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 >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1

一、解決“三農”問題關鍵在於農民增收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為不但農業所生產的糧食和其他食物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農業更是發展工業的原始資金積累的主要xxxx;是輕工業原料的重要xxxx和工業品的廣大市場;是穩定社會、支撐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離開農業這個基礎,什麼事業都不可能發展,這在哪個國家都是如此。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所以國家更是把“三農”問題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鍵又是農民。因為農民是農村社會的主體,也是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主體,農民的地位決定着農村的穩定和農業的興衰。而且農民以佔中國大多數人口來算,其收入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GDP水平的高低,所以農民的問題又體現在增加其收入上,特別是隨着中國加入WTO後,農業的進一步向國外開放,給外國農產品以“國民待遇”,會給中國農業帶來很強的衝擊,影響農民收入。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成為現階段國家經濟的重中之重。

二、進行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新模式

我家所在的城市——聊城,地處魯西三省交界處,工業起點低,加上區位、人才、技術等制約因素,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市,560萬人口中近80%的人在農村,所以解決“三農”問題在聊城顯得尤為重要。聊城“三農”問題正是集中表現在農民收入增長不上去,也就是説解決“三農”問題就是解決如何使農民實現增收的問題。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是一個弱勢產業,在解決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單純依靠農業是不行的,所以近些年,聊城通過進行實施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戰略兩種途徑的探索,做大做強了一批農村的龍頭企業,來突破“三農”問題的瓶頸。聊城工業在全市GDP中的比重由前幾年的只有30%多,到20xx年達到43%左右,20xx年達到46.1%,再到20xx年達到50.3%。與此相反,農業在全市GDP比重則每年降兩到三個百分點,20xx年是25.6%,20xx年是22.1%。企業發展,農民富裕,這是突破三農困境的一種新的模式,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直接為解決“三農”問題創造了良好條件,其中以聊城市的時風集團為代表的工業化企業解決了農民的就業問題,而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鳳祥集團則帶動了農民普遍的增收,這兩者均是實施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解決“三農”問題的代表性企業。

⒈工業化促使農民增收

目前,時風集團的30000多工人,大部分來自農村,一年發放工資3個多億,按照其所在縣—高唐的30萬農業人口計算,每個人增收1000元,而且農業機械行業主要是面向農村的,他們的很多配件廠都在農村裏,不在城市,因此他們解決的都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和更多的農民的增收。工業對農民的帶動作用比農業本身要大的'多。時風去年生產107.5萬輛發動機,96.1萬輛農用車,19.7萬台拖拉機,實現銷售收入84.8億元,利税4.5億元。在高唐,近300家大小企業給時風提供配件,有20xx輛運輸車從事時風產品物流,從業人員達10000餘人,加上提供配件、運輸的外地人共有十多萬人,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進程,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⒉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民就業

聊城市陽谷縣的鳳祥集團是我國排名第三的雞肉供應商,是集分雞肉、熟製品、調味品、保健品等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中國肉類食品企業50強之一。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18.26億元,利税10073萬元。近年來,鳳祥集團以“公司+合作社+農場”的基本運行模式,大刀闊斧地走出貿工農一體化、養加銷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路子,他們建起了1800個規模的雞舍,投入近1億元。6000多户農民利用這些養殖場進行肉雞飼養,鳳祥採取統一管理、統一提供技術指導、統一提供飼料、統一對外運輸等五統一措施,為農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免費送飼料、免費運輸等服務,涉及三省12縣的農民為其提供了6000萬隻雞的產量,佔其總產量的80%。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達到12000人,帶動山東、河南、河北省數十萬農民走上脱貧致富之路,而且禽流感時,頂着風險以高於市場價格的正常價格收購農民10000噸雞,養雞户受到了很大的實惠。同時鳳祥還發動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通過加工轉化玉米和牧草,帶動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同時由此影響到的運輸業和第三產業等,每年創造經濟效益接近4個億。從鳳祥的經驗來看,發展農業產業化,是目前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種有效模式。

三、以工補農激活了特色農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的路子,以工補農更是激活了特色農業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的路子,位於中原油田採油三廠的莘縣古云鎮依靠自身區位優勢,傾力加大措施改善投資環境,使全鎮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到去年底,全鎮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6億元,年晚場工商税收2300萬元,形成了以化工、玻璃製品、紙製品、塑料編織等四大支柱產業,成功地安排了大批農村勞動力,更是用政府資金反哺以工補農,先後發放了大量資金來補貼鎮上的養蠶户;修村級路;減收清淤款等,有力扶持了農村特色經濟的發展,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四、以工業反哺農業,農民得到實惠

