又順手拿了一瓶口香糖!

大型超市

無法直接上下樓一般的大型超市都有兩層,我們以南京沃爾瑪邁皋橋店為例,該超市第一層放置生活用品,第二層放食品。要想到達第二層,需先經過第一層,這無形中會對顧客多購買物品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許多本來是計劃外的商品“一不小心”就被放入了購物車,人們對此是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

顯眼位置的玄機

人是好奇的,新奇的東西對人的刺激性最大,因而最易吸引人的注意,把適銷商品、新產品適時地擺在顯眼位置上,是大型超市和賣場的一般做法。例如,沃爾瑪邁皋橋店幾個月前在入口的顯眼位置擺放的是聖誕樹,而今變成了格式電扇。

商品相關

大型超市裏常有“打折”的商品,表面上比原價更低廉,這導致人們做出購物決定時更容易衝動。更有甚者,人們支出了,卻認為自己省了錢。例如,沃爾瑪邁皋橋店的實例,某款標着“廣告商品”的麪包特價7。8元一斤,其實它原價就是7。8元,但是這無疑會勾起不知情的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結果可想而知,本來無人問津坐等過期的小麪包“煥發了新生”。

限購

有時超市會推出每人限購的商品,雖説這樣做超市能得到的利潤都相同,但這實際上是給人們提供一個“標準”來誘導人們消費更多。對此,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超市做過實驗,是利用湯的限購。結果,限購4份湯時人們大都買了3份,而限購12份時人們普遍買了10份。這説明,限定每個人可購湯的數量越多,銷量越大。這説明,人們無意識地以超市所提供的“標準”為中心,調整着自己的購物數量,殊不知,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了招。

限定截止時間

當某件物品“打”了“折”作用仍不大,賣家一般會宣傳説該商品距“打折”結束還有XX小時來體現該商品的緊俏性。有實驗表明,這樣一來,人們會因為商品的緊俏性而感到不安,以至高估商品的價值。這項實驗是邀請人們品嚐餅乾後評估餅乾價格。一部分人在沒有任何條件下品嚐10個餅乾中的1個;另一部分人在品嚐前先得到“本來有10個,現在剩下兩個”的解釋,而後品嚐剩餘兩個餅乾中的一個。實驗結果表明,後者給的評價和估價都更高。

銷售技巧

在超市商品銷售過程中,還常會用到一種“非全部技術”,即將原本包含在基本結構的商品偽裝成追加的“贈品”,以達到提高購買率的目的'。有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甲蛋糕店裏賣的某款蛋糕加餅乾價格為一百元;而乙蛋糕店中同樣的蛋糕要價一百元,不過附送同款餅乾。這樣看來,兩家蛋糕店的蛋糕和餅乾價格是一樣的。然而,實驗結果表明,光顧甲蛋糕店的顧客中只有40%購買了蛋糕加餅乾;而光顧乙蛋糕店的顧客中購買蛋糕並領取附送餅乾的比例高達73%。究其原因,是因為“贈送”比“套裝”更讓人感到自己佔了便宜。

二、有效規避

1、列清單

在去超市前,列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清單,並提醒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千萬不要買!

2、做預算

根據自己的財政狀況和所要購買的物品價格,帶上大致足夠的錢去超市。不要帶多或刷卡消費,它們是隱患,會成為多消費的客觀基礎。

3、強大精神

在超市裏,每次看到誘惑自己消費的商品時,注意了,它是超市的諸多策略之一,不要被這些策略打動,而應該認真考慮那些誘惑商品的必要性和價格,捫心自問,“我真的需要這件物品嗎?”然後再做出購物決定。

心理學調查報告3

調研內容: 西單商業區算是人們最愛去也是最常去的商業去了,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裏的東西適合各個年齡層和消費層,位於西單大街西側的大悦城,君太百貨和位於西單大街東側的中友百貨就很適合各個年齡段,消費層屬於中上等,而位於西單大街東側的明珠商場,新一代商場則就適合年輕人去,價格也是較為便宜的,像國中高中生就比較喜歡來這裏了,西單商場1—3層屬於中等消費層,4—7層則屬於比較低等的消費層,但也要比明珠,新一代這樣的商場價位稍高些。

