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稿 >

禮儀的演講稿13篇

禮儀的演講稿13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禮儀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禮儀的演講稿13篇

禮儀的演講稿 篇1

經過長期洽談之後,南方某市的一家公司終於同美國的一家跨國公司談妥了一筆大生意。雙方在達成合約之後,決定正式為此而舉行一次簽字儀式。

因為當時雙方的洽談在我國舉行,故此簽字儀式便由中方負責。在儀式正式舉行的那一天,讓中方出乎意料的是,美方差一點要在正式簽字之前“臨場變卦”。

原來,中方的工作人員在簽字桌上擺放中美兩國國旗時,誤以中國的傳統作法“以左為上”代替了目前所通行的國際慣例“以右為上”,將中方國旗擺到了簽字桌的右側,而將美方國旗擺到簽字桌的左側。結果讓美方人員惱火不已,他們甚至因此而拒絕進入簽字廳。這場風波經過調解雖然平息了,但它給了人們一個教訓:在商務交往中,對於簽約的禮儀不可不知。

簽約,即合同的簽署。它在商務交往中,被視為一項標誌着有關各方的相互關係取得了更大的進展,以及為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或牴觸而達成了一致性見解的重大的成果。因此,它極受商界人士的重視。

在商務交往的實踐中,儘管君子協定、口頭承諾、“説話算數”,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作用,但是更有效的`取信於人、讓交往對象心安理得的,則是“口説無憑,立此為據”的文字性合同。

商務合同,是指有關各方之間在進行某種商務合作時,為了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而正式依法訂立的、並且經過公證的、必須共同遵守的條文。在許多情況下,合山又被叫作合約。而在另外一些時候,人們所説的合約則是指條文比較簡單的合同。在商務往來中,帶有先決條件的合同,如等待律師審查、有待正式簽字、需要落實許可證的合同,又被叫做準合同。嚴格地説,準合同是合同的前身,也是最終達到合同的一個步驟。

為了省事,在一般場合,商界人士往往將合同、合約與準合同混為一談,統統把它們都叫做合同。這樣做雖不甚精確,但也有助於大家“刪繁就簡”,減少麻煩。

根據儀式禮儀的規定:對簽署合同這類稱得上有關各方的關係發展“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應當嚴格地依照規範,來講究禮儀,應用禮儀。為鄭重起見,在具體簽署合同之際,往往會依例舉行一系列的程式化的活動,此即所謂簽約的儀式。在具體操作時,它又分為草擬階段與簽署階段等兩大部分。

在現實生活中,商界人士所接觸到的商務合同的種類繁多。常見的就有購銷合同、借貸合同、租賃合同、協作合同、加工合同、基建合同、倉保合同、保險合同、貨運合同、責任合同,等等。以下,先來介紹一下合同的草擬的正規作法。

禮儀的演講稿 篇2

我國自古以來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人人都因為這個美譽而感到無比的榮耀和自豪。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我一直在想:國小生能些做什麼呢?我們也許幫不了什麼大忙,不過可以像那默默無聞的小草一樣在學校,小區等公共場所,遇見的一些不文明的事與行為,提出善意的忠告。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吃過晚飯出去散散步。剛走到單元門口,我發現地上靜靜地躺着一塊香蕉皮,我向四周看了看,沒有什麼人。於是我邊走邊找,在岔路口看見了一個大概比我小一點兒的男孩兒,應該是個中小年級的學生吧,他的`目光總往香蕉皮的地方看着。我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問:“小弟弟,那個單元門口的香蕉皮是不是你扔的?”他聽了顯得有點吃驚,慌慌張張地説:“啊?我……我沒有。”他雖然嘴上説沒有,可我明明在他嘴角邊發現了吃過香蕉的痕跡,一定是他!

我暗想道。於是,我拉着他走到單元門口,指着地上的香蕉皮問:“給姐姐説實話,到底是不是你扔的?”“姐姐,我真的沒有啊……”。我有點不耐煩了,怎麼辦?冷靜,不能發火啊!

唉-—到底該怎麼辦?突然,我眼前一亮,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我走到他旁邊,輕輕地問:“你是一名少先隊員嗎?”“是,剛剛才入隊的。”他怯怯地回答。我又繼續説:“你既然是剛入隊的少先隊員,就應該做少先隊員該做的事,你把香蕉皮扔在單元口,人經常過,如果踩到香蕉皮滑倒了怎麼辦?大人還好辦,如果是小孩或老人呢?你要將心比心,如果你踩到別人扔的香蕉皮怎麼辦……”話説到這兒,我發現他眼眶紅紅的,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沒事吧?”他抬起頭,説:“姐姐,我知道該怎樣做了,我以後一定做個好少先隊員!”説罷他立刻拾起地上的香蕉皮扔進了垃圾桶。看着他遠遠跑去的背影,我笑了,笑得很輕鬆。

禮儀的演講稿 篇3

不知你否是注意到,中國人的社交文化是一種圈子文化,這從聚會用餐的方式就能看得出來。比如,中國人大型聚餐時偏好桌餐,尤其是圓桌餐,像一個個封閉的圈子一樣,人們喜歡與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一個聚會下來,旁桌不認識的人互相多是淡漠的,至多點點頭而已;而西方社交不是這樣,他們更喜好開放式的自助餐。