⒈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解決了農民增收的問題,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則實實在在地充實了政府的錢袋。

為什麼有的地方老是侵害農民的利益,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地方手裏沒錢,沒有實力就解決不了農村裏的問題。以時風集團所在縣—高唐為例,其原來就三四萬人,現在幾個大企業一發展,高唐有錢了,把鄉鎮幹部工資與縣裏的拉平了,教師工資由縣級財政直接統一發放,過去老是靠鄉鎮養,所謂鄉鎮養就是向農民伸手,現在真正減輕了農民負擔了。像去年停徵了農業特產税,停收了公益事業金。

⒉財政的充盈使得政府在農村的投資有足夠的支撐,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⑴從20xx年開始,實施三年村村通油路工程,去年投資4.2億元。修了3480公里的油路。涉及1801個村。20xx年計劃投資5個多億,修4000公里,通20xx多個村,資金由各級財政和國債及地方自籌,不向農民攤派一分錢。

⑵ 20xx年投資5500萬,解決人畜吃水困難。聊城地處黃河灘區,地表水質比較差,水鹹。去年提前完成了吃水攻堅計劃,解決了43萬農民吃水難題。

⑶集中改造農村中國小危房,使鄉村孩子上學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⑷通過整合教育資源,切實加強了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有組織地開展農村勞動力的對外輸出工作,近1/3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

⑸發展農村衞生事業,非典之後,加強農村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建立鄉鎮兩級公共衞生疾病控制和傳染病救治機制,重點改造鄉鎮中心衞生院。從20xx年開始,準備用三年時間,改造30所中心衞生院,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已完成6個鄉鎮試點,即將直接在縣試點。

⑹重點開發的“名、特、優、新”的支柱產品,進行工商註冊登記,使優質產品取得專用標誌。品牌是進入市場的鑰匙,強化品牌意識,發揮品牌優勢和品牌效益。

⑺強化產品的市場營銷觀念和營銷手段,採取多種形式,大力開拓名優產品國內外市場。如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舉辦或參加各種類型產品展銷會、博覽會;開設產品專營點、專賣店等,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五、結論

總之,工業的發展,擴大了税源,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實施農業產業化,大範圍地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民脱貧致富,提高了農民生活的質量。而兩者的共同發展又使政府的財政日漸充盈,使政府有足夠的實力去反哺農業、農村和農民,支持農業,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更好地統籌城鄉發展。雖然“三農”問題是一個發展和長期的問題,現在農民問題依然複雜,但隨着政府政策和農村經濟改革與社會的發展,相信會有一個很好的出路的。致謝:

感謝xxx老師與實習單位在實習調查期間給予的指導幫助與關懷!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2

一、我鎮基本情況和農村現狀

xx鎮共有35個村民委員會,406個村民小組,農業户13669户,農業人口51981人,農村勞動力26708個,全鎮耕地面積76941.03畝,其中旱田11995畝,水田64946.03畝。目前,我鎮通過農業招商引資,已形成大湖養蟹,堤塘養魚,網箱養鱔,池塘養鼈的水產模式和林地養雞的種養格局。並且積極倡導農產品深加工轉化增值,引進了深圳望家歡蔬菜配送公司投資400萬元開發xx水生蔬菜深加工項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徵用規劃,進入實施階段。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鎮農村雖然發展較快,但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尤其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農村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較低,生產條件改善不明顯。由於種、種原因,對農村的社會服務設施,環境改善,農村公共設施的投入較少,造成對農業的投入與國家經濟實力增強和農村生產發展的需要不協調。加上我鎮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設施老化,險危工程增加,導致水源浪費和供水不足,致使一些良田好地成了“望天收”。渠道、池塘淤積嚴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農村基本沒有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制約了農業生產較快發展。

二是農民綜合素質較低,創收渠道窄,收入增長緩慢。我鎮總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農村人口。同時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於思想觀念落後,擇業面窄,大多數農民只能守着幾分田土過着温飽的日子。在技能素養方面,一技之長的人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只能賣苦力打粗工,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投資改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如果廣大農民的收入沒有突破,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觀。

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滯後,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農業技術、農田水利、金融服務、醫療衞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鄉村規劃,這些都是與廣大農民羣眾密切相關,關注程度最高的大事。根據調查,我鎮農民最需要解決的是:醫療衞生、子女上學和增加收入,可見,農民關注的問題,也是當前我鎮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雖然目前加大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建設,但尚處於起步階段,農村公共衞生醫療水平低下的狀況沒有改變。

