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職業 >

精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範文合集9篇

精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範文合集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範文合集9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性計劃,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育人理念。獨立學院辦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目標、方案與普通高校存在着差別,獨立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同於研究型大學的一本院校,也不同於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二本院校,它更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同時,獨立學院又屬於本科院校,不同於強調技能的高職高專,它的辦學目標是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因此,獨立院校應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從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本文以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為例,探析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一、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設置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文科專業之一,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從事文祕、記者、編輯、教師等相關工作的人才。隨着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等教育也隨之轉變為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的結合體。以新機制、新模式設立的獨立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面臨新的挑戰。獨立學院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人才,關係到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型和發展的問題。

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目前普遍存在着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大多數獨立學院在設置漢語言文學專業初期,人才培養目標往往完全參照一本、二本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照搬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追求理論系統性、完整性,以學科理論為中心,注重傳授知識。而獨立學院的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素質基礎與一本、二本院校有許多差異,完全照搬其人才培養方案,不僅會影響獨立學院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更會導致所培養的學生缺乏鮮明專業特色和實用技能。

  二、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意義

獨立學院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改革與實施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提升自己競爭優勢和滿足社會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意義。隨着社會的發展,只有在實施過程中對已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地調整和創新,才能較好地滿足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解決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使他們在工作中儘早地適應崗位。同時,應在對已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追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其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理論能力方面應比高職高專學生強,在職業技能方面又要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強。既要具備本科的理論專業知識,又能把知識運用於實踐,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這是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獨立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既要重視理論課程的教學,又要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施,人才的多元化培養,在原來專業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相關技能的培訓,尋找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切合點,拓展專業就業方向,充分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理論技能與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有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具體措施

與着重培養研究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一本、二本院校不同,獨立學院的學生理論知識要求有所降低,但實踐能力要求有所增強。與專門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高專也不同,獨立學院的畢業生應是理論基礎相對紮實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漢語言文學作為應用型專業,找準定位、設置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成為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為:改革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的體系,以構建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素質結構。為達到這一目標,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應以課程改革為核心,優化課程內容,增加實踐環節,調整並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模塊的結構比例,構建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並付諸實施。

  (一)優化課程,建立和完善教學保障機制

實施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除了擴大自有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隊伍,加大自有師資隊伍培訓力度,還應從電台、電視台、報社等單位聘請具有雙師素質的兼職教師任教,建立一支專兼結合,以白有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修訂教學計劃,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優化課程,增加實踐環節,建立以“應用”為特徵的理論教學體系,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採用以基地、學校、行業結合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漢語言文學專業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合作機制,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提高應用能力。

  (二)調整課程模塊比例,注重實踐教學

教學計劃的修訂、課程的調整,既要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又要滿足學生個人未來的發展,使學生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實用的專業技

能。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組織專家修訂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注重實踐、應用性課程的開設。構建“教學+實踐”的課程體系,根據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基礎課、專業技能和人文社會科學有關課程的設置,增加技能課的開設,多方位拓展專業方向。一方面,根據學生就業興趣和計劃,優化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為學生進入某工作領域發展打好基礎,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另一方面,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傳授新聞宣傳、文書檔案、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並進行相關技能培訓,使學生具有從事相應工作的能力。為突出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設置相關職業課程,例如言語藝術、祕書學、公共關係學、文祕寫作、新聞採訪與寫作、檔案學、實用禮儀等課程,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技能,提高學生採編寫、組織、協調、交流溝通等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競爭力,學院鼓勵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教學後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考試、測試,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要求學生參加科技創新與素質拓展活動以獲得相應學分,如普通話測試。此外,根據學生就業興趣和計劃,開設多門選修課,如速記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原理等課程,滿足將來從事不同工作的學生有目的地選擇相關課程,使學生成為具有實用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專業課佔45%以上,文化類和教育理論類課程佔25%,實踐課程僅佔5%,這樣的設置很難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必須對現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結構和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增加實踐環節和實踐時間,形成以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突出學生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學生在生存中求發展的能力,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充分體現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調整並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模塊的結構比例,實踐課程學時增加15%以上,第一學年設置為期2周的社會調查或文學採風活動,第二學年設置為期2周的社會工作實習,第三學年設置為期4周的社會工作實習,第四學年設置為期2個月的畢業實習。同時,構築並實施綜合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通過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與一些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建實習基地,已建好的語音實驗室、線性編輯實驗室、攝影攝像實驗室和《天行健》校刊、《晨曦報》、廣播站等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