我在美國時發現,在社交場合中,人們參加社會活動,交往的興趣不是認識的人,而是不認識的人,這其實應該是社交的真正意義。往往在那裏的聚會中,當你一個人拿着酒杯不知所措時,總會有人走到你的身邊,和你微笑着聊天,化解你的尷尬,幫你融入這個圈子中,結識新的朋友。

這種開放式的社交文化,不僅表現在大型聚會中,在家庭聚餐時也是如此。我記得有一次在羽西家做客,那天客廳裏不同處的沙發和餐桌前坐了不少人,有相識的、有不認識的。羽西對大家説:“今天,來這兒的客人都不能從頭到尾只坐在一個地方,你們要交換不同的位置,每個人都要和其他朋友交談。你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有責任要幫助我照顧好其他的朋友。”為每一個人創造快樂和諧的交流氣氛,是開放式社交的原則。每個人要樂於和別人交流,樂於走近他人,樂於給予別人幫助,幫助自己和他人消除在新環境的不適與陌生。

與人交談是社交活動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談話,雙方可以增進感情交流和相互瞭解。當然,在交談中也最容易暴露一些禮儀細節。

與別人交談不要只談自己的事情或自己關心的事情,而不顧對方是否願意聽或冷落對方;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要尊重他人,不要惡語傷人,不要強詞奪理,語氣要温和適中,不要以勢壓人;再次,交談時要認真傾聽別人講話,這是一種禮貌,不能顯出很不耐煩的表情或東張西望;別人談完後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光聽不談也是不禮貌的。

1、交談基本原則:這樣交談最有效

在與人交談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表情認真。在傾聽時,要目視對方,全神貫注,不能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的表情會讓對方感到很不舒服。交談時雙方目光接觸應該佔總的交談過程的一半以上,但並不意味着你應該目不轉睛地盯着對方的眼睛,這樣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動作配合。自己接受對方的觀點時,應以微笑、點頭等動作表示同意。身體後仰、抱着胳膊、翹着腿,從心理學角度看,是對對方保持警戒的狀態。歪着腦袋,搖頭晃腦,容易使人誤以為“是不是對我的意見不滿意?”另外,不停地抖腿、轉動手中的筆、兩手緊握弄得關節嘎嘎作響,都是應該引起注意的無意識的壞習慣。

語言合作。在聽別人説話的過程中,不妨用“嗯”或“是”等詞加以迴應,表示自己在認真傾聽。

用詞要委婉。在交談中,應當力求言語含蓄温和。如在談話時要去洗手間,不便直接説“我去廁所”,應説“對不起,我出去一下,很快回來”,或其他比較容易接受的説法。

禮讓對方。在交談中,應以對方為中心,處處禮讓對方,尊重對方,不隨便插話。

禮儀專家特別提示:

怎樣委婉地表達你的意見?

在與人交談時,如果遇到不方便直接表達的話語,可以採取一些委婉的方式來表達,掌握這樣的技巧會顯得更加禮貌:

旁敲側擊。不直接切入主題,而是通過“提醒”語言讓對方“主動”提出或説出自己想要的。

比喻暗示。通過形象的比喻讓對方展開合理準確的聯想,從而領會你所要傳達的意圖。

間接提示。通過密切相關的聯繫,“間接”地表達信息。

先肯定,再否定。有分歧的時候,不要斷然否定對方的全部觀點,而是要先肯定對方觀點的合理部分,然後再引出更合理的觀點。

多用設問句,不用祈使句。祈使句讓人感覺到是在發佈命令,而設問句讓人感覺是在商量問題,所以後者更容易讓人接受。

表達留有餘地。不要把問題絕對化,從而使自己失去迴旋、挽回的餘地。

語言中的禮儀細節

在交談中,語言必須準確,否則不利於雙方之間的溝通。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

(1)發音準確。在交談中要求發音標準。讀錯音、唸錯字、口齒不清、含含糊糊都讓人聽起來費勁,而且有失自己的身份。

(2)口氣謙和。在交談中,説話的口氣一定要做到親切謙和,平等待人,切忌隨便教訓、指責別人。

(3)內容簡明。在交談時,應言簡意賅,要點明確,少講、最好不講廢話。囉裏囉嗦、廢話連篇,誰聽都會頭疼。

(4)少用方言。在公共場合交談時,應用標準的普通話,不能用方言、土話,這也是尊重對方的表現。

(5)慎用外語。在一般交談中,應講中文,講普通話。無外賓在場,最好慎用外語,否則會有賣弄之嫌。

此外,要用文明語言,絕對不能出現以下一些有失身份的語言:

粗話:口中吐出“老頭兒”、 “小妞”等稱呼,是很失身份的;

髒話:講起話來罵罵咧咧,是極度不文明的表現;

黑話:一説話就顯得匪氣十足,容易讓人產生反感、厭惡情緒;

葷話:不分場合地把緋聞、澀情、“葷段子”掛在口邊,會使你顯得趣味低級;

怪話:説話怪聲怪氣、黑白顛倒,讓人難生好感;