四是農村基層組織戰鬥力不強,農村穩定和諧面臨壓力,部分基層組織運轉面臨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組織在廣大羣眾中的威信。

三、解決途徑和發展方向

1、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我鎮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不斷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水產畜牧養殖,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工業,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植壯大現有的xx超市、文鶴米業、天宇服裝城、水生蔬菜深加工企業,拉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

2、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農民羣眾在走向富裕、邁向文明的進程中,真正成為建設新農村的創造主體。不斷拓寬農民增收門路,提高農民收入。只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不斷從農業向非農業轉移,才能保證農民收入不斷增長。積極組織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為外出勞動力牽線搭橋,避免盲目外出,無功而返。保護外出民工利益,他們付出勞動,就應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加大對外出勞動力技能培訓,拓寬他們的就業門路,引導農民進城務工經營,為農民進城經商提供保障,引導農民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3、全面落實農村政策。嚴格兑現糧食直補,全部取消農業税,減輕了農民負擔。不斷強化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健全對被徵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完善徵地程序,切實保護失地農民利益。提高農業抵禦風險能力,積極推進農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切實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強對換屆後村“兩委”成員的教育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帶領羣眾致富的本領。大力實施“村村通”油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文明生態村創建和經濟薄弱村幫扶等工程,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實行嚴格的農村工作目標責任制,把任務分解到人,加強督查考核,嚴格兑現獎懲,確保每項工作都落到實處,以實實在在的政績贏得羣眾的信賴和支持。

5、增加投資,主要用於農村的道路,安全飲水、沼氣、用電、通訊、廣播電視,對農村廁所、廚房、圈舍,中國小校舍和衞生所進行改造,特別是加大對農村校舍環境條件改善的投資力度,在短時間內清除村級國小的安全隱患,為廣大農村學生提供安全、明亮的教室,逐步改善村級教師待遇和生活環境,留住教師,保證農村教育正常運轉。還要建設必要的公共活動場所和垃圾處理設施。

經典三農問題調查報告範文3

農民自辦文化,是指農民個體或羣體依靠其擁有的各類文化資源,而進行的以滿足自身或羣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質利益需要為目的的各類文化實踐活動。農民自辦文化是反映當地的經濟基礎、文化氛圍及農民自身的素質的一個重要表現。近年來,xx區文化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配合“四區”建設為着力點,積極扶持和關心農村自辦文化活動,大力開展農村三項活動,全區各鄉鎮農民自辦文化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全面瞭解我區農民自辦文化活動情況,近期,xx區文化局組成農民自辦文化活動調研組,深入各鄉鎮和農村,採取聽彙報、看材料,現場考察等形式,開展農民自辦文化調研活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1、淨化農村文化市場,樹立鄉村文明新風。農民自辦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實踐活動吸引力強、內容比較健康、參與者身心滿足感強的特點。這也就意味着,在鄉村社會,農民自辦文化越多越普及,則深度參與其中的農民羣眾必然越多,相應地,留連於、沉湎於腐朽、落後文化的農民羣眾就會越少。從而為形成文明鄉風提供健康的養料和良好的導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多了,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少了,聚眾賭博的少了。

2、傳承鄉土文化,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相當一部分農民自辦文化源自鄉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徵,是對鄉村民俗文化的繼承。這是由於鄉村民俗文化在時間安排、內容和形式上往往與農民羣眾的生產互補和平衡,與其生活相適應和相融合,容易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為農民羣眾豐富的文化資源,因而,鄉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農民羣眾在生產之餘和生活之中所沿襲、所採用,很容易轉化為農民自辦文化。因此,農民自辦文化因具有文化的`傳承功效,將為當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在豐富的農民自辦文化中,以開啟民智為主要目的和主要內容的農民自辦文化不在少數,如,農民讀書社、農民書屋、農家文化大院、農民故事會、農民電影放映隊(放映各類科教片)等。此類農民自辦文化開展得越多、越普及,則越有助於提高廣大農民羣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有助於農村的經濟發展。

4、增加溝通交流,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的聚合功能。由於農民自辦文化一般伴生着農民羣眾的聚合現象,從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農民羣眾互動、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其結果往往是有助於促進鄰里、婆媳、黨員幹部與羣眾之間關係的和諧,有助於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有助於農村和諧社會的構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nongye/q34qjo.html