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職校電力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論文

職校電力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論文

專業課程體系地構建

職校電力類專業課程體系的建構論文

由於我國專業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即傾向於構建所謂的學習領域課程,而由這些課程作為主體的專業課程體系必然與這類課程開發密切相關。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及方法甚至實例在許多文獻(見參考文獻)中都有論述,意見分歧也不大,故此處不再贅述,而課程體系的構建則由於我國的國情有自身的特點,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鄭州電子高等專科學校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改革已實施三年,從實施過程到畢業生就業的競爭力都可看出,該專業的課程體系有較好的實用性及良好的效果,本校正考慮將其推廣到其它電力類專業。該專業課程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以原有的課程體系為基礎進行課程體系構建

電力類專業原有的課程體系經過了多年運行,實際證明是有較好的效果。本校對往屆畢業生及其工作單位進行了調研,普遍對原有課程體系持比較肯定的態度,這説明原有課程體系的知識結構及技能訓練的設計是可取的。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可以以原有的課程體系為主要參考:不但可以參考其整個體系中知識結構、技能結構的設計,還可以繼續沿用已有的課程設計——因為許多課程的設計本身已經包含了理實一體化的思想,只是沒有達到學習領域課程的.內涵要求而已。所需要做的是以構建基於工作過程課程的思想為指導,將其中有些課程進行整合即可。

2.公共類課程地處理

由於公共類課程的特殊性,可以暫時將其置於課程體系中的一個特殊位置,視其為一個獨立的體系,而專心致力於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筆者反對將公共類課程如英語、數學、哲學、體育等課程納入專業課程的開發,因為它們根本不屬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雖然它們與專業有些許關係,但學界還不能完全理清它們之間的具體關係。雖然基於工作過程課程的設計思想使得許多專業課程的內涵已經包含了許多上述課程的培養目標,如社會素養的培養等,但目前在我國還無法替代那些課程。由於我國的現實問題,仍然無法改變其課程的設置,所以只能建議對它們的授課方式進行改革,並改善數學等與工程有關的課程內容與專業課程的銜接。

3.準確把握“基於工作過程”課程的內涵

需要指出的是,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時,不要流於形式而執意擴大“基於工作過程”課程的範疇,將一些不屬於工作過程的課程刻意構建成“基於工作過程”課程。可以仔細分析課程的特點,將專業課程分為:理實一體化的課程、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而不要非往“基於工作過程”課程概念上靠。另外,在構建“基於工作過程”課程時,必須包含必要的理論知識,不要拘泥於“工作過程”而將理論刪除。電力類專業畢業生工作崗位的特點決定了理論知識的必要性,而不僅是熟練工的純技能要求。

課程體系的構造

本校所構造的電力類課程體系由如下幾部分構成:

1.公共類課程

即公共基礎的課程,例如技術數學、體育、英語、計算機基礎等課程,一般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已經確立,無需過多考慮。

2.理實一體化課程

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是指在課程實施中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其特點是用工作任務引領知識、技能和態度,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發展初步的職業能力。其重點是學習理論知識,兼顧職業能力的初步培養。這裏所説的“工作”並非指畢業生最終職業中的“工作”,只是教師為傳授理論而使用的一些具有實用特點的“小製作”、“小試驗”等(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較大的項目),作為教師傳授理論知識的載體。這些課程有“工程製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微型計算機技術”等。實際上,理實一體化課程是那些不適合進行基於工作過程開發的、理論性較強,或在電力類專業中處於輔助地位的課程。從課程體系結構上來看,它們是“基於工作過程”課程的理論基礎。此外,由於我國的教育體制存在某些缺陷,所以剛步入大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存在諸如動手能力欠缺、不能主動學習(習慣於教師為主體的課堂學習)、計劃能力不足、評判能力缺失等缺點,如果直接開始“基於工作過程”課程,學生將很難適應。所以説,理實一體化課程也是“基於工作過程”的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的預演。

3“.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

這類課程是在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從明確任務、制定計劃、實施檢查到平價反饋的整個解決專業問題的全過程,獲得“工作過程知識(包括理論與實踐知識)”、“情境意識”並掌握操作技能,學習掌握各工作過程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實踐行動中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獲取專業知識並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獲得處理信息、整體化思維和系統化思考等關鍵能力,能實現學習和工作的遷移。構建這類課程時,除了要滿足這類課程的開發要求外,還必須注意包含足夠的理論知識。這是由於本校的培養目標不能僅僅滿足於培養學生熟練的操作技能,還應注意工程意識的培養。工程意識的培養離不開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只有掌握了足夠的專業知識,並將理論應用於實際,才能學會從工程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類課程所涉及的“工作過程”是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這些“工作”取自於國家職業標準定義的各工種的實際工作。屬於這類課程的有“電氣設備”、“二次接線”、“繼電保護”、“高電壓技術”、“電氣運行”。需要注意,這裏所提到的課程名稱沿用了原課程體系的定義,但實際內涵已發生改變,已不是原來的純理論的課程,而是以工作過程為載體的課程。例如“繼電保護”課程是以“繼電保護工”的工作內容為載體,“二次接線”則以二次線安裝工的工作為載體等。而且,為了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及適應能力,這些課程的內涵也超出了各對應工種的工作範疇,增加了更加廣泛的專業技術知識及技能。

總結

課程改革應切合實際,不能盲目求新,應充分認識到我國的實際國情及本專業的實際情況。雖然“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有它獨特的優勢,但是也沒有必要完全拋棄傳統的必要的理論課程。改進傳統的較為呆板的課程形式,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形成新的課程形式,加之借鑑外國先進經驗而構造的新的課程模式,兼容幷蓄,以構建靈活而富有生命力的課程體系,這才是高職高專院校應持有的務實的態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51mj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