氣話:説話時意氣用事、發牢騷或指桑罵槐,很容易傷害人、得罪人。

不要讓你的聲音生鏽

你的聲音在社交交談中也是表現個人魅力的重要元素,在很多西方領導人訓練課程中,聲音的培訓也是其中一項內容。在與人交談時,深厚、寬音域的聲音能夠讓人覺得舒服,尖利或者刺耳的聲音會讓人難以忍受。因此,應注意以下一些細節:

語調:在講話時保持抑揚頓挫的音調,要讓人覺得自己對正在交談的話題很有興趣,不能用平淡、乏味的聲音來交談,這會讓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聲調:過於尖鋭的聲調會讓人覺得難以忍受,避免將講話的力氣都集中在嗓子眼;而過於低沉的聲調讓人聽起來很累;也不要有氣無力地説話;

音量:太大的音量容易成為交談中氣勢逼人的角色,也容易讓人反感;音量太小會使你顯得不夠權威,容易被人忽視。

語速:講話過快會讓人聽不清楚,過慢則會讓人失去耐心。最好在講話的過程中留一些停頓,以便讓人有一個反應的過程。

選擇愉悦的交談話題

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圍繞這個話題開始交談是你在社交場合中時常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公眾場合中探討什麼樣的話題才會顯得不失禮呢?我建議遵循下面的一些規則:

適合討論別人有興趣的話題;

適合討論知識性的話題;

適合討論天氣、體育新聞等中性話題;

適合討論有品位的個人愛好;

適合討論別人的優點和喜訊;

特別注意,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應該避免在這時交談:

不能打探討論對方的.隱私,包括收入狀況、年齡、婚姻、健康、經歷等;

不能嘲笑其他人的糗事;

不能談論朋友的身體特徵;

禁止在社交場合講黃色故事;

在別人不幸的時候討論自己的好運氣;

不利於宗教、民族團結的話題更是應該回避;

不傳播小道新聞或者不好的消息,比如車禍、災難、犯罪等;

不能非議國家和政府;

不能涉及國家和行業祕密;

不能在背後議論領導、同事、同行的壞話;

不能談論格調不高的問題。

交談中的危險雷區

細節一:不要一個人長篇大論。交談講究的是雙向溝通,因此要多給對方發言的機會,不要只顧一人侃侃而談,而不給他人開口的機會。

細節二:不要冷場。不論交談的主題與自己是否有關,自己是否有興趣,都應熱情投入,積極合作。萬一交談中出現冷場,應設法打破僵局。常用的解決方法是轉移舊話題,引出新話題。

細節三:不要插嘴。他人講話時,不要插嘴打斷。即使要發表個人意見或進行補充,也要等對方把話講完,或徵得對方同意後再説。對陌生人的談話是絕對不允許打斷或插話的。

細節四:不要抬槓。交談中,與人爭辯、固執己見、強詞奪理的行為是不足取的。自以為是、無理辯三分、得理不讓人的做法,有悖交談的主旨。

細節五:不要否定。交談應當求大同,存小異。如果對方的談話沒有違反倫理道德、侮辱國格人格等原則問題,就沒有必要當面加以否定。

細節六:把握交談時間。一次良好的交談應該注意見好就收,適可而止。普通場合的談話,最好在30分鐘以內結束,最長不能超過1小時。交談中每人的每次發言,在3~5分鐘為宜。

細節七:避免低聲耳語。如果多人交談時,你只對其中一人竊竊私語,會給其他人造成你正在評論他們的印象,這種時候低聲耳語會讓其他人覺得你排斥了他們。

細節八:不要用手指點別人,需要指出其他人的時候,應該把手指全部伸開,掌心朝上,用手掌指出那個人。

細節九:不要過分謙虛。受到表揚的時候,可以把自己快樂的心情直接告訴對方,比只是謙虛效果好多了,這時候,空氣中都會充滿了幸福的感覺。

細節十:不要挑剔別人的毛病。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如果總是挑剔別人的毛病,被你挑毛病的人就會心情很差,應該從積極的角度思考,正確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心情。

傾聽的基本禮儀:傾聽用耳別忘了用心。

不做面無表情的傾聽者

學會聽人説話,是社交中最容易做的事情,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卻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在聽別人講話時,目光要與講話者對應,面部表情應該根據對方談論的內容而有所反應;身體前傾,以表示你對他人正在講的話題感興趣或者專注;點頭或者搖頭,以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要時不時地報以“嗯”、“是”、“對的”、“哦”,這樣簡短的語氣詞來表示你在認真傾聽;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應該及時並且誠懇的回答。

傾聽時的五個“不能”

細節一:不能左顧右盼,目光必須集中在講話者的身上;

細節二:不能經常打斷別人的講話;

細節三:不能心不在焉,一邊保持手中的動作一邊聽別人講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細節四:不能假裝在聽,在別人説話時走神是最大的禁忌

細節五:別人講話時,你過於強硬地堅持自己的觀點而與對方發生爭執不是有禮貌的傾聽。

3、禮貌用語: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問候要親切

在被介紹給他人之後,應當問候對方。若只向他點點頭,或是隻握一下手,通常會被理解為不想與之深談,不願與之結交。碰上熟人,也應當問候。如果視而不見,不置一辭,則顯得自己妄自尊大。

