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行業 >

史記孔子世家閲讀答案

史記孔子世家閲讀答案

史記孔子世家閲讀答案

史記孔子世家閲讀答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①;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②。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衞,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魯復善待。

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闢,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闢,行中正。身舉五?③,爵之大夫,起累紲④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説。

孔子年三十五,魯亂。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史記?孔子世家》有刪節)

註釋:①料量平:帳目清楚,收支平衡。②司空:官名。③?:公羊,五?,即五?大夫,官名。④累紲:用繩索捆綁,引申為牢獄。⑤大司寇:官名。⑥粥:賣。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誡其嗣懿子曰 誡:告誡

B.已而去魯,斥乎齊 去:到達

C.昔秦穆公國小處闢 闢:偏僻

D.吾即沒,若必師之 沒:死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斥乎齊,逐乎宋、衞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處雖闢,行中正 莊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

C.孔子遂行 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

D.魯大夫孟?子病且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1.下列各組句子,分別説明孔子“執政才能”“好學有才”的一組是

A.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

B.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於是反魯,魯復善待

D.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吾即沒,若必師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是聖人的後代,他年少時就好禮,得到了魯國的大夫孟?子的讚譽,孟?子要求自己的兒子拜孔子為師,向他學習。

B.孔子一生中在季氏手下做過小官,後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職務,他喜形於色,這説明孔子從內心來講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時,沒有儘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離開魯國出遊齊國,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國、衞國,卻被驅逐;在陳國、蔡國又遭受圍困;政治主張受挫,無奈又回到魯國,卻沒有受到善待。

D.孔子有辯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齊景公的賞識;他對音樂的喜愛,對《韶》樂學習的熱情和痴迷也得到齊國人的讚賞。

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3分)

(2)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3分)

(3)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4分)

參考答案:

9.B(去:離開。)

10.A(介詞“在”/介詞“對”;B都是“雖然”;C副詞“於是就”,D都是副詞“將要”)

11.B(A中“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説明的是孔子的經歷,並未説明“好學有才”;C中“於是反魯,魯復善待”説明的是魯國對孔子的態度,並未説明“好學有才”。D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説明的是孔子對職位變動的態度,併為説明“執政才能”。)

12.C(得到了善待。)

四.(24分)

13.(1)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門客)們,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來給荊軻送行(送別荊軻)。(譯出定語後置1分,“穿着白衣戴着白帽”1分,句子文意通順1分)

(2)正當這個時候,我的力氣還足以繼續前進(入洞),火把還足以照明。(尚,還;明,照明。各1分,句子文意通順1分)

(3)(孔子)跟齊國太師談論音樂,欣賞到(聽到)了韶樂,(就)學習彈奏韶樂,(沉浸在音樂中)三月不知肉味,齊國人都稱讚他(孔子)。(補出開頭的主語1分,“語樂”1分,“三月不知肉味”可不譯,後三個不補充不扣分。句子文意通順2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hang/gv2d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