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職業道德論文15篇

職業道德論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業道德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職業道德論文15篇

職業道德論文1

《淺議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係》

摘要:會計行業主要是為企業或其他組織提供會計信息,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企業投資人、經營者甚至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還對社會的整個經濟秩序產生影響。這裏筆者先簡單介紹了當前會計行業職業道德建設的現狀,然後對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之間的關係展開分析與探討,並就如何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法規提出了幾點思考,希望能夠在如何促進會計行業良性發展這個問題上給予一定參考。

關鍵字: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法規

在會計人員的實際工作中,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少部分會計人員由於素質較低,沒能抵擋住誘惑,從而喪失了原則。例如,對會計資料故意偽造、隱匿甚至是損毀,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對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會計賬簿,對外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以及虛假經濟指標,使得政府的相關決策受到了嚴重影響,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受到了擾亂;還有一部分會計人員壓根就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缺乏敬業精神和職業理想,將會計工作簡單地認為就是算賬,以至於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而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卻未能與之相適應,這是造成上述情況存在以及產生的原因之一。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關係分析

會計職業道德作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行為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期間,樹立的和需要遵循的,能夠使會計職業特徵得以體現,能夠對會計職業關係進行調整的基本職業行為規範和準則。會計法規,則是對會計領域一切法律法規的總稱。

(一)兩者互為依託、相互補充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兩者有着相同的調整對象,擔負着相同的職責,還有着共同的目標。會計職業道德經過對會計職業活動中的各種利益關係的調整達到對國家正常經濟秩序的維護,進而更好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而會計法規則是通過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來對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進行維護,從而也達到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理財、用財、聚財、生財的目的。可以説兩者都是對會計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利益關係進行調整,對會計的行為進行規範。兩者都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維護的工具,都是為了加強和規範會計工作,為了搞好會計管理、會計監督、會計核算的管理手段,都是為增加經濟效益和加強經濟管理而服務的。可以説兩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地服務。在對會計行為規範的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化功能和會計法規的強制功能是互為依託、互相補充的。會計法規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會計行為進行強制規範,而當一些會計行為不宜或不需要用會計法規來進行強制規範的時候,會計職業道德就接過這方面的規範功能。會計法規只能規定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不得違法,卻不適宜在會計人員要強化服務、提高技能及勤勉敬業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規定,而會計職業道德則能對這部分予以補充。

(二)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可以説會計法規的相關規定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凡是會計法規中禁止的行為,都是會計職業道德要對其予以譴責的行為;凡是會計法規中規定的行為,均是會計職業道德所提倡的行為。因此,兩者之間相互滲透。會計法規是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保障,而會計職業道德又是會計法規能夠得以正常運行的思想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會計法規在制定以及施行的過程中,也是會計人員進行自我職業道德培養和教育的過程。通過對守法、依法的會計行為予以獎勵、表揚,對違法的會計行為予以法律制裁,能夠讓會計法規在會計職業道德培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關於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建設的思考

(一)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議

首先,會計人員應當加強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要做到《會計基礎工作規範》裏面的諸如熟悉法規、依法辦事、保守祕密、愛崗敬業、客觀公正、搞好服務等等要求,[1]就必須依靠會計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會計行業的廉政性、保密性以及超然性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職業道德修養,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會計人員應當主動提高自身個人職業道德修養,樹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嚴格按照規範辦事,自覺對各種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予以抵制。其次,應當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會計職業品德教育、會計職業紀律教育、會計職業能力教育等三個方面對會計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從而使會計職業道德融入每位會計人員的深層意識中,增強其履行道德義務和工作職責的自覺性,並最終養成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清正廉潔、恪盡職守的優良道德品質。

(二)完善會計法規建設建議

首先,要對現有的會計法規進行修改完善。對現有會計法規中處罰與責任不明確的條款要予以修改,使之與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相適宜;對法規中沒有涉及的地方也要進行增加,做到有法可依。還有就是增加賠償制度的相關規定。因會計人員造假而造成的損失,按照責任大小對損失予以賠償,尤其要加大企業責任人的賠償比例。一旦會計信息使用者因為虛假會計信息受到了權益損害,就可以依照相關法規向司法機關提交訴訟,從而獲得賠償。其次,提高法規質量。一是要廣泛徵求社會各領域、各階層的意見。二是要向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學習經驗,提高會計準則的質量。再次,對會計法規中的舉報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並對一些重大會議法規的實施進行定期檢查,從而為會計法規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可靠依據。最後,加快地方會計法規建設。一是各地區要聯繫本地實際情況對現有的地方會計法規進行修改或補充。二是要加快基於地區會計調查研究的立法步伐。

三、結論

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兩者是互為依託、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會計職業道德能夠對會計法規的全面執行起到促進作用,提高會計法規的執行效果;而會計法規則能夠促使會計人員遵紀守法,進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能夠預見到,不斷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將會為會計信息的質量帶來有力的保障,將會不斷提高會計行業的社會公信力,最終促進會計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路途。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阿蘭.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係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xx(08):87-90.

[2]王迎雙.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xx(01):126-128.

[3]王仙蕊.淺談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關係[J].現代經濟信息,20xx(17):366.

職業道德論文2

摘 要:“以德治國”思想是我們黨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思想。編輯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環節。中華民族精神博人精深,具有豐富的內涵,其中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敬業精神、公正意識、誠信品質、積極進取精神對現代編輯職業道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民族精神 編輯 職業道德

中華民族精神以儒家文化為核心。1988年,75位國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法國巴黎聚會,會後發表了一個宣言,其中説:“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段話表明了他們對以孔子為代表的中華儒家倫理文化重視和認可。

“以德治國”思想是我們黨治理國家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思想,這個科學的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道德建設學説、國家學説的補充、豐富和發展,它對我國政治、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繁榮發展,公民道德體系的建設,全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已經並將繼續產牛深遠而深刻的影響。道德建設,是實施“以德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是這一重大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不僅為公民道德體系建設指明瞭方向,也對編輯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編輯職業的工作是一種中介性的工作,即策劃選題、選擇作者並將作者的書稿經過編輯工作使之內容完整、質量上乘、體例統一、適於物化後傳播給廣大讀者。編輯在作者、讀者之間起着橋樑作用。編輯是出版隊伍的主力軍,編輯的素質是和出版物的質量緊密相連的。進入新時期,編輯的許多觀念需要更新,許多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在構成人的素質的諸多因素中,信仰和道德是靈魂,是人的立身之本。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調節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是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在職業領域的具體體現。因此廣大編輯應當狠修內功,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能力與人格,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崇德的傳統,即肯定道德的崇高價值。春秋時魯國叔孫豹論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為第一。當時卿大夫講“三事”:正德、利用、原生,以正德居三事之首。孔子特別宣揚崇德之教,與弟子討論“崇德、辯惑”的問題。《易傳》説:“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以崇德為精義致用的最高目的。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豐富的內容,其中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敬業精神、公正意識、誠信品質、積極進取精神的傳統對現代編輯職業道德具有重要意義。

一、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張載在《正蒙·近思錄二》中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范仲淹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伴隨着祖國的興衰成敗,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樹立了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至今仍是激勵中華民族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

出版工作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導向性,出版工作要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在進行圖書出版工作時,必須樹立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政策作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為準繩,時刻樹立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不違法,不犯規,不打擦邊球,確保圖書出版工作不偏離方向,從而使出版物在政治屬性上得到保證。編輯人員應將編輯工作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手段,而不是作為為個人謀名利的手段。這是編輯人員的一種根本性的職業道德。

二、敬業精神

朱熹説:“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這種敬業精神,對編輯人員來説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編輯工作是一種“為他人作嫁衣”式的工作,如果只有個人名利之心而無對編輯工作的敬業之心的話,那是難以做好這項工作的。

編輯工作所需要的人員,是熱愛編輯工作、願意專心致志於編輯工作的人員。以編輯工作作為發財的工具,或升官的捷徑,或交易的砝碼等等,並非真正熱愛編輯工作,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好編輯。

三、公正意識

中國古人把公正視為執政者的最重要的品德。孔子在《論語·顏淵》中説:“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管子·政法》也説:“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萬物之命也。是故聖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國。”處理任何社會事物或公共事物都需要公正。編輯的職業特點之一是始終面向社會進行工作,所以公正是編輯必備的職業道德。

對作者要公正。編輯錄用文稿,應不問親疏,不論是否是名家,皆以文稿本身的質量作為標準。

在學術問題上,面對不同派別或不同意見,編輯都應該允許不同意見平等地爭鳴,這便是公正。

出版物的內容可能涉及社會上諸多是非問題,而這類是非又可能涉及這個人或那個人、這些人或那些人的利益和態度。編輯應以民主和法制為原則,以法律法規為準繩,堅持客觀的公正態度,達到公正道德的最高境界。

四、誠信品質

《説文解字》説:“信,誠也,從人言。”中國傳統道德最重視誠信,面向市場以後的編輯在道德方面更是需要誠信的。孔子在《論語·為政》曾深有感觸地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學》提出“正心”、“誠意”,其中説:“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古人認為,既不自欺又不欺人,這才算是“誠意”。在現代社會,誠實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出版業中的編輯以製作書籍等精神產品為己任,代表人類良知的誠實更是其面向市場以後不可缺少的職業道德。

不背承諾,向讀者提供有益的好書是編輯誠信的根本。對讀者負責就是要把最優秀的精神食糧提供給讀者,要使編給讀者看的書有豐富的精神營養,而決不能給讀者有害的讀物。這是對讀者負責最基本的一點。當然,對讀者負責還包括在編輯工作中消滅內容方面及各種技術性的錯誤,像錯字、錯詞、錯標點等。對讀者負責的這些方面,同時也可説是對作者負責。

對待同事和同行同樣需要誠信。在編輯職業的競爭中只允許採用正當的手段、正當的方法。編輯與編輯之間、出版社與出版社之間是同一戰線的戰友,互相競爭是為了互相促進。因此,決不應拆別人的台,挖他人的牆腳。編輯參與競爭,應靠自己的實力,而不應靠欺詐。

誠信是商業社會的立足之本,誠信需要長時間地積累,更需要精心維護。編輯與作者、讀者和同行打交道時,皆需恪守諾言,遵守業已簽訂的契約合同。合同如需修改,應通過平等的協商。

五、積極進取精神

中國古代哲人認為,人“與天地合其德”,希望每個人都能體現天地的德性。天地的德性是健運不已,即《周易·乾》所晚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對中華民族剛健有為、積極進取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到處閃爍着進取精神的光芒,如“堯舜一日萬機”、“仲尼終夜不寢”、“墨子強力從事,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屈原上下求索,雖九死其猶未悔”,如此等等。