比較常見的問候詞有:“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興認識您”、“請多指教”、“請多關照”等;

跟初次見面的人寒暄,最標準的説法是:“您好!”“很高興能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比較文雅一些的話,可以説:“久仰”、“幸會”。要想隨便一些,也可以説:“早聽説過您的大名”、“某某某經常跟我談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讀過您的大作”、“我聽過您作的報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語則不妨顯得親切一些,具體一些。西方人愛説:“嗨!”中國人則愛問“去哪兒”、“忙什麼”、“身體怎麼樣”、“家人都好吧?”、 “好久沒見了”、“又見面了”,也可以講:“你氣色不錯”、“您的髮型真棒”、“您的小孫女好可愛呀”、“今天的風真大”、“上班去嗎?”等等。

問候語不一定具有實質性內容,而且可長可短,需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問候語應當刪繁就簡,不要過於程式化。問候語應帶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許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戲弄對方。禁用“來了”,“瞧您那德性”,“喂,您又長膘了”等話語來問候他人。

為了避免誤解,統一而規範,在社交場合中應以“您好”、“忙嗎”為問候語,最好不要亂説。

問候時,切忌牽涉到個人私生活、個人禁忌等方面的話語。例如,一見面就問候人家“跟老婆離了沒有”,或是“現在還吃不吃藥”,這些都是會引起別人反感的問候。

一些特殊環境下的問候:

在路上相遇的時候,邊走邊打招呼的情況也常出現,但是遇到朋友或者很親密的熟人,就要停下來,身體面對對方打招呼。

你在座位上時,上司找你説話,回答問話的時候不要坐在座位上,要站起來。

不過分的問候。頷首禮(10度)是比較恰當的問候方式,問候的時候應暫時停止其他動作,雙手自然交叉在身體前方,注意不要妨礙別人。如果是出入會議室,要注意在給客人上茶之後再問候。

偶遇不知姓名只是面熟的人。在問過“您好”之後,可以説一些無關緊要的關於天氣方面的話題,還可以稱讚對方“您的包真漂亮”、“髮型很漂亮”等等。

在洗手間或電梯裏與人目光接觸。即使是第一次見面,目光接觸的一瞬間,眼露微笑,也會使凝重的氣氛變得温馨起來。

在街上偶遇朋友時,要見機行事。是不是立刻就上前打招呼,要看當時對方的情況,如果感覺不適合打擾對方,那就不要勉強,不打招呼,對方也是能理解的。如對方獨自悲傷時,或看到一貫打扮得很漂亮的女性這次不加修飾地去購物了,或在外面看到了自己公司的人在談戀愛,在對方還沒有注意到自己時,悄悄離開那個地方,也是一種關懷。

在你發現前方有熟人時。打招呼的時候不要從身後喊對方,應該從對方的身邊繞到前面再問候,突然從身後上來就拍肩膀已經很不禮貌了,驚嚇到對方更是失禮。

感謝要真心

表示感謝,最重要的莫過於要真心實意。為使被感謝者體驗到這一點,一定要認真、誠懇、大方。話要説清楚,要直截了當,不要連一個“謝”字都講得含混不清。表情要加以配合,要正視對方的眼睛,面帶微笑。必要時,還須與對方握手致意。

得到他人誇獎的時候,應當説“謝謝”。這既是禮貌,也是一種自信。切忌用“瞎説”、“不怎麼地”、“哪裏哪裏”、“誰説的”、“少來這一套”這些詞語來回應別人的稱讚。

獲贈禮品與受到款待時,別忘了鄭重其事地道謝,“勞駕了”、“讓您費心了”、“我非常喜歡您送的禮物”等都是非常合適的謝語。

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後,應該用“實在過意不去”、 “麻煩您了”、“感謝您的幫助”等語句表示謝意。

感謝他人也有一些常規可以遵循。在方式方法上,有口頭道謝、書面道謝、託人道謝、打電話道謝之分。一般來講,當面口頭道謝效果最佳。專門寫信道謝,如獲贈禮品、赴宴後這樣做,也有很好的效果。打電話道謝,時效性強一些,且不易受干擾。託人道謝,除非是人家出面,效果就差一些了。

如果是正式表示感謝,通常應當加上被感謝者的稱呼。例如:“馬小姐,我專門來跟您説一聲'謝謝’”,“許總,多謝了”。越是這樣,越是顯得正式。

表示感謝,有時還有必要提一下致謝的理由。比如:“易先生,謝謝上次您在製作廣告方面的幫助”,免得對方感到空洞或想不起你感謝的緣由而不好迴應。

道歉要誠懇

打擾對方或向對方致歉要用“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請稍等”、“請多包涵”等詞語;接受對方致謝、致歉時應該用“別客氣”、“不用謝”、“沒關係”、“請不要放在心上”等詞語迴應。

在商務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道歉的技巧,有下面幾點:

道歉語應當文明而規範。有愧對他人之處,應該説“深感歉疚”、“非常慚愧”;渴望別人諒解時應該説“多多包涵”、“請您原諒”;一般的道歉場合,則可以講“對不起”、“很抱歉”、“失禮了”。

