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以職業崗位為目標的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教育論文

以職業崗位為目標的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教育論文

摘 要: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高職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煙台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圍繞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以職業崗位(羣)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工學結合的“1+1+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

以職業崗位為目標的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教育論文

關鍵詞:崗位能力 課程體系 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汽車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隨着國內汽車市場的成熟,帶動了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產業的發展。近幾年我國的汽車產業一直保持在30%左右的增長速度,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產業正快速成長起來,並將成為我國又一個新的支柱產業。如何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是高等職業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面臨的重要課題。煙台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圍繞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以職業崗位(羣)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工學結合的“1+1+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

根據對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鑑定評估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根據區域特點和市場需求,對職業院校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進行重新論證,對學生需要掌握什麼技能、將來能夠從事何種崗位認真研究、分析和論證。確定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文化情操、語言交流、溝通合作能力、掌握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具有專業能力的汽車服務和銷售人才,面向4S店前台接待員、汽車銷售員、售後服務顧問、維修信息反饋員、維修服務顧問、保險公司汽車理賠員、定損員、二手車鑑定評估及相關的`擴展崗位。

二、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確定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職業崗位(羣)的能力要求,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制訂了基於工學結合的“1+1+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階段:“1年”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英語、計算機、數學、應用寫作、汽車文化、汽車構造等基礎課程,開展市場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1年”為專業領域課程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開設專業領域課程,主要有電子商務概論、消費心理學、汽車電子學、汽車售後服務管理、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營銷、現代汽車技術、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修理技術、二手車評估鑑定、汽車法規、汽車科技英語、汽車駕駛知識。採用“理實一體化”和“模塊化”的教學方法,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將理論知識和專業訓練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能力培養。

第三階段:“0.5年”為崗位能力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由“雙師型”專業教師帶隊,到校企合作企業和學校實訓基地進行生產學習,按照崗位標準要求,各崗位輪換實訓,鞏固專業知識,加強專業技能培養,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第四階段:“0.5年”為頂崗實習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頂崗實習期間,學生要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具體崗位操作訓練,經過訓練後達到該崗位職業能力要求,並根據專業學習和崗位學習寫出畢業論文。實習結束後根據考核結果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由企業和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

三年制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1+1+0.5+0.5”人才培養模式

三、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人才培養方案最重要的部分,是保證學生真正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構建以職業崗位(羣)為目標的課程體系,是在對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崗位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對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領域課程、崗位實訓課程、頂崗實習課程進行重新定位與設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按照公共課程服務於專業教學需要、專業課程定位於職業能力培養需要、拓展課程滿足於學生髮展需要的原則,科學設置課程,優化課程體系。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適應崗位是汽車營銷、汽車技術服務,拓展崗位是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鑑定評。這些崗位要求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文化情操、語言交流、溝通合作能力,在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上要加強禮儀、普通話和應用寫作的訓練;在專業能力方面確定汽車售後服務、汽車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評估鑑定4門核心課程;在實訓方面包括基本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及綜合技能訓練三個環節組成的教學體系。

三年制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體系

四、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

以崗位需要為基準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實訓基地建設中要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校內實訓中就能感受到企業的文化理念,消除學生對企業工作環境的陌生感,實現學生實訓環境與未來職業環境的“零距離”。要從職業能力要求出發,設計實訓教學體系,採用崗位輪換的方法,實現全部崗位模塊輪換實訓。在實訓過程中要有“雙師型”教師全程指導,實訓要人人過關,嚴格按照職業標準進行。實訓結束要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使學生實訓有目標、有動力、有標準。

在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同時,要積極開闢校外頂崗實習基地,選擇具有發展潛能的企業進行合作,尋求長效合作機制,使校企合作能夠持續有效地發展下去。選擇頂崗實習崗位要與專業學習相吻合,確保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有企業安排的技師進行全程指導,所學的知識、技能符合職業崗位要求,能夠進一步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朱慧敏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2010,11。

2、唐永澤以工學結合為主線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1。

3、翁幼珍校企合作視野下的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教育與職業》,2011,2。

課題項目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職業教育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研究”(立項批號:教機職字[2011]042號),主持人:柳光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6vn3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