  (三)發揮學生社團作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獨立學院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除了要加強校內外的實訓、實習基地建設,還要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學生社團是發揮學生組織協調、管理溝通能力的重要平台,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可以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可以發揮活動能力強、參與意識強的特點,提升自我培養意識和能力。因此,獨立學院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致力於發揮學生社團作用。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該學院在第二課堂組織開展眾多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專業相結合,以求實創新、鍛鍊自我為宗旨的特色活動,使學生的潛能、才華及創新精神得以盡情施展與發揮。學院定期舉辦社團活動、班級特色活動、學科創新活動,充分挖掘、發揮學生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形成“人人有舞台”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促使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總之,獨立院校應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革,在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充分利用地方優勢資源,強化專業特點,使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現階段,醫療機構以及用人單位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構建提高人才質量的方案,如: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還要構建有效的、客觀的考核體系,不斷提?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

1.依據社會對醫學檢驗人才的要求,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從相關的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各級醫療衞生機構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要求較高,企業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為了能夠為各級醫療衞生機構、企業輸送更多高質量、優秀的醫學檢驗專業人才,此時高校要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改革教學、提高檢驗醫學教學質量的方案。當前高校依據社會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要求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目地達到國家教育部100304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臨牀溝通能力的複合型醫學人才。

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體系的時候要將培養目標作為出發點,搭建適合醫學檢驗專業的知識平台。第一平台,文數理知識平台。其中包括了英語課程、計算機課程等,這樣做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為學生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二平台,專業基礎知識平台。其中包括了生物化學學科、醫學微生物學科等,這樣做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提?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第三平台,臨牀醫學知識平台。在這一知識平台上要重視臨牀醫學與檢驗之間的內在聯繫。第四平台,醫學檢驗專業知識平台。這一知識平台重視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構建教學計劃時,要遵循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繫,構建具有聯繫的四大課程平台。與此同時要開設選修課,重視社會實踐以及畢業實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重視課程建設,修訂教學大綱,改革教學內容

在課程建設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改革教學內容。醫學檢驗這門學科以飛快的速度發展起來,並且醫學檢驗學科的知識也在不斷更新。然而由於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不可能掌握該學科的所有知識。所以在改革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取捨得當。教師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一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機結合,突出重點知識以及難點知識,刪除與其他學科相重合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有一些內容較為簡單,此時教師要求學生要自學,這樣做不僅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階段,有七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巳經修訂完成,如:《輸血技術學》、《臨牀血液學和血液檢驗》、《臨牀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濤’並且已經將其運用到教學中。新的教學大綱將重點知識凸顯出來,這能夠讓學生對專業主幹課程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選擇教材時,要選擇衞生部規劃的最新版本教材,結合自編教材,融入本專業的熱點知識,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高校還要鼓勵教師編寫教材或者參考書。有一些教師還構建了主幹網絡課程,並且網絡課程也是依據教學大綱來確定教學目標,選擇上採用了以知識點為單元的章節式編排,以便於學生從中獲取相關的信息。

3.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可以將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學活動還可以激發學生運用以前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當前所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1啟發式教學法

所謂啟發式教學法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的知識基礎、整個教學內容來精心設計教學手段,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促使學生處於積極性的狀態中。在啟發式教學中,要求教師要進行引導轉換,將知識轉換為學生的具體知識,再將具體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啟發式教學中的“啟”是相對於老師而説的,“發”是相對於學生而説的。教師在採用啟發式教學法時,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效率。“啟發式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聯想比較法”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有助於培養具有創新型的人才。從教學觀上來講,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學過程上來講,更加重視學生的能動作用。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要自己動手、動腦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從教學手段上來講,通過營造活潑、有趣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該教學方式不是依靠死記硬背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從教學目標上來講,比較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知識與能力、智力與非智力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3.2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教師要積極製作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來模擬教學,增加教學內容的信息量。教師在精選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內容時,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不斷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及理解。當前已有5門專業課程實現了課程上網,如:《臨牀免疫學和免疫檢驗》、《臨牀檢驗基礎》、《臨牀血液學和血液檢驗〉等。