道歉應當及時。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要説“對不起”。

道歉應當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不要遮遮掩掩,也不要過分貶低自己。

有些道歉的話當面難以啟齒,寫在信上寄去或是送上一束鮮花,婉言示錯。通常這類借物表意的道歉會有極好的反饋。

祝賀要熱情

祝賀,就是向他人道喜。每當他人在工作與生活上取得了進展,或是恰逢節日喜慶之時,對其致以熱烈且富有感晴色彩的吉語佳言,會使對方的心情更為舒暢,雙方的關係更為密切。

祝賀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口頭祝賀、電話祝賀、書信祝賀、傳真祝賀、賀卡祝賀、賀電祝賀、點播祝賀、贈禮祝賀、設宴祝賀等等,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範圍。在多數情況下,幾種方式也可以同時並用。

一般説來,口頭祝賀是商界人士用到最多的一種祝賀方式。它在總體上的禮儀要求,一是要簡潔、熱情、友善、飽含感晴色彩,二是要區分對象,迴避對方忌諱的。

通常,口頭上的祝賀用以下一些約定俗成的詞語:“恭喜”、“我真為您而高興”、“事業成功”、“學習進步”、“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闔家平安”、“心想事成”、“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

在祝賀開業時,應該説“事業興旺”、“大展宏圖”、“日新月異”、“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祝賀生日時,除了“生日快樂”可廣泛使用外,“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種祝詞只適用於老年人,不宜對年輕人尤其是孩子們來講。

對新婚夫婦,應該使用“天長地久”、“比翼齊飛”、“白頭偕老”、“百年好合”、“互敬互愛”、“早生貴子”之類的祝賀語。

有些祝賀的話本意不錯,但可能犯一些人的忌諱,應該回避。比如,不要祝即將乘飛機的人“一路順風”,因為這對飛機飛行有礙。香港人不愛聽別人祝他“快樂”,因為在粵語裏,“快樂”與“快落”的發音一樣,顯得不吉利。

告別忌唐突

告別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告別能留給人以美好的印象和久遠的回味,對日後的交往和友情是很有益處的。按照常規,道別應當由來賓率先提出來,假如主人首先與來賓道別,難免會給人以厭客、逐客的感覺。

禮貌的告別應該經過以下的過程:

在告別前略有一點鋪墊,使對方對告別有一個思想準備,否則突然説“我要走了”,就顯得唐突而失禮了。

在告別時應該適度寒暄,如對長者、師者表示問候,請對方保重身體等。對待同輩朋友,可以問候其父母,祝其安康。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對方表示良好的祝願。

採用揮手告別的正確做法是:身體站直,不要搖晃和走動,目視對方,不要東張西望,可高揚右手,也可雙手並舉,但不要只用左手揮動,手臂要盡力但顯得自然地向前伸,不要舉得過低,也不能過分的彎曲。掌心要向外,指尖要朝上,手臂要左右揮動,如用雙臂道別,兩手要同時由外側向內側揮動。

不少人告別的前期禮儀都做得不錯,但是到了最後關頭會失禮。對方剛上車,或步行還不很遠的時候,送別者一轉眼就不見了,這會使人感到很掃興。應該讓對方遠去以後,送別者才離去,那樣在禮數上才算周全。

如果主人送至車前,在道別的時候,客人在車內坐好後要將車窗搖下來與主人告別致意。

作為主人,在道別時,特別應當注意四個環節:一是應適當加以挽留;二是應當起身在後;三是應當伸手在後;四是應當相送一程。

常用告別語有三種類型:

1、主客之間的告別語

客人向主人告別時,應該説“請回”、“請留步”、“就此告辭”、“後會有期”等,主人則以“慢走”、“走好”等話語迴應。如果客人是遠行,可説“祝你一路順風”、“一路平安”、“代問××好”、 “多多保重”等告別語。

2、熟人之間的告別語

如果兩家距離較近,可説“有空再來”、“有時間來坐坐”、“有空來喝茶”等,也可説“代問家人好”以示禮貌。

3、“再見”。

這是當今比較通用的告別語,適用於大部分場合的告別。

禮儀專家特別提示

教你22個常用禮儀客套詞

初次見面説“久仰”,分別重逢説“久違”,徵求意見説“指教”,求人原諒説“包涵”,求人幫忙説“勞駕”,求人方便説“借光”,麻煩別人説“打擾”,向人祝賀説“恭喜”,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託人辦事用“拜託”,看望別人用“拜訪”,贊人見解用“高見”,賓客來臨用“光臨”,送客出門説“慢走”,與客道別説“再來”,陪伴朋友説“奉陪”,中途離開説“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請人勿送叫“留步”,歡迎購買叫“光顧”,歸還物品叫“奉還”。

禮儀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明白,我們的祖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禮儀之邦,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日,禮貌禮儀尤為重要。

生活中處處有禮儀,一聲聲“對不起、沒關係“的簡單對話化解了多少口角與干戈,一句句“多謝你、應當的”禮貌用語,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底。

在學校裏,當凝聚着禮貌與熱血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國旗下的我們,要着裝整潔、莊嚴肅穆,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的美譽。

在課堂上,我們要聚精會神的聆聽教師的諄諄教誨,養成勤學好問的風氣。

在家中,我們要懂得孝敬長輩,明白感恩,因為,僅有他們辛勤的付出才有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在公共場所中應當懂得禮讓、講究秩序,舉止禮貌、輕聲細語。

禮貌禮儀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嗎不是,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團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完美。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禮貌禮儀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心中。

禮儀的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記得有人説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禮儀的人。

文明禮儀是什麼?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文明禮儀是一種修養,文明禮儀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禮儀之人,就要會用文明禮儀語,做文明禮儀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儀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禮儀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禮儀!