在五一節假日期間來西單的人要比平時多很多,不過還是年輕人比較多。年齡大概在30歲以下,女生較多,基本都是以公共交通為主,他們來這的目的大概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主要為了購物,有很明確想買的東西,順帶看一下別的,這些人經常去的就是明珠,新一代和西單商場,如果是消費水平較高的就更願意去大悦城,君太,中友。第二種是主要為了和朋友小聚,順帶逛一下,這些人喜歡去的地方與第一種相同。因為是假期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比平時也多了很多,而且大多以家庭為單位一起來,以開私家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們來這的目的大概都是為了有目的`性的購物,這些人更青睞於大悦城,君太和中友,這些商場不僅有地下停車位,而且憑當日當日消費小票還可以免停車費。在西單,到了吃飯點可以説每家餐館都是爆滿,但個人認為大家最喜歡去的還是像麥當勞,肯德基,吉野家這樣的快餐,方便快捷又實惠。

調研結果分析: 通過這一天的觀察我發現來西單的人大多都很開心,但是大多也都很浮躁。我認為導致這一不和諧因素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因為是商業區,所以環境必然嘈雜,根據時間的不同(節假日和非節假日)來這裏的人多少也不同,人多時就會擁擠,而人少時也只能説不擁擠,在這麼大人口密度的環境下,人們的心情肯定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從心理學角度看,擁擠與密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擁擠是主觀體驗,密度則是指一定空間內的客觀人數。密度大並非總是不愉快的,而擁擠卻總是令人不快的。

而使人不悦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硬件環境,西單商業區並不算大,但是建築密度卻很高,無論是十幾層的大商場還是小片平房商業街都給人樓挨樓,房挨房的感覺,如果只是來這裏購物或短時間逛的話就還好,但在這裏待時間長了人就會感覺到煩躁。研究表明建築結構和佈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住房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建築和四合院佈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係,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於居住距離對於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建議:像商業街這種人口密度比較大的開放式空間應該將樓間距適當的加大,或在兩高人口密度區域之間留出一塊小廣場,已達到舒散人羣的作用。

心理學調查報告4

1. 引言:刻板印象一直廣泛存在於人類社會社會中,而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則是關於男性該從事什麼職業;女性該從事什麼職業的固定看法。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往往對於男性和女性的職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比如男護士的“職業隔離”,比如女性職場的晉升天花板。本次研究通過孫豔梅(20xx)的成熟問卷成熟問卷《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問卷》調查研究大學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探究大學生對於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事專業性工作和服務性工作的態度差異是否明顯;探究外顯職業刻板印象的性別差異是否顯著。

1.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定義

刻板印象(Stereotype)這一概念, 早在 1922 年就由新聞工作者 W mann 在其著作“公眾輿論。”(1922)中首次提出(江曉琳,20xx)。劉修進(20xx)認為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指“實際上是性別刻板印象的延伸,是指人們根據性別將職業進行分類而形成的關於某類人適合從事某些職業的固定印象。”。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人們對男性和女性在專業、職業方面的期望 、要求和一般看法。在現實社會中,傳統認為男性大多堅強、獨立、膽大 、冒險 、理性 ,適於從事家庭以外的 、具有競爭性和開拓性的工作 ,所從事的職業多為科學家 、大學教授、醫生、律師、建築師 、工程師等 ,而女性大多温柔、內向 、仔細 、體貼 、情感細膩、膽小, 適於從事家務以及服務性的工作 ,從事的職業多為幼兒教師 、祕書、護士及各種服務性工作(江曉琳,20xx)。綜合職業刻板印象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定義對於職業刻板印象定義為,“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定義為: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對職業進行性別劃分、歸類的一種傾向,是以性別來劃分職業,認為某種職業只適合某一性別的一種認知傾向。”( 孫豔梅20xx)。