這種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優秀編輯必須具有的道德品質。面對當今社會不斷增長酏文化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面對把中國出版業推向世界的新局面,編輯把積極進取作為職業道德顯得非常重要。

編輯從事出版工作要具有進取精神,這是由圖書出版的性質所決定的。圖書是信息傳播媒介,是信息傳播工具,擔負着宣傳知識、陶冶情操、教育人民的作用。圖書是隨着社會利學、自然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圖書內容是否有新意,是否反映時代最強音,是否符合讀名口味,關係到圖書出版的成敗。編輯只有不斷地尋找新信息,不斷地策劃新選題,才能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起到不斷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作用。

職業道德論文3

1醫學倫理學的內涵

現代醫學倫理學對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的要求有三大原則:一是擁有人道主義醫學觀;二是敬畏與關愛每一條生命;三是患者的健康利益高於一切。三大原則相互補充、相互聯繫、相互支撐,缺一不可。醫學實踐在本質上講就是一種救死扶傷的醫學倫理道德實踐,“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是廣大患者賦予醫務人員的使命,給予醫務人員的信任。醫務人員要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保障廣大患者的健康作貢獻,做到醫心赤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個醫者的靈魂,是醫務人員貫穿於工作始終的行為準則。

2當下醫生職業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醫生作為“社會人”,價值觀念也受到了影響,一些醫生職業道德水平滑坡,醫患糾紛問題頻繁出現,醫生這一職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醫學倫道德挑戰。

2.1價值觀扭曲,盲目追求經濟利益

當前,社會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觀念開始被一些人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人道主義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些醫生經受不住這些不良觀念的誘惑,價值觀念扭曲,導致在醫療工作中做出了一些與醫學倫理學道德標準相背離的事情。“以藥養醫”的醫療體制下,有些醫生置醫德、責任、原則與不顧,違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把治病救人的醫療過程變成了獲取個人利益的手段。由於患者對醫學專業知識的匱乏、對醫生的信任以及對醫療行業奧祕的未知,使得部分醫生有機可乘。有些醫生為增加醫院經濟效益,獲取更多的個人提成,“開大處方、小病大治”、“開貴藥、新藥”現象屢見不鮮。“收受紅包”更是已經成為某些醫院的診療潛規則,在這種就醫環境下,患者擔心不送紅包醫生不給予好的治療,而醫生收了紅包在診療過程中就會更細緻、更認真,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就醫負擔。

2.2職業意識淡漠,責任心缺乏

醫患關係緊張是現今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醫務人員職業意識淡漠、責任心缺乏、主動性差、耐心度不夠等都是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有些醫生自身職業道德素養較低,對患者的治療過於程序化、機械化,盲目停在單純的技術範圍內,過度依賴生物醫學技術,沒有從人性的角度來實踐醫學倫理學的要求,在治療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醫學人文關懷。有些醫生置職業道德於不顧,為避開醫療風險拒絕接診危重患者,使得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危及生命。這種漠視生命的行為有違醫學倫理道德規範,有違醫生職業操守,對患者以及社會帶來極壞的影響。有些醫生對患者有差別待遇的情況,熟人或熟人介紹就醫均可享受特權,不僅可以免去排長隊的煩惱,還可以得到醫生細緻耐心的診療,甚至可以節省一些不必要的就醫費用。這種行為不但使患者心理產生不平衡感,更有違醫學倫理學公平原則,不利於醫患和諧相處。

3醫生職業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3.1市場經濟的影響

改革開放加快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一些負面因素也逐漸凸顯出來,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選擇都隨之發生了改變,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趨勢,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道德真空的時代,人們處於道德的迷茫期,很容易走向歧途。當然,醫生也不例外。有些醫生受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影響,自身價值觀發生嚴重偏差,違背醫學倫理職業道德,把自己所掌握的醫療知識變成了一種謀取私利的工具。有些醫生偷換概念,曲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等價交換原則,認為作為醫生這個職業所付出的辛苦與自己收到的回報不成比例,並以此為藉口將灰色收入合理化。這種行為不但嚴重干擾着我國醫療事業的行業秩序,也嚴重製約醫療事業未來的發展。

3.2監督管理機制不到位

目前,許多醫療機構內部沒有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用來約束醫生的日常行為。監督管理機制是依靠硬性制度條款來約束醫生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平的方式。醫生的職業道德規範不能單純的靠醫生的自律,還要輔助嚴格的、完善的制度監管。這樣不但能夠保證醫學倫理規範的有效實施,還能促進醫生自身道德水平的建設和提高。我國目前已經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醫生的日常從醫行為,明確指出醫生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具體案例根據情節來判定,情節嚴重者可吊銷從醫資格證。雖然我國法律對醫生的執業行為進行了明文規定,但是實際處罰的案例卻並不多見,這並不代表醫生利用自身職位便利收取利益的現象就不存在,而是由於立案程序繁瑣、取證困難等原因使得執行困難,也暴露出我國目前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管機制仍然存在弊端。

3.3醫學倫理學教育缺失

我國的醫學教育模式過分側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忽視倫理道德教育,重視專業技術的積累,輕視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得有些醫學生對醫學及醫學倫理學的內在價值缺乏正確認識,不重視醫學倫理學修養,錯誤的認為“作為一名成功的醫生擁有高超的醫術是首要的,醫生職業道德排在第二位”。在醫學倫理教學中,傳統的“説服”教育模式沒有改變,老師授課形式單一、內容僵化,忽視學生的需要與興趣,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迫使學生硬性接受所講授的內容,毫無新意。這種教育方式往往無法與學生內心的思想相契合,被動接受的道德價值觀念往往會令學生反感,無法起到主觀能動作用。長此以往,致使學生缺乏思辨能力,卻得不到積極正確的引導,為將來從事醫療工作遇到道德問題時埋下隱患。

4解決現階段醫生職業道德缺失的對策分析

4.1加快衞生經濟體制改革

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因素決定了社會個體的生存與發展狀態,社會個體追求經濟利益在所難免,醫療機構也以社會個體形式而存在,因此,想解決醫生職業道德問題,首要任務是調整衞生經濟體制。醫療行業屬於公益性福利事業,以服務於社會,體現博愛與公益為宗旨。然而,由於我國現階段的衞生經濟體制下“以藥養醫”的模式,醫療機構行業內追求經濟收入的規則已經形成,現階段國家應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出台相應的制度嚴格限制醫療機構醫生的報酬與個人業務收入掛鈎的做法,從源頭上斬斷醫生灰色收入利益鏈。提高醫務人員福利待遇,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同時,應健全全民醫療保障體系,擴大基本醫保體系的覆蓋面積,提高醫保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推進醫保病種範圍改革,增加醫保病種種類,將重大、特大疾病列入其中,並建立相應的救助機制。

4.2強化醫學倫理學德性教育

醫學倫理學德性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堅持對醫務工作者的德性教育既有利於醫生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更有利於個體“人”的完善。在醫學倫理學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將道德教育與被教育對象的自主意識和理性能力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和正確引導為主,培養醫務人員獨立的人格精神和完善的道德導向能力。強化醫務人員道德自律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醫務人員的道德觀作為個體意識應該自覺地遵照社會形態下道德要求,不斷地審度自己、磨練自己、改造自己,形成個體道德活動的內驅力。醫務人員的道德修養要求醫務人員應自覺地由“他律”向“自律”昇華,形成完善的道德約束內動力。這是一個積極的自我完善過程,對醫務人員來説有着特殊的倫理道德意義。

4.3完善醫療衞生行業法律制度

我國有關醫療衞生行業的法律、法規存在缺陷,急需進一步修改、完善甚至重建。立法原則應以堅持保障基本人權為前提,從而使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合理,更能體現公平、公正,以便可以更好地規範醫生的醫療行為。目前,我國用以規範醫師執業規範的法律僅有一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隨着時代的發展,一些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已經無法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得到解決。因此,我們應積極修正、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從而使醫療衞生行業更加規範化,為醫患創造和諧的醫療環境。健全的法制不但能夠強化醫生職業道德理念,還能有效促進醫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另外,政府應進一步強化法律監督機制,加強執法能力,嚴懲違法行醫行為,切實維護患者的權益,以人為本,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4.4重建“以人為本”醫療理念

醫患關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是醫療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人際關係的核心。現階段醫患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醫患關係冷漠困境之中,如何走出困境?需要我們重建“以人為本”的醫療理念。醫患關係問題的存在絕非單純的技術性問題,想要解決這一難題就必須迴歸到“以人為本”的醫學上。打破傳統觀念中醫學即是先進技術的誤區,重拾醫學人文主義精神。“以人為本”應強調醫學實踐過程中“人”的主體地位,尊重生命。醫生所面對的不是單純的疾病而是複雜的“人”本身,是一個有意識的個體,所以醫生所要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服務,還應富有責任心,將心比心為患者提供必要的人文温暖和人道主義關懷,從而增加患者信任感。“以人為本”呼喚着具有主體性的人拋棄機械、麻木、被動,回到醫學實踐中來。

5總結語

我國目前正在積極地進行醫療衞生體系改革,我們要基於全國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強醫生的職業道德建設,用更加理性和崇高的思想來看待醫生職業道德現存的問題,積極思考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提高醫生職業道德的實踐情況,滿足時代發展對我國醫療事業的需求,進一步推動我國衞生醫療事業的發展。

職業道德論文4

摘要:

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要遵守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並與自身職業特點相聯繫起來。為了更好地培育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他們要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要在專業學習中加強職業素養訓練,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提高行業的競爭力和社會的和諧程度。

關鍵詞:

學前教育;職業道德;培育

20xx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過程中,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制定既是從宏觀上把握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又從現實層面關注中國老齡化問題和家庭養老問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中國學前兒童量雖然不會出現量上的激增,但較比20xx年以前將會有數量上的遞增,所以,在未來五年到十年,關注學前兒童的成長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對於入園的適齡兒童他們的成長又將成為離開父母襁褓必經的過程。此時,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能否從心靈上感悟幼師基本職業道德並化成點滴行動是非常重要的。

一、職業道德的含義及內容

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從事一定工作崗位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職業操守。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和奉獻社會。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並敬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內容中最基本的素養,但當幼師把愛崗敬業化成無私奉獻的精神時,這一職業操守在平凡中將寓意着偉大。20xx年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代課老師張麗莉就是最好的愛崗敬業的典範。張麗莉當時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課老師,可是她愛學生,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老師這一工作崗位,並由衷的敬重它。當她護送孩子過馬路時,兩輛大客車相繼碾壓過來,此時,她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把災難留給自己。張麗莉老師儘管失去了雙腿,卻給孩子們插上了最美的翅膀,儘管她沒有給我們上過一次課,她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詮釋了愛崗敬業的奉獻價值。