做文明禮儀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謝謝大家!

禮儀的演講稿 篇6

中國禮儀博大精深,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 當然,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應當做個榜樣。講文明、懂禮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標誌,文明既是尊重自己,又是尊重別人。

學校在一天天發展,環境在一天天改善,為同學們塑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當然,這也不能只靠老師們,需要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從一言一行中,使學校更加美好。

課間休息是給同學們放鬆的時間,以便同學們能更好的投入到下一節課的學習中。多數同學們能夠遵守課間紀律,做一些有益的課間活動。但還是有少數同學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比較淡薄,隨意闖蕩其他班級,影響其他班的課間活動,他們肆意在走廊上追逐打鬧,有時還會撞到其他同學,他們甚至在走廊上大吵大鬧,嚴重影響了課間紀律。

在下課的十分鐘當中,我們應該輕聲細語地交談,上下樓梯主動禮讓,做一些有趣的遊戲。預備鈴打響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課前準備,翻開書看看今天要學的課程,預習一下,讓自己提前進入課堂。

叮鈴鈴,下課鈴響起,外面的音樂也響起,同學們很不情願的拿起跳繩,慢悠悠地向門口走去。剛出教室,同學們就大聲喊叫,講話的,上廁所的,亂成一團。

跑操開始了,體育委員會説排好不要説話,可總是有那麼幾個人不聽,有小聲説話的,有大聲吼叫的,還有因一些莫須有的病狀請假的。開始跑了其他班的口號鏗鏘有力,可是我們班呢?邊跑邊鬧,踩踩這人的鞋,扯扯那人的衣服,幹什麼的.都有,而後面的同學則拖着腿,慢悠悠的散着步,哼着小曲,體育委員喊着口號,點着跑的不好的人的名字,累得滿頭大汗的,也是無奈的看着我們。

難道這就是我們班?非要和其他班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班的特色嗎?

禮儀的演講稿 篇7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着、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着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禮儀對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係,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這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禮儀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禮儀是人際關係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

禮儀的演講稿 篇8

在外國,大家吃飯的時候有三好,一是聲音小,二是禮儀好,三是紀律好。就這麼普普通通的三點要求,有的中國人就是做不到。

這不,為了做完這一個作業,我和爸爸媽媽又出去吃飯了。到了一家餐廳裏面。裏面的人不少,但是有座位,我和爸爸媽媽挑了一個靠牆的座位坐下了。過了一會,一箇中年女子過來了,説:“這裏我已經讓我的丈夫站了!你為什麼坐這裏呢!”為了不和這一個阿姨吵嘴,我和爸爸媽媽挑了一個別的位子坐下了。明明是我們先坐在那裏的,那有什麼人,根本就是無理取鬧。

中國人就是有這一點不好,為什麼要搶呢?哎。看,我們終於找到了了一個喜歡的.位置,坐下了。我和媽媽爸爸選了一個屋子,過了一會,服務員拿着盤子,端着煲湯就來到了我們的屋子裏面,啊,香呀。阿姨説:“奧,這是海鮮粉絲湯,這是毛血旺,這是阿里山辣子雞,請你們慢用,有什麼服務請喊一聲。”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糟糕的嗎!這不好是有好事嗎!中國的餐廳禮儀還真不錯。

當我們關着門吃飯的時候,有三個大人過來了。其中有一個大人在前面,進到了我們的房間,爸爸説:“請問你們是…”大人説:“奧,對不起,我們走錯房間了,我們應該去201號,這裏是101號,實在不好意思。”然後他們馬上就走了。

這次是幸運的。有一次我和媽媽在那裏吃過橋米線,我們旁邊有一個男人在吃麪。我們吃的正帶勁,(我吃的都醋溜醋溜的了)那個男人拿出一張紙,放在鼻子上面,然後就在是哼哼的擤鼻涕,不但聲音難聽,而且讓人看見這綠色的液體後非常沒有胃口。非常的噁心。還有的人看見沒有桌子,就和自己不認識的陌生人拼一張桌子。這都是陋習。

中國人的餐廳習慣,真是有好有壞。

禮儀的演講稿 篇9

學生文明就餐不僅是創建文明校園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需要,也是學校德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近日,周泉鎮中心國小夕村校區以踏實的態度開展了“每粒都是辛苦的,文明進餐桌”的教育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飯前瞭解文明。活動前期,通過週一早會、班會、班會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文明就餐的相關規則,如大三學生排隊到食堂,吃飯時保持安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同時,用餐規則以紙質形式分發給每個班級,供學生學習。同時,學區還通過發放黑板、宣傳櫥窗展示等方式,讓文明用餐這個關鍵詞深入學生心中。