4.構建規範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醫學檢驗這門學科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改革以及創新醫學檢驗試驗教學模式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醫學檢驗技術的教學特點,構建以檢驗醫學技術為核心的實驗課教學體系。同時還要不斷更新實驗內容,促使學生掌握有本專業有關的知識,提高學生分析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學校還要依託附屬醫院檢驗科,構建相關的實驗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台。實驗教學環境為開展實驗項目、改進實驗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臨牀實驗室擁有着先進的檢驗醫學實驗設備,這就便於學生更好的開展探究式學習。在課餘時間裏,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設計實驗、開展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科研方法,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於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如果學生僅僅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類學生是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在這個較為寬鬆的實驗環境下,學生有機會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向老師、同學求助,?蘇易柿系榷嘀址絞嚼脣餼鮁芯抗?討杏齙降睦?眩?歡?餼隼?顏庖還?唐涫狄彩茄???啊⑻嶸?約耗芰Φ囊桓齬?獺R窖Ъ煅樽ㄒ擋煌?諂淥?ㄒ擔?米ㄒ狄?笱???弒附杴康氖導?芰Α?/p>

5.注重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近幾年來,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果。自從20xx年以來,各大高校開始擴招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這也就相應增加了醫學檢驗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同時高校提高了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的質量,這些畢業生也獲得了醫療機構的認可。用人單位對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臨牀技能、較為紮實的專業知識、較好的綜合素質。近幾年來,有一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新穎,這就表明學生的創新意識逐漸增強。

6.構建合理的、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

6.1建立科學的管理考核制度

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學校要安排相關的老師來管理實習生,並且要制定科學的、合理的考核細則,量化考核指標。一般表格指標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教師用;第二種,學生用。教師用的考核表往往是由教科室統一下發的,帶隊醫生、科室領導要考核學生的實習情況,最後將考核表上交給教科室。學生用的考核表往往需要上級醫師、科室領導簽字。學生用的考核表主要是為了考核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情況、學生使用儀器是否得當等;教師用的考核表主要是為了考核學生是否按照規定完成了學習情況,其中包括了教師意見表、科室鑑定表。如果高校沒有構建合理的、科學的考核制度,那麼學生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實習中都不會端正自身的態度,在實習中他們並沒有提?自身的能力,而是浪費了實習時間。因此高校要構建有效的考核制度,以此來督促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6.2確定考核內容以及時間

根據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制定出臨牀血液學、臨牀微生物學、臨牀生物化學的考核內容。通常情況下,考核內容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基本考核內容;另一方面,強化考核內容。每個檢驗項目要確定評價標準,逐條逐項來考核、評價每一學生。整個評價體系中包括了94個考核項目,其中臨牀基礎檢驗學、臨牀血液學、臨牀微生物學、臨牀免疫學、臨牀生物化學分別為26個、16個、11個、18個以及23個。

當每一門專業課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都結束之後,要依據臨牀檢驗技能考核、評價體系來確定考核內容,每一位學生都要參加基本考核,對於強化考核往往是由學生抽籤來決定的。

7.結語

當前,構建醫學檢驗專業的考核體系、評價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僅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可以滿足醫療機構以及用人單位的各種要求。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軟件開發能力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瞭解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能從事軟件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能在醫院從事醫藥信息系統規劃、建設與運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操作系統、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課程設計、醫學信息學等。

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1)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等多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數據庫、操作系統、網絡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3)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人機交互、系統集成與體系結構、Web系統與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4)瞭解國家關於計算機軟件產品的設計、研發、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瞭解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及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瞭解新技術、新理論的發展動態。

2.能力結構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專業道德和心裏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系統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

(3)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瞭解本本科的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

(4)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與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5)經過系統化的軟件工程基本訓練,具有參與實際軟件開發項目的經歷,具有作為軟件工程師從事工程實踐的專業能力。

(6)具有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權衡和選擇各種設計方案,使用適當的軟件工程工具設計和開發軟件系統,能夠建立規範的系統文檔。

(7)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具備個人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8)熟悉中醫藥學及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醫藥信息處理及軟件系統開發的工作能力。

(9)瞭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中藥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軟件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10)瞭解軟件工程學科的前沿技術和軟件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系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2)具備自我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學學習隨時湧現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術,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保持和學科的發展同步。

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説能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社交中能夠有效地用英語交際,同時,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修養,以適應社會發展之國際化需求。

3.素質結構要求

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修養、較強的現代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專業學科意識、綜合分析的素養、求真求實創新精神、不懼困難持之以恆的毅力;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素質拓展“八個一”工程中的八個項目均為學生必修,學生可結合自身需求、興趣自主選擇具體修習內容,至少修滿6學分。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一、學制及招生對象