1.2大學生對於職業性別的態度

在職業刻板印象及影響因素研究中, 通過外顯刻板印象研究和內隱聯想測試對本科生的 120 名大學生進行了測試 ,結果表明 :大學生存在明顯的職業刻板印象, 對某些職業評價很高, 有些則很低 。大學生就業觀存在某些偏差(胡志海 ,樑寧建、徐維東,20xx)。社會青年在投射測驗中存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社會青年傾向於認為男性應該從事專業技術性行業,而女性應該從事服務行業,並且男性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高於女性(連淑芳,20xx)。已有的研究均證明了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存在的,人們傾向於認為男性更適合從事男性職業、女性更加適合從事女性職業(孫豔梅,20xx)。

1.3研究目的及假設

以往研究都發現職業刻板印象是存在的,本次問卷調查研究是為了進一步驗證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基礎上融入更多人口學變量;做出更加精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本研究使用孫豔梅(20xx)編制的成熟的自陳式《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問卷》,在考察大學生是否存在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大學生在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上是否存在性別差異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大學專業類型的`影響。

2. 方法

2.1被試

162名在校大學生,其中62大學生在問卷星上進行問卷的填寫,其他100名被試填寫相同內容的紙質問卷。最後電子問卷以低於兩分鐘的作答時間為刪題標準,刪除四份無效問卷。紙質問卷設置第25題和40題分別為相鄰的和隔開的重複題目來檢測被試是否認真作答,據此標準刪除15份答卷。最後有效問卷為143份。

2.2實驗材料

孫豔梅(20xx)碩士論文所使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 0.785,具有良好信度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問卷》 。

2.3研究程序

隨機選取162名大學生髮放電子問卷或紙質問卷,之後收集問卷,篩查問卷質量和做數據錄入分析。

2.4數據統計分析工具

採用spss22.0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3.實驗結果

3.1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結果顯示,大學生對於男性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和男性從事服務性工作的態度差異不顯著;表明大學生認為男性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和服務性工作一樣合適。對於女性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和服務性工作的態度差異不顯著,認為女性從事技術性工作和女性從事服務性工作一樣合適。對於男性從事專業性工作和女性從事專業性工作的態度差異不顯著,即認為女性和男性一樣適合從事專業技術性工作。對於男性從事服務性工作和女性從事服務性工作的態度差異顯著,即認為相比於男性女性更適合從事服務性工作。

3.2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性別差異

表2—1 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性別差異

表二可以看出男性被試的得分比女性被試的得分略高,但是差異並不顯著。表明男性女性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差異並不顯著。

討論

本次問卷採用的是成熟的信效度高的成熟問卷,但本次問卷調查結果與以往的外顯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調查研究結果都存在明顯不同。即外顯職業刻板印象的差異只在男性從事服務性行業與女性從事服務性行業時才存在顯著差異。本人認為,可能是因為在師範學院中因為女生多,男生少;抽樣總體存在偏差。男女性別比的顯著差異造成女性自信水平和對於職業的預期水平較高,對於自己從事技術性工作(包括教師,律師)的信心很足;而男性因為處於男女性別比差異顯著的環境中導致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被意識所抑制。由此最後的結果反映在僅僅對於傳統色彩最濃厚的“男生不宜從事服務性行業,女性適合從事服務性行業。”這一態度存在顯著差異。以後的研究應該考慮取樣總體的特點,克服無關變量的影響;同時也應該結合內隱測驗來避免被試有意識抑制自身偏見。

心理學調查報告5

調查背景:當前,隨着現代教育的逐步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接觸心理學這個令許多人感到神祕的學科。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有他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科學的分析依據。但是,同其他自然學科一樣,心理學也會被未嘗接觸和未嘗深度接觸的人們所誤解,從而產生一些片面的、不完整的,或是局部的、不正確的認識。鑑於此種情形,我們特選擇了大學,這個學生剛開始接觸心理學的特殊環境,以便切實調查和認識學生的確實想法。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04號至20xx年11月7號