(二)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就是從業人員在自己從事的崗位中忠誠於自己的想法,信守諾言講信譽。對於學前兒童而言,幼兒園老師將是繼父母之後新出現的啟蒙老師,幼兒園老師的言和行將直接影響着學前兒童的身心和行為發展。此時,幼兒園老師必須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良好的誠信人格引領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

(三)辦事公道

辦事公道就是在自己所從事的崗位工作中,無論對誰都按一個標準來執行。學前兒童也會像成年人那樣渴望被得到認可,甚至他們被認可的願望更加強烈一些。所以,幼兒老師要公正客觀的對待每個孩子,不徇私情。

(四)服務羣眾

服務羣眾就是指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中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提供滿意的服務。服務羣眾有利於自己個人價值的實現,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幼兒老師服務的對象有着相對的特殊性,他們服務的對象是身心行為發展都不成熟的學前兒童,他們在離開父母百般依順的温室環境後,進入幼兒園後在短時期內很難形成良好的身心行為,這就要求幼兒老師要強化這種服務兒童身心和行為發展的意識,為促進學前兒童身心發展和幼兒園和諧人際關係奠定基礎。

(五)奉獻社會

奉獻社會是指從業人員將自己個人的全部哪怕生命投入到社會、工作中去。既然講奉獻,那就是不計報酬不計回報,哪怕奉獻自己的生命都是義無反顧的。在這個戾氣深重的複雜社會裏,我們特別願意把幼小的兒童交託給張麗莉這樣的老師,那是因為他們始終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兢兢業業,甚至去犧牲自己的生命。

二、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培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是職業道德形成的重要載體

良好職業道德的形成是有意識的自覺地行為。幼兒園老師專業標準規定幼兒老師衣着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例如,有一個幼兒老師要到學生家進行家訪,可是她卻穿着露臍裝,夾板拖鞋來到學生家。等這位幼師家訪完後,學生的家長無論如何都要自己的孩子轉學,幼兒園園長非常不解,認為別的小孩想進都進不來,而他們為什麼非要轉學?待園長知道真相後,才知道正是這位幼兒老師的穿着和打扮這樣的生活細節帶來了問題,所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培育職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

(二)專業學習中的職業素養訓練是職業道德形成的根本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在專業學習中強化職業規範重視技能訓練。每一個行業都有行業規範,幼兒老師崗位也不例外。作為幼兒老師他們的職業規範最基本的就是愛學生,奉獻他們的愛心、耐心和誠心。專業學習是為了培養學前專業學生對待學前兒童的基本素養,基本素養的養成為進一步認識幼師職業道德規範並強化這種意識做下了鋪墊。同時,學生在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時還要不斷加強個人的職業道德技能訓練。例如通過考取《育嬰師》證,培養能夠照料、護理和教育學前兒童的工作。

(三)社會生活中的實踐是職業道德形成的重要落腳點

每一行業都有每一行業的職業情感,大學生在沒有正式進入到某一崗位時,職業情感是很難在心裏生根發芽的,因此,大學生在投入到工作崗位之前,進行相應的社會生活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知行統一。例如,定期安排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到孤兒院進行慰問演出活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傳遞學生們的愛,同時又讓孤兒院的孩子能夠感受到愛,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實時的提高自身的職業情感和責任感。總之,職業認同感是職業情感的晴雨表,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必然產生良好的職業情感。對於社會和國家而言,每個幼師的職業主人翁角色的提升將會大大提高社會的和諧程度。

職業道德論文5

摘要: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改革中提出了一個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中職學生通過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不但能對自身行為進行規範,還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生活發展水平。本文首先介紹了體悟教學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意義,總結了體悟教學方法的特點,進而基於意義和特點提出了體悟教學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新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悟教學;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

一、體悟教學法的意義

體悟教學法內容主要包括了兩個核心關鍵點,一個是“體”,另一個是“悟”。“體”指的是體會、體驗,通過自身親自實踐收穫某種感受;“悟”指的是感悟,不但可以親身感悟動態的過程,又可以通過實踐感悟獲得靜態的結果。[1]體悟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認識和理解的過程中參與個人的情感,並將情感、行動和思維三方面進行充分結合。

二、體悟教學的特點

特點一,不可重複性。體悟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地積累客觀知識,也不是簡單的情感向道德的過渡,體悟教學的方法超越了邏輯思維的框架,因此具有不可重複性。特點二,非理性思維。體悟主要是對知識的昇華,體悟教學是教師智慧對學生智慧的啟迪,教師感情對學生感情的激發,所有理性分析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2]特點三,主動性。體悟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學習行為的自我反思,主動性的來源有興趣、榜樣等。特點四,開放性。體悟教學不需要在計劃中進行,只要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開展。當積累的量成熟後,隨時隨地都能出現引起質變的情境。

三、體悟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

體悟教學的重點是“體”和“悟”,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體悟教學方法時,教師應提前創造好條件。“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提出幾個有意義的實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展示職業風采”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如何展示職業風采,引導學生去發展職業風采,進而展示職業風采。而在課程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在職業道德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出相關的氛圍,讓學生在畫面、聲音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繼而產生感悟,激發學習興趣。

2.表演體悟

表演體悟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進行表演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觀看完表演後能產生相應的感悟,從而能更便於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表演的方式主要以小品為主,小品具有風趣幽默的特點,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文明語言”的教學中,教師讓幾位學生給大家表演一段小品,學生的表演引得其他學生開心不已,個個開懷大笑。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都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表演和觀賞的過程中,感悟到文明語言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3.對話討論

由於學生之間有差異性,因此針對某個問題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釋。體悟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在和諧自由的交流環境中能吐露自己的心聲,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講出來。教師對學生真實的想法表示尊重,就能贏得學生尊重,兩者在互相尊重的氛圍中共同學習,平等交流。總而言之,體悟教學方法不但是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新的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不再像從前一樣只是為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是提高學生職業道德與法律素質的過程,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體悟教學方法能切實促使學生體悟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呂田甜 張晶 單位:大連長興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謝利.體悟教學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實施與運用[J].文教資料,20xx,(21).

[2]王飛燕.體驗式教學法在《職業道德與法律》德育課程中的應用[J].

職業道德論文6

一、網絡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問題的表現

(一)虛假類新聞氾濫

現代網絡信息真假難辨。大量的假新聞充斥在網絡上,傳播負面消息,使得新聞的受眾羣體對社會、對人生產生消極的看法。[1]如此這般,歸根究底就是媒體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對新聞受眾羣體的不負責任。當今社會是個多元的社會,也是個博取眼球的社會。一些網絡媒體工作者,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不遺餘力地捕風捉影,製造各類虛假的消息,他們如此做法,已經違背了一個媒體人最基本的對觀眾負責的職業道德規範。如此做媒體,媒體的公眾信譽度何在。

(二)網絡色情化、低俗化嚴重

不得不説,現在的網絡色情化、低俗化已經成了全社會關注的大問題。網絡媒體,原本是靠着傳播速度快、覆蓋範圍廣、更新週期快等特點被大眾所喜愛和關注的,可是現在的網絡,不僅説是低俗化,甚至是爛俗化了。現在無論是打開手機還是電腦,網頁上總會跳出低俗的廣告頁面,這一現象使得家長對網絡諱莫如深。一些網絡媒體工作者為了在網絡中生存,蓄意刊登一些色情、兇殺等嚴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信息。

(三)侵權問題

在版權方面,國內本就關注很少,網絡媒體的推廣應用更是將版權問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現在的社會掀起了一切向錢看的風潮,只要有利可圖,哪管什麼侵權還是犯法,網絡媒體更是滋長了這一問題。一些網絡媒體為了“錢”,抄襲、利用他人創意或作品,為自己謀求利益,對他人的勞動成果肆意竊取,實屬不道德行為。

二、應對網絡媒體工作者職業道德失範的措施

(一)加強職業道德規範教育

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應該有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作為具有公眾影響力的網絡媒體工作者,更應該嚴守自己的職業操守。為了應對網絡媒體工作者職業道德失範問題,加強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必須使媒體工作者從深層次認識到自己職業道德失範帶給社會的危害性,讓他們從內心反思自己的做法,重新去認識自己的工作,審視自己的價值,讓他們自覺地遵守職業道德規範,為社會貢獻綿力。職業道德,作為任何行業的從業者都要遵守的道德準則,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助力,也是一個行業文明與否的重要標誌。網絡媒體工作者肩負着傳播社會輿論的大旗,要本着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去傳播對社會有價值有意義的網絡內容,遵從自己行業的職業操守,為積極、文明、和諧、有愛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二)建立網絡監察,淨化網絡環境

工作是媒體人的工作,但網絡卻是大家的網絡,換句話説,淨化網絡環境人人有責。目前的網絡環境如此紛亂,除了網絡媒體人“謀求利益與發展”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娛樂監管不到位。網絡受眾羣體對網絡紛亂環境視若無睹,更助長了一些網絡媒體人肆意妄為的行為。淨化網絡,從我做起。網絡媒體人要本着“對他人負責”,“對自己工作尊重”的理念去利用網絡媒體為大眾服務,遵守自己作為公眾媒體所需要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對網絡環境進行監察,對同行的失範行為予以糾正。人人都做網絡環境的清潔衞士,網絡媒體必然更好地回報眾人。除了媒體人與網絡用户的監督外,建立網絡監管機制也是非常有用的措施。組織和建立網絡監督管理機構,每天對各大網站的新聞、廣告的公眾內容進行監督管理,符合網絡安全文明的進行鼓勵,對於傳播兇殺、色情、暴力等嚴重影響網絡安全文明的網站,進行警告和處理,情節嚴重者予以經濟處罰或者施以關閉網站的處罰,這樣加大網絡安全文明的監督,同時也加大對破壞網絡文明安全行為的處罰力度,從行政角度上杜絕傳播危害網絡公共安全的內容。

(三)提高個人修養

網絡媒體工作者之所以存在職業道德失範的行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修養不高,無法抵擋利益的誘惑。面對病症,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所以網絡媒體工作者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面對利益的誘惑,要本着“對他人負責”,遵守職業道德規範的準則做出取捨。此外,網絡媒體工作者要本着“服務大眾”的心去工作,利用好自己的身份與工具,傳遞快樂,分享正能量,堅決地與道德失範行為説不,捍衞自己的職業操守。自身素養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修養覺悟,不僅會影響他的人身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更會對個人的行為習慣造成影響。修養高的人,會把關注點放在高品位、高境界、高層次上,而修養低的人則會關注爛俗、平庸的內容。現在網絡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低俗信息存在,與網民自身修養有很大的關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注重素質教育,提高國民修養是必須要走的道路。