學制:學分制,基本學制三年,最長五年

招生對象:普高畢業生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倉儲、配送、運輸、採購、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知識,具有倉儲與配送業務處理、運輸調度業務處理、採購與供應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業務處理、快遞營運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能力,擁有吃苦耐勞、誠實守信、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等素質,面向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適應現代物流行業採購與供應、國際貨代操作、快遞運營崗位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1. 能力目標

(1)具備倉儲業務處理、配送業務處理、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處理、物流信息處理等專業能力;

(2)具有對物流市場進行調查、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

(3)具備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現場應急管理能力。

2. 知識目標

(1)掌握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

(2)掌握倉儲與配送業務、國際貨代操作、運輸調度、採購業務等基本作業流程;

(3)瞭解條形碼技術、POS系統、RF技術、EDI技術等先進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

(4)掌握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掌握物流業務政策法規和國際慣例。

3. 素質目標

(1)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性格隨和,樂意與人交往;

(2)具有責任心,敬業負責,積極主動,細心肯幹;

(3)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吃苦耐勞;

(4)為人正直、誠信、踏實、忠誠;

(5)勇於創新、勇於挑戰、樂觀向上。

三、專業核心能力與就業崗位指向

xxxx

四、課程體系與課程設置

xxxx

五、專業核心課程簡介

xxxxxx

六、畢業要求

學生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方可畢業。

1. 學分要求

畢業應修滿126學分。

2. 證書要求

(1) 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證書。

(2) 普通高校英語應用能力A或B等級考試證書。

(3) 獲得專業職業資格證書之一。

①助理物流師;

②國際商務單證員;

③國際貨代職業資格證;

④報關員、報檢員職業資格證;

⑤物流職業經理資格證書;

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

七、專業教學團隊基本要求

1. 本專業教學團隊應滿足以下要求

(1)具備本專業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學歷,並接受過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論的培訓,具有獨立開發職業課程的能力;

(2)從事實踐教學的主講教師應具備物流師資格證書(含高級工)或“雙師型”教師;從事輔助教學的實訓指導教師要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熟悉物流設備操作;

(3)本專業“雙師型”教師(講師以上教師系列職稱,並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或兩年以上企業經歷)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

(4)專業教師與學生比例不超過1:28,企業兼職教師佔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於50%;

(5)師資梯隊中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一般教師比例基本達到1:3:6。

2. 本專業目前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有專任教師12名,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1人,雙師素質12人,“雙師”素質達100%,中青年教師佔75%,職稱結構及年齡結構均較合理,涵蓋採購與供應、物流運輸、倉儲配送、國際貨代、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規劃、物流設施設備等專業方向。另有來自行業企業兼職教師40人。

八、其他必要的説明

1.20xx級《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已開課。

2.綜合實踐課的上課時間根據場地情況靈活安排。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學術界有較為廣泛的討論,對人才培養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二是商務技能必須非常熟練;三是要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介於三點要求,筆者對當前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人才培養實施策略。

一、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在對商務英語進行學科定位時,由於教師看法不同,致使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出現比例失衡現象,從而無法保證商務課程與英語課程之間的協調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英語課程涉及的系統性商務知識比較少,因此,學生只能零散、籠統地瞭解一些商務知識,導致學生無法完整地掌握商務英語應用方面的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商務知識的學習效率,阻礙了學生綜合商務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教學模式應用性不強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商務英語方面的相關知識,給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應用性不強,教學活動的設計不科學,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材不完善

在商務英語教材從外貿流程的相關知識擴展到談判技巧以後,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涉及的內容已經延伸到國際商務禮儀、國際商務文化等多個方面。但是,在世界各國不斷往來的情況下,商務英語專業使用的教材還不夠完善,急需更新,這對於促進學生商務技能全面提升有着極大的影響。

二、商務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施策略

(一)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不斷優化

在實踐教學中,注重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不斷優化,提高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知識的重視,並高度重視商務知識的講解,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商務英語應用能力。一般情況下,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涉及的課程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其中,理論課程是指英語專業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是指經貿知識、國際金融等方面);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商務技能課程、英語技能課程、計算機應用課程等多個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綜合英語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鑑賞能力,讓他們瞭解西方的民族風俗、國際禮儀等,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增強學生的商務交際能力,從而為培養應用型商務人才提供重要基礎。