調查地點:xx師範大學田徑運動場

調查方式:藉助校運動會這個特殊的環境,我們在各院系看台處採取隨機抽取的方式對在座同學進行閒聊,並逐漸將話題引到至心理學的範疇。從而消除受調查人的警惕防備心理,以便能得到更真實的調查結果。

調查內容:分別對不同院系的同學進行隨機挑取,進行大學生眼中心理學的調查。

調查過程及分析:伴隨着11月4號早上校運動會的開幕,各院系各專業的同學都坐在了指定的座位席上分享學校一年一度的體育盛會。運動會,為開展試驗調查提供了難得的良機。首先可調查對象廣泛覆蓋了各院系、各專業、各個學科門類;其次,在運動會這令人興奮的外在環境下,同學們最容易放下自身的警惕性防禦,彼此之間更能訴説心中所想的東西;再者,運動過後的運動員也是難得的資源,因為運動能令人更豁然和直爽。所以,在校運會期間裏,積極主動的調查了儘可能多的同學,並歸納為以下幾類:

1、標準化回答

在和一名物理學院的同學談及到心理學的時候,問其對心理學的認識和理解。答曰:“我認為心理學是一門教會人們正確、全面的認識自身,並對自己心裏存在的問題去科學系統的分析及解決的學科。”不愧是物理學院的的學生,純理性思維。並且在隨後的閒談中得知,這為仁兄至今還沒有修習心理學相關的課程,僅憑自身的理解就能到這個地步,不得不為其理性思維叫一聲好。

同類的學生還涉及到數統學院以及化學學院等,他們習慣於進行理性的思考。對一切未知的和新鮮的事物,發揮其邏輯能力的優勢,調動以往所學過的和所接觸過的知識、名詞、以及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對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弱化個人感性的思考和回答。從他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得出,這類

理科學生對於修習心理學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今後的學習中,一般不會出現接收困難的情況。

2、跳躍型回答

偶然的一個機會,遇到一名歷史文化學院的學生記者。在和她的交談中他答道:“在我的眼中,心理學沒有那麼美好,沒有那麼功利,沒有那麼神奇。”呵呵,有趣的回答。思維的跳躍性很強,還帶有那麼一點文學味,應該與從事的記者工作有一定關係。談話中她説到其實今年正在修習心理學,雖然剛開始學習,整體還是一頭霧水,但是在僅有的接觸中,她還是逐漸打消了心理學在她心中的敬畏感,開始真正的去接觸它,學習它。

同類的學生在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和城環學院也有出現。他們對於未知的事物更傾向於感性化的思維,給出的答覆也挺耐人尋味。“沒那麼美好”,説明在其接觸心理學後明白,真正的心理學和本身所想的還是有一定的出入;最初想象的可能更偏向於感覺化的奇幻;而在修習後才明白心理學和別類學科一樣,還是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沒那麼功利”,説明在其以往聯想中,該學科是一門察顏觀色的手段;而之後的學習校正了其錯誤的觀點。“沒那麼神奇”,更能體現他們從想象到認識,從感性到理性的理解過程。這也正好符合了近代心理學對於認識的基本觀點。

3、質疑型回答

該同學本學期正在修習心理學,但是他對心理學的感覺卻和其他的相差甚遠。在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給的回答是:“我總感覺心理學(至少是目前學的)和生物學科如此之相似。其次,裏面的所謂的分析依據的原理和規則太具有主觀化色彩,讓人難以接受。再者,書中所信奉的觀點和所做的實驗都不具有代表意義。”