三、總結

網絡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網絡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問題也愈加明顯。加快網絡媒體又好又快發展已經成了電子信息時代的主旋律,正因為如此,網絡媒體工作者職業道德問題的解決變得刻不容緩。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加強網絡環境的監管,提升網絡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操守,也是適應電子信息化發展主旋律所要解決的必要問題。本文的觀點,旨在提高網絡媒體工作者的個人修養,促進網絡媒體健康發展。

作者:馬海濤 單位:包頭廣播電視台

職業道德論文7

根據目前承德護理學院存在上述問題的特點,作者在此提出以下實施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以便在我校今後實際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堅持以醫療機構和有關的實踐實習作為培養的有效途徑。同時結合承德護理學院自身所存在的實際情況,將負責日常管理的學生處、負責黨性培養的共青團支部、負責思想心理工作的輔導員和班主任老師作為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抓手,積極主動的讓學生自主發揮社團的作用,首先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一點一滴的促進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與職業行為意識的培養。其次要通過全方位綜合立體的職業道德學習,轉變從前的不良習慣與認識,感受正確的職業活動追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的方向,並堅持讓護理專業學生自己通過與自我的消極思想作鬥爭的社會動,並在實踐中才一步步鍛造出來。

一、針對教育缺失,將苦難意識培養納入職業道德教育範疇。

思想道德與職業美德存在是擁有知識的品德與苦難的歷練中共同產生的結果。正如南丁格爾所講的,良好的護理道德觀念的產生他不是生來就有的,他是在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下,在是自身的知識與曲折經歷中,是在繁重而重複的工作裏而產生的。這就意味着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必須將苦難的磨礪與痛苦的抉擇加入到培養的過程之中,這種培養是在知識教育之外的,但也是在素質教育其中的。通過各種形式的歷史知識和傳統道德的傳授,讓護理專業學生知道該怎麼樣珍惜現在的成果,另一方面是通過苦難經理的教育,促進護理專業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使護理專業學生不僅僅知道該職業道德的要求,同時讓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使護理專業學生從更深的人性心底最深的層面上對護理職業道德內容普遍接受和接納。

二、針對社會風氣不良,將情感教育貫穿於學生各個時期。

從道德與情感的兩個雙層面的關係以及護理專業學生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本質本源來看,即是要以正確的思維模式為自我活動的中心,將個人對職業的情感作為主的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個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都必須由更為專業的教學團隊與帶教老師作為主體進行主題式與普遍性的道德情感培育,這時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在入學之初或是在實習之七年級定要相信自已,相信自已所選擇的職業道路是一條正確的可發展的道路。樹立這種信心與信念可以讓護理專業學生的毅力和今後從事護理事業的熱情百倍遞增,從面有了一種強大的從業毅力和執業熱情。讓護理專業學生能夠在平凡的護理崗位工作中運用自已的努力與聰明才智不斷創造出新的奇蹟。

三、針對就業壓力大,將護理職業道德考核列入實習內容。

根據所在實習機構的特點,將護理職業道德列入實習學生的考核計劃中,這種考核方式應當與護理專業技能的實習計劃同步開展,在實習中以相當的比重進行考核。因為這兩項考核內容沒有輕重之分且應當非常注重職業道德的考核指標,讓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能夠促使和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在醫療機構的實習過程中呈現出應有的職業責任感和遵章守經的職業道德操守,憂患意識和道德責任時時出現在實習學生的頭腦中,不斷的培養學生產生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和文明服務的職業操守。要根據一定的時間和一定量的檢查結合學生在護理實習機構中的表現,分別評價每個臨牀考核的結果,在實習即將結束時由醫院、教師和病人進行三方評定,對本人的三個方面的客觀評價,用評價結果對實習學生進行考核,讓其從工作中的缺點和思想方面問題逐步理清。並在醫德方面,遵守紀律方面、尊師互助方面、執業過程評價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在最終評定結果的基礎上劃分多個層次,讓這些評判結果全方位的評價指標作為評選護理專業優秀畢業生的參考指標和推薦道德思想方面成績優異者在畢業分配或招聘會時做為校方推薦意見並優先推薦的重要依據。對於那些思想道德或執業道德考核較差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定點進行輔導,並應對每個人特點進行,直至合格。

四、針對個人心理差異,發揮醫院學院教師主觀心理干預的作用。

護理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一般都是在 15 到 18 歲之間,這裏的青少年正處於自身和對外界觀念的形成和感知的初期,程現出似乎明白又不甚瞭解的模糊狀態,也可以説是還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們主要是對自已的老師和輔導還有身邊的同學進行模仿和學習。所以説一個教師的言論正確與否一個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結果,對一個心理髮育形成期的護理專業學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專業教師,應以身體厲行的方式,樹立起品行端正的形象,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已事業執着地追求和對工作極其負責的態度,對護理專業每一個學生平等的付出自已無私關愛,對自已所傳授的各項專業技能不斷探索,都能夠潛移默化的表達出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讓這種潛在的教育傳遞方式,促使護理專業學生真正懂得自己對待人生和工作的態度。

職業道德論文8

【摘要】在當下,通信技術和網絡發展日新月異,傳統媒體受到了新媒體的極大挑戰,新媒體以其方便、快捷、互動性強等優勢迎合了大眾的口味,迎來了其自身發展的春天。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新媒體從業者也暴露出了諸如製造虛假新聞、新聞娛樂化、新聞侵權等職業道德失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本文建議:首先,新媒體從業者立足現實,堅持新聞真實性;其次,通過多種渠道改善盈利模式,滿足自身盈利需求;再次,新聞行業加強自律,並且相關部門行動起來,採取行之有效的監督,規範行業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職業道德;問題;建議;新聞從業者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從業者道德的問題

1、過度娛樂化。過度娛樂化的初衷是贏得關注,通過受眾的擴大提高曝光率和影響力,但是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譬如新聞內容不實、內容低俗等問題,甚至宣揚色情、暴力等,影響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弘揚,不利於正能量的傳播,不能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經典的傳播學著作《傳播學概論》指出新聞媒體的娛樂功能要被控制在有限的尺度內,講求娛樂適度,同時新聞傳播的內容要做到真實、嚴謹。但是,目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過度放大了其娛樂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呈現出了過度娛樂化的趨勢。

2、新聞標題黨。所謂的新聞標題黨,多指新聞從業者以新媒體為平台,撰造與新聞事實內容大相徑庭的新聞標題,目的是為了通過新奇、誇張的標題吸引受眾。根據《青年報》的調查,有五分之一的羣眾只看新聞標題而不看新聞內容,超過六成的人重點看標題之後簡單瀏覽新聞內容,只有約10%的人會細讀新聞內容。由此,可以看到新聞標題對於閲讀者的重要性,因此一些新聞從業者為了博取關注,肆意製造吸引讀者的新聞標題。

3、新聞有償化。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獲取新聞資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也擠壓了傳統新聞從業者的生存空間,加劇了新媒體新聞工作者之間的競爭。基於生存壓力,一些新媒體新聞從業者成為市場經濟的代筆,通過有償收費為“企業”報道不實新聞或者“擇優”選擇“有價值”的新聞進行報道,造成了行業的亂象。伴隨着新媒體迅速發展帶來的行業內競爭,許多從業者為了經濟利益,逐漸違背了新聞報道的真實性這一底線。有悖職業道德,也欺騙了讀者的感情,有損新聞的公信力。

4、侵犯隱私權。隱私權屬於公民的一種人格權,受到法律保護。但是新媒體從業者為了單純追求新聞的點擊量,經常會有意或無意地侵犯公民的隱私權。由於新聞工作者在接觸新聞當事人時有着天然的優勢,往往會為了新聞報道的及時性和新奇性,不做深度瞭解和調查就迅速發佈消息,往往忽視了當事人的感受和事件的來龍去脈,不但造成新聞報道失準,更會侵害當事人的隱私,給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有失新聞倫理。

二、新聞從業者道德失範的原因

1、利益驅使。新媒體的大量出現和快速傳播,以其精準的廣告效應能夠更全面地滿足用户需求的特點,嚴重瓜分了傳統媒體的廣告市場份額,互聯網在新媒體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媒體能夠更加精準地定位客户喜好,提供個性化服務,大數據能將客户數據做智能分析,跟蹤記錄用户消費特點,形成點對點的營銷,因此,新媒體逐漸成為商家廣告宣傳的新寵兒。據統計,廣告收入約佔媒體收入的九成,因此,為滿足盈利需求,依靠單一的廣告收入模式生存的新媒體就會受到經濟利益驅使,出現新聞“尋租”的行為,片面報道一些不實商業廣告及相關信息,從而導致新聞從業者道德失範。

2、新聞從業者缺乏責任意識。新媒體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新聞事件的報道者和傳播者,這種全新的、便捷的、多元的、參與度更高的信息獲取方式給生活帶來了新的體驗,但是同時也逐漸忽視了新聞報道應有的嚴謹態度,新聞從業者也不例外,新的技術手段的應用弱化了傳統新聞從業者的權威地位,於是新聞從業者愈發淡化了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職業敬業精神,大量不實的報道、低劣的作品充斥在各大新聞新媒體平台上。

3、有效監督失位。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導致了業內激烈的競爭,不同媒體為了爭奪市場,不惜以虛假內容、誇大事實、譁眾取寵等手段吸引受眾,而這正好迎合了多數人淺閲讀的習慣和獵奇的心理需求,導致了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低下,也導致了行業亂象的層出不窮。究其根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相關的監督機制,行業內部缺乏統一的監督制度和明確的行為責任規範,這就造成新聞從業者逐漸出現的道德失範問題。

三、提升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的建議

1、關注於新聞的真實性。作為新聞從業者,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首先需要堅守的底線是實事求是,摒棄個人主觀態度的影響,以中立、客觀的立場來還原事件的原本面目。在面對海量新聞素材時,新聞人要具備去偽存真的本領,以專業的視角去審視問題,認真核實新聞來源,合理編排新聞內容,為公眾提供真實、可靠的新聞消息,嚴禁成為虛假信息的傳播者。

2、多元渠道改變盈利模式。新媒體多靠網絡點擊量、閲讀量來實現盈利,單純依賴這一創收渠道,勢必會導致新媒體人過分受到利益驅使,從而報道格調低下的新聞內容和虛假新聞博取眼球。若要提升新聞從業者的道德素質,就要改變其單一的盈利模式,建議探索資源整合的新模式,將信息內容、平台營銷和資本投入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融入創新元素,打造創意產業,跳出單一的廣告收入模式,通過打造品牌、衍生產業鏈等創新方式擺脱依靠點擊量獲得廣告盈利的模式。