吃飯學文明。在就餐過程中,在食堂吃飯的一年級學生由三班老師帶領,要求他們在食堂分餐吃飯時排隊整齊,安靜用餐。在教室用餐的年級上,團隊要安排有序,快速,安靜,整齊,不擁擠,不喊叫,不敲飯碗,有秩序,懂得互相禮貌。特別注意的是,學生必須在座位上吃飯,而不是拿着飯碗在教室裏跑來跑去。

飯後文明一點。吃完飯,同學們之前也有過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吃得滿食堂都是,把飯倒在水槽裏等等。在這次文明用餐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求學生遵守以下規則:用餐後,將桌子擦乾淨,必要時打掃地面;洗碗節水,水龍頭開關;晚飯後半小時,坐在教室裏安靜的休息。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活動,一些以前存在的不文明就餐現象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文明的就餐秩序。在吃飯的過程中,學生也懂得文明禮儀,這其實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禮儀的演講稿 篇10

海爾認為:首先你要愛客户,客户最終才會愛你。

隨着科技的發展、信息的發達,企業的技術、產品、營銷策略等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而代表公司形象和服務意識、由每位服務人員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是不可模仿的。

也就是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競爭就是服務的競爭。怎樣把客户服務放在首位,最大限度為客户提供規範化、人性化的服務,以滿足客户需求,是現代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所以,現代企業必須在服務上下功夫,才能在同行業中獲得持續、較強的競爭力。

對於服務人員來説,如何做好服務工作,不僅需要職業技能,更需要懂得服務禮儀規範:熱情周到的態度、敏鋭的觀察能力、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靈活、規範的事件處理能力。

什麼是服務禮儀?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通過言談、舉止、行為等,對客户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和慣例。簡單地説,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場合適用的禮儀規範和工作藝術。服務禮儀是體現服務的具體過程和手段,使無形的服務有形化、規範化、系統化。

有形、規範、系統的服務禮儀,不僅可以樹立服務人員和企業良好的形象,更可以塑造受客户歡迎的服務規範和服務技巧,能讓服務人員在和客户交往中贏得理解、好感和信任。

有一位穿梭於各個城市做生意的“空中飛人”,經常入住酒店。他有個習慣,就是睡覺的時候喜歡“高枕無憂”,因為酒店的枕頭都不高,總是要用另一張牀上的枕頭墊在自己的枕頭下面才能睡得着。有一次入住一家酒店,第一天晚上的“高枕無憂”像往常一樣自己動手。而第二天晚上回到酒店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小小的變化:枕頭變了,下層是一個普通枕頭,上層是一個散發淡淡藥香的保健枕頭,而且比普通枕頭要高。從此,以後他只要到了這個城市,就會入住那家酒店,而且還介紹朋友入祝

可見,服務工作中,洞悉並滿足客户的需求,帶給客户的又何止是這一次的滿意和驚喜。

另一方面,一個“不經意”的服務不周,帶來的'不一定就是那一點遺憾。

一位企業家去某地諮詢投資事宜,等他趕到該地某局的時候,還有半個多小時就要下班了。但服務大廳裏,五個窗口就剩下一個窗口有人——一個年輕的女工作人員正眉飛色舞地煲着電話粥。

他來在這個窗口前面,對那位小姐連説了三次“您好”,沒什麼反應。差不多十分鐘過去了,終於在一句“討厭”聲中掛了電話,看見自己的窗口前面站了人,頭也不抬地説:“明天再來!”“可明天是週六……”“那週一再來,還用我教你。”她終於抬起了頭,給了個白眼。“我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而且現在還不到下班時間……”“那我容易嗎?我還要接孩子、做飯……懶得跟你説。”

“啪”地一聲,最後一個窗口也關上了。

用這位企業家的話説:連窗口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這樣,那在該地的投資收益保障實在讓人擔心。

所以,作為服務人員來説,學習和運用服務禮儀,已不僅僅是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雙效益、提升競爭力的需要。

禮儀的演講稿 篇11

記得有人説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聯繫到前些日子法國時尚大牌店由於部分中國遊客大聲喧譁影響其他顧客購物而不歡迎中國遊客,十一期間天安門廣場日清理垃圾量達2噸,廣州地鐵為搶坐血戰,武漢航班旅客為拿行李羣毆……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而在我們同學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有時會見到廢紙屑、食品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粗話等。文明習慣的養成,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衞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會是良好而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建出優良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

中華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文明禮儀之邦,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繼承傳統、倡導文明、講究禮儀、樹立新風,是美麗和諧寧靜校園建設的需要,也是一個人有氣質、有素養、有道德、守規範、成為高尚的人的需要。做人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尊重能寬容,講平等,善體諒的人,更崇尚講文明,懂禮儀之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請讓我們每一個人管住自己的口,不説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杭十四中處處盛開。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太陽、月亮和星星組成了光明,同茫茫宇宙的黑暗做遙遙無期的鬥爭。同樣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這兩種不同的道德力量:一種是由無數的善良人組成的文明羣體力量,另一種是無數個對自己言行舉止無拘無束、毫不在意的不文明道德羣體力量。這兩種力量的鬥爭此起彼伏,有時不相上下,處於僵持局面。使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出現不和諧音符。然而,邪不能勝正是大勢所趨,文明終將會一舉擊中不文明行為的`要害,文明之風將會刮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文明行為將會成為社會道德的主流。