之所以單獨列出這位同學的觀點,是因為本人也有類似相同的想法。書中所列舉的規則和原理總是援引以往專家的觀點,如弗洛伊德。那為什麼他就一定是正確的呢?其次,在許多心理學相關的試驗中,總是以某種動物為實驗對象,不具有代表性意義。處於理科生固有的定性思維,不給出有效的'推理和證明過程,讓其相信他們不瞭解的東西有時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等更加深入瞭解心理學後,再借以相關的理論證明方可令其信服。這正如最初學習數學的1+1=2,還有乘法口訣一樣,要先硬性瞭解一部本東西方可對其進行説服性的證明。

4、深沉型回答

在於一位計科系的同學聊天中得到這樣的答覆,“在我眼中,心理學是研究與揭示人的心靈運作時所遵循的道理的學科”。這個回答還真難懂,總有點打太極的感覺,問題好像又被拋回來了。認真思考一下,這為同學做出的

答覆還是很嚴謹和全面的,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可惜當時忘了追問該同學的年級和其以往的閲歷。甚至都不清楚其有沒有修習過心理學。

5、查閲資料型回答

在閒談的問題中,也有不少同學直接掏出手機,然後直爽的説,“等我查查啊,學長。”肯定是新生了。應該是怕説錯話,所以表型的特別謹慎(也有不少的天真)。在些許的等待後有了結果:心理學一門在西方發展成熟而在東方剛剛起步的學科,她可以觸摸你心靈最深處的角落,也可以撫慰你靈魂最深處的痛楚,讓你看清自我,獲得心靈的自由。官方的回答就是不一樣,避開問題的鋒芒,劍走偏鋒。分析這個答案,首先可以知道心理學在世界以及我國的發展狀況;其次,説明了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心靈的深處;再者,點明瞭研究心理學所得到的目的-----認清自我、獲得心靈自由。其次,這類的同學也會爆出些隨機的回答,比如認為學了心理學就知道別人心裏想了些什麼。

調查總結:此次調查隨覆蓋了不少的院系,但是由於能力所限,調查對象的顯然不足,未能很好的反應客觀狀況。在以後的調查中,還需要具有針對性的克服這些個不足。從上述分類的總結和分析中,不難看出,大學生整體對於心理學的認識還是不足的。這提醒着我們以後再從事教育行業後,應該及早的將心理學普及到廣大的青少年中,為他們以後的學習培育一株底藴之芽。同時,這也鞭策着我們應該夯實基礎,作為希望的希望,為希望帶來希望。

心理學調查報告6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身心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發現問題並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2.分析造成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問題,為今後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決策依據;

3.分析出現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4.通過調研瞭解學生健康狀況,有利於構建和諧校園;

5.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諮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鍊,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隨着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壓力明顯增大,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的校園穩定。接連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這種現象已引起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心理的現狀和心理素質,分析造成大學生心理困擾的主要問題,為今後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決策依據,從而引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更好的應對人生和社會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我將大學生心理狀況作為此次專題調研。此問卷針對大學生目前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以統計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當前出現的校園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大學時代是個人的心理斷乳的關鍵期。心理斷乳意味着個人離開父母家庭的監護,徹底切斷個人與父母家庭在心理上聯繫的“臍帶”,擺脱家庭的依賴,成為獨立的個體,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建構。當多重發展任務同時落到大學生身上時,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衝突。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現在的大學生有着許多自己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的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作為國家、社會發展的中堅貯備力量,大學生將會如何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與衝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必然會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此,針對大學生幾大類心理問題研究設計了一份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問卷,我總共設定19條問題,通過為期兩週的問卷發放調查,最後共回收40份問卷進行分析,希望能通過分析數據初步瞭解到大學生心理狀況以便發現問題並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由於設定的題目較多,在這裏我就挑選更具代表性、問題更突出的.選項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建議以解決本校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問題一你認為緊張情緒會給你的考試成績帶來影響嗎

由這個表格,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人覺得緊張情緒會給考生帶來影響。這也就説明,會有一大半的人很重視考試,他們期望通過考試取得優異成績。那麼,怎麼調整自己的緊張情緒以從容面對考試就顯得尤為重要。當遇到考試或自己所重視的其他事情我們又過於緊張時,做個深呼吸,並暗示自己,我已經努力了,結果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體驗這個過程,做好每一個細節。這時我們就會放鬆很多,我們離成功就會更進一步。