3、強化行業從業監督。新媒體從業者的職業素養需要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的共同因素起作用。對於行業內部來講,新聞行業應建立完善的規則、守則、規範,能夠做到有效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同時健全違規懲戒機制,並對於道德失範行為進行有效權威的裁決和處理。

此外,就行業外部而言,政府文化相關部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積極作為,協助行業協會制定管理細則,同時有效發揮監督、管理的職權,規範新媒體從業者行為,還新聞報道以真實、客觀的本真,淨化傳媒環境,為公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新聞信息傳播服務。

【參考文獻】

[1]張亞梅、自媒體時代新聞職業道德失範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xx;

[2]祁睿、媒體從業者職業道德失範現象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xx

[3]劉沐錦、新聞記者做好新聞採訪與編輯的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xx(13);

[4]王新慧、新聞記者應如何正確看待和利用新媒體[J]、新聞傳播,20xx(11)

職業道德論文9

教師在教育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起着什麼樣的作用?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這是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基本觀點。因為教師的特定活動對象是學生們,他根據一定的社會委託,對學生們身心施加某種影響,他跟學生們的關係是據此而產生的。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過教師來體現,教師是一定社會教育方針、政策去培養人,使學生們的身心朝着社會的要求方向發展,在教育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其次,教師術有專攻,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教師知之在先,知之較多,在知與不知的矛盾中教師處於矛盾的主導方面,教育計劃、大綱主要靠教師去組織實施。而學生們則知之在後,知之較少,教師要針對學生們實際,對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進行一番取捨、組織、加工、轉化為學生們的知識、能力和觀點,教師不僅用豐富的知識觀點哺育學生們,還要教給學生們獲得知識能力的正確方法,他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者。美國的心理學家科克實驗證明:“學生們的成優劣與指導多寡成正比,指導越具體、細緻,成績越優,缺乏指導,成績最差,各組的成績均因指導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師又是年青一代心靈的啟蒙者和塑造者。加裏寧曾説過:“教育是什麼意義?這就是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學生們期間內,從一定方向上影響學生們地就是説,要把學生們造就成人。”

兒童步入學校後,他的知識,智力的開拓和發展,道德觀、人生觀,個性的形成都與教師的啟蒙和塑造密切相關,不僅如此,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有重要作用,教師是塑造學生們心靈的工程師,是使學生們健康成長髮展的保健師,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者,這種建設者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物質文明的建設,正因如此,黨和國家對教師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學生們都感到自己是學生們,都有一種‘向師性’,都會產生‘學生們感’,他要學習,要聽教師的指揮。”這種屬性,在學生們的學習、生活起着主導作用,這有客觀上也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但是教育起主導作用並不屬於教師説的算,教師可以包辦、代替,教師可以把學生們當成“白紙”、“瓶子”、“罐子”,將前人積累的文化科學成果移植到他腦中去,因為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的學生們,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並不意味着否定學生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相反,學生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精心培育的結果,所以,學生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是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觀點的重要標誌。

可見,無論從教與學的全過程看,或者是從認識的角度上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都起主導作用。這就是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顯然那種認為教師應該放棄主導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然而,教師主導作用的實現,是有條件的,其主導作用能否發揮或發揮多大,與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觀的工作條件密切相關。

教師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這一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的。人類要把歷代長期積累的社會精神財富,包括文化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社會思想、哲學思想等一代地傳下去,不能沒有教育,沒有教師,否則人類文化遺傳的傳遞就在中斷,人類社會也就無法延續和發展。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準則,行為規範的傳播者,他在人類社會有繼承和發展中啟着承先啟後的橋樑作用。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説:“教師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人類由於有了這個環節,才有光輝的未來。

但是,由於一定社會的教育總是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所制約,因此,在階級對立的社會裏,教師對社會所起的作用,同樣體現了一定階級的要求。教師在客觀上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為當時的統治階級的需要培養他們所需要的繼承人。儘管這樣,我們也不能因此從總體上否定教師在傳播和發展人類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國社會主義條件下,由於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的作用也發生了性質上的變化。教育在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中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在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所以教師的工作將直接影響着社會四個現代化的成敗,影響着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未來。

教師對於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恆的,這是由教育的永恆所決定的。 列寧把教育現象稱之為永恆的範疇,因為只要人類社會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師的職業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階級消滅,教師職業永存,教師的職業與社會其存亡。

教師的勞動任務和勞動特點,決定了教育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完成任務。

教師的職業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必須履行的行為規模和道德準則,它是教育道德結構中的主體部分,它在調節教師全部道德品質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有:

1、對待教育事業的道德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是教師的基本教育準則。如前所述,教師的勞動特點是長期複雜的,它不是單憑經濟招待會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師為認識自己的勞動對象並能掌握和改變他們,所需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是無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過社會規定的時間和空間,甚至有時還要超越他們自身的負荷,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勞動報酬卻往往和他們的勞動支出不相適應。因此,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獻身精神,充分認識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設中的重要意義,才能樹立從事教育事業的光榮感和責任感,以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去點燃學生們智慧的火花。

2、對待學生們的道德

熱愛學生們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師忠於人民教育事業具體表現。熱愛學生們與否是對教師道德評價的重要標誌,不熱愛學生們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熱愛學生們,是基於學生們是革命的後代,他們的成長,直接關係着民族的素質和祖國的未來,正因為如此,教師熱愛學生們應該表現在對學生們的全面關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到每個學生們的身上,對他們做到既嚴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學生們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們,使他們發展各自正當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不只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們的唯一標準。教師對學生們要做到嚴慈相濟、情理結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提高。

3、對待教師集體的道德

一所學校要強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學生們的塑造也靠教師集體的勞動智慧。教師集體是一個由共同的教育任務組成複雜的整體,要使這一集體能夠作為一個統一整體有效地進行工作,所有成員力量的協調一致非常必要。集體中的每個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本份工作負責,同時,彼此之間還要對整個“事業”負責。如教師所教的每門學科都是形成學生們完美的個性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各科教師就不能採取貶低其他學科的方式來提高本學科的威信,每個教師勞動的顯著特點之一,教師鑽研教材主要依靠個別勞動,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也往往是面對學生們單獨進行,這就容易造成一種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績僅僅取決於教師個人的努力。可是這種個別性勞動的形式更需要教師確立正確的產物道德觀點,這樣正確處理好教師之間以及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協作。

4、對待自己的道德

教師的勞動始終具有示範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以自己的知識,技能去影響學生們,他的品德修養、道德情操、作風儀表,治學精神以至勞動態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無法代替的。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固然許多事有賴於學校的一般規章,但是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於跟學生們而對面交往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心靈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説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可見教師自身的修養和業務的提高顯得特別重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嚴於律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應該在自己的一切行為舉止中,以身作則地成為學生們的表率,成為其有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廣泛的文化修養和淵博的知識的楷模。只有這樣才能説服學生們。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不屢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智能素養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職業道德論文10

1重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是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

回顧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歷程,可謂是突飛猛進,無論是職業院校數量的規模遞增還是職業技術教育質量的提高都是顯而易見的,職業教育發展經歷了春夏秋冬式的歷史變遷,在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部分院校為求經濟效益,只圖數量,不求質量,盲目擴大招生,取消入校門檻;專業設置不符合實際情況;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管理不規範,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嚴重;教學質量不高,缺乏對學生職業崗位基本能力和素質訓練要求,在社會就業崗位供需中出現“高不就低不成”的矛盾局面。一方面是一些崗位招不夠人,而另一方面是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好多大中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在逐步減弱,許多企業反饋出的信息不僅僅是一些畢業生專業素質及動手能力低,而更多的是職業院校部分畢業生缺乏基本職業道德素質,沒有吃苦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基本職業道德素質,可塑性太低,無法勝任崗位基本能力要求。面對社會崗位競爭的壓力,部分職業院校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學生樹立基本的職業道德觀念,不重視學生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味地以追求學校經濟效益為主,不糾正以上存在的嚴重問題,無疑是在飲鴆止渴。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不受歡迎,那職業教育的出路在哪裏?職業院校又如何尋求長足發展?分析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問題的癥結出在我們的培養目標上,我們不能一方面大講特講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另一個方面又缺乏對社會主義現代化急需人才深入細緻的研究,沒有從根本上認清楚社會需要什麼人的問題。培養什麼樣人?怎樣培育?這才是職業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從培養職業院校學生基本職業道德素質問題入手,從點滴抓起,從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説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先不着急教會他們什麼技藝,而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樣做人;不是隻顧講授專業理論知識,而忘記培養他們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基本能力。注重學生基本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讓他們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及時糾正自身存在的問題,誠實守信,踏實做人。努力培養吃苦耐勞的優良素質,不斷掌握現代化職業技術,一定會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所以,重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是促進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基礎。

2加強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將是今後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歷史重任

歷史的車輪推動着職業教育工作者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歷史重任,特別是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發展階段,人們在重視物質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在人們的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同步發展,相反,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中,許多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扭曲,社會上出現的種種不良風氣,已經或多或少地在影響着下一代的成長。與此同時,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環境因素,都已經成為職業院校快速發展的桎梏。而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任務也會隨着時代的發展,做出必要的轉移或偏移。完全有必要將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養成教育作為學生某一個階段的培養目標和重點,這樣做不僅不會偏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反而正是職業教育培育目標的真正體現。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努力從培養學生基本職業道德素質做起,教育他們學會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學會基本生活能力、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懂得承擔責任;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坦誠處世、快樂生活;培養他們正確對待生活中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品質、勇於擔當敢於奉獻的高尚道德品質以及培養他們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優良思維品質,才是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工作重心。事實上,縱觀歷史長河,無論是什麼時代,都會有不同時代的育人觀,但其基本內核卻大同小異。從古人教育孩子懂得謙讓,孔融讓梨的佳話、六尺巷的故事到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達人而達人”的推己及人的處世原則等,無不閃爍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道德光芒,即使今天這些仍然是我們做事做人應該努力恪守的道德信條。只不過是在不同時代和不同社會制度之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職業道德要求不同而已,但是無論什麼時候,做人的基本條件、是非判斷標準是基本一致的:明理、誠信、謙讓、孝順、勤儉、質樸、勞作等美德是不變的,只是在不同階段賦予不同的時代價值追求色彩而已。所以,育人者育己,職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嚴於律己、勤於勞作、敬業愛崗、關愛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職業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為社會培養出具有現代化職業道德素質的合格人才,從重視自身和學生職業道德素質養成教育入手,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完成社會賦予的歷史重任。