我校開展“文明禮貌月”活動以來,文明之風漸漸吹遍了校園。過去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不文明行為,漸漸得到了遏制。不經意間在我們身邊氾濫的紙屑、瓜子皮、一次性塑料袋,時時被不知姓名的同學悄悄拾起,送回他們的最終歸屬——垃圾桶。在不經意間,當髒話飛進我們耳朵時,總有人出來阻止——“請説文明語言”。每當不文明現象行為出現時,文明行為總是緊跟其後,出來阻止,甚至窮追不捨,使其喪失存在的土壤。

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文明動作行為,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是多管閒事,有些人把它當成了耳邊風,可是卻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簡簡單單的行為卻反應着一個人的品質。短短的幾句話,讓人心裏感到快樂,小小的一件事,短短的幾句話感悟到生活的真善美,關鍵就看你如何去對待。

其實,我們想成為一個文明少年,還是挺容易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每個人都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只是有些人太過自卑,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會成為文明少年。有些人太過脆弱,缺乏堅韌的意志,難以拒絕誘惑,因此總是半途而廢。但是他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一雙雙期待的眼睛在注視着你,一雙雙温暖的手在等待着你,只要你主動了,一切問題終將不是什麼問題。對我們大多數同學而言,做一個文明少年不是什麼難事,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可以讓人感到温暖的。文明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不亂扔垃圾,不説髒話,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使用文明用語,常説“請、謝謝、對不起、勞駕、請原諒”等等,文明貴在小行為,少一份自私,多一份寬容,換位思考,多從別人的角度着想,我們的社會難道還會不和諧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太陽,都是月亮,都是星星,都在為這個社會奉獻着自己的光和熱,文明和諧的社會還會離我們遠嗎?

文明,就是一個人的美德,它可能在你的身邊,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找到。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看到了一件很不文明的事件。一個大人買了一件東西,他打開塑料袋查看東西時,直接隨手把那個塑料袋扔在地上。我連忙過去撿,結果一個路人過來撿起塑料袋,扔到垃圾箱裏。又對那個人説了幾句話,笑容慈祥,開心地走了,我想一定是説:“下次不要再扔地上了,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家園啊!”之類的話,這時我心裏就想:我一定要向這個主動撿起垃圾的人好好學習,做一個文明的人,講文明話。

文明就是身邊的一點一滴,我們要做一個文明人,開口講文明話,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驛城會因我們的文明而美麗。

禮儀的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禮”,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禮”是指人的容貌,舉止。“禮儀”指的就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節儀式。”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孔夫子曾説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學校裏,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裏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自古以來的“禮儀之邦”的美稱,會不會斷送在當今青少年手中。可見青少年學生中,深入開展禮儀教育,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説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周恩來爺爺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衞員和醫務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恩來爺爺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的榜樣。

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應該要發揚祖國的傳統和“禮儀之邦”。讓祖國越來越昌盛,越來越偉大啊!

禮儀的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今天輸了,你不是失敗者,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輸了錢,你不是一個失敗者,因為生命的價值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貌,你將徹底失敗,因為你失去了做人的基礎!

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天真無邪,不知道什麼是文明禮貌。當我遇到人或朋友時,我不能打招呼。是我的老師教我怎麼打招呼,怎麼打招呼。星期天,我和媽媽去購物,遇到了一個朋友。我主動和她打招呼,她笑着向我招手。我突然覺得心裏很温暖。

有一天,陽光明媚,天空晴朗,爸爸讓我去公園的游泳池註冊游泳。當我來到公園時,我忘記了游泳池在哪裏。看到一個大叔,就問:“喂,游泳池在哪裏?”大叔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説:“我不知道。”我一氣之下低聲道:“哼!別告訴我,我自己去找!”然而,公園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幾個回合都找不到。我不得不問一個阿姨:“阿姨,游泳池在哪裏?”

阿姨和藹地説:“哦,從這裏直走,然後右轉。”我謝過阿姨,跑到游泳池。這時我突然意識到:是不是我對那個大叔太不禮貌了,讓他不想理我?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禮貌和禮節的重要性。終於找到了游泳池,成功報名。看來文明禮貌真的不可或缺啊!

長大了,我上五年級了。我覺得不能失去文明禮儀,因為文明禮儀是做人的基礎。如果我們失去了基礎,即使我們知道了一些知識和技能,我們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因為它使我們養成了禮貌、不隨地吐痰等良好習慣。

比如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踐踏草地,我就上去告訴他不能這樣,因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東西,草地怕疼,不要踐踏。還有一次,看到一個大叔在公園裏到處扔垃圾,我走過去告訴他,不可能,因為這樣做不僅不文明,還污染了環境。這也是文明的表現,不僅提醒了自己,也提醒了別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些都是小事,但對我們來説都那麼辛苦,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也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沒有什麼是長久的,只有文明禮儀會一直陪伴着我們!

謝謝大家!

標籤: 演講稿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yanjiang/62l9g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