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 >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方案範文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方案範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根據省、市、縣關於實施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的安排部署,結合全鄉實際,鄉黨委、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分期分批對全鄉22個行政村配套改造、整體提升。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方案範文

一、總體要求

以縣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為指導,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目標,按照“老中求新、新中求精、精中求特”的思路,堅持保護文明、注重生態、突出特色的原則,大力實施環境整治、民居改造、村莊提升“三大工程”,增加現代設施,綠化村落庭院,傳承優秀文化,保持田園風光,加快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田園風光、舒適宜居”的升級版現代村莊。

二、工作目標

全鄉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要着眼於提高農民收入,着眼於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着眼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要堅持黨政主導、農民自願,規劃引領、示範帶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標本兼治、量力而行,創新驅動、市場運作,配套改革、產業富民。

1、2014年,22個行政村要全部完成“四清”、“四化”任務,其中木口、青峯和林峯3個基層建設年活動幫扶村要在辦好原定十件實事的基礎上,根據各村實際,推進配套改造、重點提升。同時啟動抓好西、壯口和史家渠3個試點村改造提升工作。

2、2015年,鞏固和擴大“四清”、“四化”成果,完成10個村的改造提升任務。

3、2016年,全鄉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改造提升任務,並基本建立長效化的農村公共設施和環境管護機制。

三、主要任務

(一)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堅持生態優先,突出山村特色,注重文化傳承,充分考慮農村與城鎮的功能性差異,結合沿縣道幹線大村和靠山小村不同的自然環境、風俗習慣和人文傳承,對全鄉22個村面貌提升分批制定規劃。

規劃編制。鄉農經站負責,邀請規劃局對全鄉所有存在建設規劃進行重新審視、修訂和完善;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建築風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高標準編制存在面貌改造提升規劃。規劃主要圍繞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處理、飲水安全、廁所改造、污水處理、村莊綠化、土地整理、秸稈處理和廚房改造、新能源利用、村民中心建設、標語廣告整治、傳統文化保護開發13個方面工作展開,並做好與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等相關規劃的銜接。2014年首批確定的西、壯口、史家渠3個試點村和木口、青峯、林峯3個基礎建設年村要完成規劃編制,其中3個試點村在7月底完成規劃,基層建設年村莊規劃在8月底以前完成。

樹立樣板。鄉農經站和各相關包村幹部負責,對農村民居建築風格和樣式進行規劃設計,提煉建築元素,體現本地民俗和文化特點,分片推出嶺北、沿偏壯線、沿陽索線、西溝4個改造提升民居典型樣式。

規劃執行。鄉農經站、黨政辦和國土所及各包村幹部對於以確定的規劃,必須剛性執行,框死村莊建設邊界,就地翻建新房要符合村莊建設規劃,嚴禁規劃外新建住房。要制定出規劃執行的具體問責制度,對村莊規劃執行不力的村支書、主任和包村幹部,提出問責;成立專門的規劃建設監督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對轄區內的農村建房進行監管,杜絕違法建設。

(二)實施環境整治工程。堅持“整潔、長效、文明”,着力落實好環境綜合整治各項措施,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努力打造天藍水淨、地綠山青、村容整潔、舒適宜人的美麗村莊。

1、全面開展“四清”。各村委要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營造“淨綠整潔、文明有序”的村莊環境為目標,全面開展“四清”(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庭院)。徹底清理偏壯線、宇青線兩條主幹道及各村內街道、房前屋後、村莊周邊、公共場所的各類積存垃圾,消滅衞生死角。清理村莊街道兩旁亂堆亂放的柴草雜物、廢棄建築材料,清理村內散落糞堆、磚頭瓦塊等。拆除村內侵街佔道的私塔亂建設施,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殘垣斷壁,使村內從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潔通暢。清除院落內垃圾、雜物,規整院內堆放物品,及時清理畜圈糞便,做到房內、院落整齊清潔、明亮舒暢。結合我鄉各村實際及就近填埋的原則,各村在不影響汛期行洪和不污染飲用水源的前提下,建設垃圾填埋場並制定填埋和管護制度。2014年底,全鄉所有行政村都要完成“四清”任務,建成垃圾填埋場並投入使用。

2、建立長效機制。22個村全部建立保潔員、清運員、管護員、監督員“四支隊伍”,嚴格執行門前三包、村民環境整治公約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各村村莊環境衞生日常管護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各村根據自身實際大力推行垃圾清運完全承包型、僱傭責任型、定時定點集中收集清運型等多方面措施,確保農村環境整治常態化、規範化和長效化。