3充分重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同職業技術教育有機統一性的認識

在強調重視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素質養成教育的同時,也要強調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兩者不可偏頗。重德輕才或重才輕德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德才兼備才是我們育人的標準,對德與才辯證統一關係的充分認識是處理好育人與用人之間關係的節點,對於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回答了,德才兼備的用人目標就是我們的育人目標,重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必須建立在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基礎之上,反過來,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又必須重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只有將兩者之間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完成育人目標。一個有德無才的人最終是要被社會所淘汰的,反過來,一個有才無德的人也是要被社會所唾棄的。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在社會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認識到兩者之間是有機統一的就顯得十分重要,它關乎職業教育成敗之大事,是每個從事職業教育事業的工作者都必須清醒認識到的重要問題。許多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在這個問題上易走偏,要麼只強調學生學好專業技術,不重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養成教育;要麼就是隻強調加強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教育,不提倡重視職業技術技能的培養教育。時刻銘記職業教育的神聖職責,不忘職業教育失敗的例子,吸取經驗教訓,正確處理好職業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各種矛盾,明確育人目標和工作任務,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在培養職業道德基本素質的過程中練就出色的職業技術本領,在職業技術技能學習和實踐中規範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無論是對學生哪個方面的培養都離不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而掌控這一活動的引領者正是我們從事一線教育的工作者。所以,有人説,教師是學生的鏡子,而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一個德才兼備的教師背後一定有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學生。在重視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同職業技術教育有機統一性的認識過程中,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就顯得十分迫切了,目前職業技術院校教師隊伍良莠不齊的現象十分普遍,這也是制約職業教育良性發展的障礙之一。重視和加強職業道德養成教育同職業技術教育統一性的認識,不僅是職業院校教師的重任之一,也是職業院校上層管理者必須重視的理論問題之一。

4職業院校更有利於將學生的職業道德養成教育落實到行動中去

職業院校以培養實用型、操作型人才為主,在重視對學生技能進行培養的同時,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養成教育,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更好地完成職業院校培育人才的歷史重任。在職業道德養成教育中,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職業道德。所謂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本職業特徵的道德準則和規範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的總和,是一般社會道德和階級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對從業者從事實踐活動過程中按照職業道德規範要求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稱之為職業道德養成教育。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職業道德原則和規範落實到職業活動中去,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通常所説的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等內容,不同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具體要求,以上基本規範是各行各業都必須遵循的,是各種職業道德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鑑定職業能力的同時必須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教育。努力做到知行統一,在職業技術技能實踐活動中磨鍊學生遵守職業道德規範的堅強意志品質,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離開社會實踐活動,職業道德的踐行就成為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了,失去了職業實踐活動,就無法真正深刻領會職業道德的內涵,也無法將職業道德落實在學生行動中。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職業院校必須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檢驗學生內化為自己的道德需要和價值理念,促進學生從職業道德認知向職業道德行為的轉化。通過工學交替、社會實習、為民服務、社會調查等活動,可以增強學生艱苦奮鬥、自強自立、立足本職、踏踏實實、勤奮努力的意識;通過了解、學習先進典型,可以增強學生愛崗敬業的優良品質和社會責任感;通過企業文化的薰陶,可增強誠實守信、服務羣眾的職業道德情操。同時,在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中,促進學生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嚴格按照實習單位管理制度要求學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習慣。通過嚴格管理,有效規範學生的行為,使他們把這種規範通過習慣養成而化為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並滲透到思想意識中去,進而落實到為崗位工作的實際行動中。

職業道德論文11

[摘要]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目趨嚴重,會計職業道德的嚴重失範給社會和投資者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會計的職業道德建設現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試圖通過對會計職業道德失範危害性的認識,對會計職業道德嚴重滑坡原因的分析以及就如何建設會計職業道德,提出了切實的策略。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誠信

會計道德作為會計文化的構成要素和會計規範的組成內容,歷來是重要的會計理論研究課題之一。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鄭百文、銀廣夏,美國的安然、世通等會計舞弊案件不斷揭露於世,會計界對會計信息失真、會計道德失範、會計道德重塑諸會計道德問題的探討逾趨熾熱。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迅速強化各行各業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喚起社會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關注,則是當前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規範各方面財務行為,淨化社會風氣,遏制腐化滋生的鍵之舉、治本之策和有效措施。作為財會專業的學生,筆者就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會計職業道德失範的危害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大面積、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是會計工作存在的

突出問題。而會計職業道德好壞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由此可以看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嚴重滑坡,會給社會和投資者帶來極大的危害。其表現如下:

1、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繫。如果大量的會計資料失真,直接影響國家税收、導致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2、滋生腐化,敗壞黨風政風。

一些單位為了部門、小團體以及自身的利益,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設立“小金庫”,將收入和收費,沒有按規定納入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而是分散在各處、室和直屬單位自行掌握和開支,有的沒有帳本或票據不全,支出無明確用途,使少數企業領導得以為所欲為,產生腐化行為。甚至有些人員利益膨脹,監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腐化、挪用公款、以身試法。這種現象顯然產生於不道德的思想根源,不符合會計工作應有的道德準則。

3、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他們投資的主要依據是經審計後公佈的會計報表,而會計數據造假,做假帳,將對所有需要這一信息的各方面人士產生一種誤導,而且人們據此所作的決策將產生錯誤,將直接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為最大的投資者--國家,損失將更為慘重。

4、危害會計人員自身。

企業出現腐化和虛假帳目,還跟少數會計人員受利益誘惑和個人品質不佳有直接關係。而會計人員的不誠信,輕者不得從事會計職業,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20xx年8月初,銀廣廈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和鉅額利潤,為其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東窗事發,其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註冊會計師被嚴懲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二、會計職業道德嚴重滑坡的原因

財會工作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與社會事業越發展,財會工作越重要,作為“反映、監督與控制”財務運行的主體--財會人員責任重大,會計的職業道德建設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而根據最近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即使在新《會計法》全面實施的今天,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財會基礎工作薄弱化的現象仍較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經濟制度

市場制度的基本原則就是優勝劣汰,最終加劇貧富懸殊,少數人獲得較大利潤而多數人走入困境。經濟上的弱者,在競爭中處於弱勢,若要獲得和強者相同的利益,他們付出的將遠遠大於強者所付出的成本。他們為了生存或者改善競爭地位而不被淘汰,只有採用不誠信的辦法,才能擺脱困境。

(二)制度不健全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不完善,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處罰蒼白無力。新中國成立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頒佈這一時期,對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要求,散見於各種財務會計行政規章制度中,上述這些規定中明顯地體現了國家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但是都還沒有將這些內容明確為職業道德,也沒有明確提出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條款和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1996年以後這種狀況發生了明顯的轉機,第一個突破的是1996年財政部頒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專門以一節的篇幅,明確提出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條款,實現了在會計規章中使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形式單獨成文和單獨規範。第二個突破是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第一次寫進了會計的根本大法,1999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39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這些雖然都表明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逐步發展進程,但缺乏系統性、完整性。

(三)處罰不力

職業道德的違規行為懲治不力、缺乏職業道德自律組織和對道德優劣表現賞罰不明,我國1993年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對違法會計行為的制約,缺乏強制性和操作性,客觀上不利於制約違法會計行為的滋生蔓延,又使會計人員抵制違法會計行為時,缺乏法律保障。正像有的會計人員面對弄虛作假的授意、指使、強令而承認自己行為有失職業道德時所説,法律都管不了的事,我們的道德更無能為力了。

(四)利益驅使

隨着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上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剝削階級意識抬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削弱,致使社會上一些醜惡現象出現。許多企業為了實現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走上唯利是圖的道路,就會不擇手段,謀取不義之財,做假帳,編假報表,串通作弊,虛報利潤,來矇蔽監管者,欺詐社會,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

(五)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偏低

會計人員在做出違法違紀的會計行為時,一般都在職權範圍內,又出於主觀故意,反映出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素質偏低。其形成的原因,固然也有社會風氣和單位負責人道德水平的影響,但與教育不夠極有關係。在會計大中專學歷教育中,系統的職業道德課程幾乎沒有開設。而在參加工作以後,會計人員後續教育規定中有職業道德內容,但實際從未見過職業道德培訓。在調查中,至今有29.73%的會計人員認為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知道在哪裏規定的。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

解決會計失真問題,會計界已提出各種對策,如加強法制建設和宣傳,加大執法力度,落實會計監督,深化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等。但還應該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準,各種措施“齊抓共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會計職業道德產生於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一方面,它針對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消極思想和行為,提出一些道德準則來矯正和規範,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例如,用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準則來矯正、規範弄虛作假、不公正對待利益各方、為他人所左右。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是獨立、自主、具有平等權力的經濟實體,這與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作為政府附屬物的企業有本質的區別,其目標是謀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市場經濟內在要求企業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能力,並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要求尊重企業的正當利益、合理選擇和發展能力。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應考慮這些方面的要求。

(二)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

會計職業道德的實施主要依靠會計人員的道德感和思想覺悟,而非受制於外力,因此會計職業道德的制定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進行,而應該由註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民間組織、中介機構來制定、頒佈與監督實施,實現會計行業自律。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具體的,該體系中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的內容:

1、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共三點:(1)社會利益原則(2)會計信息質量原則(3)職業

謹慎原則。它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體系的核心和主導,是規範體系中的最高層次,對規範體系其它層次的內容具有指導作用。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就是在會計職業活動的範圍內,調整和處理會計職業關係的根本準則和總體要求,它對於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規範和行為指南具有統帥和根本指導意義。

2、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規範

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規範共八點:(1)客觀性(2)公正性(3)忠誠性(4)正義感(5)搞好服務(6)熟悉法規(7)保守祕密(8)開拓創新。它是規範體系的中心和主幹部分,是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的行為規範,是基本原則的具體體現,並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指南具有指導作用。

3、會計職業道德行為指南

會計職業道德行為指南是依據基本規範的要求,針對具體的會計職業行為所提出的具體做法

和具體要求,行為指南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三)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

針對以往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監管不力的隱患,必須建立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考評和獎懲機制。

1、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監管組織

監管組織的建立根據我國的實際可以分為兩步走,在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先在中國會計學會下組建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這一步近期相對容易做到,但權威性稍差。然後待條件成熟時,建議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單獨組建中國會計協會,權威性較高,負責全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管。