問題二你對自己的專業是否滿意

有這個問題可以看出,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就業形勢的日趨惡化,很多人已不再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所以對現在所學習的專業熱情度不高。

問題三你對自己的外貌滿意嗎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出,對自己相貌的人滿意的人很少,絕大多數覺得還好,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相貌不太滿意。更有甚者,還會抱怨自己不夠美麗或者帥氣,久而久之,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嚴重者會導致自閉。所以,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白身體髮膚來自父母,更大部分取決於先天,為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我們更應該多讀書,多學習。

問題四上大學後你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選項

A 學習成績不理想 B 戀愛不成功 C 不適應宿舍生活 D 經濟困難 E就業競爭壓力太大

小計 10 10 4 0 18

比例 25% 25% 10% 0% 45%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 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準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大學聯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 ,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自律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有一部分人習慣了往日的教學方法,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從而導致成績不理想,失去了老師的重視,產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因此,這就提醒輔導員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學生成績問題不可小視,一旦發現同學有消極情緒,就要立即給學生做好疏導工作。

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也有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 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説,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可喜的是調查結果顯示這部分人只佔極少數。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要多多關心身旁的人,尤其是那些少言寡語的人,幫助他們融進集體的生活中來。

大學生一方面生理上成熟,有一定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同學們紛紛戀愛也給自身一個刺激,於是想戀愛。但有戀愛的也就會有失戀的,不過總體來説對於失戀問題,大多數大學生很看得開,但因失戀問題而跳樓自殺的也不是沒有,所以對這種問題,同學們也不能小視,當我們遇到這種問題時要及時向周圍的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周圍的朋友失戀時也應該及時開導他(她)。

近幾年,隨着社會發展,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讓即將踏入社會的我們感到壓力很大是難以避免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在眾多競爭對手中佔有絕對優勢。

問題五這些心理健康標準中,你滿足幾條(多項選擇)

選項

A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B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C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D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E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F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G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H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K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I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

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小計 24 26 8 18 12 26 14 8 18

比例 60% 65% 20% 45% 30% 65% 35% 20% 45%

10 25%

這個問題是我根據心理學家劃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改變的,旨在測試本校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大體狀況。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人都集中在ABF選項上,聽過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本校大學生絕大部分有充分的安全感,對自己有較充分的瞭解,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具備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等。

通過對本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我提出如下建議:

學校角度設:公共課及團體輔導。學校心理諮詢結構的進一步完善。適時的對大學生開展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問卷調查,通過問卷瞭解學生心理狀況,對發現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幫助。

學生自身角度:要轉變觀念,正視心理問題,及時與輔導老師溝通接受心理輔導。但如果你真的不想與人溝通,那麼你要學會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如:

①自我激勵 ②情境遷移 ③情緒宣泄 ④講究處事技巧 ⑤學會自我放鬆 ⑥要經常自省

心理健康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重要的影響,在接受外界幫助的同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的調節。保持心情愉悦,樂觀面對生活。對於大學生心理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正確的學習觀對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提高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大學學習是“自學為主,教師講授為輔”的自主性學習,因此應樹立大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的觀念。這首先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我識別、自我選擇、自我培養和自我控制的自主學習觀;其次,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繼承前人知識經驗,更要敢於另闢蹊徑,敢於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

2.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4.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

5.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6.正確認識自我,克服焦慮。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調整自己的學習 目標,是克服學習過度焦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習目標制定過高,會打擊學習者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習者對自身學習能力產生質疑;學習目標太低,則會降低

學習者學習效率。學習者應增強自信心,勇於挑戰學習;也要從態度上正確對待考試,提高應試技巧;當出現考試焦慮狀態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應對怯場,穩定情緒。

小結: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難以培養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lixue/gg9k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