(二)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有效完善

在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將能力提升作為課程設置的主要目標,在加強課程教學與實踐聯繫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必須注重國際商務語言環境的營造,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在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案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髮展。例如:在實訓教學課程中,組織學生對還盤、詢盤相關知識進行自學,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模擬整個商務交際過程。如此一來,不但能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商務交際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教材的更新和科學引進

在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教材的更新和科學引進是培養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重要基礎。因此,選擇具有時代性與實用性特徵的教材,對於提高商務英語教學水平有着重要的影響。例如:在高等院校使用頻率較高的《劍橋商務英語》,不但能為學生提供各種商務環境,還能為學生學習商務知識提供指導,對於BEC考試、獲取相關證書等也有着極大作用。

三、結語

在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商務英語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還需要不斷探索。只有結合新時代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商務英語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職業教育逐漸擺脱了學科體系的制約,迴歸其職業教育的本質。職業教育在於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因此,如何將職業教育和企業的用人需求聯繫起來就成為了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物流管理職業技能大賽可以承擔這樣一個連通的作用:一方面,大賽項目設計都來源於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體現了對崗位工作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將項目上的內容融入其中,並貫穿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從而真正實現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職業教育逐漸走出了傳統高等教育的學科教育體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視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國家對於職業教育的規劃是要以提高質量為重點,並提出通過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來提高教學質量。職業技能大賽,既是檢驗職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強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

1 物流職業技能大賽和人才培養方案結合的必要性

人才培養模式是專業建設的核心體現,包括專業、課程建設,實訓條件和實訓內容的建設和制定,教師團隊的結構和建設以及課程日常的教學工作等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來實現的,可見職業技能大賽對於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得職業技能大賽和人才培養模式的結合成為必要。

1.1 將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與技能大賽相結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技能大賽的項目設定是在充分調查市場的基礎上,將當前先進的物流硬件設備與運輸、倉儲和配送等前沿理論進行深度融合。大賽項目的設置,一方面,可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也與職業技能標準相契合。這樣,通過對大賽項目的理解和實施,可以更好地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標準進行準確定位,同時可以針對市場的實際需求調整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和實訓項目,從而達到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目的。

1.2 將物流職業技能大賽與教師團隊建設相結合,強化人才培養方案

物流職業技能大賽參與主體是學生,但是真正的實力較量是教師團隊的較量,因此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是職業教育質量的核心。多年來各高職院校一直重視“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建設,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措施來實現。一是“傳幫帶”制度,對於新進教師安排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指導;二是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鍛鍊,參與企業的運營的相關過程,提升實際工作的能力;三是引進行業或企業的人擔任兼職教師,指導大賽和實驗實訓。通過教師團隊的建設,使得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更有保障,從而達到強化人才培養方案的效果。

2 物流職業技能大賽對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作用

2.1 以賽促學

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是大學聯考中分數比較低的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的特點是不愛傳統的學習,但是動手和實踐能力比較強。如果還是採用學科教育體系,無疑就將這部分學生的缺點放大了。而通過技能競賽,一方面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改進了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的信心,並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成就感使得學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競賽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2 以賽促教

將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按照科目分類之後融入課程標準中,“課賽相融”需要對原有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打破以理論課和課堂教學為主的培養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學和崗位實踐。將每一門專業課都體現出技能大賽的相關能力要求,同時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加競賽項目的機會,形成“人人蔘與”的局面,將大賽由傳統的少數師生參與轉變為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普及化轉變。

2.3 以物流職業技能大賽為切入點,優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而職業技能大賽是踐行這個模式的重要平台,對於專業改革、促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內容選取、教學實施、考核評價、實訓教學條件建設等方面融入大賽元素。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中,強化職業技能大賽方向與技能培養。有針對性地將賽事項目內容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同時充分借鑑大賽組織、大賽評價、過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課程實訓項目的建設,充分實現“課證崗對接、學訓賽相通”。

3 物流職業技能大賽影響下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體系的構建

近年來,在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上提出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理念,為了充分實現這一理念,就應當着力構建基於能力培養、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物流職業技能教學大賽體系,而這個體系的關鍵就在於三個主體的建設,即教師、學生和企業。

3.1 教師團隊的構建

“雙師型”教師是高等職業教育對於教師的新型要求,由於之前我國單一的高等教育體系,使得高職院校的教師只具備單一的知識技能,這和職業教育的本質相差甚遠。近年來,高職院校開始注重“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建設,通過培訓、企業實踐鍛鍊等途徑來完成。而物流職業技能大賽恰恰是“雙師”能力展現的主要平台,也是檢驗教師是否具備“雙師”素質的試金石。