2、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追蹤記錄制度

建議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註冊登記,建立從業人員個人的道德行為檔案。對其執業狀況、守法狀況等進行嚴格的登記,對那些不遵守職業道德規範、道德考核不合格的會計人員,應不予通過年檢,這樣就會使會計人員像重視從業資格一樣重視自身的職業道德操守,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並鼓勵媒體披露不講誠信的人,對不守誠信而造成嚴重後果者,不僅要在經濟上追究其責任,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個人道德修養,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還要依靠社會教育來強化。由於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不高,人們的道德境界參差不齊,會計人員的素質不盡如人意。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從會計人員素質的實際出發,防止形成脱離實際的高不可攀的道德準則。我們建議:1、各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2、重視會計教師的師德建設,言傳身教;3、在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應理所當然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並且擺在突出位置;4、註冊會計師考試、會計資格考試內容中應包括會計職業道德;5、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宣傳正反面典型,加以輿論引導;6、進行配套教育,即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進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教育;7、道德教育形式不限於課堂教學,還應採取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參觀學習、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育;8、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

(五)淨化會計行為環境

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更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一個道德意識淡泊,公共意識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會環境下,不可能營造出高品味的會計職業道德。淨化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託於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應與法律、各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美國會計界認為,會計職業道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理職業道德的高低。一家會計公司曾對美國經濟、教育和政府等部門1000位著名人物進行調查顯示:在美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之高,僅次於神職人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質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淨化環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自覺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當然,我們也不能坐等外部環境淨化之後,再來談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會計人員也絕不因環境差而放棄道德修養。此,面對當前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應成為會計職業界的一種高尚追求,以贏得社會對會計職業的信賴與崇敬。以上是筆者閲讀了一些報刊、雜誌後提出的.個人看法。會計工作中的道德問題雖然可以通過制訂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來加以預防,可以通過會計電算化等先進方法來監控,但忽視對從業人員的道德教育,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只有從完善法律、制度以及道德準則兩方面雙管齊下,才能保證會計工作中所反映的數據的準確性,保證所提供的經濟信息的可靠性,保障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安全、有效地運行。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志毅 “會計職業道德約束方法” 《財會月刊》 20xx.9

2、範傑 “談談會計工作中的道德問題” 《上海會計》 20xx.4

3、於增彪 “略論我國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研究》 1996.10

4、王立珍 “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理論、規範及案例”

職業道德論文12

一、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基本要素

(一)會計職業道德自我評價的基本標準

自律,強調的是主觀行為人自己對思想和行為的約束與控制。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是在會計職業道德框架範圍內,會計從業人員對個人思想和行為的約束與控制。這種約束與控制應當是在主觀意識的控制下完成,並且有目標、有方向、有要求。因此,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第一大基本要素,就是明確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自我評價的基本標準,這是整個自律機制的根基。

(二)會計職業道德自我管理的明確方法

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就應當確保該機制能夠順應會計行業文化、行業環境、職業要求的發展變化,長時間地保持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足夠的約束力。從這個角度出發,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就必須明確自律機制所倡導和推行的,會計行業人員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是單一性的,但必須是以實效性為前提的,能夠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自我管理和約束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三)會計職業道德自我提升的有效監督

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核心,就是機制運行的穩定性。在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自我約束和管理過程中,所有的約束和管理行為都是在從業人員的主觀控制下完成的,在缺乏第三方參考或者監督的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只能從主觀上對自己的自我約束和管理行為的結果進行評估,這種方式很難保證評估結果的準確性。所以,要想在長期運行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毫無偏差地保證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運行結果的實效性,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會計行業從業人員可以信任的、用來衡量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提升效果的監督機制。

二、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基本原則

從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目標出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建立必須要尊重會計行業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良莠不齊的現狀,必須要對會計行業所有的從業人員產生約束力,必須要確保自律機制能夠自動順應會計職業行業發展變化的新要求,從而進行自適應的完善和調整。故而,一個長效化的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建立健全,必須符合三大基本原則。

(一)人本原則

人本原則是要充分尊重每一名會計行業的從業人員,尊重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個人意識,尊重他們的發展意願。從人本原則的角度出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應當是一個人性化的機制,在確保機制運行規範嚴謹的前提基礎上,充分體現會計行業對於從業人員的包容和理解。具體説,就是在具體要求上體現出階梯化的多層次的參照標準,讓每一個從業人員都能遵循機制的引導,逐步走上正軌,逐漸實現個人職業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短板原則

短板原則是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建立,應當以對整個行業的所有從業人員都產生足夠約束力作為最基本的訴求。根據“短板理論”的基本觀點,一隻木水桶的盛水能力不是由水桶壁上最長的那一條木板決定的,而是由水桶壁上最短的木板決定的。由此出發,確保自律機制的運行能夠全面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絕不能只嚴格要求那些在會計行業中取得註冊會計師資格證的高層次從業者,而對剛剛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會計人員則降低要求的標準。

(三)自適原則

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是絕對的長效化,對機制運行的外部環境沒有特殊要求,即不管會計行業的外部發展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都必須能夠對會計從業人員產生應有的效力。從這一點出發,不僅整個機制要能夠主動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會計行業外部環境,更要求每一名會計從業人員都能在機制中找到自己所對應的層級,能夠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適應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對自己提出的各種要求。

三、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具體途徑

結合建立長效化的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所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則來看,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就要順應當前會計行業的發展變化,承接會計行業中已然在運行的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優點,改良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不足。具體説,可以從三個方面的工作入手,對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加以完善。

(一)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目標體系

從會計從業人員的個人角度出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運行,是一個“確立目標→自我約束→達到目標→提高目標→自我約束→達到目標→再提高目標”的閉合過程。整個機制運行的長效化,是在不斷提升個人自律目標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就應當在會計行業內部建立會計從業人員的自律目標體系。從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和標準出發,將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按照一般會計從業人員在行業內的成長軌跡,細化成覆蓋會計從業人員整個職業生涯中的階段性的目標體系,讓每一個從業人員在進入會計行業之後,就立刻能根據目標體系找到自己在整個行業中的定位,然後從階段性地實現目標體系訂立的各種目標開始,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職業素質和能力水平,進而幫助會計人員不斷提高,從一名普通的會計從業者逐漸成長為一名高水平的會計師,或者至少能夠在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牢牢保持對個人發展方向的清醒認識,能夠以高度的道德標準和責任心來進行自我的約束和管理,不斷提高自己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和品質,推動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目標的實現。從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角度出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目標體系的建立是不與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崗位級別掛鈎的。換句話説,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目標體系中找到的是自己作為一名從業人員的道德底線和道德制高點,而不是自己崗位工作層級的具體級別。之所以要做到這一點,也是為了降低崗位層級的高低對於會計從業人員在職業道德的自我要求標準上出現高低不同的情況。讓所有人都能在同一個道德體系下成長,才能有效提升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二)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管理指標體系

從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體系來看,可用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管理的制度包括會計職業道德自律規範和要求、會計自律檢查規章制度等。這些制度,只是在原則上強調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和相關要求,制度的規定比較鬆散,在會計從業人員的具體落實實踐活動中的約束力難以被有效量化考核,這也就直接造成了會計行業從業人員在同樣的制度管理和約束下卻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問題的根本原因。實現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就必須確保自律機制能夠給每一個從業人員施加相應的約束力和控制力,也能讓每一個從業人員都能通過對具體機制的學習和了解找到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和水平的具體方法。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會計行業內部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管理指標體系。具體説,就是將會計從業人員自律管理的行為量化,通過篩選一批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象徵着會計從業人員自律管理能力的量化指標,組成一個完善的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管理指標體系,知道每一名會計行業的從業人員能夠通過對相關指標的變化和波動情況,對自己的自律管理效果進行直觀的判斷,以便於會計行業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自律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自律管理水平。在選擇具體的指標時,可以將會計職業道德自律制度的學習時間、具體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等結合起來,可以將能夠客觀反映會計從業人員執業水平的量化指標加以利用,比如會計數據核算準確率、會計賬目登記準確率等篩選出來作為指標體系的基本指標;可以將反映會計人員從業情況的客觀指標篩選出來作為指標體系的基本指標,比如出勤率、遲到率、早退率等;可以將一些與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有關的指標篩選出來加以利用,比如會計從業人員每週的制度學習時間、專業學習時間、有無學習計劃、有無日記(或周總結)等;不僅如此,還可以統計一些反映會計從業人員實際工作狀態的數據,比如心情愉悦天數、每日高效工作小時數等。這些數據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能夠準確反映出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時的真實狀態,可信度較高,可操作性較強。更加重要的是,這些量化指標能夠將量化考核和具體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起來,讓會計從業人員能夠通過對日常工作效果的觀察來了解自己的動態,避免自律管理與崗位工作的實踐活動相脱節的情況發生,將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效果直接體現在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上。

(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監督機制

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歸根到底是個人行為,很多的工作都是在自我監督下完成的。會計工作人員在自律管理上的自主性是需要被尊重的,但是完全自主管理的模式很難實現會計行業所倡導的“理智客觀”,因此,自我管理的模式需要結合一定程度的第三方監督,也就是説,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長效化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效果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立健全的基礎上。具體説,在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運行過程中,會計從業人員需要通過對自律管理的具體表現和實際效果的評估來檢驗自律管理的效果。這個具體的表現和實際效果,是一個客觀的數據,由會計人員自己提出,很難保證相關數據的客觀準確,所以,需要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監督機制。從根本上講,會計工作是一種社會性的專業工作,會計資料也同樣屬於社會資源的範疇,所以會計人員儘管本身是在不同的企業就職的,但其工作的性質已經決定了,他不僅要遵守企業的管理規定,還必須遵守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故而,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效果的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立可以藉助行業協會的幫助,在具體的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效果的監督考核中,充分發揮會計行業協會的管理約束力,由會計行業協會出面,定期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數據進行檢驗,從而對會計從業人員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進行綜合測評。這個測評的結果,才是客觀的,才能夠被會計從業人員拿來當作衡量自己工作效果以及職業道德自律情況的參考依據。

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是一羣特殊的工作者,肩負着艱鉅的工作責任,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中,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每一個會計從業人員都需要經受嚴峻的考驗,在強大的自律意識和嚴格的自我管理的基礎上,更好地開展本職工作,在會計崗位上充分展現自己的職業才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長效化,就是要幫助會計從業人員更好地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為會計行業的從業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行業氛圍,讓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發揮真正的作用,推動會計行業從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

作者:李文媛 單位:四川理工學院

職業道德論文13

摘要: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是通過職業道德培訓,文章從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入手,深入分析當前職業道德培訓的現狀,提出加強職業道德培訓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培訓

一、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道德是調節個人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界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是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教育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勞動的人們,在特定的工作和勞動中以其內心信念和特殊社會手段來維繫的,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心理意識、行為原則和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是人們在從事職業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內在的、非強制性的約束機制。職業道德具有範圍上的有限性、內容上的穩定性和聯繫性、形式上的多樣性三方面的特徵。