3、提升“四化”水平。在抓好“四清”長效管護的同時,切實抓好“四化”:一是淨化。加強對村莊出入口、主幹街道、集貿市場、臨路(街)商鋪、公共活動場所環境衞生管理維護和完善提升,嚴格執行垃圾清運制度和垃圾填埋制度,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到100%。二是綠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年內完成荒山造林3000畝,春季綠化四旁植樹22萬株,推進“一人一畝林”建設,以房邊、村邊、路邊綠化、種菜為重點,積極開展村莊綠化,打造綠化景觀街道。逐步建成村在林中、人在綠中的良好環境。村莊綠化率達到30%以上。三是亮化。在西、壯口、史家渠三個試點村建設安裝線杆、路燈等亮化設施,按50米一盞燈的標準配備照明設施,實現村內主街道夜晚有照明。隨後逐步在其他條件成熟的村穩步推進。四是美化。在具備條件的西安居、東宇莊等村主要街道兩側建設特色鮮明的文化牆,粉刷臨街建築立面、規範户外廣告。文化牆要內容健康、格調向上,能反映本村特色和歷史文化。

(三)實施民居改造工程。堅持“老中生新”,遵循經濟、實用、美觀的原則,以改造提升為主,以建新拆舊為輔,開展多種類型農村民居改造。一是引導農民進行坡屋頂改造,採用節能、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環保裝修材料,改造提升現有民居,打造成為精品民居,逐步在全鄉推廣。二是危舊民居。需要就地翻建新房的,要符合村莊建設規劃,嚴禁規劃外建房;需要危房改造的,按照户均不少於1.1萬元的標準,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給予資金補助;2014年完成53户危房改造任務,到2016年,全鄉完成150户危房改造任務。三是傳統或特色村落的'民居。要保留原有建築風格、村落框架和整體環境,傳承文化元素。完成東村江家大院的修繕保護工作。

(四)實施村莊提升工程。堅持“山區特色、田園風光”,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鄉各村要分步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通路。積極爭跑對接,今年完成所有行政村內主要街道硬化,村內小巷各村根據自身實際完成水泥硬化或石板、河卵石鋪面。二是改水。今年確定東、壯口、史家渠三個村為試點村,進行重點改造,加快排污管網建設,在主要街道和生活污水源建設排放溝渠,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推進自來水入户、清潔水源入户等飲水安全工程。三是改廚。在全鄉大力推廣使用先進爐具、灶具,推廣使用液化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年內完成西安居沼氣池項目,到2016年,全鄉2500以上農户用上沼氣。四是改廁。推進各村露天户外廁所改造,大力推廣使用雙甕式、三格化糞池式、三聯通沼氣池式廁所,改廁率達到40%以上,到2016年,全鄉重點區域內村莊基本完成廁所改造任務,村內公共活動場所逐步建設無公害廁所。

強力提升公共服務設施,一是建設標準化衞生室。積極對接衞生局等部門,每村建設一個不小於60平方米,設置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的標準化衞生室。二是改善教育設施。科學推進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調整,加快改造農村中國小危房,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年內完成東國小建設項目。三是推進鄉綜合文化站、文化廣場、農家書屋、體育健身點等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年內每村建設一個農家書屋,都有一個健身活動場所和必要的健身器材,並加強規範管理;到2016年底,各村都建有文化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面達60%以上。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政府鄉長任常務副組長,副鄉級領導為副組長,各村支書主任、包村幹部為成員的鄉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副鄉長楊小軍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按照職責任務切實負起責任,細化工作任務,實化推進舉措,確保取得實效。

2、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廣播、板報等媒體和陣地的作用,廣泛宣傳推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村民破除陋習、移風易俗、提高素養,形成講文明、愛衞生、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和自覺行動。定期總結先進典型,推廣經驗做法,為推進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營造良好氛圍。

3、整合資金,強化工作保障。鄉安排專項資金,加大支持力度,實施以獎代補,對積極性高、幹得好的村莊實行重點獎補。整合涉農資源,統籌“一事一議”獎補、農村土地整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綜合整治、農村危房改造、扶貧開發、深化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等項目資金,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4、幫扶幫建,形成強大合力。大力實施“1+1”結對幫扶工程,駐村蹲點,重點解決難題,並予以物質、資金等幫扶。充分發揮羣團組織作用,積極鼓勵社會組織、民間團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的幫扶幫建。倡導鼓勵農村外出打工人員、在外公職人員返鄉幫建。

5、強化督導,嚴格考核獎懲。鄉領導小組辦公室採取“旬督導、月調度、季小結、半年初評、年度總評”措施,對各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進行督導考核、並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落實。嚴格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實施排隊打分考核制,對工作成績突出的村進行表彰,對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nongye/0vlg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