3.2 強化學生基於工作過程的學習,發揮“雙證聯動,半工半讀”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賽的重要特點是不僅要比賽參賽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論知識,以行業從業者的標準和要求,從“知”和“會”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和比賽。因此在進行學科教育的同時,也應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課時,用於學生的實踐訓練。

3.3 引企入校,將企業需求與教學體系構建深度融合

物流職業技能大賽的競賽環境建設和企業的生產運作實際是相吻合的,同時結合院校實訓基地的條件而構建的,這樣使得競賽環境既能滿足生產型需求,又能滿足教學型需求。學校在構建校內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時候,密切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需要和職業技能大賽需要來編制實訓方案。在新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過“引企入校”,將企業所需的設備和學生實訓所需的設備相結合,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職業技能大賽訓練基地。

“職業性”是高職院校物流職業技能大賽不同於本科學科競賽封閉式模式的典型特徵,這也就決定了如果技能大賽僅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學生來參與,就違背了“職業性”的特徵。因此,物流職業技能大賽需要行業、企業和學校、學生等多方參與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賽必須藉助企業的資源條件,將實訓的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相融合才能發揮其作用。

4 結 論

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將物流前沿理論和生產實踐進行融合,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時可以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和教師團隊建設相結合,對人才培養方案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職業院校師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台,廣泛參與技能大賽,從而實現促進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教師業務素質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三贏”局面。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比較紮實的英漢雙語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具有較為系統的翻譯理論知識、比較紮實的翻譯基本功、較為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的翻譯批評和翻譯鑑賞能力,能夠基本勝任不同領域基本難度的文學翻譯、商務翻譯、典籍翻譯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語言和翻譯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漢語和英語兩方面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訓練,掌握跨文化交際和英漢互譯的基本技能,具備口筆譯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質與文化修養;

(2) 掌握語言知識和能力,包括英語語音、詞彙、語法知識,英語聽、説、讀、寫能力,漢語知識與寫作能力,演講與辯論能力,語言學習能力;

(3)掌握翻譯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能力,包括口筆譯技能、口筆譯理論、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譯者綜合素質;

(4)掌握翻譯需要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包括中外社會文化知識,語言學與文學知識,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翻譯工具的知識,國際商務知識,公共外交知識;

(5)瞭解翻譯學的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瞭解翻譯專業的行業需求和發展動態;

(6)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8)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三、專業方向

本專業設文學翻譯、商務翻譯和典籍翻譯三個方向。

1. 文學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文學文體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掌握文學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文學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文學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2. 商務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商務翻譯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商務知識,掌握商務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商務文本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商務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商務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3. 典籍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不同體裁和題材的典籍特點,具有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掌握典籍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典籍文本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典籍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典籍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為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説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為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核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為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為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為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台,並且為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實踐平台,通過校企合作的平台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6]。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責任,應當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隨着國際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金融專業教學更應當以金融市場需求為教學出發點,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及管理,通過制定相關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強化教師的教學意識。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能夠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所以高校金融專業應當給予重視並不斷對現有的管理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創新,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金融專業學生全面發展,進而為國家、社會等培養出更多具有極強的創新、實踐能力且具有國際化金融水平的人才,為我國的金融行業注入更多新鮮活力,以促進金融行業穩定、持續地發展。金融學作為一門經濟類學科,其教學效果一直備受關注,可以説金融與我國經濟發展有着密切關聯,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行業的發展推動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增長。金融學與國家未來經濟戰略需求、社會發展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而金融人才的緊缺也會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高校金融專業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金融人才的責任,對於全能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基於我國金融市場迅猛發展的現狀以及對金融人才的緊缺,金融院校應務必加強教學管理力度及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培養金融專業的學生具備極強的創新及實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便於向國家金融市場輸送大批全能型金融人才,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穩定、持續發展。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阿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為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説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為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核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為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為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為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台,並且為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學生提供實踐平台,通過校企合作的平台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9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金融財會、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本知識,受到調查、策劃、技術經濟分析、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政策研究、三農問題分析和解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相關的農(林)業科學知識和較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掌握農業經濟、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掌握技術經濟分析、經濟核算、社會調查等基本方法;

4.具有獨立獲取知識、計算機應用和信息處理、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組織協調、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熟悉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瞭解農(林)業經濟科學的理論前沿和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學科

經濟學、管理學

五、主要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zhiye/qveq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