當前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激烈,企業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個人必須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刻苦鑽研業務,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這是員工必備的重要的職業道德。

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所以,結合企業實際,大力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服務意識、職業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使廣大員工牢固樹立起“愛崗敬業、誠信守法、服務客户、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觀念,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企業保持一種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當前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現狀

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的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員工認識上的誤區。有些員工對職業道德培訓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現在的培訓班太多,今天這個培訓、明天那個培訓,沒有什麼用,既不能改善生活,又不能增加收入,認為這種培訓是走走形式。部分員工對職業道德培訓不感興趣,所以有的員工在參加培訓時表現出存在應付心理,對培訓內容充耳不聞,一無所知,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2、企業員工的文化層次不齊。參加培訓的企業員工由於年齡差距大,人員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基層員工學歷較低,純粹的職業道德理論説教對他們來説沒有什麼吸引力,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甚至讓企業員工對培訓產生牴觸心理。

3、企業職業道德培訓模式單一。很多企業都認識到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的重要性,但怎麼做到有效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卻做得還不夠,有些員工認為,職業道德培訓就是在給他們上思想政治課。通常是一人在台上講,眾人在台下聽的填鴨式培訓。培訓內容缺乏生動活潑,缺少互動交流,不能激發員工參與培訓的熱情。而且很多企業都是千篇一律地告訴員工:要敬業,要忠誠,要守信等等,很少會站在員工的角度,以員工的思維去思考,為什麼要敬業?為什麼要忠誠?為什麼要遵守職業道德?所以就導致了培訓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一些負面影響。

4、有些企業員工的道德標準出現偏差。從職業道德的角度來説,評判是非的標準模糊。有的人靠鑽政策空子而一夜暴富;有的人靠不學無術,拉關係、走後門、請客送禮而升官發財;有的人在政治道德上搞實用主義,國家的政策和中央指示對自己有利的就執行,無利的就變通,甚至另搞一套;有些領導幹部作風上的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吹牛拍馬,渙散人們的思想。在職業道德評判標準上的好壞不分、是非不明,造成了某些企業員工對職業道德標準的懷疑。

5、員工對傳統的培訓教材缺乏興趣。傳統的培訓教材更多的是對職業道德理論的講解和宣貫,缺少身邊的典型案例和現身説法,大多數企業員工學歷相對較低,對培訓內容感到遙不可及,比較難以接受,導致培訓效果很不理想。

三、提升職業道德培訓的有效途徑

鑑於以上幾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索提升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的有效手段,提高培訓效果。

1、抓住企業員工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職業道德培訓。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特點,要結合本行業的實際,抓住羣眾最關心、意見最大、反對最強烈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才能在職業道德培訓中收到良好效果。

2、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當好企業的主人。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讓每位員工關心企業,對企業有深厚感情,擺正自己與企業的位置,樹立主人翁責任感,認識到企業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企業興衰就是自己的興衰,把本職工作的成就作為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轉一行,做好本職工作並積極參與企業管理,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題合理化建議,為企業改革和發展貢獻力量,這是對員工職業道德最基本要求,也是員工自覺搞好生產的前提。

2、從培養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着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能夠把公司的規章制度變成員工行為習慣的企業,才是管理優秀的企業。習慣是企業文化,好的習慣是生產力。企業有制度、有規範、有要求、有規則,這些不是釘在牆上、放在抽屜中的,而是要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要反覆抓、抓反覆,要固化員工良好的行為習慣,把公司的規章制度變成員工的行為習慣。

3、開發出適合本地企業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的教材。職業道德培訓教材,旨在通過培訓使員工的思想觀念發生質的轉變,認識到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對企業有利,對自身的發展更為重要,從而發自內心地去改變自己,自覺地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準。職業道德培訓教材,摒棄一味的純理論説教,以生動典型的案例引出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生動形象,由淺入深,易於員工理解和接受。

4、把職業道德培訓體系和員工績效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把培訓體系納入績效考核的範疇,給每個不同層次的員工同等的機會,讓他們在企業的環境中進步,讓他們在企業的環境中自我鞭策,使員工和企業共同獲得發展。

5、加強培訓師師資隊伍建設。企業要加強培訓師的崗位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心理素質,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有條件的可以讓培訓師定期下企業掛職鍛鍊,達到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體驗性和實效性的目的。或者聘請生產一線的專家或勞動模範參與職業道德培訓,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説服力。

職業道德論文14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除因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之外, 就是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了, 最起碼的問題是沒能客觀公正而弄虛作假;至於有些單位的會計人員受個人利益的驅使, 放棄職守, 或者知情不舉、出謀劃策、通同作弊, 弄虛作假更是職業道德的低下和嚴重滑坡; 還有, 有的會計人員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監守自盜, 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以身試法, 就更是一種道德淪喪,不僅是道德問題, 而是觸犯刑律的犯罪了。因此,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 對會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該題目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動態

會計職業道德出現滑坡現象,東北財大出版社的葉陳剛在《會計道德研究》系統闡述會計道德理論基礎並構建了包括會計道德規範和會計道德範疇在內的會計道德規範體系,提出這種現象是由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葉陳剛在《會計道德研究》分析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對各國及主要機構的會計道德進行了比較,提出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建設的有關建議。我打算從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並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會計準則、加強學習教育、正確運用權力、注重克己自律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三、選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或創新之處

通過了解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及作用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的社會現狀,提出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並對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職業道德規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欠、失範的原因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機制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分析。

四、內容提綱

一、 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1.1 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

1.2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

1.3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二、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 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

2.1.1 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意識淡薄

2.1.2 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鑽研業務精神

2.1.3 追求私利,監守自盜,違背準則,弄虛作假

2.2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的形成原因

2.2.1 會計職業道德法律體系尚未建立

2.2.2 影響企業會計職業道德的客觀環境需要改善

2.2.3 政府監督體制不健全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

3.1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會計法律法規體系

3.2 營造良好道德氛圍,加強會計職業道德

3.3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3.4 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結論:會計人員是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特殊行業,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因而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們的職業道德優劣,勢必直接影響會計職能的發揮,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和道德。因此,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五、寫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

無法正確理解目前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因為沒有過多信息來源。在網上查可以查到一些與課題有關的信息,但要從中分析出國內外研究現狀具體的有難度,只能從中獲取部分信息,從而需要大量的網絡資源。

無法規範提綱,只能借鑑他人的格式及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六、主要參考文獻

[1]葉陳剛:《會計道德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xx年4月;

[2]陳漢文,徐夢秋:《企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經濟科學出版社, 20xx年4月:512-536;

[3]何光軍:《影響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因素辨析》,《中國農業會計》, 20xx年,第四期:12-14

[1]〔加〕埃裏克 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M].何道寬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xx:311-315.

[2]陳培愛 覃勝南.廣告媒體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156-160. ……

七、進度安排(參照本批次論文寫作時間安排填寫)

職業道德論文15

職業道德的定義: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的總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規範: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刻苦學習、進步技能;勇於競爭、開拓創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遵紀遵法、廉潔奉公;熱誠服務、文明生產;講求質量、注重信譽;團結協作、互助友愛等等

不同職業會有不同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但以上基本規範是各行各業都必須遵循的,是各種職業道德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職業能力鑑定的同時必須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把學生塑造成有“魂”的高技能人才。

我院可以從幾個方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1、就業指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串于思想道德與法律課、就業指導活動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

我院非常重視對學生即將畢業前的就業指導,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靈活的擇業觀(先就業後擇業)、良好的應聘技巧;通過建立比較牢固的就業渠道和龐大的就業網絡,形成一個值得信賴的就業指導系統,對畢業生的就業、擇業產生了定位和引導的靈活作用;通過對已畢業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反饋信息,使學院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企業對人才知識技能結構的新需求,從而精益求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調整實習實訓內容,使學生到企業能夠零間隔上崗。

在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我們應誇大對職業意義的熟悉,使學生懂得職業並非僅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發揮個人聰明聰明的場所。只有懂得了職業的崇高、偉大和必不可少,才能對職業由衷地產生敬仰、摯愛、忠貞之情。這些積極的思想感情是學生形成正確職業觀的基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糾正學生中的種種不切實際的擇業觀,培養學生基本的應聘技巧,畢業班在就業指導課上開展了"虛擬應聘",通過這種形式對各種擇業行業和觀念進行展示。這種形式的課程可以生動地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職業道德評價,主動地探索和學習求職技巧,完善自我,提升了職業道德理想和追求。

2、職業道德培養需通過實踐活動

職業道德教育也可以通過技能大比武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和職業創新能力。

在開展技能競賽的活動中,我院根據人才需求情況,各項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特別是上海市舉辦的灰領技能大賽各項活動,來開展我院的技能競賽。通過這類比賽既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學有專攻、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又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及指導能力的進步,是培養師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我院非常重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大力推進職業技能鑑定工作,使各專業學生畢業時都具有職業資格證,能迅速適應我國正大力發展的"職業資格準進制度"的需求,以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快、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認可。職業資格證書的推行,使原本模糊的職業技能題目有了明確清楚的標準,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資格意識。學生知道假如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就將喪失在本專業上崗或優先上崗的資格,這種緊迫感、責任感的形成對職業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3、學生校外活動

把職業道德教育貫串於各項學生活動之中,培養其創新能力和責任感,養成艱苦奮鬥的職業習慣。

學生社團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自發成立的文學社、舞蹈社、攝影社、等等,看似於與職業素質不搭界,實在,在作品創作中能激發出學生高昂的創作欲看,進步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在職業活動中得到遷移的,是一種儲蓄起來的財富,一直伴隨着、支持着職業活動,併為將來踏上新的崗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培養學生講艱苦奮鬥的職業素質方面,我院開展了勤工儉學活動、社區服務、義務勞動、志願者等具體活動,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如我院有一批學生在F1比賽時參與了志願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他們肯吃苦刻苦,贏得了主辦單位的好評。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體會到了工作的艱辛,也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很好的培養了他們的職業素養。團委還舉行了環境保潔、打掃活動教室等勤工儉學項目,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貧困學生的生活題目,又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懂得了艱苦創業的苦和樂,體會了職業勞動的艱辛感和成就感。

通過實踐我們知道,職業道德基本規範主要是在職業活動中培養形成的。這些基本規範所藴含的品質:責任感、創新能力、艱苦奮鬥的精神,職業資格意識、職業觀,又都是可以通過“兩課”、就業指導、技能競賽、各項學生活動培養的。只要營造出良好外部環境,建立起科學完備的職業科學道德素質培養體系,敏鋭捕捉到新形式、新發展對職業道德品質的新要求,那麼我們的學生一定成長為既有紮實的職業技能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的人才。

標籤: 職業道德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6n00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